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大班安全教案範文5篇
作為一名教學工作者,常常要根據教學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有利於教學水平的提高,有助於教研活動的開展。那麼你有了解過教案嗎?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大班安全教案5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大班安全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瞭解火中逃生自救的基本方法。
2.初步瞭解消防的小常識。
3.培養幼兒用已有的生活經驗解決問題的能力。
4.加強幼兒的安全意識。
5.培養幼兒反應的敏捷性和對動作的控制能力。
活動準備:
1.經驗準備:教師事先帶領幼兒參觀消防隊,觀看消防知識展。
2.物質準備:消防滅火影片。
活動過程:
1.幼兒觀看消防滅火影片,引出活動內容。
師:剛才你們看到什麼?為什麼會發生火災?
2.引導幼兒結合已有的經驗,討論在家、在園遇到火災脫離危險的方法。
(1)提問:如果遇到火災應該怎麼辦?如果火很大,有很多濃煙,應該怎麼做?
(2)小結:如果遇到火災,應該迅速離開著火處並大聲呼救,撥打119報警,不能乘坐電梯等,如果貨很大,有很多濃煙,要用溼毛巾捂住嘴巴和鼻子,下蹲彎腰,煙槍逃離火場。
3.引導幼兒交流:預防火災的方法。
小結:小朋友不玩火、不適宜燃放煙花爆竹、不亂動煤氣開關等。
4.開展消防演習活動,引導幼兒採用正確的方法有序的逃生。
活動延伸:
1.組織幼兒觀察幼兒園消防通道、安全出口等,並定期開展消防演習活動。
2.遊戲活動:開展角色遊戲"火警逃生",讓幼兒經一部掌握自己的方法。
大班安全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理解圖片內容並作出正確的判斷。
2.培養幼兒的自我保護意識。
3.幼兒可以用完整的普通話進行交流。
4.初步培養幼兒的安全意識,提高自我保護能力。
5.能說出不易玩耍的地方存在什麼樣的安全隱患。
活動準備:
1.《去公園》影片。
2.《走丟了怎麼辦》對錯判斷圖片
3.《安全小知識》影片、記號筆一支《幼兒用書》大班上1第30~31頁。
活動過程:
1.播放《去公園》影片前半部分。今天天氣很好,爸爸媽 媽帶著瑪莎去公園玩。“瞧,他們出發 了.......”(播放故事影片前半部分)
2.邊看邊提問:突然怎麼了?公園人很多,瑪莎光顧著去捉蝴蝶,結果怎麼樣?瑪莎走丟了,走不到爸爸媽 媽了,這時她該怎麼辦?(幼兒積極討論發表意見)
3.出示《走丟怎麼辦》對錯判斷圖片。“小朋友們出了這麼多主意,那我們看看下面那些做法是正確的,那些做法是不正確的。”
(1)幼兒觀察圖片判斷對錯。
(2)請幼兒說說:這樣做為什麼是不對的?這樣做為什麼是對的?(幼兒討論發表意見)
(3)教師做最後的小結,並請幼兒在圖畫中畫出“√”、“×”。
(4)繼續觀看《去公園》後半部分影片。
①透過正確的做法,瑪莎終於找到了自己的爸爸媽 媽。
②我們以後和爸爸媽 媽、家人或是老師出去,我麼應該怎樣做避免這樣的`事情發生呢?
③教師小結:我們要有自我保護的意識。
④觀看《安全小知識》影片。透過影片短片讓幼兒瞭解到更多地安全小知識。
活動延伸:
爸爸媽 媽和孩子可以共同看一些安全方面的小知識。
活動反思:
透過此次活動我發現平時很多不怎麼合群的幼兒,他們也能參與其中跟群體一起完成遊戲。他們能領會老師的意思甚至創造一些動作,使得整個活動氣氛活躍非常。
小百科:走失,出去後迷了路,回不到原地或下落不明。
大班安全教案 篇3
活動設計背景
交通安全很重要,我們時刻都不可忽視。本次活動主要是講有關交通方面的知識,遵守交通規則要從幼兒抓起。讓幼兒懂得交通警察在馬路上指揮交通時所做的手勢,並讓他們學習一些簡單的指揮交通的動作手勢和交通標誌,使幼兒明白遵守交通規則對交通順暢和保障生命安全的意義。
活動目標
1. 瞭解一些常見的交通指揮手勢。
2. 認識一些交通標誌。
3. 培養幼兒自覺遵守交通規則。
4. 激發對交通警察的尊敬和愛戴之情。
5. 遵守交通行為規則,不做“禁止”的事。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是學習一些常見的交通指揮手勢和標誌。
難點是讓幼兒自覺遵守交通規則。
活動準備
1.交通警察指揮交通的圖片。
2. 一些交通標誌如斑馬線,人行橫道,禁止行人通行,左轉右轉等。
3.警帽,哨子。
活動過程
1. 組織幼兒觀看交通警察指揮交通的圖片並讓幼兒說說交通警察在馬路上指揮交通時都做了哪些手勢。指導幼兒學習一些簡單的指揮交通的動作和手勢。如左轉右轉,停止,直行等。
2. 啟發幼兒說說日常生活當中在馬路上如果沒有交通警察會發生什麼事?
3. 出示圖片幫助幼兒認識人行道,禁止行人通行,左轉右轉等交通標誌。
4. 引導幼兒回憶在街上見到的不遵守交通規則的行為或交通事故,討論在街上應該怎樣走,怎樣過馬路,乘車時怎樣做才能保證安全。
5. 遊戲,帶幼兒到操場上,教師畫出十字路口路線,讓幼兒扮演交通警察指揮交通,其他幼兒模仿司機開車的動作,在馬路上行駛,按交通警察的哨聲和手勢停止,左轉,右轉,直行等。然後再輪流交替扮演做遊戲。
教學反思
本人組織這次活動比較接近日常生活,所以孩子們都很認真聽並積極參與,學習興趣很高,接受能力也快,能掌握一些交通警察指揮交通的手勢,懂得了一些交通標誌,教學效果不錯。在教學中設計的遊戲活動目的是引導幼兒在玩中學,在趣中練。
大班安全教案 篇4
在平日的教育實踐中,對幼兒的安全教育往往停留在表面,或讓幼兒被動的接受“你不能怎樣,你不該怎樣”,成人如此反覆的強調只會讓孩子的逆反心理更加突出,針對我班的實際情況,本期我們開展了一系列安全教育活動,如:談話活動“我身邊的危險”,看圖講述“誰對誰不對”,社會活動“有趣的標誌”等。讓幼兒主動獲取一定的安全知識和求助方法,樹立了安全意識。透過這一活動的開展,我發現每天喝水時,小朋友能主動地先試一試是否太燙,開門、關門時也會看看手是否放在門框上了,透過設計標誌小朋友也會自覺規則。
在活動開展的同時,活動的設計也呈現出一些問題,如課程領域的設定、幼兒在活動中的討論、教師的引導提問不充分等都直接影響了教學效果,所以在活動設計的初期,我應根據班級的各項情況制定相關的活動領域,課程的各個環節,多進行思考,以便開展更多優秀的教學活動。
大班安全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瞭解基本的消防知識,學習火災中簡單的自救方法。
2、樹立防火意識,提高幼兒的自我保護能力。
3、喜歡參與體驗。
4、培養幼兒的合作意識,學會團結。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著火時學會用正確的方法保護自己。
難點:有初步的安全消防意識。
活動準備
消防標誌“嚴禁煙火安全出口火警119相關字卡電話溼毛巾。”園內備有必要的消防設施(火災影像畫面)
活動過程
一、匯入
1、(消防車的聲音)聽,這是什麼聲音?發生了什麼事情?
2、組織幼兒觀看火災的錄影,使幼兒感受火災的危險性。
3、我們小朋友講講看怎麼會引起火災的?(幼兒討論)
二、假如我們小朋友碰到火災了,那時候我們會怎麼做呢?
1、報警:火災發生後不要慌張,撥打火警電話119;報告失火的詳細地址,在得到消防隊的明確回答後,才可以掛電話。趕快離開現場,到鄰居家呼救;(教師和幼兒學習撥打119的電話,教師做接話員。要求幼兒說清楚自己的所處位置。)
2、除了報警,還需要做什麼?(不要乘坐電梯、升降機、迅速找到安全出口,離開火場。)
3、怎麼離開火場?
(1)用溼毛巾、溼布掩住口鼻,彎腰摸牆撤離。
(2)樓層著火,當人在二樓,應該一個個跟著走,不可擁擠下樓。
(3)關掉煤氣或切斷電源。防止發生更大的爆炸。
(4)開啟窗戶,可以用鮮豔的顏色布條呼叫,尋求幫助。
(5)如果火已經燒到身上,應該就地打滾,跳到水中,或者用厚重的衣物壓滅火苗,不能奔跑。
三、預防火災
1、出示消防標誌“嚴禁煙火安全出口火警119”講解其含義。
2、觀看錄影,教育幼兒不玩火,不放煙花炮竹。
四、防火演習。
情景:突然警報拉響。教師表現慌張,說:“小朋友不好了,幼兒園失火,火災發生了,我們趕快撤離現場。”提醒幼兒不必慌張,就地找到可以幫助我們離開的用品。教師和幼兒用溼毛巾、溼布掩住口鼻,彎腰摸牆撤離。
教學反思
大班幼兒已有了一定的思維能力和分析能力。因此我採用直觀教學法,先設定問題,讓幼兒帶著問題去看錄影尋找答案。此外,我還採用了交流討論法、賞識激勵法、遊戲法層層深入、加以整合。例如:大膽地鼓勵小孩子想辦法,表達自己的方法和自己的想法是現在要倡導的。在活動當中,我多次的讓幼兒發生火災的時候應該怎麼辦?帶著問題去思考。在幼兒都掌握了報火警、逃生方法時,例如:老師扮演消防員,讓幼兒來報火警。這一環節也充分體現角色遊戲給小孩子帶來的趣味性、知識性。又如:在檢驗小孩子是否掌握正確的逃生方法時。讓小孩子完全體驗,投入於遊戲知識氛圍中。不知不覺就掌握了、自我保護的方法,提高了自我保護的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