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觀後感> 觀《我們天上見》有感(通用11篇)

觀《我們天上見》有感

觀《我們天上見》有感(通用11篇)

  在看完一部作品以後,這次觀看讓你有什麼領悟呢?何不寫一篇觀後感記錄下呢?想必許多人都在為如何寫好觀後感而煩惱吧,以下是小編整理的觀《我們天上見》有感,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觀《我們天上見》有感 篇1

  這是一個關於成長的故事,是由蔣雯麗導演的半自傳式電影——《我們天上見》。

  上個世紀70年代末,中國的蚌埠那裡住著一個七八歲的小女孩和一個九十多的老人,他們相依為命地生活著那便是蔣小蘭和她姥爺。姥爺他與世無爭,樂善好施,雖然寵愛小蘭,卻決不允許她軟弱,更不准她撒謊。他教小蘭做一個誠實、善良、正直的小孩。他像呵護他的滿園花草一樣呵護著小蘭。蔣小蘭的父母在她小時候,便被下放到了西北去工作,姥爺怕小蘭擔心,一邊忍受著骨肉分離的痛苦,一邊編造信件來哄她開心。“知青下放”活動開始了,姥爺為了不讓小蘭下放農村,便決定讓她學個一技之長,小蘭選擇了體操,並立志要成為第二個體操冠軍——蔣紹毅。小蘭悄悄地長大,姥爺悄悄地變老,鄰居小翠姐的意外身亡使小蘭明白,死亡是不可避免的。她開始害怕,擔心姥爺有一天會離開她。她問姥爺:“人死了會去哪裡?”姥爺說:“好人去天上,壞人去地下。”。終於,姥爺病倒了,醫生說他快不行了,只是對小蘭還放心不下。從此小蘭便擔起了照顧姥爺的重任。那一年,小蘭一下子長大了許多。一天,遠在西北工作的父母來信了,小蘭這才知道,原來,十多年來,“爸媽來的信”都是姥爺寫給她的溫暖!姥爺知道小蘭的父母快回來了,在一個溫暖的充滿陽光的午後,安詳的合上了雙眼。姥爺下葬那天,下著細雨,小蘭把姥爺一生所得的鐵路徽章都別在了他胸前,她告訴姥爺,她會做一個好人,將來與他在天上相見……

  這是一個多麼感人的故事啊!電影的前半段笑點很多,甚至超過了一些喜劇片;到了後半段漸漸地卻開始感人起來,與前半段地內容形成鮮明對比。尤其是姥爺生病時的情景,小蘭陪著姥爺,和他一起做“頭部體操”,在牆上畫上一株株姥爺最喜歡的蘭花,過年時親手為姥爺做菜、包餃子,扶著姥爺去看病,給姥爺讀信,甚至於“孝孫手執戒尺迫病翁吃粥”······這一樁樁、一件件看似小事,事實上卻表現出了濃厚的祖孫情,以及小蘭的“烏鴉反哺”。我們也應該這樣,對於養育我們的父母、爺爺奶奶或者外公外婆等等的一些人,也要像小蘭這樣,點點滴滴地去報答他們,難怪孟郊說:“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呀!當我們看到姥爺下葬時的情景,只見小蘭將姥爺一生所得的所有鐵路徽章一一

別在姥爺的胸前,並說:“姥爺,我有幾件事要跟你講,一是你那蘭花是我用麥乳精給澆死的;二是我把你讓我送給老師的哈密瓜給吃了,從那以後我就再也沒去過體操房了。我這一生就這兩件事瞞著你,你講我可能上天啊?”蔣小蘭是多麼的純真呀!正是她的純真,卻使我們潸然淚下······

  現在的時代好了,不會再發生這種事了,但小蘭烏鴉反哺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我相信,蔣小蘭和她的姥爺一定可以在天上相見!

  觀《我們天上見》有感 篇2

  記憶中,雨一直在下

  也記得,總是握著一把傘

  那是姥爺的愛,遮風擋雨

  等到放下那把傘,姥爺走了,童年結束了,我長大了

  可約好的,我們還要天上見

  ——總有一種感情難以割捨,它越過時間橫貫在記憶長流在深處迴旋。什麼都淡漠不了那份相守什麼都不能抹掉那些在一起的日子,因為愛不離,並相信。

  不得不說,雖然《我們天上見》講述的是一對平常祖孫的情感故事,但蔣雯麗以她的經歷以她的視角將這個故事呈現出水彩畫的美感、協奏曲的婉轉,沒有多少煽情的語句,沒有撕心裂肺的哭喊,只有娓娓道來的故事和恬恬淡淡的悲傷,無言的感動深深的觸動了我們的心。

  影片從7、8歲的蔣小蘭開始摘取生活片段一直到小蘭13、4歲時姥爺去世。內容大致可以分為兩部分:第一個是以姥爺照顧小蘭為主線,第二個就是以小蘭照顧姥爺為主線。而這兩個部分又不能細分,故事是一個整體,由各種細膩的事件連線:體操、蘭花、信、戒尺、玩具娃娃、傘等。這些事件貫穿全域性便使得影片內容緊湊流暢,也使得影片在前後有著極強的對比性和呼應性。比如影片剛一開始姥爺照顧小蘭的一系列場景:燒開水、倒洗臉水、擠牙膏、熱毛巾、烤饃、暖衣服、為小蘭蓋上衣服。影片後面就將這個畫面重演,只不過最後披上衣服的是姥爺。還有影片的前部分姥爺牽著小蘭出門,飄揚的雪,皚皚的雪地上只留著一串腳印,那是小蘭踩著姥爺的腳印;後部分同樣是皚皚的一片,小蘭攙扶著姥爺,雪地裡是兩串相偎相依的腳印。這是兩個人角色的互換對比,也是一個哺和反哺的呼應。除此之外還有那五分錢,先前的小付出和善心得到了更多的回覆,暗喻著小蘭回報以更多的關愛給姥爺。更如同戒尺的運用,姥爺手中的戒尺轉移到小蘭的手中,不僅是愛的傳遞也是教育的傳承,小蘭學會感恩、學會姥爺的愛。而不得不說的是影片中小蘭手中一直拿著的那把傘,而當姥爺去世的那天,披著的雨衣代替了傘,傘的用意便自然明瞭了。總的來說影片中物件的運用可謂淋漓盡致,處處可見導演的用心,而也就是這些細節使影片格外動人,時時事事牽動人心。

  全片總是瀰漫著淡淡的霧,籠罩著淡淡的悲傷,透出一種溼溼的暖實實的愛。影片以眼睛為開篇,萬花筒為起始,充滿著夢幻和朦朧,拿著萬花筒的姥爺便出現了,牆壁上還滿是後來小蘭畫的蘭草,還細數著小蘭成長以來掉的牙。這是自己的幻想也是希望,這便從影片的一開始就奠定了對姥爺的懷念和整部影片的基調。影片中共有五段幻想:對姥爺的幻想、對自由自在的渴望、對體操的嚮往、對父母的思念、對死亡的恐懼。這些穿插在全域性中的小插曲巧妙的刻畫出小女孩的小心思,為影片增添不少詩意。值得一說的是影片中對畫面的處理與音樂的連線。比如說蔣小蘭因為不服氣因為強烈的自尊心所以學習體操,其中有一幕是再次因為姓而被人所看不起,回家後小蘭攀著梯子一步一步爬上房頂,迎著光,頂著太陽,畫面中洋溢著暖暖的黃,同時淡化了所有的聲音,清晰的記錄小蘭用自己的聲音沙啞的唱著國歌,拍攝她時是以一種仰視的態度的,在這個時候對她自己就已經是肯定的了,被人打擊依然高揚頭顱,這就像蘭,君子當如蘭。還有當小蘭從火車下來狼狽的坐在火車站這個一畫面,將小蘭的鏡頭放大放置在畫面的一半處,靜謐的環境沒有任何聲音,音樂輕輕的響起的那一刻,姥爺的身影蹣跚出現。最無言的感動,就這麼輕輕的扣上心絃。

  故事片人物當然是影片中的重點,所有的畫面所有的音樂所有的細節都是為了塑造人物形象刻畫人物性格。從各個方面來看,我們能從腦海中清晰的浮現姥爺的善姥爺的大愛姥爺的君子如蘭,小蘭的堅持、小蘭的自尊、小蘭的懂事……也能清晰的記得姥爺在小蘭壓腿撕心裂肺的叫時扮猴逗笑,也記得最後姥爺已說不出話來安慰哭泣的小蘭同樣是扮猴逗笑,卻令人心頭一緊,笑中帶著難過。還記得姥爺的嚴厲、記得姥爺的貼心,記得那張分分合合的床,記得姥爺繫著小蘭的手緊緊握著不放開……

  我們天上見,天上我們還要一起,簡單的故事溫暖的回憶,片段編織起不離的愛,小蘭還始終會相信天上姥爺在等待。當我們也在成長,也見證著父母或是身邊的親人漸漸老去,我們是否會堅守那份愛互相傳遞互相給予溫暖彼此呢?我們,是我們,是愛連線,是共同的所有。

  觀《我們天上見》有感 篇3

  愛是一杯失去了濃苦的清茶,味道平平淡淡但是口中卻餘香嫋嫋回味無窮;愛是一針一線燈下縫起的毛衣,並不美觀但是在寒冷的冬夜卻能給予溫暖;愛是用名叫生活的瑣碎串連起來的珠子,並不昂貴但是卻無可比擬的亮眼。

  因為愛所誕生的希望,如春日雨後破土而出的嫩芽,沐浴著陽光在心中瘋狂地生長,在漫漫的人生中,在斑駁了記憶的時光長河中,在一望無際的絕望和黑暗中如光般照亮了小蘭還未走完的生命長路,同時這些溫暖也在照亮我們逐漸冰冷麻木的心臟,如決堤的洪水般衝撞著每個人最敏感而美麗的名為‘親情’的神經,小蘭與姥爺相互扶持著走過的日日月月,天真的、稚嫩的、平淡無奇的,甚至沒有大起大落的開頭到結尾,就像是被午後暖洋洋的天光所照耀吞噬著的老照片,勾人淚下。

  小蘭和姥爺其實只是兩個70年代裡普通的小人物,小到問個人都絲毫不會清楚他們的名字,他們不偉大,沒幹過什麼轟轟烈烈的大事,可悲到就算死也不會得到多少人的悼念多少滴的眼淚,也正如所有小人物一樣,片中的小蘭只是個可愛的小姑娘,貪玩,調皮,瞞著姥爺在蘭花裡澆麥乳精,把姥爺託人帶給體操 老師的哈密瓜獨自吃掉,會問人死了去哪兒,滿屋子裡畫上蘭花為了討姥爺開心,到最後姥爺逝世還有些傻氣的說著我以後要當個好人和姥爺在天上見,然後為他別上那些他生前獲得的徽章,做出過讓姥爺操心的傻事,但總歸是純真個性使然。

  姥爺也只是個普通的老人,樂善好施,性格和善,稍微帶著些老年人的古怪,曾是火車駕駛員,生活拮据,但是卻每餐為小蘭準備一杯麥乳精,用著小蘭父母的口氣寫了大堆信來安撫小蘭,為小蘭在院子裡撐起簡陋的高低槓,把泳衣改成體操服,甚至當他的生命都已經垂危時,他的信念依然是自己的孫女,至死都不想小蘭傷心。

  這些淡然如水的片段一個一個的穿起來,於是就有了撼動人心的力量。這些隱約晦澀的畫面一幅一幅的播放起來,於是就有了這份毫不做作、流暢而又美麗的愛,像是火般融化著每個人心裡的冰山。

  姥爺和小蘭的故事很長,他們之間擁有著永遠剪不斷的羈絆,他們之間有著永遠說不完的溫暖,他們互相支撐著對方度過的那些年,永遠是無可替代的。姥爺是小蘭的傘,為她撐起一方遮風避雨的天地,小蘭是老爺的傘,支撐起奄奄一息的他最後的生存執念。

  姥爺老了,小蘭也在長大,他們總是要分開的,但是隻要小蘭活著,這份愛就永遠也不會死,會生生不息的生長下去,因為希望不滅,所以愛不滅,因為讚歌不停,所以愛依然。因為小蘭明白,我們也明白——這份愛,永遠轟轟烈烈存活於天地間。這份愛,又跨越天地間的距離,擁抱著小蘭,也感動著我們。

  觀《我們天上見》有感 篇4

  《我們天上見》這部電影是媽媽推薦我看的。看完後我感觸很深,這部電影讓我最感動的一幕是:在漫天飛雪中,姥爺和外孫女前後出門,姥爺遞給外孫女一把傘,自己戴上帽子走出去,小姑娘撐著這把油紙傘,踩著前面姥爺的大腳印,就也出門了……就是生活,最簡單卻最感人的生活,最單純卻最複雜的生活。同時也是與我們現在幸福生活的鮮明對比。

  我也是由爺爺奶奶從小帶大的,都市裡的優越生活讓我在那裡無憂無慮地度過了我的幸福童年。

  我記得,小的時候,總是奶奶接送我到幼兒園。天氣很冷時,每天早晨爺爺奶奶總會很早起來,做好早飯才喊我起床,而我最喜歡的事情就是在被窩裡,奶奶會一遍遍地喊我。到了晚上,我又會早早的鑽進被窩,聽奶奶說故事。

  奶奶做的一手好吃的麵食,所以我最喜歡吃的也是麵食,比如:手擀麵、包子、花捲……我總是怎麼吃也吃不夠。過年過節的時候,是爺爺奶奶家最熱鬧的時候,也是爺爺奶奶最忙碌的時候,買雞、買肉、買魚、打掃房子,然後做一大桌好吃的,等著全家人都回來了,在一起和和美美的吃頓團圓飯,每到那時,我總會發現爺爺奶奶會很高興,他們笑呵呵坐在一家人的中間,招呼這個,招呼那個,我想這就是爺爺奶奶常說的天倫之樂吧。

  進入小學,我回到了爸爸媽媽身邊,但至今我也忘不了在爺爺奶奶家的大院裡,每天和小夥伴一起玩、一起吃東西、看電視的情景。如今,我只能在每個週末去爺爺奶奶家住上一晚了,真想在爺爺奶奶家裡多呆上幾天,多陪陪他們。

  每次我要回自己家的時候,爺爺奶奶總是把早就準備好的大包小包菜或者吃的都給我帶上,然後一直把我和媽媽送到小區門口,一遍遍囑咐我要聽爸爸媽媽的話,從爺爺奶奶眼神中,就知道他們有多麼的愛我,每次上車,從他們不肯離去的身影中,看出他們也捨不得我走,其實我也真的不想走,好想留下來一直陪著他們。

  在我記憶的最深處,我忘不了在爺爺奶奶家度過的幸福童年時光。

  觀《我們天上見》有感 篇5

  我看電影從來沒有這樣嚎啕大哭過。可能也是想到了自己以前的一些事情。最近又聽媽媽說起外公最近精神不好,除了吃飯之外就不出房間。我們笑笑。我笑的時候,真的覺得這不過是馬上就能結束的事情,我的外公雖然身體不好,雖然一年要因為小病進兩三次醫院,但這不過都會過去的。我回去的時候,他還是會買好菜跟我做最拿手的東西。他吃飯吃的很快,因為也參與不了我們的話題,下桌之後在周圍轉轉,看看我們每個人。

  但看了 我們天上見 之後我忽然深深地感到惶恐,覺得這一切總有一天會有一個終點的。

  現在回去,我不知道跟外公外婆講什麼好。我沒法兒把他們領進我所處的世界。不是每一個外公外婆都能緊跟潮流。而我也不知道該怎樣過問他們的生活。我試圖打破,但我可能又過分···尊重。

  倒不是說不要尊重。這為必須,但本應該更親密的,不是嗎。

  小學時候冒雨給我送課本,然後自己淋溼發燒;我考試考得不好,也是外公幫我隱瞞下來不告訴我媽,給我簽好看的家長簽名;初中還去過幾年老年大學,跟我一起學英語;我高中就去別的地方上學,每次看到我回去就看我長高沒臉上有藏不住的笑容;我大學很少回家,現在又在這邊,打電話都要做一個標記在筆記本上才能記得住打。

  我小時候花了太多的精力在我爸媽的鬥爭上,有時候也會想,為什麼不把這些事情跟他們講呢。他們會告訴我應該怎麼做。他們比一個小孩子知道更多。他們比我想象地要更加愛我。

  那個年代物質的貧乏,精神的貧乏,卻並沒有導致愛的貧乏。這是一個很奇怪的事情。但我看完了 我們天上見,想 我們每個人都是懷抱著不安生活在這世界上的,而如果有人將我以及我的不安一同抱住,在每一個日日夜夜同我陪伴,我也願與他一同撐傘,一同讀信,一同在生活的道路上來來往往。

  姥爺的無私,姥爺的愛。竟成了當下我認為的世界上最重要的東西。

  為這,我甘願拼盡全力,並不再對生活的苦難刨根問底。

  觀《我們天上見》有感 篇6

  如果說一定要給這部電影下一個定義的話,我只能說:“淡淡的雨景,淡淡的哀傷。”這種感情宛如涓涓溪流,並不扣人心絃,卻能在不經意間溫暖很多人。

  素來不懂得電影技巧的我卻在觀賞電影時發現了這部片子的高明之處:以物繪人,以景襯情。比如說:火車、雨傘、蘭花;再比如說:飄舞的雪,氤氳的雨。它們不再是獨自存在的景或物,暗含的隱意讓這電影充滿了那如雨般的淡淡哀傷。

  片首的雪景很美,零落的飄著,雪中,是一把傘,傘下,是姥爺牽著小蘭的手。此時的姥爺,就像是一把傘,包容著小蘭的調皮、任性。而不論是晴天也好,雨天也罷,小蘭總是撐著一把傘,素色的傘下是小蘭瘦弱的身影,煙雨迷濛中更突出她內心的.自卑與自尊,在那樣一個特殊的時代背景裡,小蘭的內心是孤獨的,所以她依靠著雨傘,也依靠著姥爺。她會撐著傘獨坐淮河邊,會撐著傘凝望火車,由此,對爸爸媽媽的思念展露無遺。

  而火車,描繪的也不只是小蘭的孤獨,還有姥爺的摯愛,為了小蘭,他再一次坐上火車帶領小蘭尋找爸媽;為了小蘭,他天天陪著小蘭去練體操;為了小蘭,他不惜編下一個又一個謊言:新疆的哈密瓜,小蘭爸媽的信……姥爺就像一列火車,為了小蘭,不停地奔跑著。片中最能體現姥爺對小蘭的愛的,莫過於那盆蘭花。這盆花的安排極為巧妙,既使老爺對小蘭愛的體現,同時也象徵著姥爺的生命,片尾蘭花謝了,姥爺走了,而小蘭又在牆上畫了滿牆蘭花,這既代表著老爺如蘭花一樣永遠活在小蘭心中,也蘊蓄著小蘭對老爺的無盡的愛……

  這部電影在情感上的最大特點是:哀傷淡淡。但這種哀傷不是為悲傷而悲傷,就像孔子曾評贊《詩經》中的一篇名作時所說:哀而不傷。這種感情不至於讓人嚎啕大哭,卻很輕易觸動一個人心中最細膩最柔軟的地方。

  片中的姥爺讓我想到我的爺爺,小時候爸爸媽媽外出打工,一直是爺爺照顧我,爺爺也曾為我做鞦韆、為我削竹笛……想到這裡,嘴角不由浮起一朵微笑的花。而當我看到片中的姥爺跟著蘭花一起走的時候,我就不由想起了去年的這個季節,炎炎夏日,爺爺因為抵不過病魔的侵蝕而永遠地離開了我。……因為經歷過,因為哀慟過,所以懂得小蘭的感受,真正的悲痛是真淚兩行,小蘭的那場哭戲很好地詮釋了這種感情。

  《我們天上見》就是這樣一部電影,感情細膩真實,不矯揉造作,它的感情就像片中的小雨,潤物無聲,但卻並不妨礙引起觀眾的共鳴;淡淡的雨景,淡淡的哀傷,觸動著每一位觀眾的心絃,不自覺間潸然淚下……

  觀《我們天上見》有感 篇7

  今天,我觀看了《我們天上見》這部電影,它是蔣雯麗阿姨導演的,講述的是她童年的真實故事。

  這部電影的主人翁是一個叫蔣小蘭的女孩,因為在以前那個特殊年代她父母的原因,加上她又姓“蔣”同學們都很取笑她,所以她在學校裡低著頭不敢和人交往。小蘭的爸爸媽媽被下放到新疆,她和姥爺相依為命,一直到姥爺去世發生的一段感人的故事。

  看了這部催人淚下的影片,我的眼淚也止不住地“吧嗒吧嗒”流下來:我想蔣小蘭的姥爺是一位多麼慈祥善良的老人啊。他在生活和學習上處處關心小蘭,裝扮鬼臉鼓勵她練體操,並親手為她縫製體操服;為了讓小蘭好好生活不擔心爸爸媽媽,每過段時間就假裝她的父母給她寫信,並拖人從新疆買來哈密瓜,說是她爸媽買給她的……姥爺對小蘭的愛是發自內心的,是無邊無際的。

  最令我感動的情節是姥爺老了,醫生說他身體的各個部位都在衰退,唯獨心臟還在堅持跳動,小蘭想:姥爺的心臟還在跳動,那是因為實在放心不下我,才會這樣的吧。從此以後,蔣小蘭開始像姥爺疼愛她一樣照顧姥爺,喂他吃飯、洗衣服、洗澡,在有空的時候,還在單槓上做許多有趣的動作逗姥爺開心。直到姥爺去世,她都一直無微不至地照顧姥爺。這讓我想到了烏鴉反哺的故事,想起我身邊對我好的親人,他們也像小蘭的姥爺照顧小蘭一樣照顧我,讓我過著幸福的生活。我也應該向小蘭學習,去關心照顧他們。

  我的阿公,他也像小蘭的姥爺一樣去了天上。我記得阿公是很疼愛我的。每當我到他家去玩,阿公就會親自下廚房燒一大桌好吃的菜給我吃,還帶我去玩樓下的鞦韆;走的時候一定會塞給我一包零食,阿公一再囑咐我:要聽爸爸媽媽的話,好好學習,做個好孩子。

  有一次,我到病房看望他,阿公雖然病得很嚴重精神也不好,可他一看到我來了,就立刻喜笑顏開,拉著我的手問長問短,一會兒問我的成績,一會兒問我的身體狀況。現在阿公不在了,他去世的那天我哭得很傷心,因為我再也見不到我親愛的阿公了。想起他那和藹的笑臉,我的心中就會湧起一陣酸楚。

  欣賞優秀的影片像讀一本好書,讓我受益匪淺:我們小朋友應該為家人做點力所能及的事情,多孝敬他們尊重他們。因為我們正是在親人們的呵護下健康幸福的成長。更應該像小蘭一樣懷有一顆感恩的心,這才能將親人對自己的愛傳承下去。我相信,小蘭的姥爺一定在天堂上關注著小蘭,因為那份愛是永遠不會被割捨的!

  觀《我們天上見》有感 篇8

  《我們天上見》這部電影,根據導演的真實故事改編的,我看完影片後,非常感動。

  這部電影的主角是一位叫小蘭的大孩子,她和年邁的姥爺相依為命,因為,她的爸爸媽媽出去打工了,很久都沒有回家。雖然爸爸媽媽在外面打工,她覺得很孤單,但是幸好她也有一個關係跟她特別好的朋友,名叫小翠。她和小翠形影不離。可是不幸的事情發生了。村子裡發生山洪,把小翠沖走了。小翠就這樣永遠離開了小蘭。小蘭非常想念她,天天坐在大橋上看著小翠生前的照片,每次都會失聲痛哭。

  不料,不久之後就連目前小蘭唯一的親人——姥爺也得了重病。小蘭立刻帶姥爺去醫院看病。醫生說姥爺年紀太大了,什麼器官都不行了,只有心臟還硬撐著。估計姥爺是為了讓小蘭能見到父母,才硬撐著吧!

  以後的日子,小蘭不能依靠姥爺了,只能自己燒飯、洗衣,還要照護姥爺。姥爺都睡著了,小蘭還沒睡覺,她連夜看著報紙,希望能找到治姥爺疾病的方法。她找啊找啊,終於找到了一個方法:在全家畫滿蘭花,就有可能治好姥爺的病。雖然,小蘭知道這也許是不可能成功的事。但是,為了姥爺,什麼方法都要試一試了。小蘭就按照報紙上的方法來做,在全家畫滿了蘭花。但是這個方法對姥爺沒有用。小蘭就又想盡方法來逗得了重病的姥爺開心。可是姥爺根本笑不出來,最終,姥爺還是撐不住了,悲慘的離開人世。

  過了一天,到了姥爺棺材要下葬的日子,小蘭一直站在風雨交加的馬路上,等著裝姥爺棺材的那輛大卡車,想再看一眼親愛的姥爺。大卡車終於到了,但是司機沒認出雨中的小蘭,繼續向前開,估計是姥爺不想讓小蘭看到姥爺下棺吧!小蘭呆呆地站在原地,她在心裡想“親愛的姥爺,看來我們只能天上見了!”

  我看完影片後,非常敬佩小蘭的這種堅強的表現。她對友情的珍惜,對爺爺的關照,都讓我非常感動。我把她的處境和我的處境做了對比:我生活在一個幸福的家庭,爸爸媽媽圍繞著我,愛護著我。爺爺奶奶外公外婆都把我當成掌上明珠。而很多時候我還喜歡發脾氣,覺得大人好煩,總是羅裡吧嗦的。可是我想要是小蘭能有這麼多人在她身邊,她肯定開心死了!我真的要珍惜現在的幸福生活,珍惜爸爸媽媽對我的愛、爺爺奶奶對我的關照以及同學之間的友情,我一定要珍惜啊!

  觀《我們天上見》有感 篇9

  今天,我看完了《我們天上見》這部電影,裡面的故事很真實、很感人,這種感情就像涓涓流水,不經意間使我落淚。

  故事裡發生的一切一切都那麼真實,彷彿就發生在我們身邊,只是我們平時不注意發現罷了。

  這部影片講述的是一個小女孩和她姥爺相依為命的感人故事,同時也記錄了小女孩的成長曆程。因早年時代的戰亂,姥爺幾乎已經失去了他的親人,唯獨一個活潑、調皮的孫女在他身邊,成了他生活的全部。不忍心打下去的戒尺,這又是一份怎樣的情感呢?

  毛毛細雨裡的小鎮,有著他們童年的回憶,隨著年齡的增長、歲月的流逝,渴望成為體操冠軍的曉蘭在一天天長大,而姥爺卻在一天天的衰死。曾經一開始姥爺照顧年幼的曉蘭,早上給她準備好洗臉水,擠好牙膏,準備好早點……到後來姥爺年邁生病,曉蘭也長大了,變成曉蘭來為姥爺準備洗臉水,擠牙膏,準備早點……我心裡酸酸的淚水情不自禁地湧出。

  然而,在淅淅瀝瀝的雨水中,總能鉤起作者對故鄉的思念。雨水滋養著一方水土,養育著一方人民。光陰似箭,曉蘭也長大了,姥爺也已年邁衰弱,難以支撐,最終,姥爺去世了,曉蘭在雨中一邊給姥爺戴上了他曾經得過的各種各樣的獎章,一邊對姥爺說出自己隱瞞姥爺多年的兩件事,希望姥爺原諒自己,還跟姥爺約定“我們天上見!”

  作者自導自演的這部影片,正是對她童年的回憶。她的童年不快樂,總是被排斥,被同學欺負,心裡灰暗無比。她喜歡一個人待著,幻想著。劇中的“姥爺家”、“體操房”等等一些地方都是依作者的依稀記憶所建。作者坦言,拍這部影片,更多的是為自己圓夢。“拍一部記錄兒時故事的電影,一直是我的夢想,我想用自己的方式講述一個溫馨的故事。隨著年齡的增長,童年和姥爺越來越多的事出現在‘我’的腦海,越來越清晰,閉上眼就在眼前,好像都不用寫劇本,馬上就能拍出來。拍這部電影是我的心願。我想把這種愛,這種生命傳承的愛拍出來。”

  看完這部電影,它贏得了我不少感動的淚水,相信大家也一定被曉蘭和姥爺的那份真摯的感情所感動。小時候,親人無微不至的關愛著我們,當他們老去,我們是否也能像他們那樣溫柔細緻地照顧我們那樣,照顧他們?

  童年,總是承載著一個人溫暖的回憶。在這些如萬花筒般絢爛的回憶裡,親情是最為感念的。看完影片《我們天上見》,我的心底升起了一股暖暖的感覺,因為被真摯的祖孫情感動了。

  觀《我們天上見》有感 篇10

  好久沒看電影了,我是留著淚看完了它。安逸、平和,生活是如此簡單,在言談話語間,在平實的表情下蘊含著內心豐厚的愛。

  想起了我的童年:

  我出生的年代也是文化的革命,後期。爸爸媽媽是高階知識分子,航空部直屬研究所。為了打倒美帝國主義,為了改造知識分子,爸爸媽媽被下放到河南山坳坳裡一個帝國主義飛機發現不了的兵工廠裡,備戰備荒。本來媽媽和姥姥、姥爺說好了,我生下來就留在北京。臨走時據說媽媽捨不得,哭得什麼似地,又把我帶走了。

  一想起河南那個村莊,眼前就是一片片白花花的棉花地、綠油油、黃燦燦的玉米地。農民收玉米,我們小孩跟在玉米平板車後面,地不平,坑坑窪窪,玉米就從車上顛下來,我們就揀。還有花生地、胡蘿蔔地,農民從地裡挖完了,我們就在後面挖剩下的。很多胡蘿蔔被鐵鍬鏟了一半,沾滿了潮溼的泥土。我們大人小孩把它們當寶貝拿回家。

  難忘的小溪,和弟弟摸石子。現在家裡還收藏著我和大奔頭弟弟坐在小河邊大石頭上的合影,照片已經發黃了。弟弟長得隨爸爸,像南方人,有人說他像越南人,也有人調侃“大奔頭,下雨不發愁。”

  打麥場上,一堆堆落著高高的麥稈,我和朋友們在麥稈底下找一顆顆散落的麥子粒,嚼在嘴裡好似口香糖,淡淡的甜味(那時候好像不知道髒)。孩子們在賣場上玩跳房子,跳皮筋,擲柺,藏悶悶。賣場中間有棵高大的柿子樹。剛結綠柿子的時候,我們拿石頭把它砸爛,吃裡面的芯。柿子熟了,黃燦燦的。賣場邊長著很多酸棗樹,棗可以吃;把帶著刺的樹枝折斷,在一根根長長的棕色的刺上精心裝點上五顏六色的野花,手裡拿著美麗極了,感覺自己像個公主。

  爸爸媽媽的工廠後面有一大片不知是桃花還是梅花,記憶中是朦朦朧朧的,粉粉的,像山水畫,沒有別人。

  小學校是工廠子弟學校,叫“新衛二校”。教室裝置很簡陋。學生坐的是長條凳,2個人一張。記得好清楚,我的鄰座尿褲子,順著凳子流過來。老師那時候教我們唱革命歌曲。我是大隊長,三道槓,帶同學們領唱,“洪湖水,浪打浪”。好像老師還經常給我們念“故事會”裡的故事。不記得學習內容了,只記得一個男老師,挺高大的,穿著中山裝,人不錯。

  因為住的是山溝溝,去熱鬧的地方就要趕集。爸爸騎著大腳踏車,我坐在前面的車槓上,後面媽媽抱著弟弟。趕集印象裡只有買老母雞。

  對了,和女主人公一樣,我小時候也有個洋娃娃,很喜歡。

  過年了,爸爸媽媽帶著我和弟弟回北京。河南的特產非常豐富,蘋果、大棗、雞、肉,自制的灌腸,好像什麼都帶,放在個大竹筐裡。從河南小村莊到北京要倒幾次火車,大包小包的。坐在火車站地上等車,人來人往的,心裡總覺得有些恐慌,怕趕不上火車。

  文化的革命結束,國家落實政策,爸爸媽媽託各種關係調回了北京。我們住的地方發現了金礦。據說無數人蜂擁而至,挖的到處都是坑,很多人因此發了財。

  童年河南山村給我留下的印象像一幅山水畫,靜、美、朦朧。

  觀《我們天上見》有感 篇11

  每個人的生命裡都會有一個摯愛,我也不例外,我的摯愛是我的爺爺。

  初次觀看電影《我們天上見》,讓我有所感觸,我很怕有一天身邊的家人會離我而去,我開始珍惜與爺爺奶奶、外公外婆 在一起的每一天、每一日,經常問候並看望他們。2012年世界末日那天我的爺爺最終還是最先離開了我……翻開(姥爺),一遍又一遍的翻看,我開始想念起我的爺爺。

  我的爺爺是個普通人,沒有什麼偉大事蹟,一輩子辛苦工作,培育了三個兒女。他年輕時當過鄉村教師,他很愛好寫書法、下象棋,退休以後愛好上喝酒。我從小就跟隨爺爺學習書法、象棋。

  我還清楚的記得我們之間的點滴事。那是在我幼兒時期,有一次奶奶出門了,她沒看見我在外面的那間屋子裡,隨手將通往客廳的門關上了,我不知情況。後來我想進客廳,發現門被關上了,正好看到爺爺在裡面,我就敲門,爺爺卻聽不到,我就呼喊爺爺,他也沒聽到,(估計他又喝酒了,然後睡著了),我沒辦法了,直接了當呼喊爺爺的大名,當時幾乎整個院裡的鄰居都聽到我呼喊爺爺大名。現在鄰居們看見我,還想起當年的這件事,嘲笑我了。

  我的爺爺性格很怪異,吃飯的時候不允許任何人給他夾菜添飯,即使下樓很費力,也不許任何人攙扶他。即使他老去了,也不服輸。曾經還飼養過一隻八哥。

  他默默地去了,留下了我對他無盡的思念。

  如今,他已去世六個月。回想從前,我很慚愧,自己竟那樣麻木,在很長一段時間裡,那樣和他疏遠著,只是在我上初中起,我才真正的瞭解了他,他的博大的愛,沖掉了我內心的陰影,顯現了最美的彩虹,那便是我對他的思念。

  他對我的愛,對我寄予的希望,一直在我心中激盪。他就是我的燈塔,現在,每當我遇到困難與挫折時,不禁會想起他,我在心中暗暗鼓起勇氣。

  無論多大的風雨,我也要好好生活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