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家鄉> 我家鄉的端午節優秀作文650字(精選10篇)

我家鄉的端午節作文650字

我家鄉的端午節優秀作文650字(精選10篇)

  在日復一日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會接觸到作文吧,作文是從內部言語向外部言語的過渡,即從經過壓縮的簡要的、自己能明白的語言,向開展的、具有規範語法結構的、能為他人所理解的外部語言形式的轉化。你知道作文怎樣才能寫的好嗎?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我家鄉的端午節優秀作文650字(精選10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我家鄉的端午節作文650字1

  “節分端午自誰言,萬古傳聞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同學們知道這首詩寫的是哪個節日嗎?對啦!那就是端午節。

  端午節是指農曆五月初五,是古老的傳統節日,始於中國的春秋戰國時期,至今已有2000多年曆史。關於端午節的由來,還有一個歷史故事呢!戰國時代,楚國有一位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在農曆五月初五受冤,抱著石頭自投汩羅江後,當地百姓聞訊都紛紛划船奮力打撈屈原的屍體,直行至洞庭湖,終不見屈原的屍體。老百姓拿來粽子。雞蛋投入江中,有些郎中把雄黃酒倒入江中,以便藥昏蛟龍水獸,使屈原的屍體免遭害。從此,每年五月初五——屈原投江殉難日,楚國人民都到江中划龍舟,投粽子,以此來紀念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端午節的風俗就這樣流傳下來。

  端午節在中國的民間傳統節日中可以算是很隆重的。那一天家家戶戶都會包粽子,掛香包,划龍舟和掛艾蒿等習俗。

  每年的端午節,我們全家都會到外婆家過。外婆都會包許多香噴噴的糯米粽子,粽子裡面放一大塊肥肥的大豬肉或甜蜜蜜的大棗就會更加香甜可口,耐人回味。吃完香噴噴的粽子後,外公就會拿些雄黃酒蘸在我們小孩子的額頭上和頭頂上。聽外公說,這樣夏天的時候就不會被蚊子叮咬了。

  現在,人們透過各種豐富多彩的活動來紀念屈原這種偉大的愛國精神,久而久之就形成了端午節的傳統風俗。它是中華民族絢麗的文化,它起源於中國,發展於中國,我們要保護它,發揚它,讓全世界的人都知道端午節是中華民族自己的節日。

  我家鄉的端午節作文650字2

  "五月五,是端陽。門插艾,香滿堂。吃粽子,灑白酒。龍船下水喜洋洋。"大家一聽到這首童謠,必須會想到端午節。今日,我就來講一下端午節吧。

  一般人認為端午節起源於偉大的愛過主義詩人屈原投江自盡,被後人所紀念,也有一些人認為端午節是為了紀念伍子胥自殺後,被吳王投入江中。總之,類似的傳說五花八門,但最流行的說法是紀念屈原說了。據說,公元前278年,秦軍攻破楚國京都。屈原眼看自我的國家被侵略,含恨抱石頭投汨羅江而死。屈原死後,楚國百姓哀痛異常,每年這一天紛紛湧到江邊去憑弔屈原,所以在每年五月初五就有了賽龍舟,吃粽子,喝雄黃酒,懸艾草的風俗。其中賽龍舟最有特色,那爭先恐後的激烈場面就像屈原強烈的愛國精神一樣,幾千年來一向激勵著我們。

  因為這深厚的文化底蘊,所以端午節已經成為我們中華民族主要的傳統節日之一。今日她仍然有著強大的生命力。就拿我們寧波來說吧,每到這一天,家家戶戶的門上,都會掛上菖蒲,艾草,聽老人說這樣能夠辟邪消災。各家各戶自然也少不了包粽子,那透著濃濃竹葉清香的粽子,是我們孩子們的最愛,棗子棕,火腿棕,赤豆棕……一個個引人垂涎三尺呢!還沒等粽子出籠,饞嘴的我們早已掂起腳,準備大吃一場了。

  《我們的節日》一書,還為我們介紹了植樹節,勞動節,母親節,建黨節,建軍節,七夕節,教師節,中秋節,國慶節,重陽節,元旦節等節日的來歷和活動方式,讓我們在愉快的閱讀氣氛中領略了我們所生活的大千世界中形形色色的節日,對各地的民俗文化有了必須的印象,更讓我們有理由為中華文化而自豪!

  我家鄉的端午節作文650字3

  五月五,雄黃燒酒過端午。五月五,劃龍船,過端午。

  這一天又到了端午節,充滿粽香飄逸。傳說在端午節這天吃粽子是為了紀念屈原。“節飛端午誰自言,萬古傳聞為屈原”說的就是這個意思。

  端午節是中華傳統節日,凝聚這老祖先的智慧的結晶。故鄉在端午節這一天,我們小孩子的手臂上要寄上午五彩線,帶上漂亮的香包,額頭上畫雄黃酒畫一個王字可以祛五毒。

  今年夏天我去奶奶家過端午節,看見奶奶正在包粽子。包粽子是很講究的,需要碧綠碧綠的新鮮的竹葉,散發著淡淡的竹香,聞起來很好聞;“相思豆紅豆、甜甜的紅棗、浸泡在水裡的潔白的糯米肥瘦相間的五花肉。我看著奶奶,輕車熟路的包著粽子。這時奶奶挽起袖子,把一張張粽葉捲成圓錐形,錐底鋪滿糯米,並且放一些甜甜的紅棗紅豆等等,並在上面再鋪一些糯米。然後熟練地用白線把它包裹成一個一“枕頭娃娃似的。我迫不及待地從奶奶手中拿起工具,嘗試著包粽子,由起初的包的不熟練到後來的完美。當粽子在蒸籠上蒸熟的時候,我拿起來吃的那一瞬間滿口的香甜和對屈原的敬意油然而生。

  在故鄉我們,吃完粽子還要去看賽龍舟。來到湖畔,看到湖中都是龍舟,隊員們個個都在摩拳擦掌,似乎有些迫不及待。直線裁判一聲令下,這些龍舟都像離弦的箭一樣,飛快的衝出去。隊員們穿著紅白相間的衣服個個士氣昂然。他們頭上還帶著白手巾,上面寫著奮鬥,奮鬥,再奮鬥。在湖邊的人們的加油聲和緊密的鼓點聲中,隊員們個個你追我敢的,都要衝向終點獲得勝利。

  故鄉的端午真精彩啊!我還想再過端午節。

  我家鄉的端午節作文650字4

  端午節是中國傳統的節日。在我們家鄉還把端午節叫做“五月端午”,因為它是陰曆五月初五這一天。而我更願意把它叫做“粽子節”,因為在這幾天,我都可以吃到美味香甜的大粽子。不僅如此,端午節的習俗也很多呢。

  在我們家鄉端午節雖比不上春節、中秋那般隆重,但是家家戶戶也是很重視的。就拿我們家來說吧,在進入陰曆五月初一這一天,媽媽就把提前買好的紅葫蘆貼在了門口,和窗欞外面。貼葫蘆也有講究,葫蘆的口要朝上,我就不明白了,問媽媽為什麼要貼葫蘆,還要這樣去貼。媽媽說:“端午節貼葫蘆,掛葫蘆是為了趨災避邪保安寧的。”“那為什麼口朝上呢?”“聽老人們說是為了把毒蟲,災難全都收起來,讓家家戶戶安寧。”媽媽笑著說。原來如此啊。當然貼葫蘆只是一個開始,因為到了五月,正是蚊蟲開始活躍的時候了,家裡的老人們,也愛把剪好的葫蘆縫在小孩的衣服後背上。在肩頭還要縫上一個小布老虎,以求平安。媽媽說我小時候就有這樣的衣服,但是我已經不記得了。初一這一天我們還要吃雞蛋,至於什麼原因我就不知道了。反正媽媽這天早晨要煮上一大盆,家裡的每個人都要吃上幾個。到了初五這一天,家家門口都插上艾草,也是驅蚊避邪的。曬乾的艾草還被姥姥做成了小香包送給我,當然這也是保平安的。這一天重頭戲就是吃粽子。媽媽早早的就把米、棗、葉子泡上。泡好後大家就開始包,一個個粽子就在大人們的手中包好了。煮熟的粽子透著葉子的清香,咬一口,米黏黏的,棗甜甜的,真好吃!

  我真的很喜歡端午節,更喜歡傳統節日中蘊含的美好祝福。

  我家鄉的端午節作文650字5

  我一年裡最喜歡過的節日就是端午節了。每年農曆的五月初五,俗稱“端午節”,“端”是“開端”、“初”的意思。端午節是我國漢族人民的傳統節日。這一天必不可少的活動是:吃粽子、吃雞蛋麵等。據說,吃粽子是為了紀念屈原。

  記得去年端午節一早,我剛醒來,就聞到一股香噴噴的氣味。我連忙起床一看,原來媽媽已經把粽子煮好了。這時,我才想起今天是端午節。看著香噴噴的粽子,饞得口水都忍不住要流下來,幾分鐘,兩個粽子就沒了影。

  吃過早飯,我讓媽媽給我準備了幾個粽子,用一根小棒挑著,吆喝幾個小夥伴,到野外踏青去了。野外的空氣真新鮮啊!夥伴們又唱又跳,玩的真開心。玩累了,坐下來品嚐媽媽們的傑作,你的分我吃一半,我的分你嘗一口,還不時討論粽子的味道,不知不覺中,帶去的粽子被我們全部“消滅”掉。夥伴們帶著一路笑聲回家了。

  到了晚上,我們到爺爺家一起過節。飯菜上齊了,爺爺從櫃子裡拿出一瓶像是藥酒樣東西,還要我們每人喝一口。我問爺爺:“這是什麼呀?”爺爺笑著說:“這是雄黃酒,喝了能避邪的。”我端過雄黃酒,喝了一口,感覺辣辣的,但心裡想著:“這樣我就能避邪了,辣算什麼。”

  最有趣的是吃雞蛋麵,奶奶把煮好的雞蛋麵端到桌上,弟弟用筷子一挑,整筷的送入口中,還沒來得及咬斷,我打趣的說:“你們快看,弟弟像不像小白龍吐須呀?”大人們聽了,都哈哈哈地笑起來。只有弟弟不知是一回什麼事,含著麵條既不咽也不吐,東張張西望望,他的表情讓我們感覺到更可笑了,我們笑得更大聲、更開心了,弟弟也被嚇哭了。我們連忙止住笑,逗弟弟開心,不一會兒,家裡又傳出了爽朗的笑聲。

  今年的端午節又要來臨了,我盼著端午節那天的到來。

  我家鄉的端午節作文650字6

  我的家鄉在美麗的杭州,這裡不僅有婀娜多姿的西湖,還有清秀迷人的西溪。

  每年的農曆五月初五端午節,西溪深潭口兩岸插滿了鮮豔的彩旗,一大早,男女老少不約而同地從四面八方趕來,匯聚在這裡,參加一年一度的龍舟盛會。

  西溪河上臥著七八條龍舟,每一條龍舟的顏色和形狀都不一樣,有的是金色的龍身,白色的龍頭昂然向上,張著大嘴,像個勝利者在歡呼;有的是紅色的龍身,龍頭上長著兩個大大的角,睜著雙眼,猶如真龍在戲水一樣;還有的龍舟渾身插滿了五彩的旗子,一陣微風吹過,像無數只彩蝶在翩翩起舞。

  中午時分,“轟隆隆”的禮炮一響,龍舟競賽開始了,兩岸的人們掂著腳,尖著腦袋站在岸邊觀看。只見幾十條龍舟“鱗光閃閃”,氣勢如虹,船碰船地向前駛去,穿著紅背心的船手們隨著有節奏的鼓聲和口令聲使出全身的招數,劃出各種各樣的花樣。兩岸頓時沸騰起來,人們不停地喝彩、鼓勁、加油。鑼鼓聲、歡呼聲、划槳的水聲,譜成了一曲動人的交響樂。

  忽然岸邊一聲大叫,有艘金色的龍舟和紅色的龍舟碰撞,金色龍舟上的船手們紛紛掉落水中。瞧!他們落水的動作都這麼生龍活虎。原來,這也是西溪花樣劃舟的一種呢!看著這麼鬧騰的歡呼場面,不禁讓我想起了唐代詩人張建封《競渡歌》上所寫的詩句“鼓聲三下紅旗開,兩龍躍出浮水來,棹影斡波飛萬劍,鼓聲劈浪鳴千雷。”

  朋友有時間請來我的家鄉杭州玩,到時一定要來看看西溪的美景噢,當然如果是端午節來是最好不過了,這樣既能欣賞西溪迷人的美景,又能親身感受到我們家鄉的龍舟盛會,我想一定能讓你不虛此行。

  今年的端午節,我們在西溪不見不散!

  我家鄉的端午節作文650字7

  我喜歡團團圓圓的中秋節,也喜歡熱熱鬧鬧的春節,但我更喜歡家鄉的端午節。

  端午節前幾天,媽媽帶我去超市買包粽子的材料,如綠豆、五花肉、粽葉、糯米。買完東西后我們又去了小姑姑家,邀請小姑姑們來我家過端午節。

  回到家,媽媽和我們就開始忙碌起來。媽媽先洗鍋燒水,把粽葉放到鍋裡煮軟,接著把糯米和綠豆分別放到盆子裡用溫水浸泡半天,把買回來的五花肉切成長條,放盆子里加上調料醃製備用。然後把煮軟的粽葉用冷水清洗乾淨,放漏網裡晾乾。這個時候綠豆和糯米也泡好了,媽媽把糯米清洗乾淨撈出來,晾乾水分,讓我們我們把綠豆皮搓掉,因為有皮不好吃。在搓綠豆皮的時候,如果搓久了手就會又紅又癢,我才搓了不久就開始抱怨道:“哼!這麼難搓,我不搓了。”小姑姑們就安慰我說:“這麼小的困難你就放棄了,加油,我們一起搓。”經過我們一起堅持不懈的努力,終於把綠豆皮搓乾淨了。在床上好這些,媽媽就開始交教我們包粽子。媽媽告訴我們左手拿粽葉,右手拿勺子把糯米挖到粽葉上,再在糯米上蓋上一層綠豆,把五花肉放在綠豆的中間,接著再蓋上一層糯米,用繩子把粽葉困起來。放到鍋裡煮幾個小時就聞到了粽子的香味,饞的我們垂涎三尺。

  我們問媽媽:“粽子可以吃了嗎?”媽媽說:“小饞貨們,可以了。”聽了這話,我們高興得跳了起來,我挑了一個最大的粽子,把繩子解開,再把粽葉剝開。我看著那黃黃的糯米上有許多綠豆,好像一件黃色帶綠點的小花裙。我咬了一大口,這糯米一點兒也不口,又香又甜,裡面還有我愛吃的肉。

  我喜歡端午節,每次都能吃到媽媽和我們一起包的粽子,真是太幸福啦!

  我家鄉的端午節作文650字8

  我的家鄉在貴州省安順市,家鄉的民族傳統節日有抬汪公、跳花節、四月八、端午節、六月六、牛王節等傳統節日。

  在這些節日裡,我最喜歡的是家鄉的端午節。端午節是為了紀念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因為屈原是在這一天跳汨羅江而亡的。我喜歡端午節不僅因為家鄉的人們過端午節很熱鬧,家家戶戶要灑掃庭院,掛菖蒲、艾條於門前,而且還有“遊白病”的習俗。這一習俗就是在端午節這天,人們四處遊走,有的登山,有的逛街,把一年可能染上的疾病全部拋掉,讓百病遠離自己的身體。這是多麼有意思的風俗啊!

  在這天,百草都是藥,周邊鄉鎮村寨的農民會把從山上採來的各種草藥帶到城裡,供人們逛街時購買。無論城鄉,端午節採藥購藥都成習俗,人們將適合自己與家人需要的草藥帶回,以治病防病。街道上到處都瀰漫著透人心肺的藥材清香,久久不散。

  到了晚上,人們把雄黃和蒜泥、白酒等混合,撒在房前屋後,起到驅蚊蟲、防毒蛇的作用,還用白天帶回的草藥放在熱水裡,讓一家老小痛痛快快泡個熱水澡。據說用草藥洗澡能驅除身體裡的病毒呢!

  端午節吃粽子還有一個充滿神話色彩的傳說呢!據說屈原投江後,他的魂魄告訴人們,人們給投到江裡給他的食物都被魚兒吃掉了,他沒有得到。於是,人們就想出了一個好辦法,用粽葉把米飯包起來,魚兒就吃不到了。而端午節吃粽子的習俗就一直流傳到今天。我的家鄉的粽子非常有特色,是把糯米、草木灰、板栗、臘肉等原料用荷葉包在一起,形狀像枕頭,有一股淡淡的草木清香,油而不膩,又好看又好吃。

  小朋友們,端午節快要到了,歡迎到我的家鄉來,嚐嚐獨特的粽子吧!

  我家鄉的端午節作文650字9

  很小的.時候我就問過爺爺,為什麼會有個端午節?爺爺告訴我,端午節是為了紀念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在他的殉國之日也就是農曆五月初五,華夏兒女都會用包粽子、賽龍舟等傳統方式懷念他,世世代代傳承下來,端午節就這樣形成了。

  離端午節還差兩天,奶奶就早早把帶有濃郁香味的紅花插在門框上,聽說這樣可以驅邪,保全家老少平安。當然還提前包好了每年都離不了的粽子,奶奶包的粽子特別香,只要聞一聞,準叫你口水流個不停。這還不算什麼,最令人難以捨去的是那振奮人心的划龍舟比賽。

  今年的龍舟賽熱鬧非凡,攔河大壩建成以後,陵水河更加美麗壯觀了。她已那寬廣的胸懷,擁抱著來自各地的參賽選手和熱情的觀眾。參賽隊以龍王廟、後山廟、東門廟、北關廟為單位,選出一些年輕力壯的叔叔組成代表隊。看著他們強壯的臂膀上那圓乎乎的肌肉,真叫人羨慕不已!端午節當天,各廟“船老大”老早就帶領著他們的弟子雄赳赳、氣昂昂的來到比賽地點,比賽馬上就要開始了,我和我的小夥伴們很快就佔領了至高點,這樣一來,整個比賽場面盡收眼底。

  只聽裁判員一聲槍響,一條條龍舟想離弦的箭般,一齊向目的地劃去。這時候鑼鼓聲、號子聲、吶喊聲和鞭炮聲彙集成了一浪蓋過一浪的歡樂海洋。每個參賽隊都不甘心落後,拉拉隊不停地揮動著五顏六色的旗子,個個喊得臉紅脖子粗。眼看後山隊就要追上來了,北關隊的叔叔們拼得連命都不要似的,快速揮動著船槳,好像出水蛟龍般以驚人的速度向終點衝刺。最後,北關隊還是獲得了第一名。我們是北關廟轄區的居民,當然感到分外自豪。

  家鄉的端午節是那麼的令人難忘,從我懂事起,每個端午節都想烙印一樣,永久地留在我的記憶當中。

  我家鄉的端午節作文650字10

  又是一年的端午,空氣中瀰漫這糯米和艾葉的香氣,清香寧神,層層的霧氣掩映著熱鬧的氣息。

  猶記幾千年前,那位詩人抱石投入了汨羅江,人們紛紛划船尋找,龍舟,粽香在節日裡傳承下來。今天的端午是否還似當年那樣,龍舟馳騁,糯米粽香。

  是否還記得,那一年手包粽葉,糯米在手中迴旋,慢慢的繞成一個又一個喜人的粽子,蒸籠的青煙瀰漫,江南小鎮的細雨朦朧,誰手持艾葉,一曲離散,吹盡了斷橋的哀愁,喝盡了那一杯三生三世的雄黃酒。

  說到端午,應該有不少人記得五色線,小小的絲線在手腕腳腕上繞來繞去,繞成一個個五彩的結,小孩子戴上去格外的喜人辟邪的說法也在其中流傳下來,下雨天的時候拿下來順著河水流走,總少不了雨天的詩意。

  我還記得家鄉的端午節節必須是要吃粽子的,那芭蕉葉包裹著的糯米,層層的香氣縈繞在鼻翼之間,小心翼翼的剝開粽葉,生怕是破壞了粽子的形狀,糯米的軟糯香氣與粽葉的清香混合在一起,令人久久回味,一口咬下去,便是無窮回味。

  南方的許多地方或許還留有著端午佩香囊的行為,這香囊裡有著硃砂,雄黃和香藥,外包絲布不僅樣子玲瓏奪目,而且也是清香四溢,有著祈福安康避邪驅瘟之意,在以五色絲線弦扣成索,做成各種不同形狀,結成一串,也是精巧至極。

  手包粽子,手採艾草只有親手才能體會到端午的樂趣。粽香、五色線、艾葉、賽龍舟。這本是端午節最常見的習俗,如今卻能見的幾個又有誰人能知,連那粽子也都是超市裡的各色粽粽子的品種也是五花八門,各色粽子爭奇鬥豔,卻也失去了曾經的那種手包粽子的歡樂,民俗在漸漸淡去,哪個才是我們想要的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