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觀後感> 道德模範觀後感(精選12篇)

道德模範觀後感

道德模範觀後感(精選12篇)

  觀後感的表達方式靈活多樣,基本屬於議論範疇,但寫法不同於一般議論文,因為它必須是在觀看後的基礎上發感想。簡單來說就是觀賞過後的感觸。小編整理了相關的範文,快來欣賞與借鑑吧,也許對你有幫助哦。

  道德模範觀後感 篇1

  10月16日晚8時,CCTV-1播出了“德耀中華——第五屆全國道德模範頒獎典禮”,市信訪局通知幹部職工在家自行收看,大家無不熱淚盈眶、感受良多。

  “ 百歲老兵”王福昌、“板凳媽媽”許月華、“氫彈之父”于敏、“最美孕婦”彭偉平、“最美女孩”周美玲……一連串平凡而響亮的名字震撼著每一個觀眾的心。頒獎典禮結束後,廣大幹部工紛紛把觀後感傳來,以下將廣大幹部職工的觀後感歸納一二。

  所感所思之一:在這個物慾橫流、經濟大發展的社會,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始終佔據著主導地位,道德的力量帶動了一批又一批人,並將代代相傳,這種力量是勢不可擋的。道德模範為什麼能感動人?因為堅守道德這塊陣地,是人心所向,是社會和時代所需。道德是一個國家和民族在信仰和誠信上的制高點,而法律則是一個底線。人們關注這個典禮,不光是關注典禮的本身,更是關注這個社會的道德制高點,希望能有更多的人堅守住這塊陣地。

  所感所思之二:金漢路遇匪徒搶劫一對母女,臨危不懼,挺身而出是我們想起曾親眼看到身邊的扒竊行為、偷盜行為,也曾遇到他人的緊急求助……但我們又是否曾猶豫不決或“事不關己、高高掛起”?亦或擔心自己因此遇到不必要的麻煩?其實,當我們在抱怨社會治安差時,抱怨生活的安全感逐漸缺失時,我們不應將責任一味地歸咎於政府、歸咎於公安、歸咎於社會,匡扶正義、守護平安應該是全社會每一個公民的共同義務。只要你、我、他能齊心協力站出來,肆意的扒手、小偷休想猖狂作案?犯罪分子怎敢目無法紀?其實,守護他人的平安也是守護我們自己的平安,幫助他人的一時之需也是守護我們自己的善良之門。一個人的力量雖然弱小,但很多人的力量聚集到一起,將成為一股強大的正氣洪流。

  所感所思之三:弘揚時代主旋律,是廣大黨員幹部義不容辭的責任。在普通群眾的眼裡,世風日下和少數黨員幹部的誠信缺失和瀆職腐敗有很大關係。黨員幹部是這個社會正氣的踐行者與模範帶頭者,俗話說,村看村,戶看戶,群眾看幹部,只有黨員幹部行動起來了,走在了這個時代的前面,群眾就會自覺的跟上來,社會風氣就會好起來。

  所感所思之四:現階段,我們要加大對道德模範先進事蹟的宣傳力度,讓我們的同齡人,更讓我們的下一代牢記道德之光。道德模範讓人們看到了良知的希望,點亮了人們追尋美德的燈塔。相信透過黨的領導、政府的牽引,人民的努力,溫暖會流進每個人的心田,火炬永遠不會熄滅,傳統美德代代相傳,道德模範生生不息.

  道德模範觀後感 篇2

  今天學校組織我們觀看《學道德模範 頌中華經典 做有德之人》短片。

  短片講述了一位北京謝亮老爺爺義務指路6年,從未間斷過,就連下雨天,他也照樣撐傘為行人指路。有人為他做過統計,平均每天約為1500人義務指路,重大節假日每天連續不斷地腰圍三四千人指路,他還把北京所有的公交車站、大學、醫院等4700多個站點分成三大類、72部類,自己編成了3本指路手冊,他堅信自己的行為能帶動更多的人助人為樂,為扭轉社會風氣做貢獻。

  在難忘的2010,作為國際道德模範、中國首善、中國低碳第一人的陳游標,面對西南焦渴的大地,第一時間透過中華慈善總會和中國紅十字會捐贈了1200萬現金,隨後又捐贈了5300噸價值1300萬元的礦泉水。

  毛主席說過:“一個人做一件好事很容易,難的是一輩子做好事。”像謝亮爺爺、陳游標叔叔這樣的好人好事,為道德模範旗幟樹立了新的標杆,讓我們一起像他們學習,做一個有德之人。

  道德模範觀後感 篇3

  道德是一種美德,是個人品質的一種根本體現,一個且具有崇高品質的人,也同樣具有良好的道德素質。道德和法律有相同之處,即都可以約束人。但道德對人的約束更多的取決於個人的品質。而法律對人的約束則是外在施加的,是一種強制性手段。因此,法律是制止違法犯罪的有效手段,但同時也是一種治標的手段。而道德雖然不是制止不良風氣的有效手段,但卻是治本的手段。所以,整個社會良好風氣的形成,最終需要每個人道德素質的提高。但這是一個漫長的過程。

  當一個個平凡的面孔,平凡的身影,走進我們的眼簾,他們用不平凡的勇敢,不平凡的堅韌感動了所有人,他們孝老愛親、助人為樂、誠實守信、敬業奉獻、勇於面對、敢於擔當,他們用道德之光照亮了人們心中的愛,點燃了整個社會的激情。在我們集中觀看學習了蔣煜、鞠新瓶、鮮小慧、甄雅、等同志的報告後,使我們靈魂又一次得到震撼,心靈又得到一次洗禮。

  道德模範觀後感 篇4

  我從小長在杭州,在我身邊有許許多多平凡而道德品質優秀的人。比如最美媽媽吳菊萍,最美司機吳斌,都是杭州的道德模範。今天,當我看了《道德模範》電影后,我發現了全國各地原來都有著平凡但又偉大的人。

  給我印象最深的是謝亮,一個八十一歲的老人,從事義務指路已經十多年了,為了能正確指路,他幾乎跑遍了北京大大小小五千個車站,其中的毅力可見一斑。有一次,他由於太過疲憊病倒了,在醫院裡,他還是記掛著這個工作,不顧勸阻來到街上看看情況,結果他看到的是非常欣慰的一幕,許多小學生在那裡接替他的工作,正熱情為有困難的人指路呢。可見無私的精神是很容易感染的,這不就是一個最好的證明嗎?

  這樣的人有很多很多,在平凡的崗位上默默無聞的奉獻著,比如:陳游標、趙國強、劉子元等等。子曰:“見義不為,無勇者。”趙國強是個普通的貨車司機,他除了兢兢業業工作,更表現出了超乎想象的勇氣。他開車從一婦女身邊經過,發現了有一小偷正在偷她的錢包,他立即下車,與小偷進行了搏鬥,這個小偷是個慣偷,口袋裡藏著的一把刀也拿了出來,趙國強徒手與他過招,結果空手不敵身受數刀,倒在血泊中,但最終小偷被大家制服送到了派出所,趙國強也被送進了醫院。而此時,他的妻子還在老家生小孩,完全可以相信,他的孩子長大後會以爸爸為榜樣,以爸爸為英雄。事實上,他也確實是一名值得尊敬的平民英雄。

  看了《道德模範》後,我感到善行無疆,它是助人為樂者們的愛與付出;捨己為人,是見義勇為者們正直情懷的真實寫照;恪盡職守,則是敬業奉獻者們責任的踐行;道德模範的影響是無窮的,它可以照亮我們的心靈,讓我們的人格變得更加高尚,讓我們靈魂得到昇華。

  願我們能夠豎起“道德”這面精神大旗,向他們看齊,向他們致敬,向他們學習,並用自己實實在在的行動去踐行,讓道德的力量去溫暖每一個人,感動每一個人。

  道德模範觀後感 篇5

  在時間的長河中,無數人用平凡的道德之美激起陣陣漣漪,水波緩緩向周圍擴散,在水流中央所呈現的是陽光,照射下無比燦爛的一番勝景。

  光芒之下,漣漪依舊未消失,其中幾層“漣漪”尤為耀眼:邊疆戰士阿迪雅從小就許下長大後保衛祖國邊疆的承諾,36年來,他數十年如一日地堅守崗位,奔赴在祖國邊疆。廣袤的草原之上,一面鮮豔的五星紅旗迎風飄揚,承載著希望與人民的信仰和堅定的意志矗立空中;風華正茂的青年黃文秀放棄優厚的待遇,走上了一條扶貧之路,也可以說是“長征路”。她芳華雖短,馨香卻永存;英雄機長劉傳健用熱血鑄就的平安,鐫刻在祖國的上空;掃雷英雄杜富國“你讓開,讓我來”的精神永立眾人心間,人民就是他失去的雙手,祖國就是他無形的眼睛;綠色金剛其美多吉用意志與毅力架起的內外聯絡的橋樑在歲月的侵蝕下永不塌陷;核潛艇之父黃旭華在驚濤駭浪中盡顯報國之心。以對國家忠誠詮釋對父母的孝順。縱觀這些明爍的“漣漪”,哪一層不是出自平凡的擊打?哪一層不是在高尚道德的行動中綻放;他們成為道德模範,並不是他們擁有多靚麗的面龐,亦不是有多少榮華富貴,他們有的,只是一顆真誠的心與無私的行動……

  身為中國人,應盡到中國人的責任,向道德模範學習,汲取他們身上寶貴的精神財富,鼓勵自己不斷去創造自己的價值。首先,擁有一顆誠實守信的心,言出必行,縱使再艱難,再困苦,也要堅決履行自己的承諾,以自身的行動與成果詮釋自己的力量和真誠。其次,有敬業奉獻的行動,認真做好自己的本質工作,在平凡的崗位上創造奇蹟,並且懂得奉獻,樂於奉獻,在過程之中體驗那久違的幸福。也許無法做出開天闢地的驚天壯舉,亦無法擁有舍小家顧大家的開闊胸襟,但是,卻可以有一顆道德之心,做出自己的貢獻。道德模範的標杆可能過於高大,可望不可及,他們那偉大的精神卻值得我們共同學習,再傳給子孫後代,讓人類在一代又一代的交替中不斷進步,最終構造良好道德風尚的社會生活。

  每個人的道德恰似那點點星光,雖微弱卻總能照亮某個地方,而千萬點星光匯聚在一起,便成就了光芒萬丈,讓東方雄獅在世界的東方熠熠生輝!

  道德模範觀後感 篇6

  德才兼備稱之為聖人,有德無才則為君子,有才無德則為小人。千百年來,道德一直被視為人性最美的一面,被視為做人的基準、是素質的體現。正因有了道德,世界才處處充滿了愛心。

  在週三週四的中午,我們觀看了《全國道德模範與身邊好人》,看到如此多用道德譜寫大愛的人們時,我徹底被震撼了。他們雖然年齡不同、從事的行業不同,可是他們卻始終用心堅守著同樣的一種理念——道德。

  從關愛孤獨症患兒的,用自己的愛拯救了無數的孤獨症兒童,讓孩子們擁有美好童年的楊建軍,到用生命譜寫“孝”字,為救父親毅然獻腎的.周麗芳。再到助人為樂,幫助有需要的人,年老心不老的徐爾鑄。多少人在道德的驅使下譜寫生命的高貴,多少人在道德的光芒下編織著大愛。他們讓道德的光芒照耀人間,力爭讓道德的精神傳遞,靈魂高尚又不求回報。

  當面對著誘惑,你會怎麼做?鹽城環衛女工陳紅、韋青就很好的做了榜樣。她們在掃除積雪時撿到兩萬元多現金。面對巨大的誘惑,她們卻並未動搖自己的良心,在風雪中苦苦等待兩個多小時,只為等到失主回來,堅守道德。你們知道嗎?他們的工資養活自己都十分困難,每月900元的收入勉強支撐自己的家庭。在婉謝失主酬金後,她們又將2000元獎金捐獻給了一位患腦膜瘤繼續治療的女孩,給那位女孩帶來了生的希望。後來,失主王壽鋼也趕到現場,他的愛人親手為兩位美麗的女工編制了兩副毛線手套,作為答謝,不能不收。在道德的面前,那些高尚的人格是多麼的美麗,多麼動人。

  我想,在我們的生活中,如果人人心中都少那麼一點點邪念,一點點貪慾,多一點純淨,多一份道德,那麼,人性的美麗就一定可以使我們的生活中少一點爭吵,多一點大愛。相信,只要人人心中都存著道德,那麼,社會會更加和諧美好,人們心靈會變更美麗。

  讓道德傳承,為身邊好人高歌。讓我們大家都大家樹立起道德的標杆,呼籲更多的人們加入崇德尚善的隊伍中去。所謂道德,不是索取,不是回報,而是付出,是感恩……

  道德模範觀後感 篇7

  上個星期五的一節班會課,我們班級體看了一部道德模範的紀錄片。

  片首,一個身穿校服,領系領巾的孩子昂首獨立於長城,嘴上念著的是幾句孔子的經典名句。孩子獨有的純淨聲音迴盪在教室,心中似乎隱隱受到一種浩然的正氣。接著又出來一批孩子重複著那幾名言,從此處開始正片。

  在助人為樂這段中出現了好幾件事例與人物,記得最清楚的是一位七十好幾的老爺爺,名字我確是不記得了。片中介紹說這位老人專門幫人指路,一直就是30來年。這種毅力與精神我做不到。風雨無阻,七十好幾,助人無數這些詞無一不在刺激著我的神經,我心中是敬佩的。後來這位老人病了,期間他還在擔心沒人去指路了,等好些了到醫院門口一看,一群孩子手持指路牌奔向他。看到這裡,我心中微微一暖,也許是因為這種品質似乎能夠得以傳承的感慨吧。後來有介紹了以助人為樂的熱心人,詳細的我也記不清了。

  在助人為樂之後是見義勇為,這個也經常在新聞聯播裡出現,也就沒留心。

  最讓我有所感觸的是誠實守信這一塊兒。其中最突出的一個例子是一個賣x的大叔幫朋友代買了一張x,好巧不巧就中獎了。他完全可以再換一張給朋友,這張自己留著,在這個利慾薰心的社會中不是不可能,換做是我,一定會猶豫。驚訝也不驚訝的是他真的將中獎的x給了朋友,要知道580萬不是小數目。當這個平凡淳樸的大叔憨笑著說:是誰的就是誰的。時候,我心中一頓,沉思了一會兒,想了挺多。這樣的人是真正配得起誠實守信這四個字的。

  看完這部道德模範後,我原來認知中真實冰冷的社會似乎有點暖了,不可思議的,心中真實的感到有些發燙,腦海中閃過一張張普通的面孔,想想這些人也就是在茫茫人海也許會與我們擦肩而過的平凡人,我們不會去注意也不會認識。但就是這些人卻帶給我一些感觸:這個社會是有好人的。

  道德模範觀後感 篇8

  近日,觀看了第四屆全國道德模範頒獎晚會,我的內心充滿感動。因為,從那些平凡的名字,平凡的面容背後,我深刻地感受到那種不平凡的堅持,那種不平凡的勇毅和愛的傳遞,讓無數人為之感動。

  他們來自不同的地方,有著不同的職業,也有的已經永遠離開了我們,但他們都有一顆充滿勇敢和善良的心,並曾經用這顆心在中華民族的道德鉅著上刻下感人的一筆。

  晚會分為“助人為樂”、“見義勇為”、“誠實守信”、“敬業奉獻”、“孝老愛親”五個環節,每個章節採用播放電視短片、現場訪談、歌曲舞蹈或朗誦、頒獎禮、致敬辭等多種形式交錯進行,讓我們走近了感人事蹟後的他們。有助人為樂的九旬老人龔全珍、無償捐獻全身器官的花季少年何玥、捨己救人的沈星、最美女孩刁娜、捨己救人的最美教師張麗莉等。一個個或是平平凡凡,或是轟轟烈烈,或是催人淚下的故事,無不都折射處時代的主旋律,傳遞著時代的感動。作為一名教師,我們應該向張麗莉學習,愛自己的工作,愛自己的學生,用自己實實在在的行動去踐行教師的愛和職責。

  道德模範觀後感 篇9

  今天晚上,我特意看了央視播放的感動中國,德耀中華的頒獎儀式。那些人和那些事,深深的感染著我,從他們的身上我懂得了什麼是大愛,什麼是誠信,他們是中華人民的驕傲,是我們學習的榜樣!

  觀看了《圓夢中國,德耀中華》節目後,感動於孝老愛親吳林香的孝順懂事的先進事蹟,我深深地感到,她的事蹟應該讓我們看了汗顏。

  因為這讓我想起我前幾天上過的一節綜合實踐課,是關於洗菜、摘菜的勞動節技能。經過調查、展示,班上有幫助父母洗過菜的學生沒有幾個,連最簡單的洗蘿蔔都不會,基本是飯來張口、衣來伸手。所以,看了吳林香的事蹟,真正讓人感受到“窮人的孩子早當家”,是值得所有的獨生子女好好學習。

  全國道德模範廖月娥傾情照顧老人,用實際行動詮釋著“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真正含義。

  相對於我們這些整天忙碌於工作、事業中的人來說,能做到天天服侍家中的老人確實不易,甚至根本做不到,甚至常年不回家看望老人的都大有人在。不是有新法規出臺“常回家看看”嗎?兩相對比,我們每個人都要從道德模範身上得到啟示,不但要常回家看看,還要常關心、常照顧、多孝順、多行動。

  我就是這樣踐行著“孝道”。我無論多忙、身體多麼不舒服,我必定每個星期回老家一趟,看望我年邁的父母,幫老人洗頭、打掃衛生、陪他們聊天、回憶往事、說說自己的工作情況,當然肯定是“報喜不報憂”,以便讓老人放心,讓老人安度晚年生活。

  道德模範觀後感 篇10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宣傳欄隨處可見,但難免抽象,需要有具體生動的表達呈現。全國道德模範很好地承擔了核心價值觀具體形象化的功能。助人為樂、見義勇為、誠實守信、敬業奉獻、孝老愛親涵蓋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和家庭美德,正是現代公民精神的具體而微,對全國道德模範見賢思齊,正是遵循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自覺體現。如此而言,發揮全國道德模範的榜樣作用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然而全國道德模範評選已有5屆,普通民眾能叫得出多少全國道德模範?筆者做過了解,其實是少而又少,不知道楷模是誰遑論知道他們的生動事蹟,道德模範的榜樣作用勢必打折。筆者絲毫不懷疑這些模範的"含金量",但既然投入諾多資源評選全國道德模範,就要讓這些時代楷模發揮最大效應特別是邊際效應,在筆者看來,關鍵是讓全國道德模範看得到學得了。

  不知全國道德模式是誰,那是因為很多人"看不到"。傳播學認為,媒介手段越多,獲取精準資訊就越難,這就是所謂的選擇焦慮。現在人沉迷微信朋友圈,而道德模範傳統意義上說"不夠酷"甚至在部分人眼裡"有苦大仇深的感覺",一般而言很難在朋友圈熱傳。所以要研究新媒體傳播特點,不妨在全國道德模範的特點提煉、故事講述方式上做文章,以年輕人容易接受的方式搶佔新媒體陣地。本次入選的"最帥潛水員"官東本身是網路熱門人物,"最帥潛水員"的稱謂符合網路語言特點,簡單易懂辨識度高,新媒體上熱傳並非難事,其他道德模範的故事成色豪不遜色,但需要解放思想改變事蹟演繹能力,讓更多的年輕人對他們的故事產生黏性,從心底對這些人物產生共鳴,這就是所謂的"看得到",唯有"看得到"才能知道並模仿學習。

  其次要解決普通人對全國道德模範"學得了"的問題。"看得到"道德模範,並非意味著一定就能"學得到"。有些人認為全國道德模範"高大上"、"過於理想化",那是因為他們不知道全國道德模範與自己有什麼關係。所以對道德模範的宣傳不能僅僅以省或地區為單位,而是更要立足全國。比如湖北省的全國道德模範,並非每個湖北人都能產生共鳴,在湖北省不管如何加大力度宣傳"自己的模範",對一些本省人可能效果不佳,所以需要對全國道德模範進行細分,甚至用大資料技術,根據手機使用者的興趣關注點,進行精準個性化的宣傳投放。人對與自己相近的人常常產生親切感,透過大資料讓與某個手機使用者相似的道德模範進入他(或她)的閱讀視線,或者某個手機使用者最近正困擾某事,某個有類似經歷並表現出道德制高點的道德模範進入視線,"學得了"問題或能迎刃而解。

  全國道德模範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具體而微,他們的故事和影響力理所當然上升為我們國家的軟實力,要讓軟實力呈幾何級的增長,關鍵還是在普通公民的生活場域裡"讓全國道德模範看得到學得了",這需要我們創新道德模範的故事講述方式,運用大資料等新技術對他們的故事進行精準投放,全國道德模範的故事聽到入心了,感到自己也做得到了,榜樣作用的最大效益化才能真正地落地。

  道德模範觀後感 篇11

  10月23日晚,市人防辦機關黨委組織全體幹部職工觀看“圓夢中國德耀中華——第六屆全國道德模範授獎儀式”實況錄影。 第六屆全國道德模範授獎儀式的的盛況在廣大幹部職工中引起了熱烈反響。從那些平凡的名字,平凡的面容背後,大家深深地感受到那是不平凡的堅持,那不平凡的勇毅讓無數人為之感動。他們來自不同的地方,有著不同的職業,但他們都有一顆充滿勇敢又善良的心,並曾經用這顆心在道德----這本中華民族的鉅著上重重刻下感人的一筆。

  有人要說,道德模範,水準太高,我做不了,的確,像那些為祖國、為人民做出大貢獻的科學家、企業家們,我們或許用盡全力也無法企及,但是,我們也有平凡的人,也能被評為道德模範,那麼同樣是平凡崗位的我們,為什麼不能堅持用良心做事?只要堅持,不管評不評上社會上的道德模範,最起碼,我們內心知道自己是模範,會以自己為榮。這就是道德模範評獎晚會對我們普通百姓最大的啟發。

  有了榜樣,我們知道原來我們身邊還有這樣的好人,還有這樣感人的事蹟。只要受到感動,我們就應該有所行動,要相信,只有我們每一個人都行動起來,我們的社會才會有更多的美好被傳頌,我們的社會才會變成真正溫暖的大家庭。

  道德模範觀後感 篇12

  今天,老師帶著我們到德育室參觀公民道德教育書畫展。

  我懷著興高采烈的心情走進了德育室,只見裡面掛著許多書畫,有"尊者愛幼老"、"樂助人有雷鋒"、"望子成龍,切莫拔苗助長;志趣各異,還須因勢利導。"、"勤奮出天才"、"文明常講德言常誦"……等等。

  觀看了公民道德教育書畫展,我深深地受到了教育,從內心感受到我們應該從小培養良好的公民道德。從小要學習尊重老人,尊重父母,尊重老師,愛護比我們小的小孩。就拿我的父母來說吧,是他們含辛如苦地養育了我,教我做人的道理,你說他們是不是值得我尊重?老師教我學會文化知識,為我們的成長付出辛勤的勞動,也是值得我們尊重的。年幼的小孩因為沒有能力照顧自己,需要我們的幫助,所以我們要愛護他們、保護他們、幫助他們。同時要愛護公物,平時注意講文明、講禮貌,團結身邊的人,幫助身邊的人,要向雷鋒叔叔學習,學習他樂於助人,以助人為快樂之本。這樣,我們的社會就會形成良好的社會風氣,人人養成良好的社會道德,如果人人都有良好的公民道德。那麼全世界的人就好像一家人一樣,世界也會和平,人民就會遠離戰爭,遠離災難,過上安穩和平的生活。

  視窗成了垃圾桶,他自己是方便了,可是卻讓大家遭了殃。不僅要為那麼多“空降”垃圾頭痛,更要時時留心頭上的“不明物體”。這種損人利己,甚至說損人不利己的事怎麼能發生在我們的城市,我們的社會里呢?

  隨著改革開放,時代的發展,我們的物質生活得到了顯著的提高。不過在大搞經濟建設的同時也不能忘了公民道德的建設。如果把社會比成一個人,物質生活就是這個人的五官,那麼道德就是這個人的文化涵養。試想,你能忍受一個貌美卻滿口髒話的人嗎?鄧小平同志曾提出“一手抓物質文明,一手抓精神文明,兩手抓,兩手都要硬”。公民的道德建設就包含在這精神文明之中,而且是重中之重的一方面。現在對於大多數人來說,道德是沒有約束力的,只有法律才能制止人性中的弊端。過去那種“夜不閉戶,路不拾遺”的社會風氣早已被視作愚蠢。古老的禮儀之邦似乎真的已經老去了嗎?

  不,還沒有。還有許多人堅持著自己道德的底線,還有許多人在為我們的公民道德建設努力著、奮鬥著——《公民道德實施綱要》就是一個標誌。仍然有人在呼喚,呼喚早已被人們壓在箱底的道德良心。就如同魯迅在鐵屋子裡的吶喊,聞一多在講臺上的呼籲,只不過我們所抵抗的物件變了,不再是封建社會,也不再是反動政府。

  上述兩位偉人在有生之年沒有看到自己呼喊的結果,可我希望在我們的有生之年能看到民眾道德心的覺醒,希望“夜不閉戶,路不拾遺”的風氣再回神州大地,希望人人付出一點力,使我們的社會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