我的家鄉內蒙古作文(2篇)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都跟作文打過交道吧,作文要求篇章結構完整,一定要避免無結尾作文的出現。那麼你知道一篇好的作文該怎麼寫嗎?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我的家鄉內蒙古作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我的家鄉內蒙古作文1
如果說,有這樣一個地方,無論我貧窮富貴,無論我卑微偉大,都會向我伸出熱誠的雙手,給我溫暖,給我笑容,給我快樂,那麼這個地方一定是,也只能是我的家鄉。
——題記
“一片綠色,隱隱的看見幾座蒙古包。”它,就是我的家鄉——內蒙古。
我還沒上小學的時候就被父母帶到廣東,這次放暑假媽媽帶我回家,才明白我的家鄉位於祖國的正北方,這裡有美麗的風景和好客的民族。
進入內蒙古,就如同老舍先生所說,放眼望去,一片嫩綠的草,還有幾座穿上了“綠色衣服”的小山。如果在這兒開車的話,可以隨意地開,根本不怕會碰到些什麼東西。要是繼續向草原深處開的話,會碰見放羊的老人,他們戴著前進帽,身上穿著黑色或五彩的衣服,腰間常常掛著一根菸杆,有時自己吸,有時還會拿出給同伴吸幾口。他們要麼騎馬,要麼步行,總之都是慢悠悠的,一邊趕羊,一邊喊著“得兒走,得兒走。”
見到來客,好客的牧民一定會把他帶到自己家的蒙古包裡喝一杯奶酒。蒙古包大多數是通體白色的,也有些是五彩的,從外面看上去很小,但進去後才知道,原來裡面是很寬敞的。蒙古包裡放的東西也很講究,床一般擺在門後,這樣可以擋風。地上鋪有地毯,地毯大多是手工製作用羊毛紡織的,也有用厚布做的五彩地毯。做飯的鍋大多是擺在門口向南的,這樣既方便吃飯,又不會讓屋裡太熱。
內蒙古的食物也有很多,有手抓羊肉、烤全羊、羊肉串、火鍋羊肉、肉夾饃……大多數是以羊肉為原料,熱量很大,這樣在寒冷的天氣下,牧民才不會被凍傷。但是,吃了這麼多的肉食,也是需要好好消化吸收的。不過,老祖宗早就發明一樣東西幫助我們消化了,那就是奶茶。奶茶是用牛奶或者羊奶兌開水再加磚茶熬成的,磚茶是用乾的`茶葉做成,看起來就像一塊磚頭。聽大人們講,我太爺爺就有一個牆砌磚茶的故事。舊社會物資緊張,磚茶非常珍貴,太爺爺怕家裡人偷偷喝茶,就把磚茶砌到牆裡,等到客人來了要燒茶的時候,才用刀從牆上削茶葉。現在生活好了,牧民家裡根本不缺茶葉,紅茶、綠茶、花茶樣樣都有,但是大家還是喜歡喝磚茶。
啊!我的家鄉內蒙古!你有美麗的景色和好客的人們,我為你而自豪!
我的家鄉內蒙古作文2
我的家鄉在內蒙古自治區,大家習慣於簡稱為內蒙古。內蒙古在戰國時屬趙、燕等國地,後為我國北方少數民族匈奴、東胡地,宋朝時屬遼、西夏,清朝時為內蒙古地區,1928年分為察哈爾省和綏遠省,1947年成立內蒙古自治區,首府呼和浩特,是我國建立最早的自治區。目前內蒙古有49個民族,主要以蒙古族和漢族為主,此外還有朝鮮、回、滿、達斡爾、鄂溫克、鄂倫春等民族。
內蒙古是“一代天驕”成吉思汗的故鄉,境內有不少名勝古蹟,如坐落在鄂爾多斯草原中部伊金霍洛旗甘德利草原上的成吉思汗陵、象徵民族團結的昭君墓、素有“小布達拉宮”美譽的五當召、席力圖召等。
但內蒙古最吸引人的還屬草原和沙漠。沙漠主要分佈在西部地區,比較著名的有巴丹吉林沙漠、騰格裡沙漠、庫布齊沙漠的響沙灣等。而以蒙古族為主體的草原民族風情則增添了秀美、淳樸、自然的神韻。內蒙古東部的呼倫貝爾大草原,中部的錫林郭勒草原、希拉穆仁草原都是感受草原風光的好去處。在零星散落的蒙古包映襯下,天空純淨明亮、草地遼闊壯麗、空氣清新、牛羊成群,對久居都市的人來說,這一切都是那麼遙遠而親切。
呼倫貝爾草原是草原風光最絢麗的地方,擁有一億多畝草場,生長著鹼草、針茅、冰草等120多種營養豐富的牧草,兩億多畝森林裡植物品種多達1300餘種,草原上還有500多個湖泊,3000多條河流。遼闊無邊的大草原就像是一塊天工織就的綠色巨毯,步行其上,那種柔軟而富於彈性的感覺非常美妙,人們定會為那“千里草原鋪翡翠”的景象而驚歎。而綠草與藍天相接處,牛羊相互追逐,牧人舉鞭歌唱。每逢盛夏,草原上鳥語花香、空氣清新,星星點點的蒙古包上升起縷縷炊煙,微風吹來,牧草飄動,處處都是“風吹草低見牛羊”的景緻,它被譽為世界上最美、最大、最沒有汙染的幾大草原之一,真是當之無愧。
我的家鄉地大物博,物產豐盈。全自治區境內生長著經濟價值較高的野生植物660多種,藥用植物500多種,是中國中草藥生產的基地之一。草原上的鳥獸資源很豐富,鳥類以俗稱“飛龍”的榛(zhēn)雞最為著名,它的肉味鮮美,封建時代是御膳(shàn)珍品;獸類中的紫貂(diāo),是毛皮獸的佼佼者,貂皮被稱為東北三寶之一。鄂爾多斯的山羊絨,被譽為纖維寶石。還有炒米、奶茶、黃河鯉魚、河套蜜瓜、中華麥飯石、珍稀名貴的巴林彩石等,都是內蒙古著名的特產。其中顏色鮮豔、色彩美麗的巴林彩石,因其色澤柔和、質地細膩,與福建壽山石、浙江青田石、昌化雞血石並稱為中國四大名石,深受雕刻藝人和金石愛好者的垂青。
來到我的家鄉內蒙古一定要吃炒米、喝奶茶,不僅可以體驗一下牧人的特色食品,也能增加營養。奶茶是蒙古族牧民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飲料。奶茶需要細細品嚐,才能夠體會到味道之美,地道可口的蒙古奶茶應當是茶和奶的比例相當,既有茶的清香,又有奶的甘酥。喝奶茶時可以加少許食鹽,也可把鹽碟放在桌上,喜歡喝鹽味的就加鹽,不喜歡鹽味的就不加鹽。喝奶茶時泡著吃些炒米、黃油、奶豆腐和手把肉,既能溫暖肚腹,抵禦寒冷的侵襲,又能夠幫助消化肉食,還能補充維生素。所以在牧區有一句俗話說:“寧可一日無食,不可一日無茶”。
這,就是我的家鄉—內蒙古,物產豐饒,具有民族特色,我為她感到驕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