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國學> 有關國學作文(4篇)

國學作文

有關國學作文(4篇)

  在日常學習、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作文了吧,寫作文是培養人們的觀察力、聯想力、想象力、思考力和記憶力的重要手段。你寫作文時總是無從下筆?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有關國學作文,歡迎大家分享。

有關國學作文1

  今天上午,我參加了以前從來沒有接觸過的活動——國學培訓。我早早起了床,一直問媽媽:“媽媽,什麼是國學啊?國學學什麼呢? ”媽媽神秘地說道:“等你去了就知道了。 ”

  來到德州市圖書館,一進大門我就看到一座人物雕像,媽媽告訴我,這是我國非常著名的教育家,孔子。 “現在你們在學校裡學到的講禮貌、助人為樂就是孔子古時候提出來的。 ”

  在圖書館二樓的尼山書院,教國學的張老師教我們背《三字經》,這可一點兒都難不倒我,因為我從學前班起就會背 《三字經》和 《弟子規》了。

  隨後,我們穿上了漢服,在張老師的帶領下對孔子行了拜師禮,並學習了應如何向老師、父母行禮。沒想到,古人比我們有禮貌多了,我在家從來沒有向爸爸媽媽行過禮,感覺真是慚愧。

  回家的路上,媽媽告訴我,國學經過五千年的傳承,是祖先留給我們的優秀文化,作為炎黃子孫,我們一定不能忘記。透過這次學習我明白了要做一個懂禮貌、孝敬父母的孩子。

有關國學作文2

  自從接觸了國學經典,我的思想、行為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以前,我常常不聽媽媽的話,惹媽媽生氣。但是,學了《弟子規》以後,我知道了平時要孝敬父母,尊敬長輩。我還知道了做哥哥姐姐的,要疼愛弟弟妹妹,做弟弟妹妹的要尊敬哥哥姐姐。這樣兄弟姐妹就能和睦相處,父母也就快樂輕鬆了。在這姊妹和睦當中就存在孝道。

  瞧,我懂得東西還不少吧!不光是《弟子規》讓我學到了很多的知識,《論語》也不例外。像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我理解了這段話的意思:學了知識以後,按照一定的時間去溫習它,不是很愉快嗎?有朋友從遠方來,不也是很高興的事嗎?別人不瞭解自己,自己也不怨恨,這不就是君子嗎?我不光讀懂了這些,我還讀懂了只讀書學習,而不思考問題,就會迷惑而沒有收穫,只空想而不讀書學習,就會疑惑而不能肯定。

  看,我讀懂的東西還不少吧!這都是國學經典幫助了我。

有關國學作文3

  經典導讀就像山谷裡的一條小溪,伴隨著我們從一年級一步步的成長,每天都給我們帶來無盡的快樂!

  我最喜歡的是經典導讀裡的《孫子兵法》,體會作者孫武在20xx多年前的前所未有的語言文字美。其中有一篇讓我感觸最深,同時也時刻激勵我的一句是:“故善戰者,致人而不致於人”。說得是一個善於作戰的人,能按自己的意志調動敵人而不被敵人調動。這就是老師經常說的只有主動學習才不會被動嗎記得有一次,我上課走神了。老師忽然提問到我,我哆哆嗦嗦地站了起來,結結巴巴的回答問題,結果全班同學的嘲笑聲讓我很丟臉。從那以後我在課堂上積極主動的學習,再也不敢走神了。

  平時在學習中遇到的困難,想起《孫子兵法》裡的道理:就在你學習中感到恐懼的時候,只有克服恐懼才能由被動變為主動。

  親愛的同學們:《孫子兵法》是不是像傳說裡那一盞永不會被吹滅的'神燈!

有關國學作文4

  當我進入一年級後,開始學習國學經典《弟子規》。裡面有很多經典名句讓我懂得了一些做人的道理和行為規範。

  以前我總是不聽媽媽的話,常常惹媽媽生氣,做錯了事也不認錯。學習了國學裡的名句“父母教,須敬聽。父母責,須順承”之後,我知道了父母教我們做人處事的道理,是為了我們好,應該恭敬地聆聽,做錯了事,父母責備教誡時,應當虛心接受。現在我已經能夠虛心接受批評,知錯能改了。

  從小媽媽就教育我要尊老愛幼,學習了國學名句“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之後,我明白了尊老愛幼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尊老愛幼是人類敬重自己的表現,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兒童時代,每個人也都有老的一天。我們不僅要孝敬自己的父母,愛護自己的子女,還應該尊敬別的老人,愛護年幼的孩子。我們應該要把優良傳統一代一代地傳承下去,在全社會營造尊老愛幼的淳厚民風,尊老愛幼從我做起!

  我會繼續在國學裡學習和體會做人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