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黃山作文7篇
在平平淡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作文了吧,藉助作文人們可以反映客觀事物、表達思想感情、傳遞知識資訊。那麼你知道一篇好的作文該怎麼寫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黃山作文7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黃山作文 篇1
你去過黃山嗎?看過那此奇峰異景嗎?
我到過峰巒雄偉的泰山,也見過風光秀麗的青雲山,但黃山的美讓我永遠難忘。黃山的山峰真險啊!每一座山峰都是筆直的,好像一不小心就會掉進深淵一樣;黃山的雲海真美啊!遠望天空,朵朵白雲像一對對白色的蝴蝶,悠閒地飛來飛去。
最讓人難忘的要數黃山的奇石了,黃山的石真是無奇不有,有天狗望月、仙女彈琴、猴子觀海等等,我最喜歡仙女彈琴了,輕盈的長髮飄在琴上,靈活的手指在琴鍵上舞動,是那麼的高貴、純潔,如果仔細的聆聽,彷彿可以聽到她彈奏的優美樂曲。
黃山啊,你的奇異美景使我流連忘返。
黃山作文 篇2
黃山,是我國非常著名的一座山,素有“天下第一奇山”之稱。特別是“奇松”“怪石”“雲海”“溫泉”堪稱四絕。這個暑假,我便帶著興奮和激動的心情來到了盼望已久的黃山。
首先,來說說中國人都知道的一棵樹---迎客松。如果在黑壓壓的一片怪石中看到一片綠色,那麼恭喜你,馬上就要見到迎客松的“真面目”了。它,傲然挺立在懸崖峭壁上,雖然經過數千年歲月的洗禮仍然鬱鬱蔥蔥,充滿生機,真是讓人佩服!聽媽媽說,因為迎客松主幹上有一叢枝幹斜伸出來,彷彿在熱烈歡迎遊人的到來。所以獲其美名“迎客松”。
再來說說“引蛇出洞”,別奇怪,“引蛇出洞”其實是一塊石頭。關於這石頭的故事我只記得大概了,你們可別笑我記憶力差,之所以只記得大概,還不是要怪這“奇石”。當導遊介紹時,我已經深深沉浸在這神奇的石頭當中,無法自拔了……
不知不覺,晚霞映紅了天空、映紅了迎客松、映紅了奇石,也映紅了回家的路,我們就這樣在戀戀不捨的離開了黃山,真希望下一次的黃山之旅儘快啟程!
黃山作文 篇3
人們總是說:“五嶽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嶽。”黃山真有那麼好玩?已經去過“五嶽”的我不相信,於是,老爸帶著我去了黃山。
黃山以奇松、怪石、雲海、溫泉聞名於世。瞧,迎客松的樣子多像一個人,伸出手在做“請”的動作;那座山峰上的松樹,多像一個戰士筆直地挺立著;這邊山峰上的松樹,宛如堅強的男人,聳立著……
黃山的怪石就更多了:有“猴子觀海”、“天狗望月”、“飛來石”、“仙人指路”等。它們的形狀各不相同,還有一些奇形怪狀的岩石,正等著想象力豐富的人去給他們取一個好聽又響亮的名字呢!
黃山的`雲海可不得了了,在天氣好時,人們可以在“猴子觀海”看到。有的好像奔騰的駿馬,有的猶如美麗的荷花,有的彷彿一件做工精美的衣服,還有的則像軟軟的棉花糖。
黃山,我愛你!
黃山作文 篇4
提起黃山,我最先想到的便是徐霞客的名句:“五嶽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嶽。”黃山的異石奇松,你也許要到了那裡才能體會出來,黃山的名松有很多,迎客松,送客松、黑虎松等等,但我主要想說一說黃山不知名的小松,它頑強的生命力令我敬佩。
我爬上天都峰,小心轉過一處絕壁,看到了黃山絕壁上的一棵小松,它的枝幹微彎,針葉亮綠,這真是一棵年輕的小松,也許是一陣風將一顆小小的松子送到這裡,於是它便在這裡安家落戶。我驚異於它頑強的生命力,為了生存,它竟然將堅硬如鐵的石頭鑽出一條長長的裂縫,還有什麼生物能比得上這絕壁小松樹的生命力呢?有一個當地的人告訴我,松樹的根部可以分泌出一種可以腐蝕石頭表面的液,將裡面一點點微弱的養分吸到自己體內。我再次大吃一驚,一塊石頭裡能有多少養分呢?可是黃山的松就是依靠那麼一點點養分活下來了,這是怎樣的一種生命啊?
我不禁對黃山絕壁上的松樹肅然起敬。它們比山谷裡的那些松要堅強多了,山谷裡的那些松啊,個個長的幹粗壯筆直,枝嫩葉肥,哪像山頂石縫裡的這些松呢?在山谷裡的這些松,腳下是肥沃的土壤,身邊流過的是和煦的風,它們一直過著安逸的生活,不像山頂的那些松,每天吸取石頭裡的一點點養分還要隨時抵禦風雨侵襲,日曬雨淋。但它們失去了生命洗禮的機會,也失去了“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的豪邁與大氣,它們永遠無法領略“無限風光在險峰”的美景。山谷裡的那些松,有一場狂風暴雨,就可能摧毀它們的枝幹。我寧願做出頂石縫間的小松,他們即使有一點養分也會奮力向上生長,根系牢不可破。我邊走邊想,走到了送客松跟前,黃山之旅就要結束了。
黃山歸來,我似乎成長了許多,我體會到了兩種不同的人生,也更加確定了我的人生的方向和人生態度,只有經受磨鍊,才有精彩人生!
黃山作文 篇5
我愛樹木。無論是東北的松樹,北京的槐樹還是頤和園的柳樹,都給我留下了不同的印象,讓我以獨特的一面欣賞它。暑假一段短暫的時間裡,我看到了最奇妙的樹——黃山松。
那是一個霧氣瀰漫的早上,我在黃山山腰上碰到松的奇觀。正是小雨過後的時候,一大片高大壯實的松樹紮根在山路邊,伸出一條條粗大的枝杈,屹立在雲海中。一會兒走近了,松樹帶著那層疊的針葉和飽滿的果實映入了我的眼簾。啊,我的眼前變成了一片單調優雅的世界。
我慢慢走近了路邊的黃山松。這和山下的松樹簡直有天壤之別。一棵棵松樹巍然挺立,深褐色的樹幹彎彎曲曲,自然伸展,形成了一個個造型,支撐著那掛墜式的葉針。樹幹,窄的兩三分米寬,寬的五分米,七歪八扭好似一個個舞者。樹枝上細長的針和彈開的松果隨風搖曳。這些神奇的樹令我喜愛上了它們。
突然,前面在那陡峭的山坡上出現了一個直接伸出牆的松樹。我不禁覺得奇怪:“為什麼黃山松可以長在垂直於地面的岩石上呢?”因為黃山松的種子一般是被松鼠傳播的,且可以分泌一種酸性物質將其粘在石壁上。倘若被彈飛,遇到任何土地照樣紮根生長。
我愛這些黃山松。黃山松和垂柳一樣,都是美麗的衛士。它既不要大片的土地,也不求水分,只是把根插進石縫裡,形成壯大的支柱根,依靠這些頑強地活下來。它把自己的根系擴大,去固土壤,去保持水分。
黃山作文 篇6
你能讀懂黃山峭壁上的那株迎客松嗎?
雲纏它,霧繞它,雨抽它,風摧它,霜欺雪壓,雷電轟頂,大自然彷彿容不得它的存在,定要除之而後快。然而,它不低頭,不讓步,不畏風刀雪斧的剔抉,在數不盡的反擊和怒號聲中,練就了一身錚錚鐵骨,凝聚了一腔朗朗硬氣。
一次次,它在風雨中抗爭吶喊;一回回,它把雲霧撕扯成碎片;它以威嚴逼迫霜雪乖乖逃遁;它以剛硬驅逐雷電遠避它方……
一切生之渴望、生之奮鬥、生之抗爭,都在這由蒼松搖出的命運交響曲中展現出來了。
讀黃山松,你不覺得我們的安徽正是一棵偉岸挺拔的勁松嗎?
安徽,襟江帶淮,千年激盪,幾經興衰,這片遼闊的大地上曾上演過多少群雄逐鹿、驚心動魄的故事啊!
這裡曾經是華夏文明的發祥地之一。老莊道學,三曹華章,新安文學,桐城散文……這些,都是中華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一句“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道出了多少人世滄桑;一句“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道出了安徽人民的勤勞和艱辛。
“相看兩不厭,獨有敬亭山”,“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五嶽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嶽”……這些,不正印證了文人墨客們對江淮秀麗景色的嚮往嗎?
眾人皆知大禹“三過家門而不入”,卻有幾人清楚那倚門而立翹首遙望、“人面桃花相映紅”的正是咱安徽潛山姑娘呀!“喬公二女秀所鍾,秋水並蒂開芙蓉”令詩人充滿了無限的嚮往,而那“舉手長勞勞,兩情同依依”的焦劉之戀不也跨越時空感動今人嗎?
文房四寶,徽派建築,蕪湖鐵畫,黃梅戲,鳳陽花鼓……這些,全是江淮兒女智慧的結晶啊!
千年前推翻了秦王朝殘暴統治的轟轟烈烈的陳勝、吳廣起義,千年後在抗日戰爭、解放戰爭中浴血奮戰的無數勇士可歌可泣的事蹟,無不印證了江淮兒女不畏壓迫、抵禦欺凌的錚錚鐵骨。
黃山松,我讀懂了你!黃山松,你是徽魂!
黃山作文 篇7
暑假裡,去了趟黃山,以往對黃山的概念統統在腦海裡被抹去了,只剩下那無窮無盡的雲海。
但凡高山,均可見雲海,但我又認為黃山的雲海更具特色。黃山的雲海,好像是從九重天上瀉下來的,厚厚的雲海在天上滾動,奇峰、怪石、古松隱現在雲海,宛如人間仙境。
在黃山腳下觀望,黃山的雲海時而想平靜的湖水,任你怎麼滾動,都無法掀起一絲波瀾。時而像兇猛的野獸,在天上示強。它高興的時候,在天上造出猴子、駿馬的形象,不高興的時候,便掀起滔天巨浪,以洩自己的煩惱;黃山仙境般的雲海時而濃密,濃到伸手不見五指;它又時而稀薄,稀薄卻又不缺雲霧繚繞的感覺,恍若給天地披上了一件紗衣.
黃山的雲海,給人無限的美感。站在天都峰眺望,此時的雲海好似一個婀娜多姿的少女。她在空中跳著曼妙的舞曲,圍繞著峰頂旋,美不勝收。在茫茫雲海中,浮現出一座座千姿百態的青峰,彷彿有意要襯托出黃山雲海的美:貢陽山麓的“五老盪船”在雲海中顯得極其逼真,西海的“仙人踩高蹺”,在飛雲中踏出起義的步伐,在這雲海中,彷彿所有的怪石都活了過來。此時,望著這一塊塊活靈活現的怪石,我不禁發出讚歎:“這雲海還真是一個偉大的魔術師啊!”
清晨早早地盤上清涼臺,平臺遠眺,還沒望見太陽,就已早早地看到了雲海中的納濾金光,由金慢慢變紅,那縷紅好似一團火,渲染著整片雲海,雲海漸漸被染紅。此時,海天相接之處出現了一個圓點,漸漸變大變圓,在這雲海中,它彷彿是無上至尊。那輪火紅的太陽牽動著四周的雲霧,肆無忌憚地在天空的雲海中揮動著筆墨,直升雲海之上,我完全沉醉在黃山這片火紅的雲海中了……黃山的雲海,就是這樣的壯。
黃山的雲海更是奇,你站在峰頂望著它,彷彿自己已經與雲融為了一起,這就是成仙了的感覺,在這雲霧中飛行。在這裡,伸手可觸雲端,隨意一捧就可以捧到滿懷的雲霧,我完全沉浸在黃山的雲海中了。
從黃山回到家已經很長時間了,似乎是記憶之深無意間開了一個玩笑,黃山那美麗、奇特、壯觀的雲海,那仙境般的雲海,在我的記憶中久久不肯散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