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節約> 愛糧節糧有獎徵文範文

愛糧節糧有獎徵文

愛糧節糧有獎徵文範文

  從以往的“民以食為天”隨著時代逐漸的發展漸漸演變成了“民以食為樂”越來越多新奇古怪花樣百出的食物出現在我們桌上,讓大家漸漸忘了食物原本的意義。小編收集了愛糧節糧的徵文,歡迎閱讀。
 

  第一篇:愛糧節糧

  烏雲在天空中旋轉,停留,像一個可怕的巨大魔鬼,惡狠狠地望著沉悶的大地。長蛇一般的閃電也在天空中肆意地舞動著,緊接著是雷公發出幾聲怒吼,的確叫人有些毛骨悚然。

  快要下雨了,我想起了爺爺。他還在田地裡收割稻穀呢,想到他那蒼老的身軀將要被豆大般的雨滴淋打,我便鼓起了勇氣,拿著雨傘和爺爺的蓑衣斗篷,迎著冷颼颼的風,快步地走在烏雲的底下。

  慌慌張張的我終於看到爺爺了,盪漾著波濤的心也漸漸平靜下來了。爺爺彎著黑亮的脊樑正在利索地割著稻穀,他乾枯瘦小的身軀彷彿風都可以把他吹動了。我衝爺爺大喊了一聲:“就要下大雨了,爺爺快回去吧!”爺爺沒有回頭看看我,只是應了一聲:“不礙事,你先回去吧,我割完這些再回去,還有一陣子才下雨呢。”我沒有回去,站在那裡,望著爺爺彎得像弓似的身軀,任由冰冷的風襲來。

  樹枝隨風搖晃著,發出嗖嗖沙沙的聲響。起起伏伏的稻浪中,爺爺就像一隻小帆船,奮力地航行。他已經把稻田看作是自己一切的財富,每個農民都是如此,為了稻穀茁壯地成長,終日任由汗水如泉湧,讓疲勞累苦身體。爺爺的背影總使我觸目感傷:滋潤稻田的不止是雨水,還有點點滴滴鹹苦的汗水。

  烏雲壓著大地,雨終於傾盤而下了。我趕緊跑到爺爺那裡,替他穿上了蓑衣,戴上了斗篷。周圍茫茫的一片,雨水模糊了我的視線,一路走來的腳印也不知蹤影了。但爺爺並不害怕,拉著長調對我說:“你快回去吧,割下的稻穀放著不管,會被雨水沖走的,我絕不允許自己的心血付之東流……”風雨交加,連站都站不穩了,我終於帶著對爺爺的敬意與擔心回去了。

  在大雨覆蓋的稻田中,爺爺一絲不苟地忙著將一粒粒稻穀放置在籮筐裡。他忘記了雨水正在肆意地拍打著他的身體,他變成了稻穀的守護者。為了它們,爺爺再苦再累也值得。他常常意味深長地對我說:“人沒有了糧食,就像是樹木沒有了枝葉一樣頹唐。”

  碩碩飽滿的稻穀,後變成芳香撲鼻的米飯,原來是農民們用汗水換來的。當嚼著米飯或者喝著米酒談著笑的時候,你們就想想田地裡一條條彎曲的黑亮的脊樑吧,想想偉大而艱苦的稻穀守護者吧。請珍愛糧食,節約糧食,如果我們糟蹋了別人的汗水的結晶,那麼我們就是犯罪,比暴風雨還要恐怖。

  第二篇:愛糧節糧

  從以往的“民以食為天”隨著時代逐漸的發展漸漸演變成了“民以食為樂”越來越多新奇古怪花樣百出的`食物出現在我們桌上,讓大家漸漸忘了食物原本的意義。

  逢年過節,家裡常常來了許多人做客,一套套傳統的菜被端了上來,老人們的眼裡都佈滿了笑容和滿足,而小孩子卻在旁邊拿著筷子嘴裡嘟囔著:“怎麼又是這些菜呀。”

  記得那天,當桌上端上了菜,表妹就開始抱怨:“這些菜吃了那麼多年早膩了,我們出去吃肯德基麥當勞。”桌子被敲得咚咚的響,爺爺奶奶有些生氣了,眉間顯露出了一股滄桑感,雙目盯著那幾道菜,眼神飄得很遠:“你們這些小孩呀,現在整天就想著吃好的,其實有的吃就已經很不錯了,想當年我們那會吃飯吃肉都不是頓頓都有的呀!”

  坐在一旁的大人們也開始議論道:“爸媽,現在是二十一世紀了,不要老是跟孩子們說舊時代的事,孩子們,總想著吃些好的,人之常情麼。過去的就過去了就別再想了。”

  爺爺奶奶聽了,神情顯得有些尷尬和失望,無奈的搖了搖手:“說的是這樣沒錯,但是。。”“好了好了,別說這些了。”話還沒說完就被打斷了,他們深深的嘆了口氣。

  飯吃完了,桌上剩許多剩飯剩菜,看著這些菜,爺爺奶奶想說些什麼但還是猶豫著沒有說什麼,安安靜靜的坐在旁邊同時我彷彿又聽到了他們的嘆息。

  坐在一旁的我聽著大家的絮絮叨叨,想到在書上看到過的文章,現在的生活哪有好轉,那些受到戰爭侵略的人呢,他們不是跟爺爺奶奶那輩一樣麼。許多人因為戰爭飯都吃不飽,他們沒有心思去想吃好的,因為他們卻連吃飯都顯得有些奢侈。儘管我們現在的生活水平都提高了,可是也不能處處都想到自己啊,也許節約一點食物節約一點水資源,那些人民也不會顯的那麼貧乏了。

  想想現在全世界都倡導低碳環保,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減少對地球的汙染,在我們開始減少使用塑膠袋的次數是,在我們出門減少用汽車多步行時,在我們提倡全球關燈一小時時,也要想想,節約點食物也不是我們力所能及的麼,別再在飯桌上挑東撿西,別在沉迷於快餐無法自拔,讓那麼辛苦播種來的食物盡到他們原本應盡到的義務,這不是比原本在飯桌上留下一堆的剩飯剩菜來的更有意義麼?

  在進行低碳環保時,也別忘了我們原本就應該做到的節食節糧,那是最簡單也是最應該我們需要作出的一份貢獻。

  第三篇:愛糧節糧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這句一直流傳到今,迴盪在我們的耳邊。農民伯伯們種下了一粒粒種子,換來了是人們吃飯時開心的笑容。

  小時候我十分挑食,讓我的爸爸媽媽很操心,鄰居們也都紛紛前來幫助我,可都不見效果,我反而更挑食了。直到有一天,外婆到我家來,碰巧我正在吃飯。看到我那樣子,便決定好好地教導我一下。“蔚蔚呀,外婆帶你到田裡去玩,好不好呀?”我開心地答應了她。外婆拉著我的小手來到田裡,這時農民們都在“插秧”。頭上滿是辛勞的汗水,那時我不懂,便問:“他們在幹什麼呀?怎麼流那麼多汗呀?”外婆說:“他們在插秧,長大了結出稻子,加工成大米就是我們做飯吃的原料。你想不想試試呢?”“想呀!我開心地答道”說著話的功夫,外婆便拉著我到了田裡,“啊呀,不好,腳陷進去了,拔起一隻腳,另一隻腳又陷進去了,用手撐著把腳弄上來,可手又陷了下去,真是寸步難行呀!外婆讓人家給我一把秧苗,拿著秧苗,慢慢的彎下腰,臉都快貼著水面了,再把手裡的秧苗插下去,如此重複,總算把一把苗插完了,腰痠的要命,頭上的汗也出來了。我嚷嚷著“累死了,我不插了。”可上來的時候,腳下一滑,撲通,身上滿是爛泥。體驗過了那種高難度動作之後,我由衷地感嘆了一句:“他們好辛苦喲!” “對呀,想這樣的勞動,他們要做幾十次,才能收穫稻子,每一粒糧食來得都不容易,所以我們不能輕易就浪費了。”外婆看已經達到了她預期的效果,便直截了當地指出“挑食”就是浪費糧食的惡劣表現。聽了外婆的話,我不由自主地臉紅了。

  從那時起,我便不再挑食,無論如何都會把碗裡的飯吃完。如今我已經上初一了,看到學校食堂裡剩菜剩飯一大堆,我真希望,那些挑食的同學改掉這個壞毛病,珍惜每一粒來之不易的糧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