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國學> 實用的誦讀國學經典作文四篇

誦讀國學經典作文

實用的誦讀國學經典作文四篇

  在日復一日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寫過作文,肯定對各類作文都很熟悉吧,作文可分為小學作文、中學作文、大學作文(論文)。你寫作文時總是無從下筆?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誦讀國學經典作文4篇,歡迎大家分享。

誦讀國學經典作文 篇1

  週三的讀書節經典誦讀比賽,我、李葳、佳琪、小未,從週一開始想動作,經過一番改動,在週二開始緊張地排練,並期待著比賽……

  週三,雖有小雨作伴,經典誦讀比賽還是在第三節課時成功舉行。也怪,沒上臺前我還萬分緊張,可一上臺,那些緊張、害怕都一下子泡沫般地消失了。

  隨著二班的表演結束,我們緩緩上場。佳琪、小未兩位女生上前一步,開始了我們的表演。不知為何,心中突然平靜了許許多多,注視著臺下的觀眾。“女慕貞潔,男效才良”,她們後退一步。我與李葳梯形上前。“知過必改,得能莫忘。罔談彼短,靡恃己長。信使可復,器欲難量”,伴隨著我們優雅的動作,後面的兩位女生也一併上前,與我們排成直線,齊讀“墨悲絲染、詩讚羔羊。景行維賢、克唸作聖。德建名立,行端表正。”最後,我們用一個抱拳和一個揮手,結束了表演。然後坐下觀賞其他班的表演。並在最後,四年段六個班合為一個大集體。不知為何,這次,我竟有了一種奇特的、說不出的感覺。或是自豪,也或是開心,與上臺時的平靜完全相反。

  那朗朗上口的千字古文,在我退場之時,在幾天之後,依舊映在了我的心上。這會是一個有趣的回憶。

誦讀國學經典作文 篇2

  10月10日的下午,學校在多媒體會議室舉行“祖國伴我成長的朗誦比賽”。

  我是代表三(2)班來參加這次的比賽,(.)心中充滿了無比的驕傲和自豪,我相信只要我努力一定會取得好成績,不會辜負老師、同學對我的期望。

  比賽開始了,看著那些大哥哥、大姐姐的精彩朗誦,我也迫不及待的想衝上去朗誦,可是班長抽到34號才上場,而且又是倒數第三呢!所以我只能在下面耐心等待,等啊!等啊!終於輪到我出場了,當主持人說:請三(2)班的同學做好準備,我激動萬分、信心十足的走上了朗誦臺,我向領導、老師、同學們行了隊禮。開始朗誦了,我有感情朗誦對國旗的敬愛的詩篇,雖然不是很大聲,但是我已經盡力了。朗誦完了,我輕輕地鬆了一口氣。當主持人要公佈分數時,我既緊張又害怕,主持人說:三(2)班最後得分9.44分,得了優秀獎。我聽了很傷心,因為

  我沒有獲得前三名而感到遺憾。這時,老師鼓勵我,媽媽安慰我,我的心情慢慢恢復了平靜。

  雖然這次我獲得優秀獎,但我並不灰心,因為失敗是成功之母嘛!我一定會努力的,請同學們相信我。

誦讀國學經典作文 篇3

  或許風只是稍縱即逝,但湖水知道它來過,給行人帶來了清涼;或許花只是絢爛一時,但泥土知道它來過,給世界帶來了芬芳;或許人生只是短短數十載,但很多人知道他來過,因為他們筆下的書籍早已成為經典,流芳百世。

  每一縷星光都閃爍著如歌的往事,每一個清晨都預示著無限的啟迪。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我回頭望,一路上的點點滴滴,如同沙灘上的腳印,真真實實地刻在心頭,時刻提醒著我:我們在成長。

  人生,就是一節在鐵路上飛馳的列車,而我,則是那個懷裡抱著書本的乘客,瞳孔裡紛飛著黑玫瑰般的鉛字,望著窗外那飛舞的人生,不停地轉動的時光,我陷入了深思……經典,彷彿是我生命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翻開書本,一切的煩惱憂愁,都離我而去。在我的腦海中,只剩下那壯闊浩瀚的故事,一次次衝擊著我的心房。

  讀到《大學》,我懂得“大學之道,在於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善”。只有現擁有光明正大的品德,革舊圖新才能達到最好的境界。在文章中,“知止而後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稱為解決自己浮躁的方法。

  修身是“八目”中的核心;“八目”包含著“內修”和“外治”兩大方面:“格物、致知,誠意、正心”是內修,而“齊家、治國、平天下”是外治。只有格物、致知、誠意、正心都做到了,才能齊家、治國、平天下。看事物要看實質,只有擁有良好的品德才能看到事物的本質,才能確立正確的目標。只有確定目標,志向堅定,才能鎮靜不燥的.心安理得的思慮,進而得到收穫。子曰:“於止,知其所止,可以人而不如鳥呼?”我相信,每個人在努力之後,都會實現自己的理想。《大甲》曰:“顧是天之明命。”“天之明命”是指上天平等賦予每個人的德性。它強調了人的本性都是善良美好的,但是可能由於後天的環境和教育的不同才導致了人們在品行和德性方面的差異。因此“皆自明也”,是說要我們自己加強自身的修養才行。

  有志者事竟成,只要心中有一個目標,低著頭去努力,也許某一天,當你抬起頭的時候,目標就在咫尺之間,不要遠望目標,那樣只會讓自己感覺遙不可及,要“心誠求之,雖不中,不遠矣”。在做學問的時候,只要像打磨美玉一樣,反覆琢磨,就能將自我修煉成人生的最高境界。成長的旅程中,我們需要的是從容地經歷,平靜地感知,勇敢地面對。每個人的成長都不可能是一帆風順的,若成長是一篇著作,那麼煩惱便是藏在段落深處的錯字;如果成長是一張白紙,那麼煩惱便是附在背面的一個瑕疵。

  在成長的歲月裡,我一直享受著讀書所帶來的快樂。翻開書本,我默默地成長,合上書本,我看見百變的人生。

  一本本經典讓我們成長,看懂人生中的花開花落,我已停不下成長的腳步。

  經典,伴我一生!

誦讀國學經典作文 篇4

  國學是我們中華民族豐富的傳統文化瑰寶,傳承國學有利於提高民族的文化素質,使人們共享中華傳統文化的精髓,接受教育,提升境界。

  學習國學經典可以提高自己的素養,“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修身是一切的根本,欲修其身,先要獲得完善的知識,只有用知識武裝自己,完善自己,提升自己的德行,才能再談家國天下。正所謂千里之行始於足下,再遠大的理想,再美好的打算,在沒有實現之前一定要先把眼前的做好。知識能夠讓你更懂得怎麼了解自己,知道自己的不足之處從而去完善。比如:在工作中,我們要做的不是發怒不是指責,要從自身找不足,或是制定一個短期和長期目標,放在一個顯眼的位置,能夠時時的看到,這樣你就能比較容易的實現目標。

  學習國學經典讓我學會感恩、子曰:“弟子,入則孝,出則悌,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這句話的意思是:孔子說:“學生,在家裡孝順父母,在外要敬愛兄長,做事謹慎而誠實,博愛眾人,而親近仁德的人,躬行實踐之後有剩餘的力量,再去學習《詩》《書》等經典。”透過學習國學,我明白了許多人生道理,如對自己的父母應該以感恩的心去對待;對有困難的人應該從樂於助人的心去對待對犯錯的人應該以寬容的心去對待……在一切日常生活言語行為中要小心謹慎,要講信用。孩子從小就被教育要講禮貌,尊敬長輩等。它在教我們如何做一個善良的人、做一個孝順父母的人、做一個有禮貌的人。可以說,國學知識裡面對人生道理彷彿是指

  明人生方向的一個指南針,在你看不清前方時,為你撥開眼前的迷霧,為你指出正確的方向。

  總而言之,在古文經典中,古聖先賢把思想、理念、精神中的精髓傳承給我們,我們頌讀《經典》,能夠聆聽到聖賢的教誨,對我們是莫大的幸事。學貴力行,聖賢文化的學習,貴在把它落實到自己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去,才能從中得到真實的利益。誦讀國學經典潛移默化地塑造著我們的思想和行為。讓優秀的國學經典始終伴隨著我們一路向前,讓我們以自己的實際行動傳承博大精深的中華傳統文化並使之發揚光大。在今後的工作生活中,我們應遵循古聖先賢的教誨,落實到一言一行中。

  國學是我國傳統文化中的意識絢麗的奇葩,他的無窮魅力值得我們長久而深入的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