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觀後感> 竇桂梅老師《林沖棒打洪教頭》觀後感範文

竇桂梅老師《林沖棒打洪教頭》觀後感

竇桂梅老師《林沖棒打洪教頭》觀後感範文

  11月6日我有幸到福州參加了“智慧.互動.成長”第四屆全國青年教師風采展示活動,初入教壇一年的我像一塊海綿,拼命地汲取著知識,生怕漏掉一點點養分。每一節課都是一段奇異的旅程,從清華附屬小學王嶺湘老師的文言文中感受甚聰慧的《楊氏之子》,懂得品味對話,品味語言的美;再到廈門大同小學黃靚芳老師的《威尼斯的小艇》,透過創設情境,師有感情的朗誦,激發學生情感,甚至讓身在臺下的我都彷彿置身於威尼斯的水上旅程中,都讓我受益匪淺。其中最撼動我心的是竇桂梅老師的六年級閱讀課《林沖棒打林教頭》,以及她的主題教學講座。

  竇桂梅,全國著名小學語文特級教師,清華大學附小副校長。

  竇老師在這節課中先以一曲《好漢歌》將我們帶入了那當道,百姓處水深火熱的亂世之中,一百零八條好漢就此浮現。接著竇老師一人飾二角,兩課時均從從“題目、外貌、語言、動作”幾方面進行教學,同樣的教學四步曲,奏出的卻是不同的優美樂章,一節是透過指導朗讀理解文字內容,一節是透過指導朗讀發現寫作手法。兩堂課環環相扣,實現了對文字的理解和發現,最後提煉出“朗讀就是理解,朗讀就是發現”的教學理念。在課堂中她激情演繹角色,時而參與學生閱讀,激情範讀,和學生共同感受,時而指導學生閱讀中出現的問題並及時指導。

  聽了竇老師講的《林沖棒打洪教頭》,深感同學生閱讀竟是如此美好的事情,更懂得了高年級應如何進行閱讀教學。閱讀教學應讓學生學會從不同的角度去閱讀,讀人物外貌、語言、動作入手,從人物外貌讀出人性,從人物語言中讀出性格,從人物動作中讀出對文字的理解,讓學生根據個人對文字的體會進行個性化朗讀。竇老師強調,“一篇課文學過之後留下的應該是讀完文字後學生的收穫,而不是老師個人的美麗”,因而我們教會學生自主閱讀,而不是引導學生走向事先設定的思想。那麼怎麼讓學生學會閱讀呢?朗讀是個很好的契合點。“什麼樣的文章要還他什麼樣的味道”,這是竇老師一直強調的教學理念,所以竇老師認為語文老師要千嬌百媚,上什麼課就要拿出什麼範來。而朗讀就是文字與學生交流的橋樑,朗讀就是再現世界的樣子,我認為,教師要千嬌百媚,就是說要能不同題材要有不同形式的朗讀,不同題材上出不同的課的'味道,不要千篇一律。關於這一點有個小插曲,竇老師的徒弟吳志誠老師在上《賣火柴的小姑娘》過多地展示個人的教學功底,而忽略了這是一篇童話題材的課文,這時竇老師就提出了高明的課不是上出你個人風格,而是傷處這個文字應有的風格。這就給我敲響一個警鐘,不同的課要有不同的上法。

  兩節課時間真快,讓人意猶未盡,回味無窮啊!會後有個老師引用竇老師課中的角色語言來評論竇老師的課,‘ “洪教頭有”來!來!來!”我有“妙!妙!妙!”林沖有“不敢!不敢!”我有“佩服!佩服!” ’是啊!但凡聽過、看過竇老師的人,誰能不折服於她的非凡魅力呢?在臺下聽著課的我在感嘆他的非凡魅力的同時,更驚訝於她臺下的努力,的確這樣的教學功力並非一朝一夕的功夫,講臺上的靈動,正是燈下的沉靜。竇老師說,讀書是一個教師的內功,是一個教師的本份。是啊,我們再忙,每天也得抽出時間來讀書啊!這是一個教師的本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