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觀後感> 感動中國觀後感(通用18篇)

感動中國觀後感

感動中國觀後感(通用18篇)

  看完一部經典作品以後,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東西,這時我們很有必要寫一篇觀後感了。現在你是否對觀後感一籌莫展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感動中國觀後感(通用18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感動中國觀後感 篇1

  今天,我們在學校觀看了《感動中國》。裡面一共介紹了10個人物,每個人的故事都很感動我,有一生奉獻給核事業,工作到生命最後一刻的科學家林俊德;有堅持五年揹著生病母親上下班,為年輕人作出榜樣的孝子陳斌強,但讓我記憶最為深刻的是為救出學生失去雙腿,被網民贊為最美的女教師——張麗莉。

  張麗莉是一名優秀的老師,她很愛自己的學生,每個同學也都很敬慕她,親切地叫她麗莉老師。在同學眼中看來,麗莉老師就像媽媽一樣無微不至地照顧著他們,但是,不幸降臨在這位和藹可親的老師身上:一天放學時,老師和幾個同學在過馬路的時候,一輛大客車迎面而來,麗莉老師奮不顧身地把其它學生推開,同學們安然無恙,可是麗莉老師卻終身失去了自己的雙腿。至今,張麗莉老師身體還在恢復中……

  張麗莉雖然是一名普通教師,但她為了別人不惜犧牲自己,有著常人不具備的勇氣,在平凡的崗位上作出了不平凡的事蹟。她不僅感動了你,感動了我,感動了他,還感動了全中國,我們應該向張麗莉老師致敬,並以她為榜樣,向她學習。

  感動中國觀後感 篇2

  今天,下午我們觀看了感動中國。

  我們都知道人造衛星,但是你們知道是誰設計的嗎?是孫家棟,你們知道他是幹什麼的嗎?孫家棟他是就是第一顆人造衛星的設計者,後來成為了總設計師。當嫦娥九號發射成功時,大家都互相握手擁抱時,孫家棟就卻在一個角落裡偷偷抹眼淚。

  王峰,凌晨一點鐘,一樓客廳著火了。他可以最先逃生,打他卻沒有。他把自己的家人救出,還把鄰居救出,樓上的人也救了出來,鄰居都得救了,而他卻被燒成了黑人。所有人都知道了,把這個故事打在報紙上。在100多天中治療,有人捐款,有人捐自己的皮膚。結果,在100多天的治療中,去世了。

  支月英,她是山內的一名小學的教師。她的女兒對她說:“你是給好老師,但你不是好媽媽。”她還要做一名山內的教師,一直幹到自己幹不到為止。

  秦玥飛,他是大學生村官。他來得村裡,開始建設,建設許多村民用的,吃的東西。我感覺他很了不起。

  我感到這些人都很了不起,我要向這些人學習。我們祖國能有這要的人,我很欣慰。總有一雙眼在注視著他們。

  感動中國,就到這裡就結束了。

  感動中國觀後感 篇3

  2018《感動中國》總共介紹了十位擁有不同的優秀品質的人物。其中讓我印象最深的就是飛行員劉傳健。他面對飛機駕駛艙擋風玻璃碎裂,飛機失去平衡,仍臨危不亂,沉著冷靜地完成了36個精準無誤的操作,使飛機成功降落在跑道上。

  成功,永遠留給有準備的人,這是我在劉傳健身上得到的感悟。正是劉傳健用他過硬的飛行技術,才使飛機安全迫降,才能救回所有乘客的命。只有像劉傳健一樣,在困難來臨前做好準備,在平時訓練時就把基本功打紮實,才能獲得成功。

  比如,在我們練習火災逃生時,就該嚴陣以待,把它當做火災真的來臨時那樣練習,準確無誤地做到捂緊口鼻,貓腰前行等動作要領。只有在訓練時認真嚴格,掌握好逃生的方法。才能在火災來臨之際,為自己爭得一線生機。如果你沒有在訓練時記牢逃生的方法並熟悉動作,那麼,在火災真的來臨時,你就會慌亂,也就做不到正確逃生了。

  只有在平時演習時用功,在危險來臨前做好充足的準備,並且保持冷靜才能在危難之際為自己贏得一線生機,就像飛行員劉傳健一樣。成功,永遠留給有準備的人!

  感動中國觀後感 篇4

  今天下午的第二三節課我們觀看了感動中國。

  中國第一個人造衛星是孫家棟設計的。

  有一次,某棟樓著火了,王鋒他為了救四十多位人的生命,自己衝進火海中救了四十多人,本來自己能活下來,卻因為自己衝進去救人自己去世了。

  下一個是支月英,她是一個小學教師,她愛她的學生勝過她的女兒,甚至她的女兒說過她的媽媽是一個好老師,但不是一個好媽媽。她村裡邊的人都說她是一個傻子,她說:“我是一個傻子,山裡頭需要我這個傻子”。

  支月英完了就是秦玥飛,他一到村裡不熟悉村裡的生活,村民們一開始都嫌他用水用的多,到了後面,他為了修一條水渠從他的工資裡一點一點的攢了下來,最後他把這條水渠修好了,

  然後就是張超。他是一名飛行員,在他第一次上艦的時候出了一次意外去世了,在他摔到地下之後問團長:“團長我還能不能上艦。”我佩服他的精神。

  我從他們身上感到了很大的精神,有樂於助人的精神,還有無私奉獻的精神。

  我也要幫助別人,長大後像他們一樣學習他們的精神,做一個勇敢、做一個無私奉獻的人。

  感動中國觀後感 篇5

  這一年裡,誰曾讓整個中國動容?被譽為“中國人的年度精神史詩”的《感動中國》今晚播出,十位“感動中國2016年度人物”揭曉。他或她,曾傾一己之力,踐一生之諾,觸動我們每個人心底的柔軟,激起一個國家拔節生長的力量。與高貴的靈魂對話,書寫自己的不凡人生。

  孫家棟,87歲,是中國第一枚導彈、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第一顆遙感探測衛星、第一顆返回式衛星的技術負責人、總設計師,是中國通訊衛星、氣象衛星、資源探測衛星、北斗導航衛星等第二代應用衛星的工程總師,是中國探月工程總設計師,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兩彈一星”功勳科學家。

  他的一生與中國航天的多個第一密切相連,他領導下所發射的衛星奇蹟般地佔整個中國航天飛行器的三分之一。2009年,他獲得中國國家最高科技獎。

  急國家之所急,想國家之所想,一切從國家的需要出發,孫家棟親歷、見證、參加、領導了中國航天從起步到目前為止的全部過程。

  面對孫家棟,《感動中國》推選委員杜玉波說“東方紅”響徹環宇,“嫦娥號”長袖善舞,仰望星空,我們不能忘記這位為祖國默默耕耘的航天人。

  感動中國觀後感 篇6

  感動是美好的,是幸福的。感動源於感激,感激那些為我們美好幸福生活做出貢獻的人,感激他們的無私、感激他們的堅守。因為感動,我們才會發現原來生活是如此的美好、幸福。

  近日,在《感動中國2020年度人頒獎盛典》上,一共有11位候選人被評為“感動中國2020年度人物”。他們中有獨守孤島的王繼才,有為了我國科學發展隱姓埋名20年的程開甲,有因排雷失去雙眼和雙臂的戰士杜富國,有為了孩子的夢想留守山村的張玉滾,有見義勇為被歹徒連刺數刀的呂保民......

  他們的事蹟都讓我感動不已,他們是偉大的,同時他們又是平凡的,他們在平凡中成就了偉大,堅持做了別人堅持不了的事情。有時我在想為什麼我們會被他們的事蹟所感動,我們感動的點事什麼,慢慢的我發現,我們之所會被感動,是源於勇氣、擔當、臨危不懼的精神。我們感動於王繼才不怕寂寞對孤島十年如一日的堅守,我們感動於程開甲不求功名、一心為國隱姓埋名搞科研的精神,我們感動於......

  因為他們讓我們知道幸福來之不易,哪怕在和平年代在我們看不的地方,也充滿著硝煙,感謝他們對和平的守護。

  感動中國觀後感 篇7

  《2017年感動中國十大人物》不管從意氣風發到兩鬢斑白的偉人,還是純樸的百姓把播下愛的種子變成了接力賽,從黑土地灑向人間,讓人間感受到了溫暖。那些體現著中華民族的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關愛的美德,而這些溫暖又讓我們的國家得以從冰雪融化成溪水,流淌在人間,而得以讓我們的國家變得更加有希望。

  當我們從呱呱墜地,就有了父母無畏的關愛,而極少數的`嬰兒卻遭到丟棄。但世上存有一些好心人士收留那些棄嬰,無論那些棄嬰的健康狀態,還是殘疾程度,都義無反顧的做出了艱苦的抉擇:收留他們。就是高淑珍在十幾年的時間裡去收留上百名的殘疾人士,在家裡人沒有飯飽的情況下也不讓那些殘疾孩子們的肚子受的半點委屈,她為的就是讓那些有殘疾孩子能夠為自己掙得養家餬口的錢去,她已經不在乎自己的餓,冷,暖......只在乎那些不能自理的孩子們,她不僅僅是她自己孩子的媽媽,是那上百名孩子的媽媽,她是可敬的!

  看著《感動中國》一幕幕感人的畫面無一不扣動作我們的心絃,充盈作我們的雙眼。

  感動中國觀後感 篇8

  2月8日,2017年度感動中國頒獎典禮如約而至,全家人早早的守候在電視機旁,期待著這場年度精神盛典。

  年近古稀,依舊為祖國航天事業無私奉獻的中科院院士、探月工程總設計師孫家棟、紮根大山36年,三尺講臺教育大山兩代人,江西省宜春市奉新縣澡下鎮白洋教學點教師支月英、三進火場,被大火燒成炭人的平民英雄王峰、在平凡中非凡,在盡頭處超越的大國工匠李萬君、絕地反擊,比實力、拼意志、搏勇氣,永不放棄的中國女排這到底是一種怎樣的力量在支撐著他們?使他們放棄享受天倫之樂,遠離繁華的都市生活,為救他人獻出自己年輕的生命,拒絕物資高薪酬待遇依舊回國對,是責任、是使命、是擔當、是堅持、是信仰。

  在電視機前我的眼眶溼潤了,榜樣的事蹟讓每一個人都敬佩和動容。也讓我們的內心得到洗禮、心靈得到震撼、思想得到昇華。無論我們屬於渺小、平凡還是崇高、偉大,那怕我們只是一滴露珠,也要拼命的遊向大海,讓生命變的更有意義、有價值。

  感動中國觀後感 篇9

  今天,我看了《感動中國頒獎晚會》,裡面有很多讓我動的人和事。有熱愛祖國的科學家錢偉長爺爺,有三次進入火海救人的英雄教師王茂華和譚良才,有最美的洗腳妹——劉麗……

  其中,最讓我感動的是獲獎者洗腳妹——劉麗,她出生於普通農民家庭,小時候因為家裡貧窮,沒有讀多少書,所以沒有找到好的工作,她立誓:要讓更多沒有錢的孩子讀到書。在工作和生活中劉麗省吃儉用,連一件漂亮的衣服都捨不得買,更別說化妝品了,但是她卻把自己辛辛苦苦賺來的錢大部分都捐給了那些貧困的孩子,幫助他們安心讀書。我以前一直認為捐錢幫助別人都是一些有錢人做的事。而一些生活不富裕的人,都希望得到別人的幫助,怎麼會長期捐錢幫助別人呢?看了劉麗的故事,我很感動,她讓我知道了世界上還有這麼偉大、無私的人,在感動中我明白了一個道理:幫助別人跟錢的多少沒有關係,而是看你有沒有愛心。

  劉麗的故事讓我想起了一首歌:只有人人獻出一份愛,世間將變成美好的人間……

  感動中國觀後感 篇10

  有一種感動,讓我們心潮澎湃;有一種感動,讓我們為之鼓舞喝彩,這種感動稱為——人間真情,再度觀看《感動中國》。使我再次真情感動,瞭解那些平凡世界的偉大人物。他們,是那春天和煦的陽光,折射出閃耀的七彩光芒,那樣的炙熱與耀眼。他們,向我們傳遞了一種無私奉獻,捨己為人的精神,深深地感動了每一箇中國人的心。

  浪的執著,礁的頑強,民的本分,兵的責任。島在小也是國土,家未立也要國先安。三十二年駐守開山島。王繼才,王仕夫婦以海島為家,與孤獨相伴,在沒水沒電,缺衣少食,植物都難以存活的海島上默默堅守,把青春年華全部奉獻給了海防事業,現如今的海島已經樹木成林,鮮花盛開。

  六年如一日的堅守在扶貧一線的基層幹部,擔起鄉村未來的80後教授張玉滾,兩彈一星功勳程開甲,這些人物他們給我們留下的,值得我們每一個人去深思,去學習。

  也許現在的我們無法去做一些感天動地的偉大事蹟,但我們可以從小事做起,你會發現你的身邊時時刻刻都存在著感人至深的事情。《感動中國》帶給我的是一種深深的敬仰,是一次精神上的沐浴,就像是一場一次年度充電,我的心靈在充實。這正是感動的一種力量。

  感動中國觀後感 篇11

  “感動中國”節目被人們譽為“中國人的精神史詩。”每一次觀看《感動中國》,感動都會在剎那間匯聚在一起,形成一股無限的力量,強烈的震撼著我的心靈,衝擊著著我的每一根神經,直到感動的淚水潸然而下。就在昨天晚上,我觀看了CCTV1直播的2012年度《感動中國》,看完後,我的心裡有一種說不出的感覺。給人以長久的思索與追問:是什麼樣的情懷使他們成就瞭如此浩瀚宏闊的精神世界?是什麼樣的機緣使他們令九州動容?感動之每一位中國乃至全世界。

  高淑珍,一個普通的農村婦女,兒子從小殘疾,生活不能自理。為了滿足兒子學習的渴望,她勸女兒王國光放棄讀書回來為兒子上課。後來又接收了幾位殘疾學生。5位學生,4張桌子,2張黑板和借來的舊課本。高淑珍家裡響起裡讀書聲。在這14年裡她一共接收了一百一十幾位殘疾學生。卻未收取一分學費。她用粗糙的手支起了課桌,寬厚的背擋住了風雨。有了愛,小院裡的孩子一天天的茁壯成長。你的心和泥土一樣質樸。你灑下辛苦的種子。善良會長成參天大樹。張麗莉,只是一名十分普通的老師,但她卻做出了不普通的事。

  2012年5月3日晚,一輛突然失控的客車撞向校門口的學生,在慘劇即將發生的一剎那,站在路旁的一位老師做出了一個選擇,她推開了四位學生。自己卻被壓在車下,永遠的失去了雙腿。他憑直覺挺身而出,那直覺背後是純正的師德。他深深的震撼著我的心靈,刺激著我的神經。她是如此的偉大,她就是張麗莉。一個人存在的意義,並不是收取,而是給予、奉獻。李文波,能受天磨為鐵漢。他在大學畢業後。來到了南沙。在20多年來,他先後29次赴南沙執行守礁任務,向有關部門提供了氣象資料140多萬組。他是一位國民英雄。位卑未敢忘憂國,大浪孤膽守海疆。她用自己的行為告訴了當代大學生如何選擇人生。我長大以後一定要成為一名為國家作出貢獻的軍人。羅陽,長使英雄淚滿襟。他是一名中國知識分子,卻做著中國軍人的使命,他是兩彈一星的精神後人。

  中國需要更多的羅陽。而我則願意成為另一個羅陽。我身處一個優越的環境中我又有什麼資格不去好好的學習呢?為了自己的前途,為了父母,更是為了國家,我一定要把學習放在第一位。我相信,在不久以後,我一定能成為一名國家英雄。他們沒有什麼超強的能力,但他們有一顆堅強、執著的心。他們是那麼的普通,但他們卻用平凡的雙手、高尚的心靈,成就了偉大的事業,感動著中華赤子,相信每位看了《感動中國》的人都有一種真實的清潔感,這是一次精神的沐浴。同時使我們走路的腳更結實一分。

  就像一年一次的充電,一個缺電的電池再次充實。於是,又可以支撐自己,也希望可以幫助別人。這——正是感動的力量。

  感動中國觀後感 篇12

  今天下午我們觀看了感動中國,共看了兩個感人的故事,其中最感人的是一位沒有雙臂的男孩兒的故事。

  那位孩的名字叫劉偉,他正是因為電線杆倒塌壓斷了他的雙臂,讓他只能用腳吃飯,用腳寫字,還能用腳刷牙,洗臉······。他並沒有抱怨老天給他帶來的不幸遭遇,而是努力的去學習,挑戰任何困難的事情。

  劉偉長大以後,母親讓他學習游泳,劉偉沒有不答應,只是嚴謹認真地去學。幾年後他取得了成功,而且得了第一名!但最不幸的是在比賽之後,劉偉的病又復發了。之後便到醫院去檢查,檢查後得知暫時不能做劇烈運動。劉偉並沒有放棄,只是開始練鋼琴。剛開始時,他的腳大拇指按不下按鍵,每次一按就是兩個按鍵。後來,他把大拇指側著練,雖然練的挺好的,但是腳上總是起泡,這使劉偉十分痛苦。終於,兩三個星期過去了,劉偉會彈奏小曲子了。

  透過這個感人的故事,我覺得它在告訴我們不管面對什麼困難,我們都要努力克服,不能當縮頭烏龜。而且要有堅強不屈,頑強拼搏的意志。相信自己就能戰勝困難。我認為大家應該以劉偉為榜樣!

  感動中國觀後感 篇13

  這個禮拜五,老師給我們觀看了《感動中國》,當我看完第一位感動中國人物錢偉長時,心裡就湧出來一種說不出來的感覺。我控制不住內心的情緒,眼睛裡不時閃出感動的淚花。我真的很敬佩他,到底是什麼讓他們造就瞭如此浩瀚宏闊的精神世界呢!讓我們一起去走進他。

  錢偉長,被周恩來稱為三錢之一。是中國力學家、應用數學家、教育家,中國科學院院士,上海大學校長,耀華中學名譽校長。中國近代力學、應用數學的奠基人之一。在國際學術界享有盛名。在錢偉長老人的一生中有選擇也有放棄,為了科技強國的夢想,他棄文從理,為了報效祖國,錢老也曾經放棄過美國八萬美金的高薪工作。就是在這樣重要的選擇和人生關口,也詮釋了這位老人一生的愛國情懷。錢偉長的一生都是在為自己的祖國而活,為人民而活。為我國的科技事業做出了卓越的貢獻。就是這麼一位老人,他所做的是多麼偉大的事件哪!

  然而我以為真正的感動在於人人心中都有愛。有一顆真實的心。我們因為愛國,所以我願意為任何人儘自己的能力做點兒什麼!我覺得感動讓人堅強,只要有感動,我們就會有著這種向前走的勇氣。加油吧,我相信中國一定會努力,我們也會努力,人我們一起生活在這個充滿愛的世界!

  感動中國觀後感 篇14

  一抹真情,帶來感動;一份思念,傳遞關懷;一份溫暖,捧出赤誠;一份堅強,凝聚力量。

  平凡中的偉大,草根中的感動。2011年的感動中國人物頒獎典禮,就像一抹陽光透過生活射入生命,在每次呼吸間烙上它最深的痕跡。在心頭躍動的,是靈魂的音樂,是生命的音符。

  劉偉,一個失去了雙臂但卻充滿了夢想的人。上天不讓他自由飛翔,他就給自己插上隱形的翅膀。於是,汗水托起了他的身形,堅忍成就了他的力量。功夫不負有心人,終於他在殘疾人游泳錦標賽上奪得兩金一銀。然而,與命運的抗爭並沒有到此為止。疾病縛束了他游泳的夢想,卻縛束不住他拼搏的心。他開始練習用腳彈鋼琴,並最終在維也納金色大廳裡留下了那不朽的旋律。

  “我只有兩條路,要麼去死,要麼精彩的活著!”劉偉用他的奮鬥演繹精彩,用夢想點亮人生。平凡中,他用偉大的精神鑄就不朽,用偉大的感動溫暖人心。用靈魂的音符演奏生命的旋律,劉偉,是堅強中的感動。

  然而如今,這份堅強,這份感動卻在某些人的血脈中漸漸淡化。有人為情所困,只求一死來獲得解脫,有人為生計所擾,為幾萬元錢就輕易放棄生命;有人為病所纏,經受不住生活的打擊,命運的無情而憤然離世……經歷不起風雨,永遠也開不出美麗的花,一番磨難後,才會綻放最絢爛的彩虹。

  劉偉這個用精彩成就人生,用堅強鑄就不朽的年輕人,正是這些軟弱的,徘徊在生死間的可憐蟲們的榜樣。

  願人人都堅守純真,人人都保有堅強,不管身處何處,堅強總能帶來希望,堅強總能傳遞力量。是感動,消融了心牆,是真情,凝築了精鋼,願感動長在,願真情永駐。願每一個有夢的人,都能從這份感動裡汲取一份力量與希望。

  感動中國觀後感 篇15

  今天,我看了感動中國。裡面有許許多多社會上的好人。

  給我印像最深刻的是最美教師——張莉麗。她是黑龍江省佳木斯市第十九中學初三(3)班班主任。她曾經撫養過一個殘疾的孩……

  某天,一輛大型汽車上的駕駛員誤碰操縱桿導致汽車朝著兩個過馬路的學生衝去。身後的張莉麗看到了這一幕,把身後兩個準備過馬路的學生往後一推,立刻撲向那兩個馬上要被撞的學生,用力一推,把兩個學生推到了一邊,自己卻碾到了車下。在那一刻,她在學生的安全和自己的雙腿之間毫不猶豫地選擇了學生的安全。

  接著,是主持人為她閱讀頒獎詞:

  別哭,孩子,那是你們人生最美的一課。你們的老師,她失去了雙腿,卻給自己插上了翅膀;她大你們不多,卻讓我們學會了許多。都說人生沒有彩排,可即便再面對那一刻,這也是她不變的選擇。

  然後,那塊石碑上就刻著七個醒目的紅字:“冰雪為容玉作胎”,片刻寧靜後,這七個大字便消失了,現在石碑上刻著的是她的名字。同時,兩位小學生邁著整齊的步伐走出來,一個人捧著鮮花,一個人端著獎盃。坐在輪椅上的張莉麗阿姨接過來,一手捧著鮮花,一手端著獎盃向觀眾揮手。

  感動中國觀後感 篇16

  華麗的螢幕映在我的心中,為他們的事蹟感動。

  在這些人群裡,有的是為了國家事業而忘我工作,直到自己的生命結束,令人敬佩,有的為家人,為他人平凡的付出,有的為了孩子,失去雙腳,但她卻擁有了一雙隱形的翅膀。

  高淑珍今年56歲,是河北灤縣司各莊鎮窪裡村的一名普通農村婦女。因為她的兒子王立國4歲那年落下了殘疾,不能上學,便想在家裡辦個小學堂,後來她發現也有一些因殘疾不能上學的孩子,便在家裡舉辦了學校,自己的女兒王國光是老師。

  這學校一開就是14年。在這十幾年的時間裡,她收了近百名得殘疾孩子,但卻未收過一分錢。接受的孩子越來越多,雖然高淑珍精力有限,負債累累,但她卻從未對那些慕名而來的孩子們說“不"字。無論有多困苦,她總是儘自己最大的努力,只為能讓孩子們的生活過得好一點些。“我一天出去掙十塊二十塊,給孩子們買點好吃的,我心裡頭歡喜,騎著車子都有勁。”她說。

  像高淑珍那樣的人還有很多:林俊德、陳斌強、何玥、高秉涵、陳家順、張麗莉、李文波、周月華、艾起、羅陽。記住這些名字吧,正是因為這樣的人,才讓我們的家園,這個世界,充滿光明,充滿濃濃的,甜蜜的,感動人心的愛。

  感動中國觀後感 篇17

  今天下午唐老師給我們看了《感動中國》,同學們都聚精會神地看著,你有沒有被感動呢?聽了我講之後,我想你一定也會被感動的。

  我被孟佩傑所深深地感動了。孟佩傑在八歲的時候,她的養母就癱在床上了,孟佩傑就擔當起養家的重任,她燒飯時,因為不夠高,要站在小椅子上燒,她不知摔倒了幾次,不知有多少傷痕,她的養母看了非常心疼。孟佩傑說:“人要向前看,只有向前看才永遠不會跌倒。”這名話讓我銘記在心,在她每次出去時,她都會幫她養母把褲子換好,把家裡收拾得乾乾淨淨。在她被大學錄取時,她揹著她的養母在學校附近租了一套房子,在貧困面前,她任勞任怨,樂觀開朗,是個孝女當家,聽了孟佩傑的故事,你是不是被感動了呢?

  吳菊萍,相信大家對這個名字很熟吧,她為了接住從十樓掉下來的孩子,手骨折了,但她說:“那個孩子也是她生命中的一部份”。她挺身而出,不怕危險,接住生命,她就是最美媽媽------吳菊萍。

  聽了這些故事,我深深地被感動了,這個感人的故事我一定會銘記在心,向她們學習的。

  感動中國觀後感 篇18

  2月18日晚8時,《感動中國2018年度人物頒獎盛典》在央視綜合頻道(CCTV-1)播出,四川省達州市的張渠偉成功當選“感動中國2018年度人物”。張渠偉,四川達州市渠縣扶貧和移民工作局局長,被評為“感動中國2018年度人物”。“情繫農村,情繫農民,上為政府分憂,下為百姓解愁。”張渠偉說,這就是一個扶貧幹部該做的事。他是這麼說的,也是這麼做的。張渠偉同志自擔任達州市渠縣扶貧和移民工作局局長以來,為渠縣貧困人口脫貧,貧困村脫貧和整縣摘帽貢獻了健康、智慧和熱血。由於長年熬夜和超負荷工作,患上嚴重“耳石症”和“青光眼”,2017年,張渠偉幾次眩暈在崗位上,視力下降到0.04和0.2近乎半盲,醫生告訴他,必須馬上動手術,否則可能會完全失明。但他不懼怕失去生命和雙眼失明的危險,晝夜戰鬥在攻堅一線。而真情的付出是有回報的,渠縣四年減貧136610人,貧困發生率從12.1%降到0.6%。從張渠偉同志的身上我們可以看到一個優秀黨員幹部的責任感和使命感,他樹立一個好榜樣,敢為人先,不懼艱難,乘風破浪。

  堅守對工作的激情、對群眾的熱情,張渠偉贏得了讚譽,也感染了身邊無數人。在柏水鄉碾坪村幫扶期間,為了縮減往返交通時間,加快實施基礎建設,張渠偉一連幾天都住在自帶的帳篷裡。於是,“帳篷局長”這個“綽號”不脛而走,成為一段佳話。局裡有個年輕幹部吳靖,新婚剛過也立馬把“家”搬到了村裡,他說,佩服局長的幹勁,他都帶著帳篷在扶貧一線,自己怎能迷戀“溫柔鄉”。在張渠偉的示範帶動下,渠縣2萬餘名公職人員與貧困戶“結對認親”,增強了幫扶工作的實效性。張渠偉笑著說,“以前的群眾煩幹部上門,現在的群眾都想幹部、盼幹部上門,這樣的改變源於真情幫扶,幹部做了群眾貼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