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觀後感> 有關《中國醫生》的觀後感(精選11篇)

《中國醫生》的觀後感

有關《中國醫生》的觀後感(精選11篇)

  看完一部經典作品以後,相信你會有不少感想吧,記錄下來很重要哦,一起來寫一篇觀後感吧。可是觀後感怎麼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有關《中國醫生》的觀後感,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中國醫生》的觀後感 篇1

  當前,全國人民正在全力以赴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在這場戰鬥中,醫院就是戰場,醫護人員就是戰士。這段時間以來,一個個不畏艱險、主動請纓的醫護人員感動著我們,全國各地的醫療隊馳援湖北、衝在第一線讓人動容。

  正巧這段期間一個名為《中國醫生》系列紀錄片也讓我為之動容,裡面是無數中國醫生用救死扶傷和醫道仁心的故事溫暖著人心,傳遞正能量。 一個個真實的故事展現出病痛給普通家庭帶來的衝擊,醫生與患者面對共同敵人凝結出的誠摯情感,還有當下醫生們所面臨的挑戰和抉擇,既有在應對疑難和重症過程中的判斷、選擇甚至是冒險,也有面對患者和家屬的耐心、誠懇甚至是無奈。

  疾病無疑是對人類生命最嚴酷的拷問,它所帶來的衝擊不僅是身體和經濟上的,還有心理和精神方面的。我印象很深刻的是第一集一條很長的鏡頭完整記錄下了朱良付醫生用手機錄音,記錄他與患者家屬手術前的交流告知和環節確認,就這樣短短几分鐘讓我看到了醫生面對醫療過程不確定性的無奈,但這並不影響他在一次次寒夜中從家裡趕來赴急診。

  可這卻讓我們反思,在疫情面前中國醫生格外耀眼,但在平常他們面臨最多的是什麼,是醫鬧,醫患糾紛,他們為了保護自己只能錄音、籤協議,但還是有些醫生為此失去了生命、前程。他們在為我們付出健康和精力,他們在拼盡全力救治患者,他們珍惜每次救助的機會,我們應該更多地理解他們,而不是誤解、鬧事。醫生憑藉醫術給患者帶去治癒和慰藉,醫生、患者、患者家屬是同一條戰線上的戰友,應對付共同的敵人-疾病本身。只有大家一起加油,一切才會變得更好。

  《中國醫生》的觀後感 篇2

  在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的這場戰役中,無數醫護人員衝在第一線上,是抗擊疫情的第一道防火牆。而連日來,來自全國各地的醫護人員馳援湖北,成為最美逆行者,以他們的負重前行,守護我們的歲月靜好。他們是“最可愛的人”。

  這一背景下,影片網站及時上線了紀錄片《中國醫生》,自然受到廣泛關注,穩居全網紀錄片熱度榜首;該紀錄片也贏得極好口碑,豆瓣評分高達9.3分。

  《中國醫生》深入全國各地六家大型三甲醫院(四川大學華西醫院、南京鼓樓醫院、西交大一附院、浙江省人民醫院、中科大附一院、河南省人民醫院)的婦產科、急診科、腫瘤科、麻醉科、手術室、ICU等不同科室,進行了長達一年的紀實拍攝,記載了幾十位高尚但不高冷、有血有肉的醫護形象,也以小見大地呈現了關於中國醫生的一切。

  在肺炎疫情的當下,觀看這部紀錄片自然有別樣的感觸。不過我們更希望,在瞭解中國醫生的一切後,能夠喚起更多人對於醫生這一職業的尊重和愛護,而不是隻在需要他們的時候,才想起珍惜他們。

  《中國醫生》的觀後感 篇3

  身邊有幾個醫生朋友,平日裡聚會總聚不齊,問起他們的工作感受,一個字“累”。

  第三方機構做的一個調研《2019醫師幸福感指數研究報告》,在“中國醫師目前面臨的最大問題-提及率%”這一選項上,“超負荷工作量使得醫師身心俱疲”是提及率最高的問題。而就“工作量大、強度高”這一指標,認為“基本符合+100%符合的醫師佔比60.8%,接近2/3的醫師同意這種觀點,醫師工作量大、強度高是一種行業共識。

  數字若顯得無感,《中國醫生》的實況拍攝就讓人看得真切。

  朱良付是河南省人民醫院主任醫師、國家高階卒中中心主任,同時也是醫院心腦血管綠色通道的發起者。心腦血管病是我國死亡人數最多的疾病。發病緊急,短時間內得不到救治就容易致殘乃至致死,很多大型醫院為此專門設定了綠色通道。所謂的綠色通道,按紀錄片中的說法,要像軍隊一樣的,要做到24小時全天候,所有醫生鏈條都是住院值班,才能做到爭分奪秒去搶救患者。

  醫院的綠色通道是朱良付發起的,所以剛開始每次急診,不管凌晨幾點,他都親自來。一臺又一臺的手術,一個又一個的病人,忙到凌晨是常有的事,而有時下班匆匆回家吃了飯,接到急診室電話又立即往醫院趕。主管護士對著鏡頭說道,“有一天朱主任的病人做到夜晚12點,還有16臺造影,做到凌晨5點,他們才休息。”繼而她又感慨了一下:“絕對不讓自己的孩子當醫生,實在是沒有一點生活的樂趣,沒有生活質量的,家庭根本就沒有辦法管。”

  24小時隨叫隨到、長期高強度的工作、飲食不規律、作息不規律,是很多醫生的工作狀態。南京鼓樓醫院心胸外科主任王東進,同樣是全年無休、全天無休。紀錄片拍攝他的那一天,他連做了三臺手術,17個小時。17個小時得像雕塑一樣站著,全神貫注地進行精密的手術。王東進說,“心臟外科就是得身體最好,身體不好的,站臺站不住的就被淘汰掉了。”而他患有嚴重的頸椎病,曾經痛到得戴著頸託才能上手術檯,而因長期站立他腿部靜脈曲張,得常年穿著彈力襪。

  那麼醫生自個是如何看待自己的勞累的?

  朱良付的話特別令人觸動。他說,“天天就這樣作息不規律,工作量大,我就擔心有時候我會突然死掉,但是我不能死,我家庭的責任都沒有盡到,我自己的醫療責任也沒有盡到。我現在是主任醫師,我們差不多要用25年才有可能培養出來,我現在44歲,如果我死了,那就是浪費國家資源。”

  一個救死扶傷的醫生,擔心自己“過勞死”,又得時時刻刻提醒自己“不能死、不敢死”——醫生的勞累、付出、擔當和犧牲,可見一斑。

  要成為一箇中國醫生需要大量的付出,本科5年,研究生3年,博士至少也3年,整整11年;而從住院醫生到主任醫師,往往又需要10餘年時間。熬到了主任醫師,能力越大,承擔得也越多,很多中壯年的醫生自己也有一身“職業病”,他們“怕死”,但“不敢死”。

  除了身體上的疲倦,醫生的累也體現在心累。醫患矛盾緊張,患者對醫生不信任,給醫生帶來很大的心理衝擊和心理傷害。

  紀錄片一開始是朱良付對著鏡頭無奈、沮喪又不解地說,“曾經有個老太太,是一個老爺子的家屬,那個阿姨說我想把你撕成碎片,說我把他家老爺子給害死了。我跟那個老爺子我們在病區裡關係很好的呀,他也很慈眉善目,我也不希望高灌注(腦高灌注綜合徵)發生。但他們也知道你是個好大夫,那個老太太一邊這麼說一邊還說,‘我近來高血壓了,你再給我看看’,但是不耽誤她投訴你。”

  所以紀錄片才有這麼一幕,一次急救手術前,朱良付先用手機錄下與患者家屬的對話,確保他們知道手術可能存在的風險。

  《柳葉刀》主編理查德·霍頓曾說,他每個月會收到幾百封來自中國醫生的郵件,其中最常提到的主題是醫患關係緊張。“我確信,其他國家也面臨同樣的問題,但是沒有一個國家的醫生像中國醫生這樣擔心。”

  醫生如此辛苦卻還得憂心自己的安全,這怎麼看都匪夷所思。但它切切實實正在發生。

  《中國醫生》的觀後感 篇4

  很多患者不理解醫生,一大原因是他們認為醫生太“冷漠”了,這邊家屬為了病人心急如焚,但醫生卻“事不關己”,顯得“敷衍”,冷漠又冷血。

  但醫生是真的是冷漠嗎?

  或者我們換個角度提問,醫生應該跟每個患者成為朋友,急他們之所急,悲他們之所悲嗎?

  在以前的宣傳中,我們似乎一直在倡導醫生這麼做,要跟每個患者成為朋友云云,讓對患者有求必應云云。可在實際操作中,這並不可能,要知道我國每天就診的人數超過2000萬,每個醫生每天要面對的病人太多。醫生再博愛再有同理心,他的情感和精力都是有限的,他無法面面俱到地照顧到所有病人和家屬的全部情緒。我們不能以聖人和超人的標準來要求醫生。

  南京鼓樓醫院最年輕的副主任醫師魏嘉,有個罹患胃癌晚期的病人,才二十幾歲,特別年輕也特別樂觀,這讓魏嘉最掛心也最揪心,所以一直儘量為她多做點什麼。但紀錄片最後,魏嘉提到,以前有前輩建議她,“特別是對腫瘤科醫生來說,不要跟病人做朋友,因為你跟他投入私人的感情越多,有可能你後面會自責、失落、傷心,會更難過,很長時間走不出來。”

  醫生也害怕傷心。他們並非拒絕付出情感,而是需要剋制情感,因為他們面對的是來來往往的患者,而死亡每天都在醫院裡發生。魏嘉雖然並未聽從前輩的話,她還是對這個樂觀的患者上心,但這也非意味著那些沒能成為她朋友的患者被她怠慢了。專業是本分,朋友是情分。

  南京鼓樓醫院燒傷科住院醫生徐曄,25歲就博士畢業,工作三年後遇到自己職業生涯“難以跨越的溝壑”。一名全身95%重度燒傷的老年患者,他的家裡人為了給他看病,拿出家裡現有的全部積蓄,但依然湊不夠高昂的醫療費用,因為一次又一次的植皮手術,總體花費得100多萬。徐曄幫患者爭取到了2萬元的援助基金,盡力勸說患者家屬堅持治療,因為患者出院離世的可能性極大。但患者家屬還是強行出院了。徐曄趕到時,面對空蕩蕩的床位還是有一絲失落,他是真心希望患者得到救治,卻也知道家屬面臨的困境。

  年輕的醫生類似的經歷多了,心理能承擔的極限就會提高。徐曄事後說:“為什麼有人說有的醫生看起來很冷酷?不是冷酷,他是冷靜。因為你現在的這種情況,他早就見過無數個了,所以他才會顯得如此的冷靜。這個過程是每個醫生都會去經歷的。”

  也就是說,當患者家屬指責醫生“冷漠”時,家屬是站在自己的立場上——他們很可能是第一次看到親人遭遇險境。但家屬也忽略了,今時今日患者的情況、家屬的反應,在醫生的職業生涯中,他們已無數次遇到過。醫生並非麻木,他們的波瀾不驚,是專業、經驗和經歷累積後的冷靜。

  慌亂、不安、痛哭留給家屬就夠了,慌亂之中需要冷靜的醫生做出專業的判斷。冷靜不等於冷漠。

  《中國醫生》的觀後感 篇5

  有時主流輿論會習慣性地讚美醫生、拔高醫生,而非以一個普通職業去看待醫生、以普通人去看待醫生,這在不知不覺間會影響一部分公眾對醫生的認知和期待:他們認為醫生就該犧牲自我,認為醫生就應該理所當然地治癒疾病。

  因此,有些人去看病時,是帶著一種消費心理的:我花錢看病了,你就得負責把病給我治好;我把人活著送過來了,人沒了就是你醫術不精、是你把人給治死了,你就得負責……很多醫鬧事件的發生都源於此:患者認為自己花了那麼多錢,醫生卻沒幫自己把病治好。

  但患者錯解了幾個事實:一,醫術的進步往往是技術的進步,就像朱良付說的,相比於醫生,科技才是治病的最大力量;二,再安全的手術,都可能存在風險,這是機率問題,醫生無法承諾百分百安全;三,這世上還有太多不治之症,以現在的醫學技術仍無法攻克。

  歸結起來就是一個認知:醫生並不是萬能的。醫生會盡最大努力去救治患者,但家屬也得有最壞的打算。

  《中國醫生》讓我們看到醫生面對疾病的無力感。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附屬第一醫院血液內科主任孫自敏,談起她職業生涯的“至暗時刻”:“在1990年,做過我們科15年的白血病回顧性分析,做了以後讓人家很悽慘,所有的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就剩一個病人,最後那個病人還是不在了,就整個全軍覆滅。也就是我們這麼多醫生工作了15年,等於白乾了,你沒讓一個病人活下來。所以我當時不想當血液科醫生了……醫生再苦,它支援我們的是什麼呢,就是成就感,但是我們沒有任何成就感,病人都死了,你講我們天天在做什麼……”

  《中國醫生》有這麼一刻,它就值得高分,因為它罕見地為公眾呈現了醫生在面對疾病的脆弱和無力。我們太習慣於“最後一刻營救”的神醫傳奇了,可事實上,醫院裡經常有這樣無力的故事,醫生經常要承認自己面對疾病的無力。

  這絲毫不會損耗醫生的職業光芒,相反,醫生這個職業讓人尊敬,就在於醫生哪怕時常被無力感擊中,他們仍選擇直面疾病,與之戰鬥。就像有人說的,我們對於醫生這個職業的尊重,並非醫生萬能,而在於他們代表了人類可以用知識和科學去對抗自身的無常與脆弱性的希望之光。

  氣餒歸氣餒,孫自敏還是迎難而上,她立志要攻克白血病。自2000年起,孫自敏帶領她的團隊進行非血緣臍帶血移植,終於攻克了臍帶血移植中植入率的難題,目前她所在的科室已成為世界上最大的臍帶血移植中心,給許多白血病患者帶去了希望。

  《中國醫生》的觀後感 篇6

  有人這樣總結,“時刻在依賴,時常在忽視,時而在抱怨,卻從來不瞭解”是我國醫患關係的真實寫照。《中國醫生》以醫患為什麼無法相互理解為出發點,以平視的目光,讓公眾看到去掉光環、去掉標籤、去掉附麗之後的普通醫生,試著從他們的經歷與付出,去理解他們的艱辛與崇高;從他們的侷限與無力,建立起對醫生的正確期待。

  理解中國醫生,並不是要控訴中國患者。雖然《中國醫生》聚焦於醫生,但從紀錄片的案例和細枝末節,我們也能窺見中國患者的眾生相。在中國,難的`不只是醫生,需要理解的,也不只是醫生;除了呼籲患者理解醫生外,我們對患者們做得足夠嗎?

  電影《我不是藥神》裡說,“世界上只有一種病,叫做窮病。”在《中國醫生》裡的多個案例裡,我們看到的是被疾病拖累、拖垮的家庭,實在令人揪心痛心。紀錄片中那個重度燒傷的老年患者,兒子選擇強行出院,他並非不孝順,他花光了積蓄,但他也非盡全力,因為他採訪中他談到,前幾年買了房子,剛開了個廠,現在賣廠虧大了。

  筆者注意到,紀錄片中的案例,但凡孩子患病,家長都是砸鍋賣鐵、不惜一切,但年邁的父母患病,成年的子女首先權衡的是錢,是生活是否會受影響。就像徐曄醫生說的,“有時候可能醫術都還沒有碰到瓶頸的時候,就已經遇到人心的瓶頸了。”

  網上有很多人指責燒傷患者的兒子。但恐怕誰也無權指責。在並不富裕的家庭裡,生命的繁衍生息常常是建立在犧牲上一代的基礎上,然後供給下一代;當上有(不止一個)老、下有(不止一個)小,“救不救”不只是良心問題,還是一個有限資源的可持續分配問題。

  因此,不要一味去指責困境中的人的選擇,而不妨思考,人心夠不到的地方,制度可以做些什麼。紀錄片中也透露出太多無解問題:有些病人既沒有醫保也沒有農保,一旦重病就傾家蕩產,該怎麼提升基礎醫療保障覆蓋率?為了讓患者得到更好救治,很多家屬首選大城市的三甲醫院,家屬千里迢迢地陪護身心俱疲,客觀上也造成三甲醫院負擔過重,門診醫生要與患者充分溝通也顯得奢侈,該如何均衡醫療資源?

  患者的“看病難、看病貴”,與醫生的“醫生苦、醫生累”,共同指向的是醫療體系存在的結構性問題,醫生和患者只不過首當其衝,是最直接的受害者。比如跟付出相比,中國醫生的收入水平並不算高,醫生的手術費、診療費很低,醫生的勞動價值沒法體現。醫院為了維持“生計”,常常是透過藥品和醫療器械創造利潤,這就造成了藥價虛高,大型檢查、檢驗價格偏高,沒必要的檢查太多,由此加劇了“看病貴”。

  醫生的苦、醫生的累是真實的,患者的痛苦、家屬的焦慮與無助也是真實的。我們不能要求醫生做聖人,同樣也不能要求患者和家屬做聖人,永遠通情達理、永遠臨危不亂、永遠笑對苦難。相反,我們要理解人性,要尊重人性的弱點,然後不斷透過制度去化解人的難題,讓每一個人哪怕遭遇重大疾病,都儘可能地保持尊嚴和體面。

  但體系的調整總是滯後的,當下仍需要醫生和患者去承擔不盡完善的體系的代價。醫生依舊會很累,患者看病還是會覺得“難”和“貴”,此時醫生和患者能做的、應做的,就真的是多一點換位思考、將心比心和相互理解了。

  疫情終究會過去,祝願奮戰一線的醫生平安歸來。但我們對醫生的尊崇不應是侷限於一時,而是日常;醫院對於患者的救治與關懷,也不應只有經濟的考量。無論是愛護醫生還是憐憫患者,說到底是對人的本質性關懷,這是一個社會的文明底色。

  《中國醫生》的觀後感 篇7

  我們在過年,而每個省市的“白衣天使”卻在過關。他們不顧家人反對,逆向而行,衝在抗病毒路上的最前鋒!

  這個本該普天同慶,鑼鼓喧天的春節,卻因為冠狀病毒的到來發生了意外。人們不能出去遊玩,不能賞花燈,猜燈謎,欣賞民俗表演。還有許多人不能闔家團圓,要在疫情防控阻擊戰中,堅守陣地,他們這些人就是在這個春節中最美的逆行者。

  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中,醫護人員們堅守陣地,衝鋒在戰疫的最前線。他們是最勇敢的戰士,用行動守護著萬燈火。當情報響起,他們毅然決然地勇往直前,放棄了體假,放棄了安逸,放棄了團圓,選擇了堅守,選擇了堅持,選擇了與病魔對抗。因為,他們是不怕困難,不懼挑戰、不畏艱險的,最可愛的戰士。

  全國各地數不清的醫護人員紛紛挺身而出!

  鍾南山爺爺已經84歲了!在新型冠狀病毒蔓延的當下,他建議公眾"沒什麼特殊情況,不要去",但他卻在第一時間乘坐高鐵衝往防疫第一線。

  市金銀潭醫院院長張定宇隱瞞了身患漸凍症的病情,顧不上被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妻子,堅守在抗擊疫情最前沿,托起信心與希望,他說,“我必須跑得更快,才能跑贏時間;我必須跑得更快,才能從病毒手裡搶回更多病人。”

  戰鬥在醫院的醫護人員,被口罩磨破了臉頰,汗水溫透了他們的衣服,每天只睡2個小時,為了節省防護服,連水也不敢喝,怕水滴到衣服上,在接受採訪時嗓子都啞了,這讓億萬人感動,也讓億萬人心痛!

  “哪有什麼歲月靜好,只是因為有人在為我們負重前行!”在疫情肆虐的當下,所有為防控病情而努力的人都是負重前行的人。請接受我真誠的感謝與崇高的敬禮!

  《中國醫生》的觀後感 篇8

  本來這舉國上下是喜氣洋洋、快快樂樂的,整片神洲大地都充滿了幸福感。但我們卻在收到了“挑戰書”,還沒等我們準備好,它就開始肆虐,病人眼開越來越多,但病毒還是不停手,國家為了顧全大局,不得不把封城。

  病毒啊,病毒,你可知,因為你讓多少年輕的醫生喪失了生命,讓多少幸福的家庭破滅!因為你,我們沒有辦法上學,沒有辦法高效率的學習知識!你可知,因為你多少幹部,警察,整天整夜的不合眼,操碎了心!這一條條生命,一個個家庭,就這樣,讓你吞噬了……

  我們的老師冒著危險為我們製作“網課”,不辭辛苦,就是為了讓我們繼續學到知識。讓我們不受疫情的影響。

  現在,你漸漸地不再肆虐,平靜下來。顯然,你還有些良知。但你可知,因為你這次“玩笑”,讓多少人為你陪葬嗎?全中國上上下下幾萬人,就因為你,喪了命。這些人中有醫院,有平民,有警察,甚至還有剛出生不久的小嬰兒,他們剛來到這個世界就又要離開。你不顧一切的肆虐後,就留下了這些……

  在這期間,很多家人不能團聚,整天提著心,吊著膽,生怕自己會被感染,生怕親人會患上新型肺炎,我們一天天的大氣不敢喘,就是為了等到疫情被控制的這一天。

  新型冠狀病毒,我們遲早將你完全打敗。

  《中國醫生》的觀後感 篇9

  嚴重的疫情牽動著全國人民的心,這個寒假註定過得不安穩。原本公路上奔流不息的車輛,現如今彷彿消失了一樣,原本熱熱鬧鬧的公園和廣場也變得冷冷清清,原本可以和親戚朋友一起聚會歡度春節,而現在只能呆在家裡“望門興嘆”....

  而造成這一切的罪魁禍首,就是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

  這種病毒潛伏期最長14天,以飛沫和接觸傳播為主,被傳染的可能性極大。在重大疫情面前,最先挺身而出的就是我們的白衣天使,他們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 中為患者築起生命防護之堤,讓大家彷彿看到寒冬裡的 一縷陽光,灑在每個人的身上,給我們帶來無限的溫暖和希望。白衣天使們恪盡職守、臨危不懼,穿梭在生死之間,用自己的生命挽救他人的生命。

  在這個戰場上,還有一位值得我們敬佩的80多歲的老爺爺鍾南山教授。已經耄耋之年的他,依然掛帥親征,奔波在抗戰一線,與新型冠狀病毒戰鬥,真令人佩服。

  我們也要像鍾南山教授那樣,做一個有知識、有學問、刻苦鑽研的人。知識不僅能改變我們的生活,還能救人於水火。當遇到困難,勇往直前,用知識戰勝困難。

  我堅信這次疫情在大家共同的努力下必將戰勝攻克,正所謂“眾志成城,共度難關”。

  最後,我想說:每一個青少年都應該聽從指揮,做好自己的安全守護,儘量避免出門遊玩,儘量少去人群密集 的地方,不添亂,為這次打贏疫情戰役貢獻自已的綿薄之力。

  《中國醫生》的觀後感 篇10

  我們在過年,他們卻在過關。在這病毒肆虐的惴惴不安裡,他們一路上披荊斬棘,無所畏懼,他們,是平凡人,而偉大恰恰來源於平凡。

  身著白衣,心有錦緞

  八十三歲的鐘南山爺爺,本來可以避開病毒的危險,安度晚年,但是他在人民最需要他的時候站了出來,就跟十七年前,SARS病毒爆發的時候一樣。十七年前,他曾堅定地說:“把病人都送到我這裡來!”這斬釘截鐵的話語,帶給全世界無比的震撼。十七年來,這顆為人民服務的心,始終未改,為人民逆行的志,始終不變。

  你的樣子,就是中國的樣子。你的樣子我們銘記在心,你的精神我們世代相傳!讓14億人都成為你的樣子,我們就能在春暖花開之時,看到你脫下防護服,揭開口罩露出燦爛的笑容。

  心懷感恩,致敬英雄

  甘肅大哥楊榮榮從甘肅驅車30多個小時,送25噸蘋果到,支援在大學人民醫院奮戰的3000多名醫護人員。他說:“我的家人被醫院救過,所以我一定要來盡一份心意。回去還要被隔離14天,但還是要來。”

  青山一道同雲雨,明月何曾是兩鄉。一方有難,八方支援,中國人民同石榴籽一般緊緊抱在一起,共同抗疫,春就在前方!

  守護家園,勇往直前

  甘如意是一街道衛生所的檢驗技師,病情初發時,她剛休假回老家。受疫情影響,實施了進出人員管控,公共交通全部停運。她硬是靠手機導航,騎腳踏車、搭順風車,4天3夜跨越300多公里,趕回戰役一線。她說:“我不能後退,後退不可原諒!”

  不收淚,我們不後退。是一座英雄的城市,因為他有千千萬萬英雄的人民組成。

  有太多太多逆行出征者的故事讓我們動容,讓我們敬佩!上下樓5米,是他們夫妻堅守崗位卻無法觸碰彼此的距離;10天,是建設者與病魔賽跑交給人民的成績單;0.5秒/個口罩,是生產者日夜奮戰維護人民生命線的中國速度!

  英雄民族何懼風浪,萬眾抗疫春在前方。一個偉大的民族,往往是從苦難中涅槃而生的!疫情過後,我們的國家會更加富強,因為最美逆行出征者!

  《中國醫生》的觀後感 篇11

  春節,應是闔家團圓的日子,一場疫情,像一個巨石砸入我們原本平靜有序的生活,一時間,巨浪翻湧。

  為抗擊新型冠狀病毒而使火神山醫院的建設者各自帶著合作伙伴趕往施工現場。火神山醫院施工現場燈火通明,工地的戰士們放棄與家人團聚的時光與陌生的夥伴們只能在堆滿泡麵、礦泉水、雜物的“小盒房”中各司其職。看著那潮溼且沾滿泥土的泡沫紙盒中已稍微冷硬的“年夜飯”,臉上有說不盡的疲倦,頭盔都還沒來得及脫,腳上染著土黃色的是泥,但為了工程能在規定的時間內完工,他們只能匆匆忙忙,狼吞虎嚥,以最快的速度填飽飢腸咕嚕的肚子,這應該是世界上最迅速的年夜飯了。

  為了和疫情賽跑,自火神山醫院開工以來,還有很多叫不出名字的建築工人,她們是建設者、組織者、協調者、指揮者……7天建成一座醫院,速度奇蹟裡有她們的功勞。向你致敬,逆行者!

  為了為祖國抗擊新型冠狀病毒出一份力,感謝一線的“戰鬥者”。河南退伍老兵王國輝,將自己種的九千多斤新鮮蔬菜帶領村裡人連夜拔起,年三十自駕300多公里,載著5噸多的新鮮蔬菜,不管道路的泥濘,路途的艱辛,隻身從河南沈丘趕到火神山醫院施工現場,全部免費捐給專案部,到時已是凌晨,疲倦的他說:“自己曾在服役17年,就是自己的第二故鄉。看到人民眾志成城,攻堅克難,也想盡一份綿薄之力。”王國輝駕車回到河南,並將自己隔離了起來。致敬,逆行者!

  在危難中,總是有這樣善良的人來溫暖我們的心。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中,全國一線戰士們奮力前行,一方受難,八方支援,讓大家看到疫情之下的希望與陽光,讓所有人都相信,這樣的中國,一定能贏,致敬,逆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