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與自然》觀後感
春節期間,我一直都喜歡收看《人與自然》這個節目。雖然講的都是動物類的,但我還是從中明白了不少道理和知識。讓我學會不少東西。
《人與自然》讓我增加了對動物的瞭解,其中有威武的非洲獅,靈巧的獵豹,飢餓的鱷魚,奔跑的角馬和羚羊,每天都在不停進食的大象等等。在解說員口中,我學習到了外界對草原的破壞,如干旱使食草動物減少或減緩遷徙的'時間就使食肉動物在飢餓中等待,甚至死亡。《人與自然》裡大部分講的都是野生動物,它們有很多種類,每一個種類都有它們自己的獨特生存本領,只有靠這些獨特的本領,它們才能在殘酷的自然界中生存下來。
如:獅子吃羊、老鷹吃兔子、大魚吃小魚、小魚吃蝦米……這些都是大自然中的生存法則,也是人生的規律,強者勝,弱者敗,沒有人能夠違背這些規律。因此,它們想生存下來就必須經過一場血腥的殊死拼搏。要做到這一點,它們必須具有自己的生存本領這樣才能與敵人血戰到底,成為真正的王者。否則,就會成為它人口中的美食。
我們人類也一樣,大家都在努力學習、奮發向上,拿下一個又一個的競爭對手,不斷地向著更高的領域前進。但是,有許多孩子在家裡是一個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的“小祖宗”,是爸爸媽媽的心肝寶貝,如果長期下去就會養成懶惰的壞習慣,什麼也幹不成。
請大家養成自理的好習慣吧,這樣,在今後的社會上,才能夠更好的立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