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觀後感> 2016最新里約奧運會觀後感

最新里約奧運會觀後感

2016最新里約奧運會觀後感

  里約奧運開幕告訴我們:要珍惜大自然給予我們的一切。下面是語文迷網整理的關於里約奧運會的,歡迎閱讀。
 

  里約奧運會觀後感一

  今年又是一個奧運年,對每一個體育健兒來說,奧運會這三個字意義非凡。這次第三十一屆奧林匹克的火炬來到了熱情似火的巴西。

  好久沒有關注體育運動了,再加上網上人們對本次奧運會的各種吐槽,所以我本對此並不在意。但是前不久看到一個影片,回顧了2008年北京奧運會中國代表團的51塊奧運金牌的精彩瞬間,一下子就把我的熱情重新帶回到八年前,除了感嘆時光的無情流逝,我還狠狠惡補了一些關於里約奧運的常識。對於今天的開幕式,我也是早早的起床守在電視機前,與億萬人一起共同目睹了這一偉大而歡快的時刻。

  開幕式在巴西里約熱內盧馬拉卡納體育場舉行,馬拉卡納體育場是位於巴西里約熱內盧市的一座多功能運動場,可容納20萬名觀眾。北京時間早晨7點,巴西馬拉卡納體育場燈光和音樂切換到巴西另外一個歷史,在絢爛的指標中,里約倒計時開幕。在73歲的巴西歌手達維·奧拉悠揚的古典吉他演奏中,現場7萬名觀眾聆聽了巴西國歌。馬拉卡納體育場被一塊巨大的白色幕布覆蓋,夜色中體育場頂部設燈密集,幻化的色彩瞬間在諾大的體育場舞動。第一章的主題為人類的起源,講述葡萄牙發現這塊棕櫚之地。第二章工業音符飛躍,大樓平地而起,巴西進入大都會時代,巴西超模吉賽爾·邦辰也驚豔出場。第三章直面流行巴西,也是我認為最有意義的一個章節。現代氣息迎面而來,愉快的節奏突然停止,一名女演員呼籲大家要停止爭鬥,包容一切,用舞蹈繼續化解這一切。然而現場播放的一段影片,解釋了偌大球場一個小男孩的焦慮,綠色森林變成了鋼筋混凝土,二氧化碳過渡排放,全球氣候變暖,海平面上升,人類面臨絕境,上千名舞者湧入中央熱情舞蹈、盡情狂歡,小男孩終於找到一株綠色植物,手持新生命,踏上新徵程。環保和平的理念展現的別出心裁。

  各國代表團入場以後,里約奧組委主席努茲曼致辭,抑制不住顫抖的他表達了其對平等,友誼團結的奧運精神的憧憬。奧委會主席托馬斯·巴赫隨後也為巴西人民、奧組委和巴西政府自豪,並送上了祝福。最後,遺憾的是球王貝利並沒有點燃主火炬,但是令人欣喜的是奧組委為長跑運動員基普凱特頒發了第一個奧林匹克桂冠獎,著實令人感動。

  開幕式一直看到最後,我的感受已和八年前的自己不太相同,而我對奧林匹克精神的理解也更為深刻。競技運動雖然追求更高,更快,更強,但在此之外,我們看到巴西人民克服種種困難,政治動盪也好,經濟萎靡也好,最終是打破質疑,還是熱情的張開雙臂擁抱了世界,展現最好的巴西元素。從看到難民代表團和奧林匹克桂冠獎的設立,我們就一定能預視到,除了賽場上的爭分奪秒,挑戰極限,還有更多的平等、愛與期待等待著我們去發現。就像白巖松所說的,但願難民代表團是第一次也是最後一次出現在奧林匹克的賽場上,但願和平,愛與平等能常伴我們身邊。

  里約奧運會觀後感二

  一場喧囂、歡樂,又不失溫情,以及歷史厚重感的奧運會開幕式就這樣呈現在了世人面前。

  毫無疑問,這是一場能讓每個人的情緒都被調動起來的大聚會,充滿了激情與歡愉。

  百年奧運歷史上首次移師南美洲,面對外界的質疑與吐槽,巴西人用一場充滿南美、桑巴風情的盛會讓全世界為之陶醉,“歡樂”應是現場最直觀的感受。

  當地時間8月5日晚8時,北京時間8月6日早7時,2016里約奧運會開幕式在里約熱內盧馬拉卡納體育場舉行。整場文藝演出將巴西的歷史、現在與未來集中呈現在世人面前,而熱帶雨林等元素的出場,體現出這個南美最大國家與自然、環保的密切聯絡。

  事實上,巴西人不光擁有匠心獨運的文藝表演,他們還有無比細緻的一面,從而讓世界看到他們辦好一屆世界性運動盛會的決心和信心,這似乎與人們對巴西人自由,又略帶散漫的印象大相徑庭。

  作為開幕式最大亮點,不同膚色、不同性別的引導員腳踏用植物點綴的三輪車引導各國運動員入場,讓人猶如置身在狂歡節的氛圍之中,同時也感受到這個多種族國家獨有的熱情。

  環保奧運,沒有奢華的'排場,沒有炫目的特效,五環是全綠色的,火焰也是這麼些年來最小的,但是里約奧運會開幕式真的超過了想象,低調卻美麗,祝福所有運動員,期待奧運順利舉行。

  “我對里約奧運會有充足信心,”正如國際奧委會主席巴赫所說,多一分對巴西人的理解,奧運會在人們眼中就會多一分美好,多一分和諧,有理由相信,里約奧運會,將是一屆成功,又充滿南美風情和歡樂元素的體育盛會,對此我深信不疑。

  里約奧運會觀後感三

  興奮之餘,我不禁想到另一個問題:離我這麼近的運動員,離我又那麼遠。

  運動員在中國是很特殊的一個群體,貌似和我們普通中學生沒有什麼交集。他們是一群從小被選中,經過層層選拔、常年封閉訓練的“特殊人士”。這種人為製造專業選手的人才培養模式和我們在學校透過苦學來考大學的成長模式不大一樣:毫無疑問,這群“特殊人士”的世界就是圍繞出好成績轉。這群“特殊人士”都很能吃苦,個個都很堅毅,或許比我們中的大多數還多一份單純,畢竟運動就是他們生活的全部。我身邊的小夥伴沒有太多參加體育比賽的,大多都是乖乖讀書的學生。這樣,我們離他們就很遠。

  兩個不瞭解的人第一次見面很容易產生誤解,就更別提兩群不瞭解的人了。我曾經花了半年時間研究《中國退役運動員生存現狀及轉型建議》,走近運動員的生活,發現我對運動員們刻板印象錯的不知有多離譜。我本以為他們像機器一樣,只會訓練,生活沒有任何樂趣可言;其實他們就同你我一樣,會哭會笑,渴望好成績,更渴求大家的認可。多年以來,中國運動員存在的主要價值,就是片面追求大賽獎牌。這樣,本來就離我們很遠的運動員,很自然就會被我們逐步忘記。

  任何競爭都是激烈和殘酷的。奧運會這個舞臺的入場券是用多少年的艱辛換來的。所以,任何一個運動員擁有奧運會參賽資格都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情。我很心疼那些小眾專案的中國運動員。他們的教練和親友在他們沒有取得任何冠軍的時候大概會摸摸他的頭,說句“你盡力了”。也就僅此而已。之前我也提到過,香港擊劍的女孩子Vivian在美國斯坦福讀大學。我猜當她的同學知道她將要參加奧運會時,都會向她投以由衷佩服及難以置信的眼神。我是多麼希望中國各個專案的運動員也都能吸引投向自身的佩服目光,而不是“理所當然”被期待在國際大賽上奪取金牌。

  聊到孫楊,就很難避開霍頓。

  這個年輕的澳洲運動員以孫楊藥品檢測陽性為由,大聲斥責他,“drug cheat!”大概任何運動員都希望自己玩命拼搏的賽場是一片淨土。霍頓的出發點可能是正確的,他不希望比賽不公平公正,無論如何他還是忽略了一些有效資訊。孫楊用藥並不是為了提高自己的比賽成績,他為的不是cheat。霍頓若叫他“a guy that used drugs”會好很多。很可怕,霍頓沒有耐心搞明白“孫楊事件”背後的實情,外媒也像他一樣懶惰地把藥檢陽性和作弊直接掛了等號。更可怕的是霍頓惹怒了一群來自人口大國的義憤填膺的網友。這裡面還有個烏龍——一個叫Mark Horton,不是Mack的英國男人收到了無數條@提及到為孫楊道歉的推文,導致他自己的社交媒體接近崩潰,於是他出於無奈被迫發聲:“霍頓你快道歉吧”。由此可見,中國網民有多麼“厲害”。

  “尊重”二字一是來自教養,二則是憑藉自己的行動換取的。觀賽時,不管看到來自哪個國家的哪名運動員,不論自己當時的心態有多麼激動,都希望大家可以把握好自身心態。贊,要贊得到位;噴,也要噴得得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