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家風> 我家的家風-五年級作文

我家的家風-五年級作文

我家的家風-五年級作文

  在日常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大家都接觸過作文吧,作文要求篇章結構完整,一定要避免無結尾作文的出現。為了讓您在寫作文時更加簡單方便,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我家的家風-五年級作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我家的家風-五年級作文1

  28年來,團圓飯不僅見證了物質的豐富、人丁的興旺,也折射了生活水平的提高。記得86年時,每頓飯平均只有三四十元錢的成本,有時做條魚,炒上幾個菜;有時買三四斤牛肉、兩個大蘿蔔,吃一頓牛肉燉蘿蔔;有時買幾斤肉餡包頓餃子,或是炒菜烙春餅。

  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收入的不斷提高,生活水平也在日益改善。團圓飯由最初的五六個菜,發展到十幾個菜,遇年節或爸媽過生日,最多時是十五六個菜。成本也提高到百八十元,到現在的二三百元。除物價上漲因素外,憑心而論,感覺吃的內容是越來越豐富,質量也是越來越好了。

  28年過去,家庭成員從最初的7口,到後來我們兄妹四人陸續有了孩子,孩子們大都結了婚,像滾雪球一樣,越滾越大,一頓團圓飯十五六口人是常有的。今年過春節那頓飯是四世同堂,竟有20口人。

  慢慢的,團圓飯的文化內涵也在不斷的提升,並不知不覺的形成了自家的系列和品牌,如:炒菜系列、燉菜系列、涮火鍋、烙春餅等。

我家的家風-五年級作文2

  每個家庭都有家風,我家也不例外,今天我就來講講我家的家風。

  莊子曾經說過:“事其親者,不擇地而安之,孝之至也”,孝便是我們家的家風之一。平常我們很少回爺爺奶奶家,一般只有假期才回。但是每次回去,爸爸和媽媽都會主動承擔家務,爸爸一般燒飯燒菜、媽媽打掃衛生和陪奶奶逛街買東西、而我就在邊上打打下手,做回“快遞員”。

  “愛是微笑,愛是關懷,愛是你我相互的付出和扶持”,關愛是我家最重要的家風。爺爺幾年前患了嚴重的糖尿病,去年開始生活不能自理,平常吃飯、洗漱都要人幫忙,爺爺的情況真是讓我們心事重重。這次過年回去,媽媽負責喂爺爺吃飯,媽媽會先給爺爺在脖子的四周鋪上一塊大毛巾,防止爺爺吐出來,弄髒衣服。一切就緒後媽媽先從飯碗裡舀一小口米飯輕輕的喂到爺爺嘴裡,等爺爺嚼完米飯後再次張開嘴巴時,媽媽就會重複前面的動作,有時候中間還會加點雞湯或排骨湯,讓爺爺每天營養均衡。

  勤儉節約是一種美德,也是我們家的一種家風。奶奶是個勤儉節約的人,她每次買東西總會慎重考慮,在考慮清楚之後才會付錢;平時也不亂扔東西,能利用就二次利用。

  這就是我們家的家風,我會努力讓我們家的家風一直流傳下去。

我家的家風-五年級作文3

  俗話說得好,“沒有規矩不成方圓”。不僅要在“外面”立好規矩,家裡也要立好。這便是我們口中所說的家風家訓。

  當你奔出國外,你的言行舉止所代表的是中國的人的素質。而當你踏出家門口,有位叔叔或阿姨朝你走來,你接下來的動作就代表了你家所立的家風家訓了。我們家的家風家訓最起碼的要求是尊敬他人,禮貌待人;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我曾問過爺爺,“尊敬他人是理所應當的,為什麼特意把它放到第一條呢?”他說:“大多數人總是以貌取人,有時候會給別人留下不好的印象。真正做到從心裡尊敬任何人的人是少之又少。”所以這也成為我們家的家風家訓了。

  爺爺還說,做到尊敬就不僅僅只一味的尊敬師長,尊敬長輩,應該尊敬每個人。當你真正尊敬每個人時,後面的“禮貌待人,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就不在話下了。

  當你為你家立家風家訓多而麻煩時,你不妨試試,真正的去做一做,那答案自然也浮現在你眼前了。家風家訓不只是尊敬他人,也不只是禮貌待人,也可以是孝敬長輩、勤儉持家。但都是我們心裡的“家風家訓”。

我家的家風-五年級作文4

  如果說,家庭是農田,那麼孩子就是農田中的一顆小苗,家風就是雨;只有雨的滋潤,小苗才會健康成長,只有良好的家風,孩子才會養成好習慣。家風,幫助著我成長。

  我的家庭最重要的就是文明守則,我們重家和講孝道、嚴教幼、懂禮節、鄰里親。我們幸福的秘訣就是寬容待人,不為小事計較,保持一顆健康積極向上的心。

  古訓有言:百善孝為先。我的姐姐是個大孝子,對爸爸媽媽非常孝順,噓寒問暖。有一次爸爸生病了,姐姐天天陪在醫院,媽媽想著法子做爸爸喜歡吃的飯菜,我問媽媽:“過著這樣的生活,你幸福嗎?”媽媽說:“傻孩子,那是當然的啦!”

  樹立端正的家風,是值得弘揚的民族文化。家風,也正是成長道路上的基礎,反正如一句名言:家庭教育是孩子成長過程的基礎性教育,良好的家風是未成年人成長的基石。家風,是一個家庭的風氣,是祖輩、父輩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吸著下一輩的成長。文明助我成長!

我家的家風-五年級作文5

  俗話說:“沒有規矩,不成方圓”。也就是說:“國有國法,家有家規”。家規是一個家的道德標準,就像糧食一般,不可缺少。

  過去,每個家庭條件都不是很好,我家裡一直主張勤儉節約,做什麼事都很節省。經常聽到父母說:“不要亂花錢、花錢要花到有用的地方”。我牢牢的記住了這句話,一直到現在。

  現在我家的經濟條件好了,可是父母還是很節儉的。有一次,我吃飯的時候,掉了幾粒米飯。我吃完飯正想離開,媽媽說:“把桌子上的米飯給吃了,你知道嗎?在貧困地區有很多人都沒吃上過一頓飽飯,能吃上一頓大米飯都算奢侈。你還這樣糟蹋糧食。”我聽了媽媽的話慚愧極了,趕緊把剩下的米粒吃的一乾二淨。

  通過了這件小事,我明白了,節約是一種美德,我在這良好的家風影響中,成就了自我,好的家風就是一個好的家族面貌。

我家的家風-五年級作文6

  從我出生開始,我家就一直保持著一個良好的氛圍,家人相處和睦,待人誠懇友善。鄰里相處關係也非常融洽。就算鄰居給我們家造成損失,也不會跟鄰居計較,不信,我就舉個例子吧!

  一次,樓上的`大伯因為一直不肯申請自來水的一戶一表,還用老的水錶,結果老化的水管漏水了,我們家的衛生間以及廚房間的天花上一個勁兒滴水。跟樓上大伯伯說,他一直推,並不積極解決問題,還說等等會不漏的。爸爸媽媽和奶奶雖然心裡十分不舒服,卻並沒有生氣,對待大伯仍然很友善,一直好言相勸。一週時間,家裡的廚房及衛生間一直像“水簾洞”一樣,漏得一塌糊塗,吊櫃裡也進水。過了十天的樣子,看到我家的這個樣子,大伯伯也難為情了,才去申請了一戶一表,自來水公司來封閉了老的水管,很快就把漏水問題解決了。但我家裡也要花錢整修了。

  我之後問媽媽,為什麼不直接向大伯伯提出賠償損失呢?媽媽語重心長地說:“多年來的鄰居,就因為一次漏水問題而傷了和氣,真的值嗎?”

  是呀!人們通常為了自己的利益,不顧一切去傷害這種和氣,這很不值得。

  這就是我家家風,也希望人們多為別人著想,不要老顧著自己哦!

我家的家風-五年級作文7

  俗語說:“國有國法,家有家規,校有校訓,家有家風。”如果一個家庭的家風很好,那這家人的思想品德也是會很好的,而我們家的家風就是“孝順”。

  從小,爸爸媽媽就教我要孝敬長輩,尊敬師長。我家的太公年紀很大了,背駝得厲害,需要有人長時間的陪伴和照顧他。那天我正在家看電視,突然聽到旁邊的太公“哎喲喲”一聲,回頭一看,太公正彎著腰緩緩地給自己捶背,我知道他一定是腰痛發作了,我立即上前說道:“太公,我來幫你捶吧!”說著就用力地揮起了我的小拳頭,“啪嗒啪嗒”地捶打起來,太公舒服地眯起了眼睛,不一會兒居然睡著了。

  在週末時,爺爺奶奶為了給我做好吃的總是忙個不停,我會經常的幫奶奶買鹽拎菜打黃酒,幫爺爺倒垃圾洗碗,只要是力所能及的事情,我都是主動去幫忙的。還做爸爸媽媽的小幫手,媽媽生了妹妹之後常常腰痛,我會在媽媽直不起腰的時候幫她捶一捶,在媽媽的指導下照顧妹妹,為媽媽減輕負擔。

  這就是親情,這就是愛,這就是孝順。做為這個家庭的小主人,我要牢牢記住:百善孝為先。

我家的家風-五年級作文8

  俗話說“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國有國法,校有校規,家有家風。在我們家,也有家風,那就是勤勞。

  記得從我懂事起,爺爺就總是這樣對我說:“要做一個勤勞的人,只有靠自己的雙手才能豐衣足食。”爺爺不單單是這樣教育我們的,他自己就是這樣做的。

  爺爺已經七十左右了,因為年輕時乾重活,落下了許多的老毛病,時不時就會這兒痛那兒痛,爸爸媽媽總是勸他在家好好待著,別總是幹這幹那。可是爺爺總是閒不住,前幾年在一條小河邊種了一塊菜地,就這樣,他每天早上六點就起床了,早飯不吃先去菜地一趟,下午還得去一趟,有時等到吃晚飯還見不到他回來,直到爸爸去菜地叫他。記得颱風來的那一次,河水把菜地給淹了,爺爺辛辛苦苦種的菜全毀了,讓他整整心痛了好幾天。這下就更忙碌了,他又是排水,又是翻地,又是買菜種,又是播種,每天都是粘了一身泥的回來。大家都勸他別太辛苦,可是爺爺卻說:“沒事的,別看我年紀大了,勞動勞動生活才更充實。”爺爺的言行時時刻刻地影響著我,讓我在學習上不敢鬆懈,在生活上,也時刻牢記“勤勞”二字。

  家,如果沒有家風,就像鳥沒了翅膀,魚沒了尾巴,所以我會嚴守我家的家風,並把它傳承下去。

我家的家風-五年級作文9

  85年下半年,爸爸年滿60週歲,“船到碼頭車到站”,從遼寧省圖書館副館長崗位上退了下來,開始了他的離休幹部生涯。

  那時的爸爸身體健康、精神矍鑠,每天除養花、看報,再就是出去買買菜,也算是閒情雅緻,悠然自得。也就是從那時開始,爸爸提議,每週日晚改善生活,全家人在一起吃頓團圓飯。

  幾年後,妹妹也結婚了。於是我們兄妹三人商量,爸媽都六十好幾的人了,操勞了大半輩子,應該享享福了。每週這頓團圓飯包括年節時的聚餐改由我們兄妹三家輪流坐莊,輪到誰,出資、採買、下廚、洗碗等,“流水線作業”,一包到底。

  正是這頓由爸爸最初提議發起並樂此不疲,繼而由我們兄妹幾家接替下來的團圓飯,讓誰也沒有想到,竟似不竭的山泉,生生不息,汨汨潺潺,綿延流淌,滋潤、涵養著這個大家庭,至今已持續了28年之久。

我家的家風-五年級作文10

  前段時間電視上一直在放著家風這個話題,說每個人的家裡都要有家風和家規。我是根據新聞上的專題,來寫這篇作文的。現在大家都很注重家裡的風氣,風氣的範圍有大有小,有國風、也有班風,今天就來講一下這個家風吧。

  所謂的家風就是自己家裡的風氣,家裡的風氣好不好就會影響到子孫後代,一個家庭或家族的家風要正,首先是要注重以德立家、以德治家。家風也好幾種,在家裡做的事、在家裡做家務等等,在家裡做的事情的是好家風。家風也叫門風,是一個家庭或家族的分為傳統風尚。

  家規很嚴格的,所以家裡的規則必須要嚴格遵守一個家庭所規定的行為規範,一般是由一個家族所遺傳下來的教育規範後代子孫的準則。家規也叫家法,國有國法,家有家規,就是指一個國家有一個國家的法律,一個家庭有一個家庭的規矩,這個規矩就相當於國家的法律。指家庭的規矩,做任何事都要懂得講規矩。

  最後,我覺得好的家風和家規每個人都要嚴格的遵守,我們小學生也要自己遵守好的行為規範,講規矩,要正義。

我家的家風-五年級作文11

  良好的家風在一個家中的地位非常高,有了它才能讓家更好。

  良好家風在我家。要學會禮讓,做人不能太自私。有東西擺在眼前不能總想要得到最好的,要把最好的讓給別人,只有這樣下次別人才有可能讓給你,人敬我一尺,我敬人一丈,這句話說的一點兒也不假。要學會分享,有什麼好東西不能獨吞,要與同伴分享。有句話說的好:獨樂樂不如眾樂樂。要尊師敬長。對於長輩一定要尊敬,長輩說你有錯,你也不能頂嘴,有則改之,無則加勉。對於長輩的話也要注意點,俗話說得好: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長輩的經驗閱歷都比我們要多的多。要孝敬父母。百善孝為先,對於父母一定要孝。父母養育子女不容易,是個人就要孝敬父母,具體的做法可以借鑑《三字經》,聖人之訓。要趁早孝敬父母,等到“子欲養而親不待”之時,你會後悔莫及。要樂於助人。幫助他人快樂自己,幫助了其他人,其他人才會幫助你。這和“人敬我一尺,我敬人一丈”一個道理。這些都是我家的良好家風,有了他們,我在為人處事一道上會做的更好。

  良好家風在我家,這些家風都在無形中規範著我,讓我變得越來越好。

我家的家風-五年級作文12

  家風是一個家庭的道德標準和生存底線,就如同油鹽醬醋一樣,是一個家必不可少的成分。傳統的家風不為乎家國天下、耕讀傳家、積德行善、仁孝清廉等。在中國傳統教育思想和倫理道德的薰陶和影響下,我們家形成了以勤勞、尚學、誠信、節儉為主要特色的家風。

  我爺爺是一個地地道道的農民,他非常勤勞,是一個幹活能手,農村的活兒沒有那一樣能難住他,打土牆、箍窯洞、蓋房子、砌磚牆、摞麥子……爺爺樣樣精通。不管是山裡的活還是家裡的活,不管是自家的活還是鄉鄰的活,只要有活,爺爺總是搶著幹,而且乾得很拿手,為此受到了村莊裡很多人的尊敬。雖然今年他已經六十多歲,但只要鄰里之間誰家砌牆蓋房子,總是少不了爺爺的身影,儘管很辛苦,但他老人家總是樂呵呵的,從不叫苦叫累,把幫助別人看成是一件積德行善的事。正是在爺爺的影響和教育下,爸爸自小養成了勤勞的習慣,各樣家務和農活他都是好手。爸爸對我們的要求也很嚴格,我們姐弟有時趁放假要睡懶覺,但爸爸總是到平常上學起床時間就叫醒我們,還拿來《朱子治家格言》來教育我們,說早上應該早起,打掃衛生,幫大人幹家務。

  “一等人忠臣孝子,兩件事讀書耕田”。爺爺除了勤勞之外還非常重視子女的教育。雖然他自己識字不多,但對子女的教育毫不馬虎,他老人家省吃儉用,最終把爸爸供成了吃公家飯的幹部,為此,爺爺覺得很有精神和臉面。正因為爸爸給爺爺掙了面子、長了精神,所以爺爺老早就認識到了讀書的重要性,對我和姐姐的學習也非常重視。儘管很疼愛我們,但是對學習卻盯得很緊,只要我們在學習上偷懶,爺爺從來都不手軟。在爺爺和爸爸的共同管教下,我和姐姐都養成了愛學習、勤讀書的好習慣,我們的學習成績都很好,很努力。

  誠信也是我家的良好家風。在爺爺的思想中認為,誠實守信是做人之根本。聽爸爸說爺爺一輩子就講究一個“誠”字,與人打交道從來不哄不騙,寧肯自己吃虧也不失信。爸爸繼承了爺爺的優點,在這方面在做得也很好,給我們樹立了良好的榜樣。記得我二年級的時候,因為年齡小、不懂事,有一次和班上的小朋友玩耍時拿了同學的許多畫筆,爸爸發現後問我,我謊稱是自己的,不料爸爸卻非常認真地說:“別人的東西不能隨便拿,小時偷針、長大偷金……”儘管當時爸爸說得有些深奧,我似乎不大懂,但還是低下頭說出了實情,爸爸當即領我去學校找到同學歸還給了人家,還讓我向同學道了歉……我那時覺得爸爸有些好笑,但現在想起來,卻是那樣的刻骨銘心。

  在我們家,每天的飯桌上是爸爸講“儉樸之經”的主課堂,“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恆念物力維艱。”爸爸給我講爺爺所經歷的上世紀六十年代三年困難時期的故事,講他自己上小學、上初中時捱餓的事……要求我們吃不完的飯堅決不準倒掉,要留到下一頓熱一熱再吃,要節約糧食、煤氣、水電……在長期的耳濡目染中,我和姐姐自覺不自覺地都把節儉落實到了自己的行動中,吃飯從不挑剔浪費,穿衣從不挑三揀四,寫字從不浪費紙張,零花錢都會用在刀刃上……

  俗話說:“家風正、則後代正,源頭正、則國家正。”這種說法是否有些絕對,我們暫不去評論,但從家風開始推動黨風、政風和社會風氣的改善我想不無道理。願勤勞、尚學、誠信、節儉、有德成為更多家庭的良好家風,滋養更多的中華兒女健康成長,推動整個中華大家庭文明進步、和諧發展!

我家的家風-五年級作文13

  最近我認識到了一個新詞——家風。縱觀古今,只有樹立了良好的家風,才能成就一番豐功偉業。

  下面,我來介紹一下我家的家風吧!我家的家風就是誠信、孝順、自立、愛幼。

  說到誠信,就要從爸爸說起了,有一次,爸爸有急事,需要錢,爸爸借到了錢,給借主寫了一張字條,上面寫著我家的聯絡方式,借主還沒想要,爸爸就還了錢。這就是誠信。

  孝順也就是姐姐了!我們家的吃穿都是姐姐的錢她沒花過爸爸媽媽的一分錢,這也是自立了。

  愛幼,就是媽媽,姐姐雖然自立,但她也得有母愛,我和姐姐還有其他小朋友都被媽媽愛著。

  家風是一盞燈,照亮我前方路。家風是一條路,伴我走向光明。家風是一面鏡子,時刻發現自己的弊端。

  在我家的大廳裡,端端正正的掛了一幅字:吃的苦中苦,方為人上人。每每看到這十個大字,心裡總是有所感悟。爸爸說要把這句話銘記於心,它會使我受益匪淺。

我家的家風-五年級作文14

  俗話說“無規矩不成方圓”,在父母的叮嚀,長輩的嘮叨下,我漸漸地養成了一種行為習慣,這就是所謂的家風吧!

  我爺爺是一個非常勤勞、老實的人,以前家,必須要有乾燥易燒的柴火,家裡的大人都有很多活兒要做,顧不上砍柴、做飯。所以,這個活就交給予我爺爺,每次回家,都要先爬上山,那時候不有上山的臺階,找一些乾淨,乾燥的木條,砍下來,背到家裡去。長大以後,由於太爺爺很早過世的緣故,爺爺被迫開始工作。他做過的事可多了,從砍柴開始,先是油漆匠然後是木匠,拖拉機手,當過工人,管過生產,還差點成了廠長。現在他已經七十多歲了,可還是每天六點多起床,拖地、掃地、整理傢俱。

  爺爺奶奶對自己家裡人有嚴格的要求,時常要求我們要守規矩,比如要一家人到齊了才開始吃飯,我們也時不時“偷吃”點,可免不了被罵,爺爺也一樣,吸菸和打麻將不知被說過多少次。

  我小時候是在爺爺奶奶家長大的,上了幼兒園大班才去新安江,習慣了彼此的陪伴,於是不由自主的想念,每次放假我們都會去一次更樓,把他們的需要的生活用品拿去,一家人開開心心地吃飯,平時我們也會打電話,一聊就十幾分鍾。

  這就是我們家的家風“勤勞、誠懇”。

我家的家風-五年級作文15

  人們都說“國有國法,家有家規”,我家的家風、家規到底是什麼呢?

  從我記事起,媽媽就用她的言行舉止感染著我。媽媽出門坐公交車總是站著把座位讓給老年人或者行動不便的人,我也經常很不理解的跟她鬧,說為什麼我們好不容易坐到的位置要讓給別人,媽媽就會微笑著悄悄對我耳邊說:“我們年輕站站能長高,爺爺奶奶們年齡大了,站著可能就會摔倒,會很疼!”這樣的事就自然而然地印在了我腦海裡,一直伴著我成長,我現在坐公交車遇到這種情況總會主動讓座,從那以後也學會了怎樣幫助別人,關心別人。

  我還記得媽媽常常會帶我回家看望我的外公外婆,主動幫他們做家務,給他們帶上好吃的點心。媽媽平時是個生活很節儉的人,但對他們卻從來不小氣,我時常也會因這吃點小醋。媽媽總會對我說:“沒有外公外婆就沒有我,更不會有你!”現在慢慢我也懂得,有好吃好喝先留給爸爸媽媽,在家也能幫著做些力所能及的小事。

  仔細想想,我媽媽這日常引導的點點滴滴應該就是我們家的家風家訓家規吧!我應該牢牢記住,好好把它發揚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