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博物館觀後感(通用25篇)
當認真看完一部影視作品後,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東西,需要寫一篇觀後感好好地作記錄了。到底應如何寫觀後感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上海博物館觀後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上海博物館觀後感 篇1
中午時分,我和媽媽來到位於人民大道的上海博物館,這是1996年新建的館。裡面有四個樓面,一萬多平方米的展出空間,展出了上起一萬年前,下至二十世紀初的青銅、陶器、書法、雕塑、玉器、傢俱、錢幣、少數民族工藝等。
我首先來到一樓的青銅館,裡面陳列著從夏代到戰國時期的各種青銅酒器、食器、樂器、水器和兵器,它們造型獨特紋飾精美而美觀實用。雕塑館裡的石刻、木雕、泥塑、銅鑄件件是精雕細刻。二樓的陶瓷館詳細地介紹了製陶的每一個過程。書法館裡是濃墨噴香,會聚了各大名家的大作。玉器館裡的400多件寶貝是件件玲瓏剔透,巧奪天工。傢俱館裡擺放著古色古香的明代傢俱。
我最喜歡少數民族館,裡面的服飾、染織繡、陶器、面具、藤竹編,這些風格迥異,色彩絢麗,巧思獨具的創造堪稱是中華民族文化的藝術奇葩。讓老外們流連忘返,我由衷地敬佩古人的聰明才智。
上海博物館觀後感 篇2
今天是星期六,我和媽媽中午吃好午飯,便乘坐地鐵一號線來到了上海博物館。到了那兒,只見門口排了好長的一條隊伍,其中還有兩批外國人的團隊。進入館後,我們第一個參觀的是中國古代青銅館。
我們一走進展廳,琳琅滿目、五花八門的青銅器便展現在我們眼前,它們或圓或方,或扁或高,上面的紋飾精美極了!青銅器雖然只有食器、水器、兵器、酒器、樂器這五大類,可其中卻有三十六個小類,數目極多。
參觀完了青銅器展後,我們又參觀了雕塑展,陶瓷展等展覽,我心想如今展覽館中的物品可是我們古代的博大精深藝術和智慧的結晶啊!博物館既把我國古代的文物收集起來,展示給現代的觀眾們看,讓現代人民瞭解古代的文化,又陶冶了我們青少年對古代文物產生的興趣。
我今天覺得收穫很大。因為我學到了在學校裡學不到的知識,使我印象深刻,也使我更加熱愛祖國,更加敬佩古代的勞動人民。
上海博物館觀後感 篇3
今天晴空萬里,是我和爸爸在上海遊玩的最後一天了,我們決定去上海最大的展館之一——上海博物館參觀。
排了將近一個小時隊伍,我們進入了博物館,整個館分四層,我們決定先上四樓,依次走下來參觀。
在四樓,首先映入眼簾的是硬幣館,裡面收藏有三千多件展示品,有紙幣、刀幣,還有金、銀、銅、鋁錠等。館內大型電視機向我們介紹了古代硬幣發展的歷史。
然後我們又去了古代家居館,裡面的傢俱古色古香,品種繁多,令人目不暇接,有椅子、桌子、床以及有特定用途的傢俱。這些傢俱幾乎都是用紫檀木、花梨木、雞翅木等名貴的木材做成,非常名貴,而且工藝精湛,真佩服古代工匠師的靈巧手藝。
第三層是書法館和繪畫館等,我們先去參觀書法,那裡的字寫得非常好,粗細大小均勻,一個個字好象被寫活了似的;繪畫館裡展示的名師畫,有牧童放牧圖、荷花圖,還有一幅超長的“清明上河圖”,每幅圖都畫得非常精細,彷彿自己也進入了美麗的畫卷之中。後來,我們又去了二樓的陶瓷文化館和一樓的青銅館、雕塑館。
透過今天的參觀,讓我又增長了許多知識,真令我興奮呀!
上海博物館觀後感 篇4
二月十日,爸爸媽媽帶我去了上海博物館。那天天空下著雨,我們排了一個小時的隊,終於到達了博物館大門前,我看到博物館的外形,就像一個古代大鼎,我想裡面一定很好看。
博物館共有4層建築,裡面擁有很多精品館藏,彙集了中國各朝各代的歷史文物,尤其以古代青銅器、書法、繪畫更具特色,其中王羲之、王獻之父子的書法作品堪稱鎮館之寶。
館內一樓為古代青銅館,二樓為古代陶瓷館,三樓為古代書法繪畫璽印館,四樓為古代玉器、錢幣、明清傢俱館。整幢樓氣勢磅礴,上圓下方的形狀寓意為“天圓地方”,我們從四樓到一樓依次參觀。
其中給我印象最深的是古代錢幣館,我從中瞭解到錢幣的起源,從最開始海貝到刀幣、銅錢、銀錠等金屬錢幣,它們形式多樣、造型奇特,有的像武器形狀的刀幣、外圓內方的開元通寶、各種製作錢幣的陶範,還有讓我震驚的錢樹……
在參觀過程中,我看見了許多外國友人,他們很認真地欣賞著每件藏品,我想這些寶貝不僅是屬於我們中國的,也是屬於世界的,它們代表著中國古老文明和傳統文化,我們應該好好學習,繼續將中華文化發揚光大。
上海博物館觀後感 篇5
今天,我和爸爸媽媽一起去了上海博物館。一下車,博物館門前八尊氣勢恢宏的漢白玉雕像立刻映入我的眼簾。博物館由方體基座和巨型圓頂組成,分為四層,各層有各層的特色,第一層是青銅器館,第二層是陶瓷館,第三層是書畫館,第四層是貨幣館。
我們隨著井然有序的參觀隊伍進入博物館大廳,先來到青銅器館。裡面的青銅器琳琅滿目,大克鼎、犧尊、黃觥等青銅器歷史悠久。大克鼎鑄造於公元前10世紀末,幾千年的古人就能創造出這麼造型奇偉,花紋精緻的青銅器,真是太令人驚歎了!
參觀完青銅器館,我們來到了陶瓷館。我發現了兩個截然不同的瓷器。一個叫汝窯盤,它是北宋時期的茶壺,質地非常堅硬,到現在一點磨損的痕跡也沒有,完好如初。我想這一定是古代不知名的藝術家的心血吧。相反地,大汶口文化黑陶鏤空高柄杯輕薄易碎,杯壁僅一毫米厚,因此被稱作“蛋殼陶”。
看了這麼多的文物,我最喜歡的還是青花瓷器。雪白的瓷器上畫著青色的龍,這些龍栩栩如生,有的張牙舞爪,好像在找誰比試;有的兩條龍纏在一起,似乎在打架;有的奮力往天空飛去,彷彿要去摘太陽……看著這些朝氣蓬勃的龍,我不禁暗暗佩服古代藝術家豐富的想象力和精湛的工藝。
一天一晃而過,轉眼就要離開博物館了。我回頭凝望身後的博物館,深深感受到中國的古代文物絕不是單純的藝術品,而是一個個時代的象徵。青銅器、瓷器、雕塑、書畫沉澱了中華五千年的文明,訴說著歷史的滄桑。我為中華民族燦爛輝煌的文化感到驕傲!
上海博物館觀後感 篇6
上海博物館是個非常大的博物館,如果您有空去參觀一下,將會得益匪淺,對於瞭解中華文化,理解中國歷史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
中華文化源遠流長,每個炎黃子孫都為之驕傲,5000年文明史對於每位中國人來說是值得大書特書的,這些可以透過文物,書法等表現出來的,所以我覺得很有必要到上海博物院看一看的必要,同時透過參觀,您會發現,即使您知識很豐富,但是您還是隻能理解其中十分之一還不到,我相信大部分人還不到這個比例吧。
目前,家庭都是一個孩子的,在家只會透過書本等傳遞歷史知識,讓孩子到上海博物院去看看,讓他們瞭解我們民族,瞭解我們民族的偉大成績,悠久的歷史,燦爛的文化,對於孩子的上進心有幫助的,對於提高孩子的視野是有幫助的,上海博物院確實是個好去處。
上海博物館觀後感 篇7
這次博物館之行令我受益匪淺,且懂得了很多知識 。
上海博物館是一座大型的中國古代藝術博物館,陳列面積2800平方米。館藏珍貴文物12萬件,其中尤以青銅器、陶瓷器、書法、繪畫為特色。藏品之豐富、質量之精湛,在國內外享有盛譽。
上海博物館以其收藏的大量精美的藝術文物而享譽國內外。其中,又尤以青銅器、陶瓷器和歷代書畫為特色。上博的青銅器主要是晚清以來江南幾位收藏大家的一批流傳有緒的名 品,如著名的大克鼎等。上博陶瓷器的收藏集中了江南的大部分精品,史前時代的良渚文化細刻陶器,為稀見之品。原始青瓷的收藏,也是館藏的特點。唐宋各代表性窯口的產品也都有收藏體系。至於景德鎮的彩瓷的收藏,更有獨到之處。上博歷代書畫的地收藏,素有江南半壁江山之說。書法中,王獻之的《鴨頭丸貼》、唐高閒的《千字文卷》、懷素的《苦筍貼》等,皆為一代的傑作。繪畫中,唐孫位的《高逸圖》、五代董源的《夏山圖卷》、宋梁楷的《八高僧故事圖卷》等都是稀世之珍。至於明清兩代畫家作品的收藏,更為當代之冠。其它各文物門類的收藏,也成蔚為大觀。如錢幣、古玉、璽印、雕刻等,都有一定的規模,且名品眾多,自成體系。
上海博物館觀後感 篇8
一天學校組織我們去上海博物館參觀。上海博物館是一座大型的中國古代藝術博物館,藏有珍貴文物12萬件,其中以青銅器、陶瓷器、書法和繪畫最為出色。上海博物館建築總面積39200平方米,高29.5米,有十一個專館,三個展覽廳。在所有的展品中我喜愛的是"景德鎮窯青花纏枝牡丹紋罐"和一幅名為"桃花雙綬圖軸"的畫。雖然我很早就聽說過景德鎮的瓷器非常有名,但沒有想到在公元一千多年前我們的老祖宗就能用手工製作出那麼精美的瓷器。這件瓷器是在高溫中燒成的釉下彩瓷器,它的口小而中間鼓出,在罐子的正中央畫著一朵朵牡丹,幽雅可愛,栩栩如生,我好像透過玻璃櫥窗已經聞到了朵朵花香,讓我如痴如醉,彷彿我就在一片牡丹叢中嬉戲。我不禁在它的面前站立了好久,不想離開,唉!假如我家也有一個那該多好啊。
當我還沉浸在瓷器館裡那交相輝映的瓷器精品中時,眼前出現了一幅美麗動人的畫,那就是中國廳代繪畫館中的清代"桃花雙綬圖軸"畫。這幅長132釐米寬50釐米賦有中國傳統和獨特民族風格的畫,是以毛筆、墨和絹紙為主要工具由人工繪製而成的。畫中一對小鳥一上一下站立在桃花枝上,互相唱著悅耳的歌謠,它的嘴顯橘黃色,頭的正上方有一戳羽毛微微向上翹起,顯天藍色,肚子是白色的,背部的羽毛呈淡淡的咖啡色,最與眾不同的是它還有兩根長長的類似孔雀的羽毛長在尾部,可想而知那鳥兒飛起時它的羽毛在後面飄動的樣子一定很美。你再看那畫中的桃花白中顯現出淡淡的粉紅色,彷彿在微風中偏偏起舞,怪不得兩隻鳥也忍不住要停留在桃花枝上呢。 參觀的時間雖然有限,但古人留給我們的這些財富,反映出中國古代文化的悠久傳統和深厚底蘊是無限的。
參觀不僅能讓我們瞭解我國古代的珍貴文物,而且還教給了我們許多知識,這真讓我為自己的祖國而感到自豪,也更激起我要為我們的祖國而努力學習。
上海博物館觀後感 篇9
上海是一個科技文教很發達的城市:上海科技館、上海美術館、上海體育館、上海博物館等等,這些都在展示著上海的科技文教氣息。
今年暑假,我有幸來到了上海這座世界聞名的大都市。第一天看了世博會,第二天我們便去了上海博物館。上海博物館有四層。我們一進博物館,就聽到一個漂亮的導遊小姐在作精彩的介紹,博物館的一樓有中國古代青銅館,中國古代雕塑館。在第一展覽廳裡,中國古代雕塑館裡面收藏有120件雕塑。這120件雕塑展現了從古至今的文化變化和佛教藝術文化。中國古代青銅館有400多件青銅珍品,它們有著獨特的造型,精美的紋飾和高超的製作工藝。
二樓有中國古代陶瓷館。在第二展覽廳,二樓有陶瓷精品500多件,個個都是集歷代名窯的佳作。
三樓有中國曆代繪畫館、中國曆代印章館和中國曆代書法館。繪畫館彙集了唐宋元明清的明家真跡。一幅幅畫都那麼栩栩如生,多姿多彩。印章館彙集了西周至清末近500件精選的實物展品。
四樓的第三展覽廳,有中國少數民族工藝館、中國古代玉器館、中國明清傢俱館、中國曆代貨幣館。在中國曆代貨幣館裡我看到了最值錢的成吉思汗金幣和最不值錢的無名小錢。最大的和最小的、簽字板的袁像共和紀念銀幣、像一把鑰匙一樣的刀幣。以及清朝的一元、十元、一百元的紙幣,明朝和宋朝的紙幣等,總共有500多件的展品。傢俱館大部分展品是明代以來傳世至今和明墓墓出土的,有書房用品、衣櫃、桌子、廳堂、椅子等。玉器館有300餘件精美的玉器,有樸實神秘的,也有傳世絕品。
上海博物館裡面的東西真是太多了,這次都沒有看完,下次有機會我還要來參觀。
上海博物館觀後感 篇10
昨天,我們一起參觀了上海博物館,歷時三個多小時,勉強看完。其間,與我們擦肩而過的有不少外國人,他們瞪大了自己的眼睛,面對著眼前神秘的東方神器,他們歎為觀止。作為炎黃子孫,誰不為自己偉大祖先創造的光輝成就而自豪?誰不感到我們的歷史何其輝煌?可是,當我們仔細的、從另外一種角度看待我們的歷史時,我們會吃驚的發現,我們的祖先卻也有著令人詫異的遺憾!
也許,我們的先人曾經創造了世界上任何一個邦域無法比擬的工藝和文學成就,青銅器、陶瓷、雕刻、書法、繪畫、浩如煙海的經史子集和詩詞歌賦等等,其中的每一項成就都能讓那些老外“喝一壺的”。可是,當我們冷靜下來細細的思考,就會發現,我們的先人給我們留下了極大的遺憾,那就是他們沒能在自然科學領域做出驕人的成就。整個上海博物館,沒能夠看到我們的祖先在這方面的佳績,所感受到的只是他們精湛的工藝技巧和精深的藝術涵養。我想,也許國內絕大多數的博物館都是這樣吧。為什麼他們沒有能夠在其他方面創造出可以與以上領域相媲美的奇蹟呢?這不能不讓我們深思。
到底是誰束縛了我們偉大祖先的思想?是誰導致了我們有極少的機會學習以中國科學家命名的公式和定律?除了王朝、政府、皇權、桎梏思想的酷刑,還有什麼?孔子、李斯、秦始皇、漢武帝、董仲舒、隋文帝、程朱理學、八股文、康雍乾文字獄。這所有的一切,湮沒了我們的百家思想,更葬送了我們祖先在其他領域的開拓機遇。所有人,不管是達官貴人,還是平民百姓,都被儒教思想束縛著。光宗耀祖、身世顯赫是他們唯一的生活動力。青銅器,無非是奴隸主貴族奢侈的生活用品;精美的陶瓷,無非是皇家御用的金貴之物;雕刻,無非是統治者籍以愚民的工具;書法和繪畫,無非是那些讀書人予以揚名天下的途徑;經史子集和詩詞歌賦,無非是文人們藉以“含沙射影”、抒發心中苦悶的媒介。這麼一想,我們會猛然發覺,我們的祖先給我們留下來的東西大多卻是娛玩觀賞之物。真正有價值的東西,偉大的發明,開創性的理論,澤被萬世的思想,卻少之又少。就連我們引為為豪的四大發明也只能稱得上是工藝發明,最多可以認為是技術創造,卻也不是科學史上劃時代之作。
由此可見,科學和技術的發展和一個國家的重視程度,和一個社會的風氣,以及人們由此形成的思維習慣休慼相關。我們的祖先從漢代的開始接觸火藥,到唐代在戰場上的牛刀小試,再到明清時代在軍事上的大批次使用,其間竟然經歷了兩千餘年的時間。而在西方,同一樣東西卻能在很短時間內得到重視和發展,以至於後來利用中國人傳給他們的火藥做成了自己的堅船利炮,把一個泱泱大國打得遍體鱗傷、體無完膚。火藥僅僅是中國古代所有技術發展的一個縮影。那麼,是什麼阻止了這些技術的發展?誠然,不是我們的祖先比外國人的祖先笨,而是因為他們早已被那些所謂的“正途”思想束縛的寸步難行。
也許,沒有必要為我們五千年的文明過於自豪。過長的發展歷史也許是一種不幸,始終被一種阻礙先進事物產生和發展的“宗教”式思想所統治是這種不幸降臨的源頭。世界四大文明最後只有我們中華文明僅存於世,現在卻也是傷痕累累。在我們長時間的發展歷程中,尤其是最近幾個世紀,沒能出現一批劃時代的,具有世界影響力的科學成果,是我們的遺憾,它直接導致了中國近兩個世紀全面落後於西方列強的局面。中國人不應該怕暫時的落後,自由的思想氛圍、開放而富有開拓氣息的社會、理性而不失道德的國民素質是我們發展的最重要動力。一切束縛國人思想的力量都不應在當今時代產生和存在。我們已經失去了幾千年的發展機會,此時不進,更待何時?
所以,我們五千年的發展歷史僅僅能夠證明一點:我們華夏民族具有無比堅韌的生存和繁衍能力。歷史早已過去,輝煌也罷,慘淡也好,“古今多少事,均付笑談中”。我們應該用更清醒的頭腦去認識自己的不足,我們要做的不僅僅是拿著歷史上曾經出現的所謂的“輝煌”沾沾自喜,我們更應該做的是先走別人走的路,再走別人未曾走的路,最終馳騁於不敗之地!
上海博物館觀後感 篇11
休息,百無聊懶,感覺好無趣! 女兒提議:帶我們去上海自然博物館看看。有孩子們請客,我當然高興!
上海自然博物館位於地鐵13號線,它特意建立了一個站點,並設有多個出口,給予前往觀光遊覽的人們提供了快速而又便捷的綠色通道。
上海自然博物館,門票30元,人好多,有來自五湖四海的外國朋友,也有許多是中國各地來的參觀者。走進博物館,首先看到了兩具高大的恐龍骨架,超大無比的大恐龍一下進入眼簾,那模擬模擬的深沉高亢的聲音在整個空間迴盪,似乎一下子把觀光的人們拉回到了很久很久幾萬年前......
展廳裡還有許許多多動物的標本:金絲猴、大熊貓、金錢豹、虎、亞洲象、梅花鹿、羚牛、揚子鱷、白鱘、獅子、長頸鹿、袋鼠還有恐龍蛋等等,那動態十足的摸樣,栩栩如生。
生命的長河奔流不息,綿延至今40億年,誰也不能窺其全貌。全球的生物星羅棋佈,編輯海洋、天空、陸地,誰也無法令它們聚首。今天,古今生物跨越時空,濟濟一堂,如同生活明的長河匯聚凝結一瞬。一件件的珍貴的標本待給我生臨其境,感受生命的多彩,驚歎大自然的神奇。
生命是什麼?浩瀚精深的宇宙又是什麼?你可以在這別有洞天的博物館裡找尋,追溯,甚至可以親身體念遨遊星空的感受與美輪美奐的奇異過程。
不知不覺兩個多小時過去了,各場館錯落有致,是根本看不過來的,當我們依依不捨離開的時候,參觀的人流還絡繹不絕進入。
上海博物館的參觀之旅是集視覺、聽覺、觸覺的自然科學的一次盛宴。她讓我獲得了不少新的知識,也讓我經歷了一次全新的體驗。
上海博物館觀後感 篇12
我在暑假裡去過是上海博物館,它在人民廣場那兒,它旁邊有上海大劇院和市政府大樓。
上海博物館的頂是圓的,下面是方形的,爸爸說是因為有“天圓地方”之說,它整個都是土黃色的。博物館的面積很大,文物有十幾萬件之多。
上海博物館一共有5層樓,每一樓有3-4個展覽場館。如:玉器館、陶瓷館、書法館、繪畫館、傢俱館和青銅器館等。
其中我最喜歡錢幣館,因為它很有趣,有像古代的刀和鏟子的錢幣;像“空方圓”的銅錢;還有各種紙幣和白銀。
那裡太大了,我只看了其中一些場館,還有一些沒看,我以後會再去參觀的。
小朋友,你去過嗎?
今天,我和爸爸參觀了上海博物館。
上海博物館位於上海人民廣場中央噴泉水池南面,它是一座大型的中國古代藝術博物館。館藏文物12萬件,其中最有特色的是青銅器、陶瓷器、書法和繪畫。
青銅器看上去又髒又舊,可是在古代中國,青銅器是貴族用於祭祀、禮儀交往和宴請賓客等活動的“禮器”。
這裡的每件藏品都十分珍貴,有世界聞名的大克鼎、編鐘、王冕的墨梅圖,唐寅的杏花仙館圖,吳昌碩的花卉冊,王曦之的上虞帖等等。在這裡還能看到最早的文字甲骨文呢!
透過參觀博物館,我瞭解了中國悠久的歷史和燦爛的文明。
上海博物館觀後感 篇13
國慶七天,有人喜歡去人山人海的旅遊勝地,有人喜歡和家人一起悠閒度過,還有人喜歡找塊清靜地,放鬆心靈,把煩惱拋卻,而我喜歡去博物館開闊視野、瞭解文化。
上海博物館裡有紛繁絢麗的少數民族工藝館、溫潤典雅的`古代玉器館、富麗豪華的明清傢俱館、見證歷史的古代貨幣館……
我最感興趣的便是中國明清傢俱館和中國古代貨幣館了。
中國明清傢俱館裡有許多明清時的傢俱。這些傢俱有杌凳類、椅類、桌案類、床類和屏風類。這些傢俱上的花紋都是工匠一點一點純手工雕刻出來的,所以是獨一無二的;如果工匠有一個地方多刻了一點。製作傢俱的木材也是獨一無二的,做傢俱常用的木材有紫檀、黃花梨、雞翅木、鐵力木、櫸木、紅木和癭木。
中國古代貨幣館裡介紹了貨幣從古至今的變化。從古代的貝幣到現在的紙幣和硬幣,中間有一個非常重要的貨幣:半兩錢。秦國統一中國後,以半兩錢作為全國的法定銅質貨幣。半兩錢是方孔圓形,錢上寫著“半兩”,是指錢的重量。當時“半兩”重十二銖,相當於今天的7.5克左右。
以後有時間的時候,爸爸媽媽帶我出去玩,一定要去當地的博物館,雖然有時候很無聊,但能增長很多知識,開闊眼界,說不定還會有自己感興趣或自己喜歡的東西呢。
上海博物館觀後感 篇14
暑假了,爸爸媽媽帶我去參觀上海博物館。上海博物館座落於黃浦區人民大道。媽媽說上海博物館是世界聞名的中國古代藝術博物館之一。
一路上,我都很激動,我想象著博物館的樣子。它肯定是座古樸莊重的建築,我越想越好奇,希望可以能快點到博物館。
大概半小時後,我終於來到了上海博物館。哇,它的樣子真的很特別,館頂是圓形的,四周是方方正正的。媽媽說這代表了中國的特色—天圓地方。我們排了一個多小時隊,終於進館了。
上海博物館好大呀!那裡一共有四層樓,我們每層樓每個館都參觀了。
青銅館裡的大克鼎非常吸引我,它是西周後期的文物,上面雕刻著獸面紋,真是太精美了。
陶瓷館裡,我看到了青花瓷、唐三彩……一幅幅作品真是美輪美奐,讓我應接不暇。
我最喜歡的是少數民族工藝館,因為那裡陳列著許多漂亮的服飾。苗族少女頭上會插滿銀飾,銀光燦燦,閃閃發光;蒙古族的衣服中間有一條腰帶,穿在身上婀娜多姿;藏族的哈達潔白神聖,那是獻給最尊敬的客人……
我們還參觀了繪畫館、印章館、書法館、貨幣館。
我還想細細品味這些寶貴文物,但是時間不早了,我該回去了。我依依不捨地離開了,上海博物館。邊走邊回頭,我說:“再見,我明書還會回來的。”
上海博物館觀後感 篇15
前幾天,我去了趟上海博物館,參觀了其中的玉器館、傢俱館、青銅館……
走進玉器館,各種各樣的玉器,晶瑩剔透,雕得巧奪天工。那兒的玉器從距今一萬年前到清朝,各個時期的都有,件件都價值連城,有的甚至一點兒都沒損壞。玉器中,我最喜歡玉劍。剛剛看見的時候,還以為是鐵劍呢!外面蒙著一層不知道是什麼東西。看了介紹才知道。還有一個玉羅漢,雕得憨態可拘,手裡面還拿著一個小桃子,真可愛呀!裡面還有:菩薩、佛像、斧頭等。這些玉器都是古代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
從玉器館出來以後,我們又到了青銅館。最引人注目的,是武器,刀劍戈盾,酷斃了,帥呆了!有一把劍,好大好大呀!只比《神鵰俠侶》裡的那把大劍,小一點,一點點,一點點點而已。還有一把劍,雖然很小巧,形狀和長虹劍有些類似,雕刻得很精細,漂亮!
青銅館讓我們進入了武俠時代。
接著,我們進入了傢俱館,中間房間裡面有古時候的椅子、桌子、床,旁邊兩個房間就是書房和臥室。
中間房間裡的東西,我最喜歡的是那張大床,它還有床簾呢!那張床是棕繃床,乍一看還以為是鋪著席子的床。
書房內有一張大桌子,上面擱著文房四寶和筆筒。後面有一個大屏風,上面刻著龍鳳,一定是達官貴人的書房。
臥室裡有一張大床,和那張棕繃床相象,還有一個小茶几,上面有一個花瓶。
就講到這裡了,希望大家有空去參觀一下,長長見識。
上海博物館觀後感 篇16
昆蟲化石,恐龍化石,遠古各類化石。這些東西在其他地方可能很難看到,但是在博物館,卻隨處可見。今天我們就去了上海博物館。
雖然我們起來的很晚,但到了博物館後才發現,這裡還是人山人海。“啊!太神奇了”我們進入後感嘆道。館內有恐龍的雕像和遺骨,也有各種飛禽走獸,甚至還有遠古時代的生物,種類繁多,讓人應接不暇。
我們第一眼望過去,看到的是一隻巨大的模擬長頸龍。這隻模擬恐龍,高度恐怕有兩三層樓那麼高。而且製作的非常逼真,高昂的頭部,長長的脖子,龐大的身體,還有四肢,就連腳上的腳趾都和真的一樣。長頸龍的頸部還會不時的搖動,嚇了我們一大跳,以為電影裡的恐龍,真的跑到了我們眼前,讓我們身臨其境的恐懼了一把。我甚至在想,我們會不會遇到《侏羅紀公園》裡那種可怕的場景。
我們一邊驚歎一邊觀看著館內的其他動物標本。東北虎逼真的兩棵尖牙,好像隨時都要撕碎獵物。老鷹那炯炯有神的眼睛,使我們看了就膽戰心驚。飛魚那小巧玲瓏的翅膀,彷彿要衝天飛去。最後我們看到了遠古時代的生物——草履蟲。它那一根根鬍鬚,做的惟妙惟肖。
這次的參觀讓我不僅大開眼界,而且在解說員的講解中,還讓我們懂得了很多科學知識,明白了遠古時期這些生物的生活環境和生活習性,真希望下次再來看看。
上海博物館觀後感 篇17
來到了上海,心裡好激動哇。到處都是高樓大廈,基本上都呈鴿子籠狀,今年滿幸運滴,博物館免費參觀。只不過一天只能來3500人。
今天是很熱的桑拿天,所以排隊進館的人比較少。老外佔多數。一想到外國朋友為我國的文化傳統而驚呼,真的好興奮。排隊慢的像蝸牛一樣,鬱悶。
一進入展廳,就有一種穿越到古代的感覺。到處藤蘿搖弋,彷彿歷史已經擺在眼前。先參觀的是陶瓷展區,裡邊的罐罐、陶人一件比一件精緻,一件比一件美麗。這些鬼斧神工的作品是祖先們的心血啊。我看到一件瓷瓶,這上邊的桃子花紋唯妙唯肖,我都忍不住咬上一大口啦。這瓶上的花紋紅裡透白,實在難得。講解員說,這個鮮桃瓶的作者為了立志做它,把自己以前的所有得意之作砸碎了,畢生只留下這一件佳作。人們只呼可惜,我也何嘗不是?
後來我們又去參觀了少數民族文化館,我跑進去,一下撞上個阿姨,我覺得奇怪,這個阿姨的衣服怎麼怪怪?哈哈哈。我撞上個穿著少數民族服裝的蠟像。這兒的衣服可華麗了,王袍都有。我又去看了看西藏跳大神的面具,猙獰恐怖,還有骷髏面具呀——怕怕。藏族同胞看來很有想法哩。
然後我們參觀了古代傢俱館、印章館、錢幣館等有意義的場廳,受益匪淺是相當相當滴。嘻嘻嘻,上海博物館,你是免費參觀的是吧?我明年還來佔便宜。
上海博物館觀後感 篇18
上海博物館是一個是舉世聞名、令人神往的大博物館。
走進博物館,左邊就是青銅器展廳。裡面有400餘件青銅器,其中最著名的就是青銅巨無霸—大克鼎。它是公元前一千年的作品,但它的紋飾依然精美。
二樓是中國古代陶瓷館。陶瓷是我國的一大特色,馳名中外。在展館中有色彩絢麗的唐三彩,還有景德鎮的瓷器。展示了中國八千年來的作品,讓人目不暇接。
順著樓梯魚貫而出上來到了三樓。這裡是書法愛好者的聖地。這裡有著古代書畫家唐伯虎、王羲之的真跡。在三樓印章館,最讓人驚歎的是“八仙上壽”印章。幾釐米長的個頭,上面惟妙惟肖地刻出了八仙的樣子。這個印章有四面,每面都能刻出一個場景,生動有趣,美妙絕倫。
四樓是展館最多的樓層。這兒,有中國少數民族工藝館,古代玉器館,明清傢俱館,還有歷代貨幣館。在玉器館中有三百多件產品,其中的龍山文化玉人,距今已有4000多年曆史了。在明清傢俱館中,有百餘件各式各樣的傢俱:桌子、椅子、床等傢俱用品。在少數民族工藝館中,有各種民族的工藝品和服飾,美妙絕倫,顯示了56個民族組成的中華大家庭的文化習俗的多樣性。在最後的貨幣館中,有3000餘件展品。從夏代的貝幣,到現代的機制幣和模具。
上海博物館博大精深蘊藏著許多歷史知識,說也說不盡,希望你有機會去身臨其境,好好遊覽品味。
上海博物館觀後感 篇19
節日的人民廣場遊人如織,我們一家人來到上海博物館參觀罕見的“國寶”—《淳化閣帖》。
走進藝術殿堂般的上海博物館,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副氣勢非凡的大對聯,上面寫著“揚我中華文化,壯我中華精神”。
我們上了二樓,走進了《淳化閣帖》的展廳。啊,這裡的人摩肩接踵,看來,這“國寶”確實不能不看啊!我擠到“前言”前,踮腳看了起來,看著看著,我竟像大人一樣地感嘆不己。原來,《淳化閣帖》千百年來歷經各種劫難,善本傳至今己如鳳毛麟角。這次由上海博物館不惜重金買回來的善本,十分珍貴。
我們繼續往前走,一幅幅墨寶讓我目不暇接。雖然這些只是《淳化閣帖》的一部分,但每卷都各具風姿,有的飄逸瀟灑,有的龍飛鳳舞,行草楷隸,應有盡有,讓我大飽眼福。
我們邊走邊看,不知不覺來到了王羲之的專卷前。聽說,他的親筆墨跡至今己蕩然無存,極少量唐宋時代的摹本也被奉為“至寶”。我雖然看不懂他寫的是什麼字,但是我仍然仔細地端詳著、品味著。他的字婉約、流暢、秀麗,筆雖斷而意相連,給人無窮的遐想和強烈的藝術感染力。王羲之真不愧為“書聖”啊!
不知不覺地,我們結束了參觀。《淳化閣帖》在向我展示書法魅力的同時,也激起了我對書法的濃厚興趣。
這次參觀,使我瞭解了《淳化閣帖》,讓我更愛偉大的祖國,因為只有祖國繁榮富強了,才能使流失己久的文化瑰寶回到祖國母親的懷抱!
上海博物館觀後感 篇20
國慶節,我和爸爸媽媽一起去了我響往已久、赫赫有名的“上海博物館”,那可真是讓我大飽眼福。
經過“長龍”我們來到了館內,這裡已經人山人海,我環視著四周,真是漂亮極了,聽解說員說,館內一天要接待8000多名遊客喲。博物館一共有四層,每層有好幾個展區。我們第一個看的是陶瓷展,走到裡面只見黑洞洞的一片,只有展示品的旁邊亮著燈,給人一種彷彿走向時空隧道探索時空的感覺,走近一看,只見各種瓷器琳琅滿目盛現在眼前,“真漂亮呀!”媽媽感嘆一句,我和爸爸都湊上去,一看,真的,這是一個青花瓷,上身細,下身粗,上面畫著一座座群山連綿起伏,一條雄偉的橙色長龍在山中飛舞,旁邊還有些小龍在為大橙龍助威, 它們時而嬉戲,時而吼叫,真是狀觀。我看了看簡介,原來這是清朝時期,擺在乾隆皇帝床邊的擺飾品呀,怪不得這麼漂亮,上面還刻著龍呀!龍是古代皇帝的象徵。
參觀完陶瓷展,來到了青銅器展區,青銅器的紋飾主要有三種,有獸面紋、鳳鳥紋和龍紋等。主要是用在祭祀祖先神靈等盛大場合,也是顯示了其主人身份的象徵。
參觀完青銅器後,還看了古錢幣展、書法展、傢俱展等。經過了一天的遊覽,瞭解了很多文物知識,感覺怎麼也看不完,和爸爸相約下次還要來看。
上海博物館觀後感 篇21
昨天,我和爸爸媽媽去了上海博物館。排了一個長長的隊伍後,我和爸爸媽媽進了博物館,先去安檢,然後我們上了二樓,開始參觀。
在二樓,我們先去了瓷器館,那兒有許多瓷做的物品:枕頭、缸、碗、盤子、還有各種各樣的瓶瓶罐罐。我們看到了明代的瓷器,都美得驚人,真是太漂亮啦!其中許多瓷器上面的花紋都非常精美。裡面還有許多瓷雕刻的小人、花、鳥、馬等,幾乎亂真。哇,瓷器館裡的瓷器可真美麗呀!
我還去了歷史繪畫館,爸爸告訴我,古人都喜歡畫人物、山水、花鳥魚蟲。我看到了一張長卷,上面畫了蝴蝶和蜜蜂,還有盛開的鮮花。我慢慢地看過去,發現每隻蝴蝶和每一叢花都是不一樣的,我還彷彿聞到了花的香味。看了一張又一張的畫,我忍不住問爸爸:“古人畫的是什麼畫呢?”爸爸說:“是水墨畫。”我非常欣賞古人的畫,因為那畫畫得栩栩如生,我覺得他們一定是小時候就畫的很好的吧。
不一會兒,我又來到了歷史貨幣館。在那兒,我發現在古代,連貝殼也能當錢。還有刀幣、鏟幣、金幣、銀幣,各式各樣的,多姿多彩的,看上去都很珍貴。這些貨幣的形狀都不同,有的圓圓扁扁的、有的方方正正的、還有的彎彎的,像月亮一樣彎,非常有趣。原來古代的貨幣那麼多姿多彩啊!我真羨慕古代的造錢的人,因為他們造的錢有可能是換著造的吧。
博物館多好啊!那兒的寶貝讓我每一件都很欣賞。
上海博物館觀後感 篇22
上海電影博物館即使大人回憶過去的地方,又是小朋友們玩樂的地方。爸爸媽媽也帶我去了。
到了上海博物館,我看見上海電影博物館的樓非常大,像個高大的巨人屹立在徐家彙,走進上海電影博物館,我先看見門口是一組上海電影界有歷史地位的藝術家的雕塑。我再繼續往裡走,走進一樓的大廳,看見了一架黑色的鋼琴,還播放著高亢激昂的《義勇軍進行曲》呢!四周的牆上,都是一幅幅老藝術家的照片。
我繼續一層層的觀看,剛走到二樓,哇,我腳底下的地板是玻璃做的,底下是用五顏六色的燈光打出來的,非常好看,在二樓,還有著電影的形成、發展……裡面還有一些拍電影是需要用的東西和影片,讓我看得眼花繚亂,也大開眼界,它還講了幾部歷史電影呢!讓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南征北戰》和《鐵道游擊隊》了,南征北戰這部電影主要講了人民解放軍在敵強我弱的形勢下,英勇善戰,終於消滅了敵人取得勝利。鐵道游擊隊講了抗日戰爭時期,鐵道游擊隊和八路軍機智勇敢的開展對敵鬥爭的傳奇故事。
我最喜歡的就是動畫長廊了,裡面有許許多多的卡通明星,有7個本領超群的葫蘆娃、機智勇敢的黑貓警長、嫉惡如仇的孫悟空等。
上海電影博物館不僅讓我知道了電影的發展與形成,還讓我學習了很多歷史影片。
上海博物館觀後感 篇23
久聞上海博物館的大名,這次去上海旅遊,豈能錯過。我跟爸爸媽媽一路輾轉,終於來到了上海博物館。
還沒到博物館門口就遠遠地看到來參觀的人排成了兩條“長龍”,其中還有不少外國友人。經過半個多小時的排隊等候,終於輪到了我們。在這個宏偉的博物館裡不知蘊含了多少歷史,我迫不及待走了進去。
我們首先來到一樓的青銅器展廳,這裡展示的鎮館之寶是晉侯穌鍾和西周孝王時期鑄造的“大克鼎”。展廳同時還展示著許多不同時期的青銅器,件件都十分精美。觀看著這些鑄造精美的青銅器,我不禁被祖先的鑄造工藝而折服。
參觀完青銅館,我們又來到了另一側的雕塑展廳。這裡主要展示了我國不同時期的石刻藝術品,看著這些栩栩如生的雕像,彷彿穿越到了古代。
參觀完一樓,我們來到二樓的書畫展廳。這裡珍藏著許多大師的作品,有徐悲鴻的馬、齊白石的蝦、吳道子的畫、吳昌碩的字等。雖然我看不懂,但是看到這些字畫有種莫名其妙的舒適感。陶瓷展廳裡展示有黑陶鏤空雙層壺、商青釉弦紋尊等珍貴文物,還有宋朝鈞瓷、元代青花。以元、明、清為主從遠古到近代,無有遺漏。每件展品都代表著不同時期的人文特徵。讓人由衷地讚歎古人的聰明和智慧。
隨後我們又參觀了位於三樓、四樓的玉器展廳、印章展廳、歷代貨幣展廳、外國文化展廳和明清傢俱展廳。這裡的每件展品都很精美,讓人歎為觀止。略有遺憾的是有些展品殘缺不全,有些美中不足。
參觀完整個博物館,彷彿去古代走了一遭。這次參觀讓我受益匪淺,既加深了我對國內歷史文化的瞭解,又看到了中外歷史文化的差異以及古人在生產、生活中所發揮出的聰明才智,使我對一切都有了新的認識,真是耳目一新,收穫滿滿,不虛此行呀!
上海博物館觀後感 篇24
遠眺上海博物館,它是一個高約30米的巨型建築;象徵著“天圓地方”的巨型圓頂和方體建築如同一尊古代青銅器。
走進上海博物館,一樓大廳十分寬敞,分別有服務檯、語音導覽、自動扶梯等。登上樓梯,我們便來到了中國古代陶瓷館。古代陶瓷館裡既有年齡時期的原始青瓷,也有唐代的越窯;既有宋、金遼時代的彩瓷,又有元、明、清三代的景德鎮窯。最引我留意的要數“景德鎮窯粉彩人物圖筆筒”了!這件筆筒製作於清雍正時期,高約10釐米、口徑及底均約為20釐米。器外粉彩畫面分兩組,正面客廳中,李白與眾兄弟圍几席地而坐,有的舉杯暢飲,有的高談闊論,有的持杯思考。神態生動,姿態各異。另一組為園內觀賞圖,有幾個人俯伏與石案旁,聚精會神地觀賞著字畫,也有的側身仰看明月。
走出陶瓷館,就來到了中國曆代印章館。印章館內有許很多多的璽印。上自西周,下迄清末,其中最為精緻的就是清代的“八仙上壽、壽山神印”了。它的印體上刻著八仙上壽圖景:各位神仙手持寶物,人物栩栩如生。
我們還往了“中國明清傢俱館”、“中國古代青銅器館”、“中國曆代錢幣館”……明清傢俱館青磚粉牆,修竹搖曳,展廳內陳列了明清時代100多件精品傢俱。有線條流暢、比例勻稱的明代傢俱;有體態凝重、裝飾繁縟、厚重華麗的清代傢俱。青銅器館內陳列著佈滿動物紋飾的精美青銅器。我們還在錢幣館見到了世界上最早的紙幣——交子。
來到上海博物館,你就會領略到推開歷史文化之門的沉重和喜悅,你興遊的將是展示五千年文明的藝術殿堂。
上海博物館觀後感 篇25
今天,已是上海旅遊的最後一天,我們將去上海博物館參觀。
上海博物館是一座大型的中國古代藝術博物館,館藏珍貴文物12萬件,其中尤以青銅器、陶瓷器、書法、繪畫為特色。藏品之豐富、質量之精湛,在中外享有盛譽。
來到人民廣場中心,就會看到一個“上圓下方”的建築物,那便是上海博物館,來到館前,一抬頭,“上海博物館”五個金光閃閃的大字映入眼簾,門口早已排滿了前來參觀的遊客,我們足足等了一個小時才進館參觀。
一進大門,只見裡面十分寬敞,館分四層,第一層是中國古代青銅和雕塑館,這些大都是從上海某地區挖出來的古物,我看到了各種奇形怪狀的杯子,還有雕有花紋的瓶子,有些上面還有裂痕,可能是因為年代久遠而破損,我最感興趣的是一隻石頭雕成的小豬,有點像現在儲蓄罐的造型,胖乎乎的身體特別可愛。
第二層是中國古代陶瓷館,這裡陳列著古人的生活用品,有枕頭、盤子、茶具等,這些枕頭有大有小,盤子上的花紋雕刻精美,各種茶具形態各異,我最喜歡的是一對鸚鵡陶瓷,只見它們四目相對,張著嘴巴,立在兩個石塊上,好像正在交流什麼。我輕輕走過,生怕驚擾它們。
第三層陳列著許多古代名人的書畫作品,走近細細端詳,不僅被名家那濃郁的墨香陶醉,楷書剛勁有力,草書洋洋灑灑,畫作栩栩如生,遊客們不時拿出相機拍照留念。四樓是歷代貨幣、玉器及少數民族工藝館,少數民族的奇裝異服充滿著異域風情,讓人駐足。
參觀完上海博物館,我猶如穿越了古代文明的隧道。是呀,我們中華民族歷史悠久,這一切,都是古代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作為炎黃子孫,我們感到無比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