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家鄉> 家鄉的年味-六年級作文

家鄉的年味-六年級作文

家鄉的年味-六年級作文

  在日常學習、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作文吧,作文根據寫作時限的不同可以分為限時作文和非限時作文。相信寫作文是一個讓許多人都頭痛的問題,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家鄉的年味-六年級作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家鄉的年味-六年級作文1

  我站在老屋門前的石階上深深的吸口氣,吐息間鼻中充滿潮溼的泥土味兒,再嗅嗅,還有一分枯草的淡香,這是一股很特殊的味道,不是城市中所熟悉的煙塵味卻又讓我親切無比。

  這是一種專屬於農村的味道!闊別一年,我又站在這塊養育我的先輩們的土地上,貪婪地呼吸著這帶有泥土氣息卻令人無法割捨的空氣。

  兩個小時前,也就是大年初一的凌晨五點鐘,我還帶著起床氣在停車場抱怨爸爸為何要這麼早起趕回老家,我認為與家人親人一起共度除夕就是“過年”,為何還要花費精力趕回老家?但,這一刻,我好似明白點什麼。

  聽,那是什麼聲?“噼裡啪啦——噼裡啪啦——”穿過薄薄的晨霧,微微的細雨,從遠處傳來那久違而又熟悉的鞭炮聲。久居城市中的朋友們,有多久沒有聽這樣激烈熱情的聲音?它霸道地敲擊著你的耳膜,敲擊著那新年的鐘鈴!

  “走嘍,上墳qi(去)嘍”爸爸站在遠處的田埂上向我招手。/回到老家,爸爸的鄉音也不自禁的冒出來。

  上墳是新年裡必做事件之一,也是我最煩惱的事,看著眼前沒有邊兒的泥濘,我不禁苦笑,是誰剛才還在享受這帶著泥土氣息的空氣?

  我伸出腳踩踩那被春雨浸潤的土地,完美的印出個鞋印。愛護新鞋與祭拜祖先不可兩全,我咬咬牙,踏下去。雨水真是給掃墓活動增添諸多麻煩,泥土遇上水不僅會粘鞋還會變得溼滑,待會兒還要徒“腳”穿過無數不過一人寬的田間阡陌小道,想想便覺得困難重重。幼時失足墜入水田裡的悲慘經歷又浮現在我的腦海,愈發使我的腿腳發軟。

  但我不能也不會就此放棄,有泥土才是農村,粘上泥土才算歸根,才算過過“年”。

  小時候不明白為什麼有墓園而我的祖先們的墓碑卻在田野裡?那些墳墓坐落在田與田之間,最多隻有2排,所以分的很散,每年上墳都要在狹長的田埂上走好久。老人們說,上一次墳就要圍著村子繞上一個整圈。後來我才懂這句話,先人們去世後也不願離開這片他們賴以生存的土地,要繼續守護這片養育世世代代的土地。

  即使要很早就從床上爬起,即使要走很多的路,我卻從未錯過大年初一的掃墓。只有過年才會回來,只有過年才有機會嗅嗅這哺育我們的泥土的味道。

  現在的農村已蕭瑟許多,即使是春節,也沒有很熱鬧,村裡近半數的人家都緊閉著大門,而鎖早已鏽蝕不堪。我明白父母的用意,雖然我們早已安家在城市,但我們仍應銘記我們的根還深深地紮在泥土裡,不該也不願拔起。

  那淡淡的泥土味兒,就是我的年味。

家鄉的年味-六年級作文2

  春節將至,鞭炮齊鳴,千家萬戶裝飾一新,空氣中瀰漫著濃濃的過年味道。而且不同的地方會有不同的習俗。在我的家鄉,春節期間,家家戶戶都會為菩薩燒一根竹筍和烤肉,其餘的自己吃,自己娛樂。奶奶總是這麼早開始:過年要燒一大鍋竹筍肉。整個春節慢慢吃

  小時候第一次陪奶奶媽媽去菜市場買竹筍。這個竹筍也很講究。不要太長,這樣可以儘量嫩一點。好在奶奶是主力。奶奶經驗豐富,精心挑選讓她滿意的竹筍。就連老闆也總是誇她精明。稱重後,我會衝過去搬運。帶回家後,我把竹筍洗乾淨,放在桶裡,裝滿水。這是第一個成分。

  大約一週後,我們第二次去菜市場買豬肉。我們來回逛了好多肉攤,我就莫名其妙的問奶奶:奶奶,買豬肉有什麼特別的嗎?奶奶笑著跟我說,筍烤豬肉一定要五花肉,這樣才耐嚼,不至於太油膩。到時候,五花肉的肥肉和竹筍的汁液會融合在一起,鮮美爽口。我聽著聽著,口水忍不住流了下來。奶奶看著我笑了。

  食材終於到了,可以開始做飯了!

  奶奶把泡好的竹筍切成絲,把肉切成豆腐乾大小的塊。同時,我們加熱了鍋。然後把肉放在鍋裡炒,把豬肉裡的油炒出來。大約五六分鐘後,將切碎的竹筍放入裝有的鍋中,用豬肉煸炒,直到鍋中的竹筍被油覆蓋。這時候加了料酒,頓時煙霧繚繞,豬肉和竹筍混在一起的味道撲鼻而來。加一大鍋水,加入適量醬油、糖、肉和竹筍一起燉。直到筷子能輕易戳進肉裡,就說明燉肉快吃完了。開啟蓋子,香味溢位,充滿整個廚房;再嚐嚐。嗯,味道剛剛好。這說明你會做飯!我們把肉和竹筍放在一個滿滿的大鍋裡。棕色的豬肉和竹筍有一個很好的顏色層,上面有閃亮的油層,看起來很美味,很有吸引力。終於搞定了。每次想吃就用勺子加熱。

  不過我覺得應該是新鮮的比較好,就向外婆提出了我的困惑。奶奶溫柔地對我說:以前家家戶戶都缺料,過年燒筍肉是難得的美味。有一次客人來了,一個勺子和一個碗被加熱,拿出來作為大家吃的主菜。如今,時代變了。雖然我們的生活越來越好,但是筍燒肉的味道已經融入了蕭山人的口味。

  也許,就像老舍爺爺讀書書中的《北方的春節》,臘八節一定要喝特製的臘八粥。在我們家鄉,用竹筍燒肉是一年的代表。吃好吃的竹筍,是為了品味生活的樸素之美,家的溫馨。有了這個經歷,我細細咀嚼竹筍,細細燒肉。嗯,我還是喜歡這種味道,甜甜的,從味蕾到心裡。這是一年的味道。

家鄉的年味-六年級作文3

  正月已經過去一大半了,但是年的味道一直沒有散去,年的味道是那鞭炮的濃濃硝煙味,是那香甜的麻餈,還有那春晚的歡歌笑語。

  每次我到老家過年的時候,一開啟窗戶就能聞到一股濃濃的硝煙味,好像是戰爭剛結束時的戰場。你可能已經猜到硝煙味從哪裡來的,沒錯就是來自燃放的鞭炮!你可知道鞭炮是最早的火箭雛形喲!在傳說中燃放紅色的鞭炮是為了把禍害人們叫做“年”的怪獸給嚇跑,後來燃放鞭炮就一直流傳了下來成了過年必不可少的一個傳統節目,現在燃放鞭炮是人們為了這紅紅火火、熱熱鬧鬧的喜慶。為了保護環境,已經不提倡燃放鞭炮了,但是噼裡啪啦的鞭炮聲和那濃濃的硝煙味一直存在我的腦海裡,特別是回到老家很多小朋友一起放煙火點鞭炮的場景一直是我對過年的理解,也是我幼年時對年的記憶。

  在老家過年都要打麻餈,一聽到麻餈我口中情不自禁地流出口水。我也曾試著打過麻餈,先把蒸熟的糯米放在石臼裡團成一團,再掄起幾十斤重的大錘子砸向石臼裡的糯米糰,一顆顆的糯米被砸成碎片,稍不留神錘子也會深深地陷在糯米糰裡,拔也拔不出來。正在我無計可施的時候,奶奶來了,看到奶奶不慌不忙地往石臼倒了一些熱水再用手將水和糯米和一和,糯米就沒有那麼粘了,錘子終於可以從糯米中解放出來了,奶奶再把錘子放在熱水裡洗乾淨,錘子就可以繼續工作了。我已經筋疲力盡了,無力再掄起錘子了。大人們開始輪番上陣掄錘子,一會兒糯米糰就變成麻餈了,麻餈在面板上被攤成薄薄的一層,再在麻餈上面撒上芝麻粉和白砂糖,香噴噴的麻餈味和芝麻味撲鼻而來。我顧不上洗手趁奶奶不注意時在面板上拿了一塊麻餈狼吞虎嚥地吃起來,那是何等的美味!

  除夕晚上最精彩的節目莫過於春節聯歡晚會,晚會節目是那麼的精彩,我們看得目不暇接,節目給我們帶來了陣陣的歡笑。我最喜歡的節目是小品和魔術,前者經常使我捧腹大笑,有時笑得肚子都疼了,甚至我都笑得打嗝了;後者讓我們看得目不轉睛,生怕漏掉一個微小的環節,魔術的神奇不由得使我對魔術師充滿了敬佩之情。

  年味是那麼的濃,是濃濃親情的團聚,是濃濃的傳統美味的傳承,也是小朋友的歡歌笑語和美麗記憶!

家鄉的年味-六年級作文4

  華燈初上,燈火通明。早春的花街上,人頭湧動。叫賣聲,砍價聲,歡笑聲在明朗的夜晚交織成了一部和諧的交響曲。大街上,麥田邊,華麗絢爛的煙火帶著人們美好的祝願飛上天空,在空中盡顯它那美麗的舞姿。今晚,人們將徹夜不眠,迎接那新年的第一聲鐘響。

  家鄉的年味,永遠是最濃的;家鄉的年味,永遠是最親的;家鄉的年味,永遠是最讓人難以忘懷的。

  踏上歸途

  記得那是一個寒冷的早晨。天還未亮,我和父母就踏上了歸家的旅程。從東莞到我的老家大概有七百多公里的距離吧,我們大概需要十幾個小時才能到達。

  經過了漫長的車程,我們終於在次日的14點到達了李家村。一回到村子,爺爺奶奶便開始忙活了起來:老家的氣溫只有幾度,而我們只穿了幾件單薄的襯衫。於是奶奶便去拿衣服和暖爐給我們。爺爺拿出了一大卷火紅的爆竹,走到了門口。在噼裡啪啦的爆竹聲中,我們回到了老家。

  去訪祖堂

  第二天一早,父親便早早地叫醒了我,說是家中的男性都要去祖堂給老祖宗上柱香。我還從未去過祖堂呢,於是便興致勃勃地與父親去了。

  走在村中那條唯一的水泥路上,我聽見前方的鞭炮聲接連不斷。走到祖堂,便發現這兒煙霧繚繞,地面上鋪滿了鞭炮碎屑。祖堂內,有許多村民絡繹不絕地去祭拜祖宗。要想讓祖宗保佑你一生平安,就得先磕三個頭,上三炷香,再磕三個頭。這是我們老家的傳統習俗。祖堂的裡牆上掛著一張捐款明細表。上面寫著全村村民捐款修祖堂的金額。我看到父親捐的款是全村最多的。父親看到我在看那張表,對我說了一句意味深長的話:“人不能忘本。”

  吃年夜飯

  每一家過年年夜飯總是一年之中最豐盛的,我的老家也不例外。但我的父親講究健康,所以今年的年夜飯不免多了幾盤綠色食品。在我的家鄉,豬腳和豬蹄膀是絕對必不可少的東西。餐桌上,眾人舉杯共慶新年,大塊吃肉,大碗喝酒。平常文縐縐的人到了餐桌上自然也免不了幾分豪爽之情。

  終要離別

  天下沒有不散的筵席,我們終於要離開家鄉,回到東莞了。這次家鄉之旅雖然只有短短不到一個星期的時間,但卻給了我許多深深的回憶。

  我帶著這份回憶,開始了新一年的學習……

家鄉的年味-六年級作文5

  20xx年2月某日晚,透過窗看著外面飄灑的紛紛白雪如同柳絮般的落下落下。草地上,樹上,車上&&鋪上了一層潔白的婚紗。看著這如此詩意的美景我不禁回憶起那逝去但又難忘的年味。 零食和煙花 童年時過年的年味是吃不完的零食和美麗燦爛的煙花。那時小小的我常常看著牆上的日曆一天一天翻著,盼著過年的日子早早到來。終於過年了,我和附近的小盆友們都在家前的廣場集合,身上能裝東西的口袋裡都裝滿糖果、瓜子、花生。每個人的臉都跟大花貓似的,鼻涕忽上忽下的;大人們也拿出早已準備好的煙花,衝到門外,高高興興地點燃了引線。撲地一聲,煙花向一隻輕盈的蝴蝶,在天空中翩翩起舞,最後啪的一聲,分成了許多個火花,在天空中慢慢地,輕輕地,飄落到地上。我又拿出一個金玉滿堂,拿在手上,砰、砰,十聲炮響,響徹夜空,大街小巷早已經成了兒童的世界。 祝福與餃子 隨著年齡的增長,上了學,過年的年味則成為一句句吉祥的祝福和一碗熱騰騰的餃子。 過年了,早早來到爺爺奶奶家,並送上一句吉祥的話:祝您,春節快樂!祝福頓時溫暖了你我他。晚上奶奶把我和爸爸喚進屋去。一家人津津有味地吃著三鮮陷餃子,欣賞著豐富多彩的春節晚會節目。爺爺,老叔還有爸爸舉杯暢飲,奶奶笑眯眯的雙眼變成了兩條縫,一家人都是滿面春風,其樂融融。 思念 歲月無情,光陰飛逝,爺爺奶奶也禁不住時間的考驗,隨那年寒冬大雪也與我們陰陽相隔了。正是那年也讓我知道過年的年味是對親人牽腸掛肚的思念。想著和爺爺吃年夜飯飯的情景,我的眼睛已被淚水模糊了。 那一年爸爸剛貼完春聯,就和家人一起吃年夜飯。我坐在飯桌旁,看著這些美味家餚,垂涎三尺。終於開飯了,我狼吞虎嚥,好不費力氣就把一碗飯消滅了,輪到我敬酒,我端起酒杯對爺爺說祝您福如東海長流水。接著我又祝奶奶壽比南山不老松。然後我學著大人的樣子,喝一口,咂砸嘴,好酒好酒。爺爺笑呵呵地說:我們的小乖孫子長大了,會用對聯了。奶奶臉上笑得樂開了花,說:祝我們的小孫子學習進步,天天向上。爺爺奶奶雖然走了,但他們仍留在我心中。我相信他們在那邊也是開開心心。 在飄飄落落雪中,年雖早已過去了,但年味兒仍舊是揮之不去,仍給了我無盡的回味。高三:無言的草

家鄉的年味-六年級作文6

  時光荏苒,歲月如梭!一年在大人小孩的忙忙碌碌中又臨近了尾聲。與往年一樣,春節我們總是選擇回家鄉和長輩們一起過節!

  我的家鄉在浙江的麗水,一放完假我們就收拾行囊迫不及待的想要回去和家裡長輩們團聚了!當然我最想念的依然是家鄉的各種美食,因為這裡的人們在每個傳統節日都會製作各種美食慶祝。春節就更不用說了。

  臘月二十六我回家的第一個清晨居然是被一陣陣撲鼻的清香給燻醒的。追著這陣清香我來到廚房,看到土灶上蒸著一口特大號的木桶,木桶正冒著嫋嫋蒸汽!我疑惑間外公已經把木桶端出來了,看他把木桶裡的米飯倒在一個超大的盆裡。外婆則拿著一桶棕黃色的汁水均勻的撒在米飯上並不時的攪拌。這時米飯神奇的變成了金黃色,我驚訝的問外婆這是怎麼回事?外婆說“這個是深山裡好幾種野樹燒成灰泡的汁水,也就是天然的鹼水”。待到所有的米飯都粘上汁水後,外婆又把米飯重新放入木桶上鍋蒸了!差不多半個小時左右,米飯再次出鍋。這回外公卻把木桶端起就跑,原來外公是要把木桶端到我們村的石臼鋪裡呢!冒著騰騰熱氣的米飯往石臼裡一倒,早就等候在這裡的鄉親們裡站出幾個年輕力壯的就爬上了石臼架子。規律有節奏的“吱嘎吱嘎”聲響起來,石杵利用槓桿原理一下一下把米飯慢慢的變成了軟糯滑膩的米糰子。顏色金黃油亮看著可口及了!一年到頭都在外地工作的鄉親們這會兒也都全部聚集在這裡了,大家一邊踩著石杵一邊聊著這一年見聞,場面好不熱鬧開心呀!

  經過無數次的捶打,米飯終於變成了米糰子。在外公的一聲令下之後,粘軟Q彈的米糰子又被轉移了陣地。家裡早就鋪好了大大的案板,鄉親們也跟著回來幫忙。要把這一大團的米糰子一個一個的分出來,做成一條條圓柱形的樣子。這樣的話就方便日後儲藏呢!當然我們這些小朋友最愛的就是大人一遍做一遍會揪一小塊一小塊的給我們粘著調料優先品嚐。熱騰騰Q彈有嚼勁的米粿吃在嘴裡真的是美味極了!

  外婆說以前他們年輕的時候,每年過年會做很多這種黃米粿,然後用天然鹼水泡在那裡要吃大半年呢!因為來年開春了就要開始忙著播種幹農活,沒有過多的時間做吃的。現在生活條件好了,隨時都可以做自己想吃的,也就不需要儲存那麼多了!

  金黃的黃米粿只是家鄉美食的一種,美麗的家鄉有很多美食可以招待大家,歡迎來我家鄉做客!

家鄉的年味-六年級作文7

  快過年了,太爺、太祖母一直盼望著我們回老家過年。我打小在那裡度過無數個熱鬧傳統的春節,喜歡一大家子放煙花鞭炮,所以每逢春節都有好幾堆不同種類的炮竹等著我們回家。

  今年天格外冷我縮在空調房裡怕出來。一直到大年三十前兩天,才被太爺打來的電話風塵僕僕地催回老家。這兒幾條街的小孩兒全是我兒時的摯友,老老小小都認得。看見我們拉著一車子年貨禮品回來,眼裡都閃著羨慕的光直說太爺、太祖母有福氣。我聽著有些愧疚。

  臺太祖母知道我們到了早已召集了全家準備好了春節的各項安排,成堆的炮竹也已堆在了大院子裡。我看到兩位老人臉上紅潤的光。晚上內屋、堂屋裡坐了兩大桌六婆婆仍不停在廚房裡忙著,太爺、太祖母被兒女子孫位坐在中間,不說話也不動筷子只是用目光深情地在每一張宸熟稚嫩的臉上撫摸,傻傻地笑。吃晚飯,放鞭炮了,我怕外面風大,執意要在屋裡看,也只是呆呆的看著,老人眼中有些黯淡。晚上,我們被安排到條件最好的一間房裡,我嘴裡直喊冷。太祖母說:“有熱水袋還冷?”我隨口回了句:“哪有空調暖和?還沒電熱毯。”第二天,吃著太爺買來的全家鄉最好的包子,太爺勉強問:“你們要不明天回家?別凍著了。”說罷,轉身進了裡屋。我的心也被抽了一下。

  晚上,我執意要到外面把剩下的幾堆炮竹放完。太爺、太祖母先是一愣,繼而眼裡灑滿亮光,忙乎乎地一一打電話叫了幾家子一起來。煙花在低空中絢爛,鞭炮聲在耳旁畔迴盪,我在院中手舞足蹈,人人臉上洋溢著幸福的味道。太祖母又說:“放炮竹可以驅散晦氣,嚇跑邪鬼。”這話雖是往年太祖母同樣的叮囑,卻寄託了太祖母對子孫後代年年的囑託,並祝福和希望老人仍開心地說著,嘮嘮叨叨。依稀地,一個小女孩兒正摟著老人的脖頸,是兒時的光啊,那老人懷念的舊時光。老人沉醉在那時光裡。忽而,太祖母喃喃道:“前些年我害了大病差點就看不到你們了。”我驚愕在那裡,家鄉里沒有人告訴過我。“人啊!”老人又沉沉哀嘆。我的心像被煙花末燙了一下。

  兒時,與太爺、太祖母在炮竹煙花中相守的時光,一生中能有多少啊?我決計要在家鄉多留幾天,好好把握在家鄉的時光,好好欣賞家鄉的炮竹,好好珍惜來自家鄉的愛。

家鄉的年味-六年級作文8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我期盼已久的春節終於來了。

  夜幕漸漸降臨,行走已四小時的汽車終於駛入爸爸的家鄉,遠遠地就看見奶奶在村口朝我們揮手。爸爸的家鄉在麗水松陽。

  待我們走近屋裡,伯伯嬸嬸姑姑兄弟姐妹早已坐齊,大家正等著從杭州趕來的我們吃年夜飯。遠遠望去,飯桌上一如既往有我最喜歡的那盤山粉圓。山粉其實就是番薯澱粉,將它和山芋混合,有些人家會添入豬肉餡、小蝦米,然後加入高湯攪拌揉搓成團,最後切小塊上籠蒸熟就可以吃了。我最喜歡吃用蔥絲香菇和冬筍爆炒後的山粉圓,這樣的山粉圓色澤晶瑩,並且散發著陣陣誘人的清香,口感綿軟柔嫩,十分美味。山粉圓是松陽的特色小吃,寓意團團圓圓,每年只有過春節才有機會嚐個飽。提起它,我似乎聞到了年的味道。

  回鄉過年我們家有一個固定節目,那就是去家鄉周邊看看。爸爸說,自從他大學考到上海後,每年回家的時間已越來越少,而家鄉的變化卻越來越大,常常讓他驚異不已。今年我們去了特別著名的四都雲上平田。這是一個充滿自然風韻的江南村莊,它坐落在群山包圍的山腰間,有著上千年的歷史,因為在一年中的絕大多數,這裡都被朦朧氤氳的雲霧籠罩著,所以被人們稱作雲上平田。小姑父說,這裡以前是一個無人問津的省級貧困山村,上山道路泥濘坑窪,盤旋的山路一側是萬丈懸崖。村民吃不飽穿不暖,黃土泥瓦的房子時有因風雨而破漏。

  但經時2年,在鄉村政府的大力扶持下,這裡華麗蝶變,不堪的山路被鋪成平坦大道,老舊古宅被修繕保護起來,人們的致富渠道被打通,種茶、外出打工、民宿、旅遊景點開發等等,現在這裡已是聞名的攝影基地和度假勝地。高低錯落的小村莊順應地勢,在松海綠蔭間忽顯忽隱,輕盈縹緲的煙霧攜著縷縷雲絲圍繞在屋宇間,古樸清幽,彷彿是陶淵明筆下的世外桃源。遠眺,這裡與世隔絕,離開了喧囂;近訪,你又可以無違和地聽到山民與爸爸的熱情交談和爽朗的笑聲,彷彿他們也是我的家人。在新舊交替間,那淳樸親近的味道總是那麼熟悉,它是年的味道。

  回杭時,大姑姑從地裡拔了不少青菜送我們,只因為晚餐時媽媽說這裡的青菜太好吃了。姑婆硬要讓我們帶上一箱土雞蛋,說這是她這幾天特意從親戚家裡收來的,他們的雞不吃飼料野地裡自由生長,小孩吃最補身體。大伯母也迎上來說她家自種的大蘿蔔很不錯,也讓我們拿去杭州吃。那天天空下著暴雨,伯母傘也不撐,直接衝到菜園裡給我們拔了一箱蘿蔔。小姑父帶著文文姐姐來送行,說我家的土鴨快八斤了,絕對好東西,也順路帶去吧。爸爸一個勁地推辭,杭州真的什麼都不缺。可是大家還是你一袋我一袋地放到爸爸的車後箱。家人的熱情,是我最愛的年的味道。

  一年一度回松陽,每一年都會有新的變化。但我知道,不管怎麼變,那份美味、那份親切、那份熱情的年味是不會變的。

家鄉的年味-六年級作文9

  時間過得真快,轉眼又過年了。全家人越來越忙,好吃的也越做越多,滿屋滿院陣陣飄香,我總忍不住多吸幾口。不過,什麼香味都比不上家鄉過年時的米酒湯圓的味道。

  家鄉過年,有早晨全家一起吃湯圓的習俗,寓意今年全家團團圓圓。大年初一一早,媽媽和伯孃們便一起做湯圓了。我們小孩子也早早就被熱鬧的鞭炮聲吵醒,在床上巴巴地等著吃湯圓的訊號了。一會兒大哥問“湯圓好了沒?”一會兒二哥喊“什麼時候可以吃呀?”大人們便笑著回道:“就快了,就快了,你們這群小饞貓呀!”

  大人們就愛騙小孩兒,說“快了,快了”,可我們等啊等,肚子咕咕叫,也沒好。我們百無聊賴,便猜湯圓是什麼餡兒的,也熱火朝天討論起自己愛吃的餡兒。樓下喊了聲“吃飯咯——”,我們幾個一起向樓下衝去……

  還沒跑到飯桌,米酒的甜香就鋪天蓋地衝擊了我的鼻腔,瞬間,口腔湧出一股“饞饞”的口水。走近了,我看見一個個圓潤又飽有光澤的湯圓在米酒湯裡靜靜地躺著,多麼可愛啊!舀一個嚐嚐,鮮嫩的肉汁在咬破湯圓皮的一瞬間瀰漫開來,我驚喜地叫道:“我這個是肉餡兒的!好香!”

  “我是紫薯餡兒的!好吃!”三哥也滿是驚喜。

  “我是豆沙餡兒的,啊……”大哥故作神秘,“啊,我吃到硬幣了!”邊說邊慢慢吐出了一枚硬幣。

  全場一陣驚呼,大伯孃笑著說:“包了硬幣的湯圓總共就三個,吃到的人今年運氣好!還剩兩個,看你們誰運氣好!”

  大伯孃還沒說完,二哥“哎——”了一聲,他也從嘴裡拿出了一枚硬幣,喜滋滋地舉給我們看,好像在說“我今年一定走好運!”

  兄弟仨就剩我沒吃到了!原本只吃肉餡兒和豆沙餡兒湯圓的我,也開始拼命吃其他餡兒的湯圓,可我整整吃了兩碗湯圓,幸運女神也沒眷顧我……那最後一個“幸運湯圓”被二伯孃吃到了。我羨慕地看著她,她完全明白了我的心情,把硬幣推到我面前,說:“這叫‘傳遞好運’,祝你新的一年健康成長,學習進步!”

  在“海納百川”的現代崑山,我能吃到五湖四海的美味,可是飽含著長輩祝福的米酒湯圓的味道才是我心目中家鄉的年味,也是最美的年味!

家鄉的年味-六年級作文10

  又是一箇中國年,每年這個時候,家家戶戶都要備年貨、貼對聯、吃年夜飯、拜年等,到處都是年味兒。我家也不例外,在過年之前就將年貨備好了,為了圖個吉利,還買了幾條小金魚(因為“魚”與“餘”諧音,魚是年年有餘的象徵)。

  到了大年三十這一天,家家戶戶都要貼春聯。貼春聯非常有講究:對聯要從左往右貼,“福”一般倒過來貼,因為這樣象徵著福“到”了。我們分好了工,我與爸爸就開始用糨糊貼了起來,我們忙活了一下午,春聯終於貼完了。當我們走進餐廳的時候,看到一大桌年夜飯就在我們面前,看著這一大桌子的美食,我的口水都流出來了。我們聚在一起,吃起了年夜飯。每碗菜都是熱騰騰的,我的心裡暖洋洋的。在我的眼裡,每碗菜裡都蘊含著濃濃的愛。我們吃得熱火朝天。過年,總不能漏看春節聯歡晚會。吃完年夜飯,我們就守在電視機前,津津有味地看了起來。一個個小品將我們逗人仰馬翻,一個個相聲讓我們聽得有滋有味,增加了不少過年的氣氛。

  新年的最後幾秒鐘,我們一齊歡呼了起來,“五、四、三、二、一!!!”無數的禮花騰空而起,又帶著滿身的光焰灑向大地,將大地輝映得光彩奪目。人們抑制不住激動的心情,縱情的歡呼、歌唱。變幻無窮的焰火映照著人們興奮的笑臉。地上,是焰火的光彩,天上,是光彩的焰火。紅的',似節日的燈籠;黃的,像成熟的稻穀;綠的,如茂盛的大樹。瑰麗的火花在空中飛舞,將平日閃閃發光的星星羞得不敢露面,就連街上的路燈這時也沒了用場。各色禮花在空中競相開放,構成一幅花團錦簇的圖畫:綠花一層層,紅花一重重,就像蘋果園裡慶大豐收;一群白色的火花,好似銀河墜人間。一幅幅,一幕幕,繁花繽紛,絢麗奪目,好不壯觀!大年初一那天,我一大早就起來了,這時候餃子已經弄好了,我一看到這是我最喜歡的餃子,就趕忙坐到了餐桌上。當我吃完第一個餃子的時候,我就深情地說:“啊,我又長大了一歲!”不一會兒餃子就被我吃完了,我給長輩磕完頭之後,我們全家就一起去給親朋好友拜年。我們走遍了大街小巷,見到每個人我們都熱情地說“新年好”!在這個普天同慶的日子裡,有誰比孩子更幸福呢?因為孩子們可以獲得壓歲錢,用來買心愛的東西。大人們也可以將過去一年的辛勞忘掉,好好的放鬆一下。

  春節是我最喜歡的節日,因為它是中國的傳統節日,充滿了濃濃的年味兒。

家鄉的年味-六年級作文11

  “新年到,真熱鬧,大紅燈籠牆頭掛,倒貼的福字門上掛……”

  “糖瓜祭灶,新年來到;姑娘要花,小子要炮;老頭兒要頂新氈帽……”

  在一陣陣的歌謠聲中,我們迎來了一個辭舊迎新的日子——春節,也就是過年。其實在臘月二十以後,濃濃的年味兒就已經悄然散開。

  在我們家鄉,各種各樣的風俗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家家戶戶都有的蒸花饃,小年過後,家裡就開始張羅著蒸饅頭,並不是蒸普通的饅頭,而是象徵著新的日子會蒸蒸日上的花饃。臘月二十五早上天還沒亮,媽媽和奶奶就用前一天發好的老面開始和麵,面醒好後,在爸爸的幫助下面很快就揉好了,隨後就輪到奶奶大展身手了,奶奶已經帶好老花鏡,準備好了小梳子、小剪子、刀等各式各樣的工具以及棗和黑豆等。大人們一邊閒話家常,一邊捏花饃。那勞動慣了的粗糙的大手,這會兒就像變魔術一樣,切、揉、捏、揪……在言談笑語中,一紮一挑,盤棗點豆,不一會兒,一個個活物自手中而出:躍躍欲蹦的兔、威風凜凜的虎、溫馴善良的羊、引吭高歌的雞,待醒好上鍋急火蒸出,一個個白白胖胖,鮮嫩靈活,嬌態可愛,常常誘惑得我想吃卻又不捨得吃,糾結許久。

  身在家鄉,讓我自豪的不止多彩的風俗,還有那些為充滿文化特色的地方,有西侯度遺址、大禹渡等值得一去的地方。西侯度遺址是中國早期猿人階段文化遺存的典型代表之一,遺址中帶切痕的鹿角和動物燒骨的發現,昭示出他們已將“火神”征服在腳下,顯露出“萬靈之靈”的神韻;而那地處秦晉豫三省交界處的芮城縣縣城東南黃河之濱,依崖傍水,風景宜人的大禹渡更是引人入勝,大禹渡山青水秀,景觀薈萃,優美的黃河自然風光與底蘊豐厚的大禹文化、佛教文化交相輝映,融為一體,已成為黃河中游一處獨具特色的水利旅遊聖地。而我身為芮城人,不禁為這些感到驕傲與自豪。而春節期間,就可以在走親訪友之餘,呼朋引伴,或陪伴家人,或獨自騎車,在明媚的午間,去西候度感受“萬靈之靈”的神韻,去大禹渡領略那裡的無限風光和底蘊豐厚的文化,在永樂宮那豐富的壁畫中感受道教文化,抑或傍晚坐黃河岸邊欣賞那獨特的美景……

  春節,不僅僅是大家在一起吃喝玩樂,更重要的是體現了我們國家的一種民族精神。它融入的是一種親情,一種對美好的生活的追求以及人與人之間的和諧與安寧。而家鄉的風俗,更為這個隆重的節日添上了一筆重彩!

家鄉的年味-六年級作文12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在人潮湧動和鞭炮聲中,新年的鐘聲敲響了。每個人的心裡,年味都各有各的味,有興奮的、難忘的,甚至有難過的,而我覺得年味兒總是令人高興的。

  我的家鄉在邵陽隆回,每到過年我們都會跟隨父母親回到家鄉,在當地,每到過年,大大小小的店鋪就開始忙活了,都在想方設法把年貨備的齊齊全全的,生怕別人搶了生意,有菸酒糖茶的,有雞鴨魚肉的,有鞭炮香紙的,有年糕的、乾果的、春聯的、年畫的……各忙各的。店鋪裡有這麼多的年貨,各家各戶也開始忙著準備了,溜達到這個店裡看看,買點這個,去那個店裡瞧瞧,買點那個,每個人手上都拎著大包小包的東西,忙的不亦樂乎。

  小孩子年初一是最開心的,爸爸媽媽大年夜便會給我們紅包,雖然這錢不久又會回到父母手中,但看看也舒服。年初一我和弟弟便到親戚家一家家地去拜年,嘴裡說著吉利的話,這時不管去哪家親戚家,上門便會給紅包,有時多,有時少,還有瓜子、花生、糖果招待,但不管多少,我們這些孩子此時只顧開心著、跳著、跑著。

  在隆回還有它獨有的特色,例如:豬血丸子、餈粑、舞龍燈……豬血丸子是湖南邵陽地區的傳統名點,它是由豬血、豬肉、豆腐一起熏製而成的,每年的十一月、十二月份,幾乎家家戶戶都制此品,以供數月之需,是當地的一種過年必備食品,有著悠久的傳統。在隆回,同樣作為賀年食品的餈粑也是在臘月製作,一般家庭的每一個人都會在一起打餈粑,以慶祝即將到來的新年。舞龍燈是隆回的一種民間娛樂活動,在古代人們用舞龍祈禱龍的保佑,以求得風調雨順、五穀豐登,在隆回的新年一直都延續著這個傳統的民俗,而且會走進每家每戶的院子,舞龍隊中還有年長的老者,他會對每家主人說著新年的祝福語,祈禱每家平平安安、興旺發達,今年舞龍隊到了我們的老家,非常非常壯觀和熱鬧,我還是第一次近距離看到幾十人舞出來的長龍,黑夜更是好看。

  這也許就是大人們所說的年味,家鄉的年味更甜、更醇,會永遠瀰漫在我的心裡,瀰漫在我們的心田。

家鄉的年味-六年級作文13

  我家今年過的春節可熱鬧了,你們想知道我家今年是怎樣過年的嗎?那今天我就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下我的家鄉——湖南桃源的春節風俗吧。

  春節在老家指的是農曆新年,俗稱“過年”,一般指除夕和正月初一。我國的春節歷史悠久,在春節期間,中國的漢族和少數民族都要舉行各種活動以表慶祝。活動豐富多彩,帶有濃郁的民族特色。

  與很多地方比較起來,我們的家鄉年味是不濃的。我們沒有冬至吃餃子的習慣,也沒有喝臘八粥的習俗,小年似乎也不是一個重要的日子,因為針對小年的慶祝活動也是沒有的。

  但過年在每一個地區都是一年的重頭戲,即使沒有這些習俗,我的家鄉也是把年過得紅紅火火的,年味兒十足。

  進入臘月以後,人們就開始忙著準備年貨了,給老人孩子買一身新衣服,蒸好糯米做年糕,去街上購置對聯、年畫,還有各式各樣的糕點糖果。當然啦,殺豬、宰羊、做豆腐,一樣也不能少。那鬧哄哄、熱騰騰的場面讓人感覺“年”的腳步越來越近。

  過年的重頭戲莫過於“吃年飯”了,我們湖南的很多地方總是習慣於凌晨兩三點鐘就起床準備年飯,四五點鐘吃飯,講的是“人勤春早”,年飯吃得越早,新年就越萬事興旺。為了吃上這一餐團圓飯,無論出門多遠的家人都要趕回來,一家人團團圓圓圍坐在一起,桌上擺滿雞鴨魚肉,酒杯裡盛滿醇香美酒,一家人舉杯暢飲,互送祝福,歡聲笑語飛出千家萬戶。為什麼就這麼早吃年飯呢?據老人講,他們以前很窮,早早的吃年飯就可以早早的出門躲債。以前年飯的桌上是不能有火的,這也意味著飯桌上不會有燉菜。因為人們認為年飯桌上有火,一家人來年會吵架的。但隨著時代的發展,這一習俗也被廢除了,圍著餐桌吃火鍋,既美味,也好像預示著來年紅紅火火。

  年三十的晚上,人們都要圍坐在一起“守歲”,迎接新年。大家一邊嗑瓜子、話家常,一邊看中央電視臺的春晚。當新年的鐘聲響起的時候,千家萬戶門口響起的鞭炮聲也此起彼伏,燃放的煙花將夜空裝點得五彩繽紛。

  從正月初一開始,熱熱鬧鬧的大拜年活動就開始了。人們得在幾天內把所有的親戚朋友家都走一遍,進門送禮品,張口送祝福,親戚朋友也熱情地拿出最好的糕點、美食招待“拜年客”。最高興的要數我們這些小孩子了,因為每到一家拜年,我們不僅可以盡情享受美食,還可以收到好多紅包。大大小小的紅包寄託著大人對孩子們最美好的祝福。

  一直到過完正月十五元宵節,家鄉的“過年”才算基本結束。今年我在湖南老家過年,過得特別開心!

家鄉的年味-六年級作文14

  春去春又來,又到了過年的日子,每家每戶都忙碌了起來,當然,不同的地方有著不同的文化習俗,身為東莞人,自然會懂得一些東莞的過年風俗。

  臘月二十三是民間祭灶的日子,祭灶,這就是一項在我國民間影響很大、流傳極廣的習俗。舊時,差不多家家灶間都設有“灶王爺”神位。負責管理各家的灶火,被作為一家的保護神而受到崇拜。在這一天,灶王爺就會向玉皇大帝彙報這一家人的善行或惡行,玉皇大帝根據灶王爺的彙報,再將這一家在新的一年中應該得到的吉凶禍福的命運交於灶王爺之手。因此,對一家人來說,灶王爺的彙報實在具有重大利害關係。由此就有了“送灶”的儀式。在這一天,我們家就會燒香拜佛,在桌子上擺上許多小吃,像糖冬瓜之類的。

  臘月二十四就要貼對聯了,在這一天,我們家都會將準備好的對聯貼上,其實不止是對聯,還有在房子的各個地方貼上寫有“老少平安”、“招財進寶”等等的或紅或橙的字條。

  臘月二十八則就是大掃除,在這兩天裡,一家大小都行動起來,將家裡裡裡外外的打掃乾淨,迎接新的一年。孩子們在這一天都特別開心,因為感受到了勞動的快樂。

  除夕夜,每家每戶都團圓在一起,一起吃著年夜飯,等待著新年的鐘聲響起。這一夜,是多少子女回家的夜,是多少為生活外出奮鬥的人們,享受幸福的夜……

  大年初一,我們早早的起床,放鞭炮,爆竹聲後,碎紅滿地,燦若雲錦。按照書上說的,一出門向什麼方向出發,出門行大運,接著就去喝茶,中午那頓大概是不吃的,這一天,孩子們是最開心的了,他們可以收到爸爸媽媽和親朋好友的紅包,這一天的紅包大概也是最多的,因為我們都會到處去拜年。

  大年初二,這就是開年了,這一天也少不了的放鞭炮,雖然現在禁止放煙花爆竹,但人們違背不了習俗。也把大門大開,在門前放一桌的食物,旁邊還放凳子,據說是給逝去的祖先吃的。

  到了正月初八左右,家裡都把剩菜倒在一起,再用糯米粉和水弄成丸子,和剩菜一起煮,叫做“鹹圓”,這應該是就他們處理剩菜的最好的方法了。

  元宵節,這就是過年的最後一天,家裡煮元宵,吃元宵,有花生味的,還有芝麻味的,到了晚上,孩子們和爸爸媽媽一起,把過年期間收到的紅包都拆開,看看都收到了多少,這或許就是孩子們最期待的了。

  這是我們家鄉的過年,但是隨著時代的變化,我們好像越來越感覺不到過年的氣氛了,我們都希望,過著最有氣氛的年,心裡奔放著一朵朵希望的花。

家鄉的年味-六年級作文15

  我始終覺得城裡不算過年,只有老家才是過年呢!每年,我就盼著寒假快點來到,最盼望的是父母放假前把我託人快遞迴老家的那幾天。那爽,只有和我一樣嘗過的小夥伴才可意會。

  臘月二十八要打年糕了,爸爸還沒趕回家。爺爺、叔叔等男丁就要去村裡打年糕,我作為小男丁自然也是不能缺的一員。媽媽只能帶著妹妹一個勁地叮囑我,叮囑啥?早被打年糕的興奮代替了。

  打年糕嘍。首先是摻米,所謂摻米就是把糯米和晚米按相應比例摻在一起。再是蒸米,用三個大灶,分別架上相應的三個木蒸桶,等到米的顏色變暗了,就在裡面放紅糖。等紅糖融進了米中,就向旁邊的人喊一聲:“鏟糕板”。最關鍵的一步就是打糕了。剛做好的糯米放進打糕槽裡,一個人用打糕杵用力打年糕,這時旁邊要有一個人配合著翻年糕。打一下,翻一下,就像鬧鐘裡的齒輪一樣有規律。

  制糕了,該我們這些愣小子上手了。把打好的年糕放在一張長長的案板上,由兩個制糕的叔叔搓成長條,我們負責在漂亮的模具上抹油,抹完油的模具,用力按入年糕,做成花式年糕。我們起先還老實地按,後來十八般武藝全上了,捶,拍,打……不少半成品的年糕悄無聲息落入我們的肚子裡。制糕的叔叔總搖著頭,笑眯眯地來一句:“你們這群小饞貓!”“吃飽了才有力氣抹油嘛!”不知哪個壞小子居然來了這麼個理由。逗得所有的叔叔伯伯一起哈哈大笑,我們更加是藉機再往嘴裡塞一口。

  對於一個“標準吃貨”來說,吃分歲酒可真算是讓我大飽口福了。所謂“分歲酒”則是溫州人對年夜飯的叫法。外婆家住在山上,坐落在青山的懷抱中。土雞、土鴨,土灶臺,連燒火的燃料都是枯樹枝、落葉。原始的美味,讓人饞涎欲滴;龍蝦、螃蟹、蛤蜊、海帶炸蝦……溫州海鮮,讓你舌頭都鮮沒了;炒麵、炒年糕、玉米餅,讓你吃到喉嚨口都不膩……家家桌上有魚或者芋,“年年有餘”的好兆頭,大概到處都一樣。

  各位小夥伴,老家溫州是可以放鞭炮的。這個一定讓你們無比羨慕。大年初一早上要放“開門炮”。先放“百子炮”。再放三聲大炮,大炮要朝天放,保證聲聲放響,除舊迎新,蒸蒸日上。

  趕上了好時代,鄉村年味年年新,微信紅包,鮮花迎春……老年味更濃,新年味更多。我愛你,鄉村的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