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家風> 精選我們的家風作文4篇

我們的家風作文

精選我們的家風作文4篇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都經常接觸到作文吧,作文要求篇章結構完整,一定要避免無結尾作文的出現。你知道作文怎樣才能寫的好嗎?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我們的家風作文4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我們的家風作文 篇1

  在電視上我看到許多人在說“家風”這個話題,就想到如果要用極簡潔的詞語概括一下我們的家風的話,我就會想到兩個字“節儉”。

  還記得小時候,到了冬天,饅頭放硬了,啃不動了。爺爺就會用一個燒床擱在煤火上,把饅頭切成片放在上面,烤得焦黃香脆。我從爺爺手裡接過饅頭片,迫不及待地張口就咬,裂開的饅頭渣兒,饅頭屑有的就灑在地上。爺爺一邊心疼地把掉在地上的撿起來,放在嘴裡,津津有味地嚼,一邊教導我:“吃焦脆的饅頭片,不能下嘴就咬,要先用嘴包住,再用力吸,這樣就不至於把饅頭渣饅頭屑掉在地上了”。

  在老一輩人的眼裡,掉在地上的食物如果不撿起來吃掉,那是糟蹋糧食,要遭天譴的。媽媽總是深惡痛疾於人家倒在門前煤渣堆上的剩饅頭,麵條湯,“年輕人不知道種田人的辛苦,白白的饅頭,一大碗麵條,吃不了,就隨手扔掉了,這是遭罪呀。這樣的'人應該讓他們生在六三年,試試災荒年的滋味”。飯桌上,媽媽總是教導我們,吃不完可以留到下一頓,就是不能丟掉,掉在地上,哪怕有髒汙,她會讓我們擱在水裡沖洗一遍,“‘不乾不淨,吃了沒病’,以前災荒年,地主家才能吃得起白麵,饅頭是到了過年過節才能吃上一次的,白麵可捨不得扔”。

  去年兒子過生日,妻子從飯館炒了幾個他喜歡吃的菜,熱菜冷盤放了滿滿一桌子。兒子看得目不暇接,筷子夾也夾不過來,有些肉塊就會不小心掉在桌上地上。這時候兒子都會毫不猶豫地撿了起來,洗也不洗就擱在嘴裡。“髒了就丟到垃圾桶裡,吃了多不講衛生呀!”妻子嗔笑他。兒子憨笑道:“‘不乾不淨,吃了沒病’,這不是你們經常教導我的嗎?”是呀雖然妻子那樣說,但是平常她也是很節儉的人,破衣服縫了補,補了縫,縫縫補補又三年。掉在桌子上的菜,她也是毫不猶豫地夾起來吃掉。

  家風在我看來,就是將我國傳統美德的某一方面,發揚光大,並且世代沿襲,作為一種家族傳統沉澱在家族的基因裡,代代不衰,歷久彌新。

我們的家風作文 篇2

  家風,家訓是每個家族的支柱,是每個家族的傳統,也是每個家族的血脈,更是每個家族永恆不變的精魂:它使我們無論在什麼時候,無論在哪都能夠感受到家的溫馨,找到家的味道……

  記得那時候我還小,還不懂事,但卻總喜歡和一些大孩子們玩耍,也不管他們理不理我,總是拍著手,撒著歡跟在後面,跟著他們一起鬧玩,有些時候,有些哥哥姐姐們會有些新鮮的小玩意,也總會拿出來和他們的玩伴們分享,但並不會包括我,他們反而會躲著我,怕我搶了去給弄壞了,每當這個時候,我就會哭鬧著要,有時有些哥哥姐姐心軟,我也偶爾會得逞,但是隻要媽媽在那兒,總是讓我還回去,不許要,我也總是先低頭看看到手的玩具,再抬頭看看媽媽嚴肅的臉龐,害怕得立即還給了那些哥哥姐姐們,可是當時的我並不懂,就算哥哥姐姐們同意了,為什麼也不能伸手要,每當我問媽媽,媽媽總是笑著摸摸我的頭,並不會給我過多的解釋……

  等我再長大一些,媽媽告訴我,那些不是自己的東西不能去要,而我並不太理解,也只是懵懵懂懂地點點頭。直到我上學後,才明白:不屬於自己的東西,終究是別人的,而不是自己的。

  再長大一些,就喜歡和與自己同齡的朋友玩耍了,那時候的我也有了自己的興趣愛好,有了自己的朋友圈,同時也結交了不少志同道合的朋友,我們總在一起比較,一起進步,你追我趕,自然也少不了稍厲害一點的那個人會炫耀一番,然後兩個人鬧個小矛盾,就誰也看不起誰,每當這時候,我就會去找媽媽理論,但媽媽卻從來不評價誰對誰錯,只是帶我出去散步,就這麼沉默著,並肩走著,只是看著這大街上人來人往,川流不息……

  等到我們走累了,回到家,坐在沙發上,媽媽就會問我:“走了這麼久,你有沒有什麼特別留意的東西?”我一愣,使勁想著在散步時候我特別留意的地方,卻怎麼也想不起來,只好無奈地坦白說沒有,媽媽卻笑著對我說:“那你還想知道你和朋友誰對誰錯嗎?”我略一驚訝,慚愧地低下了頭,媽媽繼續說:“其實,你們都沒有錯,炫耀是每個人的權力和驕傲,但你們也都有錯,你們或許是比身邊周圍的人強一點,但你要知道‘人外有人,天外有天’,你們並不是最好的,然而就算你們是很優秀,但是在茫茫的人海當中,也都是和普通人一樣,並不會有什麼獨特之處,也不會有誰特意駐足,向你投去格外欣賞的目光,既然這樣,又有什麼值得再去炫耀呢?”我再看向窗外,街上依舊是人來人往,媽媽微笑地注視著我,我面對著她不好意思地點了點頭。

  是啊,世界之大,能人輩出,而我們還小,才疏學淺,能人尚且還謙虛謹讓,我們又怎麼能驕傲自滿,目空一切呢。

  現在回想起來,其實,我們家並沒有什麼成文的家規家訓,有的也只不過是平日裡家裡長輩們對我們晚輩的言傳身教,和一些簡單又基本的小規矩。但我想,也許就是這些無形無影的習慣風氣,匯成了那所謂的家風家訓,祖祖輩輩,源遠流傳……

我們的家風作文 篇3

  父母對我們的教育,多種方式。有溫柔的對待、嚴格的警示;細心地指導、耐心的教導…

  這些教育都是使我們走向社會的鑰匙。

  我們家的規矩可多了,特講究的就是尊老愛幼。比如吃飯必須在飯桌上吃飯。吃完後,還要等長輩吃完後我們才能離飯桌。爺爺老了,吃飯慢,那我們也等爺爺吃完後再離飯桌。有了什麼好吃的還先讓爺爺吃我們隨後在吃。總之,我們都稱爺爺為‘貴人’。

  父母常對我說:“禍從口出,病從口入。”

  那天,吃中午飯時候,我玩回來就坐在飯桌旁吃飯,媽媽卻奪去我的筷子,說:“先去洗手,然後吃飯。”我涮了一涮就來了。媽媽又說:“用肥皂洗手。”我又用肥皂洗了洗手。然後才吃飯。我看了看錶,呀,動畫片開始了。我又想去看電視,端起碗向電視跑去。媽媽又順手關了電視,說:“吃飯時候不準看電視。”我只好‘投降了’。

  有一天,我的父親送我去學校,我買了一份早餐,邊走邊吃。當我把早餐中的麵包從塑膠袋取出時,父親用提示的眼光掃視我的手,眼神並最後落定在那張塑膠袋上。我不明白意思,就繼續完成我接下來的動作——隨手扔掉塑膠袋。父親突然把腳步放慢,又用警告的神態提示我,我還不清楚。於是,父親又用嚴厲的眼光,並把手指指向那張塑膠袋,這時我才反應過來,自己亂扔垃圾了。

  每個人家都有自己的家風,但是都不一樣,這就是我家的家風!

我們的家風作文 篇4

  這麼晚了,是哪家還燈火通明?是我們的家!這盞黑夜中的明燈,在我們小區,可以說是一束最閃耀的光芒。告訴你,我們家可是這小區裡很有名氣的勤勞之家呢!

  先從奶奶說起。我奶奶七十多了,也總是忙個不停。早晨,奶奶起得很早,她幫我們準備好早餐,就開始幹其他活兒。我在床上看奶奶的一舉一動,她拖地的聲音十分輕,似乎生怕打擾我的睡眠。瞧,奶奶的動作雖然緩慢,但她把地拖得可乾淨了,如果一些地方沒拖乾淨,奶奶還會要彎下腰來用毛巾擦拭乾淨。

  在我們各自外出學習、工作之時,奶奶就在家裡洗洗涮涮,從沒閒著。只要出太陽,我家是第一個曬被子的。只要到了夏天,我們家是第一個做酸梅湯的,小區裡的人都讚賞我奶奶的手藝,沒人不誇她是一個勤快人。

  在奶奶的影響下,媽媽也是一位勤勞的人。她白天在單位認真工作,正因為這種態度,每年都被評為“優秀教師”。媽媽下班後,我總能聽到她匆匆的腳步聲和氣喘吁吁聲。媽媽一手提著包,一手提菜。晚飯後,媽媽放棄了娛樂專案,也沒有倒頭休息,而是在家裡做家務活。白天奶奶幹家務,晚上媽媽搶著幹家務,讓奶奶休息。

  一次深夜,我從睡夢中驚醒。迷迷糊糊中,我看見書房裡閃著微弱的燈光,媽媽還在收拾書架!我看見媽媽臉頰上流下豆大的汗珠,一滴一滴……看得我的睡意全無,媽媽白天在單位工作,晚上還要不辭辛勞在家整理家務,太辛苦了!我走過去,幫助媽媽一起幹了起來。不一會兒,書架就收拾好了,看著整潔的書架,我們開心地笑了。

  我們家的家風——勤勞,願它常駐我家。我也願那勤勞之風,飄進千家萬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