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家鄉> 家鄉的小巷作文

家鄉的小巷作文

家鄉的小巷作文

家鄉的小巷作文1

  如果說江南的青石板街像端莊秀麗的姑娘,上海的里弄像一個氣喘吁吁的旅者,那麼家鄉的小巷就是一個多情的詩人,在把樹影搖曳得老長老長的路燈下看慣世事,寵辱不驚。

  家鄉是嘉陵江邊的一座小城,無數的小巷錯綜接連。清晨,站在巷口便聽見裡面傳來各種熱鬧的買賣聲。小巷幽長而狹窄,兩邊是矮矮的斑駁的石牆,牆外不知是誰家的櫻桃樹長得正茂盛,舒展著身姿,慵懶地望著巷中的人來人往。賣菜的老婦們靠牆而坐,腳邊堆滿了滿眼青蔥的新鮮蔬菜;補鞋的老翁坐在巷拐角,戴著一副大而厚重的金絲邊眼鏡,目光在來往行人的腳步中穿梭。三三兩兩走來一些提著菜籃子的婦女,趿著拖鞋,嗑著瓜子,和同伴們拉家常,不緊不慢地走在這瀰漫著柴米油鹽氣息的小巷。蔥香在空氣中升騰,幾個小孩子一陣瘋跑,衝到巷子裡一個賣油餅的攤位前,使勁吸著鼻子,然後掏出幾張被汗水浸軟的皺巴巴的角票:“多放點兒蔥花!”

  中午,賣菜人的叫賣聲還在巷子裡徜徉,那聲音似乎從遠處飄來,悠揚空靈,伴著蔬菜的陣陣清香,不緊不慢,不急不躁。

  啊,這是小巷中生活的味道!

  一直到賣菜人最後一聲悠遠的叫賣聲傳來,鵝黃色的夕陽塗滿了整個小巷,就像奶油麵包一樣香甜。巷裡的擺攤人陸續收拾著東西,夕陽將他們的背影拉得老長老長,最後只留下了一個拐角處的剪影,但那足矣。

  黑夜總來得特別快,夜色濃得像一塊化不開的巧克力,只有清瘦的路燈站在巷口,如一個痴情的少女等待她的心上人。燈光似水月如鉤,小巷在夜色中等待,等待失意人的腳步,等待千年如一日的南來北往,等待落定的塵埃又一次飛揚。長巷盡頭有燈火,小巷始終會靜躺在繁華的邊緣,拉長普通人的生活,接納一個個失意的遊子。

  也許在以後人生中某個難過的夜晚,我會再次走進記憶的小巷,聽它呢喃,聽它低唱,聽它訴說著絡繹不絕的南來北往。

  月色如水夜如霜,遊子對巷訴衷腸。

家鄉的小巷作文2

  常聽村裡老人講,他們小時候家鄉很貧窮,大街上只有一片破敗之極的青磚瓦房和隱沒其間的一條小巷。

  那是一條彎彎的小巷,因為它彎彎曲曲的,所以就顯得很長。路長了便也覺得它更彎了更曲了……

  小巷的兩邊矗立著高高的比較古老的青磚牆,由於飽經風吹雨打早已斑痕累累,呈現出灰暗的顏色。手輕輕碰到,便有灰塵紛紛落下。牆角的磚塊綠茸茸的溼漉漉的,彷彿只需稍稍使勁兒便可將其捏碎。這兩堵牆也好像在相對著挺脹起肚子,隨時都有可能塌下來,將這不足三米寬的小巷填平。對啊,年深日久了,這古老的房子衰敗也見證了歷史的變遷。

  雖然,留在我腦海裡的只是那淡淡的模糊的記憶。然而,每次我想起這條小巷,總有一種奇異的感覺。時間似乎曾在這裡凝固過,腳下一條窄窄的石子小路,像一位步履蹣跚的老人走過的印跡。頭上遼闊的天空彷彿緊縮成一條線,兩堵牆交替著始終為小巷留下一條長長的陰影……

  此時,我的心底湧起了一種難以言說的感情,一條小巷撥動了我的心絃。

  時光如水,一轉眼許多年過去了,一股清新的春風吹到這裡。小巷抖落下多年的沉積灰塵。小巷裡變得熱鬧起來,也活躍起來,小巷的歷史揭開了嶄新的一頁。第一次裝上了電燈,第一次接上了電話,第一次用上了自來水,第一次開起了摩托車,第一次看上了大彩電,第一次村裡出了個大學生……小巷的人們以一種驚奇而又歡喜的目光注視著改革開放所帶來的這一切的轉變。漸漸的,他們似乎覺得眼前古朽的小巷和快速發展的現代氣息顯得極不協調。他們由過去的熟視無睹而感到不滿意,乃至越看越不順眼……

  於是,小巷被拆除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座座現代化住宅公寓,那一片古老而又破敗的青磚瓦房從這個空間永遠的消失了。留在這裡的只有現代化的住宅,這裡將充滿生機和希望。

  獨自走在鄉里的大街上,流連著寬闊的街道兩邊剛剛建起的座座新樓,我本應該感到高興,可不知為什麼我的心裡總湧動些酸澀。可能是還會依稀想起幼時曾走過的那條彎彎曲曲的小巷,想起這條小巷所見證的滄桑鉅變吧!

家鄉的小巷作文3

  望著窗外皎潔的月光,忽然想起家鄉——曾留下我童年回憶的地方,還有家鄉的小巷。

  在我記憶中,家鄉的小巷是四通八達[注: 四面八方都有路可通。形容交通極便利。也形容通向各方。]的,幽深曲折。每一條小巷都鋪著青石板,擁擠在兩旁的低矮的屋簷,顯得很古樸、典雅,似乎與外面現代化的喧鬧,繁華極不協調。然而,當你獨行在小巷,聽著腳下踏著石板發出的“啪啪”聲和水滴的濺落聲,在幽幽的小巷中迴響,望前方,小巷盡頭透出的時隱時現的燈光,你會忽然感到一陣舒暢,一陣溫馨。一切都是那麼清新、自然,不加任何修飾。

  小巷也有熱鬧的時候,當忙碌一天的人們回到家時,你就會聞到夾著飯菜,米酒的味道瀰漫在狹窄的小巷中了。孩子們此時此刻得到了快樂和自由,在河邊打鬧嬉戲,那時爺爺和我也跟著小孩一起說笑…一時間嬉戲打鬧,為平靜的小巷注入了活力,此時,小巷又像一張風情畫,透出一股樸實勁,樸實人,樸實的生活。

  那時,對於我來說,最愜意的是我坐在門檻上和爺爺說笑的時候,在夏夜乘涼。人們大都要歇了,小巷一時顯得很寂靜。我靠著爺爺的背,望著黑洞洞的小巷,無邊無際的,似乎沒有盡頭。這時,月亮已不知不覺[注: 知:知道;覺:覺察。沒有意識到,沒有覺察到。現多指未加註意。]地爬上來,淡淡的月光瀉在石板路上,像一盆水潑在上面,靜靜滾動。爺爺一邊輕輕地搖著蒲扇,一邊跟我說一些神話故事,一陣微風和花的清香佛過臉龐,我好像醉了。小巷彷彿是大海中停泊著的一葉小舟,船在輕輕地搖動,我的心在盪漾,盪漾…

  這一切,如今已鎖在我童年的記憶了,五年了,離開家鄉五年了,再也聽不見熟悉的聲音,再也看不到熟悉的小巷了,小巷還在嗎?爺爺依舊在月夜下給我講故事嗎?小巷還在,不過,爺爺已經與世長辭了,我好想爺爺,我再也見不到他了,只有月光依然皎潔明亮。我永遠都不會忘記這美好的時刻,和爺爺還有小巷。

家鄉的小巷作文4

  在家鄉無錫生活了十幾年,對它的印象倒還是停留在幾年前的小巷子。

  巷子裡的人那是真不少,幹什麼的都有,一路走來:理髮店呀、雜貨鋪呀、菸酒店呀……我小小的腦袋倒真心數不過來。各式各樣的人穿著各式各樣的衣服談著家常小事,或在店前侃侃而談,或在店內微笑聆聽,有時候還會撞上幾個笑得前仰後合的,倒也不失為一種樂趣。

  小巷沒有那種頗為古色古香的青石板路,就是坑坑窪窪的道路,給人一種滄桑而又熱鬧的感覺,別具一格。巷子不寬,兩側林立著一層或者兩層的小屋,七七八八也算是個小型別墅。小時候有個玩伴就住在那兒,到他家去過。一層不大,就是個廚房,裡面亂糟糟地擺著些鍋碗瓢盆,臥室和客廳都在上面,小,卻很是溫馨。玩伴每次炫耀似的介紹他家時,我總是在旁邊笑嘻嘻地聽,也不知聽進去了沒有。

  一般去小巷總是划著滑板車去的,紫白相間的滑板車在重重人流中肆意地穿梭。與夥伴興奮地比劃著,交談著,時不時被路上的小石子硌得顛幾下,然後黑著臉看同伴大笑。我還喜歡踏著滑板車,趴在那家最大的菸酒店的櫃檯上,摸出幾個硬幣來向店主購買泡泡糖,每次都是老闆接待的,要是正巧碰上店主不在,由老闆娘接待的話,那她一定會送我幾張好看的指甲貼,那指甲貼直至今日還被我儲存在小鐵盒子裡呢!

  時光如流水飛逝,我也已經搬了家,記憶中的小巷在搬新家的時候就已經斷了線。幸好我們還同在無錫,在一個有悲有喜有離有別的城市,無論時光如何流轉,你是家鄉巷,我是家鄉人。

  再見,我的小巷!

  你好,我的家鄉!

家鄉的小巷作文5

  又是中秋了,望著窗外皎潔的月光,忽然想起家鄉上海——曾留下我童年回憶的地方,還有家鄉的小巷。在我的記憶中,家鄉的小巷是四通八達的,幽深曲折,宛若一張脈絡分明的網。每一條小巷都鋪著青石板,擁擠在兩旁的低矮的小閣樓的屋簷,向前挑著,顯得古樸、典雅,似乎與外面現代化的喧鬧、繁華極不諧調。然而,當你獨行在小巷,聽著腳下踏著石板發出的“啪啪”聲和水滴的濺落聲,在幽靜的小巷中迴響,望前方,小巷盡頭透出的時隱時顯的燈光,你會忽然感到一陣舒暢,一陣溫馨。一切都是那麼清新,自然,不加任何修飾的。小巷也有熱鬧的時候,當忙碌了一天的人們回到家時,聽吧,小巷會奏出一首鍋碗瓢盆交響曲。接著,一股夾雜著各種味道的氣味便瀰漫在狹窄的小巷中了。孩子們此時得到自由,在天井裡追逐打鬧:有的逗著小狗亂竄;有的鬥蛐蛐正戰得不亦樂乎;有的躡手躡腳地偷摘老頭的鳥籠。一時間嘻笑打鬧,為平靜的小巷注入了活力。主婦們在低矮的閣樓裡做飯,不一會兒,肉香、蛋香,以至混雜的香氣一起一個勁兒地浸入人的口鼻,令人饞涎欲滴。老頭們仰面躺在太師椅上,悠然地聽著收音機,不時哼上幾句。此時,小巷又象一張風情畫,沒有什麼大紅大綠,卻透著一股樸實勁兒,樸實的人,樸實的生活。

  那時,對於我來說,最愜意的莫過於靠在奶奶的懷抱中,在夏夜乘涼了。人們大都要歇了,小巷一時顯得很寂靜。只有一些小蟲仍然不肯閒著。我依在奶奶懷中,望著黑洞洞的小巷,無邊無際的,似乎沒有盡頭。這時,月亮已不知不覺地爬上來,淡淡的月光瀉在石板路上,象一盆水潑在上面,靜靜地滾動。奶奶輕輕搖著蒲扇,一邊哼著兒歌。一陣微風和著花兒淡淡的清香拂過面龐,我真要醉了。小巷彷彿是大海中泊著的一葉小舟,而我在它懷抱中,月光象為我蓋上一層薄被,船在輕輕搖動,我的心在盪漾盪漾。

  這一切,如今已鎖進了我童年的記憶中了。七年了,離開家鄉已七年了,再也聽不見熟悉的聲音,再也看不到熟悉的小巷了。小巷還在嗎?奶奶依舊在月夜下哼著兒歌嗎?小巷還在,不過奶奶更老了;小巷還在,不過我已難得再見了,只有月光依舊皎潔明亮。家鄉的小巷啊。

家鄉的小巷作文6

  如果說江南的青石板街像端莊秀麗的姑娘,上海的里弄像一個氣喘吁吁的旅者,那麼家鄉的小巷就是一個多情的詩人,在把樹影拖曳得老長老長的路燈光下看慣世事,寵辱不驚。

  家鄉是嘉陵江邊的一座小城,無數的小巷錯綜接連。清晨,站在巷口便聽見裡面傳來各種熱鬧的買賣聲。小巷幽長而狹窄,兩邊是矮矮的斑駁的石牆,牆外不知是誰家的櫻桃樹長得正茂盛,舒展著身姿,慵懶地望巷中人來人往。賣菜的老婦們靠牆而坐,腳邊堆滿了滿眼青蔥的新鮮蔬菜;補鞋的老翁坐在巷拐角,帶著一副大而厚重的金絲眼鏡,目光在來往行人的腳步中穿梭。三三兩兩走來一些提著菜籃子的婦女,趿著拖鞋,嗑著瓜子,和同伴拉著家常,不緊不慢地走在這瀰漫著柴米油鹽氣息的小巷。蔥香在空氣中升騰,幾個小孩子一陣瘋跑,衝到巷子裡一個賣油餅的攤位,使勁吸吸鼻子,然後掏出幾張被汗水浸軟的皺巴巴的角票:"多放點蔥花!"

  賣菜人的叫賣聲還在巷子裡徜徉,那聲音似乎從遠處飄來,悠揚空靈,伴著蔬菜的陣陣清香,不緊不慢,不急不躁。

  啊,這是小巷中生活的味道!

  一直到賣菜人最後一聲悠遠的叫賣聲傳來,鵝黃色的夕陽塗滿了整個小巷,就像奶油麵包一樣香甜。巷裡的擺攤人陸續收拾著東西,夕陽將他們的背影拉得老長老長,最後只留下了一個拐角處的剪影,但那足矣。

  黑夜總來得特別快,夜色濃得像一塊化不開的巧克力,只有清瘦的路燈站在巷口,待她的心上人。燈在夜色中等待,等待矢待千年如一日的南來北往塵埃又一次飛揚。長巷卻始終會靜躺在繁華的邊緣,接通人的生活,接納一個個失意的人。

  也許在以後的人生某個難過晚,我會再次走進記憶中的小巷,明呢喃,聽它低唱,聽它訴說絡繹不絕隊南來北往。

  月色如水夜如霜,遊子對巷訴衷腸。

家鄉的小巷作文7

  我家鄉的小巷子又窄又長,四通八達,像一個大迷宮。如果你被困在這個迷宮裡,沒有當地的熟人帶你走,你自己是走不出來的。就算走了出去,自己也不知道走到了哪裡。小巷的兩邊就是家家戶戶的圍牆。身處小巷,給人一種寧靜的感覺。

  人們都在自家的圍牆邊種上了各種花草樹木。樹木的樹枝綠葉都伸出圍牆外。一到春天,小巷裡就充滿了花草的芳香。喜鵲在枝頭蹦蹦跳跳,黃鸝在樹梢勁歌熱舞,再加上翩翩飛舞的蝴蝶,顯得生機勃勃。圍牆邊百花竟豔,奼紫嫣紅。小孩子在這麼舒適的環境下盡情玩耍,十分快樂。

  到了夏天,烈日當頭,但是小巷還是綠樹成陰。有時突然下起了傾盆大雨,街道兩旁的排水溝給樹葉堵住了。雨水越來越多,最後,每條街道的雨水彙集到小巷裡,成了一條“小河”。夏天的小巷自然就成了一大看點。我站在我家樓上俯視那條“小河”,只見不一會兒,“小河”又變成“大河”。“河”裡漂著許多榕樹葉,就像一艘艘小船。這時,清潔工冒著大雨來疏通排水溝,他們的工作真辛苦。到了夜晚,雨停了,小巷裡的水也退了,你漫步在小巷裡,只有蟬在不停地鳴叫,你會覺得小巷好像特別幽靜,特別長。如果這時你心情煩悶,不妨到小巷裡去走走,散散心。走在這幽深的小巷裡,你煩悶的情緒會一下子煙消雲散,心情會變得開朗。

  秋天的小巷,兩旁的花草樹木早已枯黃,秋風掃落葉,樹上的黃葉被秋風吹落,紛紛揚揚飄落下來,把小巷鋪成了金色。秋風又不時把樹葉刮上天空,就像許多隻金色的蝴蝶在空中飛舞。菊花傲然開放,讓我想起了古人的詩句:“我花開盡百花殺,滿城盡帶黃金甲”。菊花的清香沁人心脾。老老少少都到小巷裡散步,有說有笑。雖然人多,但卻不覺得擁擠、吵鬧,反而讓人感覺到一種大家庭的溫暖。當你感到口渴,隨手就能從小巷兩旁的.果樹上摘下一個又大又甜的果子品嚐,潤喉解渴。有學問的遊人在這充滿詩情畫意的景色中呤詩作對,另有一番風味。

  南方的冬天,也能讓人感到陣陣寒意。傲骨梅迎風斗霜,我們也迎著寒冷的大風上學。走進小巷,好像一下子冷了許多。那是因為小巷內風特別大。一股股寒風從小巷裡吹來,就像一條曲折的,看不見的龍迎面撲來,給人一種寒冷刺骨的感覺。

  我家鄉的小巷真令人難忘。

家鄉的小巷作文8

  “雖為江左一郵邑,敢誇神州無同類”,說的便是我的家鄉高郵。雖然我有幸生在這樣一個水靈靈的蘇中小縣城,但有許許多多水鄉的事兒只能在汪曾祺的文字裡拜讀。大淖河邊的楊垂柳,牆角花陰裡款款起飛的蜻蜓,御馬頭邊嫋嫋的炊煙,還有那“二丫頭——回來吃晚飯來囉——”,每每讀到這些便有一種莫名的神往,還有一種說不出來的難受。那是因為我愛家鄉現在的樣子,我也很懷念過去的她。

  在秦朝時,這兒被設為郵亭,建驛站,今天是全國唯一以“郵”命名的城市。現今這個有7000多年曆史的高郵已是高樓林立,人們的生活水平猶如芝麻開花節節高,人們在盡情享受著現代文明帶來的方便與快樂。但如果你想靜下心來,遠離喧囂,你可以選幾條小巷走一走,走在嘎吱嘎吱的小巷裡,你就可以盡情的編織夢想,穿越時空。

  由城市到農村,大家都住高樓,走大道,那成群的平房和曲折的小巷漸漸少了。南門大街那一帶還保留著一些老城的回憶,巷陌深深。這兒的小巷不似北京胡同那樣窄,只能一人通行,兩三人並走是沒問題的。我喜歡黑色方塊鋪成的小巷,尤其是時間久了,磚塊表面有些破碎,石縫間現出灰灰的泥塵,還有那零星的小草,當有人穿著高跟鞋走過時,嗒嗒嗒,踩在長條磚上的聲音便毫無顧忌的傳來,嗒嗒嗒,滿巷子迴盪。

  夏天下大雨時最有趣。由於鋪設簡陋,凹凸不平,許多地方的水便積在一起,形成許多的小溝,大人便在那兒放幾塊小磚,簡易的小橋便搭成了。撐著一把小傘,和同伴們前前後後排好,一人一排,前面膽大的一步踩在一塊磚上,蹦跳著,歡呼著,又催促著後面膽小的,不耐煩的看她兩步一塊的走,再後面的就更急了,你推我搡的,膽小的就一腳插進了齊腳踝的水裡,一腳還搭在磚頭上。他們都快樂的笑了,腳踩進水的也笑。在大人的呵斥聲中,他們繼續向著不見頭的小巷深處邁進。

  小巷幽深寧靜,即便有時傳出小孩的哭鬧聲,夫妻吵架聲,也不會破壞這份靜謐,相反倒使小巷更公眾化,更人情化。它象知識,你一直走,一直在學習,卻總走不完,學不到頭。

  人武部巷頭有一家餃麵店,陳小五面店,正宗的高郵陽春麵。門口支著一個大鍋,一個個白色的搪瓷碗飄在上面,老闆娘把熬熟的醬油、胡椒麵等調料放在搪瓷碗裡、然後象播種一樣撒下蔥花或蒜葉,一圈下來不會漏掉一碗,也不會重複,然後從水面撈起搪瓷碗,下面、撈麵,按號盛面。每天早晚兩市,人頭上接碗。正所謂酒香不怕巷子深。普通的巷頭因為這家麵店宣告遠揚,家裡來親戚帶他去吃一碗,單位來人也帶他去吃一碗,下回再來時,即使你不領著,他們一定也要去吃一碗的,高郵巷頭的陽春麵啊,讓人難以忘卻。

  別總是行色沖沖的奔走在繁華的大道上。挑一個閒暇時間走一走家鄉的小巷,看看巷子兩邊門上的對聯,逗一逗巷裡人家的小狗,你會發現原來你是這樣的愛著你的家鄉喲!

家鄉的小巷作文9

  遠方的故鄉,大雁飛過,菊花插滿了誰的髮鬢?來至濱海已8年,對家鄉的記憶多多少少被記憶的潮水沖淡了一些,在記憶的荒垠中,最難忘的是家鄉的小巷……

  兩家獨立的庭院相鄰,中間便是那短短的充滿回憶的小巷。小巷不深,甚至可以說很短,小巷的路是一塊塊方正的石板,不知記錄了多少世間滄桑,走在上面發出“嗒”“嗒”的聲響,述說著它心中的回憶。

  冬去春來,一切脫去沉重的冬衣,慢慢的甦醒。小巷亦如此,揮去冬日的蕭條,明媚柔和的陽光將小巷的石板曬得暖暖的,赤腳踏上石板,唔,暖暖的,舒服極了。噫!旁邊一家庭院中長了一棵梨樹,梨樹的枝條伸進小巷的上方,為小巷增添了一抹詩情。瞧!那潔白的梨花綴在枝頭,好似花中的精靈,風姿卓絕,遠離城市的紛擾。石板接縫處染上一抹抹新綠,那是去年鳥兒帶來的草種發芽了,有花有草,這是明媚春日裡的小巷,充滿生機。

  春雨來了,淅淅瀝瀝的下著,開著梨花的庭院院門緊閉,儼然一副“雨打梨花深閉門”的模樣,小巷此刻是那樣的幽靜,被雨打落得梨花落在積水上,靜靜的不知漂往何方……石板被沖刷的乾乾淨淨,只有那絨絨的青苔依舊附在石板上,撐著傘,走在小巷中,多希望遇見一位如紫丁香般憂鬱的姑娘啊!雨點落在石板上慢慢散開融入積水,小巷格外幽靜,細雨綿綿,這是細細春雨裡的小巷,幽靜卻不寂寥。

  對比今日城市中的紛擾,幽靜的小巷無疑是塵世中的一片淨土。走在小巷中,聽著“嗒”“嗒”的腳步聲,看著小巷上空潔白的梨花,呼吸一縷帶著梨花清香的空氣,充滿煩心事的心中逐漸平靜,沒有絲毫煩惱,一切都在平靜。

  小巷上空的梨花悄然地飄落,靜靜地躺落在滄桑的石板上,小巷鐫刻在被風撕裂成支離破碎的記憶殘片上,仍在幽幽訴說它經歷過的滄傷……

  篇二:我愛家鄉的小巷 緩緩抬頭,看著古樸的小巷,心裡便盪漾起陣陣歡喜的漣漪。

  這是一條悠長安逸的小巷,我輕輕地走在錯落有致的青石板上,踏過星星點點的青苔,細細撫摸那冰涼、飽經風霜的牆磚,閉上眼,靜靜地聆聽著遠方孩子銀鈴般的歡笑聲,老人輕晃搖椅的吱嘎聲,小販此起彼伏的吆喝,還有小巷那深沉的嘆息。這就是我家鄉的小巷,也是我記憶中的小巷,就像一個匣子,容納著我兒時甜美的回憶。

  春天的小巷如同那隨風飄舞的春雨,清亮清亮的,伴隨那一絲一縷淡淡的花香,就著春風輕輕拂過我的臉龐。早晨,天微微亮,空氣裡還殘存著冬日的些許涼意,一切都是那麼的靜謐美好。突然,在一聲響亮的雞鳴中,小巷裡一下子熱鬧了起來。幼小的我背上書包,在爺爺奶奶的叮囑聲中奔出家門。穿過小巷,各式各樣的粥散發出迷人的香甜氣息,大小各異的煎餅在鍋上“嗞嗞”地煎著,不時迸出一兩點油星,還有五顏六色的糕點整齊地碼在桌子上,美食的香味撲鼻而來,深深的吸引著我,不由得放慢了腳步,在心裡默默盤算著零花錢該怎麼用。這時,總會有一個賣糖葫蘆的大媽,衝著我喊:“喂,小孩,上個幼兒園急什麼啊,反正你來得及,也不差這一時半會嘛”偶爾還會遞給我一根糖葫蘆:“慢點走,別摔著了,這根送你了!”我總會欣喜地接下,怯怯地喚聲:“謝謝!”一溜煙地跑走了,在路上小口小口地啃著,酸酸甜甜的,連心裡也滿是甜蜜……

  小巷的夏夜比平時更加迷人,清清爽爽,璀璨的星辰在墨黑的天空裡閃爍。白日的繁華喧鬧到了此刻也安靜下來了,人們總喜歡幾把椅子坐在家門口的小巷裡,吹一吹涼涼的風,放鬆一下勞累了一天的自己。老人們輕搖蒲扇,哼著小曲,仰頭看著夜空,悠然自得。年輕人們三三兩兩地聚在一起聊著天,下著棋,不時大笑道:好棋!孩子們則玩起了捉迷藏,在皎潔的月光下,躲在某個角落裡小聲地偷笑著,稚嫩的臉上好似綻放了一朵朵鮮花,令人忍俊不禁。

  秋天,小巷換上了新衣裳,淡金色的薄紗,那是滿地金黃的桂花,讓我忍不住躺下來打幾個滾。每當秋風吹過,一場桂花雨款款而來,我便會衝過去,在桂花雨中歡快地轉著圈,開心地笑著。傍晚,天邊泛起了橘紅色的光輝,柔柔的,與滿地的桂花交相輝映,形成了一幅別有一番風味的水粉畫,這時家家戶戶的屋頂冒起了縷縷炊煙,猛嗅一口,嗯!是桂花糕的香氣!恍惚間彷彿整個小城已經融化在桂花那芬芳的香氣中了……

  冬天,雪紛紛揚揚地下著,家家戶戶門窗緊閉。依稀聽間有人推著小車走來,踩過厚厚的雪花,發出“嘎吱嘎吱”的響聲。推門一看,那小車上擺滿了花瓶,高低參差不齊。瓶中插著幾枝梅花,鮮紅如血,上面點綴著一層白雪,頗有一番冰火相融的景象,於是忍不住上前將它買了下來,放在客廳裡左一遍右一遍地看著,小心翼翼地撫弄著嬌羞欲滴的花瓣,內心激起陣陣由衷的讚歎……

  這就是我家鄉的小巷,一年四季各有特色,平凡樸實卻讓我戀戀不忘,它早已在流逝的歲月裡染上了時間的記憶,在變換的空間裡凝固成永恆的旋律,縈繞在腦海中,柔聲呼喚著我……

家鄉的小巷作文10

  大塊小塊的青石板隨意地鋪著,錯落中又使人感到一種微妙的美。不知多少年的沉澱,不知多少次風雨沖刷,也不知幾朝幾代幾雙腳踏過,它們,被打磨得光光滑滑煞是好看。

  石板路,青石板路,凹凸不平的青石板路。雨來臨時,積起一潭潭小水窪。偶有幾片調皮彩雲飄過,啪啪濺起亮晶晶的水花,連線一串咯咯的歡笑。

  石板路兩側,是高牆。手撫上斑駁牆面,絲絲涼意傳來,涼到內心。些許綠綠的,小小的苔蘚吶喊著,奮力地從牆縫中鑽出,探頭探腦打量這個大千世界。牆面略歪斜,卻無坍塌之危險——是趕路的人兒,累了倚在牆上,一代又一代的趕路人,將這牆倚斜的吧?

  又憶起幼時的我。牙牙學語之際,應該就是用稚嫩的小手撐著牆,擺脫大人的禁錮,走出只屬於自己的第一步的吧?我想,是的。那,又是不是一個又一個奶娃邁出第一步而將牆面撐斜的呢?

  黛瓦白牆,雖不處江南水鄉,但家鄉的小巷總有種江南的淺淺韻味,揮之不去。

  小巷是悠長的。步入小巷,隨之蜿蜒曲折,走了許久,都不見盡頭。好像個迷茫的旅者,不知前進的方向。可是又很突然的,你發現自己走出了小巷,頗有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意境。

  小巷是安逸的。它就像喧囂鬧市中的一方淨土,將塵世的一切都擋在外面,只留下清靜。噠噠,水從屋簷滴下,聽得很清楚。底下那方大石,已有一鑿小孔,這水,怕是滴了千百年罷。真彰顯滴水穿石之魅力。

  小巷是變幻莫測的。白日的小巷清靜,黑夜的小巷神秘;晴天的小巷明媚,雨時的小巷纏綿在黑夜神秘的小巷中,那些人家聽著它縝密均勻的呼吸沉沉入睡。

  我愛家鄉的小巷,更愛小巷的家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