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故宮作文錦集7篇
在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作文吧,作文是人們以書面形式表情達意的言語活動。還是對作文一籌莫展嗎?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故宮作文8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故宮作文 篇1
今天我參觀了金碧輝煌的故宮。
我們首先參觀了太極殿,那裡的瓦塊塗滿了金粉,就像一塊塊金條。到了保和殿,它的紅磚上還有古代人留下的痕跡。太和殿裡有許多寶物,第一件是用黃金做成的磚塊,第二件是18個不同樣子銅鼎,最後一件更神奇了,它是皇帝的寶座,上面有一個龍頭,龍頭的嘴裡含著一顆珍珠。除了皇帝,其他人坐上去會被上面的珍珠砸死。故宮裡還有很多很多的宮殿,很多很多的寶物,看得我眼花瞭亂。
故宮作文 篇2
八月的北京,又幹燥又炎熱,陪朋友一起又一次走進了故宮。
這一次遊故宮跟以前的每一次都不一樣,我們是選擇下午去的。這是我從來沒見過的奇異的故宮。西斜的太陽投射到故宮的建築群上,給故宮帶來了長長的影子,長得足以邁過廣場,再爬上下一道東牆;長得足以越過宮牆,再跨過深巷,投到那邊的廂房。行人漸漸散去,輝煌的故宮在明暗交輝中顯得神秘和滄桑。
下午兩三點以後的太陽雖然越來越溫和,可是地面經過一天的積溫,卻是一天最熱的時刻,我汗流滿面的,磨蹭著想找個地方坐下來休息,同行的夥伴取笑我說:“這就怕熱啦?!想當年那些宮女也一樣歷經炎熱,宮女們都沒有埋怨呢。”我禁不住笑起來,再接著一想,同伴說的還是有一定的道理。遙想多年以前,那些嬌滴滴的皇后、宮女,在享受榮華富貴的同時,一定也避免不了春夏秋冬的輪迴,嚴寒酷暑,她們同樣無一不經歷。
我試著從心裡感受一下皇宮的歲月,我如同宮女一樣,一樣地穿過這一道深巷,一樣地路過這一道宮牆,一樣地揭開這一簾門紗,一樣地在御花園裡留下嬉戲的足跡。就為試著去尋找一下,當年那一顆顆年輕的心,她們在夕陽下的故宮裡,是怎樣度過她們崢嶸歲月的,其實後來才發現我永遠無法去解讀她們。夕陽下的故宮,輝煌而帶著淡淡的淒涼,我在想,隨著遊客漸漸散去,深夜的故宮該是怎樣的一個寂寞。這裡曾經有著多少美麗、輝煌、悲傷的情節,緣深緣淺地歷經了多少愛恨情仇。在這個豪華的宮殿裡,多少皇權似山,多少美人如玉,一個朝代開端於另一個朝代的結束,歷史改不了更替的規律。
我無法從內心去詮釋這個偉大的民族的故宮裡那些精彩的往事,這裡曾經是輝煌的故居,這裡曾經是快樂的家園,這裡塵封了無數動人的傳奇,這裡依舊是我們一代代人的悠遠永恆的夢鄉,讀不完的家常。
故宮作文 篇3
今天,咱們史家小學的5·9班榮幸地代表全校學生去參加博物館日活動。本次目的地是一座宏偉的博物館——故宮。
首先咱們進行了博物館日活動講座。講座的內容多姿多彩。先講解了鐘錶館,裡面有許多展品:有金碧輝煌的象拉戰車、有神奇的向上滾鍾、還有最能體現出古人智慧的機器人寫字,我也最喜歡它,它僅僅是一個鐘錶,表上的機器人卻能寫出兩行毛筆字,據說它的創作過程持續了好幾年,這實在是太神奇了!故宮遊記
然後咱們主要講了珍寶殿。那裡隱藏著千萬億的財富故宮遊記。為什麼說有那麼多的財富呢?因為它裡面的珍寶個個價值連城,甚至是無價之寶。就說皇后的頭冠吧,就用了九百多顆珍珠三百多顆紅寶石以及表面上覆蓋了翠鳥的羽毛,你能說那不是無價之寶嗎?
該到講座的放鬆時間了!故宮遊記咱們兩校各顯才藝:先由他們表演了京劇,唱得跟成年人差不多,細小的嗓子裡竟能爆發那麼洪亮的聲音,還有腔有調。咱們也不甘示弱,由近十名同學現場表演書法,有楷書、有隸書、有草書……還伴隨著美妙的音樂。等“小書法家們”都寫完了展示的時候,贏得了大家的讚許,他們露出了會心的微笑。他們可在表演之前辛苦的練了一個星期。在有獎競猜中,咱們學校派出了六個人,他們學校派出了十八個人,分別進行競猜。我校以一分的成績戰勝了他們故宮遊記,畢竟重在參與,給了咱們參賽者每人一個獎品。
咱們參觀了一會兒故宮就依依不捨地走出了它的大門故宮遊記故宮遊記。我沒想到故宮會這麼有意思,下次我還會來的。
故宮作文 篇4
今日陽光明媚,萬里無雲,到瀋陽旅遊的我們有幸參觀了這座工業城市中的“中國第二故宮”。
瀋陽的故宮實際上是清朝入關前由清太祖努爾哈赤、清太宗皇太極建造的皇宮,是中國現存完整的兩座宮殿建築群之一。瀋陽故宮佔地6萬平方米,與北京故宮72萬平方米的佔地面積,簡直是天差地遠。但比起北京故宮的殿宇巍峨,富麗堂皇,瀋陽故宮則更顯玲瓏有致,風格獨特,結構緊湊,比北京故宮千篇一律的雕樑畫棟更具特色。
瀋陽故宮最獨一無二的'宮殿就是大政殿。這個宮殿是一個融和了四種民族元素的建築。它的屋頂是八角攢尖頂,屋頂和屋簷組合在一起,看上去就像是皇帝頭上戴的帽子一般。表姐開玩笑地說:“如果我們去和這個大政殿合張影,就相當於把清朝皇帝的帽子帶回家啦!”
這一妙言反大家逗得捧腹大笑。隨後,我們進入大政殿內部參觀。只風宮殿正中央有一個金碧輝煌的高臺,高臺上設有一個雕刻著龍鳳、祥雲等圖案的精美龍椅,龍椅在陽光的對映下,表面的鍍金層閃著金光,異常耀眼,恍惚中我似乎看到了清太祖努爾哈赤坐在龍椅上,目光炯炯,野心勃勃,那銳利的眼神如同刀鋒一般,他遙望京城,彷彿又在醞釀著一個新的作戰計劃……
“喂,我剛才聽了導遊講解,很有意思哦!”表妹的一聲“呼喚”把我從無限沉思中拉回現實世界。還沒等我反應過來,(她)就不由分說地拉著我,帶我去聽導遊講解。“你們看,”導遊指著大殿內環繞著龍椅並支撐著大殿屋頂的幾根琉璃柱。“這幾根裝飾著精細、華美且具有象徵性圖案的琉璃柱,是典型的滿族風格。”隨後,她又領著我們來到大殿門前,“大家知道這座宮殿的哪個地方是按漢族的建築風格來建造的呢?”
於是,眾人冥思苦想,卻得不到答案。導遊見狀,便揭開謎底:“答案就是大殿門前的兩根高大、刻有巨龍的紅漆木柱。中國古代有‘以龍為天’的說法,所以在兩根擎天柱上分別刻上一條巨龍。大家注意門前漢白玉臺階和欄杆上的花紋,這就是藏傳佛教的圖案了。”
“還有一種民族元素呢?”我不禁提問。“大家仔細觀察,會不會覺得大政殿的結構有點像蒙古包嗎?”說罷,我們都恍然大悟。“原來大政殿既有滿漢之風,又有藏式花紋,還有蒙古式結構,不知是出自哪位能工巧匠之手?沒想到古代的人們所掌握的技術已如此高超,並應用(得)如此純熟,真是難得!”我不禁暗自讚歎。
瀋陽故宮,真是瀋陽市一顆燦爛的明珠,藝術的瑰寶!
故宮作文 篇5
各位遊客:
大家好!歡迎來到北京故宮,我叫王嘉一。非常榮幸能為大家提供服務,希望在我的陪伴下,能讓您度過愉快的一天。現在讓我們一起去領略世界遺產--北京故宮。
故宮,又稱紫禁城,是明清兩代的皇宮,故宮是世界現存規模最大最完整的古代木結構建築群。它始建於明永樂四年(公元1460年),共有24位皇帝先後在此登基。紫禁城佔地72萬多平方米,共有宮殿9000多間。
我們現在站的位置是故宮的太和殿。故宮裡最吸引人的建築是三大殿和三大宮。故宮三大殿:太和殿是最富麗堂皇的建築,是皇帝舉行大典的地方;中和殿是皇帝去太和殿舉行大典前稍事休息和演習禮儀的地方;保和殿是每年除夕皇帝賜宴外藩王公的場所。故宮三大宮:乾清宮、慈寧宮、坤寧宮,是皇帝處理日常政務和帝后及其年幼子女居住的地方。大家遊覽故宮應注意,一是欣賞豐富多彩的建築藝術;二是觀賞陳列於室內的珍貴的文物。它標誌著我們祖國悠久的文化傳統,顯示著五百多年前匠師們在建築上的卓越成就。
現在大家可以自由參觀,一定要注意保持故宮環境衛生,一小時後在故宮後門集合,請準時哦!。
故宮作文 篇6
故宮,大家都聽過這熟悉的名字,光是聽,估計大家都親身遊覽過故宮,很遺憾的,我去過故宮,真是書上說的那樣,我你們讀了《故宮博物院》彌補遺憾。
黃傳惕用平實的語言,描繪了故宮的宏偉,猶如身臨其境。
這篇文章主要寫了故宮的位置,歷史,和古代建築的地位,總體佈局和藝術風格,讓對故宮大致的。還介紹了故宮的特點,以保和殿後面的小廣場為界把故宮分為前朝和內廷兩部分分別加以說明。前朝主要介紹“前三殿”,先介紹殿前建築。以一遊覽者的眼光介紹了向後的遊覽故宮所的。,以總分的說明順序依次介紹了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接著介紹了後三宮:乾清宮、交泰殿、坤寧宮,分別介紹了的作用。接著總結介紹後三宮的彩畫圖案。遊覽完觀全景,從景山離開故宮的旅行。讓去過故宮可以領路到故宮的奇特和文化底蘊。
故宮作文 篇7
今天我參觀了金碧輝煌的故宮博物院,我們從天安門開始行程,先後經過端門、午門,進入故宮。順著北京的中軸線一直往裡,我們走過金水河橋,穿過太和門。
一座雄偉古香古色的建築出現在我們的眼前,這就是我們熟悉的金鑾殿了,是古代皇上朝見臣子大臣、舉行盛大儀式的地方,金色的琉璃瓦房頂向我們展示著幾百年來皇家的恢弘氣派,硃紅的大門那樣的莊嚴肅穆,又透露著幾分威嚴。精巧的雕樑畫棟以藍白為主,加上紅黃顏色,樸素又不失高貴,將整個大殿襯托的高雅富貴。站在這裡,看著那威武的銅鑄雄獅,撫摸著帶有龍鳳祥雲圖案的漢白玉欄杆,心緒也不禁隨著那斑駁的石板路飄向了遙遠的古老的年代,文臣武將們穿戴著頂戴花翎、錦繡華麗的官服整齊的站立,一代天子就坐在這大殿之上接受百官們的朝拜。多麼壯觀的場面!想到這我心裡也激動起來。
與金鑾殿的壯麗相比,御花園就多一些秀麗。不過這裡的一草一木都歷經百年的滄桑歷史,不管是那蒼勁高大的古樹,還是那造型別致的假山都記錄著歷史的興衰。
下午我們去了皇家祈福祭天的地方——天壇,天壇的頂部最有特點,由三個巨大的藍色圓錐形搭成,很像三頂明清時期大臣們的帽子摞起來。內部有四根雕刻著金色花紋的大柱子支撐,代表四季五穀豐登。四周有2根硃紅的柱子圍繞,代表一年12個月。仰望天壇圓錐塔頂在藍天的映襯下,華貴莊嚴忽然感到上天的有無比的神力,讓人敬畏,而人類是多麼渺小啊!
結束了北京之旅的第一天,我被這座具有悠久歷史的城市征服了,我深深地感到中國歷史文化的博大與精神。祖國的偉大不僅在於現代科技的發達,更在於她的古老厚重與莊嚴!人們習慣於把祖國比作母親,但我卻覺得他更像是一位歷經蒼桑,卻愈發睿智從容的老者,正邁著他穩健的步伐行走於世界的東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