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觀察植物日記範文合集七篇
一天即將過去了,相信大家這一天裡都收穫頗豐吧,讓我們今天做個總結,寫一篇日記吧。日記怎麼寫才不會千篇一律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觀察植物日記7篇,歡迎大家分享。
觀察植物日記 篇1
梅花公園在邢臺的沙河,星期五的早晨,我們去了梅花公園,一進門,就聞到一陣清香。於是,我們就往梅花樹邊走去。
梅花樹上的花已經開了很多了,有淡黃色的、有雪白色的、有粉色的、還有的是淺粉的,一朵朵,一簇簇,爭奇鬥豔、淡雅清香。有的才展開兩三片花瓣,像小孩半握的小手,嫩嫩的。有的花瓣全展開了,像小姑娘跳舞時展開的笑臉。有的還是花骨朵,像一顆顆圓溜溜的扣子。
這麼多的梅花,看得我眼睛花了,看看這一朵,看看那一朵,我好像也變成了其中的一朵梅花,和別的梅花在一起說悄悄話,和小蜜蜂一起玩耍。一陣微風吹來,我們幾個小夥伴就在梅花叢中翩翩起舞,媽媽和阿姨趕緊把這幅美麗的畫面拍了下來。
梅花這是我第一次看到的,媽媽說:“北方的人很少看到梅花,明年的春天我還會來的。
觀察植物日記 篇2
10月3日 星期五 晴
盼呀盼,一個星期過去了。我的向日葵露出了細細的莖,莖上冒出了兩片圓形的小綠點,莖嫩嫩的,很是水靈,彷彿一觸就會破裂似的。子葉就更加可愛了。兩片子葉微微向上翹起,那翠綠的顏色,顯得更加富有生命力。在一片土壤中特別與眾不同。為什麼只有這一個發芽了呢?其它的向日葵為什麼不冒出來吧。我心裡想。
觀察植物日記 篇3
石榴又名安石榴、海石榴,屬石榴科石榴屬中的落葉灌木或小喬木,因果大、籽紅、甘甜、味美而著稱。我們家樓後就種著幾顆石榴樹。石榴樹深咖啡色的主幹上長著茂密的枝葉,這些葉子近似橢圓形,看起來又驕又嫩的樹葉依附在枝條上,就象我靠在爸爸媽媽身邊一樣。樹上的花蕾像一個又一個小小的變了顏色的地雷一樣懸掛在枝頭上。到了六七月份,是石榴開花的季節,火紅火紅的花瓣圍繞著許許多多蛋黃色的、毛茸茸的花蕊,像個小喇叭似的。等到花兒謝了的時候,一個個小石榴就“坐在”了樹枝上,石榴剛結的時候是綠色的,再長大一點就變成了黃色的,成熟的時候就變成紅色的了。石榴成熟時,有的會有一條條裂縫,看起來就像娃娃的笑臉一樣。從裂縫看到石榴裡面紅紅的、晶瑩剔透的石榴子,我的口水都快要流出來了。我真喜歡石榴樹!
觀察植物日記 篇4
x月1日星期六雨
國慶節放假的第一天,下了一天的雨,整天呆在家裡,感覺悶悶的,心情一點兒也不好。不過,令人興奮的事還是有的——我昨天才泡在水裡的大蒜,今天,頭上竟然就冒出了小嫩芽。白色裡透著一丁點兒淺淺的褐色,大概有半粒米那麼大。小嫩芽探出頭來,像是迫切地想得到陽光、雨露的滋潤。如針尖大小的白色的根也一簇簇地迫不及待地從蒜頭底部跑了出來,都有兩釐米長了,真是瘋長啊!
我可愛的小蒜,快快長大吧!
x月2日星期日雨
今天,雨還是不停地下著,但好像大蒜的生長並不受天氣的影響,仍然那樣不可思議地瘋長著。從昨天的觀察一直到今天,還不到24小時,但大蒜卻變化明顯。我欣喜地發現:嫩芽的長度已經達到了一釐米左右,寬度也長到了兩毫米。在嫩芽的中間還出現了一條不太明顯的白色裂口。很想知道里麵包著什麼?會不會是嫩綠色的蒜苗呢?但我不能“拔苗助長”……根也長到了一釐米左右,數不清的根簇生在蒜頭底部,白白的、嫩嫩的,像無數根吸管一樣,在盡情地吸取水分。
小蒜,快快地長吧!水我管你夠喝,相信你會用綠色報答我!
x月3日星期一晴
今天,天終於放晴了,大蒜好像在用它的長勢來慶賀這久違的好天氣。我發現大蒜的小芽最長的大概已經有兩釐米了,它的寬度也飛長到了五毫米。原來,從裂縫裡鑽出來的不是我所想象的'蒜苗,而是一根寬約三毫米的蔥綠色小芽芯。其實,嫩芽昨天就開始泛綠了,只是不怎麼明顯。而今天大部分都變綠了,上面還佈滿了清晰的淺褐色豎條紋。那白白嫩嫩的根也差不多長到了兩釐米左右。
真是驚人的生長速度!
x月4日星期二晴
今天,天氣晴朗,我的小蒜依然生機盎然地瘋長著。最長的小嫩芽已經長到了六釐米左右,嫩綠的小芽芯已經悄然地半綻開了。如果橫著看的話,小芽芯綻開的形狀就像一彎小小的月牙。最讓我高興的是,就連最“堅貞不屈”的那一個蒜頭也吐出了新芽。它小小的,但居然是嫩綠色的。所有蒜頭的根又長長了一截,估計最長的都快接近三釐米了。這些白白嫩嫩、細細長長的根直伸杯底,我感覺很像一根根動物的觸鬚。
呵呵,我的“白鬍子”小蒜,你明天會給我帶來怎樣的驚喜呢?我很期待!
x月5日星期三晴
今天陽光燦爛,大街上,鮮紅的五星紅旗迎風招展,人們臉上依然洋溢著過節的喜悅,我的小蒜好像也在跟著人們一起歡樂——以它那出人意料的速度飛長著。長得最好的那一個蒜頭的長度已經長到了大概十一釐米,形狀好像一把出鞘的寶劍。這根小芽芯比昨天更舒展了一些,但依然沒有完全綻開。在它那半綻開的空隙裡,我隱隱約約地看見了另一根新生的小芽芯。最“堅貞不屈”的那一個蒜頭的小芽居然一下子就長到了兩釐米半。它的生長規律與前兩個蒜頭不一樣,它是先長出小芽芯並半綻開,再長出像襁褓一樣的支撐芽。它長得飛快,好像想後來居上呢!根也長到了三釐米以上,它們越來越強壯,把蒜頭立得直直的,再也不東倒西歪了。
我心裡的疑問越來越大,小蒜,這清水裡到底有什麼營養,會讓你長得如此神速?
x月6日星期四晴
金秋十月,秋高氣爽,沒有雨的騷擾,讓人心情非常舒暢。小蒜也在抓住這個好時機繼續它的生長旅程。生長速度最快的小嫩芽已經長到了大約十四釐米,它的另一根小嫩芽也長到了兩釐米半左右,並和長的那個小嫩芽形成了一個y字形。生長速度最慢的小嫩芽依然保持著“力爭上游”的勢頭,長到了差不多五釐米。它的支撐芽還是生長緩慢,長度最多不過三毫米。我想,支撐芽的營養會不會都被小嫩芽搶去了呢?大部分的根都長到了大約四、五釐米,它們在杯底迅速繁衍,不停地向下盤踞,好像在尋找更多的生長空間。
我不知道小蒜能存活多久,但我一定會細心地照料它!
觀察植物日記 篇5
(油菜花)
科學老師又讓我們寫觀察日記了。本來我想去買些種子的,但爸爸說大蒜好種,家裡也有,況且現在剛好是大蒜髮芽的季節。於是,我選擇了大蒜來種。
由於是對比實驗,我把其中兩株大蒜的皮剝了,為已剝皮組。另五株直接種,是未剝皮組。二(未剝皮)號(已剝皮用阿拉伯數字表示)剛開始只有一點芽,估計有好一段時間都在最後一名(高度)。
2月1日:未剝皮一組的一號大蒜葉子變直,開始向向陽處生長。其餘跟剛種時差不多。有幾株大蒜葉尖發紅。
2月2日:未剝皮的相對來說長得都比較直,雖然也東倒西歪。但已剝皮的那兩株葉子都折了(本來就這樣)沒恢復。葉子全部變長了。
2月4日:已剝皮的一組葉子開始變直。所有大蒜葉子都更綠更長了。目前最高的是已剝皮的1號,為3.1釐米。
2月6日:大蒜都明顯長高。二號最矮,但也有3釐米。最高的兩株是1號和四號,都是5.8釐米,僅兩天就長了2.7釐米。四號葉子開始分岔。所有葉子都變綠變長變直。下部分呈深紅色、綠色、白色。(注:圖中最左邊最大的是蔥)
2月7日:大部分蒜的葉和莖,以前沒注意。四號一天長了0.7釐米,為6.5釐米,兩片葉子更分開了。二號已達到4釐米(最矮)。但已剝皮的兩株更直,貌似長勢更好。
2月8日:未剝皮的絕大多數都東倒西歪。最高的也不再是四號了,成了已剝皮的1號,為7.5釐米,另一株也達到了5.2釐米。但由於未剝皮組還有趕超的潛力,我還沒下結論,繼續觀察。
2月9日:1號有8.5釐米了,四號只有7.5釐米。最矮的是一號,僅有3.5釐米。2號莖長2.5釐米。
2月13日:一號還只有4.3釐米,無論未剝皮還是已剝皮,都比它更大。而且它可能無法再超越“他蒜”了。1號為11.5釐米,已分處出第三片葉,而四號還只有10.5釐米,第三片葉還藏在最大葉裡,生長速明顯落下了。
2月14日:高度較高,葉子達到三片的大蒜第一片葉幾乎停止生長,只長其他葉子了。
觀察植物日記 篇6
我的故鄉在巴東,我愛故鄉的椪柑。
秋天,是果實累累的季節,家鄉的椪柑也已經成熟了。
椪柑圓圓的,和橘子一樣大小,渾身黃澄澄的。等椪柑熟透了,摘下一個剝開皮,喂一瓣在嘴裡,立刻讓人感到甜津津的汁水溢滿口腔。
其實,椪柑跟其它水果差不多,也是春天開花,夏天結果。椪柑的果實先是綠綠的,隨後變得綠中帶黃,最後變成了黃澄澄的。椪柑都穿著一層黃黃的外套。當你把它的“衣服”扒開時,就可以看到一瓣一瓣的椪柑擠擠挨挨靠在一起,像團結的親兄弟一樣誰也離不開誰。你輕輕撥開一小瓣喂到嘴裡,酸甜可口的汁兒立馬沁人心脾。旁邊的人沒有吃上椪柑,聞著這香甜味也是垂涎三尺。
沒有熟透的椪柑甜味中帶著酸味,熟透了的椪柑當然就甜蜜蜜的,叫人吃了還想吃。
啊!家鄉的椪柑多好啊!就算帶著酸味我也覺得是甜的!
觀察植物日記 篇7
柳樹的聯想 朋友,當你來到美麗的湖畔,會看到綠水漪漪——清得見底,藍得透亮,靜幽幽,清柔柔;白雲悠悠掩映在藍藍的湖波之中。在這詩一般的畫面中,你一定會陶醉,可是你是否注意到湖邊嫋娜的垂柳在向你微微點頭問好呢?垂柳的美比起湖色春光並不遜色呀! 你看柳枝,枝條柔曼,顏色青翠,在微風的吹拂中微微擺動,那羞澀、飄逸的情態彷彿一個窈窕的少女,你會覺得像進入一個滿是翠綠的夢——恍恍惚惚,又真真切切,撲朔迷離,使你流連忘返,餘味無窮。看到柳枝,便覺得疲勞的雙眸為之一亮,解除了眼睛的疲乏,彷彿為你重新擦亮了心靈之窗。 有句話,“柳,易生之木也。”你看到一簇簇垂柳,是否聯想到她怎樣同危害她成的東西作鬥爭,頑強地生長出來嗎?柳樹從不挑揀生長環境的優劣,插在哪裡都能活——這是多麼值得稱道的品質呀!也許有人只知道柳樹的婀娜多姿,不知道她隨處生長的美好品質。雷鋒曾經說過:
“我要像柳樹那樣,插在哪裡都能活,緊緊地與人民連在一起,在人民中生根、長大、結果,作人民的最忠實的勤務員。”我們現在所需要的正是這種拋棄個人利益,人民需要我們到哪裡,我們就到哪裡去的精神。我們的祖國正處在繼往開來的時期,祖國的每地塊土地都需要具有像柳樹一樣品質的人,去開採,去開發,去耕耘,我喜愛柳樹。 我願這象徵著生命與繁榮的翠綠柳樹,長遍祖國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