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觀後感> 太空授課觀後感500字(通用14篇)

太空授課觀後感500字

太空授課觀後感500字(通用14篇)

  你聽說了嗎?最近有個大訊息!“天宮課堂”太空授課即將舉行啦!大家都準備好了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太空授課觀後感500字(通用14篇),快來閱覽吧。

  太空授課觀後感500字 篇1

  2013年6月20日十點整,這是一個激動人心的時刻!從十點開始,我國的載人航天飛船“神舟十號”的航天員們在遠離地球300多公里的天宮艙內給我們上了太空第一課,讓我們瞭解了神奇的太空一些奇特的失重現象!

  全神貫注地看完了王亞平阿姨的太空演示後,我的心情很激動!多麼神奇的太空失重現象啊!在地球上不能實現的事情,在太空中輕而易舉就能做到!比如:聶海勝叔叔輕鬆地就翻了個大跟頭,像一個武林高手!還有,用一個支撐架把小球繞在一根線上,輕輕地碰一下小球,它就會做圓周運動;但在地球上,這樣操作時,小球就會反覆地來回擺動,多麼奇特的現象啊!

  陀螺的實驗更令我驚奇!一個靜止的陀螺用手指稍微碰一下,它就會翻滾著向前轉動。這在地球上,根本是無法實現的,除非這個陀螺被施了巴拉拉魔法!王亞平阿姨演示的“喝水”的過程也是非常有趣的。她從飲水袋中擠出一個晶瑩剔透的小水滴,然後輕輕一吸,就把水滴“喝”了下去。還有那神奇的水膜竟然能吸住一箇中國結;透明的水球可以做一個透鏡;當向水球內注入兩個小氣泡時小氣泡是獨立存在的,再注入紅色的液體時,透明的水球竟變成了一個漂亮的紅色的水球!這是多麼美妙的現象啊!這次太空授課的很多物理知識我還都不瞭解,只看到一些有趣的現象。

  我一定要好好學習,掌握更多的科學知識,將來也要去太空探索奧秘!

  太空授課觀後感500字 篇2

  自3名航天員於6月13日進駐天宮一號後,多項空間科學實驗和技術試驗陸續開展。其中,即將進行的首次太空授課受到廣泛關注。

  神舟十號發射成功了,這次,神舟十號依然帶了一名女宇航員上天,還首次進行了一次太空授課。

  我們看到神奇的表面張力,有趣的水膜,剔透的水球。太空,製造出奇妙的現象,真讓人耳目一新。

  小球會做圓周運動,而不是我們地面上看到的鐘擺一樣的擺動;小陀螺會翻著跟斗前行,而當它自身旋轉不停時,它又會定向的轉,跟頭自然停止翻滾,地球就是這樣走的吧;一滴水,露珠的狀態,太空像個大大的荷葉,可以接住露珠。

  失重的實驗,地球上也能做,可在太空眼見著變化,那種奇妙感便更加直觀。太空照片看見了,太空對話實現了,太空生活也看得見,天地間太空講課交流竟然也實現了!驚歎!

  我們都專心的看著神舟十號的航天員王亞平在進行在軌講解和試驗演示,最後還與地面師生雙向互動交流。我覺得這是我上過最有趣的的課,這次太空授課讓我學習到了非常多的知識,我覺得非常的開心。

  太空授課觀後感500字 篇3

  今天,我在學校上了一趟非常特殊的課,這堂課的老師遠在距離我們300多公里的浩瀚太空中。這位老師就是神舟十號的女航天員王亞平老師。

  雖然這堂課主講老師是王亞平老師,但是神舟十號的另外兩名航天員聶海勝和張曉光叔叔都有為這堂特殊的課程出力。

  以前我就知道太空是一個無重力的狀態,但是無重力究竟是一個什麼樣子呢?我一直都不知道,今天終於有機會看看三位航天員在無重力狀態下的樣子了,我抱著期待的心情開始認真地聽課。

  課程的一開始,聶海勝叔叔給我們表演了一個高難度的動作,只見他先在天宮一號實驗艙內站穩,然後兩腳往上一收,做出一個打坐的動作,但是出乎意料地,他不僅沒摔在地上,還穩穩地往上漂浮了起來!接著王亞平老師只用一隻手指,輕輕推了一下正在漂浮的聶海勝叔叔,聶叔叔就在空中翻起了筋斗!實在太神奇!王亞平老師這樣的神功,看得同學們都哈哈大笑了起來。

  原來這就是太空中失重狀態下,航天員平時活動的樣子呀!每個人都身輕如燕,還能輕而易舉地拿起很重的東西,省下了不少力氣,真是讓人羨慕!

  太空授課接下來的實驗,雖然我不是很清楚其中的原理,可是有趣的實驗看得我津津有味,真想快點長大,學習這其中的道理,然後就像神舟十號的三位航天員一樣,飛上太空,感受一下無重力的狀態!

  太空授課觀後感500字 篇4

  今天上午10點04分,伴隨著一片熱烈的掌聲,兩位物理老師走上了講臺,先透過一個短片向大家介紹了航天員的衣食住行,讓我們對航天員有了更深的瞭解,一會兒,我們盼望來了最美好的時刻同宇航員面對面。今天由他們為我們上一堂生動的課,他們遠在距離我們300多公里的浩瀚太空中,令我們嚮往。

  這堂課的主講老師是王亞平老師,她將要給我們帶來意想不到的驚喜。

  課程一開始,聶海勝叔叔為我們表演了一個高難度動作只見他在天宮一號中站穩,然後兩腳向上一收做出了一個打坐的動作,打他並沒有摔在地上,而是穩穩的漂浮起來了,王亞平老師只是輕輕地推了一下他,他就飄到太空艙的最後面了。真是太神奇了!這就是失重,在太空,每個人都身輕如燕,真讓人羨慕!

  接著,王亞平老師向我們展示了小球單擺的實驗、陀螺的實驗、太空承重的實驗,這些紛紛讓人震撼、讓人羨慕、讓人感嘆。

  最令我記憶猶新的是水球的實驗王老師拿出了一個宇航員喝水用的水袋,又拿出一個金屬圈,伸進水袋中,輕輕拉出來一個水膜,讓它來回擺動,只是飄出一個又一個的小水珠,這是,王老師將金屬圈小心翼翼的放在桌子上,向裡面加水,慢慢地形成一個水球,她將裡面的氣泡抽出,擠進去兩個更大的氣泡,奇怪的是氣泡並沒有合成一個,而是整整齊齊地挨在一起,她又將氣泡抽出,向水球裡面灌進紅色液體,立馬形成一個漂亮的紅色水球。

  很快,55分鐘過去了,這堂課敞開了我無限的回憶,也打開了我的夢想之門他們為祖國爭得了榮譽,實現了中國的飛天夢,我們是祖國的希望,長大以後也要向他們一樣為祖國爭光!

  太空授課觀後感500字 篇5

  神舟十號飛船是中國頂尖科技的結晶,近日,神舟十號飛船已經升空了。王亞平,這是唯一乘坐神舟十號上太空的女宇航員,搭載神舟十號上太空的宇航員還有聶海勝、張曉光這兩名男宇航員。

  我為神舟十號的升空感到驕傲的同時,我們得到了一個振奮人心的訊息,那就是神舟十號的宇航員將在6月20日的早上10點為全國的中小學生進行太空授課。太空授課,這是我們以前的一個夢想,現在,神舟十號的宇航員就要和我們一齊來實現這個偉大的夢想了!

  6月20日的早上,我們和老師激動地圍坐在教室裡,等待著太空授課的正式開始。10點左右,神舟十號的太空授課正式開始。王亞平姐姐成為了中國的第一位太空老師,首先王亞平向我們講解了失重條件下物體運動的特點、液體表面張力的作用。三名宇航員精心地為我們講解一些有趣的物理現象,同學們既好奇又羨慕。在失重的條件下,宇航員們可以輕鬆地漂浮在半空中,我們感覺太神奇了,這些有趣的現象引起了同學們無盡的遐想!

  這次神舟十號的太空授課,我們觀賞後,都有非常大的收穫。我們不僅僅收穫了專業的知識,這堂生動有趣的太空授課也引起了我心中的感想。我要奮發學習,將太空的相關知識學好,鍛鍊好身體,長大了,我也要當一名出色的宇航員。

  太空授課觀後感500字 篇6

  今天慕名看了太空授課影片。

  說實話本來對物理很感興趣的,經常幻想可以在一個灰暗的大教室裡,拉上窗簾,點一盞燈,做一些稀奇古怪的實驗。但現實無奈,只能把這種喜歡融進一串串公式和鮮紅鮮紅的分數中。

  今天 王亞平老師在太空中演示的五個物理實驗還是給了我小小的震撼,讓我忍不住驚歎世界的奇妙。

  我最喜歡王亞平老師做的水球試驗,十分神奇。在失重的太空中,就這樣輕易地注成了一個水球,那麼亮,那麼美,當紅色的液體慢慢滲入,如絲如紗縷縷飄散開來,漸漸一個紅色的水晶球就出現在了大家面前,像某個遙遠星際的一顆孤獨而美麗的生命,

  神奇的實驗讓我驚歎,宇航員的人格魅力更讓我折服,尤其是王亞平老師,二十三歲就開始訓練,辛苦了十年,終於飛上了夢寐以求的太空,一個女子,多麼讓人欽佩。她的談吐那麼文雅,舉止投足間充滿了自信,且洋溢著力量和智慧,有那麼漂亮,簡直是中華民族的“仙女”!我為她驕傲!

  “我們活在浩瀚的宇宙裡,漫天飄灑的宇宙塵埃和星河光辰,我們是比這些還要渺小的存在。”縱然渺小,也要活得偉大。

  太空授課觀後感500字 篇7

  今天,我看了王亞萍老師的太空授課,“一指神功”、“懸空打坐”、“魔幻水晶”……有趣極了。王亞萍老師一會兒成了身輕如燕的武林高手,一會兒又成了變幻多端的魔術師,把我帶進了奇妙的太空世界。其中,我最喜歡的是王亞萍老師拿金屬圈做水膜和水球的那一段了。

  王亞萍老師先拿出個金屬圈,放在水裡,然後,小心翼翼地把它拿出來,就出現了一個水膜。王亞萍老師把這個水膜來回搖動,哇,真是太神奇了,水膜竟然沒有破!不過,這還不算什麼,我來給大家講述更神奇的吧。

  接下來,王亞萍老師把水注入水膜中,我心想:這球會不會破呢?破了之後水會不會亂飛呀?不過,得先瞧瞧再說。亞萍老師一直在專心致志地注水。呀,水膜變成水球啦。我興奮極了,可總覺得這水球太小了,我一口就可以吞下了。接著,亞萍老師又往水球裡注入紅色液體,我一想到剛才想法,要吞下水球,我就想吐!可等紅色液體擴散後,那“水晶球”也不遜吧!就像電影《逆世界》裡的紅色水晶球似的。我想,要是透過紅色水晶球,穿越到不同的時空世界,哪多好呀!

  這些事在地球上是做不到的,我真想親自做一遍。從明天開始,不,從現在開始,我要好好學習,鍛鍊身體,長大以後,也上太空去遨遊,征服太空,實現我的太空夢,實現中國夢!

  太空授課觀後感500字 篇8

  今天,老師讓我們看了王亞平阿姨在神舟十號在太空中給我們太空授課,授課重點是讓我們瞭解太空。

  專家給我們演示了在地球上,小球來回轉動,王亞平阿姨在太空上卻不能轉動小球,小球只能往上飛。

  在太空上陀螺飄在空中轉,而在地球上只能在地上轉動。

  在地球上給氣泡充氣會爆炸,而在太空上汽泡充氣不會爆。

  王亞平阿姨說:“要是一直站在飛船上不動很長時間,就不能飄著走了。”

  有的網友提了建議:人在太空中會不會長高,在太空中大小便怎樣處理……一些問題。

  我們陳老師說:“你們也可以提一些問題寫在部落格上。”我提一個問題:太空中會有蚊子嗎?希望大家能過來解決這個問題!

  現在我們偉大的祖國,實現了這個願望,科學讓我們變得更強大,真是一次有意義的課程。

  太空授課觀後感500字 篇9

  神十發射成功了,還有一位授課老師,王亞平王老師,這是第一次授課。

  我發現王老師非常可愛。她從水袋裡擠出來一滴水,說必須用特殊方式收集它。我還以為會是什麼神秘道具呢。結果王老師張開口一口把水珠吞了下去。真是好玩哪!

  這個有趣的插曲過後,王老師又將一個金屬圈從水袋中取出來,這時我們發現本來空空的圓圈內居然有了一層水潤潤的薄膜,使得整個金屬圈好像一個不穩定的放大鏡或古代女人梳妝的鏡子一樣。如果放大鏡是這樣做出來的該多有意思!

  這次太空展示的實驗不僅讓我感受到了平凡物理的美妙之處,而且也瞭解到了有關太空的一些知識,見識到了這些神秘的知識,加強了我對“太空夢”的興趣。

  在這次神十天宮一號上的太空授課中,航天員進行的在軌講解和試驗演示,並與地面師生開展雙向互動交流。而我,也在第一時間觀看了這次神舟10號太空授課,女航天員王亞平作文中國第一位“太空老師”。在神舟十號的授課中,讓我瞭解液體表面張力的作用,瞭解微重力環境下物體運動的特點,加深對質量、重量以及牛頓定律等基本物理概念的理解。

  看了這次神十航天員的太空授課後,我學到了許多太空知識,我真開心!

  太空授課觀後感500字 篇10

  神舟十號飛船2013年6月11日17時38分搭載三位航天員飛向太空,將在軌道飛行十五天,並首次開展我國航天員太空授課活動。飛行乘組由男航天員聶海勝、張曉光和女航天員王亞平組成,聶海勝擔任指令長。

  神舟十號發射了,它帶走的是全國人民13億顆緊張的心,帶回來的卻是1億滴喜悅的淚水!就讓我們一起期待,期待神舟十號迴歸的那一天。

  神舟十號是中國“神舟”號系列飛船之一,它是中國第五艘搭載太空人的飛船。飛船的推進艙、返回艙、軌道艙和附加段組成。升空後再和目標飛行器天宮一號的對接,並對其進行短暫的有人照管實驗。對接完成之後的任務將是打造太空實驗室。任務是對“神九”載人交會對接技術的“拾遺補缺”。

  這將是飛船太空飛行時間最長的一次,航天科技集團神舟十號飛船總設計張柏楠表示,重點是解決空間站建設中的這些關鍵技術,透過天宮一號的飛行來發現、解決、驗證在空間站建設遠營中可能遇見的問題,這是我們當前的一個重點,所以“神舟十號”的任務是一個承前啟後的任務。

  我為我們的科學家感到驕傲,我為我們的祖國感到自豪!我作為一名初中生,現在要好好學習,長大以後,為祖國做出貢獻,使中國成為世界第一強國!

  太空授課觀後感500字 篇11

  週五班會課上,學校組織了全校師生觀看神舟十號在遙遠的外太空中的天宮一號內三名宇航員為我們做的“太空授課”……

  授課中王亞平老師為我們做了幾組只能在外太空失重情況下可以做到的有趣實驗。首先王亞平老師告訴我們,太空中專用的質量測量儀是依據牛頓第二定律製造的。物體受到的力,等於它的質量乘以加速度。在質量測量儀中,設定一個彈簧凸輪機構,能夠產生一個恆定的力,另外再設定一個能夠測出物體運動加速度的測速系統,根據這個定律,宇航員可以在失重情況下測出物體的重量。

  然後,王亞平老師把一個小球用線固定在一個支架上當亞平老師給小球一個推力時,小球竟然圍繞擺軸做圓周運動。王亞平老師告訴我們:“只要我們給處於失重狀態下的小球一個小小的初速度,小球就會圍繞擺軸做圓周運動了。但是在地面上,我們要給小球一個足夠大的初速度,才能夠實現。”

  之後王亞平老師又做了陀螺試驗,告訴我們陀螺在地面高速旋轉時,具有很好的定軸性,這一特性在太空中也是一樣適用。所以天宮裡的很多裝置就是利用陀螺組合來定向的,也有利用陀螺定向原理製作的儀器,用來測量航天器的`姿態和軌道。

  最精彩的要說水膜實驗和水球實驗了:王亞平老師使用一個金屬圈和一個水袋,把金屬圈輕輕地放入水袋,再將金屬圈慢慢地抽出,這時在金屬圈上形成一個大大的水膜。在失重狀態下,普通水也能夠形成漂亮的水膜,這在地面上可是很難實現的。隨後王亞平老師輕輕地把水注入到水膜上,水膜慢慢的變厚,隨著注入的水越來越多,水膜竟然變成了一個亮晶晶的大水球。水膜變成了大水球,而且沒有破裂。當把紅色液體注入到水球中,紅色在水球裡慢慢地散開,最後形成一個大大的紅色水球。

  透過這次太空授課實驗,讓我們懂得了許多物理知識,也告訴我們外太空還有太多奧秘沒有被人類所攻克,這次太空授課,也激發了我們對學習的內心喜愛,讓我們感受到了平凡而枯燥的物理的美妙之處,而且也瞭解到了有關太空的一些知識,見識到了這些神秘的知識,加強了我們對無盡的太空的興趣。

  太空授課觀後感500字 篇12

  今天今天上午在我們學校的會議室裡四、五、六年級的全體師生觀看了由神舟十號飛船中女航天員王亞平在離地球300多千米的天宮一號上給所有中小學生上的一堂課。

  此次太空授課意義非凡,不僅體現出了國家對中小學生的關愛和我國在航天事業進步很大,證明了中國學生好學、好問,求知慾望強。

  這次太空授課王亞平任主講,聶海勝任助教,張曉光任攝像員。三位宇航員配合十分默契。王亞平老師面帶微笑,講的繪聲繪色,十分動人。有時還會說幾個小笑話,讓我們更能理解其中的奧秘。有時又通過幾個簡單的小實驗讓們親眼見證了地球上與太空失重環境奇妙的差別,各種各樣奇妙的實驗讓我們看得眼花繚亂,目瞪口呆太空授課的成功,是宇航員和地面工作人員精心準備,密切合作的結果,是以進的航天技術為保障的。我們是祖國的花朵,將來肩負著建設祖國、發展祖國的重任,所以從現在開始我們就要好好學習,積累知識。去探索發現宇宙的奧秘、地球的奧秘造服人民群眾。讓全世界都能傾聽到中國的好聲音,讓中國夢偉遞到更遙遠的地方。把中國變強大起來,不再被別的國家所欺負。

  透過這次的太空授課,我不僅認識空中奇特的物理奧秘,還讓我對今後的學習充滿了期待和自信。謝謝王亞平老師的精彩授課。

  太空授課觀後感500字 篇13

  今天上午,透過電視現場直播,觀看了神十太空宇航員王亞平,在茫茫太空,現場給全國的學生授課,講授了有關太空失重現象和實驗。觀後,我感受頗深,思緒萬千。

  這是一次生動的太空授課;也是人類第二次,中國第一次,在太空授課;這是一次最令華夏子孫激動人心的太空授課;更是一次揚我國威、振奮民族精神的太空授課。可以想象,全球華夏子孫,無論身居國內,還是遠在天涯海角,他們都會為國家、為民族而驕傲自豪!中國國力終於強大了!中華民族終於可以揚眉吐氣啦!

  憶往昔,曾幾何時,我們的國家積貧積弱,任人宰割,被扣上“東亞病夫”的恥辱帽子,強盜橫行,山河破碎。偌大一個世界,竟沒有泱泱華夏和炎黃子孫立足之地。

  看今朝,國富民強,中國已位於世界強國之林,我們終於可以,而且永遠可以,把“東亞病夫”的恥辱帽子扔進太平洋,中華民族任人宰割的時代,將一去不復返啦!

  神十,我為你喝彩!中國,我為你驕傲!五星紅旗,我為你自豪!

  太空授課觀後感500字 篇14

  的確,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際遇和挑戰,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情感體驗,出生在新世紀的我,見證了新時代中國的發展:我看到奧運會上中國健兒矯健的身姿,為祖國感到驕傲;我看到“天宮課堂”太空授課成功,掩飾不住對祖國科技發展的自豪和喜悅;我還看到網際網路已經觸及千家萬戶,滑鼠一點,指尖一觸,便無處不達……

  我在這個發展迅猛的社會里,回首過去,又展望著未來。如何在這大時代的浪潮裡求得發展,是我,更是未來的你,我們每個人都要思考的問題。

  首先,抓準時代脈搏,根據時代需求來完善自我,才不會落於時代。世界的發展用“一日千里”來形容也不為過,這個時代正在走向智慧化,講究高效,正在從注重簡單的實用性到滿足多樣化的精神需求發展著。身處科技人文發展不斷登上新臺階的你我,唯有不斷學習本領,掌握高精尖知識,才不會淹沒在時代大潮中。

  與時代同行的路上,我們需要一顆強大的抗挫折之心。人生實難,作為青少年的我們,面對著生活中的風浪,又何嘗不應以“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的昂揚姿態去面對呢?

  然而,與時代同行並不是做一顆隨波逐流的海草,作為祖國未來的棟樑,我們有著自己自由的精神、獨立的思考,不會人云亦云,更不會迷失自我,誤入歧途。待到你們18歲的時候,也希望你們在斑駁陸離的社會里能夠明辨是非,守住底線的同時,更要擔起引領時代風向的大旗。

  “後之視今,亦尤今之視昔”,無論時代如何變幻,總有一些東西值得追尋,總有一些東西值得堅持,總有一些東西值得堅守……當我們都明確自己的使命的時候,當我們的個人價值和社會價值達到統一的時候,我們就已經在時代浪潮中奔湧向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