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中的桃花源作文(精選14篇)
在日常學習、工作抑或是生活中,許多人都有過寫作文的經歷,對作文都不陌生吧,透過作文可以把我們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塊。還是對作文一籌莫展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心中的桃花源作文,歡迎大家分享。
心中的桃花源作文 篇1
人間仙景桃花源是我國AAAA級景區,雖然離我們很近,但我從未去過。昨天學校組織春遊桃花源活動,早晨天氣陰沉沉的,好像要下雨了,同學們懷著忐忑不安地心來到學校。等到我們出發地時候,老天好像知道我們地心思,天空晴朗起來。我們全體同學興高采烈地出發了,一路上同學們有說有笑,去過桃花源的同學都說桃花源如何美麗,我是心向神往。
我們來到桃花源,首先走進桃花山,映入我眼前的是一片綠葉,雖然錯過了桃花盛開的季節,但綠葉中稍有幾點粉紅色的桃花,多美啊!我真的來到了人間仙境,眼前是一片綠色地海洋。久居鬧市,來到這裡感覺空氣異常清新,難怪有人說這裡是一個綠色的氧吧,給人一種心曠神怡的感覺。
接著我們經過一座小橋,橋墩下是彎彎的流水,有風的時候會泛起陣陣漣漪,那些可愛的小鯉魚,它們時而分開。時而聚在一起,像一條橘紅色的毯子一樣,可漂亮了!
看完了流水,我們就來到秦人古洞,洞口黑漆漆地,以前來過這裡地同學說這裡很窄,伸手不見五指,我便增加了一些恐懼感,魏明倩叫我不要怕,我們兩個手牽著手,摸著洞壁慢吞吞地移,我真是提心吊膽走了一會兒,看見了燈光,我便有信心了,走出洞口,我如釋重負,長長地舒了一口氣。
不一會兒我們又來到方竹林,遠看竹是圓的,摸起來確是方的,真奇怪,也很有意思的,想不到自然界還有這等怪東西,給我增加了些神秘感。
我們接著登山,站在山腳下,遠遠望去,那階梯好像沒有盡頭,看了可真叫人膽戰心驚。階梯沒有盡頭,我們一層一層地往上爬行,沒想到這麼涼爽的天居然累出滿頭大汗,到達山頂全體同學懷著勝利地喜悅齊聲歡呼。
歷經三個多小時的遊玩觀光,我們飽受桃花源的無限風光,大自然是如此的美麗而有神秘,我更加熱愛大自然。
心中的桃花源作文 篇2
皎潔的月光下,手捧《桃花源記》,微閉雙眼,讓思緒放飛。於是,我乘著一葉扁舟順流而下……放飛的思緒帶我來到了一片美麗的桃林,再而進入了桃花源……
“李白香舍”,喔,原來是太白先生所居其中,輕輕推開虛掩的小木門,只見太白肩扛鋤頭,身著布衣。我上前便問:“先生,你這時不正該在大唐那個歌舞昇平的時代裡享取高官厚祿嗎?為何過得如此平淡?你揮袖大笑,吟出“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的豪情壯志,痛斥唐玄宗只拿你作樂,不讓你達報效國家之願。於是,你便帶著“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的自信,揮揮衣袖,離開官場。於是,你便順流而下,來到與世隔絕的桃花源。傾刻間,我明白了:桃花源是一個承載著夢想的地方。告別太白,我繼續前行……
“淵明之園”喔,原來是陶淵明先生種菊之田園。輕推籬門,只見淵明俯身摘菊。聞聲響,便回頭,帶我在其田裡細品菊花茶,淡淡的清香,夾著陣陣的清涼。不禁讓我精神大振,好似飄飄欲仙。品茶之餘,我便問:大千世界,無奇不有,為何要棄官歸隱於此?你坦然一笑,道:官場黑暗,勾心鬥角,為何不離開那整日烏煙罩氣的官場,來此過著種花種豆的悠然生活。頓悟間,我明白了:桃花源是一個陶冶人生的地方。告別淵明,我繼續著行程……
“禹錫之齋”喔,原來是劉禹錫先生的書房,只見其正拿起筆,揮手寫下山川之美,古來共談。高峰入雲,清流見底……那字個個似蒼松翠柏。見我,你微笑著:你肯定想問我為何隱居吧!告訴你,這兒青山綠水環繞,安閒自在,無憂無慮,沒有外面吵雜,爭鬧。剎那間,我明白了:桃花源是一個寧靜美好的地方。
前方還有屋宇眾多,可我卻認為沒有必要再前去探訪,因為我已經明白了自己心目中的桃花源:
那是個承載著夢想,陶冶人生,寧靜而美好的地方。
心中的桃花源作文 篇3
我想,即使你我消失在茫茫人海,而我,也一定會在偌大世界的某個角落,終幾輪迴,遇見你。
爬滿綠藤的院牆,苔蘚斑駁的古井,一扇半開半掩的綠紗窗,還有一個你。
聽說你有一座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開。你就在那個不為人知的地方,守護著你夢中的白蓮。
趁微風正好,趁陽光不燥,攜一陣淡雅的花香,走到有你的地方,而我不為遇見,只為遠方。
三月,你的南方是春暖花開,我的北方卻是白雪皚皚。那裡,是否有著朵朵競放的桃花,一樹的嫣紅是否像春說的一句話;朵朵露凝的嬌豔是否是一些玲瓏的字眼;一瓣瓣的光澤是否又是些柔勻的吐息在含笑著顧盼生姿;而我卻獨戀在微風中搖搖欲墜的桃花,好像三月薄唇邊一抹多情的痕跡。
那個遠方,謎一樣的遠方。
在蟬鳴聲聲入耳的盛夏夜晚,天空的深紫色與淡粉交相輝映,沒有筆墨的渲染,自然地流露。偶有滿天繁星斑斑駁駁地為這份靜謐的美作點綴。它們隨心所欲,它們肆無忌憚,它們就那麼張揚而狂熱地盛開在這個平常的夏夜,綻放出自己的光與熱。如果你在某一天的晚上漫無目的地行走在夏日的步履下,請你抬起頭看看天空,在全世界將近上億顆星星,有那麼一顆會一直跟隨在你的身後,不要驚訝,你會聽到它對你輕聲訴說的一句話:“陌生人,你好。”
若是初秋,片片楓葉鋪成的羊腸小道,蜿蜿蜒蜒地溜到某個盡頭。風起一陣,那落葉的沙沙聲就好像民國時期復古的樂器發出的滋滋聲響,霎時間一種淡淡的古老氣息緩緩駛來,我想承載一份美麗的情愫。在那個霜林醉染的時節,到這裡來,和我一起,一起看落日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時間剛剛好。
空中飄著雪花,一朵一朵優雅地落下,綻放出絕世的美與溫柔。陽光透過樹影斑斑駁駁地撒下,就這樣,小雪花都化了,留下一泓清水,映出的是你溫柔的笑靨。
在你孤獨、悲傷的日子裡,請背上行囊,來到這個不為人知的地方,趕赴一場時光的盛宴,這裡仍舊歲月綿長,人間靜好。我就在路口,等你。
心中的桃花源作文 篇4
人群川流不息,在身邊像晃動的電影膠片,我們總是懷揣自己的顏色,不停地尋找著心中的桃花源。
或是滿城風絮,梅子黃時雨;或是當時攜手處,遊遍芳草叢。
桃花源隨處可見,但哪裡才是我該去的地方?
我從各地的美景開始尋找。我到過很多地方旅行,各地風景,不同風光,我都見過。
高聳雲間,雲霧繚繞的華山;一樽金色的仙鶴立在雲上的武當山;寒氣逼人,只能看得見一片白色的長白山;水映藍天,與天相接的青海湖;浪濤翻湧的黃河壺口瀑布;斗折蛇行,清澈見底的小溪;重巖疊嶂,隱天蔽日的三峽……
它們確實令我留連忘返,但也只止於令眼睛愉悅,耳邊依舊嘈雜。
我試圖從生活中尋找。我喜歡安靜,於是關上門窗,倒上一杯熱水,放上自己喜歡的音樂。
我愛無拘無束的感覺,於是在草地上自由奔跑,累了就坐在樹蔭下看看太陽。我偶爾也有幾許閒情,在淅淅瀝瀝的雨聲中看著遠處發呆,或擺弄著身前的多肉,澆水撥土。這樣就好了,似乎不需要美景,耳邊安靜下來,眼睛雖看不見好的景色,但眼前的平淡也賞心悅目。
但總是還缺點兒什麼,心中總是嗡嗡作響。
後來,我有次來到了書店,一眼看見了《青銅葵花》這部書,目光停格,四周噪音頓消。
我捧著這本書回到家中,一口氣將它讀完,我這才發現:我找到心中的桃花源了!每本書都是一段故事,每本書都有作者的一生。我穿花尋路,見證了每一個傳奇之人的傳奇。
我不用跨越大半地球,就可以見到深不可測、美麗的瓦爾登湖;我看見地上滿是六便士,他抬頭看見了月亮;我曾與哈利在雲間打魁地奇球,我也曾看著黛玉葬花……
每開啟一本書又是一個新的時代,我看見的文字不是文字,是山丘,是湖水,是森林,是高山,是桃花源。
它們各有各的生命,在白紙上造出一個美麗的新世界,幻化成一片風景,令人心馳神往。
每一本書都是我的桃花源,是我生命的歸屬,是我向往的地方。
這世上桃花很多,沒關係,得這一朵配我胸襟,便足矣。
心中的桃花源作文 篇5
哪裡會有小橋流水,嘩啦啦的洗去塵灰,漂浮桃花蕊。——題記。
如果說,史鐵生作家心中的“桃花源”是,地壇公園。那片令一個絕望的人重生成一位大文豪的小園子。那麼,我心中的“桃花源”幾時,沈從文先生筆下的一個寧靜而安詳,卻不失人情味的一座小城——《邊城》。
還記得,初讀這本小說前幾日,我剛翻完了那本描寫一百零八位好漢的作品,浩瀚的驍勇、忠義,令我熱血沸騰了好幾天。然而,當我翻開這本更稱之為作品的作品,著實,有一種怦然心動的感覺。優美而洗練的文字講一個叫做茶峒的湘西小城活生生的展現在我眼前:蜿蜒的山巒、幽靜的小溪、黃色的牆、烏黑的瓦、近處的茶香花、遠處的流水映出水滴觀花的一顆顆的瑪瑙的石子。微風吹過翠綠的絲竹,發出沙沙的細想,乳白色的晨霧靦腆地在陽光中湖面上漂浮……
景緻柔美而寧靜,遠離都市的喧囂與浮華,取而代之的是一種超然的脫俗和清麗,似深林處悠然飄出的牧歌。這古老嫻靜而又靈動的邊城風景,孕育出一個山泉般清冽的少女翠翠,她隨遇而安,寧靜豁達的性格,漸漸吸取了我心中的焦躁和雜念。宛如一根輕柔的絲線又有牽動著我心中的一角,不知不覺中,書上出現了我低落的淚珠。
小說一頁頁的翻過,心中的雜念和焦躁不復存在。一位矍鑠的老人風雨無阻的撐著渡船,不肯受過何人的錢財,還總是熱情的贈送當地獨有的特產與茶葉,他的孫女翠翠在老人的悠揚竹笛聲中,風雨日的洗禮中,日夜成長。我驚異於沈從文勾勒得如此一個“桃花源”,一個如此寧靜、沒有半點浮華的世外桃源,一個令人過目不忘的“桃花源”一個令人無法自拔的世外桃源。
寫下這段文字,再次順手拿起此書,心中的“桃花源”,真好……
斯人已逝,風景依舊,唯有斑斑湘妃竹,訴說你的剎那芳華……——後記
心中的桃花源作文 篇6
“桃花源”在陶淵明的視角中,是一個有山有水,人人平等,衣食無憂,沒有戰爭的絕對平均的世界。暫且忽略階級差距和絕對平均思想(以現在的社會性質不可能實現的思想)的問題,大部分地區已經實現和平並解決一定的溫飽問題。那麼顯然,我們不能再用古代社會需求去衡量現世世界了。
當然,隨著人類對美好生活的界定要求越來越高時,“桃花源”這一詞的解釋就有了更多層的意思。例如,我來到了一處風景如畫,綠水青山的.地方,那麼我一定會讚歎:“這就是’桃花源’!”或是我今天讀了一本蘊含哲理的書,思想與思想之間碰撞出火花,那麼我的精神世界就會猶如“桃花源”般充實豐滿。
如果一定要讓我從地點或生活環境的角度去評判出一個“桃花源”,我會不假思索地說出一個地方——瑞士。為什麼會是瑞士?首先,如果你有機會長期生活在瑞士,那麼你在經濟上就已經實現了“桃花源”般的水平(不可否認,物質基礎也是實現“桃花源”的重要條件之一)。
在高消費的國度,意味著你將得到更好的社會資源,例如:醫療、教育、娛樂。同時在瑞士的因特拉肯,有著“上帝的左眼和右眼”之美譽的圖恩湖和布里恩湖。水天一色,在因特拉肯彷彿得到了最好的詮釋。
由於個人的旅行經驗,在因特拉肯附近的一個小鎮,我深深地體會到了瑞士人民對生活的極度追求。
在那個小鎮上,每一戶人家都不大,都是一座座二層小樓。雖然住的簡單,但他們的小花園卻不簡單。遠看五顏六色,色彩斑斕,但細細琢磨卻很有講究。橙色的南瓜陪鮮紅的花朵,細高的小果樹被低矮的灌木叢包圍。
更讓人羨慕的是,在碧藍湖水邊,竟搭起一張餐桌。美食配美景,怎麼不能讓人拍案叫絕?
瑞士真正讓我向往的原因是人們對生活積極。即使是頭髮早已從烏黑到斑白,他們也會噴上淡雅香水,穿上精緻的皮鞋,做一輩子的紳士與淑女。
“桃花源”從古至今都是人們心中一直追求的美好境界。它的魅力足以讓人們付出時間與金錢去追尋,同時也促使著我們不斷進步,從而有足夠的能力去實現“桃花源”。
心中若有桃花源,何處不是水雲間。
我心中的桃花源
心中的桃花源作文 篇7
陶淵明筆下的桃花源,真是人間仙境,鳥語花香。在我心中也有一個屬於自己的“桃花源”。
遠離喧囂的城市,獨自開車來到了一個屬於我自己的地方,這個地方在我眼中是獨一無二的,它就是我的“桃花源”。
在春天,我在草地上打滾、玩耍。無論是站著、躺著還是坐著,心情都顯得格外舒暢。溫暖和煦的陽光輕輕地撫摸著我,它也催促著草兒們快快長大。春天是個陰雨連綿的季節,我獨自站在空曠的草地上,沒有樹,也沒有傘。雨落在身上那種涼涼的,癢癢的,舒服的感覺。耳邊傳來淅瀝瀝的雨聲,它有點像草兒們正貪婪地吮吸著春天的甘露的聲音。
在夏天,我躺在一個可以遮擋烈日的地方,聽著知了不停地叫喚聲,安然入睡。醒來時,我可以在小河中釣釣魚,因為這樣可以為今天的晚飯加菜;我還可以在小河中游泳,享受著那嘩嘩的流水聲,清涼乾淨的河水和小魚親我手指頭的感覺。有時我在水中玩耍時,還會“驚起一灘鷗鷺”。
秋,一個豐收的季節,我收穫到了自己的勞動成果,這不僅甜在我的嘴裡,還甜在我的心頭。我漫步在田野上,聆聽著一顆顆果實破殼而出的聲音,聽它們對生命的表白。我漫步在樹叢中,落葉像是一隻只翩翩起舞的蝴蝶,我用手想抓住它,但它從我手指縫裡溜走了。我又從地上拾起它――一片被秋風吹得通紅的楓葉,我把它放在我的口袋裡,為自己留下一份成熟的秋天。
冬天到了,白雪紛飛,一片片白雪帶著寒風飛臨人間,為大地披上了一件白色的大棉襖。雪下了一夜,地上,樹上,屋頂上都是一望無際的白色,粉妝玉砌,像一個白色的宮殿。我走出屋子,雪已經堆了一尺高了,我深一腳淺一腳地在雪中漫步,雖然有些困難,但我沒有走回頭路。小河已被凍住了,我可以穿上溜冰鞋,從小河的上游一直滑到下游,寒風就像是一把把飛刀,把我臉割得通紅,但我玩得很開心。
回首我的“桃花源”其實也只有一小河,一草地,一樹林,一田野而已。我相信經過我的努力,以後我一定會有自己的“桃花源”。
心中的桃花源作文 篇8
陶淵明的一篇《桃花源記》引無數人為之追尋一世卻無功而返。我的桃花源是心中一束遠方,遠方一處淨土,淨土一處極樂。
我的桃花源是“曖曖遠人村,依依墟里煙”的寧靜祥和。一出門端著份兒迎接一天的喜悅走向自己那一畝綠油油黃燦燦。忙活不久,寥寥炊煙自遠方八九間草屋升起,白白地像給遠處的山、水籠上一層神秘的外紗,叫人看不清她的秀麗只得個朦朧的神秘。那煙是白中略帶一點點灰色的。但絕不是灰黑色的。因為那不是城市的工業廢氣,也不是霧霾煙塵;那煙是柔和的,不需要戴著口罩防止臉部傷害。那煙是朦朧卻不是灰濛濛的。你只需定睛會神,那秀麗也能盡收眼底。那份寧靜祥和是陶淵明畢生所求,更是我心中桃源。不在喧囂中與世浮較真兒,也不在浮華中與是非論辯。
我的桃花源。是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怡然自得。在東邊的籬笆下采摘菊花。恍然間抬起頭,映入眼簾的是遠方雄偉壯觀的高山,不覺被那份磅礴大氣吸引。等回過神來,取而代之的是一份驚訝與欣喜,低頭看向手中,是泛著淡黃色的菊花,那份怡然自得迅速將心靈深處填滿,更成心中所求。不是刻意鋪陳的菊花園,也不是精加修飾的景區高山,僅是恍然一眼的一花一世界,僅此而已
我的桃花源是那一間小小的木屋。它沒有什麼華麗,也沒有什麼奢逸。它有的只是他出門苔階上青綠透亮的青苔。透過窗戶望過去是未經修茸不加修飾的長齊窗臺的野草。屋子沒有多麼寬廣。只是依靠主人高尚的品格而顯得滿屋敞亮。那是劉禹錫在困境中給予心中一方淨土,更成為我心中的桃花源。不是低調奢華的花園洋房,也沒有炫酷的英倫風。僅有一屋子的淡然,一個人的脫俗,一顆心的超然。
喧囂的城市不乏浮華是非,堅守本心才能立世長存。我心中的桃花源是極樂的寧靜祥和、怡然自得,更是淨土的超然脫俗。
心中的桃花源作文 篇9
那裡是綠的……——題記
對鳥兒來說,一望如洗的藍天是它的桃花源;對樹木來說,陽光肆意的森林是它的桃花源……看那小小的蝴蝶也在它的花叢中上下地舞蹈著,我不禁想著:也想要一個自己的桃花源。
遂想起記得最牢的三首“桃花源”詩。那麼,是陶淵明“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幾分愜意;還是杜甫“桃花一簇開無主,可愛深紅愛淺紅”的那種怡然;亦或是楊萬里“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的鋪天的明麗?我始終確定不下來。
在那個春意盎然的早晨,爸媽帶我去登山。喘著氣捋一把頭上的汗,再也走不動的我坐在臺階上,突發奇想,轉過身,撥開路旁的花叢,將頭小心翼翼地探出去,迎著和煦的風向下看,便映入滿眼的青翠。是那一片一片的樹林啊,它們紮在山上,隨著風微微地擺動著,泛起一陣陣綠的波浪。放眼望去,只見那遠處的群山延綿起伏,而天邊的那座山竟好似一道冰藍色的圓弧。遠遠地看見幾只鳥兒的身影,它們輕快地扇動著翅膀,和著它們獨創的清唱,在天際上劃出幾道灰藍色的影子。風輕吹著,吹得身旁的樹叢沙沙地響。這是多麼美的景色啊,我在心裡大聲地感嘆著。那清新的、鬱鬱蔥蔥的綠;那層層的,延綿起伏的山;還有那靈動的,無憂無慮的鳥兒!這不就正是我所要尋找的桃花源麼?這份愜意,這樣怡然,這般明麗!
突然感覺身體被滲透了風,特別的輕巧,我深深地吸了一大口氣,便開始幻想著自己正處於自己渴望的桃花源中。站起,抬腿便向上跑去。風迎面而來,呼呼地,輕拍著我的臉龐,好像也在為我吶喊鼓勁,近了,近了,原本只能眺望的亭子已在眼前了,抬腿一躍,我便站在了亭子裡。顧不上大口的喘氣,我急著抬起頭來,果然看見那環繞在四周的翠綠的樹群,與它們所紮根的群山。我陶醉著,不禁想要伸出手,掬一捧最鮮嫩的綠色,把它帶回家……
我想,我已經找到了我心中的桃花源……
心中的桃花源作文 篇10
我今天聽老師講了一個真實的小故事……在這個人很小時的時候,它不受人們的關注,因此他覺得自己很不幸福。於是,他覺得是不是努力學習考上好學校就幸福了呢?他便努力的去實現自己的夢想,去尋找幸福。他的願望實現了,並且還有了一個稱心的好工作。但是,他還是覺得自己不幸福,他覺得如果當老闆,可以掌握自己公司的每個人是不是就幸福了呢?經過努力,它再次的實現了一個願望,並且有賢惠的妻子和可愛的孩子。但是,他還是覺得自己不幸福。有一天,他坐車去辦事,突然地震了,他覺得自己肯定生存不了了……但是,他醒來後發現什麼都沒事,此時此刻,他明白了一切,自己生活在這個世界上就已經很幸福了。當我聽完了這個故事,我便覺得,我和這個故事的主人公有共同的感覺,我也覺的,只要生活在這個快樂的世界上,並且有自己喜愛的班級,愛好就很幸福了。
每個人都有自己心中那個“桃花源”,有的人認為,每天什麼都不幹,無所事事,快快樂樂的生活就是幸福;有的人認為,陶淵明筆下的“桃花源”也是他們心中的“桃花源”;還有的人認為,沒有拘束,自由自在的生活就是幸福。當然,我也不例外。每天,上課的時候,有時會坐在班級,學著功課,做的習題,聽著講解。下課的時候,和同學聊聊天,或者爬窗臺上看著操場的同學無憂無慮的玩耍著,或者溫習下節課的內容……每天有著這麼多快樂的事情,就很幸福了。不要總以為,過著貴族般的生活是每個人所追求的幸福,平凡人有平凡人自己的幸福,只要心存感激,世間萬物對你也會有感情,你便會感到幸福。每個“桃花源”並不都是虛幻的,為自己的生活找一個支點,去努力去奮鬥,就不會覺得無所事事了,也就是說,這樣,便會很幸福的……我心中的“桃花源”,就是這樣的。
心中的桃花源作文 篇11
遠方的第一抹晨光刺破了無盡的黑暗,太陽再次照耀這方天空。近處,嫩草上的露珠正折射著這束光,溫柔而安靜……
一股菊花茶的芳香彷彿在身邊環繞,尋著香味走去,發現是媽媽在泡茶。她略帶欣喜的眉眼間洋溢著光彩,咧開嘴向我笑了,溫柔地說:“快喝吧,你不是最近喉嚨痛嗎?菊花茶可以清熱解毒呢!”我報之以感激的一笑。認真凝視著菊花茶,看著淡黃的菊花沉入壺底,再加上水後,便在水中盤旋。把水染成淡黃色,那黃很淡,很誘人,很清澈,令人心生恬靜之感,沒有一絲雜念。輕嘬一口,熱氣迎面撲來,一股溫暖在心中瀰漫,內心被菊花的芳香所佔據。
菊花茶的味道,是漁人看見“芳草鮮美,落英繽紛”的那種嚮往。
“咚咚咚”背後傳來奶奶用搗錘搗藥的聲音。她將種類繁多的藥材一一放入缽中,樟腦、薄荷油、天然橡膠等相映成趣。她的眼微眯著,似乎很享受這一過程,抬頭髮現我,便緩緩啟齒:“你爺爺啊,最近老說關節疼,我就尋找思著熬幾包藥貼給他敷一下。”
雪白的瓷缽裡盛著一團棕黑棕黑的東西,在青白色的映襯下泛著光,空氣中瀰漫著嫋嫋藥香,不一會兒,便變得濃烈馥郁,又帶著幾分苦澀。敷上藥貼後的爺爺閉著眼,一臉的滿足與輕鬆。
看著他們,我想到了桃花源中人“黃髮垂髫,並怡然自樂”。
吃過晚飯,可慣性地出去散步,始終都相信:飯後走一走,活到九十九。飯後的小散步便於腸胃消化,還可以幫助睡眠,並讓整個人的心情都好了起來。走在路上,看著一盞又一盞的路燈亮起,照亮著一條條街道,溫暖著每一個人的心靈。碰見認識的人,微笑著打個招呼,心情愉悅。有時,抬頭望向那輪殘月,總有星光相伴,光暈縹縹緲緲,把溫柔的光照耀在每個人的身上,別有一番浪漫。
飯後散步,感受“阡陌交通,雞犬相聞”的美好。
人們之所以嚮往桃花源,是因為那裡有我們所沒有的甜蜜、舒適與美好。小時候,不知多少次幻想過桃花源,殊不知,桃花源就在身邊。因為,人們在這裡是幸福的。
博羅,那座養生之城,便是我心中永遠的桃花源!
心中的桃花源作文 篇12
我揹著書包在鋼筋水泥的迷宮中穿行,工業揚塵使我咳嗽連連。車輛如一頭頭野獸,刺耳地咆哮著穿行,我只好喘息著往家裡趕。
昔日長著青苔的石板路已被粗獷不平的瀝青覆蓋,小區那曾立著樹的地方已然只剩下一座低矮的樹墩。看著它,我不由得又陷入了回憶
踏上一級臺階,泥灰的痕跡尚可分辨。那時,這裡還略顯古樸,房屋老舊、單一,石板路的縫隙中總會探出野草倔強的頭;門口的井臺上爬滿了青綠可人的苔痕。最顯眼的,莫過於那棵玉蘭樹了。
它的枝幹粗壯而光滑,葉片光滑堅韌,雨水一澆便好似要滲出水來。到了開花之時,便爆滿了一樹白花,好似樹上停滿了雪白的鴿子,讓人不禁駐足仰頭欣賞。它雖已年紀不小,但仍似少年般意氣風發,挺拔的軀幹穿戴上整齊翠綠的披掛,輕掃著頭頂的藍天白雲。
復走上幾步,來到一處窗臺,一眼撞見我當年觀察昆蟲的“樂園”。那時的我對這些生靈充滿了好奇,經常蹲上幾個鐘頭來觀察它們。暑假,帶一個放大鏡,往樹下一蹲,我便走進了一個有趣的“新世界”:螞蟻們忙碌地搬運著糧食,觸角有節奏地擺動著,彷彿在喊著號子;瓢蟲慵懶地趴在葉上,享受著這暑日的清涼;不時幾隻黃蜂飛來井邊,痛飲甘甜的井水,頭頂傳來蟬兒們歡快的笑聲。陽光無論怎樣毒辣,這棵巨樹都會留下一片清涼,為昆蟲和人們提供一個夏日避暑的去處。
又走上一層,瞥見一把殘破的竹椅,又憶起了那些夏日的傍晚。老人們搬來一把把椅子,大家坐在一處,談論生活、時事。我們這些小孩最喜歡聽張爺爺講故事了。每當他把摺扇“撲啦”地一展,清清嗓子,我們便都圍子過去,屏息斂聲,聽他用低沉的聲音講述一個個神話故事。配上徐徐拂來的晚風;從葉縫中漏下的月光與蛐蛐的輕唱,有著如魔法般的吸引力。
想著想著,我已走到了門前。打量著周圍這灰色單調的世界,我不禁疑惑:我們砍去樹木、趕走昆蟲,將世界通通改造為無趣暗淡的樣子,究竟值得嗎?
我不由得放下包,快速地奔下樓。我想,我還可以為那棵被砍去的樹做些什麼。
心中的桃花源作文 篇13
總想著去找一塊屬於自己的淨土,輕輕地播種下一粒花種,等待著那朵小小的桃花靜靜的綻放。
——題記
遠離城市的喧囂,來到人間的仙境,在鳥語花香的地方,在纖塵不染的明淨天空和澄澈河水中,一望無垠的壯麗的花海和華美的麥浪,一切唯美得心醉,讓人忍不住遐想——上天在雕琢這件作品時,該傾注了多少心血。許是上天太過於憐愛才將它悄悄藏起來,以免沾染塵器。
在這個桃花源中,山峰是多麼的獨特,既險峻陡峭,但又秀美壯觀,山巒起伏,好似綠色的波瀾,令人賞心悅目。山峰高不可攀,似一把利劍直指雲霄,且山上有一條瀑布直奔而下,飛流萬丈,水清,樹榮,山高,草盛,趣味無窮,它如同一條堆了霜雪的白練,飛珠亂濺,令人歎為觀止。溪流兩岸長著嬌媚的桃花,花瓣被風吹落在臉上,深吸一口氣,彷彿清香縈繞在我周圍,如同被春雨洗禮了一般,是那般的清新自然。沿著岸漫步走上幾百米,跨過小橋,走上青石板鋪成的街道,如同到了神話的彼岸。
走進村莊,這裡的人們是那樣的熱情好客,他們美的泉水贈與你,將香氣撲鼻的點心給予你。他們在村子中的生活無憂無慮,好比天仙。世人幾乎無一不想去那裡生活。可是這個地方是很難找到的,只有你的心是善良的,才可以進去,但是如果心不善良的人即使知道洞口在哪裡,也不會進去。在這裡沒有戰爭,沒有爭吵,沒有人與人之間的猜疑,一切悲劇都不可能在這裡發生。在這裡,只有人們的歡歌笑語,,只有人們的善良真誠的心……
現代生活中,人再也不像桃花源裡的人那麼熱情好客;再也沒有桃花源裡的舒適生活。取而代之的是人與人之間的冷漠,高樓大廈的“誕生”,忙碌的生活節奏,緊張的學習(工作)壓力……
我心中的桃花源,我曾多少次為你夢迴牽饒:我心中的桃花源,我曾多少次為你吟唱!
桃花源,你是鏡中的落花:你是水中的透月;你是我遙遠的夢。你如此的縹緲,我該怎樣將你擁抱呢?
回憶我心中的桃花源,那顆流星會飛到何處呢?
心中的桃花源作文 篇14
風,輕拂過書案,掠起幾張帶著墨香的書頁;陽光,斑駁的灑在書肩,輕輕走過那帶著檀木香的書櫃。此刻,彷彿時間靜止,那方寸空間中便是專屬於我的“桃花源”。
初逢
仲夏未央,那是七月的尾巴,再一次偶然之間,我遇見了你們。那時的我,在一排排帶有燙金字型的書肩前流連。忽然,我的視線定格,《某某》。我有手小心地將你從書架上取下來,那充滿著青春少年活力的封面一下子就把我吸引住了。
翻開扉頁,一行娟秀的字跡映入眼簾,“人間驕陽正好,風過林稍,彼時他們正值年少。”那端莊而又不失些許灑脫的筆跡像極了書中的瀟灑少年們。在無人打擾的角落,手捧一卷書,細細品讀著你們的故事。書中的你們或灑脫或安靜,但在我看來,你們遠不止這樣。我彷彿也隨著你們的一次努力而成長。在翻頁時,我好像也可以看到在三號路白馬弄堂裡梧桐樹下讀書的你們,我彷彿也身處在自己的“桃花源”中。再後來,我書櫃中的藏書也越來越多,但你們恆在我常看的位置。因為,在我的“桃花源”中,不想被世俗所驚擾。
熟識
隆冬將至,左手捧一杯熱茶,右手閱一本書。我坐在藤搖椅上靜靜品讀著《撒野》。那一刻,我彷彿來到了另一片世界,那方寸地界——專屬於我。
那封面上比較簡單,白色的底上印著黑色粗體大字“撒野”。雖已閱過十幾遍,但每每在翻開時,心中總是不由得一沉。“你不要爛在那裡。”這是他班主任給他轉學前最後一句忠告,也是最誠摯的希望。一夜之間,他從重點高中到烏煙瘴氣的鋼廠,但他依舊在努力著,沒有放棄希望。忽然,一滴水珠在我臉上留下劃痕到達我的嘴角。我以為下雨了,其實不然。滑進嘴裡的水珠鹹鹹的,用手背一抹,才知淚珠氤氳滿眼眶。
主人公那一次次的努力都好像在與命運作鬥爭。期間也有過放棄,但他都堅持下來了,最終走出鋼廠,實現了原來的夢想。當風輕拂過樹梢,陽光斑駁的從梧桐枝椏間落下,耳畔迴盪著蟬鳴以及少年人們的故事,希望那時的我們都能向自己的桃花源更進一步!
努力的,去追夢吧,少年人不就應該質樸而純粹的享受著陽光向前奔跑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