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瀋陽故宮作文彙編8篇
無論是在學校還是在社會中,許多人都有過寫作文的經歷,對作文都不陌生吧,作文是一種言語活動,具有高度的綜合性和創造性。相信許多人會覺得作文很難寫吧,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瀋陽故宮作文8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瀋陽故宮作文 篇1
在暑假裡,我們去了瀋陽故宮。
我們從大清門進入故宮,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崇政殿,威武而又莊嚴的崇政殿是黃色批閱奏摺的地方,我彷彿看到一個勤政愛民的好黃色在深夜還在批閱奏摺,身邊點著一支快要燃盡的蠟燭……離開崇政殿我看到“紫氣東來”四個大字,原來這是鳳凰樓---皇帝讀書的地方。
走進一看,下面一共有二十四個臺階,象徵著一年的二十四個節氣。皇上每天都在上面走非常多次,代表著長壽。登上鳳凰樓,放眼四望,莊嚴的故宮建築群別緻地坐落在周圍,真有股居高臨下的感覺。過了鳳凰樓,我們來到後宮,這是皇上和妃子居住的地方。這裡住過著名的孝莊皇太后,現在看這裡的設施非常簡陋,待再當時是老百姓不可奢望的。穿過後宮,來到大政殿,這是故宮政治權利中心,皇上和大臣都在此辦理國家大事。大政殿有八扇窗戶,黃色辦公時要全部開啟,代表八面來風、八方歸一。從整體看,大政殿的外形就像一個蒙古包,有著濃郁的滿族氣息。
轉過大政殿,來到後花園,這裡亭臺樓閣,池館水榭,映在青松翠柏之中,假山怪石,花壇盆景,藤蘿翠竹,點綴其間,讓人流連忘返。走累了,也捨不得離開,踏著見證歷史的石板,乘著百年大樹的陰涼,感受著歷史的變遷,文明的傳承,真是人生一大樂事。
故宮我為你驕傲!
瀋陽故宮作文 篇2
在中國,有兩座建於古代的帝王宮殿中的著名博物館:一座在北京紫禁城裡,另一座就是作落在瀋陽的故宮。
來到瀋陽明清古城,我和媽媽看到了一處金瓦紅牆交相輝映,宮殿樓閣高低錯落的古代建築群。
她至今已經經歷了300多年的滄桑歲月。
遊瀋陽故宮建築群可以分成東,中,西三路。
我和媽媽也是按這樣路線遊覽的。
東路是努爾哈赤時期的大政殿和十王亭。
中路是皇太極時期的崇政殿,鳳凰樓,御花園……。
西路是乾隆時期的文溯閣……。
一路遊覽下來,最感興趣的是鳳凰樓!因為它是當時最高的建築物,皇帝可以在此看日出,宴請大臣!它的24節臺階代表24個節氣!
還喜歡大政殿和十王亭!導遊阿姨說大政殿會集了滿,蒙,漢的建築風格。盤龍柱是漢族風格,臺階是滿族風格,八角亭的上方龍頭有彩色的大力士是蒙古族的風格!八根柱子表示四面八方都平安無事!
媽媽告訴我是正藍旗,我在十王亭中找到了正藍旗的亭子。媽媽還給我講了為什麼滿族人不吃狗肉和把烏鴉視為神鵲的故事。
今天我可長了許多知識啊!下次我可以給你們當導遊了!哈哈!
瀋陽故宮作文 篇3
在一個陽光明媚日子裡,我們一家四口來到了瀋陽故宮,故宮是由清太祖努爾哈赤和清太宗皇太極建立並使用皇宮,瀋陽故宮是清王朝奠基地,它佔地六萬多平方米,有古亭建築百餘座。
首先,我們穿過大清門,參觀了翔鳳閣和飛龍閣。來到了皇帝上朝地方?崇政殿,它是在皇太極時期建造,裡面可真是金碧輝煌,正中間擺放是金漆雕龍紋寶座屏風,兩旁擺是掐絲琺琅三足爐,前面還有兩條金龍彎曲纏在金柱上,可真有皇家豪華,貴麗和氣派。接下來,我們到了鳳凰樓,這裡是皇帝飲酒作樂地方,三樓是觀景用,據說鳳凰樓原來是瀋陽最高點。
穿過鳳凰樓,我們來到了當時所謂“後宮”,原本想這裡很大,是富麗堂皇,結果到了才知道,這裡只有五間房子,正中間是清寧宮,原來皇后住地方,裡面雖然寬敞,但是和佛堂一樣,根本沒有電視裡拍那麼華麗,並且做飯也在裡面,沒有什麼御膳房。清寧宮真是樸素呀!我感嘆到。出了清寧宮,我們來到了莊妃住過永福宮,裡面有一個木製搖籃,是順治小時候,十分精緻。在永福宮對面,就是莊妃姐姐海蘭珠衍慶宮,裡面陳設和永福宮一樣。
參觀完後宮向東走,我們便來到了大政殿,它是在清太祖努爾哈赤時期修建,原來上朝參政議政地方,它外形像座八角樓,裡面空氣十分潮溼,中間放是鹿角椅,旁邊放著白玉雕玉蘭花插,牙雕洛神賦小插屏,都十分名貴。大政殿前面,是十王亭,分別是左王翼亭、右王翼亭、鑲旗黃亭、正旗黃亭、鑲旗紅亭、正旗紅亭、正旗藍亭、鑲旗藍亭、鑲旗白亭和正旗白亭。
參觀完後,我不禁感嘆到,這座關外紫禁城,儲存完好,有著獨具特色宮殿建築和珍貴歷史文物,難怪享譽華夏,蜚聲世界。
瀋陽故宮作文 篇4
我家住在懷遠門外不遠的地方,在懷遠門裡就是瀋陽故宮。每次去興隆大家庭玩,總能看見故宮那深紅色的牆,黃色的瓦,房簷上的小獸,略顯笨重的門及門上的獸頭環。據說瀋陽故宮是清朝皇帝的家。我有時會猜想,皇帝的家是什麼樣的呢?我的家不大,兩室的小屋,很溫暖。皇帝的家有多大呢?是不是也很溫暖呢?那裡究竟住過那些人,發生過什麼事情……。終於前不久學校帶我們參觀了瀋陽故宮,揭開了她那神秘的面紗。爸爸知道了還給我買了本關於故宮的書。從書中我還知道了很多關於故宮的知識。
現存的瀋陽故宮佔地近60000平方米,共有建築114座,依據坐落方位和使用功能劃分了幾個不同的區域。我們從故宮的正門—大清門進入故宮,首先看到的是崇正殿,書上說這裡是清太宗皇太極辦公的地點,就是皇帝上朝,舉行國家典禮,召集大臣商議國家大事,接見外國使臣,舉行會議的地方。可以想象當時是多麼壯觀。就是在這裡皇太極和他的大臣們做出了多少個決定,使中國的歷史車輪向著明亡而清盛的方向前進。進入崇正殿內部,室內的柱子下部為紅,藍,白三色相間的海水圖案,上是騰飛的金龍,周圍點綴火焰和雲朵屋樑上繪著各種各樣的花草。每一條龍都雕刻的栩栩如生。使人感到即高貴又祥和。經兩個側門繞過崇正殿,在它的後面的高臺上就是故宮的內廷,那裡是皇帝和他的后妃居住的地方。據書上說滿族人是個騎射民族,過去在山區居住,所以瀋陽故宮的建築保留了其建於高處,即利於守衛,又利於瞭望的建築特點。中間是清寧宮,兩側還有6個配宮,
每個宮殿內都有小火炕,炕上還放著火盆和小炕桌,有的屋內還吊著小悠車,聽母親說她們小時候也住火炕,孩子也住在悠車裡,看到這裡才真正像我們的家一樣,給人以溫馨的感覺。瀋陽故宮很大,這裡是中路,還有東路,書上說那裡建築更早,始建於努爾哈赤時期,那邊有一個大政殿,十王亭,鸞駕庫,奏樂廳等建築,大政殿的屋頂是八角形的,很有趣。總觀故宮,它的每個建築的房脊上都有小獸,形態各異,有的像張嘴大吼,有的像在眺望遠方。很多牆壁上,柱子上都刻著各種浮雕,盤龍飛鳳,麒麟怪獸,立體的雕琢使我驚詫於古人怎麼這麼聰明,這麼多的能工巧匠,巧奪天工。
瀋陽故宮參觀完後,我的感觸很深,一座建築的本身不會說話,但它卻在無言中告訴我們了一段歷史,傳承了一個民族的文化。爸爸說瀋陽故宮已經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我們應該保護好它,世世代代。
瀋陽故宮作文 篇5
我是一個快樂的少年,我去過的地方就像來來往往的車輛數也數不清。比如美麗的長城,雄偉的張家界,高大的西華山,它們我快樂和傷心,最讓我難忘的是壯麗的瀋陽故宮。
上個暑假,我和媽媽一起到了瀋陽故宮。我們一同走進了故宮,我們來到故宮中心的高臺上,從哪可以看見整個故宮,那裡視線很好,向前看,可以看見後宮,那些房子連綿起伏,好像一座座山。邊有門和馬休息的地那裡的房子金光閃閃很漂亮。我從右邊看到一個大柱子,我感到奇怪,我們來到柱子旁,導遊說:“你們猜,我是什麼。”我一看,有幾個洞,底下是廚房,對了是煙囪,我猜對。它是用一塊塊石頭推成的,那時沒有切割機,要找到合適的石頭不容易,它大約有7、8米高。那些石頭滑滑的,石頭是人工搭成,沒有用任何的東西固定,那可是一個大的工程了,我被眼前的景物驚呆了。
這就是壯麗的瀋陽故宮,在這裡我看到了古代人們智慧的結晶,在這裡我找到了快樂,但願下次我還能再來。
瀋陽故宮作文 篇6
瀋陽故宮佔地6萬多平方米,有樓臺殿閣各式建築70餘座,由20多個院落組成,總計房屋300多間。故宮按自然佈局分為中路、東路和西路三部分。
中路:是太宗皇太極時期的大內宮闕。南端是大清門,也是故宮的正門。向北依次是崇政殿、鳳凰褸、清寧宮,它們都排列在一條中軸線上,兩側還有一些對稱式的附屬建築。
大清門是日常朝會時文武大臣侯朝的地方,也是清太宗接受群臣謝恩之處。明朝著名將領洪承疇降清後,就從此門進入,受到皇太極的接見。大清門東側這處建築叫祖廟,祖廟是愛新覺羅家族祭祀祖先的地方,因是天子的祖廟也稱太廟。
崇政殿前,東西各有五間廂樓,東為飛龍閣,西為翔鳳閣。殿後是一個院落,院正北有一座高約4米的高臺,臺上是皇太極極其后妃的寢區。沿臺階走上去便是一座金碧輝煌的高樓鳳凰樓。它的原名叫翔鳳樓,直到1743年才有鳳凰樓之稱。鳳凰樓是清寧宮的門戶,也是皇帝策劃軍政大事和宴筵之所。它與崇政殿同期建成,康熙二十年重修。樓為三層,是三滴水式建築。每層深廣各三間,周圍有迴廊,下層的門洞是聯絡臺上臺下的道。風凰樓既是後宮的大門,又是整個宮殿建築的制高點。在樓上觀看日出,極為美妙。所以鳳樓曉日、鳳樓觀塔是沈城著名的景觀。鳳凰樓正門上額的紫氣東來金字橫匾是乾隆皇帝的御筆。
清寧宮兩側是東西配宮,東配宮有關雎宮、衍慶宮;西配宮有麟趾宮和永福宮。東西配宮均為皇太極和妃子們居住之所。清寧宮西北角有一根由地面壘起,低於屋背的煙囪,人們從正面是看不見的。從清寧宮這一系列建築中,我們可以發現瀋陽故宮的兩大建築特點:一是儲存了濃厚的滿族特色即口袋房、萬字炕、煙囪豎在地面上。二是宮高殿低,清寧宮及其四所配宮均高於皇帝議政的崇政殿和東路的大政殿。這是因為清朝奪取政權前,滿族是一個牧獵民族,受生活習慣的影響,把居住的地方建在高處,以防野獸和洪水的侵襲。這與北京故宮恰好相反。
瀋陽故宮作文 篇7
星期天我和老媽還有姥爺一起去了瀋陽故宮。去故宮之前老媽給我講了故宮的歷史,我對故宮已經有了初步的瞭解。可是到故宮聽講解員們的`講解才知道故宮裡有這麼多鮮為人知的故事。我現在就給大家講一講故宮裡的有趣故事。
第一個是“八字”的故事。故宮裡的建築最特別的要數它的門和柱子,他們都是下寬上窄的成八字形,崇政殿外有十個亭子,一邊五個亭子,兩邊亭子排列成外八字。滿族人為什麼喜歡八呢?因為滿族人是少不了八旗的,靠著八旗的力量贏得了天下。
第二個故事是關於清朝“清”字的來歷。原來清朝的“清”是這個“青”,代表著從草原來的民族。後來努爾哈赤在跟明朝打仗的時候發現明朝的“明”是日月“明”,在五行中代表“火”的意思,而“青”代表草,火可以燒草,這怎麼能打敗明軍呢?努爾哈赤就非常聰明的在“青”字邊上加了三點水,就成了後來的清朝了。也就有了故宮鳳凰樓三層樓的故事,每一層代表一滴水,三層代表三滴水。水大可以滅火。
第三個是殿低宮高的故事。瀋陽故宮為什麼宮高殿低呢?第一因為他們是馬背上的民族,努爾哈赤先打仗後有家。第二個原因是滿族人有這樣一個習慣,他們長期在草原上生活,為了防止野獸的襲擊,所以把住處修得很高。到故宮以後,他們把這個習慣保留下來,把宮建在了高處,把殿建在低處。而北京故宮正好相反。還有一件事就是努爾哈赤在接見大臣的時候是坐在炕上的而不是坐在龍椅上的。
這就是遊瀋陽故宮帶給我的收穫。拉幕吧故事講完了。
瀋陽故宮作文 篇8
在我的記憶長河裡,翻騰著生活一個一個小小的浪花。忽然一個浪花拍打在岸邊,原來是我那次遊瀋陽故宮的旅行又一次浮現在我的眼前。
我們一家人去瀋陽故宮遊覽。剛一進大門,映入眼簾的是幾個蒼勁有力大字刻在一塊古樸大方的棕色巨石上,上面刻著“清故宮博物院”幾個字,下面還有英文翻 譯。再往上看,喲,這還是世界文化遺產呢!一棵翠綠欲滴的蒼松立在它的後面,更顯得這巨石無比壯觀。
我們再往裡走, 一個金碧輝煌的古代建築矗立在這裡。從外形看好像個飛簷斗拱的亭子。我走近了看,亭子間還刻著別具一格的扶手,中間還精緻地刻上了花鳥魚蟲等圖案,顯得栩 栩如生,我不由得讚歎古人的工藝技術高超。從臺階走上去,兩個火紅的大柱子立在地上,兩條金色的龍盤旋在上面,威風凜凜,張著大嘴,彷彿要把樓宇吞掉似 的。紅色的木門上刻著金色的圖案。金色的琉璃瓦頂蓋顯得它更加氣派!
這時,我著見兩個“古人”站在不遠處,我心頭一驚緊忙跑過去看,哈哈……他們的牛仔褲暴露了身份,原來是參觀遊客一個扮皇上,一個扮隨從,還真挺像,遊人的笑聲在空曠的庭院裡迴盪。
隨後,我們走到皇上住的宮廷後面。這裡同樣也是富麗堂皇。青灰色的光潔的地磚,一片綠草如茵,許多生機勃勃的樹,許多奇形怪的大石頭......真是個美 麗的後花院。在這裡能隱約看到宮廷一角,金色的屋頂。閃爍著光芒的琉璃瓦,六隻從大到小排列的麒麟,翠綠的邊緣,一切都是那麼的古香古色,典雅大方。
最後,我們一家戀戀不捨地離開了瀋陽故宮。曾經的燦爛,現在的輝煌,我永遠美好的記憶還是這次難忘的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