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觀後感> 看守望一生觀後感「最新」

看守望一生觀後感「最新」

看守望一生觀後感「最新」

  這是一個貧困山區的學校,學習條件和生活條件都非常艱苦,學生常常營養不良,張老師為了學生能夠健康成長,自己省吃儉用,把自己家的肉拿給學生吃;為了學生學到更多知識,他常常深夜還在認真地備課批改作業;學生沒錢買學習用具,他用自己微薄的工資給學生買;為了護送學生過河,他自己差點被洪水捲走。

  第一篇:《守望一生》

  這部電影講述了一位名叫張雲山的代課老師在經歷過重重磨礪後,終於在2001年轉正而且獲得了燭光獎的故事。

  其間,他經歷過重建學校的困難,憑著自己的執著,鄉親們的幫助,還有政府的支援,把學校從一座廢墟,變成了一座嶄新的學校;他愛生如子,把錢都用在了購買學生的文具和伙食改善上,以至於自己的孩子得了心臟病而沒錢醫治,最終因病情惡化,搶救無效而亡;喪子之後,他的妻子又因為失去了兒子得了精神病,一旦精神病發作,就會不受控制,甚至跑到學校擾亂教學秩序,無奈之下,他只好把妻子綁在家中椅子上;當他有一次進城後回來,發現妻子也離開了人世,喪子之痛,喪妻之苦,是多麼的無法忍受啊!但他沒有向命運低頭,而是把悲傷和痛苦化作力量,更加努力地工作。更是受他的影響,他的學生何小燕踏著老師的足跡,回到家鄉,為家鄉的教育事業出力,鄧七斤更是取得了美國耶魯大學的博士學位,回到了中國為國家作貢獻。

  張雲山老師在教師這個崗位上幹了一輩子,我們從他身上看到了他愛生如子,默默奉獻,不求回報,舍小家,為大家的精神,也讓我們到了教師的辛苦,經常要忙到10點之後才能睡覺 ;還有很多老師和張老師一樣偉大 ,一樣值得誇獎和讚揚;但也有個別老師並不這樣,他們上課極不認真,教的內容也只是些皮毛,也不怎麼關愛學生。我想這些老師也應該向張老師學習。

  老師!您就像蠟燭,燃盡了自己,照亮了別人前進的道路;您就像園丁,花朵;您就像春蠶,直到臨終的那一刻才停止對人們的貢獻;您就像燈塔,一直默默無聞地付出卻不求一點兒回報。《守望一生》這部電影也讓我們懂得了“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的真正含義;希望天下所有的老師都能像張老師一樣無私奉獻!熱愛自己的崗位!熱愛自己的學生!

  第二篇:《守望一生》觀後感

  星期五,學校組織老師和學生們觀看了《守望一生》這部電影。在未觀看之前,我想無非就是老師為學生付出的宣傳片而已,但看了電影后,內心久久不能平靜,我深深地為裡面的故事和主角而感嘆!

  這部電影主要講述了鄉村代課老師張雲山把一生奉獻給鄉村教育的事蹟。在一個寧靜的.山村裡,張雲山為學校無私奉獻的精神感動了美麗的姑娘香蘭,兩人結為了夫妻。可後來,張雲山把時間和精力全都投入到了鄉村的教學和鄉里的孩子們身上,把自己的大兒子小海的病情給忽略了。小海因為耽誤病情而離開了人世,香蘭也因孩子去世而精神失常,丟下了張老師和他的小兒子,不理解父親的小兒子拋棄了父親。最後家破人亡的張老師依舊堅守在鄉村小學這塊土地上,以他的責任和善良呵護他的學生。

  看完電影后,我詳細地瞭解了這部片子,知道了這部片子裡面的故事和主角都是真實的存在:以彭水縣感動重慶十佳教師張宗茂老師的生活原型改編的,集中展現了張宗茂老師近40年紮根深山村小的感人事蹟。得知這部電影的真實性,我感慨萬千,試問有幾人能做到捐獻兩個月的工資給鄉村學校?有幾個人能做到連自己的孩子都顧不上而為了更好地發展鄉村教學,更好地把鄉村的孩子們教育得更好?有幾個人能做到家庭已經如此不堪卻能堅守在鄉村,為發展教育事業奉獻畢生的精力?

  我很慚愧,作為一名平凡的中學教師,我遠遠不如張老師偉大。我敬佩張老師的無私奉獻、張老師的執著夢想,喜愛張老師的善良淳樸。我也渴望如張老師一般堅守我的教育事業。但我卻無法做到張老師的忘我精神,無法做到捨棄家庭成全事業。這也讓我有了深入的思考,如何做到家庭教育兩不誤?如何平衡家庭和教育事業的關係?這兩者都含有深深的責任,對家庭的責任,對教育事業的責任。如果只能二選一,我從何選擇?這個選擇對我來說太難了!

  張老師,把眼光放在了高處。他看到了鄉村教學的薄弱,也看到了鄉村教學的落後,更看到了鄉村教學的悲哀,甚至看到了鄉村教學帶給國家的影響。他深深感到自己作為教師的責任,儘管自己還是一名代課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