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第二單元]觀察日記X則> 精選觀察螞蟻日記彙總7篇

觀察螞蟻日記

精選觀察螞蟻日記彙總7篇

  有趣的一天又要結束了,今天我們都做了什麼了呢?是時候認真地寫好日記了。你所見過的日記應該是什麼樣的?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觀察螞蟻日記7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觀察螞蟻日記 篇1

  在我們的生活中,一件小事、一句格言、一副漫畫,都能引起我們的思考,讓我們從中得到了啟示。

  我是從螞蟻搬食物的過程中得到了啟示。有一次,我在我們小區的花園裡吃麵包,不小心手一滑,一大塊麵包就掉到了地上。我正想彎腰去撿的時候,我意外的發現有一隻螞蟻,它好像偵察兵一樣在四處搜尋食物。這個偵察兵似乎發現了什麼似的,一股勁的往我這邊跑。我再仔細一看才知道,原來它是想搬走我剛才掉在地上的那塊麵包。可是它看了一眼那塊麵包就馬上跑開了,我以為它是個膽小鬼,剛想嘲笑它時,不一會兒卻看見它帶了自己的軍團邁著整齊的步伐像麵包走來。它們的觸角相互觸碰著,我想起來了,螞蟻的觸角跟我們人的嘴巴一樣可以進行溝通,原來它剛才離開是去請救兵了。我又轉過頭來觀察它們,它們使出了最大的力氣,它們齊心協力的將那塊大面包抬了起來搬回了自己的窩。這時我受到了一個啟發,那就是不論什麼事,只要齊心協力,團結一心就可以解決。

  小的螞蟻都有這種堅持不懈、團結互助的精神,何況我們的呢?以後在班上跟同學相處的時候,我也要跟他們相互幫助,團結合作,那麼就一定會去的成功的。

觀察螞蟻日記 篇2

  要放學了,老師給我們留了一項作業,讓我們在回家的路上觀察螞蟻。

  我和妹妹一起回家的時候,妹妹在路上亂跑亂跳。這時,妹妹在草叢中發現了幾隻螞蟻,正在大戰毛毛蟲。毛毛蟲滾來滾去,壓死了不少螞蟻,可是螞蟻們還是沒有放棄。過了一分鐘,就把毛毛蟲活活的咬死了。它們把毛毛蟲抬到了洞外,把它咬成一塊一塊的,再把它搬到洞裡去儲存起來。

  螞蟻的觸角像兩根天線,眼睛向兩個黑米粒,嘴巴像彎彎的晶片,身體像黑色的玻璃球,肚子像大米粒。

  夏天到了,天氣漸漸變熱了,我在冰箱裡拿了一根冰磚,在吃的時候,不小心地落在了地上幾滴。我本以為沒事,我就去和同學去抓螞蟻了。等我回來的時候,我看見桌子上有一個大窟窿,我一看,原來是螞蟻磕的,我就把這件事情告訴了媽媽,媽媽狠狠的罵了我一頓,媽媽叫來爸爸,讓爸爸把桌子修好。

  一小時過去了,爸爸把桌子修完了,媽媽對我說:“以後掉下來的食物一定要撿起來。”

  我討厭黃蟻,因為它們會找到屋子裡的所有食物。

觀察螞蟻日記 篇3

  我今天去觀察了螞蟻。

  我看見地上有一小塊蘋果,有一隻螞蟻發現了它。它要把蘋果搬回洞內,可它自己搬不動,就爬回洞裡叫別的螞蟻。一會兒它帶著一些螞蟻出來了。在路上它們碰到了幾隻螞蟻,它們的觸角相互一碰,另外一隻螞蟻就跟著它們了。想不到的是螞蟻兩次走的路是一樣的。到了蘋果旁,螞蟻們一起把蘋果搬到洞口,可蘋果比洞口大,這可怎麼辦呢?螞蟻們爬上蘋果,咬下一小點蘋果搬到洞裡,這樣反反覆覆,一會兒就把一小塊蘋果全搬到洞裡了。

  我看完這些就有兩個疑問:為什麼螞蟻兩次走的路是一樣的呢?另一疑問是:一隻螞蟻碰碰另一隻螞蟻的觸角,另一隻螞蟻怎麼就跟著它的後面了呢?我去問媽媽,媽媽讓我上網查資料,我一查瞭解到:因為螞蟻在去的路上吐下一種液體,它們可以沿著液體走,所以兩次走的路一樣。另一個是它們碰觸角是說話。

  觀察真有趣,下次我要繼續觀察。

觀察螞蟻日記 篇4

  大家都知道螞蟻,它有六條腿,每條腿上都長著一排鋒利的鋸子,現在就讓我們觀察一下這小小的生物吧!

  前些天,爸爸帶我到旁邊的小河釣魚,爸爸垂釣,我帶去了一塊麵包,邊釣邊吃,地上有許多面包屑,又白又小,突然,一顆麵包屑動了一下,我並沒有在意,接著,又有許多面包屑在動。咦!我是不是眼花了呢?連忙叫來“專家”,爸爸見了,卻哈哈大笑:“你撥開面包屑看看!”我半信半疑地撥開面包屑,呀!原來是一隻只螞蟻。於是我開始了觀察螞蟻的旅程。

  回家後,我把一小塊麵包放在門口,準備等候“貴賓”的到來,過了一分鐘,沒有螞蟻;過了五分鐘,還是沒有,在我想打退堂鼓的時候,總算功夫不負有心人,一隻螞蟻來了,可它並不著急,而是跑了,我急忙追上去,哦,原來它是回巢搬“救兵”了呀!我又拿來放大鏡觀察,不一會兒,小螞蟻率領了浩浩蕩蕩的螞蟻大軍前來救陣。你拉,我扯,你推,我拽,終於到了洞口。啊!食物太大,洞口太小,這可怎麼辦?放心,螞蟻們自有辦法,它們派了幾名小兵爬上面包,揮刀砍下,一小塊麵包就那麼輕輕鬆鬆的給切下來了,一隻螞蟻就把這小塊搬進了洞裡去。就這樣一塊塊的切,一塊塊砍,一刻鐘過了,還剩一大塊,可那幾位小兵似乎越幹越有勁,更加努力地切。終於,一名小兵體力不支,倒在了戰場上。又一名小兵倒了,一名,又一名……,越來越多的螞蟻體力不支,更多的小兵繼續切。終於切完了,體力不支的那些小兵恢復後立馬將食物搬進巢穴。可是老天爺似乎在與它們作對,下起了大雨,螞蟻們也不慌手腳,又走進螞蟻巢將已搬好的食物拿出,排著隊消失在大雨中。

  螞蟻,團結友愛的小生命啊,我們要學習它們這種精神。

觀察螞蟻日記 篇5

  6歲時,有一次我正在樓下玩耍。忽然,天空中烏雲密佈,凜冽的寒風呼呼的刮,我的小手凍的冰涼冰涼的。眼看著,傾盆大雨將要來臨,而我卻傻乎乎地蹲在地上,猜猜我在幹什麼?哈哈,我正仔細地觀察螞蟻。我用手撓撓小腦袋。“咦!怎麼這麼多螞蟻?真奇怪,它們身上揹著白乎乎的東西是什麼呀?我懷著好奇心,用小手摸了摸其中一隻螞蟻,剛捱到,那隻螞蟻就驚慌地逃掉了,我樂得拍手叫好。真膽小”!我的心被這群螞蟻深深吸引住了。

  “轟隆。轟隆”,雷聲十分震耳,天色變得越來越暗,那群螞蟻跑得越來越急,這一陣陣雷聲讓我毛骨悚然,可是我還是堅持下來,想看個究竟。我蹲在那全神貫注地看,凍鎝直打噴嚏,腦子裡不斷出現螞蟻搬家的畫面。突然我想到了快下雨時,人們匆忙回家的情景,這不是一個道理嗎?我挺高興,因為這畢竟是我自己想出來的。但一想,它身上背的又是什麼呢?這還得我進一步觀察。這時,老媽跑到我身邊,抱著我,一邊往樓上跑一邊說:“哎呀,你可把我嚇壞了呀!你在那幹嘛呀?我可擔心死了。”

  回到溫暖的家,我坐在沙發上氣喘呼呼地問老媽:“螞蟻在下雨前背的東西。是什麼呀?”老媽拿來較厚的衣服,讓我換上,然後說:孩子,它們運糧食呢!因為下雨,吃的不好找,那個小洞就是巢,它們正在往裡搬糧食。下次千萬不要幹這種傻事了!我恍然大悟:“奧!原來如此!”

觀察螞蟻日記 篇6

  一身黑亮的盔甲,兩根細長的觸角,湊成黑色的勇敢的小生靈--螞蟻。

  每當漫步在金色的校園,便會發覺幾個小小的“!”從我腳旁繞過,那就是螞蟻。它似乎沒有意識到身旁的龐然大物,仍舊慢悠悠地散步,那傲慢的步態不由刺動了我的自尊心,小小的螞蟻竟敢在我面前擺架子。不必發生流血的事件,只須用根小柳條輕輕地在它那兩根“天線”上撥動一下,它便會嚇得四處亂闖。這時我就會覺得像戰勝了什麼強大敵人一般興奮,不過它畢竟是一隻小小的螞蟻呀。

  也許由於我的頑皮,竟然和那麼善良、那麼弱小的螞蟻發動什麼“戰爭”,這對它顯然是不公平的。但自從我看了一則有關螞蟻的趣聞之後,就不禁對這小生靈產生一種敬仰的情感。這則趣聞就是:世界上什麼動物力氣最大?答案是螞蟻,由於螞蟻能夠背動比自身重量重6倍的物體。

  即使比螞蟻重100倍的重物對於人來說也不過是舉手之勞,但對於小螞蟻來說就是要完成一項偉大的工作了。小生靈啊小生靈,沒想到你小小的身軀竟蘊藏著如此巨大的.力量。隨遇而安,遼闊而肥沃的大地就是螞蟻舒適的家。一個個小生靈結合成了螞蟻這個強大的家族。工蟻、蟻王,各盡所能,但並不“按勞分配”。工蟻成年累月辛苦勞作,侍奉蟻王,餵養幼蟻,直到心衰力竭地死去,而蟻王卻作威作福,過著養尊處優的生活,真是太不公平了。我不免為工蟻的命運鳴不平,真希望有一天和平的陽光能照進黑暗的蟻穴。

  這就是我喜愛的黑色的小生靈--螞蟻。

觀察螞蟻日記 篇7

  螞蟻,是大家最熟悉但是的昆蟲。但是你們都理解螞蟻嗎?螞蟻為什麼不會迷路呢?

  帶著這個問題,我查閱了一些書籍。書上說,螞蟻從蟻穴出發到達目的地後,沿途會留下一些氣味,回到蟻穴。用觸角相互碰一下,通知其他的螞蟻。科學家以前就這個問題作了一個試驗。科學家先確定一隻螞蟻,將他沿途到達目的地的地方用力擦乾淨。當這隻螞蟻回到時,在被擦去氣味的地方突然間停了下來。原地邊轉圈邊尋找著什麼。從而得到螞蟻是靠氣味來辨別方向的。

  我為了證實這個結論,我做了個試驗。我首先準備了一個十釐米左右的細小樹枝,在樹枝的一頭放上一個誘餌——小糖果。我把這個裝置放在一個蟻穴附近。不一會兒,有一隻螞蟻出來探路了。我把他引上木棍後,他到達了糖果的地方,彷彿在聞一聞、嗅一嗅。我趁此機會將木棍的中斷部分截下一釐米的木棍。當這隻螞蟻回到的時候,就在被截去的地方左轉右轉,就是找不到回家的路。

  過了一會兒,我又重複了上面的試驗,螞蟻仍然沒有找到回家的路。透過這兩次實驗,我最後明白螞蟻為什麼不會迷路的秘密了。原先螞蟻是根據氣味來辨別方向的。

  科學知識就在我們的身邊,只要我們仔細觀察,用心思考,必須會有很多新奇的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