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家風> 【推薦】優良家風作文四篇

優良家風作文

【推薦】優良家風作文四篇

  在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總免不了要接觸或使用作文吧,作文是經過人的思想考慮和語言組織,透過文字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記敘方法。相信許多人會覺得作文很難寫吧,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優良家風作文4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優良家風作文 篇1

  家風是一家的道德標準,如同糧食一般,是一個家必不可少的成分。而在我們家,也有家風,它就是如何做人。

  做人,肯定要做到善良。有一句話叫“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而父母也從小這樣教育我,記得小時候,有一次,我故意向一條小道扔小石頭。雖然小道又窄又偏僻,爸爸看見了,急忙上前制止了我,並教育我道:“怎麼能這樣子呢?”“怎麼了……”我感到爸爸在生氣,但又委屈地說。“你這樣可能會讓騎車的人摔倒,這等於是在陷害別人!”爸爸激動地說,我在一旁默默地聽,慢慢地意識到自己的錯誤。看到我好像意識到了錯誤,爸爸的口氣緩和下來了,繼續說:“兒子,你應該還記得去年摔倒的痛吧?騎車摔倒比那樣還痛!”我下意識地捂了捂左手,那道傷,令我難忘。這時,爸爸變得和往日那般慈祥,道:“快把那些小石子撿起來吧。”“好!”

  一個教訓,讓我知道,我應該小心地做每一個細節,我生怕一個不經意的動作傷害到他人。

  當然,做人還要守時,雖然媽媽沒有給我講這個道理,但卻總是用行動告訴我這個道理。每次,和別人約定出行時間時,媽媽總是要提早幾分鐘到達。她說,這樣,才不會讓別人等我們。有一次,我還戲謔道“寧教我等天下人,休教天下人等我”。但是,久而久之,我也耳濡目染,學媽媽,養成了守時的好習慣!

  父母的一些舉動,總能影響孩子。優秀的品質,就是從中培養起來的。

  這就是我家的家風,它讓我從中養成了許多好品質,這樣的家風,值得傳揚!

優良家風作文 篇2

  家,是心靈的歸宿,讓我們在風雨中無所畏懼;家,是心靈的依託,讓我們在傷痛中有所慰藉;家,是心靈的港灣,讓我們在落寞時有所傾訴。家風,尤其是良好的家風、家訓,在一個人的成長甚至是一個社會與國家的興衰榮辱中都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正如古語所云: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家風敦厚尤顯重要。只有家風優良,家訓規範,才能塑造美好的家庭,激發美好的心靈之源。

  但是隨著社會的快速發展,特別是市場經濟的高度發達,人們已經漸漸將中國傳統家風遺忘,當有人問起何為“五常”,何為“八德”時,我相信在座的至少有90%甚至更多的人會被問的啞口無言,因為我們當代人對優秀傳統文化的繼承與發揚重視度太低,特別是已將傳統文化中的優良家風遺忘,遺忘了仁、義、禮、智、信這“五常”,遺忘了忠、孝、仁、愛、信、義、和、平這“八德”。而中國傳統文化博大精深,單單這13個簡單的漢字中就蘊含著深刻的哲理,倘若我們能身體力行將這13個字踐行到我們平時的工作與生活中去,那麼借用時下流行的一個詞,那就是“完美”!然而人無完人,我們不提倡虛假的絕對化,相對的能夠踐行或者具備傳統優良家風的一點或幾點就已足矣。

  遺忘了優良家風的內涵,我們的社會開始變得冷淡無情;遺忘了優良家風的精髓,我們社會中的群體開始變得自私自利:遺忘了優良家風的靈魂,我們社會群體中的個體開始變得寡言少語,我們丟失了基本的尊老愛幼,事事以我為中心,我們開始寡言少語,僅限於自己的一隅之地,我們不再樂於助人,生怕惹禍上身,人的情緒越來越焦躁,整個社會處於一種亞健康的狀態,這樣的社會,這樣的集體,這樣的家庭難道是我們想要的,需要的嗎?

  不,我們堅決拒絕接收這樣的未來,作為一名基層年輕的工作人員,社會的未來發展我們是主力,是中堅力量,我們堅決拒絕生活在遺失傳統優良家風的大環境中,人情冷漠非我們所追求,我們所向往的是溫暖,是心與心的交流,是人與人的互助,是家與家的和諧,是充滿色彩、灑滿陽光的五彩世界,拒絕灰色與陰霾的籠罩,作為未來發展力量的一份子,從今天起,做一個幸福的人,一個陽光的人,一個守禮守法的人,一個守信勤勞的人,影響身邊的人,傳遞良好家風所散發的正能量,擴大影響範圍,找回被遺忘的家風、家訓,打造美好的小家庭,為重塑風清氣正的社會大環境獻上自己的一份心力!

優良家風作文 篇3

  清風拂過耳畔,風兒涼涼的,在耳邊竊竊私語,吹著冷氣,似絲絲縷縷的錦緞,飄揚在天空中,路上的行人,已寥寥無幾,而我們,卻懷著激動的心情歡樂漫步於小徑上,“哈哈!”

  哦,我們東城小學504班墨韻小隊去採訪了臨池閣陳老師和陳同學,“弘揚中華美德,傳承優良家風”活動進行中。

  我是主持人,一進門,就緊張地誰出我們的來由,儘管磕磕巴巴,但仍博得了同學對我讚揚的目光。接著,我們坐到座位上,與陳老師激動地交流起來,我們丟擲問題,而陳老師來為我們解答,陳老師講得繪聲繪色,手上還時不時做著手勢,臉上一副和藹的神情,那滔滔不絕的話語讓我們懂得了不少。隨後,陳老師又讓我們體驗了寫毛筆字,讓我們感受書法的魅力。陳老師握著我們的手,同我們一起書寫,一點一橫,一筆一劃,那氛圍頃刻間安靜了下來,一切,都是那麼肅靜,陳老師的眼睛專注地盯著紙,我們也一樣,靜靜地,靜靜地,我們已沉浸在那無窮無盡的書法魅力中了。

  書法,是我們中華民族藝術的瑰寶,去代代相傳,傳承這種藝術,讓這中華民族藝術瑰寶染上更耀眼的金光,去揮灑這優良的家風!

優良家風作文 篇4

  在中國上下五千年的歷史長河中,誕生了無數的輝煌成就,湧現了無數經天緯地的傑出人才。從矇昧的舊石器時代的各種粗糙工具,到現在的“天宮”系列飛行器;從最初的黃帝炎帝,到現在的各行各業的人才,無不證明我中華文化的底蘊是多麼深厚。然而,在所有的榮耀背後,都離不開嚴謹家訓和優良家風的教導。

  中華民族素有“禮儀之邦”之稱,向來重視家教。歷史上見諸典籍的家訓並非鮮見,為後人稱頌的也很多。去其糟粕,取其精華,一些家風家訓中的精華融入新的道德建設中,許多膾炙人口的家訓,已經是“家家之訓”,形成家家之風。東晉的王羲之作為一代書聖,不僅自己的書法水平入木三分,還培養了一個書法水平不弱於自己的兒子――王獻之,據說王獻之學書法時稍有成績便驕傲自滿,王羲之夫婦見兒子如此心性,深知這不利於王獻之以後的書法練習,便嚴厲要求他,直到王獻之練字用盡了十八缸水,終於將書法練得爐火純青,傳下了“雙王”的美名。

  家風又稱門風,是給家中長輩以身作則,給後人們樹立的價值準則。每個人都有一個家,這個家既是我們生命誕生的地方,也是我們的第一課堂,父母是我們的第一任老師,他們教會我們吃飯走路,教會我們明辨是非善惡,教會我們為人處世的.方法,這些知識是父母的上一代教給他們的,父母上一代的知識是上上代教給他們的,這些從很久以前傳承下來的價值觀、行為準則、是非判斷標準,就是這個家族代代相傳的家風。繼承了優良的家風甚至把它發揚光大,就是光宗耀祖,反之則是敗壞門庭。

  家庭是圃,孩子是苗,家風是一個家庭在世代傳承中形成的一種較為穩定的道德規範,傳統習慣,為人之道,生活作風和生活方式的總和,他首先體現的是道德的力量。注重家風建設是我國曆史上眾多士仁人的立家之本。從古至今就有很多在民間廣為流傳,可能對我來說比較熟悉的就是傅雷家書,這是我初中有閱讀過的,在讀《傅雷家書》的時候,字裡行間都洋溢著濃濃的親情,他們雖然身隔萬里,但父親卻透過兒子的信,深入的,瞭解兒子寫下感人的信,信中有對兒子學業的指導,更多的是對兒子人生的指引,傅雷先生在信上不僅談藝術學習,還談生活,戀愛,談做人等,信中兒子如果寫了錯別字,父親也會鄭重其事地指出並耐心糾正。

  古人有云:有家規的家庭,屬於書香門第之家。有家規、有家訓的家庭,屬於豪門貴族之家;有家規、有家訓、有家風的家庭,屬於王侯將相之家。由此看來,不管是在封建專制的古代,還是在現代文明日益發達的今天,優良的家風和嚴謹的家訓在家庭教育中發揮的作用都是十分重要的。

  家風家訓看起來很抽象,實際是很具體的,體現在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良好的家風家訓,可以養成良好的教養其實,只要翻開古今中外的歷史,看看那些有作為的偉人或卓越者,並不是窮養與富養的結果,而是教養使然!

  不管是司馬光,還是曾國藩,都為中國在對子孫的教養上點燃了一盞盞的智慧之燈。特別是諸葛亮的戒子書,更是寫得語重心長、言簡意深:

  “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澹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夫學須靜也,才須學也。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淫漫則不能勵精,險躁則不能冶性。” 教養,是一個人內在的良好的品格修養對映於外的優雅和從容之美,能讓一個人從骨子裡飄出芳香來。

  教養,不是富貴人家的專屬,也不是貧窮人家的私藏,而是任何一個家庭或父母或教師都能送給孩子的一筆無價之寶,是為孩子心靈世界打造的一盞智慧之燈。

  因此,教養,是培養孩子成人的靈魂,是教育孩子成材的基礎,是一個讓孩子在心身等方面得以全面發展的系統工程。

  教育孩子是一門科學,也是一種智慧,亦是對父母本身所具教養的一種考驗!

  父母要立足家庭,面向社會。每個家庭都是跟社會生活息息相通的,孩子們長大後都要進入社會,融入社會。樹立家風,必須要了解社會的發展趨勢和對未來成員的要求,使家風既有家庭的個性特徵,也要適應社會的需要。

  父母要加強自身修養。家風是家庭全體成員共同制定、共同遵循的行為規範。但家風的決定者,或者說起決定作用的還是父母。因此,家長的自身修養至關重要。

  父母要利用家庭教育集體教育和影響孩子。所有家庭成員要統一思想、行動一致,哪個家長都不能放任自己,誰也不能遷就孩子。也就是說,教育孩子不能只靠某一個人,而是一個教育的整體,而這個教育的整體,實際上就是家風。 作為父母,不僅要滿足孩子的物質需求,還要重視對孩子品德的教育。現在的獨生子女大多隻願人愛,不願愛人。

  有一位家長曾說:“我的孩子霸道得厲害。一次,我領他去逛商店,他看上了一個玩具汽車,非要買,我當時沒有給他買,他又踢又抓,弄得我很煩心。”的 確,現在的許多家長都有這樣的體會。因此,這種愛的教育要從孩子小時抓起,要讓孩子知道愛自己、愛家長,然後才能推及到對周圍的人、對社會的愛,而愛也是對孩子道德情感的一種培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