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動物園》觀後感
當品味完一部影視作品後,相信大家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東西吧,這時候最關鍵的觀後感不能忘了。可是觀後感怎麼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人類動物園》觀後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這本書著重講述的就是,人類和其他動物一樣,具有動物的共性。現在處於鋼筋水泥現代化都市的人們,和被關在動物園裡的動物們有很多共通性。從中明白了以前覺得匪夷所思的人類行為,原來就是由人類的動物性決定的。比如:
第一,在過度緊張和無所事事間,人類需要的是保持一種動態的平衡。即既不能給自己太大的壓力,但也不能讓自己整日百無聊賴。
因為動物有不斷探索的慾望。
如果過於閒適,動物就會去探索各種刺激的事情,各種亂像就出現了,比如自殘,出軌,吸毒,遊戲等各種墮落的行為。
第二,人類社會存在等級制度和尊卑,這也是動物性。
無論大小,一個動物部落中也有首領,而首領為了維護其身份和地位,會有一系列的言行舉止特點。這和人類社會是一致的。
比如,為什麼人類會如此痴迷於奢侈品?
出於對高位者的模仿。
既然只能有少數人成為地位高者,那麼地位低下的人就拼命去模仿地位高者得一切,包括衣著首飾,出行工具等。對於女人來說,主要追逐的是包包,化妝品等;對於男人來說,熱衷的是汽車,手錶等。
第三,在擁擠的空間裡,人類和動物一樣,最終都會出現很多發瘋似的'行為。
本來人類也是野生動物,生活在廣闊的叢林和草原上,股子裡都有恣意奔放的原始特性。而現代大都市卻把越來越多的人限制在空間狹小的地方,人們需要有漫遊的區域,幾處公園相比于都市人口比例來說,太小了。
擁擠的環境就會引發矛盾,就像關在一個籠子裡的幾個動物一樣,為了爭奪生存空間,為了瞻顯自己的存在感,於是互相之間的歧視,爭奪,就會引發流血打鬥等傷害事件。人類世界的“路怒”,鄰里之間為了雞毛蒜皮的小事引發的口舌之爭,一個公司同事間為了利益而勾心鬥角等等,皆因此而生。
那麼人類將最終走向何方?
人類的動物性,決定了會走會越來越糟糕的未來。
雖然人類作為高等動物,擁有智慧和創造力,會發明無數的產品用於解決社會問題。事實是,這些產品解決了一些問題,但是同時也引發了新的、更多的問題。
比如,如今網際網路的迅速普及應用,這在20年前我想到不敢想,如今,大街小巷,老翁小孩,人人皆可隨時隨地的連上世界的每個角落,不可否認,網際網路給我們提供了一個最好的時代,溝通最便捷,資訊最豐富,效率最高的時代。
但是,它也帶來了很多很多問題。比如,親情聯絡不是更親近,而是更疏遠了,因為發段語音就能解決的事,還需要花時間和精力回家維繫親情嗎?
比如,孩子們的閒暇不再三五一群去戶外玩遊戲了,而是一手一臺手機打遊戲,追劇了,這樣的童年比以前的童年更快樂,更有意義嗎?
比如,網路資訊豐富,本來是人才輩出的好機會,但是更多的人沉迷於網路上的娛樂產品。不是有“娛樂至死”的口號嗎?
有人會說,這關網際網路什麼事,是人們自己的問題。凡事有利弊,如何利用網際網路,是自己的選擇。
是的。但是這些問題,都是隨著網際網路產品的出現而出現的。
如果人類社會在人類的動物性和人性的弱點中,生存環境只會變得越來越糟糕,人際關係只會變得越來越支離破碎,那我們作為個體,該怎麼辦呢?
個體無力於整體抗爭,這是自然。 但是始終不要忘了,我們是有選擇能力的人類。
如果不想與眾人發瘋,我們可以選擇志同道合者建立自己的部落;
如果不想向世俗獻媚,我們可以選擇挺直腰桿做自己認為正確的事;
人這一生,終究還是為了活出自己想要的模樣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