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鄉的小溪作文4篇
導語:想起故鄉,我就靜靜地思念故鄉。故鄉,是一道色香味俱全而又上好的美味佳餚,誘惑遠方的遊子不得不去品嚐。下面小編為大家帶來了我家鄉的小溪作文4篇,歡迎大家閱讀,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我家鄉的小溪作文1
家鄉有一條小溪,繞過老家村前的一片田畈,繞過田畈邊的一座小廟和幾棵柏樹……
早先從沒聽村上人喚起過這條小溪的名兒,平日裡村上人說“到溪裡去”、“從溪裡來”指的就是這條小溪。現在我已知道,這條小溪的名字叫“豐家源”。
豐家源小溪,從接壤的開化縣的一個小山村延展過來,她像一條珍珠串,鏈起了紅光、豐家源、林後、夏峰、銅山口、水口山、火石橋、竹園、上江、程家、汪畈、沿店、薛家源等十幾個村莊。除了20世紀七十年代初那次移民,消失了程家、汪畈兩個村外,其它的村莊如今仍和小溪互依互偎著,只不過一些原來是行政村的,經過幾次撤擴並調整,成了自然村落。小溪兩岸的山山嶺嶺、溝溝塢塢的涓涓細流在溪水流經的沿途不斷匯聚進來,使小溪的水量更加豐沛。多少年來,家鄉小溪清亮的溪水川流不息,她一路傍依青翠的山,流過村莊、流過田畈,流向遠方……
我走過小溪邊的每一個村莊。記得早些時候的鄉間小道是沿溪岸蜿蜒的石板路,後來有好多路段被修成了沙泥機耕路,再後來改成了柏油路或水泥路。每個村都在各自的`溪流段建有碣壩以攔蓄溪水,並導水入渠,用以灌溉稻田,或供人們生活洗滌。每個村都有一座舂米碾粉的水碓房、一兩座通向溪對岸的木橋。
雖經幾度滄桑,時事變遷,小溪邊的村落也日新月異,可小溪的水一直不停地在流淌。她滋潤了鄉間的晨風,滋潤了山村的沃土,滋養了一代又一代的勤勞純樸的故鄉人。
我家鄉的小溪作文2
生長在小溪邊的家鄉人習慣稱自己為夏峰人,內心有種深深的“夏峰老鄉”情結,因為小溪流域的村莊在好長一段時光裡是夏峰鄉(曾經也是夏峰公社)的地域。但是,小溪下游的沿店、薛家源兩個村的人,儘管和我們是同飲一溪水,卻從來就不曾有過“夏峰”意義上的鄉里鄉親的情意,不像其他地方同源(溪)便是同鄉,便有鄉情。
“掉了個沿店薛家源,揀了個銅山魯家田”,是老輩人流傳下來的一則冷笑話。說是歷史上清朝年間的遂安縣行政區劃劃分時,有意無意間將豐家源小溪岸邊的沿店、薛家源兩個村與隔一座胡桃嶺的楓林港(七都源)流域的村落並在一起為“七都”,卻將與楓林港同一條水系溯流在上游的銅山魯家田劃給了與豐家源小溪隔開一座潘家嶺大山的“九都”。
家鄉人在談笑過後,總要帶上一句:“這陰差陽錯還真是有道理的。”儘管沿店薛家源人和夏峰人同在一條小溪邊生活,可不知為什麼,沿店薛家源人說的話卻不是夏峰(九都)話,而是楓樹嶺(七都)話。儘管銅山魯家田與夏峰不是同一源(溪)的,還隔阻一座大山,但銅山人翻越潘家嶺是走出大山的唯一必經之路,他們與外界往來都得經過夏峰(銅山口村),使得他們的鄉音俚語與夏峰人同腔同調。還有就是解放後,直到前些年夏峰中學整體搬遷至楓樹嶺鎮上之前,銅山人都是翻山越嶺來到夏峰中學讀書的,無怪乎到如今夏峰人和銅山人碰到一起,都親熱地互稱是正宗的“九都老鄉”。
我家鄉的小溪作文3
老家那條小溪,承載了我童年的許多樂趣。令人難以忘懷的,不僅是小溪流淌著清粼粼的溪水,還有小溪伴隨並見證我們孩童時代的那份純真無邪,以及那個時候我們這些孩子拋撒在小溪裡的快樂無憂的歡笑。
兒時的我們,在小溪裡抓小魚、捉螃蟹、摸螺絲;在溪灘上揀些好看的小石子,拿到村上坦裡(曬場)用它玩遊戲;在炎夏的熱天,全身光溜跳入小溪的水潭中納涼、洗澡、擊水嬉鬧,或是鑽入水底拼搶一塊白色的石頭以比試潛水的本領。記得有一年上半年雨季裡,小溪漲大水,木橋被洪水衝倒,從沒乘過船的小夥伴們,哪管大人的勸告和嚇阻,約上四五人一起偷偷跑出了村莊,來到小溪邊,毫無顧忌地爬上在洪水漂浮的橋匹,雙手緊緊抓住牽繫橋匹的鐵鏈,在水上搖啊搖、晃啊晃,還興奮地叫著喊著,可沒等過足“坐船”的癮,便在心急火燎趕來的大人們的呵斥聲中,很不情願地爬上了岸。
深秋時節的溪灘上,有一種野薔薇長滿了橙黃色的球形果(我們稱“桃桉”),小夥伴們只要到溪裡看見這東西,就想摘了吃,但要在長刺的莖蔓上摘得果子得小心翼翼,然後要用小石片或拇指甲將果子裡面帶毛的種子剔除並在溪水裡洗淨,那酸甜脆口的味兒至今記憶清晰。
我家鄉的小溪作文4
家鄉人與小溪有一份特殊的感情,因為小溪給了我們很多的恩賜。
童年記憶中,村外小溪的碣壩旁,一個碩大的水輪在流水的衝擊下,日夜不停“吱呀吱呀”地歡唱著,在她的歡唱聲中,石臼裡渾黃的稻穀舂出了白白的新米,石磨上一顆顆的玉米研成了金黃的細粉。這對於當年時有缺糧少吃的村裡人來說,一切的辛苦都化作一個滿足的微笑。
這是一條充滿詩情畫意的小溪,一年四季的風霜雪雨、寒熱涼暑,村裡人的喜怒哀樂、苦辣酸甜,賦予了她生命的靈性。白晝的小溪是喧囂的,過橋的,趟水的,洗菜挑水的,人來人往;溪灘上有幾頭牛在悠閒地啃草,一群鴨子在水面嬉遊撲騰;木槌搗衣聲驚不走快活的小魚,村婦們的談笑聲飄散在小溪的上空。寂靜的夜晚,田野、村莊已入夢鄉,小溪流水仍在那低聲吟唱,等候迎接明天燦爛的晨光……
如今,那攔蓄溪水的碣壩還在,水碓房早沒了蹤跡,也難見有人去溪裡洗衣洗菜了。得知村上剛換了新的領頭人,聽說這位年輕人有意借縣裡打造“全縣景區化”的勢頭,重建水碓房,再在附近建幾個“農家樂”服務點,為村裡增添一處新景觀。老家上江村已經算是“美麗鄉村精品村”了,所以規劃中,除了開發石梘瀑布、重修茂山“蓮花寺”之外,還準備在那條小溪的程家、汪畈溪段建一處民俗民居的農家樂園……
我祈願,老家的小溪更加豐盈、浪漫、美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