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觀後感> 《你好,李煥英》觀後感(彙編15篇)

《你好,李煥英》觀後感

《你好,李煥英》觀後感(彙編15篇)

  在看完一部作品以後,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吧,何不寫一篇觀後感記錄下呢?那麼我們如何去寫觀後感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你好,李煥英》觀後感,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你好,李煥英》觀後感1

  其實看完電影之後,從影院回家的路上一向在平復心境。電影裡有段李煥英女士送女兒坐車的場景讓我哽咽,這個場面我太感同身受。每次不管是到另一個城市唸書還是工作,媽媽都堅持把我送上車然後在窗前目送,兩隻手握在一齊放在胸前,眼裡有不捨有擔心也有祝願。直到車子起遠了,她還站在那。就像電影裡說的,我一次也沒讓我媽高興過,我沒有考上好的學校,沒有成為一個貼心小棉襖,沒有找到出人頭地的工作,我滿懷愧疚,可她總笑著安慰你;其實她只是期望你好,健康歡樂,這就是媽媽最大的心願。

  賈玲那句“來世我做你媽”深深刺痛了觀眾的心,既是她發自內心的真情告白,想必也是很多人想說卻始終沒敢或者再無機會去說的一句話吧。

  曉玲是帶著無比自責“穿越”過來的,她認為自我一輩子沒能做成一件讓母親驕傲的事,如果母親沒生她必須能活得更幸福。這世上沒有什麼比“期望自我未曾出生”更讓人心疼的話,而母親一句“下輩子,還是我當你媽”則令人徹底隕泣。

  你厭惡父親的平庸,卻不明白他也是個以往懷揣夢想的少年,你嫌棄母親嘮叨,卻不記得她也曾是個對鏡貼花的姑娘,人最大的悲哀在於拿著爸媽供給的物質學著他們不懂的知識,見識他們沒有見識過的世面,到頭來卻嫌棄他們如此笨拙。

  期望大家都能珍惜眼前歲月,善待身邊的人。

《你好,李煥英》觀後感2

  “李煥英!幹什麼呢?小王八蛋兒。”每當聽到這句話,我就想起《你好,李煥英》這部電影。

  這部電影主要講了賈曉玲的媽媽因意外車禍不幸離世,賈小玲穿越回1981年代,媽媽那時還是個花季少女,賈小玲和她的媽媽成為了好閨蜜,幫助她和廠長的兒子相親等事情。最後,賈曉玲透過褲子上的花紋發現媽媽也是穿越回來的,立馬跑去找媽媽。故事的結尾是賈曉玲獨自開著一輛車在海邊。

  最讓我感動的一個情節,賈曉玲去坐公交車的時候,天下著大雪,路上白雪皚皚,寒風吹得人直打哆嗦。賈曉玲上了車,上媽媽買的車票坐另一輛車回去。但是,賈曉玲走後,媽媽讓司機把票退了,自己一個人頂著寒風刺骨,徒步走回了家。

  “我的女兒,讓她健康快樂就行了。”很多父母都是這樣。我的媽媽整天逼我學習,但是從另一個角度思考,吃喝玩樂樣樣沒少。媽媽沒有把我關在房間裡,不讓我出門。也沒有把我的成績跟別人比較。反而是每天對她說:“你看別人的媽媽,都……”現在想來,真的是我的不懂事。

  “媽,你怎麼這麼愛笑呀?”“因為媽生了你呀!”我喊她一聲媽媽,她為我付出了萬千。媽媽是我的傘,是我的避風港。有次,我被一群不講理的人欺負了,媽媽是第一個站出來的人。我看見了她為我憤憤不平的吵罵,她真的為我付出了很多。可我都做了什麼?和她鬧矛盾,為了氣媽媽,離家出走。

  媽媽,我想對您說:“對不起,我忘了您曾經也是個花季少女。我將您拒之門外,我認為您不理解我,如今,我懂了。”

  母愛觸動我心,從今以後,我會好好珍惜。

《你好,李煥英》觀後感3

  大年初一轟轟烈烈地來臨了,而我在放假之前就期盼著的電影《你好,李煥英》也隨之而來。今日我們一家人決定去看這部既搞笑又感人的電影。

  這部電影主要講了賈曉玲在20xx年的某日,剛考上大學的她,經歷了一次人生中的大起大落,賈曉玲的母親因突遭車禍,住進了醫院,使賈曉玲悲痛萬分,在母親的床前抱頭痛哭。在這種情緒徹底崩潰的情景下,賈曉玲意外地穿越到了1981年,並與年輕的母親李煥英形影不離,宛如閨蜜,並想改變母親的命運,但結果卻讓所有的人都驚訝不已。

  電影前一個多小時都十分搞笑,我的嘴沒有一次合上的;而最終一部分卻很感人,我的眼淚沒有一刻不落下的。不僅僅我,這個場裡的所有人都跟隨著主人公走進那個年代,情緒的波動也隨之電影的情節而變化,時而捧腹大笑,時而淚如雨下。

  這是一個真實的故事,是賈玲為了緬懷她的母親而拍的。前半部分讓人笑出眼淚,之後卻突然來了個劇情大轉彎。在給觀眾驚喜的同時,也讓我深深地感到了“子欲養而親不待”的感覺。

  從這部電影中,我感受到了,每一位母親,雖然都望子成龍,望女成鳳,但她們最大的願望還是讓孩子健康歡樂地成長;而孩子們也是十分期望自我成為父母的驕傲和自豪,讓父母高興。無論怎樣樣,在父母眼中,我們都是好孩子,都是最優秀的!

《你好,李煥英》觀後感4

  初二,我來到了電影院,與《你好,李煥英》這部電影相聚了。

  這部片子是賈玲主演的,故事開始,20xx年的某一天,剛剛考上大學的賈曉玲經歷了人生中的一次大起大落。一心想要成為母親驕傲的他卻因母親突遭嚴重意外而悲痛萬分。在賈小曉玲情緒崩潰的情況下進意外地回到了1981年並與年輕的母親李煥英相遇兩人形影不離宛如閨蜜與此同時也結識了一群善良的好朋友。曉玲以為穿越可以憑著自己超前的思維讓母親“大有作為”,但結果卻讓他感到意外。

  這部片子與賈玲的真實遭遇十分的相近。在曉玲穿越的時候,年輕的李煥英說了一句:我未來的女兒就只希望她健康快樂就行。正是這句話使曉玲頓時淚崩,這邊我看到了也流下了熱淚。是啊,每個母親都希望自己的兒女,平安的長大,幸福美滿的過完一生,並不求他們大富大貴。她們的愛有的體現在兒女們出遠門時,他們在火車下的觀望;有的體現在幹了一天的活,還要抽出時間給兒女縫補衣服;還有的體現在不管要走多遠的路,也要去看一眼兒女工作的地方才放心離開。那些苛刻的要求都源於著一顆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心。

  這部片子前面特別的搞笑,可以說是笑得我肚子痛。但是到了後面眼淚也是止不住的往下掉,其中有一個李煥英遇難賈曉玲哭著奔跑的片段,雖然電影院是黑色的,但是我清晰的可以看見我旁邊的一個小姐姐眼淚兩行兩行的往下掉。

  《你好,李煥英》這部片子值得大家去觀摩一下。

《你好,李煥英》觀後感5

  一直到電影結尾,看到照片中的李煥英(母親)與賈玲(編劇,導演,主演女兒賈曉玲)相貌相似,才知道這其實是一部以母親真名拍攝的電影。

  電影的結構和《夏洛特煩惱》很像,講述了一個穿越式的故事。但我覺得這個故事不能完全說是穿越,也像一場夢。這個夢看起來是賈曉玲為了圓自己的心願而做的,但看到最後更像是母親為了幫賈曉鈴完成心願,而給賈曉玲做了這樣一個夢。而這也是這部電影最出彩的昇華,最打動人的地方:母親到了生命的最後,仍然在為孩子著想,還在鼓勵自己的孩子繼續前行。為人父母當然希望子女出人頭地,但更希望孩子一輩子健康快樂。

  賈曉玲穿越回去,後來發現了機遇,想改變母親的命運。可母親最後還是選擇了從前的“老路”。從因果關係來說,如果母親走了所謂的“新路”,就不會有賈曉玲這個人了。但女兒穿越回去,內心這份純粹的心思只想著改變母親以後的命運,為母親謀取女兒心中的幸福,甚至不惜犧牲自己(不會在人世間出現)。就衝著這份孝心,我想李煥英也會選擇走“老路”。

  這也就是電影裡李煥英把結婚證給賈曉玲看的時候所說的:“昨天喝酒的時候,一下把我點醒了,我一想我是應該把握住這個機會。”我想,李煥英所說的被點醒的話,應該就是賈曉玲說的“下輩子和下下輩子我們還做母女”。

  從電影情節來看,我覺得李煥英是幸運的。她第一次選擇婚姻是因為愛情,第二次重回人生的這個重要的十字路口,她仍然選擇了這段婚姻,是因為她覺得她已經經歷過的未來人生的二十多年是幸福的,同時還有一個如此有孝心的女兒。那麼,她還有什麼理由不選擇這段人生旅程呢?

《你好,李煥英》觀後感6

  昨晚和家人一起看了《你好,李煥英》。早就看到“在電影院哭成淚人”的網評如潮,自己帶的一大包紙巾卻沒怎麼用上。可能在我的心目中,電影的搞笑元素會大於感動的。所以我最開始的眼淚,是笑出來的。電影的最後,有溫熱的液體在眼中湧動,在主演豆大的淚珠一顆顆往下掉的時候也被帶出來一兩行。但隨著散場燈光的亮起,本就不那麼強烈的感動很快消散。

  電影中的兩個主要角色,母親和女兒。母親自始至終所希望的,不過是孩子健康快樂。所以再選一次,她還是會選擇雖然辛苦但因為生下女兒而覺得幸福的人生。女兒一直覺得因為自己的不夠優秀,從來沒有讓母親高興過。忽然發現其實母親最幸福的事,就是看見自己健康快樂地活著。但當有一天女兒真的有能力讓母親過上好日子了,卻來不及了。

  表達的是最普遍共通的情感,所以能引起大多數人的共鳴。事後想了想自己沒有那麼感動的原因,可能有兩個:1.事先大概知道後面的反轉,而之前接觸到的類似題材或主題的影視創作比較多,有很多比這部電影更好的詮釋與表達,所以它沒有一下子擊中我的感覺;2.我自己對於“母親自己的人生”、“母親對孩子的期望”和“母親沉默的付出”的體會在這之前已足夠深,與母親的情感聯結已足夠滿,所以電影並沒有突然喚醒我的感知。但也還是有覺得感動的地方,因為我正擁有,所以感到幸福;因為我正擁有,所以也怕失去,還恐懼“子欲養而親不待”的來不及。

  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故事,在電影中哭的人和在電影外哭的人,都有自己的真情。所以我想這部電影對於我們來說的更好的意義是,我們都能在自己的故事中,少留遺憾。

  不如就從今晚,在睡前溫柔地跟媽媽說句“晚安”開始。

《你好,李煥英》觀後感7

  《你好,李煥英》這部電影在今年春節大火特火,它並非勝在奪人眼球的視覺衝擊力等方面,而是它獨有的情感。

  影片導演賈玲,將自我的真情實感注入到其中,演繹的`,則是自我親身經歷的事而改編的。記得她在採訪中含淚說到,“媽媽都沒有親眼看到我在臺上表演,”於是她把自我在臺上表演二人轉逗媽媽開心的劇情放在了自我的電影中。看完這部電影,我相信真正是因為感同身受而為之將口罩哭溼的沒有幾個人,真正感動人心的,是其中蘊含的道理,而影片目的絕不僅僅是在大年初一奪人淚水。

  用孩子的角度再來分析一下這部電影,會發現沒有那麼簡單。首先,浮在表面的,在媽媽在世時,或者說媽媽能夠天天陪在我們身邊時,珍惜當下吧,因為不明白什麼時候,一個意外,你就會失去她,世事無常。其次,影片前半段,都是以賈曉玲的視角,她想趁著自我來到媽媽的年輕時代,逗自我媽媽開心,因為她總覺得媽媽這一輩子,都沒有為自我省心過,她想讓媽媽開心。而到了後面,有了反轉,也是為什麼它這麼火的原因。同樣的事情,鏡頭給了媽媽,用快速放映的效果將真像告訴了大家,不是賈曉玲逗媽媽開心,而是媽媽逗賈曉玲開心,也不是賈曉玲穿越回媽媽的年輕時代,而是媽媽將自我的寶貝女兒帶了回去。說到那裡,影片的鏡頭一幕一幕的又閃此刻我的眼前,自我都去世了,最終想著的,放不下的,還是女兒開心。影片裡李煥英多次重複,“我期望啊,我以後的女兒健康歡樂就夠了,”是啊,全天下所有母親,都是這樣一片心啊,“孩子健康歡樂,我就知足了。”

  最終,我想說,感激《你好,李煥英》,你讓真正用心看的人懂得了許多許多,多謝你。

《你好,李煥英》觀後感8

  大年初二在家人的陪同下,我走進了電影院來觀看這部賈玲自導自演的《你好,李煥英》。這是一部有笑有淚的親情電影,也是賈玲對母親永遠的回憶。

  電影的開頭是賈曉玲,為了讓媽媽自豪一回,便告訴她自己考上了藝校,而實際上她只是考上了成人本科。在宴會上,賈母發現了真正的錄取通知書。而在回家的路上,賈母不幸出了車禍。賈曉玲趴在母親旁痛哭,卻在一覺後穿越到1981年。1981年的賈母正值青春年華,亭亭玉立,而賈曉玲也被認錯成為賈母表妹。於是他便幫助賈母買廠裡第一臺電視、參加排球賽、找物件……使出十八般武藝幫媽成為“人生贏家”。而當她看到李煥英在她褲子上縫補的可愛圖案時,突然想起賈母是在賈曉玲上學時才學會縫的—她與母親一起穿越到1981年。

  當看到賈曉玲痛苦著跑去找李煥英時,止不住的淚水像關不住閘門的水龍頭般,一場車禍喚醒了她深處的柔情,一滴淚水沖刷了她的不解。

  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我看了看右手邊同樣感動到哽咽的媽媽,突然想起無數個早餐,她為我做早餐時忙碌身影、無數個她陪我“學”到深夜的疲憊身影,無數個她陪我逛商場的無奈身影。張女士脾氣十分溫和也十分溫柔,以至於我早已忘卻她也曾是個亭亭玉立的少女。她是最瞭解我的人,也是真的會心疼我的人。似水的母愛,潺潺流淌,汩汩成溪。

  媽媽是第一次當媽媽,卻做得很出色,我是第一次當女兒,卻什麼也沒做好。趁早,來得及盡孝。

  世界上最親的情是親情,最疼愛你的人是父母,中國也有句老話,叫做百善孝為先。希望大家能夠明白一點,他們無論是用什麼方法,但都是對我們好。

《你好,李煥英》觀後感9

  看完《你好,李煥英》這部電影后,我的內心彷彿被掀起了萬丈狂瀾,久久不能平靜。這是一部悲喜交加的作品,觀影過程中,有歡喜,也有淚水。

  最令我難忘和感動的情節是,當時賈曉玲望著褲子上小熊樣子的補丁時,回憶說:“我媽以前也不會縫褲子,可是因為我總是把褲子穿破,我媽就學會了縫褲子。”可是她突然意識到自己的媽媽李煥英在這時候還不會縫褲子呀!看到這,我潸然淚下,與電影中的賈曉玲一同哭泣起來。

  其實,她是反應到了自己的媽媽也穿越回了這個年代,她一邊跑一邊哭,眼前浮現出一幕幕自己從小到大與母親相處的場景。賈曉玲認為自己從來沒讓母親少操心,也從來沒做過令母親覺得自豪的事,可是母親總是體諒她,鼓勵她。她走進家門,看見李煥英獨自坐在窗旁,哭紅了眼,李煥英明白自己將離開女兒而去,可賈曉玲還沒有做出一番成就,還沒有讓母親高興一次,哪怕就一次呢?她哪裡忍心看著母親離自己而去,她哭著央求母親別離開自己,可這又有什麼用呢?還不是無濟於事,再後悔也來不及了,有多少來日方長,都成了永不相見。

  時間太匆匆,我們成長得越快,母親衰老得也越快,看著夾雜在母親黑髮中的白絲,我明白了:盡孝應及時,奮鬥也應及時。請別在後悔中無濟於事地盼望重新來過。

《你好,李煥英》觀後感10

  《你好,李煥英》是最令我感動的一部電影,它值得我們流下的這些淚水,以及我們為之付出的感動。

  這部電影講述了一個故事:女孩賈曉玲的母親李煥英遭遇了車禍,生命垂危。她很後悔自我小時候很調皮,總讓母親操心,沒有做過一件讓母親很開心的事。

  直到訣別的時候,她才想起去珍惜那些和母親在一齊的時光。帶著遺憾,她意外地穿越回了1981年——李煥英還年輕的時候,她決定去做一些讓母親開心的事,幫母親改變她的未來,讓母親過上更好的生活。

  最終她才發現,原先母親也穿越了過來,默默地愛她、守護著她……

  從賈曉玲為了李煥英有更好的未來,明知改變歷史就不會有自我,還要撮合母親和別人成婚中,我看到了血濃於水的親情;

  從李煥英堅持要按照歷史和賈曉玲父親結婚時,我看到了偉大的母愛;

  從母親穿越回去,看到從天而降的女兒,第一反應就是要接住她時,我看到了一個母親的軟肋;

  從李煥英參加女排比賽,堅持不懈地追回比分,廠長不由自主地感慨道:“人只要有一股不服輸的精神,就會有光彩”中,我看到了一個母親對女兒的言傳身教……

  母愛就是一陣風,吹起了孩子心頭的漣漪;

  母愛就是一首詩,吟出了孩子臉上的淚痕;

  母愛就是一朵雲,為孩子遮風擋雨;

  母愛就是一首歌,唱出了孩子心中的夢……

  “我的孩子,我只要她健康、歡樂就好!”這是李煥英及千萬母親的心願。

  子欲養而親不待,又是多少子女的遺憾呢?

  可能正因為如此,這部電影才會如此扣人心絃、讓我們感動不已。

《你好,李煥英》觀後感11

  電影中本色出演的賈玲,引起了我最多的共鳴,為了回報自己的母親,為了母親能有一個更好的生活,即便是讓自己的存在消失,讓自己從來沒有出現在這個世界,也在所不惜,她心裡想的,一切都是母親,為了母親“犧牲”自己,自己心甘情願,在所不惜!

  於是,她希望母親李煥英找一個更好的男子結婚,她希望母親李煥英能打贏那場被大家唸叨了一輩子的比賽,能讓母親沒有那麼多的遺憾,想要把最好的一切都給母親,因為在賈曉玲的眼中,母親值得最好的一切!

  但看完電影我們才知道,賈曉玲自認為一切“最好的”“最貴的”“最有價值”的東西,在母親李煥英眼中,不過都是過眼浮雲,在李煥英的眼中,自己的孩子賈曉玲才是世界上她最寶貴的最在意的,母親不在乎你飛得有多高,她只在意你飛得累不累,她不在乎你能有什麼樣的成就,她只希望你能健康快樂,她更不在乎你給她的物質上的那些東西,她更想要的,只是希望你能陪在她的身邊,坐在她的腳踏車後座,帶給她歡笑。

  電影外的我們,其實一個個不都是賈曉玲嗎,以為自己必須功成名就,必須走上人生的巔峰才對得起父母親,才給父母爭得了面子。卻忘記了我們給予父母的“好東西”,不過是我們自己的定義,在父母的眼中,那動則上萬的小物件,高科技,或許還不如我們自己動手,給父母下的一碗麵。

  孝敬父母,不能只聽父母怎麼說他們的需求,更多地是需要我們用心去看,用時間去陪伴。

《你好,李煥英》觀後感12

  “我當你一回女兒,連讓你高興一次都沒做到。”

  這句經典臺詞,是電影《你好,李煥英》中主人公賈曉玲對自己母親說的一句話。原因是賈曉玲從小到大都沒讓自己的母親省心過,小時候常拉褲兜子,讀書時,成績回回倒數,成年了也沒能考上好藝校,種種事件來說,讓賈曉玲對自己的母親很是愧疚。

  一次意外的機遇,賈曉玲回到母親年輕時的時代,為了讓母親高興幸福一回,賈曉玲做了許多努力:讓母親成為全村第一個擁有電視的人;和母親共同參加母親渴望的排球賽;甚至為母親重新找一個物件!沒錯,這意味著她們會不再是母女,可一心想讓母親倖福快樂生活下去的曉玲已經顧不得這麼多,她不想讓母親以後生下自己這個不爭氣的女兒。為了不讓母親和親爸賈文田結婚,她為母親找了個廠長的兒子,甚至撕破了原先的結婚證,目的就僅僅為了讓母親擁有一個優秀的孩子,而不是不爭氣的自己……

  這一情節使我淚目,並且有那麼一絲的感同身受。我原來也是一個品學兼優的好學生,可自從上了初中,成績變得十分不穩定,班上的排名也總在末尾徘徊,一向以我成績為傲的母親,也為此蒼老了許多。

  一次夜晚,我趁與母親散步的時機,吞吞吐吐地問她:“我……給您爭氣了嗎?”突如其來的奇怪問題,讓母親很是不解,直到我道清緣由後,她才舒展眉頭,平靜地說:“你成績好了就給我爭氣啦!”果然還是得靠成績嗎?我在心中暗自嘆了口氣,既然如此,還是得繼續努力啊,爭取為母親爭氣!

  問罷,接著與母親談論電影中的故事。心中卻已下定決心,一定要讓母親高興,努力為母親爭氣!

《你好,李煥英》觀後感13

  你好,李煥英,讓很多人在這個春節小長假裡體會到了真情的可貴和母愛的無私。

  影片一開始本以為是部喜劇,但看到之後卻讓很多觀眾含淚看完了這部電影,電影中的小玲兒,為了讓自我的媽媽高興,穿越到了80年代,回到了媽媽年輕的時候,他努力做著每一件事兒,為的就是讓年輕時的媽媽高興。然而他在努力做每一件事的同時卻不明白在彌留之際的媽媽也同時穿越了回來,媽媽同樣也為了讓小玲高興,他努力的迎合著孩子做的每一件事兒,母親的願望很簡單,他不在意孩子的成就是什麼,只期望孩子能健康歡樂,在母親眼裡,每個孩子都是母親心中的驕傲,是生命中最寶貴的財富。母親不求任何回報,只期望孩子幸福,健康、歡樂!

  電影在傳遞歡笑的同時,又給觀眾呈現了一個表達最簡單最真摯情感的機會。人們總說:“父母在人生尚有來處,父母去人生只剩歸途。”大概也僅有當故人已逝我們才懂會得她的珍貴,子欲養而親不待在影片中被完美詮釋了。孔子說:父母在,不遠遊,遊必有方。不管身處何處父母對於孩子的愛都不曾改變,不會因為距離,時間而減少。我們對於父母的付出總是覺得理所當然,總是索要卻從不曾想過付出和回報,只是因為他們是父母,期望我們所有人都能珍惜父母的付出,不留遺憾。

《你好,李煥英》觀後感14

  燈光打開了,《你好,李煥英》的電影播放結束,我用紙巾擦拭著臉頰上兩行不聽使喚的眼淚,偷偷地瞄了一眼媽媽,她似乎和我做著相同的動作。

  想起外婆閒聊時總說:“從小他的媽媽也是十指不沾陽春水,嘴裡含著長大的,現在做媽媽了,凡事都得靠自己了。”以前和外公外婆住一起的時候,媽媽什麼活兒也不用幹。自從和二老分開住以後,媽媽一下子從公主變成了管家的角色。

  記得那次放學回到家,大聲地呼喚著媽媽,只聽見從房間裡傳來一聲低沉的應答聲,我很奇怪,跑進房間看到媽媽病怏怏地躺在床上,嘴巴里含著體溫計,我關切地問是否發燒了,媽媽輕輕地點了點頭,拿下體溫計,安慰我說沒事,揮揮手示意我去寫作業吧!我叮囑媽媽要多喝水,便跑去書房關上門寫起作業來。

  時間一點點過去,我抬頭看時鐘,已經是晚上6點多了,肚子咕嚕咕嚕叫起來,不知道媽媽怎麼樣了,還是點外賣回來吃吧。我開啟書房門,卻看到廚房裡有燈光折射出來,還聽到鍋鏟交集的聲音。我尋思走過去,透過廚房玻璃門,看到媽媽額頭貼著退熱貼,身上裹著大棉襖,也許是發燒溫度太高了,臉頰紅通通的,一遍遍地洗著萊,冷水凍得她直打哆嗦,今天的動作變得格外笨拙。我走上前開啟門,媽媽回頭看看我,用幾乎聽不見,虛弱的喘氣聲示意我出去。我聽從媽媽安排,默默地關上門。不一會,熱氣騰騰的四菜一湯被端到了餐桌,我大口大口嘗著美味,儘管嘴上非常滿足可心裡卻尤為的苦澀,再看看媽媽那虛弱的身體,心裡很愧疚。想著生病還為我做飯的媽媽,心裡熱乎乎的,一種說不出的感動油然而生,平時總是惹你生氣,我錯了。

  從電影院出來,我挽著媽媽的手,我要像電影裡的賈曉玲一樣做到“我是一個懂事的孩子,我想讓你更高興”。

《你好,李煥英》觀後感15

  年初一晚上和女兒一起看賈玲自導自演的賀歲喜劇電影《你好,李煥英》,豆瓣評分8.2分,在國產片中是不錯的了。影片以她們母女倆真實的故事為藍本,講述了媽媽李煥英的一生。在這個不能回家團圓過年的特殊日子裡,更是擊中了不少在外謀生的兒女們的淚點。整個觀影的過程,笑點很多,卻是笑中帶出了淚。李煥英的人生,大時代下小人物的故事,結局是一場悲劇。所謂悲劇,就是將美好的東西打碎了或者撕開來給人看。

  故事以女兒賈玲對媽媽的思念為線,由女兒穿越時空隧道回到八十年代,和媽媽在同一時空下,以女兒的心願企圖幫助媽媽在人生道路的十字路口做出更好的選擇,卻是笑點頻頻,啼笑皆非,出演了一幕幕的喜劇。

  我們一直在笑著看這部影片,影片快結束的時候一直在期待賈曉玲能不能回到現實中?然而就是最後的15分鐘我們的笑來不及收回就流淚了,影片情節來個逆轉,賈曉玲帶著我們重走了一遍從小到大和媽媽共度的時光,後來看到的媽媽的病床旁的儀器顯示的是一條橫線啦,媽媽帶著對女兒的愛和期待永遠的走了……當影片落下帷幕的時候,我看到觀眾們還靜靜的坐著,每個人的眼裡都噙著淚花,也許大家都有一個共同的答案吧,那就是:媽媽,在任何時候,都在用心愛著我們啊!

  《你好!李煥英》是一部難得的好電影,有喜樂也有悲傷,它讓人們在笑中帶淚,在淚裡依然能夠回想起從前的歡樂。這也是賈玲得到認可,《你好!李煥英》成功的主要原因。

  是啊,我們每個人的親情都是獨一無二的,想要的太多,卻不滿足於已經得到的,失去了才後悔莫及。想要了解更多相關資訊,請持續關注本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