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三國演義》有感範文700字
手提一青毫,序天下之事。縱觀中華五千年曆史,或遠、或近,總有不平之事讓後人義憤填膺;總有豪氣之事讓後輩無限嚮往。但是,總有一些人,或者一些事,擺脫了歷史的長河,流傳古今。
識人顯遲。
如果說,三國演義中誰能以一手無縛雞之力的書生,在談笑之間,誅千軍萬馬於千里之外,那麼不可質疑,孔明當為首選,他一生功績無限,且以少勝多的'案例,便不在少數,更別說在先帝崩殂後,獨自領兵北伐,這便是天下孺士之楷模。
但他卻在老年之時,存在著一絲遺憾。是!劉備之仁義,天下誰人不識君?但他的人品,在細細品味後,你就會發現,此人雖然胸懷大志,但卻有些自卑。這也是和他年少是的經歷有關,但是,後來,卻演變成了以自我為中心,導致了後來的敗仗履現,若孔明早知如此,怕不會出山輔佐劉備吧!
一身虎膽,英雄雪藏。
三國演義中有這一個說法,一呂二趙三典韋,這是評判三國時期三個武將的一個說法,可以說,趙雲,除了呂布,天下無人能敵,但就這麼一個威猛的虎將,卻只充當一個保鏢的角色,以至於後來,鬱鬱而終。
孔明雖用兵如神,到卻異常謹慎,他怕趙雲傭兵自重,所以一直給他的職位總是顯得有些無關緊要的,那些武藝不如趙雲的卻委以重任,為什麼呢?因為那些個武將只有勇卻胸無點墨,用來衝鋒陷陣再好不過了!到趙雲卻自幼便熟讀兵書,可以說,如果趙雲有了兵權,他一旦反了,無人可擋。奈何,一代英雄,就此雪藏。
紅顏多薄命。
其實就戰爭看來,是不該有女子的介入的,到上至商朝,下至周朝,再到三國,總有一些無關的女子為此喪命,這公平嗎?當然不。
但他們無可選擇,就貂蟬來說,本是王允家中的一歌女,後來王允為了救漢帝,以美人計相實施,便收她義女,再到後來……可以說,貂蟬這一生,悽慘無比,紅顏薄命已!
其實,三國中,不管是身份大小之人,細細品味其一生,總有一些別樣的意味,如果當初孔明不出山,那將怎樣?那根本就不可能,你以為他在南陽躬耕時不會了解天下之事嗎?太天真了!
所以說,有些人,註定不會平淡的過完一生的,所以說,人這一生,無論是轟轟烈烈,還是平平淡淡,只要過好就好!哪怕有些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