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長征》有感500字
當品味完一部影視作品後,相信你會有不少感想吧,不能光會看哦,寫一篇觀後感吧。在寫觀後感之前,可以先參考範文,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觀《長征》有感500字,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觀《長征》有感500字1
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閒。
五嶺逶迤騰細浪,烏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雲崖暖,大渡橋橫鐵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軍過後盡開顏。
讀完毛主席這首名為《長征》的詩,我被紅軍戰士百折不撓、不畏艱險、樂觀向上、視死如歸的精神深深感動了。
紅軍戰士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在漫漫長征路上,不僅有槍林彈雨,還有急流險灘、雪山草地,更有飢餓、寒冷、疾病等難以想象到的困難。面對各種險惡的環境,紅軍就像竹石,在岩石縫中發芽、成長,顯示著生命的頑強。他們個個都是鐵骨錚錚的漢子,永遠不會服輸,永遠接受著挑戰!
在長征路上,紅軍戰士創造了無數驚人的奇蹟。就說飛奪瀘定橋那次戰鬥吧。素有“天險”之稱的大渡河讓人看了心驚膽寒。可是這場戰役是多麼的重要啊!不能輸,決不能輸!一咬牙,一跺腳,拼了!戰士們冒死建奇功,居然贏了這場戰役。美國人有一對夫婦參觀過瀘定橋後,曾這樣說道:“中國是用那些敢於翻越千山萬水人們的犧牲精神和勇氣統一起來的。”連美國人也被我們的紅軍戰士震撼了!
我相信長征精神會永遠激勵著我們在學習和生活中奮發向上,不畏艱難,勇往直前;我相信長征精神會永遠激勵著中國人民不輕言敗,自強不息。
紅軍是長征里程上永遠的豐碑;紅軍更是長征精神的靈魂。讓紅軍英魂萬古流芳!讓長征精神永垂不朽!
觀《長征》有感500字2
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閒。五嶺逶迤騰細浪,烏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雲崖暖,大渡橋橫鐵鎖寒。這是毛澤東寫《七律長征》這首詩寫的氣壯山河,最能表現紅軍戰士在爬雪山,過草地,槍林彈雨中不怕艱難險阻的精神。
長征路上危機起伏,食物短缺,困難重重,紅軍戰士留下了許多感人的故事《金色的魚鉤》講了一個老戰士照顧小士兵的生活,又因沒有食物天天釣魚給他們吃,自己卻吃魚骨頭,最後因極度飢餓,而失去生命的故事。《永遠的豐碑》講了一個軍需老處長把棉衣發給了戰士,而自己卻凍死在行軍路上,與大山融為一座不朽的豐碑的故事。一個個戰士都倒在了長征的路上,又有新計程車兵站了起來。長征的路有多長,紅軍撒下的汗水就有多長。巍峨的雪山雖能覆蓋紅軍戰士的身驅,卻不能淹沒他們的信念。茫茫沼澤能吞噬他們的身軀,卻不能含噬他們的赤誠之心。如雨的子彈雖能奪去戰士的生命,卻不能奪去他們的精神。他們是英雄,他們是豐碑,他們是路標,長征精神永存!
長征路上的故事講不完道不僅盡,這種精神這種永恆的信念才造就了中華民族才使我們有了今天的幸福生活。事實上我們的學習又何嘗不是一次長征呢?在學習上我們會遇到各種挫折和難題,我們應該像紅軍戰士一樣永往直前,不怕困難,永攀高峰才是。
長征的精神是一首歌永唱不衰,長征在我們心底永遠閃爍著金色的光芒!
觀《長征》有感500字3
革命歷史題材巨片《長征》真實再現了工農紅軍二萬五千里長徵的偉大壯舉。由於左傾錯誤的.進一步發展,導致了第五次反“圍剿”的失敗和中央根據地的失陷,中央紅軍主力被迫實行戰略轉移。長征初期,中央領導權的旁落及左傾教條主義領導人退卻中的逃跑主義錯誤,使黨和紅軍遭受到重大損失,紅軍由長征時的8.6萬人銳減到3萬人。直到遵義會議確立了毛澤東為核心的中央領導集體後,紅軍根據實際情況的變化,靈活變換作戰方向,穿插於敵人重兵之間,四渡赤水,擺脫了敵人的圍追堵截,實現了戰略大轉移,取得了長征的勝利。長征中紅軍表現出來的堅定的共產主義理想、革命必勝的信念、艱苦奮鬥的精神和一往無前、不怕犧牲的英雄氣概,將永遠激勵著我們勇往直前。
影片中,最令我難忘的是紅軍。記得紅軍和敵人打仗時,他們不怕苦,不怕累,堅持不懈地向前挺進,一直向前挺進了兩萬五千裡。紅軍在長征途中餓了就吃野草、皮帶;渴了,只要身邊有河,他們就喝河水。
我想:他們的生存條件比我們要艱苦的多得多,沒有我們現在好,我們現在哪有人還能咽得下皮帶、野草呢?他們不管遇到什麼危險,都奮不顧身,和敵人拼搏起來。紅軍們可真勇敢啊!
觀《長征》有感500字4
長征,1934年8月至1936年10月間,中國工農紅軍主力自長江南北各革命根據地向陝甘革命根據地的大規模戰略轉移。這是人類歷史上空前未有的戰略大轉移,紅軍們戰勝千難萬險最終到達目的地。總共長達二萬五千裡。
這是多麼艱苦啊!平日,我們一點路都不願意走,吃不了苦,可紅軍卻有堅韌不拔的意志!長征途中,有一些可歌可泣的故事:草地上,小紅軍不騎將軍的馬,不吃將軍的糧食,最後英勇的犧牲了;雪山上,炊事員郭大叔揹著一口大鐵鍋,在山上走著走著就倒在雪地裡了,臨死雙手還牢牢地抓著鍋沿兒;沼澤地上,一個士兵快被沼澤吞沒時,旁邊計程車兵為了救他自己卻永遠地埋在了沼澤地裡……一個個動人的故事裡,才知道生命有多麼的寶貴啊。爬雪山,過草地,上刀山,下火海。他們都完成了,因為他們只有一個目標:“新中國”。長征途中,紅軍歷經艱難困苦,而我們現在,過著衣食無憂的生活:吃東西挑三揀四,這個要吃,那個不愛吃,還怕苦怕累,怕髒怕受委屈,在家裡就像個小皇帝,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和紅軍一對比,真是慚愧極了。
作為小學生的我們不得不被紅軍的大無畏,堅強與樂觀主義精神所打動。然而我們能做更多的就是努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在困難面前決不低頭。用科技強國,以人才壯國。讀了長征,我們要從生活做起,力所能及的事自己做,能吃苦,不怕累,做一個堅強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