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家鄉> 我家鄉的三月三作文500字(精選5篇)

我家鄉的三月三作文

我家鄉的三月三作文500字(精選5篇)

  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對作文都不陌生吧,藉助作文可以提高我們的語言組織能力。那麼問題來了,到底應如何寫一篇優秀的作文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我家鄉的三月三作文500字(精選5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我家鄉的三月三作文1

  今天是傳統的三月三上巳節,中國自古有二月二,龍抬頭;三月三,生軒轅的說法。魏晉以後,上巳節改為三月三,後代沿襲,遂成漢族水邊飲宴、郊外遊春的節日。

  相傳,三月三是皇帝的節日,也是道教神仙真武大帝的壽誕。在這一天有很多有很多習俗,最重要的活動是祭祀高禖,即管理婚姻和生育之神。透過祭高禖、祓禊和會男女等活動,除災避邪,祈求生育。

  在古代,三月三是個親水的節日。三月三這一天有春浴的習俗,這一習俗發源於周代水濱祓禊,魏晉以後,確定三月初三為春禊,是祓除災禍,祈降吉福的節日,人們都會在水邊沐浴,形成東流水上自潔濯的情景。

  上巳節還演化出一段曲水流觴的逸事。魏晉時,士大夫在祓禊的同時,還要舉行水濱宴會,談文作賦,飲酒取樂。飲酒時,要將酒杯置於流水之中,酒杯隨水流動,到誰的面前,就要飲酒吟詩。這個活動,在著名書法家、文學家王羲之的《蘭亭集序》中被記為曲水流觴。曲水流觴的活動還遠傳到日本,形成日本的曲水宴與洗塵禮儀。

  我家鄉的三月三作文2

  布依族是中國的少數民族,在黔西南州主要分佈在南北盤江兩岸。我老家是布依族,居住在貞豐縣平街鄉的北盤江岸邊。布依族有許多民族節日和風俗習慣,讓我記憶最深刻的節日是布依族三月三。

  我們布依族村子每年由五家人輪流做東,牽頭組織做每年的節日活動。三月三的節日由東家開會決定收錢的多少,然後分頭告訴各戶,大家按照規定的時間把錢交上,東家在節日的前一天把東西準備好。

  節日當天,小孩們穿著五顏六色的新服裝,歡快的跳舞,盡情的歌唱;年輕的哥哥姐姐在做古歌比賽;阿姨們上午在家裡打餈粑,下午去藏山;叔叔們殺豬祭山祭祖。

  神秘的儀式在寨中的古樹下進行,只有大男人才能參加,做一些神秘的活動,我們不知道。儀式開始前,由東家和先生在村邊路上的樹枝上掛稻草繩作為標記,有專人看守著。東家大喊:各家各戶藏山嘍!各家各戶藏山嘍!家家戶戶紛紛關門上山,就開始藏山。儀式開始了,外面的人不能進村,也不能路過村子,否則將受到懲罰。儀式結束後,東家又大喊:各家各戶回家嘍!各家各戶回家嘍!大家回家做飯祭祖。

  在山上的'活動有古歌比賽、吹木葉比賽、鬥牛比賽、放風箏比賽等等。

  古歌比賽在樹林裡進行,男女分為兩派,一邊問一邊答,場面非常熱烈。答對的大家熱烈鼓掌,答錯的大家嘲笑他們。比賽一直持續到傍晚,大人叫回家時才收場,大家依依不捨地分手了。

  參加布依族過三月三,你會覺得非常有趣!非常奇妙!非常神秘!

  我家鄉的三月三作文3

  今年,我第一次到鄉下外婆家去過三月三,農曆三月三是壯族傳統的節日。壯族人民做的五色糯米飯特出名,我是早有耳聞的。一聽見五色糯米飯這個詞,我嘴都讒了。

  到了外婆家,我叫外婆演示一次做糯米飯的程式給我看,外婆笑了笑就答應了。開始,外婆把楓葉放在臼中搗爛,曬乾浸入一定量的水中,外婆還說,這楓葉一定要泡到明天才能繼續做。

  第二天,外婆把葉渣撈出來濾淨,然後取出黑色染料液體。黑色染料液體要放入鍋中用文水煮到五、六十度,再把糯米浸入其中。外婆接著把黃梔子的果實提取,再將黃梔子搗碎成片後放入清水裡浸泡,就可以得到黃橙色的雜料液體。緊接著,外婆又用同一品種而葉片形狀不同的紅藍草經水煮而成的紅色雜料液體和紫色雜料液體跟糯米浸泡。外婆還告訴我說,這些植物葉片稍長的,顏色就稍深點,煮出來的顏色較濃,泡出來的米即成紫色;葉片較圓的,顏色較淺,煮出來的顏色較淡,泡出來的米即成鮮紅。經外婆這麼有一講,我才知道:原來一種植物還會有兩種顏色呢,真是太神奇了!

  外婆說,用這些雜料浸泡過的糯米分別放在鍋裡蒸十幾分鍾,就能得出各種各樣的糯米飯。說著說著,我口水都流了,真想很快就能吃到五色糯米飯啊!

  可是當外婆還沒有做好五色糯米飯時,鄰居的小夥伴已經來叫我去趕歌圩了。我聽了立刻欣喜若狂,因為這是我第一次去趕歌圩呀。我和小夥伴邊走邊聊天起來,雖然他們說的壯語我一句也聽不懂,但是從他們的眼神和笑容裡,我知道了壯族人民是很熱情好客的,就連小孩也不例外。

  我家鄉的三月三作文4

  每年的農曆三月三,是我們壯鄉的傳統節日。

  今年的“三月三”又快到了。時間在飛逝,明天就是我早盼望來到的“三月三”了,我的心情哪,甭提多高興了。

  晚上,媽媽就開始作起“三月三”的食品準備。首先媽媽拿來紅蘭,炒了一下就滾了熱水,就把紅蘭泡入水中,媽媽就用手co著紅蘭,不過多久,紅蘭便冒著熱氣,水變成了紅紫顏色的了,香透了。我想……彩媽媽就把糯米洗好,泡入紅蘭水,等到明天早晨蒸。聽了媽媽說明天蒸,我焦急了。但還是得明天吃上這香噴噴的糯米飯,因為明天是“三月三”嘛,這只是準備。然後,媽媽做另一種食品,就是雞蛋。

  第二天清早,我一骨碌地爬床來,穿上衣褲就聞到一股糯米飯的香味。於是,我趕忙來到廚房。早起的媽媽見了我說:“快快來吃糯米飯了。”我興奮地歡呼起來,擰開飯jin的蓋,哇,好香啊,只見飯jin裡乘著美麗的糯米飯,有黃色的,白色的,紅色的,紫色的。我抓起一大把的糯米飯,津津有味地吃起來。吃了一會兒,媽媽又遞給我雞蛋,我驚喜極了。

  於是,我又津津有味地吃起雞蛋來。原來這些美味食品是媽媽一清早起來做的。這天,有的小朋友還結了個雞蛋網,掛在胸前,網裡放著個紅通通的雞蛋。我們還拿著雞蛋,和別的同學鬥呢,真是有趣。 我想:人們為什麼要做各種顏色的糯米飯,肯定是它表示著使人們一年風調雨順,五穀豐登,吉利的含義吧!雞蛋呢,也許是祝願我們小孩呢感快長快長,健康成長呢。

  我家鄉的三月三作文5

  三月三頭一天,奶奶準備了好多好多的材料。光是染飯的材料就有三四種,加上做菜的總共有十多二十種,爸爸、媽媽都上坡種地了。我看到奶奶忙得團團轉,雖說是陰雨天,可是奶奶滿頭是汗!我在旁邊只是乾著急,總是插不上手,只好在一旁一邊看,一邊聽奶奶講著三月三的食俗。奶奶說:三月三這一天,我們布衣人家要吃五色糯米飯,五色表示五穀豐登。五色飯要在頭一天做好,因為有色的飯都是用山上植物的葉或花煮水後分別泡製,然後單獨蒸好攪拌而成,要的材料多,手續也多。奶奶還說:蒸糯米飯不單單為了吃,更重要的是為第二天上墳祭奠做準備。聽奶奶把故事講完,五色糯米飯已做好了,看著看著,我的嘴角漸漸溼潤起來。

  三月三一大早,天空下著濛濛細雨。我和爸爸、媽媽、大伯、哥哥、姐姐、弟弟等一大家人揹著一塊臘肉、一隻公雞、一盆蔬菜、一些作料和昨天蒸好的五色糯米飯,帶上一些炊具、香燭錢紙,扛著鋤頭,拿著刀,就向我們的墳山走去。來到墳山後,大伯就為大家分好了工。大伯、爸爸負責殺雞炒菜,媽媽等女同胞負責熱飯洗菜,我們哥弟幾個負責找柴和燒火。經過一個多小時的忙碌,飯菜終於擺上了墳前的石桌,爸爸和大伯點上蠟燭,燒了錢紙,我們哥姐幾個磕了頭,放了火炮,爸爸們倒了一碗酒後,我們就高高興興的吃飯了。不知是什麼原因,這頓飯我吃得特別的香,味道就是特別的美。可能是我完成了一個美好心願的緣故吧!

  吃過飯,我唱著老師教的《三月三》歌兒回了家。三月三呀三月三,您真是一個讓我難以忘記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