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觀後感> 看奪冠電影觀後感(通用10篇)

看奪冠電影觀後感

看奪冠電影觀後感(通用10篇)

  看完一部影視作品以後,相信大家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東西吧,這時候,最關鍵的觀後感怎麼能落下!但是觀後感有什麼要求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看奪冠電影觀後感(通用10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看奪冠電影觀後感1

  女排精神是中國女子排球隊頑強戰鬥、勇敢拼搏精神的總概括。其具體表現為:紮紮實實,勤學苦練,無所畏懼,頑強拼搏,同甘共苦,團結戰鬥,刻苦鑽研,勇攀高峰。她們在世界排球賽中,憑著頑強戰鬥、勇敢拼搏的精神,五次蟬聯世界冠軍,為國爭光,為人民建功。她們的這種精神,給予全國人民巨大的鼓舞。國務院以及國家體委、共青團中央、全國青聯、全國學聯和全國婦聯號召全國人民向女排學習。從此,女排精神廣為傳頌,家喻戶曉,各行各業的人們在女排精神的激勵下,為中華民族的騰飛頑強拼搏。

  團結協作、頑強拼搏的女排精神始終代代相傳,極大地激發了中國人的自豪、自尊和自信,為我們在新徵程上奮進提供了強大的精神力量。

  一代又一代的中國女排人,身體力行地傳承著“女排精神”。正因為這種精神的薪火相傳,讓大家敢於期待來年在東京奧運會的女排賽場上,再次迎來升國旗、奏國歌的榮譽時刻。

  女排精神曾被運動員們視為刻苦奮鬥的標杆和座右銘,鼓舞著他們計程車氣和熱情。更關鍵的是,它因契合時代需要,不僅成為體育領域的品牌意志,更被強烈地昇華為民族面貌的代名詞,演化成指代社會文化的一種符號。它一直與女排的得失、沉浮緊緊聯絡在一起,併成為評價中國女排的最難以割捨的標準。

  女排精神之所以備受推崇,最重要的是那種足以流芳百世的不畏強敵、頑強拼搏、永不言棄的精神,遠遠比“五連冠”本身更加能鼓舞國人。

  郎平看來,中國女排的精神不只是贏得冠軍,而是有時候明知難贏,也竭盡全力。昨天,她更新了“女排精神”的內涵:無論遇到什麼困難,都要有團隊精神,踏踏實實,做好工作。

  隊長朱婷認為,“女排精神”就是傳承,從最早的5連冠輝煌延續至今,“女排精神”的實質沒有變化,新一代隊員一直在豐富內涵,一起努力,永不放棄。

  張常寧認為,新時代的“女排精神”就是,哪怕只剩1%的機會,也要100%地努力。

  看奪冠電影觀後感2

  2020年春節即將到來,除了春晚備受關注外,在春節期間上映的賀歲檔電影也備受期待。據悉,已官宣在2020年大年初一將上映的電影有《中國女排》、《囧媽》、《唐探3》、《緊急救援》、《熊出沒·狂野大陸》等影片。

  彭昱暢飾青年陳忠和在多部賀歲檔電影中,《中國女排》講述的是幾代中國女排奮鬥歷程以及奪冠的故事,現如今已經官宣的演員中鞏俐出演郎平、彭昱暢黃渤分別飾演陳忠和的青年及中年時期,多位中國女排運動員也加入到電影中。如今電影即將上映卻引發爭議,曾任國家女排主教練的陳忠和要求刪除關於自己的鏡頭,引發熱議。

  在《中國女排》曝光的拍攝花絮中,彭昱暢飾演的陳忠和曾在影片中瘋狂吃雞腿,並喊出“我配吃,我就要吃”,十分搞笑,此外影片宣傳片中關於陳忠和的搞笑戲份還有多個,如搶雞腿、被暴扣、被砸暈,以及被隊員教訓沒有雄心大志等,也正是此引發了陳忠和的不滿。

  看奪冠電影觀後感3

  中國女排曾奪得1981年和1985年世界盃、1982年和1986年世錦賽、1984年洛杉磯奧運會冠軍,創下世界排球史上第一個五連冠”,後又在2003年世界盃、2004年奧運會、2015年世界盃、2016年奧運會四度奪冠,共九度成為世界冠軍。中國女排是中國三大球中唯一獲得冠軍獎盃的隊伍。

  “女排精神”是20世紀80年代中國女排奪得“五連冠”之後的經驗總結。當代“女排精神”可概括為無私奉獻、團結協作、頑強拼搏、永不言棄、自強不息。

  “女排精神”的關鍵人物當數“鐵榔頭郎平。”沒有她,就沒有今天的女排和女排精神。“女排精神不僅是贏得冠軍,更是知道有時候知道不會贏,也竭盡全力。”郎平這樣鼓勵她的“戰士”。

  30多年來,中國女排就是以這樣的拼搏精神激勵自己,戰勝困難。就算狀態處於低谷,就算實力不佔上風,但她們咬牙堅持,絕不後退。正是在高峰與波谷的顛簸中,在讚美與質疑的嘈雜中,在勝利與失敗的摔打中,在誘惑與謾罵的交替中,中國女排不迷失、不信邪、不動搖,把所有的困難照單全收,把所有的不利化為動力,任驚濤拍岸,看潮起潮落,一次次以拼搏的姿態帶給我們驚喜與感動。“再難的逆境也絕不言棄”,“可以被打敗但是絕不會被打倒”,“哪有什麼洪荒之力,不過是在咬牙堅持”,中國女排正是憑著這樣的執著勇毅去拼搏去奮鬥。

  其實我是個怕困難的女生,“女排精神”對我有很大的鼓舞,今後我要把女排的這種精神用在我們日常的學習生活中。學習中碰到難題,不要退縮,要開動腦筋,尋求答案。生活中碰到困難不要馬上向大人求助,要自己想辦法解決。做個迎難而上,積極立志的女生,加油!

  看奪冠電影觀後感4

  現在,電影《中國女排》的尷尬,只能由陳可辛才能解決,但據最新的報道,陳可辛還沒作出任何回應!而對於陳忠和不服預告片中,因出現醜化他的畫面和歪曲女排歷史的鏡頭,陳可辛卻無視,才導致現在網上輿論不斷,支援陳忠和的佔絕大多數!而對於郎平來講,被無辜捲入,也相當無奈。

  近日,郎平在接受《風雲會》採訪時,也談到了這部讓大家非常期待的電影《中國女排》,而對於現在鬧得沸沸揚揚的事,郎平表示自己現在也非常忙,不太知道陳忠和因預告片中出現醜化他的鏡頭問題,並坦言對於電影那不是自己分內的事,還是要相信導演!看來,郎平也沒辦法,明擺著,這事不找陳可辛找誰?再說,郎平也沒看過劇本,怎能評判電影中的一些細節鏡頭!

  對於陳忠和的要求,之前陳可辛沒認為有什麼不妥,反而認為那是電影藝術要求,但現在陳忠和的反應如此之大,估計也出乎陳可辛的意料之外吧!

  不過,按預告片中陳忠和年輕時的鏡頭,不管觀眾是誰,確實都認為是在醜化陳忠和,要知道,陳忠和是功勳人員,也是中國女排三代黃金時期的主帥之一,被陳可辛這樣“搞笑藝術化”,換作誰都無法忍受!

  有球迷就認為,本來想在大年初一,好好地欣賞這部被大家很期待的電影《中國女排》,現在才發現電影竟然是這樣的,都已改變主意,要緩一緩再說到底要不要去看!

  其實,對於這個問題,很好解決:就是把陳忠和的鏡頭、人物、劇情等刪除或改掉不就行了!雖然這要花上一點時間,也許可能導致大年初一無法按時上映,但也比現在這種局面要好很多,不然,等影片呈現出來卻讓觀眾不認可時,到時想改變就真的沒辦法了。

  陳忠和是中國女排這麼多年以來,絕對無法忽視的一位功勳人員,從球員到助教再到主帥,長達幾十年的風風雨雨,中國女排前前後後,大事小事,哪件事他不清楚,現被陳可辛這麼一弄,陳忠和一看,畢竟電影內容是違背真實的,他怎能無動於衷?

  讓陳忠和不服的是,電影《中國女排》拍得偏向娛樂化,實在講,觀眾看到的預告片也顯示,陳可辛的表現手法,並沒有呈現出中國女排這個大集體應有的風貌!確切地說,說不上有什麼深度,難怪被陳忠和斥責為博眼球,是為了票房!

  至於陳可辛,到現在還沒能理解,中國女排這個大集體,要正確透過電影形式呈現出來,相當有挑戰性!

  看奪冠電影觀後感5

  嗯!不得不說,陳可辛導演的新作《奪冠》真的是部用心之作!首先要說的就是最能體現導演用心的細節之處。就兩個例子吧。第一是鞏皇扮演的郎指導在給隊員開準備動員會的時候,紅色外套的衣領一邊平順一邊卷折,巧妙的設計突出了郎指導把所有精力都放在了賽前比賽準備會上。

  第二處是黃渤扮演的陳忠和指導送郎指匯出徵2016年奧運會,在機場候機喝著咖啡聊天時,郎指導手邊的中國護照,這一設計表明了郎導還是中國國籍!更多的細節,各位可以到影片中自己找尋。其次,再來說說故事線,陳可辛導演透過最關鍵最具代表性兩次比賽,把中國女排奪冠之路的艱辛表現的淋漓盡致!又透過2008年轟動一時的“和平之戰”表現了中國女排精神的薪火相傳精神!最後要說的就是所有的演員了,一句話讚揚:“所有人的表演,讓你覺得就是在看一場戰勝自己的表演!”總結,《奪冠》是部上乘的良心作品,是春節檔期非常值得“品嚐”的一道極品大菜!

  看奪冠電影觀後感6

  天高雲淡,看看《奪冠》。

  這是兒子的假期作業,也是我的假期安排。

  一千個讀者心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任何文藝作品的解讀都有多面性,哪怕如《奪冠》這樣的國慶檔期主旋律電影都不例外。有人把它看成《郎平傳》,有人把它看成《郎和陳的故事》,我看到的是價值觀的變遷,集體和個人關係的變化。

  老女排能取得五連冠,這是集體主義的勝利,外在條件貧乏不堪的情況下,正是強調“我們”而非“我”,才最大限度凝聚了力量,用強大的精神力量彌補了技術和科技的不足。這也是我們理解的女排精神的第一個層面,拼搏,努力,即便一身傷病,也無怨無悔。

  郎平執掌中國女排,女排隊員已經是九零後,這代人已經不是靠空洞的雞湯和體制的壓力所能動員。所以會有陳鹿離開考大學,丁霞會說她心中的那個人就是她自己,朱婷會咆哮“我會成為你,你滿意了嗎?”郎指導不愧是具有國際視野的金牌教練,她的三大改革除了戰略戰術的意圖,還有很核心的一點,就是尊重每一個個體,所以會變“主力——替補”為“首發非首發”,會鼓勵球員們談戀愛,會對朱婷說“你們應該打出你們自己的排球,你不用成為我,你只要成為你自己。”我覺得這可能是電影表達的女排精神的第二個層面:尊重每一個個體,讓每個人成就自己,而非僅僅只是在為集體去努力。

  集體主義和尊重個體其實並不矛盾。新一代女排讓我們不僅看到了更加精彩的比賽,還看到了同樣精彩的隊員,惠若琪、張常寧、丁霞等等,我們喜歡這批女排隊員,不僅僅因為她們獲得了冠軍,不僅僅因為她們膚白貌美大長腿,還因為她們真實而個性紛呈。

  讓每一粒種子都能肆意蓬勃,春天會更加溫暖而熱烈。

  看奪冠電影觀後感7

  “一分一分咬下來,就是殺出血路!”鐵榔頭“郎平”帶領女排姑娘們一次次奪下桂冠,成為國人的驕傲。“只有拼,才會贏”的女排精神也激勵著國人自尊,自強的民族魂。

  2020國慶檔,由鞏俐飾演“郎平”,中國女排冠軍隊本色出演的《奪冠》(原名《中國女排》》上映,帶你重看中國女排三十餘年的沉浮圖景!

  高速旋轉的左手暴扣,飛身而出的跪地撲救,帶你感受這一場場酣暢淋漓的比賽。

  電影時間跨度長達30多年,講述幾代女排的熱血故事,電影主創也因此全力以赴,打造看點紛呈的大銀幕精品。影片從選角、服裝到場景、道具無不精準到位,真實再現多個重要歷史節點,帶觀眾重溫中國女排的全民記憶。從衝出亞洲,到笑傲世界排壇,中國女排已經成為中國力量的符號。新一代女排正是中國女排的代表,電影也將展現她們被選拔入隊、刻苦訓練的過程。2016年裡約奧運會的巔峰一戰,更將是電影中的華彩篇章。更難能可貴的是,電影將展現女排姑娘們在賽場之外,有血有肉、不為人知的另一面。首次“觸電”的冠軍們,不僅要表演電影激情的比賽場面,更多許多文戲和情感戲。

  陳可辛版的《奪冠》從開拍起就備受關注。因為都是體育題材,開拍之初,有很多人拿它和口碑爆款《摔跤吧爸爸》以及《絕殺慕尼黑》做比較。可相比上述兩個前作,它講述的故事,大眾實在過於熟悉。如何既有戲劇衝突,又能真實重現真人真事,對導演和演員都是極大挑戰。

  不過,鞏俐+陳可辛+黃渤,無論哪個角度看都是黃金搭檔。知名導演陳可辛和國際巨星鞏俐的加盟,即將帶我們回顧這30多年,中國女排走過的路,和一再被提及的“女排精神”。而這段歷史上,最不可忽略的標誌性人物——郎平。30多年來,她是唯一一個始終備受讚譽的體育人物。

  2020年,一個是聞名國際的大導演,一個是對中國體育競技有卓越奉獻的前運動員現中國女排教練一把手。因為排球,他們又聚在了一起,他們都帶著對中國體育的崇高敬意,帶著最純粹的赤子之心,讓大家重新認識中國女排。中國女排三十餘年的沉浮圖景,在《奪冠》中緩緩拉開。

  這不僅是中國女排頑強拼搏的故事,更是讓全中國人民銘記的光輝歷史!女排精神代表著一個時代的精神,喊出了為中華崛起而拼博的時代最強音。也讓我們更期待這部電影!

  看奪冠電影觀後感8

  中國女排的精神是怎樣的一種精神?女排精神是20世紀80年代中國女排奪得五連冠之後的經驗總結。是一種不驕不躁,無私奉獻,團結協作,艱苦創業,自強不息的精神。他詮釋的是:“為國爭光,無私奉獻,科學求實。遵紀守法,團結友好,堅強拼搏”的中華體育精神。這種精神曾是時代的主旋律。是中華民族精神的象徵。影響了幾代人積極投身到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偉大事業當中。

  “努力不一定成功,但放棄一定失敗。”我一直將這句話作為我的座右銘。一直激勵著我。古人云:“人貴能持之以恆。”這句話也不證實了這個道理嗎?正如中國女排,他們在經歷了11年的低迷期,在關鍵時候壓不彎,踩不扁,打不垮,頂的住,扛得起,最終榮登世界之巔。中國女排因為努力,因為堅持,他們成功了。我們還有什麼理由不堅持,不努力。

  我們要向中國女排學習,學習他們吃苦不怕累的精神。人生有苦也有甜,想過舒服的生活。就得吃得苦中苦。應該用汗水,淚水刻苦鑽研,苦中作樂,無所畏懼,迎難而上,勇攀高峰。

  《奪冠》這部電影告訴我們一個道理:行百里者半九十。我們應該不言辛苦,踏實肯幹,勇於創造,奮力拼搏,銘記初心,牢記使命,將女排精神融入生活,融入學習,融入工作,融入人生。為祖國繁榮昌盛,實現偉大復興,貢獻自己的力量,創造更美好的未來。

  看奪冠電影觀後感9

  這個國慶假期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既不是外出遊玩的.快樂,也不是在家看書的安逸,而是觀看電影《奪冠》帶來的感動。《奪冠》中有三個場景讓我感動得淚流滿面。

  影片開始不久,老教練站在訓練場上,對新來的陪打教練和老女排隊員說:“中國女排是什麼?中國女排沒有你,沒有我,只有我們。”我的心一顫,“我們”是誰?我帶著疑問繼續往下看。當我看到7號隊員負著腰傷上陣,為主攻手郎平贏得寶貴的休息時間時,這不正是“我們”嗎?當我看到面對日本對手遙遙領先,女排隊員凝成一股勁、咬牙死瞌、要球不要命、絕地反擊時,這不正是“我們”嗎?當我看到女排奪冠,大家都衝上大街敲鑼打鼓、搖旗歡呼吶喊時,這不正是“我們”嗎?我明白了,正是因為女排隊員心裡裝著“我們”,用五連冠一次次證明了“我們中國人行”,作為新時代的我們,在生活中更應該多想到“我們”而不是“我”。

  影片放到2008年中美女排大戰,美國女排戰勝中國女排時,鏡頭拉近,椅子上球衣USA字母映入眼簾,美國女排教練郎平平靜地站起來,拿起球衣,背上球袋,緩慢地走出賽場,對身邊的歡呼聲、吶喊聲、怒罵聲充耳不聞,眼裡卻分明閃著點點淚光。這點點淚光啊,刺得我的心一痛,似乎感應到了她心裡的糾結、矛盾和哀傷。是啊,作為一名曾經的中國女排隊員,一名中國人,她當然希望中國女排再次奪冠,但作為一名職業的美國女排教練,她也希望自己帶的隊伍能奪冠啊。這“點點淚光”不正是我們中國人對祖國深沉的愛嗎?

  鏡頭來到2016年中國女排備戰里約奧運會,新女排隊員狀態不佳,不明白“為了誰打球”、“愛不愛排球”,郎平教練把她們帶回當年老女排的訓練基地。一天深夜,曾經的陪打教練來到基地,摸著牆上的球印對夜宿球場的新女排隊員說:“這牆上的每個球印,就是以前那幫傻姑娘,一個球一個球給鑿出來的。”“我們那時什麼都沒有,但我們有‘這個’。”教練指著心口說。我的心一震,“這個”是什麼呢?當我看到新女排隊員迎戰世界排名第一的巴西女排,她們拋下包袱,放開了打,豁出去了打,頑強拼搏,把比分一分一分咬下來,最後逆轉奪冠時,我明白了“這個”是什麼。要知道當時的女排處於低谷,排名下滑到世界第七,多少年沒站在冠軍領獎臺了。“這個”不正是一代代女排不放棄、不言輸、竭盡全力奪冠的團隊精神嗎?“這個”不正是我們國家從貧困落後走向繁榮富強的精神源泉嗎?

  看完《奪冠》,我明白了,我們每一個人,只要心裡想著“我們”、眼裡含著“淚光”、胸裡懷著“這個”,就都可以在自己的人生路上“奪冠”。

  看奪冠電影觀後感10

  昨天首映《奪冠》,有人評價這是中國第一部體育大片,預估票房80億!

  中國女排精神!“勝不驕敗不餒,堅守本心”才是真正的女排精神,無論你是體育運動員還是普通人,打心底裡都要有一股子衝勁,一種信念!

  暫且拋去鞏俐的國籍不談,用鞏俐扮演郎平,有點太“美化”了郎平了吧?不!一位是現實活生生的、大家都熟悉的鐵骨錚錚的巾幗英雄,世界當紅體壇教練,鞏俐為了貼近郎平形象,從髮型、體態、表情、眼神、步姿等都神還原,連郎平駝背的毛病都沒放過。差不多算是畫素級還原。鞏俐和郎平兩者之間,無論是“身”、“形”、“神”、“韻”上,都散發著相似之處,鞏俐也得算的上是身心合一,靈肉交融,畢竟是以真人真事為題材的影視創作,無論這部電影到底是為了票房?還是為了彰顯英傑?都值得被尊重,值得一看!

  郎平不僅是一位非常棒的國家運動員,也是一位心懷學生的老師。在賽場上,郎平奮力拼搏、秉持中國女排精神,場下,她能盡力體察到每位隊員的情緒。退役後擔任教練,訓練出了無數出色的巾幗英雄,可以說,中國女排的里程碑上,一定會有“郎平”二字。只有像郎平這樣,把自己的學生、把自己的國家,時刻掛在心上,用發展、和愛的眼光來看待學生,才能培養出心性堅韌的國家干將。女排精神是什麼?郎平說過:“不是一定要贏,而是明知道自己會輸,也要一分一分地贏回來,不到最後不放棄,到了最後也不放棄!”

  選角副導演從全國幾千個女排運動員裡挑選了最終的十幾個給表演老師變魔術一樣,把她們一個一個訓練成演員,並且重建了80年代的漳州訓練基地。在80年代留下了五連冠的奇蹟輝煌。雖然說現在的人總是回憶之前多麼多麼厲害,顯得有點自娛自樂,但這是不能缺少的一種情懷和記憶。影片開始時,彭昱暢飾演的青年陳忠和,作為陪打教練的身份緩緩走入女排訓練基地,懵懂青澀,眼神閃躲不知道後面會發生什麼,也不知道自己去向哪裡。正對應那個時代中國女排將要走向世界時的前夜,雖然迷茫但有目標,那就是拿冠軍!

  有趣兒的是,陳沖的女兒演了電影裡郎平的女兒,郎平的女兒演了年輕的郎平,呃·····這有點繞啊!用郎平老師的原話來說:“你就是我!”帶著這句話去觀影,莫名有一種錯亂時空,回到過去的感觸,吶喊、哭泣、擁抱、歡呼都交織在130分鐘熒幕當中。《奪冠》為什麼要女排隊員真人出演?我想,女排人的精神,不是能演出來的,需要內心有強烈的情感共鳴、有堅定的信念。每個時代的中國女排都有這一群可愛的姑娘們,她們不畏強敵刻苦訓練!

  好苦的是80年代落幕之後,一直到2016年裡約奧運會,中國女排整整走過了30年時間,承受了太多終於釋放了出來。除了女排刻苦訓練時的苦楚,更多的則是默默無聞時期的堅守。小編在此想說的是“女排精神”不是用三言兩語就能說得清的,但是隻要你走進電影院看過這部電影,透過《奪冠》裡的每一個鏡頭去感受去體會,就能知道女排精神是什麼,就能知道“中國人,行的”、“中國人無所畏懼”的底氣和根源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