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第七單元]講人物故事> 關於人物故事作文合集8篇

人物故事作文

關於人物故事作文合集8篇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學習中,大家都接觸過作文吧,作文可分為小學作文、中學作文、大學作文(論文)。那麼問題來了,到底應如何寫一篇優秀的作文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人物故事作文8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人物故事作文 篇1

  今天,我從書中我瞭解文天祥的事蹟。

  文天祥,出生於1236年,是現在的江西縣人,初名雲孫,字天祥,改字宋端,號文山,是南宋傑出的民族英雄和愛國詩人。保佑四年時,文天祥考取了年進士第一,因為父親逝去所以未受官職。後鹹淳六年1270年,文天祥因得罪奸相賈擬道而遭到罷斥。可是,好人多磨難,文天祥最終還是沒能擺脫命運的折磨,家離破碎,國家又快要換皇帝了。可是,文天祥就是文天祥,即使是在南宋危亡之際,也仍然領兵抗敵,可最終兵敗被俘,身陷囚禁,但即使在最終臨死之際,也仍然不肯向任何元朝官員下跪,最後引頸就刑,從容就義。

  文天祥就這樣就義了,但他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

人物故事作文 篇2

  寒假期間,我讀了許多書,其中的一本書是《英雄人物的故事》,它講述了在抗日戰爭中的革命英雄人物的感人事蹟,像董存瑞、江姐、小雨來、劉胡蘭等等,這本書深深的觸動了我。

  我最喜歡書中的人物劉胡蘭。毛主席曾經用“生的偉大,死的光榮”這句話以紀念劉胡蘭。1932年10月8日,一個暴風雨的日子,劉胡蘭出生在山西省文水縣雲周西村。劉胡蘭是個長女,不是男丁,舊社會重男輕女封建思想嚴重,劉胡蘭不受奶奶喜歡,妹妹出生後不久,母親就去世了。從小沒了娘,在奶奶的埋怨、嘮叨聲中,劉胡蘭養成了倔強的性格。盧溝橋事變,日軍得寸進尺,快攻到山西了,閻錫山一路潰退,還欺壓百姓,明火執仗、打家劫舍,老百姓苦不堪言。後來來了共產黨八路軍,對待老百姓和和氣氣,幫助老百姓幹活,挑水、磨面,象一家人一樣,與閻錫山的敗兵形成了鮮明的對比。這時,劉胡蘭接觸到隊伍裡的叔叔、伯伯和姐姐們,跟他們學知識學文化,並且悄然接受了革命救國的思想。抗戰的第七個年頭,14歲的劉胡蘭秘密加入了婦救會,後來被髮展為中國共產黨預備黨員。她把自己當正式黨員一樣,積極參加革命工作。1947年解放前夕,閻匪軍突然襲擊包圍了村子,黑名單上的劉胡蘭不幸被捕。被捕時她只有15歲,當時閻匪軍官慢悠悠地說:“你不怕可惜了你15歲的年紀嗎?”劉胡蘭頂得更硬,說:“我活了15年了,再過15年,又是這麼大。劉胡蘭——好樣的,你為人民的幸福、國家的昌盛英勇獻身,你的形象和不屈的鬥爭精神,鼓舞了我,你真是我心目中的民族英雄啊!

人物故事作文 篇3

  有人敬佩作家、醫生、科學家、老師,也有人敬佩每天清晨早起的清潔工人,但我卻最敬佩我的奶奶,因為奶奶有三心:耐心、愛心和恆心。

  先說說我奶奶的耐心吧!每週一到週五,奶奶都在我家照顧我的日常生活,她對我的學習格外關心。每天作業完成後,奶奶就開始逐一檢查。首先檢查數學,只見她一會兒埋頭在草稿上計算,一會兒聚精會神的讀題,一會兒冥思苦想……“全對!”奶奶看著我,和藹可親地說。接著是語文大檢查??她一絲不苟地注視著我的作業本,不大一會兒,她的表情開始變得嚴肅起來,怒視著我,我像一隻被盯上的獵物,等待著暴風雨來臨,頓時她大發雷霆,責怪我閱讀不仔細,每次都犯同樣的錯誤,聲音也比平時高出幾分貝,那樣子真叫我膽戰心驚。我想:oh no! 這一次又要被“錯一罰十”了。沒想到奶奶的臉上一會兒由陰轉晴,她搬來凳子挨著我坐下,給我耐心的講解題目,聽了兩遍我還是不知所云,於是她引導我逐字逐句分析,思路立刻豁然開朗,終於弄懂了,我發現此時奶奶比我笑的還開心。

  再說說我奶奶的愛心和恆心吧!每年春節,我的奶奶總會到周圍的五保老人家裡送飯、掃除、洗衣服、整理衣櫃,給他們送去寒冬裡的溫暖。每個雙休,奶奶並沒有休息,她總有做不完的事情,有時到田間勞作,種植各式各樣的蔬菜瓜果,從早到晚,每天都如此勞累。她常說:“莊稼人自己動手,豐衣足食。”她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

  雖然我的奶奶非常平凡,但在我心中,她永遠是一個有耐心、愛心和恆心而又勤勞樸實的人,也是我最敬佩的人。

人物故事作文 篇4

  王二小,廣為人知的少年抗日英雄。1929年生於河北省淶源縣上莊村。抗日戰爭時期,王二小的家鄉是八路軍抗日根據地,經常受到日本鬼子的“掃蕩”。王二小是村裡的兒童團團員,他常常一邊在山坡上放牛,一邊給八路軍放哨。

  1942年10月25日(農曆9月16日)那一天,日本鬼子又來掃蕩,走到山口時迷了路。敵人們看見王二小在山坡上放牛,就叫他帶路。王二小裝著聽話的樣子走在前面,為了保衛轉移躲藏的鄉親們,把敵人帶進了八路軍的埋伏圈;突然,四面八方響起了槍聲鬼子發現上當後,先是殘忍地斬去二小右手的五個手指,又用刺刀刺向二小的胸膛,把他弱小的身軀摔在一塊大石頭上! 八路軍一舉全殲此股日寇,戰鬥結束後,幾個戰士撲向流著鮮血的.二小,當時他還活著,大家把他和另外兩名受傷八路軍戰士一起送到劉家莊,可惜傷重無治,為國犧牲。 王二小犧牲後,當地軍民把他埋葬在劉家莊的山坡上;當時任淶源縣青救會幹部張士奎同志得到這個訊息,馬上報道給了邊區青救會,《晉察冀日報》在第一版發表了這條訊息。詞作家方冰、曲作家劫夫根據這篇報道,立即創作了歌曲《歌唱二小放牛郎》;這首歌曲一直傳唱至今,感染了無數青少年;王二小的墳上長滿了青草,他的鮮血染紅的那塊大石頭,靜靜地臥在山溝裡,人們把它叫做“血色石”。 為了紀念小英雄王二小,中國青少年基金會在二小的家鄉淶源縣上莊村建設了“王二小希望小學”,延安時期參加革命的老作家陳模創作了革命傳統紀實小說《少年英雄王二小》。

人物故事作文 篇5

  “唉!她們已經有一個月不理我了,怎麼回事?!我已經讓‘賢’了,為什麼她們不理我呢?難道是我做錯了什麼嗎?沒有吧!我好孤獨呀!嗚嗚!為什麼?為什麼我連一個朋友也找不到啊?嗚嗚......早知道,我就不來這裡上學了,媽媽,你在哪呀?大頭,小嵐、羅子......好想回到你們身邊呀!嗚嗚......”這個月裡,小人物不知道多少次這樣想了,越想越難過,眼前的一切,讓她感到那樣陌生。原以為自己會生活得很好很好,可是這個月卻讓她嚐到了從未有過的苦味——孤獨,讓她的世界蒙上了灰暗的陰影。現在的小人物,來是一人,去是一人,教室、食堂、操場都留下她孤單的背影。每每看見其他同學三兩結伴,手牽手時,小人物就像掉進了冰窟窿裡一樣,全身冷冰冰的,小人物好寂寞,好孤獨,好想找個夥伴來陪陪自己,可是人海茫茫,到哪裡才能尋得一個知心朋友呢?相處時間最多的宿舍都沒有,何況班級、校園!算了吧!就這樣過吧!或許明天會好的!拭去眼淚,拉拉被子,又滿懷希望的閉上眼睛。

  樂

  或許,連老天也憐惜小人物吧!學校在這一學期重新分班,這給寂寞無助的小人物帶來了一線曙光。“或許分班以後,我會遇到一個知心朋友的。”小人物這樣想著,老天爺也這樣實現了她的願望,踏進新班級的那一天,她就遇到了一個跟她性格相似的同學,兩人一見如故,談天說地。巧得是她們又分到了一個宿舍。每天,手牽手一起來,一起去,在路上追追打打,蹦蹦跳跳,小人物又嚐到了友誼的香甜。小人物的心裡樂開了花,友誼真的很甜,很甜,“我終於找到朋友了!”小人物樂了,連做夢也樂。

  我是一個小人物,是人生舞臺上一個微不起眼的小角色。小人物愛表演,演著自己的喜、怒、哀、樂。

人物故事作文 篇6

  小青蛙有三個好朋友,它們分別是聰明的小雞,頑皮的小花狗和可愛的小貓咪。

  一天,小青蛙和它的三個好朋友坐著小木船來到海上捕魚,它們在船上又唱又跳,玩得非常高興。突然,一陣海風向它們猛撲過來,海面捲起了大浪。小貓咪使勁地划著船,劃呀劃呀,一不小心,小木船撞上了一大塊礁石上,小船馬上破了一個洞,海水慢慢地流進小木船裡。小青蛙想:壞了,不好了!用不了多久小木船就會沉下去的,我會游泳,還是快快跑吧。於是小青蛙迅速地跳下了海,向岸邊游去。小狗和小雞一看到小青蛙跳到海里,連忙大聲呼喊:“小青蛙快回來,我們一起把小船補好。”小青蛙連頭也不回,一個勁地往前遊。這時候,船馬上就要沉下去了,小貓咪連忙找出工具,和小狗、小雞一起補起小木船。不一會兒小木船就補好了。

  船補好了,小貓咪說:“咱們去找小青蛙吧!”小雞說:“不找,誰讓它把咱們扔下的,讓它自己走吧,咱們以後也不理它了。”小貓咪又說:“那多不好呀,我們是好朋友,怎能讓它自己走呢!”於是小貓和小雞爭吵了起來。這時,小花狗突然看見了一條鱷魚正在追小青蛙,它趕快喊:“別吵了,小青蛙快要沒命了,我們快去救它吧!”它們三個急忙一起動手划動小船,向小青蛙追去。“快,把救生圈給小青蛙!”小狗大聲喊著。“小青蛙,接著!”小貓急忙把救生圈扔給小青蛙。小青蛙接過救生圈後,快速地遊小船旁,大家一起努力,終於把小青蛙拉到小船上了。小青蛙低下頭,紅著臉說:“下次我一定不離開大家了!”

人物故事作文 篇7

  我一邊踢著小石子,一邊無精打采地向前走。太陽發出昏暗的光,似乎在為我難過,小樹也耷拉著腦袋,發出陣陣嘆息。79分!一個刺眼的79分!我看了一眼手中的數學考卷,那79分如一把利劍直刺我的心中。我哭了。

  回到家,我把考卷拿給爸爸看。他捏在手裡,仔細看了半天,我呆呆地站在那裡,心卻萬分恐懼。

  爸爸放下考卷,拉了張凳子讓我坐下。我疑惑地望著他,他沉默著,彷彿陷入了對往事的回憶,過了好一會兒,他才親切地對我說:“爸爸小時侯很頑皮,成績很差。眼看快畢業了還只考五十幾分。我的老師很著急,找我談心,詢問情況。我卻漫不經心地對老師說,反正我畢不了業,老師別為我白費心了。我的老師只對我說了14字‘一潭死水全無浪,也有微波流動時。’我一開始不明白,經過一個晚上仔細推敲與琢磨,終於明白了這句話一語雙關的意思。從此,大樹上,水溝旁,再也不見我的身影;教室裡,書桌前,常常是我一個人在埋頭學習。經過努力,我終於以平均87分的成績上了高中。”

  說到這兒,爸爸停住了。他撫摸著我的頭說:“今天,爸爸給你講自已小時侯的故事,是希望你發奮學習,做一個優秀的學生……”“嗯!”我含淚答道。“來,爸爸也送你幾個字:‘失敗乃是成功之母’。”爸爸邊替我擦眼淚,邊說。

  晚上我輾轉反側,難以入睡,爸爸的話不時在耳邊縈繞,是呀,“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萬木看。”我一定要牢記爸爸的教誨,把握現在的分分秒秒,從失敗中汲取教訓,奮發努力,邁向新的高度。

人物故事作文 篇8

  雄人物伴我成長這個暑假就要來了,爸爸給我買了一本書——《魯濱孫漂流記》。這本書是18世紀初期英國作家笛福的經典小說。

  讀完之後,我是感慨萬分。不滿於安逸生活的魯濱孫,毅然離家出海航行,途中大風暴將他的船隻打翻,海浪把他拋到一個荒無人煙的小島上。

  在島上,魯濱孫利用船上僅的乾糧和幾件簡單的工具,以難以想象的毅力和求生意識,自己搭建房子、打獵、種穀子、馴養山羊、晾曬葡萄士,他還自己摸索著做桌椅,做陶器……就這樣,魯濱孫在荒島上度過了28年孤獨的時光。

  面對人生困境,魯濱孫進取、實幹的精神令我佩服,讓我慚愧。跟魯濱孫比起來,我和他簡直就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每次上藝校,我都要爸爸媽媽陪著,有時過馬路還讓他們領著,雖然有時候我比別人的自立能力強一些,但與魯濱孫相比可就差遠了,要知道,魯濱孫可是自己在荒島上生活了28年。在28年時間裡,即使是生病了,他也沒人照顧,也沒有藥,但他硬是熬了過去。所以我覺得每個人都應該向他學習,學習這種艱苦奮鬥,自強自立的精神。

  魯濱孫還讓我想到了另外一種精神:遇到困難永不退縮。期末不是快要到了嗎?我想給班裡的同學抄點題來補習,我抄完一個黑板的時候,老師讓我加一個小紅旗,而我並沒有加,別人反而加了,我不覺得委屈,因為我是在為班級做事,是想讓同學考高分,如果真的考了高分,那就是對我最好的回報了。但是,別人並不理解我,好幾個同學都說我是為了加紅旗才抄的題,我上去就說“你們說我為了紅旗而抄題,但是我加了嗎?從昨天抄完的黑板,到現在我一個紅旗都沒有加”。他們幾個人鴉雀無聲,我看到了他們慚愧的表情。

  我建議,每一個成長中的青少年,尤其是男孩子都應該讀一讀《魯濱孫漂流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