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觀後感> 《集結號》觀後感範文1500字

《集結號》觀後感1500字

《集結號》觀後感範文1500字

  有一種情誼

  像參天的綠樹一樣婆娑

  像無邊的曠野一樣深遠

  像綿延蒼翠的草原一樣充滿生命力

  像盤古開天曆史一樣悠長

  像神聖的生命一樣彌足珍貴

  只有那些穿過軍裝的人才能心領神會地說

  這是天地間最純真的感情——戰友情

  戰友情

  最先在軍人的土壤裡蓬勃生長

  並在戰友的身上演繹極致

  它可以

  像齊步一樣細膩

  像跑步一樣活躍

  像正步一樣鏗鏘

  所以,這股被濃濃的兵味裹著的情誼

  像漣漪般蕩盡大海的每個角落

  一直走過地老天荒

  其實

  戰友情是一壺

  上好的陳年老酒

  無論地何時何地開啟

  都會讓人沉醉

  戰爭是藝術永恆的主題之一,表現戰爭中最動人的部分是歌頌戰友之情。反映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文藝作品,幾乎每一部都有戰友情!在古代被中國人奉為友情典範的是劉備、關羽、張飛的桃園三結義。其實就因為他們是戰友,在漫長的戰亂年代中,生死相依,禍福與共,所以友情才那麼親密、那麼牢固。沒有戰友情,就無法支援一場戰爭。

  《集結號》也表達戰友情這個主題。它突出地表現在戰爭結束後的一場尋找集體身份的過程,它不是以往戰爭片那樣,多年後年老的倖存者在戰友墓地前的追憶,而是切切實實的用行動來追憶著這份情誼,比如在煤窯中挖戰友們的遺體;比如為他們追認名號;比如不讓敵人踐踏戰友的屍體。雖然之前沒有戰爭過程中戰友間的情感醞釀,卻有之後綿延的情感追溯,這其中的戰友真情都在影片的後半部分得到昇華——“每一個犧牲都是永垂不朽的”。

  正如馮導在影片結束的時候說的一句話,現在的中國兩代人的話題有些隔閡了,希望集結號能夠起到連線兩代人的作用,其實公平來講,它的確做到了這點.

  集結號開場是一場巷路攻堅戰,晃動和緊湊的剪輯模擬出了戰場的緊張和粗曠,穀子地率領營戰士以較多的犧牲的代價換取了一場小型戰役的勝利,這點在與我們習慣的美式大片以小數英雄奇蹟似的攔截瘋狂撲來的貌似沒有思維的肉彈的'套路完全不同,一排排的戰士在炮火無情的嘶吼下無論是慌忙無措還是偶然犯錯都是導致這個傷亡名單上增加的基數因素,戰爭的殘酷被更加野性的鏡頭暴露出來,可以說,開頭的戰爭場面絕對可以說是國際水準的,可以說有一種美式大片所沒有的粗糟質感.

  集結號的配音效果絕對也是國內的一次飛躍,低沉的爆破公放似乎故意應和了心臟的跳動,就是一種跳動的咚咚咚的聲音每一聲都絲絲入心,彈片的爆破和子彈呼嘯飛過的感覺也十分的真實,果然是武器原聲採集的結果!

  第二場戰鬥是一場掩護大部隊撤退的阻擊戰,也有可圈可點之處,這絕對是國內第一次在戰場上表現計程車兵和坦克的對戰,描寫的十分慘烈,坦克不在是那種一兩發手榴彈就可以解決的鐵皮盒子,在戰場上的作用絕對是一種難以阻擋而另人絕望的怪物!同樣在後來的朝鮮戰場那段潛入敵後引導炮火攻擊的戲裡同樣出現了美軍坦克,這裡的美軍絕對顛覆了你傳統印象中的那種美國大兵,特別是沒有識破穀子地他們偽裝的美國大兵洋場而去的時候坦克留下的黑色煙霧.更給人一種不負責任的感覺...這一段比較有意思,就不劇透了,大家自己去看吧。

  很多影評上講影片後半段很精彩,但是就個人來講,影片前半段的人物感情描寫並不是十分濃厚,也許和導演整體的把握有關係,這點並不是演員的問題,而是那種能夠打動人的細節描寫一直是國內影片的硬傷,如果前面作足細節的描寫和鋪墊,在影片後半段文藝片的敘事會增加更大的張力,但是與前半段快速度的節奏相比,影片後半段的的十分慢的令人很不習慣,所以很影響影片在最後的感情上的昇華,另人覺得不足以感到震撼,倘若影片在大量的敘事後以一長空前戰役的片段回憶作為影片閉幕的話,可以說這部片子一定會超越《太極旗》成為亞洲第一戰爭巨片!

  總之,《集結號》帶給我們很多的驚喜,國產戰爭影片終於能夠跳出這個框框,雖然結尾處這些問題由一個團長出來解決的太過容易,這點也與爭部片子的風格很不相符.但是總體來講,看後還是令人少了些許不愉快,做為賀歲片還是基本答調了,所以說,這次馮導的答卷還是合格的,在戰爭的慘烈之餘給人一絲人性的曙光,所以說,如果有機會,還是約上情人或者是家中心臟功能較好的長輩一起來電影院吃爆米花吧,你和你的家人不會失望的。

  最後告訴男人們一句話——“看這部影片你會流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