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觀後感> 有關教師觀看天宮課堂觀後感(精選10篇)

教師觀看天宮課堂觀後感

有關教師觀看天宮課堂觀後感(精選10篇)

  好訊息!好訊息!“天宮課堂”第一課定於12月9日15時40分開始,神舟十三號乘組航天員翟志剛、王亞平、葉光富將在中國空間站進行太空授課。大家一起來聽課吧!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有關教師觀看天宮課堂觀後感(精選10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教師觀看天宮課堂觀後感 篇1

  今天老師說神舟十三號要在太空上與我們直播,我們都很開心。

  在直播中先是介紹太空艙的結構和宇航員的休眠艙,然後又是太空中的小實驗,令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製作一個大水球。

  先是用一個放大鏡放到水裡面製作一個水膜,然後是用水袋往上擠水,把大水球變得很圓很圓,這樣就像一個凹凸鏡一樣,人在它的前面就是倒過來的。然後再往裡面擠一點空氣就變成了一正一反的兩個宇航員,非常神奇。再往裡面放一個泡騰片,泡騰片的泡沫不會出來,而是在大水球裡面沸騰,再來一些顏料就變成了五彩斑斕的大水球。

  然後又是乒乓球實驗,同學們先是在地球上把乒乓球給放在水面上,乒乓球會浮起來。宇航員們在太空艙裡面把乒乓球放在水面上也可以浮起來,可是他們把乒乓球一往水裡按,乒乓球就浮在了水裡,這充分說明了地球與太空的差別,地球有重力,而太空中卻沒有重力。

  看完這次直播我體會到了,一定要好好學習,做祖國的棟樑之材以後會創造出更多神奇的實驗。

  教師觀看天宮課堂觀後感 篇2

  星期四,我和同學們一起收看了中國航天“天宮課堂“,神舟十三號的翟志剛、王亞平、葉光富宇航員變身“太空教師”,給我們上了非常生動有趣的一課。宇航員們開展了許多太空實驗:“太空健身”、“細胞培養”、“浮力消失”……,其中,讓我印象深刻的是王亞平宇航員做的一系列關於水的實驗,水在太空中由於失重,展示了和在地面完全不同的奇妙現象。水膜張力實驗中,摺好的紙花在水膜表面轉動,慢慢綻放,簡直太美了!水球光學實驗中,水球中注入空氣後形成圓泡,水球和圓泡中的映象竟然一正一反!泡騰片實驗中,在水球中加入顏料和泡騰片後,水球中快速產生許多氣泡,慢慢變大成了“藍色水球”,就像我們的地球一樣,多麼的神奇啊!

  透過天宮課堂,我不僅學到了奇妙的科學知識,同時也感受到科學技術的力量。我國航天事業的飛躍發展,空間站的建立,飛天夢的實現,靠的就是先進的航天科技。仰望星空,我將更加努力,學好科學知識,為未來中國科技發展貢獻力量。

  教師觀看天宮課堂觀後感 篇3

  今天,老師組織我們觀看了天宮課堂,我懷著無比期待的心情去看天宮課堂,第一次近距離感受太空生活,心情特別激動。

  首先,我看到他們喝水的時候,並不是用我們那種普通的杯子,而是用一個袋子,上面有一個吸管來喝水。我還發現他們不是剛開始就喝,而是先把水擠出來。水可以在空中漂浮,只要一張嘴就可以把漂浮在空中的水喝到肚子裡。我瞭解到是因為太空中沒有重力,所以東西才都漂浮起來。

  隨後,他們利用水的張力,把水從水膜做成水球。給我們講解了凸透鏡成像實驗,讓我們懂得了凸透鏡成倒立的像原理。

  透過這次天宮課堂的學習,我學會了很多的太空知識。他們勇於探索的精神,值得我們敬佩!我一定要好好學習,將來也用自己的科學文化知識為祖國的航空航天事業做貢獻!

  教師觀看天宮課堂觀後感 篇4

  今天老師帶我們觀看了神舟十三號的課程,各個地區的人都在觀看,有北京,濟南,山東等地方。神舟十三號創造了許多個第一。令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那個水膜因為沒有地球重力,水能飄在空中,用水衝一下又變成一個圓圓的水球。最有趣的是宇航員在裡面滴幾滴色素,從水球裡面放一個橘子形的泡騰片。不一會兒就像吃了好多好多氣泡。不一會兒就變得越來越大,越來越大。以前跟乒乓球那麼大,現在都有手掌那麼大了。

  葉光富叔叔給我們展示瞭如何在太空中轉身。他首先嚐試了直接轉身,可是轉著轉著他就飄起來了。然後他深呼吸一口氣,他選擇了深呼吸這個轉身,結果他只是跳了起來,沒有轉身。他給我們展示瞭如何在太空中轉身。第1種就是藉助工具轉身。第2種就是把雙手伸開。等轉身完後再把雙手伸回來。第3種是將右手旋轉就可以轉身了。

  這個實驗太神奇了,向所有宇航員致敬。這是多少人的夢想,希望祖國越來越強大。我們生在紅旗下,長在春風裡,人民有信仰,國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目光所至皆為華夏,五星閃耀即為信仰。

  教師觀看天宮課堂觀後感 篇5

  今天,我們觀看了神舟十二號航天組的“天宮課堂”,也瞭解了天和艙內部構造與如何太空中進行“轉身”、“走路”等動作,這些都與“角動量守恆”有關。我發現宇航員轉身的時候姿勢有些怪異,也是因為“角動量”,宇航員員靜止不動時,角動量為零。但轉身時,“角動量”發生改變,為了保持平衡,下半身必須往另一方向轉動。更有趣的是,沒有了地心引力,浮力也消失了不少,乒乓球放入水瓶中,竟然下降到了水瓶的一半位置。

  透過觀看天宮課堂,我們利用有趣又簡單的實驗,瞭解到了很多聽起來很高深的物理定律,天宮課堂真是既有趣,能增長很多小知識!

  教師觀看天宮課堂觀後感 篇6

  八年前,航天員王亞平老師在聶海勝、張曉光老師的協助下開展了首次太空授課,在無數孩子心裡種下了航天和科學的種子。如今,她又一次踏上了太空之旅,在今天為我們帶來了難忘的“天宮課堂”第一課。

  在“天宮課堂”裡,王亞平、翟志剛、葉光富老師在空間站為我們展示了太空轉身、浮力消失、水膜張力、水球光學、泡騰片等實驗,讓人感受到無窮的樂趣與奧秘。在這麼多有趣的實驗中,我最喜歡的是水球光學實驗,當王亞平老師站在水球面前時,我們看見她的模樣是反過來的,這是因為水球相當於凸透鏡,王亞平老師透過水球呈現的是倒立。接著,當王亞平老師在水球中注入一個大氣泡時,她再次站在水球前,這時,我們可以看到她呈現出一正一反的樣子。這一現象真是太神奇了,在班級觀看的同學們不斷髮出讚歎聲,用熱烈的掌聲表達對科學的嚮往之情。還有好多神奇的實驗,我就不一一說明了每個實驗都很奇妙,讓人感到不可思議。

  透過這次的學習,我受益匪淺,少年強則國強,我也要好好學習,爭取長大後有機會上太空旅行。“天宮課堂”向世界彰顯了我們的自信,祝願祖國愈加繁榮富強!

  教師觀看天宮課堂觀後感 篇7

  我透過影片見識了太空轉身、浮力消失實驗、水膜張力實驗、水球光學實驗神奇現象,晚上查閱資料還了解了實驗背後的科學原理。在直播中,我見證了一個又一個神奇的實驗,也明白了許許多多的科學道理,在內心深處埋下了科學的種子。航天築夢想,航天強中國。我要好好學習,力爭上游,長大為祖國的航天事業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教師觀看天宮課堂觀後感 篇8

  直播中,航天員翟志剛、王亞平、葉光富在中國空間站進行太空授課。透過觀看直播,孩子們瞭解了航天員們在中國空間站的生活工作環境,感受到了宇航員們勇於挑戰,探索未知的航天精神。在觀看航天員們在空間站裡演示的“水膜張力實驗”“太空轉身”“水球光學實驗”等實驗時,同學們發出了陣陣驚歎,從中感受到了宇宙的奧妙,體驗了科學探索的.樂趣。

  教師觀看天宮課堂觀後感 篇9

  今天我們看了在太空空間站中的三位航天員的親自授課,令我對奇妙的太空生活有了進一步的瞭解,也令我十分震撼。

  太空授課的主講老師是王亞平老師,她先給我們普及了一個重要的知識——微重力。在這種環境下,沒有被“固定”住的東西都會飄浮起來,非常神奇。在這種奇妙的環境下,亞平老師與“工具人”進行了多個實驗,如走路、轉身、水膜實驗……其中我印象最深的是怎樣在太空中轉體。一次次的試驗這令我大為震撼與驚歎,同時也產生很多疑惑,面對這些疑惑,CCTV的張老師對此進行了講解,非常幽默風趣。

  透過這次圓滿成功的航天授課,我也懂得太空中的許多知識,探究到了許多太空的奧秘,真想親自去太空看一看啊!

  教師觀看天宮課堂觀後感 篇10

  今天,我懷著激動自豪的心情觀看了“天宮課堂”。它的內容極其豐富,涉及物理、化學、生物等多方面實驗。目前,僅有中國和美國才能自主完成此形式的太空授課。為此,我為中國發達的航天工程而感到驕傲。

  三位航天員在軌介紹展示中國空間站工作生活場景,演示微重力環境下細胞學實驗、物體運動、液體表面張力等現象。並與地面課堂進行實時交流,傳播載人航天知識,充分激發我們對科學奧秘的探索,為我們幼小的心靈播種下一顆航天夢的種子。在此,我感謝中國航天人為科普教育事業做出的努力,同時祝願中國航天未來走的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