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觀後感> 愛國電影《我的1919》觀後感

愛國電影《我的1919》觀後感

愛國電影《我的1919》觀後感

  《我的1919》

  看了我的1919這部電影之後給了我很大的感觸,我的心靈在不斷地被震撼著。這樣的震撼不僅僅來源於我作為一箇中國人的自尊,也來源於對那些懦弱虛偽的國民的憤恨,更來源於對顧維均的人格魅力的欽佩。

  我的1919是外交官顧維鈞的回憶錄,講述的是第一次世界大戰後作為戰勝國的中國參加巴黎和會的過程。中國雖然是戰勝國,但是在和會中沒有得到應有的,也是必須的尊重與重視。作為戰勝國,甚至沒有奪回本屬於中國的山東,沒有奪回主權以及領土的完整。今天看來,這一結果荒謬的近乎可笑,這是一個戰勝國應得的待遇嗎?但是歷史就是如此血淋淋的把這一章銘刻在了所有中國人心中。

  顧維鈞,中國參加巴黎和會的代表之一。可以說他是當之無愧的主角。中國代表團應有的5個席位變成了2個,代表團的人都在幹嗎?有抱怨的,有憤怒的,有事不關己的,唯獨顧維鈞,作為代表團的一員,懷著不卑不亢的精神據理力爭,不肯輕易退讓。從他於法國總統第一次的會面開始,就讓法國人看到了一個不一樣的中國人,看到了一個不一樣的民族。

  在和會上的第一次發言更是體現了他的機智和勇敢,他在和會上的第一次亮相,眉宇之間逼人英氣,看著日本外交官牧野男爵。當眾發言的顧維鈞左手一揚,掌心攤開,指縫一鬆,一塊懷錶吊著鏈子垂下來,“請允許我,在正式發言之前給大家看一樣東西。進入會場之前,牧野先生為了討好我,爭奪山東的特權,把這塊金錶送給了我。”會場開始交頭接耳,牧野男爵勃然大怒,顧維鈞稍稍停頓了一下,接著發言:“牧野男爵憤怒了,他真的憤怒了。姑且,算是我偷了他的金錶。那麼,我倒想問問牧野男爵,你們日本,在全世介面前,偷了整個山東省,山東省的三千六百萬人民,該不該憤怒呢?四萬萬中國人該不該憤怒?!我想請問,日本的這個行為,算不算是盜竊?是不是無恥啊?是不是極端的無恥?語氣凌厲到了極點,說話同時提起右手叉開五指朝上前方虛空處猛地一插,旋即猛一側頭,滿臉的正義凜然和潛藏已久的怒火一起化為一道凌厲的劍光,閃電般射向那無能可憐的日本人!這種是把個人的機智和國家的利益結合在一起。“中國不能失去山東,就像西方不能失去耶路撒冷!”這句話讓每個人都為之一震。可以說,這段慷慨激昂的陳辭留給我的印象很深,短短的'話語中凝聚了所有中國人的無奈,所有中國人的期盼,更凝聚了所有中國人的憤怒

  是的,所有的中國人都憤怒了。此時,我從影片中看到了另一個人的身影——肖克儉。一個滿腔憤怒的中國人。遊行,罷工,示威遊行,最後在凡爾賽宮廣場自焚。看到這最後的一幕,我很痛心,雖然我同樣被他的勇氣,被他滿腔的愛國熱情所感動,所震撼,但是我覺得這樣的做法實在是不明智的,相比顧維鈞,明顯稚嫩了許多。因為憤怒解決不了任何問題,那隻能夠盲目的麻痺自己.死亡也解決不了問題,那只是懦弱的表現。跳出情感理性的看待一下巴黎和會。我不禁要問,為什麼受到如此不公平待遇的是中國,而不是法國,不是美國,甚至不是日本呢?“落後就要捱打” 這樣的一句話深深的刺痛了我,相信也刺痛了每一個存有良知的中國人。近代史上因為我們的落後,因為我們的貧窮,我們在列強的談判桌上沒有談判的籌碼!縱使我們有無比傑出,無比優秀的外交官又有何用!只有強大了,才有我們在世界上的發言權,才能得到中國作為一個大國所應得的權利。為什麼鄧小平可以在於英國首相撒切爾夫人的談判中鑑定的說出“主權問題是不能談判的問題”?因為中國強大了,中國從1919年一路走來,透過科技強國,透過改革開放,中國強大了,中國說出的話有了作為一個大國所應有的份量!

  我的1919向我們昭示這樣的真理,只有強大了,才有說話的權利,只有強大了,才能真正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

  《我的1919》觀後感

  “1919年初,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戰勝國在巴黎召開和平會議,中國政府提出廢除帝國主義國家在中國的一切特權,取消‘二十一條’,收回日本在大戰時奪去的德國在山東的特權,美英等國操縱會議,無理拒絕中國的正義要求。中國爆發五四運動,全國人民為拒籤和約進行鬥爭,在巴黎的中國代表沒有在和約讓簽字。”——《中國近代現代史》

  終於看了期望已久的《我的1919》這部電影,這並不是一部新電影,甚至有點老。早在我讀高一的時,歷史老師就推薦我們去看這一部片子。但由於種種原因,觀看的時間一再推後。

  不得不承認這是一部極好的電影,它不像平常看的那種戰爭片,整片充滿著鮮血和槍炮聲,但是,它無時無刻不充滿看不見的硝煙,充滿著悲壯。1919年是個特殊的時間,是一個重大的轉折點。

  1918年,歷時四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1919年初,中國駐美公使顧維鈞作為本國政府的全權代表赴法國參加巴黎和會。中國雖然是戰勝國,但在和會上卻處處受到歧視,野心勃勃的日本政府更企圖繼承德國在膠東半島的特權。辯論會上,顧維鈞慷慨陳詞,從歷史、人文等諸多方面闡明中國必須收回山東的嚴正立場,由此獲得全世界與全國的一致稱讚。

  為爭取在法華工的同工同酬,顧維鈞的好友肖克儉在巴黎組織遊行罷工,遭到法國警察逮捕。獲釋之後,他仍然積極投入喚醒民眾的工作。然而,他和朝鮮革命者一起爆炸日本代表團所住旅館的偏激行為使朝鮮和中國成為輿論矛頭的指向。

  巴黎和會最終拒絕了中國的正義要求,決定由日本繼承德國在膠東半島的特權。國內由此爆發了聲勢浩大的“五四”運動,肖克儉等人也在巴黎集會抗議。而軟弱的北洋政府竟然逼迫代表團在和約上簽字。代表團團長陸徽祥等人左右為難之下只好出走,代表團僅剩顧維鈞和王正廷兩人仍在堅持外交旋。肖克儉眼見帝國主義列強重新瓜分中國的現狀,憤然給愛妻留下遺書,在凡爾賽宮廣場舉火自焚。這是這部電影的內容。

  當我看到顧維鈞為了爭取中國在巴黎和會上的五個席位,他和陸徵祥總長前去拜訪法國總統克里孟梭,表現得不卑不亢時;當我看到美國充當“和事佬”,希望中日能友好協商解決山東問題,當日本貌似公正友好地表示不會攫取山東的主權而只是擁有在山東行使經濟特權時,他毫不客氣地諷刺日本是撿個錢包把錢拿走還給主人一個空錢包,憤然離席時;當我看到他在面對個大國的刁難時,他頂住國內政府的壓力,發表了激情洋溢的演說,斬釘截鐵的指出:“中國不能失去山東,就如西方不能失去耶路撒冷。”語出驚人,獲得全場一致的掌聲時,我的心情是何等的激動,我為他感到自豪,他是一個真正頂天立地的英雄。而當我看到肖克儉因為組織留學生抗議,發表慷慨激昂的演講,直至最後一書告愛妻,在凡爾賽宮廣場自焚,我為他而心痛,為他而憤怒。他要用他的熱血來喚醒沉睡的中國人民。然而當時在他們背後的是一個軟弱無能的政府,也許正是印證了那一句至理“弱國無外交”,當時的政府竟然會要求代表團在和會上簽字,他們完全不顧及人民的想法。

  巴黎和會是失敗的,但我個人覺得,它也是有一定的作用的,真因為這個巴黎和會,才有了五四運動,我們要感謝顧維鈞,是他拒絕簽字,因為這樣,1919年才成為了中國近代史和現代史的分界線,才成了中國舊民主主義革命和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分界線。1919年6月28日,中國人民終於第一次向列強說“不!”

  “弱國無外交”,這是飽含悲痛的五個字,這是深刻烙印在從近現代開始所有中國人心上的字。我們必須時刻記住,一刻不忘,世世代代都要銘記!

  因為,我們為了這五個字,失掉了多少領土,失掉了多少白銀,失掉了多少自尊,失掉了多少中華好兒女……我們付出的太多太多,我們不能也不要重蹈覆轍,悲劇性的歷史,就堅決地讓它永遠留在昨天吧!

  “弱國無外交”,告訴我們國強才有說話的權利,說話才有被聽見的權利。當時的中國從官到民、從內到外,從陸徵祥這樣的高官到顧維鈞這樣的青年外交家,從肖克儉這樣的熱血青年到梅這樣的巾幗志士,有如此眾多的仁人志士,為什麼中國還是如此任人宰割?就是因為當年的中國,是一個誰也可以來分一杯羹、誰也可以隨意踐踏一腳的國家。

  《我的1919》觀後感

  1919年,是殘酷的戰爭結束的一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中國駐美公使作為本國政府的全權代表赴法國參加巴黎和會。中國雖然是戰勝國,但在和會上卻處處受到歧視,日本政府更企圖繼承德國在膠東半島的特權。辯論會上,顧維鈞從很多方面闡明中國必須收回山東的嚴正立場,但巴黎和會最終拒絕了中國的正義要求,決定由日本繼承德國在膠東半島的特權。國內由此爆發了聲勢浩大的“五四”運動。

  在這部影片中,有一個鏡頭深深的震撼了我:顧維鈞在和會上的第一次亮相,眉宇之間英氣逼人,他左手一揚,掌心攤開,指縫一鬆,一塊懷錶吊著鏈子垂了下來。他說:“請允許我在正式發言前給大家看一樣東西。進入會場之前,牧野先生為了討好我,爭奪山東的特權,把這塊金錶送給了我。”會場開始交頭接耳,顧維鈞彬彬有禮的樣子,稍稍停頓一下,接著發言,“牧野男爵憤怒了,姑且算是我偷了他的金錶。那麼,我倒想問問牧野男爵,你們日本在全世介面前,偷了整個山東省,山東省三千六百萬人民該不該憤怒呢?日本的這個行為,算不算是盜竊?是不是極端的無恥?”說完他提起右手叉開五指朝上前方虛空處猛的一插,隨即猛的一側頭,滿臉的正義凜然和潛藏已久的怒火一起化為一道凌厲的目光,射向那無能的日本人。

  雖然最終沒有換來整個民族想要的結果,但他讓我看到了中國人的執著,中國人的勇氣,中國人的堅定信念,中國人的錚錚不屈!這樣的一個外交才子,或許在那樣的一個年代,只是茫茫黑暗宇宙裡一顆小星星,但他發出的光芒足夠讓我們讓那一時代的青年看到希望!“中國不能沒有山東就像西方不能沒有耶路撒冷一樣。”我在那一刻感受到了中國人的氣魄,一種尊嚴的力量。

  顧維鈞以自己的言辭訴說著中國的尊嚴,而肖克儉這位華裔留法愛國學生卻用自己的生命詮釋了一顆拳拳愛國心。一縷煙順著巴黎汙濁的天空緩緩升起,肖克儉的身體在凡爾賽廣場化為灰燼。肖克儉無畏的自我犧牲精神,我想每一位中國人看到了都會覺得呼吸沉重的,中國,該如何踏上興旺的道路,該如何摘掉弱國的破帽子?肖克儉給了我們最好的答案,為了國家和民族的利益,敢於自我犧牲。如果當時的清政府所有官員都能夠如肖克儉一樣無畏,而不是關起家門做縮頭烏龜,任由別人騎到脖子上,也許巴黎和會會以另一種結果收場,顧維鈞也不會發出“我很失望,很憤怒”的嘆息了。

  1919年早已成為過去,但它留給我們的教訓和心痛仍然刻骨銘心。中國。我們百屈不撓的母親,在中華兒女十幾年的探索中,終於走出了一條屬於自己的尊嚴之路!這部影片讓我們重新審視了歷史,我們要讓中國變得更強大,因此我們這一代人必須更加努力,要挑起這個重擔,讓中國有更美好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