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家風> 家風伴我行作文精選15篇

家風伴我行作文

家風伴我行作文精選15篇

  無論在學習、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都嘗試過寫作文吧,藉助作文可以提高我們的語言組織能力。相信許多人會覺得作文很難寫吧,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家風伴我行作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家風伴我行作文1

  家風,就是一個家庭長期以來形成的比較固定的風氣、風格與風尚。我們每個人都生活在一個個獨立的家庭裡,每個人的言行會深深地打上家風的烙印。家風它會影響一個人的言行,甚至改變一個人的命運。由此可見,家風在我們個人成長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家是我們每個人成長的主要場所,我們在生活中的行為處事方式會受到家風的影響。我家就有一些好的家風,比如做人要有愛心。父母時常教導我做人要有愛心,他們是這樣說也是這樣做的。他們時常說,社會上還有許多人急需幫助。就拿上次我們學校給患重病的同學捐款的事來說吧:那次,我用媽媽給我的零花錢買了一些文具,剩下了5元錢,我就給父母說了學校給患病孩子捐款的事,他們一聽,就鼓勵我把這5元錢捐出去,捐給患病急需救助的同學。我遵照父母的囑咐做了,錢捐出去了,雖然數量不多,但我心裡很高興,我覺得自己做了一件很有意義的事,我藉此奉獻了自己的一片愛心。

  還有一個,父母教育我要有感恩之心,“受人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記得那是我上小學三年級的時候發生的事。那時候,我家在蔡鎮老街道住著,每天早上我上學時,媽媽也要去上班;如果送我上學,她就會上班遲到,的確成了一個難題。我每天早上起床磨磨蹭蹭,吃飯特慢,這樣以來,就出現了上面的難題。和我同住一個小院的楊叔叔,是一個非常熱心腸的人,他看到我家這種情況以後,就主動對我媽媽說:“以後你就不要送了,我送我家孩子時捎上就行,免得你來去匆匆,有時會耽擱上班。”就這樣,我每天坐著楊叔叔的桑塔拉轎車和他兒子一塊兒上學。媽媽平時教育我要有感恩之心,我記下了媽媽的話,在課餘時間或放學後我倆就一塊玩耍、一塊兒學習。一有時間,我就給他講解學習中遇到的難題,幫助他提高學習成績;我家有啥好吃的,媽媽會第一時間讓我給楊叔叔家帶去。這些也算我和我家對楊叔叔的一點回報吧。

  家風是一種潛在的、無形的力量,也是一種無言的教育,在日常生活中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孩子的心靈。讓我們每個人都積極行動起來吧,去踐行自己的好家風,養成一種好習慣,培養一種好品質,成為一個品學兼優的人,為國家建設做出自己應有的貢獻!

家風伴我行作文2

  看到這個題目,也許有人會問“家風”是什麼?在我的定義裡,家風是指一個家庭中所有成員為人處世的態度和行為規範。家風猶如磁鐵一般將每個家庭成員緊緊地吸附在上面,讓人們在任何時候都能做到不忘家風。

  誠信

  誠信是一個人立身處世的根本,也是家風的核心。

  還記得小時候媽媽經常給我講一個故事,故事的大致內容是這樣的,孔子有個學生叫曾子,曾子的妻子帶兒子到集市上去買豬,可孩子哭鬧不停,妻子只好答應兒子說:“等我們回來,殺豬給你吃,別哭了。”回家後,曾子拿起刀準備殺豬,妻子叫住他說:“你還真殺啊,我逗孩子的…”曾子打斷妻子說:“做人貴在講誠信,你這麼做不是在教孩子騙人嗎?我們身為父母,應為孩子做好榜樣啊,凡事說到做到。”妻子聽了這話,點了點頭。

  媽 媽從小就教育我做人要講誠信,現在我們是青少年,更要自覺培養自己誠實守信的好習慣,這樣不僅促進人格發展,而且對將來的工作獲得成功也有很大幫助,給家庭帶來歡樂與祥和。

  勤儉

  勤儉是一劑催人奮進的良藥,也是一個人健康成長的護身法寶。

  大概在七歲時,我有一次吃一塊蛋糕,還沒吃完就打算扔了,爸爸瞧見了,耐心地教導我說:“蛋糕還沒吃完怎麼就扔了?也不要求你多節儉,可你要明白,所有的糧食都是農民伯伯花費很大的精力才收穫的,你可不能輕易浪費啊,如果人人都和你一樣,那得浪費多少糧食啊,世上還有許多人每天餓著肚子呢。”看著爸爸認真的眼神,我有點敬畏,也似懂非懂地“恩”了一聲。

  在爸爸的教育下,我逐漸明白了“勤儉”這個詞的意思,我覺得如果我們養成了這個好習慣,一定可以使自己自覺地克服身上的嬌氣,明白珍惜別人的勞動果實。

  尊老

  尊敬老人一直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當然也是重要的家風之一。

  在家裡,我總是學著父母對奶奶尊尊敬敬,在小區裡,父母總是讓我主動打招呼,我雖然也有不情願,可時間一久,這也養成了習慣。孔子說過:“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大概就是這個意思吧。

  尊敬長輩是我們必須遵守的,這樣既可以教導我們懂得尊敬他人,學會回報他人,還有助於家庭和睦,幸福快樂。

  “誠信、勤儉、尊老”是我們家共同制定的家風,這六個字在我的成長過程中,無時無刻不激勵著我,鞭策著我,促進我健康成長,是我的終生財富。

  良好家風助我行!

家風伴我行作文3

  俗話說得好“國有國法,家有家規”,一個家庭當然的有自己的家風家規。

  家庭的生活方式、文化氛圍構成了家風。顧名思義,家風就是一個家庭的風氣、風格與風尚。 著名法國作家羅蘭曾說過:“生命不是一個可以孤立成長的個體。它一面成長,一面收集沿途的繁花茂葉。它又似一架靈敏的攝像機,沿途攝入所聞所見。每一分每一寸的日常小事,都是織造人格的纖維。環境中每一個人的言行品格,都是融入成長過程的建材,使這個人的思想感情與行為受到感染,左右著這個人的生活態度。環境給一個人的影響,除有形的模仿以外,更重要的是無形的塑造。”從而也足見家風的重要了。

  那麼,家風具體指哪幾種風呢?在我看來,“文風”是家風中的重要一種,是培養孩子性情的、薰陶孩子素養的重要方面。有個孩子作文比賽得了第一名,人們以為他當編輯的父母一定為他修改過作文,做過指導。可是一瞭解,父母根本就沒給他“吃小灶”:“我每天忙得不亦樂乎,哪有時間輔導他呀!”那麼,秘密在哪兒呢?還是氛圍——每天媽媽伏案改稿,爸爸埋頭寫作,家裡來了客人,談論的也都是如何修改文章,論“結構”,談“中心”,家庭中的這種“文風”薰陶著孩子,久而久之,孩子也就喜歡上了寫作文。 由此看來,在家庭中培養一種“文風”是很有必要的。

  虎媽蔡美兒相信大家一定聽說過吧,在蔡美兒的嚴格教育下,他的大女兒被哈弗、耶魯錄取,雖然她說這是她女兒自己的努力結果,但我想這也離不開她的那股"嚴厲風".我的家裡當然也有自己的家風——善良。從小爸爸媽媽就教育我“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記得有一次,我在放學回家的路上看到一位老太太,大概是被車撞到了吧,倒在了地上旁邊也沒有別人去扶著她,我想:大概又是騙人的吧,於是連看也沒看便離開了。回到家中,無意中和媽媽談起了這件事,媽媽聽過後嚴肅道:“我從小事怎麼教你的,見到需要幫助的人要及時施以援手,你現在是怎麼做的?做到了嗎?”“不是沒有人幫嗎。”我委屈道。“沒有人你就不幫了啊!”媽媽更加生氣道。“我知道錯了...”眼淚好像滑了下來。從那以後,我見到需要幫助的人都盡力幫助了。

  家庭是社會的細胞。良好的家風,必然會形成良好的社會風氣,這是民族興旺發達,國家繁榮昌盛的必要條件。

  我們中華民族有重視家風的傳統,講究道德,勤儉持家,看重親情,嚴於教子。隨著社會的發展,應該在新的條件下,繼承和發揚這個優良傳統。

家風伴我行作文4

  家風家訓就像是濛濛春雨,滋潤著我們成長。《鄭氏家規》第十五條:“為家長者當以誠待下,一言不可妄發,一行不可妄為,庶合古人以身教之之意。”我的父母也是這樣以身作則,領導我們向前。

  爸爸媽媽十分尊重長輩,對長輩也是恭恭敬敬。記得有一次,我跟外婆爭吵後,爸爸媽媽以實際行動證明了他們的孝心。

  “姐姐,我要看動畫片。”“不行朵朵,我正在寫作業呢!”正值旁晚時分,我正在用電腦寫作業,妹妹朵朵吵著要看動畫片。朵朵不高興了,哭了起來,向外婆打了小報告。“聽朵朵說,你不把電視給她看?她還小,你就遷就她點吧。”外婆說,“你早上還答應我掃地的,快去掃地吧!”“哦,過一會兒,等我這裡完事我就去拖地。”我依舊對此事不以為意。時間一長了,朵朵哭得更厲害了,外婆幹不了活了,也心煩氣躁起來,“你怎麼還不去拖?都快晚上了,你怎麼這麼懶啊!唉!”我頓時不服氣了,“憑什麼說我懶?我哪裡懶了?我還答應幫你拖地了呢!”“這地不用你拖了!”外婆可謂是徹底生氣了,“我才不想拖呢!”我做鬼臉給外婆看。

  晚上外婆把這件事情告訴了爸爸媽媽,他們狠狠的批評了我。“每個人都要尊敬長輩,儘管長輩有時做的確實不好,但是一定不能跟大人頂嘴吵架,甚至打架,要心平氣和地解決事情。”我嘟著嘴,流著淚。“外婆給我們家幹活幹了這麼多年了,她把你帶到這麼大,你還跟她頂嘴?”媽媽在房間裡批評教育了我一番,爸爸在客廳安慰外婆幫她完成了剩餘的家務。我不禁熱淚盈眶。

  每到佳節,爸爸媽媽都會給外婆,爺爺奶奶買一些保健品,營養品,還有一些長輩的喜歡零食;每到放假時,我們總會幫外婆出去買菜,幹完所有家務;每到晚上洗完澡時,我們都會幫勞累一天的外婆捶肩按摩……每當看到爺爺奶奶會心的笑容時,我們心裡都是美滋滋的,有種說不出的幸福味道。

  同時,大人們還勤儉節約,發揚中國美德,我有些挑食,菜總是吃掉一半就扔掉,遇到自己喜歡的菜儘管吃光也沒吃乾淨;每次洗澡洗臉都比別人用的多;畫畫的顏料沒用完就扔掉了……爸爸媽媽因此開了家庭會議,又批評教育我了一番,我表現地不服氣,但心裡卻深感內疚。從此之後,爸爸媽媽教我低碳環保,用最節省的方法做好家務。

  古人云:“家之興替,在於禮儀,不在於富貴貧賤。”作為“禮儀之邦”的一份子,要時刻謹記家訓家規,接受良好的家風,成為一個對社會有貢獻的人。

家風伴我行作文5

  人人都有自家的家風家訓,爸爸媽媽從小就要求我誠信待人,他們從小就告訴我“言即出,行必果。”所以,我們家的家風就是“誠實守信,真誠待人。”

  為了讓我養成誠實守信的好習慣,爸爸給我講過這樣的一個故事:有一個日本留學生,業餘在飯店打工。飯店有個規定,刷盤子必須刷七遍,但是日本留學生每次都少刷兩三遍,但是餐館老闆檢查盤子時發現盤子不夠潔淨,於是就把他辭退了。

  這個日本留學生在這個城市留下了不誠實守信的名聲。他想在這個城市換一份別的工作,但是沒有一家願意聘用他。因為日本留學生不誠實的事已經傳開。他只有離開這個城市,隱姓埋名到另一個城市,一切重新開始。我聽了這個故事後,感到十分驚訝,原來不誠實會引起這麼嚴重的後果。也就是從那時起,我決定我要做一個誠實守信的人,絕不會不守承諾。

  關於誠實守信,還有一件難忘的事。那是在星期天,我和一個朋友約好出去玩,但是那天剛好下雨了。我一時犯了難,我想:如果我去約定地方而他沒有來怎麼辦,如果我不去但他在約定地點怎麼辦?這時,媽媽看見我愁眉不展的樣子便問我怎麼了,我把事情的經過告訴了媽媽。

  媽媽聽了,就批評我說:“你怎麼能這樣,不管你朋友來不來,你都要去,你必須遵守承諾。如果你去你朋友沒有來,那是他不守信用,如果你去你朋友也來了,那你朋友就是一個遵守承諾的人,你快去吧。”我只好去了,朋友果然在哪裡等我,幸虧我去了,不然我有可能失去這個朋友,我們兩個約好改天再玩。透過這件事情,我明白了人不論在什麼情況下,都要遵守承諾。

  還有一件關於誠實守信的事令我難以忘記:我和一位同學交換書看,約好一個星期後換回來。把書拿回家後,我迅速地看了一遍,覺得特別好看。之後,因為我還要幹別的事情,所以把書拋到腦後,漸漸地忘記了換書這回事。一個星期後,那個同學如約把書還給我,我這才想起交換書這件事。我有些愧疚地說:“對不起,我忘記帶書了。”那個同學笑了笑說“沒關係,下次還我也行。”我頓時為自己沒信守承諾而感到慚愧。回到家後,我立刻把書還給了他。這件事也讓我明白了:答應了別人的事,要時刻記著,不能忘記。

  看,這就是我家的家風,我為我家的家風而驕傲,因為它代表了我家的美好品質。

家風伴我行作文6

  如果說,家是我的避風港,給我溫暖的庇護,那家風就是一盞明燈,照亮我前方的路;如果說,家是一片綠洲,給予我舒適的環境,那家風就是甘甜的雨水,滋潤著我健康成長。

  我很慶幸生活在一個溫暖的家庭,幸福就像一顆顆飽滿的種子,撒滿了我們家的每一個角落。相敬如賓的爸爸媽媽,總能將磕磕碰碰的爭吵聲幻化成一片歡聲笑語。爸爸的秘訣是,為人要謙遜,不要斤斤計較,家是講愛的地方,不是講理的地方;媽媽的魔法是,要尊老愛幼,孝順長輩!爸爸媽媽總是不經意地將他們的秘密表露在行動中,並且深深地感染著我。

  古訓有言:百善孝為先。孝敬長輩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在我的家裡,孝敬長輩不單單是物質上的給予,更是心靈上的關懷。爸爸媽媽一有時間就會對家裡的老人噓寒問暖,每逢節假日也會帶著老人們外出踏踏青,享受大自然的美好。爸爸常說:奶奶她們老一輩總是把時間和精力奉獻給了子女,卻從不考慮自己,現在該是我們為人子女回報他們的時候了!

  上個週末,我們一家子就帶著奶奶、外婆來了一場老少同遊——花世界之旅。一到花世界,老人們就被眼前奼紫嫣紅的美景吸引住了,忍不住駐足欣賞,嘖嘖稱讚。而爸爸卻顧不上這些,因為他知道奶奶腿不太好,趕忙去租了一輛四人騎的腳踏車,當起了今天的車伕。我趕緊攙扶奶奶、外婆上了車,並立刻加入老爸的騎行隊伍,向著花海駛去。我一邊踩著腳踏車,一邊看著爸爸的後背,今天的爸爸一直弓著背努力地蹬著車,談不上帥氣瀟灑,但我卻覺得這樣的背影真是無比的高大。爸爸的這輛腳踏車上,承載著一個幸福的家庭,誰說爸爸不偉大呢?我的媽媽也沒有閒著,連走帶小跑地跟著我們,還一邊當著導遊向奶奶、外婆介紹花的品種,一邊忙用相機記錄著這一幕幕幸福的時刻!我回頭看著奶奶、外婆臉上花一般的笑容,也覺得樂在其中,蹬得更有力了……

  好的家風,就像家的主旋律,永遠奏響著愉悅的歌曲。“春風風人,夏雨雨人”,爸爸媽媽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在為我做表率,他們用最樸實的行動告訴了我什麼是孝道,在這樣的潛移默化、耳濡目染下,我健康快樂地成長,我也懂得孝敬陪伴才是對親人是最長情的告白。我會將它們作為我的標尺激勵我、鞭策我不斷前行……

家風伴我行作文7

  家風建人,家訓育人。每一個家庭都會有自己獨特的家風家訓,每一位名有都是從小被父母燻掏出來的,好的家風家訓能決定一個人的未來與成就。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從孟母三遷到岳母刺字,好的家風,家訓,家規不僅承載了祖祖輩輩對後代的希望與後代的鞭策,也同樣體現了中華民族優良的民族之風!

  我家的家風家訓,可以用兩字家概括——誠實。母親時常教育我:人無信則不立。誠實是最重要的,綜關係的到人情交際和道德水準。以前,我還不太懂,可是最近發生的一件事,讓我徹底改變了想法,意識到了誠實的可貴。

  那是一個陰雨連綿的下午,夏天總是雷伴著雨,時不時有一道亮光劃過,照亮烏濛濛的天空。我的心情並不好,因為在這惡劣的天氣中,我卻還要去新房子送鑰匙。新房子的鑰匙被我媽落在老房子裡了,她現在去游泳,把鑰匙拿回去的任務就落在了我頭上。雨下得令人睏倦,時不時有涼涼雨絲到我臉上。天氣悶熱的令人抓狂,公交車還沒有來,相比之下,對面的感德廣場簡直就是天堂。我不禁發徵起來,想裡面的空調,清爽的地板與軟綿綿的,一坐便陷進去沙發……一個念頭無法抑制的生長:去裡坐坐吧,休息一會兒,要不了多長時間的,我確實有些疲累,便去了大維書吧,想著看會兒書,歇息歇息再去新房子。可一看起來,哪記得時間?手機響起來:“快一個小時了,我到家了,你回來了嗎?”我有些慌:“快、快了,幾站路吧……飛奔回車站,懊惱時間過得這麼快,車來得這麼慢,回家,又是半個小時過去。

  媽媽問我:”怎麼遲了整整一個小時?”我不免慌亂與恐懼:“等車,車慢慢……”“又說謊”!甚麼車,遲一個小時?你怎麼能說謊……“又說謊!甚麼車?遲一個時候了?等車車慢……又說謊!甚麼車?遲一個小時?等車遲了整整一個小時”?你怎麼能說謊?我羞愧地低下頭,媽媽伏下身來,媽媽伏下身來,語重心長地對我說:‘誠實是最基本的,如果一個人連誠實都沒有了,他還科教剩下體會什麼呢?人而無信,不知其可,誠信是一切雷情的根本呀!

  一戶人家,一種家訓,一道家風。它伴隨了一代代人,戶人一代代人,也影響了一代代人。

家風伴我行作文8

  家,是什麼?是親情,是溫暖,是人們避風的港灣,是社會基本組成細胞,一個和諧的社會,必定是由一個個幸福美滿的家庭組成的,而對於每個幸福美滿的家庭而言,家風家訓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家風是每個家庭成員的行為準則,家訓是長輩對子孫立身處世、持家治業的教誨。俗話說“沒有規距不成方圓”,一個家庭的家風,就如同孩子在成長道路上的“指明燈”,如果家訓不嚴,孩子在成長道路上就有可能走彎路。

  我的家庭讓我為之自豪,我要感謝長輩們讓我從小就在一個充滿愛的環境下成長,“尊老愛幼、勤儉持家、友愛向善”一直是我們家的家訓。

  我的爺爺是一位德高望重的老醫師,他的業務精湛,在當地有一定名望,雖然已退休多年,但仍然有許多人慕名而來找他看病,爺爺在對待病人時,細心的詢問、耐心的講解;對待複雜的病情時,一絲不苟的態度,從小就在我的腦海裡留下了深深的印象。我勵志要做一個像爺爺那樣的“做人踏踏實實,做事認認真真”的人。在我的記憶裡,爺爺總是拿著一本書,耐心給我講故事,這為我以後熱愛閱讀打下了良好的基礎,上學以後,爺爺教我練字,他總說“字是一個人的門面”,就這樣,爺爺讓我照著字貼練,然後一筆一劃地給我講解。在他指導下,我的字進步很大,還有幸被學校選拔出來參加市裡舉辦的書法比賽並取得了不錯的成績。

  我的奶奶是一位慈祥善良的老人,多年來一直給陝西省“若瑟之家”孤兒院捐款捐物獻愛心,在奶奶的影響下,我也從每年的壓歲錢中拿出一部分,捐助給孤兒院,希望這綿薄之力,能帶給他們一絲絲的溫暖。就在今年過年前夕,我收到了孤兒院的一封來信,信中滿滿的祝福,讓我激動不已,原來你在幫助別人的同時,也能給自己帶來許多的快樂與感動。

  漸漸地我長大了,爺爺奶奶慢慢變老了,身體狀況也大不如前,奶奶的腿腳在經歷兩次手術以後,行動變得越來越不便。每次到爺爺奶奶家,當看著她滿頭的銀髮,蹣跚的步履,我就立刻起身,幫著他們幹些家務,掃地、擦桌子、收拾碗筷,儘自己所能。當有什麼好吃的,我也總是提醒爸爸媽媽,帶一些給他們,當看見爺爺奶奶臉上露出幸福的笑容,我也感到無比的欣慰。

  家風家訓已經伴我走過了十二個年頭,它無時無刻不在激勵著我,並且影響著家庭的每個成員,甚至影響到朋友、鄰里和社會,我希望它能愈行愈遠,並且世世代代傳承下去。希望大家都來關注家風家訓的建設與傳承,給社會留下一片和諧與溫馨。

家風伴我行作文9

  媽媽常對我說:“做人要誠實守信,孝順老人。”在我年幼時,媽媽說的這類話,我並不懂,可是現在隨著年齡的增長,我理解了媽媽的話,這也許就是我的家風吧!

  說起誠實守信,我深有感觸,記得有一次我在家裡和小朋友盡情地玩耍時不小心把媽媽最心愛的水果裝飾瓶給碰碎了,當時我驚慌的責怪了小朋友,可是,小朋友並沒有反抗,而是輕聲對我說:“彆著急,用我的壓歲錢再給阿姨買一個不就行了嗎?我並沒有多想就點點頭接受了。誰知第二天,他真的買了一個嶄新的水果裝飾瓶送來了。恰巧被媽媽看見了,媽媽問:這是怎麼回事呀?”我聽了媽媽的問話,不由得臉紅了,然後就把昨天發生的事告訴了媽媽。媽媽聽後,並沒有責怪我,而是用誠懇的眼神聽著我說:“裝飾瓶碎了,可以再買,可是誠實的心靈是用金錢買不來的。”媽媽的話我聽懂了,於是我對小朋友說:“對不起,我錯了!”朋友聽了後笑了笑說:“沒關係,阿姨的話也教育了我,做人就是要誠實守信呀!”接著媽媽陪同我和小朋友一起去吧新買的東西退了,從這件事我深深的感知誠實守信的重要,這也是做人的根本。

  提起孝順老人,家裡的爸爸就是我的榜樣。爸爸常年在外地打工,但是他從來沒有忘記孝順長輩,每隔三兩天就給爺爺奶奶打一次電話,問寒問暖,關心他們的身體狀況。當然也少不了對媽媽和我的關心了。爸爸每次回來都是先去爺爺家,把買的東西放在那,同他們說說話,聊一聊家常後,在回家裡看媽媽和我,爸爸他從來不頂撞長輩,還經常給爺爺奶奶洗洗腳,剪剪手指甲,給他們劈柴擔水等,只要是爸爸在家,爺爺家裡的家務事就由她承擔,從來沒聽爸爸說過累,也沒有聽過媽媽對爸爸的責怪,相反的事,爸爸不在家,媽媽對爺爺奶奶更是百般的關心,媽媽的這一做法受到鄰里的讚揚,我也學著爸爸媽媽的做法,經常幫爺爺奶奶做一些家務活,還給他們洗洗腳,捶捶背,有時還給他們講一講學校裡的事情,讓他們開心。

  人們常說:“百善孝為先。”這句話就足以說明作為一個活生生的人就應該孝順老人,尊敬老人,就是這千千萬萬的老人給我們創造了今天的美好生活,所以,作為當今的我更應該像爸爸媽媽那樣孝順老人,善待身邊不的每一個人,做一個誠實守信的好學生。把我的家風傳承下去。為當今的社會傳遞更多的正能量。

家風伴我行作文10

  中國是文明古國,五千年的文化歷史,講究的便是“禮儀”二字。從孟母三遷到岳母刺字再到三孃教子、斷機教子……無一不體現了良好的家風家訓。

  那麼何為家風?簡單來說,家風就是一個家庭的風氣、風格與風尚,它是一種無形的力量,在不知不覺中感染著家庭也感染著自己。可以說一個家庭的家風是怎樣的,這一家人就是怎樣的。

  服務員遞給你選單你的那一聲“謝謝”;地上飄來紙屑你的那一次彎腰;公交車上你的每一次讓座……家風體現在這些微不足道的小事上。我們身邊,有教養、懂禮貌的孩子不多,被“不懂事”的父母寵成小公主、小王子的卻很少。

  同樣是為人父母,不同的家庭風氣就教育出不同的孩子:在一次婚宴上,餐桌上的菜品可謂是色香味俱全,但在餐桌上發生的一幕幕卻不是那麼賞心悅目。只見一個小女孩把自己愛吃的菜全部移到身邊,並且絲毫沒有要放回原位的打算,她的父母也根本沒有阻止,還在一旁說著:“寶貝兒,多吃點,想吃什麼我給你端過來!”這還不是最讓人氣憤的。小女孩吃飽後,就在四處亂跑。這時,迎面走來一個端菜的服務生,還沒來得及反應,就撞到了小女孩,菜裡的湯汁灑了小女孩一身,可能是湯汁有些燙,小女孩立刻哇哇大哭起來,她的父母聞之趕來,指著服務員破口大罵:“你怎麼回事?長沒長眼睛,明明看到我家寶貝兒在跑,還往她身上撞,要是把她撞壞了,你賠得起麼……”

  看到這一幕,我才知道家風家訓到底有多重要,如果一個家沒有家規家訓就容易教育出像小女孩那樣的孩子吧。

  “家和萬事興。”這是父母從小給我灌輸的理念。母親告訴我,她小時候外婆很強勢,家中大小事全是外婆做主,就連外公都沒有說話的權利,就更別說媽媽這些小輩了。導致家裡氣氛嚴肅。正值青春期媽媽就容易和父母鬧彆扭,家庭很不和諧。所以,一個家最重要的就是民主。

  五十年前,家家戶戶注重家風家訓。時代在進步,到了五十年後的今天,父母們越來越不注重家風家訓,一切都以孩子的意願為主。但不要忘了,中國是禮儀之邦,老祖先們傳承下來的東西不能就這樣丟掉!

  在這裡,我呼籲所有的父母,不要再溺愛孩子。多注重家庭風氣,讓禮儀教養伴你的孩子成長!

家風伴我行作文11

  從小,我家中就洋溢著書香的氛圍。

  雖然我家人最高的學歷是我父親的本科,但家裡人特別愛讀書。爺爺奶奶都時不時帶上他們的老花鏡來閱讀報紙和從我書櫃中翻出來的書。凡是來我家住過的人,都無一不對爺爺奶奶的手不釋卷感嘆:“真是活到老,學到老啊!”

  我的母親雖然沒什麼知識,但她也讀書。她有一個現在當上教師的同學,大概母親是受了她的薰陶,隔三差五地託她帶些書來讀。不僅僅是為了增長她自己的見識,更想要透過閱讀來豐富我的知識。小學時,她就為我搬來一套“小學時必讀名家經典”。我對其中的釋義“熟視無睹”,讀了快幾周了,還是對其中作者想表達的意思一知半解。反倒對其中的插圖印象頗深,尤其是豐子愷充滿情趣的畫像讓我頗感興趣。

  偶然一次,當我在對這些畫作認真端詳時,有一種朦朦朧朧的感覺浮現腦海。我彷彿看到豐子愷的愛貓、愛鵝、愛一切生靈的心切;魯迅筆下社會的黑暗影射在我的腦海;汪曾祺對那“遠方”的熱烈嚮往猶如火車上的風景於眼前一閃而過。我欣喜若狂,對自己能有如此理解感到十分驕傲,便迫不及待地將我的進步告訴了母親。她一愣,稱讚了我幾句,繼而垂下眼簾繼續看她的'雜誌。沒過幾天,我就看到我的書桌上多出一本飽經歲月,封面已經斑駁了的書。我捧起那本書,在燈光下照了許久,才能依稀辨認出封面上的字:簡·愛。

  躊躇地翻開書,書扉上就寫滿了密密麻麻的字。繼續撥動書頁,紙頁的邊緣明顯可見被人反覆捻過的痕跡。每一段文字旁都有一段批註,擠滿了整整一頁。不用細看,字跡清秀而有力,令人在如此雜亂無章的字裡行間中仍舊看得舒服。

  開始,我像往常一樣沒有理會這些“傑作”,一個勁往下讀。讀了一遍又一遍,我逐漸能體會到簡對羅切斯特熱烈而深沉的愛與追求;簡曲折的一生令我感到痛惜;桑菲爾德與羅切斯特的輝煌在瘋女人的一把火中隕落,這一幕一幕歷歷在目。我再去看這些評述,一種找到知己的感覺油然而生,便想要與那位知己一同討論。母親聽後,高興不已,當即就把她的那位朋友從百忙之中叫來,與我討論書中的內容。

  從此以後,我在讀書時就有了經驗,大大加快了閱讀效率。這都是家風帶給我的人生感悟。

家風伴我行作文12

  家風是長輩們用身體力行潛移默化影響著我們一代又一代人成長立世的習慣操守。我生長在一個四代同堂的家庭,生活雖不富足,但也還算溫馨幸福,傳承四代人最深的印記我想大概就是勤勞節儉持家過日子,如此便可算作我家的家風吧!

  我的外公外婆今年已有八十多歲高齡了,雖年事頗高但都還在老家種地幹活,爸媽和姨們總是想讓他們歇上一歇,安度晚年,可他們就是不肯閒下來,回覆說:“我們一輩子都做習慣了,要是猛的閒下來,病都會上身的`,不是還增加你們姐妹的負擔”。他們總是在老家忙碌著。一刻也閒不下來。

  爸媽也許受他們的傳染,雖都有工作,有微薄的工資收入,但在工作之餘,還是會忙碌在自家開墾的田間小塊,種點時令蔬菜、栽些各種果樹、植景觀樹養鮮花,徜徉在勞作的田園生活中雖汗流夾背,仍樂此不疲。他們常常天不亮就起床,把菜園打理的“井井有條”,將院外田邊地角栽植的各種果樹修剪的鬱鬱蔥蔥,使我們能夠吃上許多新鮮且放心無公害的蔬菜和水果。小時候我們家庭條件不是很富裕,我和妹妹穿的衣服大部分都是媽媽親自動手做的,現在的生活水平提高了,我和妹妹也都有了小孩,但媽媽還是要動手給

  孫子們縫製衣服,我們總是心疼讓媽媽多休息會,勸她說“買的衣服款式多穿到還好看些,也花不了多少錢”。但媽媽總是說,“那麼多舊衣服放那還不是浪費了,有的都還是新的,且面料又是純棉的,現在純棉的衣服又少又貴,小孩子長的快,老是買,不花錢呀,把錢用到最需要的地方,以後培養孩子要花錢的地方還多”。於是在照顧孫子之餘,只要是孩子們睡覺了,她總是找出家裡的舊衣服在縫紉機前給孫子們改做衣服,而且還有色彩打配,孩子們穿到身上既舒服又暖和。

  在平時的日常生活中,爸媽總是早睡早起,起早貪黑,這裡拾掇拾掇,那裡整理整理,屋裡屋外的忙碌著。吃剩下的飯菜,總不忍心扔掉,留著下一頓飯吃完,我和妹妹總是勸告他們這樣不利於健康,可他們總說你外公外婆這樣吃了一輩子,不照像活到八十多歲,那麼好的飯菜就倒掉了多浪費呀!平時我們用電後不及時關電源,用水太浪費,爸媽總是訓斥我們不要大手大腳,要從細小處勤儉節約。在他們的心目中,認為外公外婆健康長壽就是勤勞節儉的生活方式正確的最好註解。

  二十多年來,他們對子女一句又一句帶有“教條命令”式的叮囑和身體力行的勤儉節約示範,深深地影響了我,生活中的點點滴滴,最終塑造成了我們家最美家風,也構建了一個環保節儉型的幸福家庭。

家風伴我行作文13

  家庭是圃,孩子是苗。家風如雨點,它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小苗只有在雨露的滋潤下,才能健康成長。孩子只有在優良家風的薰陶下,才能出類拔萃。這便是家風。家風是一個家的全貌,家風是在自己好家風的基礎上去認識別人家中的優良美德。

  家裡最年長的是太爺。太爺在十一年前查出了腦血栓,這病使太爺的生活從此不能自理,癱在了床上,連站都站不起來。太太走的早,照顧太爺的重任便從此落在了爺爺這個長子的肩上。天沒亮,爺爺就會早早起床給太爺擦臉,給太爺翻身,擦拭身體,給太爺刮鬍子,喂太爺吃飯。

  太爺不能自己上廁所,所以大小便時常像孩子一樣將床單弄髒,可爺爺從不會讓太爺在不乾淨的床單上,他總是在第一時間給太爺換上新的床單。這樣一做就是十一年,這十一年裡,爺爺從未抱怨,從未喊累。太爺今年87歲高齡了,爺爺也不再年輕,也六十歲了。從未抱怨的他總是和我說,這是他應該做的,因為他是太爺的兒子。孝順的爺爺,將他孝順的品質一直一直影響著我,時刻提醒我要做一個孝順的孩子。

  從小爸爸就教育我要誠實守信,因為它是做人的道德標準。記得有一次,我把媽媽的香水拿出去和小朋友一起玩,香水瓶一不小心被我們打碎了,回到家我並沒有立即向媽媽承認錯誤。過了兩天,媽媽說她的香水不見了,怎麼也找不著。這時我顯得特別緊張,站在那不敢動,爸爸看出了端倪,拉著我說:“凝凝一定知道媽媽的香水去哪了,是不是?”我低下了頭,說出了事情的經過。可是爸爸並沒有批評我,還表揚我是誠實的好孩子。爸爸說:”香水打碎了還可以再買,而誠實是用金錢也買不到的。我看著爸爸,用力的點了點頭,並把他的話深深的埋藏在心靈的深處。

  媽媽是個很有時間觀念的人,每當我沒有時間觀念,浪費時間的時候,媽媽總會對我說,浪費時間就等於浪費生命。大好的青春年華不是來給我們浪費的,我應該珍惜時間。每次媽媽教導我,我都認真的聽。當媽媽與朋友約定什麼事情的時候,媽媽一定會在指定時間到達,絕對不會讓朋友等著她,媽媽說守時是一種習慣,而習慣是一種能力。我深深的記得。

  這就是我家的家風,他影響著我,改變著我,教育著我。我們應該樹立良好家風,傳承優秀的家規家訓,傳遞正能量,國家的未來將會更加繁榮昌盛。

家風伴我行作文14

  清澈見底的水中,一群群育兒悠閒自在地遊動,兩岸山倒映水中,綠樹、紅花、藍天,組成了一幅亮麗的山水畫,漫步江畔,欣賞著眼前的美景,享受著耳畔拂過的涼風,別提有多愜意呢!

  “孩子,媽媽知道是你拿了明明的書。媽媽告訴過你,做人要誠實!”眼前的這對母子讓我思緒萬千,時光回到了兩年前……

  “叮鈴鈴!叮鈴鈴!”我睜開眼睛,一股香味撲鼻而來。咦?是什麼這麼香?我翻身下床,隨著香味走去。

  不知不覺中,我來到了媽媽的房前。那股香味越來越濃,熟悉的味道越來越明顯。難道……難道是……我興奮地衝進房間。果然,一盤美味誘人的點心出現在我眼前,一個個“小精靈”似乎在說:“快!快來吃我呀!”我經不住美食的誘惑,情不自禁地流下了口水。我四處張望,太好了!媽媽不在家!

  我拿起糕點。哇!好好吃呀!媽媽怎麼可以獨享美食呢……

  “咔嚓”完了!媽媽回來了!我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衝回了房間。

  我伸了伸懶腰,從房間裡走了出來:“媽媽,你回來了!”“嗯!”媽媽走進房間:“咦?我的糕點怎麼不見了?”“什……什麼糕點?”“就是放在桌子上的糕點,你看見了嗎?”“沒……沒……”“那我的糕點去哪了呢?”媽媽一邊自言自語一邊走進廚房。“呼!”我長呼一口氣,終於把媽媽騙過去了!我咂了咂嘴,那甜甜的味道還在我嘴裡盪漾。可,可我騙了媽媽,同時我也失去了誠實,但我又怕媽媽會罵我,這可怎麼辦呢?還是誠實重要,選擇誠實吧!

  “媽媽!”我走到媽媽身邊,“對不起!我偷吃了你的糕點。”“沒關係!承認了就是好孩子。生活中,你會經歷許多事,如果學會欺騙,那你周圍的人還會喜歡你嗎?”我聽著媽媽的話,羞愧地低下了頭,心裡暗下決心,以後一定要做一個誠實的人!我是那樣想的,也是那樣做的!因為我知道,誠實是我家的傳家寶,也是我人生旅途中最寶貴的財富……

  “明明,對不起!是我拿了你的書。現在我把它還給你,以後我再也不會拿別人的東西了!原諒我吧!”“沒關係!我們去玩吧!”看著這對又抱在一起的好朋友,我會心的笑了。

  江水浩蕩東流而去,江水有了誠實的照映,似乎更美了。風兒輕輕的撫摸著江邊的一草一木。這一刻,那日,那人,給我留下了深刻地映象!

  我家的家風——誠實守信,它在我家的房頂上冉冉升起!

家風伴我行作文15

  最近,“家風”一詞火了起來,“家風?什麼是家風?”對於我一個上小學四年級的學生來說,有些懵懵懂懂,搞不懂。後來經老師的講解,我豁然開朗。家風,簡單來講,就是一個家庭或家族的傳統美德風尚。比如,尊老愛幼,不頂撞父母,從小講文明、懂禮貌;每天養成講究衛生的好習慣;吃飯時不能挑食,不剩飯,不浪費;不說謊話、不愛佔小便宜,做一個誠實守信的孩子……

  說起來,我家的家風還是很多的。我這隻快樂的小鳥每天都生活在家裡這片蔚藍、溫暖的天空中,雖然自由自在,卻有著家風這條看不見的航線在指引著我一路前行的方向。

  “孝”字當頭

  《弟子規》中“首孝悌”告訴我們“孝”在當先。我們家的孝不重大節,卻重小節。我們家的飯桌呈長方形,爺爺坐在中間的椅子上,奶奶坐在右手邊的第一位,爸爸坐在左手邊第一位,媽媽坐在右手邊的第二位上,我坐在左手邊第二位。一個簡簡單單的座位安排中卻包含著長幼尊卑和濃濃的孝義。吃飯的時候往往是爺爺先動第一筷,我們才捧起飯碗在濃濃的家和的氛圍中吃飯,更表現出了我們對爺爺和奶奶的孝順與恭敬。

  “禮”字在後

  我們家可以算得上是“書香門第”。在這樣的家庭氛圍中,我一出生就被大人教導要有教養,要有禮貌。爸爸帶著我去買菜,我見著阿姨說阿姨好,見著叔叔說叔叔好,把賣菜的人恭維得合不攏嘴,菜錢都算便宜了好幾塊呢!我自然也是鄰居、老師眼裡文明、穩重的好孩子一個,還經常成為其他孩子的“學習榜樣”。

  “淨”字壓軸

  媽媽是處女座,有一點小潔癖。每當看到我的房間有一點小凌亂的時候,就會“河東獅吼”,逼我把房間收拾乾淨,直到她看順眼了為止。每天清早媽媽肯定要把地拖一遍,無論春秋冬夏。我有時看到媽媽太累了,會主動和媽媽一起拖地,打掃衛生。媽媽在我的“協助”下,我們的家永遠是一個乾淨整潔的家。不管是誰第一次去我家時一定都會有一種耳目一新的感受的!同時,在媽媽的帶動和感染下,我和爸爸都開始行動起來,每天堅持“淨面,淨身,淨屋”。

  “孝”、“禮”、“淨”這三個字作為我家的家風實在是再合適不過了,因為它們代表的是我們家的良好形象。我在家裡這片蔚藍、溫暖的天空自由自在的生活,感到非常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