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觀後感> 《尋找最美孝心少年》觀後感精選15篇

《尋找最美孝心少年》觀後感

《尋找最美孝心少年》觀後感精選15篇

  當看完一部作品後,你有什麼總結呢?是時候抽出時間寫寫觀後感了。千萬不能認為觀後感隨便應付就可以,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尋找最美孝心少年》觀後感,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尋找最美孝心少年》觀後感1

  今天,我看了“尋找最美少年”這個節目,十大最美孝心少年自強不息、陽光向上、奮發有為的精神,還非常孝。孝,是最重要的,百家性,孝為先。老在上,子在下,每個中國人都要尊老愛幼。

  最美的少年,帶給我們一次次信心、感動和震驚。

  一個少年,年僅六歲,父親不慎從樓上摔下,造成殘疾,而母親離家出走。少年叫黃鳳,年幼的她,用柔軟的肩膀扛起了家。黃鳳打聽到青島的醫院可以治好爸爸的病,便千里遙遙、風餐露宿的來到了五百里外的青島。剛開始,沒有醫院同意讓他們治療,而黃鳳一家一家的問,終於感動了青島總醫院,免費給黃鳳爸爸治療。回家以後,黃鳳每隔兩個小時給爸爸翻個身……就這樣,堅持了十年!

  另一個少年趙雲龍,懂得感恩,成績不錯的他原本可以上大學,卻要上軍校。因為,上軍校可以少拿點學費,讓家庭少些負擔。他還記下每一個給他捐款的人的電話號碼,以後要報答吳林香的母親去世,她每當放假時,早早的回來,就是為了替媽媽照顧奶奶。

  還有許多最美少年,為了他們的家人,可以付出一切。他們的愛,比山還高,比地還深,他們的愛,如同汪洋大海,太多了。在他們心中,有一個字永遠堅持著他們的信念:孝。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父母的養育之恩,我們報答不盡。

《尋找最美孝心少年》觀後感2

  頒獎儀式開始了,大螢幕上出現了一棵枝繁葉茂的大樹。大樹上結的不是果子,而是一位位孝心少年那激動人心的話語。又是一次最美孝心少年頒獎典禮,他們懷著一顆赤子之心,來到了這裡。愛的指引,帶我們眾裡尋你;孝的承諾,溫暖了你我的心。

  推著鐵皮車,帶著父親四處尋醫的黃鳳,把骨髓獻給自己的媽媽的邵帥,用自己瘦弱的肩膀撐起一片天的何秀巡姐弟……是這次頒獎典禮的主人公。他們用自己的行為詮釋了孝這個字該怎樣寫得更好。

  最讓我感動的是一個叫高雨欣的女孩。她的爸爸媽媽離婚後,她跟著媽媽一起賣燒烤。雖然她總是害怕老師和同學們看到了會嘲笑她,但她卻堅持了下來。她從來沒有嘗過烤香腸的味道,因為她知道,多吃一串,就少賺了一分錢。在家裡,做飯、洗衣……都得她來幹。這些家務瑣事壓在她身上,讓她的學習生活只有1~2個小時。但是她的成績卻在班裡名列前茅。她說,只要上課認真聽講,作業認真完成,多做些課外練習就好了。這讓我不禁想到,有些人的家庭條件比高雨欣的家庭條件富裕多了,但他們的成績卻總在倒數之間徘徊,可見優秀的成績要靠自己的勤奮與努力得來啊!

  看到最美孝心少年領到獎盃和獎金後那興奮激動的表情,我覺得他們應該在想:爸爸媽媽,你們看到了嗎?

  隨著時間的流逝,頒獎典禮結束了,無數名演員走上臺,拉起了手,唱起了《眾裡尋你》這首歌。

《尋找最美孝心少年》觀後感3

  昨天晚上8點整,我們一家坐在電視旁,焦急的等待著《20xx年尋找最美孝心少年頒獎典禮》的播出。好容易開始了,此時我萬分高興,思潮起伏。

  節目開始了,我從電視上知道了主持人是:白巖松和歐陽夏丹。最美孝心少年裡面有:裡面有來自甘肅的李依桐、李易軒姐弟、來自山東的王薺悅、來自河南的王帥康、來自湖北的劉倩、來自湖南的楊沛錦、來自西藏的次旦拉姆、來自浙江的徐煜岑、來自四川的蒲曉燕、來自陝西的馮莫林、來自廣西的藍曉萍、藍芸萍姐妹等12位年度“最美孝心少年”,他們的家庭都很貧窮,有的還是單親家庭,他們想考上好的大學,來回報家人對他們的撫養,他們也用自已的行動來回報他們的家人。

  其中,最讓我感動的是來自我們武陟大虹橋鄉的王帥康。他眼視力不好,家裡貧窮,但他透過別的小朋友玩的時候寫作業,等到別的小朋友寫作業時,他卻撿些瓶子,裝在包子裡賣錢,還為爺爺分擔勞動,是為了讓爺爺少受點苦......

  現在,我和他比起來,我是多麼幸福呀!但我從中覺到了自己的不足,所以我下定決心向他們學習,來彌補自己的不足點。

  看了《20xx年尋找最美孝心少年頒獎典禮》,我深深被感動了,淚珠一滴一滴的掉了下來。我為他們是“最美孝心少年”而高興,他們是我們的榜樣,我們要向他們學習,學習他們高尚的品質,在他們的舉動中使我銘記在心,我很佩服他們,佩服他們的舉動,因為他們的舉動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做出來的。

《尋找最美孝心少年》觀後感4

  觀看這個電視後,我內心深受感觸。一個女孩僅僅5歲,便用自己的`雙手撐起了整個家!她叫梁蓉。因為媽媽生病導致左半身癱瘓,只有右半身才可以自由活動。而她的爸爸卻在危機緊要關頭不辭而別,扔下了僅5歲的小梁蓉和半生不隧的媽媽。而她,一個乳牙還未掉的女孩就撐起了這個家!可愛的小梁蓉每天早晨起來幫媽媽做早飯,喂媽媽吃完飯之後,自己在到離家十幾里路外的幼兒園上學。每到上學走的時候,她總是不放心她的媽媽,總對鄰居的老奶奶說:“奶奶,幫忙照顧一下我媽!”放學回家後,小梁蓉給媽媽煮土豆,但是,媽媽不小心把土豆掉到了地上。小梁蓉撿起來拼命的往自己嘴裡塞,因為他怕媽媽吃上泥!她還把媽媽的藥上標上:a、b、c,因為媽媽的病情惡化,小梁榮為了照顧媽媽不去上學。看到這裡我的淚不禁落了下來,在我們現實生活中,恐怕一個大人的孝心也不及一個這個小孩的吧!

  頒獎的時刻到了,梁蓉上場了。當主持人問她為什麼要把媽媽的藥盒上標上:a、b、c、的時候,她說因為媽媽記性不好,怕媽媽吃錯藥。“世上只有媽媽好,有媽的孩子像個寶,投進媽媽的懷抱,幸福享不了……”這是梁蓉在頒獎臺上獻給媽媽的一首歌曲!有一直幫助梁蓉母女的李波先生為梁蓉頒獎!

  看了這個最美孝心少年短片,我知道了,孝心是真,孝心是善,孝心是愛,孝心是美!我們現在要好好孝順父母,不要等他們不在了,才知道後悔,才想為他們盡一份孝心。珍惜現在的生活,珍惜學習!

《尋找最美孝心少年》觀後感5

  獲選20xx年度“最美孝心少年”少年王帥康,週六20時,亮相央視“最美孝心少年”頒獎典禮,他的故事深深地觸動了我!

  今年11歲的王帥康,過早地經歷了生活的不幸和磨難。

  20xx年秋天,王帥康的爸爸因為嚴重的心臟病不幸離世。在沉重的精神打擊下,奶奶患上了嚴重的心肺綜合徵,媽媽含淚改嫁他鄉,年幼的王帥康便承擔起了照顧奶奶的重任。王帥康上小學一年級時,被醫生確診為馬凡氏綜合徵,身高明顯超出常人,還有高度近視等症狀。但是在模糊的世界和病痛的折磨中,王帥康沒有退縮,生活上替爺爺分擔,學習上刻苦好學。

  所以他會在武陟縣教育系統舉辦的“孝親敬老”活動中,他獲得了“最佳小孝星”獎。同年,王帥康獲選焦作市第五屆美德少年。這些一點都不奇怪!

  帥康亮相央視是不單是他全家的驕傲,也是我們中華少年的驕傲!希望榮譽能夠激勵帥康更好地面對今後的生活磨難和挫折。我們也要好好地學習他的精神,好好的孝敬我們的父母,傳承發揚我們的中華文明!

《尋找最美孝心少年》觀後感6

  百善孝為先,孝是中華文化傳統提倡的行為。今天我看了《最美孝心少年》,讓我的心靈受到了極大的震撼,讓我重新認識了孝。

  “最美孝心少年”中有一個名字叫王夢佳的茶園女孩,她11歲,爸爸在一次車禍中失去了生命,11歲的她成了爺爺奶奶的精神支柱,爸爸去世後爺爺不得不出去打工,來維持生計,王夢佳看著爺爺每天都那麼辛苦心裡很心酸,為了方便照顧爺爺奶奶她沒有跟改嫁的媽媽離開,選擇留下來,她每天跟著爺爺去茶園摘茶,回來給爺爺奶奶做飯,洗衣服,照顧他們,替爺爺奶奶分擔些她力所能及的活,她告訴自己一定要堅強,要快快長大,為爺爺奶奶做更多的家務。

  看完她的故事,我的眼角溼潤了,多麼堅強、多麼懂事、多麼有孝心的同齡人啊!現在的我,每天早上鬧鐘要響幾遍才會從被窩裡爬起來,而那時,媽媽已經為我找好了衣服,準備好了早餐。在我眼裡這一切都是理所應當的。每天都過著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生活。卻沒有一點責任感,其實我也長大了,我也可以幫助爸爸媽媽做一些事的!

  在我們的成長過程中,父母、長輩給了我們最無私的愛和無微不至的關懷,可我們又回報給他們什麼了呢?我們一天天長大,父母也一天天老去,所以不要等將來、不要等明天了,從現在開始,讓我們懂得感恩、學會感恩,一起將“孝”進行到底!

《尋找最美孝心少年》觀後感7

  “百善孝為先”,今天我看了“尋找最美孝心少年”的頒獎晚會。每看到一個孝心少年的故事,我的心中都特別難受,但更多的是對他們的敬佩。這一個個少年,大部分都是我的同齡人,當我們還在父母身邊撒嬌時,他們卻早早的挑起了生活的擔子,成為家庭的“頂樑柱”。

  李依桐和李易軒是一對10歲的孿生姐弟,就在幾年前,爸爸離家出走,媽媽又身患重病。常言說“窮人的兒女早當家”,這句話用在他們身上再適合不過了。因為母親沒有工作,僅靠擺地攤、打短工維持生活,收入非常微薄。他們連租一套像樣房子的錢都沒有,只能與他人合租居住。為了使房租的支出更少點,他們不得不經常搬家,過著居無定所的日子。

  為了能讓媽媽少一點辛苦,他們放棄了玩耍,承擔家裡的大部分家務,忘記了自己還是個孩子,幼小的肩頭過早的壓下了生活重擔。他們經常在節假日和婚禮上演出,每次演出結束後,姐弟倆才可以飽餐一頓,然後帶一些好吃的給母親。

  看到這些,我心裡很不是滋味。想想自己,我總是以學習任務繁重為由,家務事從未做過,可真的是這樣嗎?我只是為自己的懶惰找理由罷了。相比較這對姐弟,我真是太自私了,我的心裡只有我自己。今後,我要想他們一樣,多為家裡出一份力,儘自己的力量多做一些事情。

  都說“苦難使人成長”,而幸運的我們,更應該珍惜幸福的生活,從點滴小事做起。

《尋找最美孝心少年》觀後感8

  今天下午,老師讓我們在電腦上觀看了《尋找最美孝心少年》頒獎典禮。我們全班同學看得都很認真很投入,有的同學還哭了。我自然也不例外,不但深受感動,還很慚愧。

  影片中提到了林章雨、高雨欣、趙文龍、邵帥、等10位最美孝心少年。他們個個出身貧窮,家庭多變故多坎坷,但他們用稚嫩的肩膀堅強地為家撐起一片藍天。最讓我感動的是趙文龍的事蹟。趙文龍的媽媽得了尿毒症,不能吃甜東西,趙文龍因為這個連平時自己最喜歡吃的甜西瓜也捨不得吃一口。為了讓媽媽補充營養,天天吃上肉,趙文龍就天天撿塑膠瓶給媽媽買肉吃,看到媽媽吃肉,他就高興得不得了。多麼孝順的孩子啊。

  還有髙雨欣,高雨欣的媽媽右手殘疾了,以賣炸串為生,高雨欣天天一邊照顧媽媽,一邊賣炸串掙錢上學,讓媽媽不擔憂還很幸福。多麼樂觀向上的學生啊!

  想想我自己,天天和媽媽頂嘴,一不高興就把自己鎖在屋裡誰也不理;生活上我也不懂得節約,每頓飯都想在外面吃,因此也花了不少錢,也給媽媽爸爸帶來了負擔。和這幾位孝心少年相比,我真是無地自容啊!

  看了這個頒獎典禮之後,我也深受教育。我下決心:以後一定加倍好好學習,自己能做的事決不推給父母做,孝敬父母,做個好孩子,爭取做個最懂事的男子漢。

《尋找最美孝心少年》觀後感9

  清代王永彬曾說過:“百善孝為先。”這句話。對於我們現代人說,孝敬父母是中華人民的傳統美德,我們每個人都要去孝敬父母;十二三歲的孩子,這正是在父母身邊撒嬌、睡懶覺的時候,然而,有一些孩子,他們早已養成早起床,幹家務,孝敬父母的責任……

  央視在前天播出了《尋找最美孝心少年頒獎典禮》,在這個頒獎典禮上評出了10個孝心少年。在這10個孝心少年的背後,都有一段讓人辛酸的經歷。在這其中,讓我感動的是邵帥。

  在邵帥一歲時,他的父母離異,在他11歲時,他得知遠在800多千里外的北京,邵帥的媽媽患上了急性骨髓白血病。於是他來到北京照顧媽媽。他的骨髓跟他媽媽配型成功,於是他捐出骨髓。邵帥的姥姥說,他從小怕黑。在他香山的暫住的與醫院之間有一片樹林,他每天晚上送飯,都必須穿過樹林。邵帥為了壯膽編了一首詩“為了我的媽媽,我什麼都不怕,原來獨自在家都害怕,現在走夜路過香山,我都不怕不怕了……”他是一個多麼勇敢的人啊。經過邵帥的細心呵護和醫院的精心治療,現在邵帥媽媽的病好多了。

  看完這個節目後,我明白了許多。我認為,父母對我們的愛是無私的,我們現在的同學應該珍惜現在父母對我們的愛。為父母幹一些家務活,陪父母聊聊天。我想這就是現在的父母們想要的。讓我們趕快行動起來吧!

《尋找最美孝心少年》觀後感10

  典禮上有這樣一位十四五歲的女孩,她的故事深深震撼了我,她是我們河南內鄉的老鄉。望著她那張充滿稚氣和自信的臉龐,站在那裡講述著家中的境況,真為她的優秀感到自豪。她的爸爸由於雙目失明生活不便,奶奶每天要很早出去擺攤賣菜貼補家用。她每天很早就起床,既要照顧爸爸,又要幫助奶奶。看到這裡,我熱淚盈眶。更讓我自嘆不如的是她不僅是語文課代表,還是英語課代表。她每天在幹這麼多事的情況下,學習還如此優秀。不可思議!

  原來她是這樣安排日常生活和學習的。她就像一個上緊發條的時鐘一樣,天一亮就跳下床,先給家人做好飯,再吃過飯去幫奶奶擺攤了,然後又急匆匆地去學校上課。一放學,她就飛奔家裡,見縫插針的邊做家務邊寫老師佈置的作業。有空餘時間就去陪爸爸散步。她每天像個陀螺一樣,一跳下床就忙得轉個不停。就是這樣的艱苦生活造就了她的堅強和善良。

  典禮上還有很多這樣的孝心少年。比如來自大涼山的兄妹倆,還有腳部有殘疾的小女孩,還有母親重病纏身的姐弟倆等。他們都是我們學習的好榜樣。

  看了這場典禮,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靜。我要向他們學習,珍惜現在的幸福生活,孝敬親人,分擔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尋找最美孝心少年》觀後感11

  看了《尋找最美孝心少年》後,我深受感動。這十個少年讓我流了不少眼淚,他們和我們一樣,都是普通人,但卻比我們強出了好幾倍。

  我們中國有句古話“百善孝為先”。這些少年就是按這句話去行動的。像黃鳳推著病床上的爸爸千里尋醫,趙文龍去撿破爛給媽媽買肉,十二歲的邵帥在家人的強烈反對下仍堅持要給媽媽捐骨髓,奔跑女孩璐玉婷趁下課時間送機票給媽媽治病……他們都是我們學習的榜樣。

  前人栽樹,後人乘涼。作為兒女,就一定要孝順,照顧好長輩。“孝”這個字本就是“老”在上,“子”在下,看來古人發明的每個字裡都含著深刻的道理。

  現在我終於明白了孝的真正意義,它可沒有我以前想的那麼簡單,它是不在大小,不分遠近的。比如給長輩沏一杯茶、洗一次腳……事情雖小,也是盡孝。再比如給不在身邊的長輩打個電話,問聲好,也是盡孝。只要我們盡孝了,也一定會得到回報的。所以我們一定要儘自己的所有孝心,去讓長輩開心。

  看了這個節目後,我明白了一個深刻的道理:這個世界上如果沒有“孝”,就會變得不成樣,相反,如果有了“孝”,就能變得更美好。

《尋找最美孝心少年》觀後感12

  昨天晚上八點鐘,我準時觀看了中央電視臺舉行的表彰《最美孝心少年》大型晚會。他們的事蹟非常感人。

  被表彰的十位少年都有著一種共同的品質——有擔當,自立自強,尊老愛幼,其中最令我佩服的是冉俊超同學的事蹟,他的爸爸是搬運工,工作非常辛苦。他深知爸爸的辛苦,每到假期他就幫爸爸搬運貨物,上小學就能很好地照顧自己。他不但要自己做飯,還要給爸爸媽媽送飯。另一位讓我印象深刻的同學是黃將恆,她的爸爸是一位醫生,在2020年疫情到來的時候他奔赴武漢抗擊疫情。這時,她主動幫助媽媽做飯,做家務,照顧弟弟,讓爸爸能夠安心抗擊疫情。

  透過觀看錶彰晚會,我深深地感受到我和他們比起來有些差距,不能照顧自己,也不能主動學習。他們在艱難的環境下,還能好好學習,我就更要加倍努力,好好學習。

  受表彰的最美孝心少年,他們的共同點是有擔當,自立自強,尊老愛幼。我要學習他們,自立、自強、自律的精神,好好學習,天天向上,做一個愛學習懂禮貌的好學生。

《尋找最美孝心少年》觀後感13

  “大哥哥大姐姐都是我學習的榜樣。我也要像他們一樣孝順爸爸、媽媽。”“太感人了,真是太感人了!孩子們的孝心讓我特別感動,他們的愛心讓我這個成年人也深受震撼。”,觀看了央視20xx“尋找最美孝心少年”頒獎典禮錄,許久,我的眼裡還噙著淚水。

  節目沒有簡單生硬的說教,依靠真實的故事、真摯的情感引起孩子和家長的共鳴,向全社會傳遞一種溫暖、向上的力量,可以說是給全國的少年兒童上了一堂別開生面的傳統美德和核心價值觀教育課。

  頒獎典禮上,用拾撿的廢棄材料為高位截癱的爸爸製作電腦架,幫助他開網店創業的陽光大男孩;自己曾面對死亡卻與患病的母親不離不棄,夢想20年後成為一名廚師的堅強小姑娘;用勤奮撫慰重病的母親,用堅強安慰失去親人的父親,用琴聲延續著中華民族上千年孝行天下傳統美德的提琴女孩……“孝心少年”們面對困難勇敢不屈、樂觀堅強的生活態度,以及他們美好的人生夢想和巨大的精神力量,深深打動了其,讓我不僅僅收穫到了感動,更有榜樣的昭示、愛心的傳遞和人生的正能量。

《尋找最美孝心少年》觀後感14

  “百善孝為先”,孝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就在11月10日的那天晚上,我看了中央電視臺播出的《最美孝心少年》,看完後,頓時心潮騰湧,明白了“孝”的含義。“孝”就是為了親人,獨自支撐起一個家;“孝”就是為了照顧母親,撿垃圾買肉;“孝”就是為了弟弟,寧願放棄自己的夢想;就是……而在這麼多的孝心少年中,我最感動的還是照顧患癌症媽媽的小女孩——吳林香。

  吳林香家裡需要照顧的不僅僅是患了重病的母親,還有年邁的外公外婆和年幼的弟弟

  整個家都由她和繼父支撐著。她不但要像大人一樣在田裡幹活,而且還要代替母親來照顧弟弟。因為家裡的活太多,所以平常的作業都是到家裡人都睡著的時候做的,做作業時,為了不影響家裡人休息,她只點一個小蠟燭。每次媽媽犯病時都會很難受,她雖然很傷心,但為了不讓母親擔心,從不愛笑的她仍然露出堅強地笑容來安慰媽媽,而只在陰暗的角落裡默默的掉眼淚,甚至願意用自己的死來換母親的健康,可是到最後,母親還是過世了。

  看完這個故事後,我淚如泉湧,自己連比自己小好歲的小妹妹都不如,更後悔從前對親的所作所為,所以,我也要做一名孝心少年:自己的事情自己一定要做好,不讓父母操心,要體諒父母,不能只顧自己的感受,要好好學習,將來長大後才能養活好家人。

《尋找最美孝心少年》觀後感15

  “孝”是中華民族的美德,俗話說的好:百善孝為先!今天我看了《尋找最美孝心少年》,讓我更加懂得了孝的含義。

  《尋找最美孝心少年》中有一位少年讓我深受感動!她的名字就叫——黃鳳。黃鳳非常可憐,在她6歲的時候,外出打工的爸爸從樓上摔了下來,結果變成了高位截癱,媽媽也離家出走了,家裡只有小黃鳳一個人照顧全家人,小黃鳳聽別人說去上海可以給她爸爸治病。於是,小黃鳳用鐵床推著爸爸,帶著年邁的奶奶一步一步走到了縣城,小黃鳳這樣勇敢的精神真讓我佩服!路上有很多熱心的路人給他們吃的,讓他們搭順路的車子,就這樣小黃鳳一共走了五百公里,終於到了上海。

  黃鳳的故事深深感動了我,同時也讓我感到很慚愧。我就好似溫室裡的花朵,在爸爸媽媽的呵護下成長,並不懂得去關心父母。有時爸爸媽媽讓我去給他們敲敲背,我都不情願,而小黃鳳卻很孝順,我和她比,我真是幸福多了!我一定要向小黃鳳學習,好好孝順父母!

  從今天開始,我一定從身邊的點點滴滴做起,要多給媽媽敲背,多幫媽媽洗碗,多……

  同學們讓我們從現在開始行動起來,去孝順父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