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安全教案> 關於大班安全教案彙總七篇

大班安全教案

關於大班安全教案彙總七篇

  作為一名老師,常常要根據教學需要編寫教案,藉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學質量,收到預期的教學效果。快來參考教案是怎麼寫的吧!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大班安全教案8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大班安全教案 篇1

  活動設想: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常見一些不安全因素存在。如:低處外露的插座、插頭;滑梯上鬆動的螺絲、尖銳的碎玻璃片、樹枝等都會被幼兒視為玩具來玩耍,稍不注意就會發生危險。隨著幼兒良好習慣的形成和自理能力的提高,他們更需要了解和掌握一些自我保護的常識和方法。為此,我們有針對性地開展了教育活動《保護自己》。

  活動目標:

  1、知道並能說出生活中存在的危險因素。

  2、認識幾種常見的標誌,知道它們代表的意義,能積極做出反應。

  3、培養幼兒的規則意識,學會保護自己。

  4、加強幼兒的安全意識。

  5、能說出不易玩耍的地方存在什麼樣的安全隱患。

  活動準備:

  幼兒生活中游戲時的原有經驗,安全標誌多種

  活動過程:

  (一)真實情景講述----生活中存在的危險因素

  (1)問題:

  1、奔跑時碰撞容易發生什麼危險?

  2、鞋帶開了,鞋子太大,衣服太長容易在遊戲中出現什麼危險?

  3、滑滑梯時擁擠,頭朝下會怎樣?

  4、倒著走路,從高處往下跳會發生什麼危險?

  5、上下樓梯打鬧會發生什麼危險?

  6、對著別人的耳朵突然大叫會出現什麼危險?

  7、坐在椅子上翹腿、亂伸腿會出現什麼危險

  8、嘴裡含著東西哭、笑,會發生什麼危險?

  (幼兒結合自己的活動,談出自己的想法)

  (2)小結:小朋友現在正處於長身體的時候,應該注意保護自己的骨骼:坐、立、行、走要保持正確的姿勢,要堅持體育鍛煉,多曬太陽,遊戲時,同伴間不能打鬧,不能從高處往下跳。

  (二)認識各種安全標誌、符號,知道它們所代表的意義,並能做出積極反應。

  教師出示安全標誌,請幼兒認一認說一說,在哪裡見過這些標誌,這些標誌什麼意思,你見過這些標誌會怎麼做?

  (1)禁止標誌(在紅色邊框圓形內有一斜槓,是禁止某事情發生的標誌)引導幼兒說出除交通標誌中有禁止標誌,生活中還看到哪些(禁止吸菸、禁止煙火。)

  (2)警告標誌(在黃三角形內,用黑色圖形表示某些事件提醒人們注意,小心的標誌)引導幼兒說出除交通標誌中有禁止標誌,生活中還看到哪些(防火、防電。)

  (3)指示標誌(在藍色圖形內,用白色表示某些事件,是指示人們應該怎樣行進的標誌)引導幼兒說出除交通標誌中有禁止標誌,生活中還看到哪些(左拐、右拐。)

  運用直觀法和鼓勵法,引導幼兒積極講述。

  活動反思:

  幼兒仍然保留著直覺行為性思維的特點,對自己行為的計劃性、預見性較差。因此,生活中的安全事故時有發生。據此對幼兒進行自我安全保護方面的教育是十分必要的。

  從幼兒的實際情況看,他們對安全方面的知識並非一無所知。在前幾年的生活中,有意無意,或多或少地積累了安全方面的知識。在此基礎上,若能進一步運用他們的原有經驗,並從情感激發入手,引起幼兒對安全的“警覺“,這樣,才能使教育的要求真正地轉化為幼兒自覺的安全行為。

  首先,從設計多種情境,提供多方資訊著手,引起幼兒對安全問題的關注,讓他們在看看、聽聽、講講、議議中初步懂得自我保護的重要性,為以後的教育作好鋪墊。

  其次,結合日常生活、或創設特定的情景幫助幼兒瞭解什麼情況下易發生安全事故,瞭解哪些是危險動作,怎樣做才是安全行為,透過一些實踐活動和操作,以學習一些簡單地自我保護身體的方法。

  小百科:保護,指盡力照顧,使自身(或他人、或其他事物)的權益不受損害。

大班安全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鞏固幼兒原有經驗的基礎上引導幼兒瞭解雷電的危害性。

  2、培養幼兒養成良好的自我保護意識,掌握防止雷電傷害的基本常識。

  3、培養幼兒探索、發現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徵。

  4、培養幼兒反應的敏捷性。

  5、加強幼兒的安全意識。

  活動準備:

  1、事先師生、家長共同收集有關雷電知識的資料。

  2、電檢視片。

  3、場景佈置、閃電模型、鼓、電話等。

  活動過程:

  一、 活動引入

  1、鞏固和提升幼兒已有的經驗:轟隆隆,是什麼聲音?

  2、小耳朵真靈,真的是下雨了,打雷了。

  二、 在打雷時

  1、小朋友們知道雷電是什麼樣子的?還有什麼也是和雷電一起出現的呢?(請幼兒模仿打雷的聲音、描述閃電的景象。)

  2、引導幼兒在活動中能夠大膽地表述。(教師開啟電檢視片,幫助幼兒認識下雨時雷電形成的過程。)

  3、下雨又打雷時,我們應該怎麼辦?(有什麼地方可以讓我們躲雨的呢?)

  4、幼兒能夠在集體面前大膽表述自己的生活經驗(有哪些地方我們是可以躲避的,而什麼地方是一定不能去的呢?)

  三、開啟圖片,引導幼兒觀察討論,他們做的對不對?應該怎樣做?

  --圖上有雷電和雨點,一幼兒在大樹下躲雨。

  --雷雨天,一幼兒在空曠的地方踩水。

  --雷雨天,一幼兒在家看電視。

  --雷雨天,一幼兒在打電話。

  1、再次引導幼兒談一談,電閃雷鳴時我們應該怎麼做?

  2、啟發幼兒談談:危險的事情還有哪些?我們應該怎麼做?

  四、帶幼兒到戶外佈置的環境中體驗下雨天,應該怎麼做?

  --情景表演:下雨天

  請兩名幼兒扮演雷公電母,四名幼兒做不同的行為,比如:看電視、踩水、打電話、大聲說話。請觀眾說說他們的行為好不好?應該怎麼做?

  五、活動延伸:

  進行《我不玩電》、《不燃放爆竹》、《我不玩火》、《不隨便吃藥》等教育,使幼兒知道如何預防危險事情的發生,在平日裡不做危險是事情。

  活動小結:

  對於雷雨天孩子們還是比較熟悉的,只是關於雷電形成的過程不知道,在聽老師講解的時候,孩子們都聽的很認真,我將重點放在雨點的形成上,孩子們很快就明白了。在自我保護上我們採用了情景表演的模式,更深一步的加大孩子們的自我保護經驗。目標1、2大成效果較好。

大班安全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能意識到安全的重要性,增強對班級和同伴的責任感。

  2.能關注周圍環境,找出班級中的安全隱患,並設計相應標誌。

  3.學會保持愉快的心情,培養幼兒熱愛生活,快樂生活的良好情感。

  4.讓幼兒知道愉快有益於身體健康。

  活動準備

  掛圖、 彩筆、膠帶。

  活動過程

  1.出示安全標誌圖,引導幼兒找出自己認識的標記,並說一說在哪裡見過,代表什麼意思。感受在生活中標誌無處不在,知道其作用,體會標誌與人們生活的關係。

  2.請幼兒自由分組,尋找班級中的安全隱患。

  (1) 幼兒分組觀察班級裡的環境,查詢班級中有危險的地方。

  (2) 討論:班級中有哪些不安全的`事物?會帶來什麼危險?應該怎麼預防?

  3.幼兒以繪畫、符號等表徵方式為班級設計安全標誌,教師幫幼兒將設計意圖用文字說明。

  4.幼兒相互介紹自己設計的標誌,並張貼在適宜位置。

  活動反思

  這個活動的開展讓孩子不僅體驗到歌曲創編的快樂,同時也增強了孩子自我保護和保護他人的意識。在活動中幼兒積極思考和踴躍回答問題這個現象,讓我感受到了欣慰,這個欣慰在於幼兒這短短三個星期的安全教育沒有徒勞,孩子在活動中逐漸的在成熟和成長。此類活動可以繼續延伸下去,如大帶小活動,幼兒的宣傳安全小衛士活動,相信這樣更能讓孩子在活動中成長起來!

大班安全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知道夏季不能吃過多的生冷食品以及暴食生冷食品產生的危害。

  2、能說出其他可以替代生冷食品的消暑食物。

  3、形成自我保護意識,適量食用生冷食品。

  4、培養幼兒自我保護能力。

  5、培養幼兒對事物的判斷能力。

  活動準備

  1、教學掛圖。

  2、活動前排好情景劇。

  活動過程

  1、活動匯入:講故事。

  師:夏天到了,奇奇可高興了。他最喜歡夏天,因為夏天可以吃到各種各樣冰涼的食品,可是現在他不敢多吃了,這是為什麼呢?讓我們來看看發生什麼事情。(觀看情景劇表演)。

  2、活動展開:觀看教學掛圖。

  (1)出示掛圖,請幼兒按順序觀察圖片,教師提問。

  提問:*奇奇一天裡吃了哪些食品,這些食品有哪些特點?

  *然後發生了什麼事?

  *媽媽帶奇奇去了哪裡?你覺得醫生會說什麼?奇奇會說什麼?

  (2)幼兒觀察並逐幅圖講述。

  (3)教師引導幼兒完整講述:

  奇奇一連吃了很多雪糕,喝了很多冰飲料,吃了很多冰西瓜,突然肚子疼得受不了,在床上直打滾。媽媽帶著奇奇去醫院看醫生,醫生說:“生冷食品會刺激腸胃,引起急性腸胃炎。”奇奇說:“我以後再也不吃那麼多冷飲了。”

  3、活動討論:夏天怎樣消暑?

  (1)師:夏天,大家都喜歡吃雪糕,吃冰西瓜、喝冷飲,怎樣吃才不會生病呢?還有哪些食品既能幫助我們消暑又不會讓我們生病呢?

  (2)請幼兒分組討論。

  4、活動總結:夏天吃生冷食品要適量,在家聽大人的話,按照大人的規定食用生冷食品,從冰箱裡拿出的飲料和西瓜要放一會兒再吃。如果覺得很熱,可以喝一些綠豆湯或涼開水,代替食用生冷食品

  活動反思

  活動與現實生活相結合能讓幼兒更有真實感,讓受過“肚子痛”折磨的幼兒產生想知道的興趣,透過有可能發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情來明白肚子痛的真正原因,讓他們腦袋裡有意識的抗拒會讓肚子痛的東西。透過相互討論、交流,也鍛鍊了幼兒的與人交往能力,有問題大家一起解決的團隊意識。

大班安全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透過學習,讓幼兒知道並進一步熟悉交通、消防、疾病預防等方各方面的安全知識。

  2、增強幼兒的安全意識,提高幼兒自我保護的能力。

  3、幼兒能積極的回答問題,增強幼兒的口頭表達能力。

  4、培養幼兒動腦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5、知道危險來臨時如何保護自己,如何逃生。

  活動準備:

  相關圖片或影片

  活動過程:

  一、談話,匯入

  1、小朋友,我們都知道每個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所以我們應該掌握更多的安全知識,學會保護自己。

  2、今天我們來學習一些安全知識。讓我們更加懂得保護自己。

  二、學習安全知識

  1、交通安全知識教育:馬上就要放暑假了,假期一到,街上,馬路上就會有很多車輛,小朋友要記住過馬路的時候一定要注意安全,要遵守交通規則,“紅燈停,綠燈行,黃燈亮了等一等”。不在馬路上玩耍……

  2、消防安全知識教育:小朋友要做到不玩火,萬一家裡起火了,要撥打119電話。要懂得著火了逃離火災現場的正確方法,比如用溼毛巾捂住口鼻,用溼衣物包裹身體等。

  3、飲食衛生知識教育:放假了,小朋友要記住不能爆飲爆食,不亂吃東西,要儘量吃乾淨、新鮮的食物。

  4、煤氣中毒安全知識教育:不能亂動家裡的煤氣開關,萬一在家裡聞到有煤氣的味道,要迅速開啟門窗,然後離開;想辦法告訴大人。

  5、防燙傷安全知識教育:不亂動家裡的電器,和亂玩火。

  6、防侵害安全知識教育:外出時如果遇到壞人,可以大喊或打110報警。如果你感覺那個人要傷害你了,你要趕緊逃生,跑走。

  7、防突發事故安全教育:小朋友平時如果遇到危險的時候,比如遇到壞人要傷害你了,你自己先跑走,不是不勇敢;比如坐公交車的時候,萬一公交車裡失火了,可以砸碎玻璃,家裡發生危險時,你要逃生,如果家裡的什麼傢俱擋住了你的路可以砸碎傢俱逃生,不是淘氣。一定要記住遇到危險時一定要首先想辦法救自己,生命才是最重要的。

  三、結束部分

  小朋友平時要多多去學習一些安全知識,學會如何保護自己,因為每個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我們應該珍愛自己的生命。希望小朋友過一個安全快樂的寒假。

  活動反思:

  本活動主要讓幼兒能熟悉交通、消防、疾病預防等各方面的安全知識,並懂得保護自己;透過本活動增強了幼兒的安全意識,隨時把安全放在第一位,知道生命的重要性。

  小百科:假期是指國家法定的假日,也指單位規定的休假日。除雙休日外,我國國定假期為元旦、春節、清明、勞動節、端午、中秋、國慶。

大班安全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知道乘坐汽車時不隨意按動車內按鈕,不干擾成人開車,不把頭和手伸出窗,開關車門時注意安全。

  2、被困車內時知道及時呼救。

  3、積極參加活動,感受戶外遊戲的快樂。

  活動準備:

  1、男孩被車門擠到手的圖片;男孩坐在車內將頭和手伸出窗外的圖片;汽車內各種按鈕的圖片;男孩被困車內的照片;

  2、節奏兒歌《寶寶坐汽車》。

  活動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發孩子學習興趣。

  1、提問:

  (1)你坐過車嗎?坐過什麼車?

  (2)是和誰一起坐的?感覺好不好?

  孩子都高興地講述自己的乘車過程。

  二、瞭解安全乘車常識。

  1、觀看男孩被車門擠到手的圖片。男孩坐在車內將頭和手伸出窗外的圖片。

  提問:圖中的小朋友怎麼了?我們在開關車門時應該怎樣做?在乘坐小汽車時怎樣做才更安全?

  小結:開關車門時要注意安全,不要把手和腳放到車門外,不隨意開關車門。

  如果車內有寶寶安全座椅,一定要坐在安全座椅上,,如果沒有,就要提醒爸爸媽媽把車開的慢一點。不要把頭和手伸出車窗外,這樣做很危險。

  2、觀看汽車內各種按鈕的圖片

  提問:汽車裡這些按鈕你認識嗎?他們有什麼作用?我們坐車的時候能隨意動這些按鈕嗎?為什麼?

  小結:汽車裡的按鈕都有各自不同的用處,小朋友在乘車是不能隨便亂動按鈕,千萬不要干擾爸爸媽媽開車。

  三、請你幫幫他。知道被困車內的自救方法。

  播放一段影片:炎熱的夏天,小男孩被鎖在了汽車內,車裡又熱又悶,小男孩滿頭大汗難受極了。這時候他應該怎樣做?請你幫幫他。

  與孩子討論被困車內的自救方法。

  小結:我們一定要提醒媽媽爸爸,不要把我們獨自留在車內。如果被困車內感覺不舒服,一定想辦法呼救。可以按喇叭、用力拍打車窗等方法向路人求救。

  兒歌

  爸爸開汽車,寶寶不淘氣,

  開關車門時,一定要注意。

  小手和身體,不能伸出去,

  安全坐汽車,寶寶數第一。

  四、做遊戲《寶寶坐汽車.》

  1、教師:我是汽車小司機,歡迎小朋友們來乘我的汽車。

  坐車的時候要注意安全,要做文明小乘客。我們比一比誰做的最好。

  (老師做司機,小朋友排成一排做乘客。)

  我們開車了,小朋友一起唱兒歌《寶寶坐汽車.》

  爸爸開汽車,寶寶不淘氣,

  開關車門時,一定要注意。

  小手和身體,不能伸出去,

  安全坐汽車,寶寶數第一。

  五、活動總結:

  教師總結孩子今天的表現,表揚和鼓勵孩子在活動中表現積極的孩子。讓孩子在回答問題的同時,感受到社會活動的快樂。同時,教師要照顧到那些在活動中比較安靜的孩子,使其也能在活動結束的時候獲得快樂,以培養他們對社會活動的興趣。

大班安全教案 篇7

  活動意圖

  大班幼兒有著濃厚的探究慾望,喜歡動手嘗試新鮮事物,家用電器功能的“神奇”常使他們產生操作的願望。本次活動以情景表演為主線,讓幼兒學會使用幾種簡單的家用電器,引導幼兒瞭解使用的常識,避免使用中發生危險。

  活動目標

  1.能正確使用家中常用的、簡單的小家電。

  2.知道按照電器的使用要求操作,未學會使用前不亂動電器按鈕。

  3.感受家電給人們的生活帶來的便利。

  4.培養幼兒的觀察力和動手操作能力。

  5.加強幼兒的安全意識。

  活動準備

  1.教師與幼兒共同蒐集攜帶方便的小家電,如小檯燈、按摩器、錄音機等,每組一至兩種。

  2.蘿蔔條(或較脆的物品)若干、小型電風扇、果汁機、水果若干。

  3.多媒體教師資源:我可不能這樣做。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師:今天老師為小朋友們準備了好多的小家電,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1.分組觀察,嘗試操作小家電,瞭解家電都有開關。

  2。輪流試著開啟開關,觀察電器的變化。然後請一名幼兒向全班介紹本組的電器名稱和用途以及開啟開關後電器的變化。

  (二)由案例——風扇打壞幼兒手指,幫助幼兒瞭解面對運轉的電器應注意的事項。

  1.教師講述案例,請幼兒說一說小波的手指為什麼被打壞。

  2.現場試驗:風扇的威力。

  教師操作小風扇,將蘿蔔條伸進扇頁,幼兒觀察蘿蔔條被打斷的現象。

  小結:扇頁很薄,通電後高速旋轉,使空氣流動形成風,這讓我們感到涼爽。但旋轉的扇頁就像刀片一樣,能打斷伸進扇頁範圍內的物品。所以正在運轉的風扇很危險,小朋友千萬不要把手伸進風扇中。

  3.說一說還有哪些電器會運轉,他們在工作的時候可以觸控嗎?

  小結:正在運轉的電器都很危險,如洗衣機、食品加工機、豆漿機等,小朋友千萬不要觸控正在運轉的電器。

  4.播放多媒體教學資源,豐富幼兒安全使用電器的常識。

  (1)教師情境式講述:小強看媽媽下班後很累,很想幫媽媽做點事情,可是到了廚房一看,微波爐、飲水機都不會用,這是他該怎麼辦呢?如果他自己亂動,可能會發生什麼事?

  (2)請幼兒介紹自己知道的電器的安全使用方法。

  小結:每一種電器都有安全使用的要求,小朋友在使用電器時一定要按照要求進行操作。在沒學會操作前,不能隨便亂動電器按鈕,否則可能傷到自己。

  (三)結束部分

  師:我們小朋友已經掌握了電器的使用方法,那我們現場製作果汁,請小朋友們一起來品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