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觀後感> 上海自然博物館觀後感

上海自然博物館觀後感

上海自然博物館觀後感

  上海自然博物館

  今天媽媽帶我去上海自然博物館。走進博物館最引人注目的是大廳中央的合川馬門溪龍和黃河古象:馬門溪龍身長22米,肩高3.5米,體重幾十噸,發掘於四川合川縣,為世界上最大的恐龍之一;黃河古象體長8米,身高4米,一對門牙就有3米長,發掘於甘肅東部黃土高原,也是古獸中的龐然大物。此外,還有許氏祿豐龍、多棘江龍、魏氏準爾翼龍、恐龍蛋、恐龍腳印、玄武蛙、魚龍、雷獸、巨犀等古動物化石。

  動物陳列共有展品2757件,並配有生態景觀襯托。其中有2只國內首創的雷鳥和雪兔電動生態景觀,展現動物體色能隨季節變化而變化的適應環境的保護作用。我和媽媽用手按一下電鈕裡面會出現不同的季節和景象。

  植物進化陳列共有展品323件,展示著最原始的植物藻類,沒有葉綠素的真菌,菌藻共生的地衣,陸生維管植物的先驅蕨類,陸生植物的一個旁支苔蘚,直到最高等的種子植物。

  我們還看到了兩具木乃伊,木乃伊放在璃做的館材裡,旁邊陳列的是木乃伊的陪葬品。還有很多很多我們沒見過的標本和化石...

  今天的收穫真多呀!

  上海自然博物館觀後感

  昨天,上海雖然下著雨,但也沒有阻擋我和孩子們去參觀上海自然博物館的步伐。上海自然博物館位於延安東路,是坐北朝南6層英國古典風格的建築,館名是由中國科學院院長郭沫若書寫的。

  上海自然博物館是我國最大的綜合性自然科學博物館之一。共有24萬餘件標本藏品。是一所包括古生物學、植物學、動物學、人類學、地質學、多種自然科學的`綜合性博物館。內容包括:古動物史,古人類史,現代動物三部分,現代動物又包括無脊椎動物,魚類,兩棲動物,爬行動物,鳥類和乳動物等,還有上海地區古屍展,海洋動物展覽共有九個陳列室。

  一樓:古動物史。二樓:古生物進化史、古人類、古屍。三樓:無脊椎動物、魚類。四樓:兩棲類、爬行類、鳥類、乳類。

  整個陳列按由低等到高等的順序排列,反映生物演化的歷史程序,以動物界門,綱,目的代表物種,並配有各種生態景觀環境,科學展示了各種動物的基本特徵,形象反映了它們的棲息及其與人類的密切關係,其中許多為我國的特產和一二級的保護動物。

  在古動物史陳列廳展出的一百多件展品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大廳中央的合川馬門溪龍和黃河古象:前者身長22米,肩高3.5米,體重幾十噸,發掘於四川合川縣,為世界上最大的恐龍之一;後者體長8米,身高4米,一對門牙就有3米長,發掘於甘肅東部黃土高原,也是古獸中的龐然大物。此外,還有許氏祿豐龍、多棘江龍、魏氏準爾翼龍、恐龍蛋、恐龍腳印、玄武蛙、魚龍、雷獸、巨犀等古動物化石。

  這裡展示了從地層中挖掘出的古代動物化石。闡明瞭動物的起源和發展,興盛和衰亡。恐龍,古象都是已經絕滅了的動物,千百萬年過去了,在地層中留下的僅僅是它們的化石,這些化石猶如特殊的文字,向我們敘述著遠在人類出現之前的億萬年內動物演化的生動故事。

  對從來沒有參觀過自然博物館的孩子們來說,恐龍還是有足夠的震撼力的。剛步入大展廳時,由於裡面燈火昏暗,面對大大的恐龍骨架,孩子們震驚的說不出話來,也許是驚歎於它們的龐大。

  現代動物陳列共有展品2千多件,其中有的還是中國特產動物,也有不少外國珍稀動物。並配有生態景觀襯托。在陳列標本中,有大珠母貝、大、揚子鱷、東北虎、白豚等國家一、二級保護動物,外國珍稀動物,如高腳蟹、極樂鳥、美洲獅、鴯鶓、沙袋鼠等。

  古人類史陳列展品3百多件,展示了人由古猿的進化歷程,人類社會是由猿群發展而來,人類在發展過程中形成了各色的人種的區別,形成了人類的原始社會,以及貧富兩極分化,階級產生,原始社會瓦解的程序,從最原始人到現代人的300多萬年曆史,這裡還有許多不同人種的塑像。

  今天也許是因為下雨,來這裡參觀的人不多,多是學生、三口之家,幾十張的照片,還沒有把自然博物館掃了個遍,可惜電池沒電了,備用電池忘了沒帶,真是遺憾!

  館內張貼了一些關於博物館的介紹,我的總體感覺是:展品標本都是50,60年代製作的,陳舊僵硬,展櫃不密封,很多標本上都是灰。介紹文字因為年代久遠顏色都淡了,好多還是手寫的。空氣中瀰漫著強烈的樟腦味道。因為下著雨,好多展室開著窗,亦有的展室,吊扇加立式空調調節溫度,總的來說這樣一個博物館看上去比較陳舊,是應該全面整修了,是應該搬遷了,和大上海的形象完全不搭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