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觀後感> 七彩光和果娃娃觀後感

七彩光和果娃娃觀後感

七彩光和果娃娃觀後感

  昨天,觀摩了我園陸老師執教的音樂活動《七彩光和果娃娃》,活動中,陸老師的教學激情以及隨機應變能力都令我折服。

  相對來說,音樂活動是大多數教師很難把握的活動,也曾觀摩過一些音樂活動,發現了一些音樂公開課出現的需要我們推敲的地方,結合陸老師的這堂課,想與大家一起探討。

  一、活動目標是否適宜?在音樂活動中,大多數老師會將目標定位於“學唱歌曲”,這當然毋庸置疑,但是,“學唱”僅僅是學會記住歌詞嗎?答案是否定的。不同年齡段的孩子學唱的'內容應該不一樣。大班孩子的學唱應該還包括一些音樂技能的掌握,如:附點、節奏、休止等。《七彩光和果娃娃》這首歌曲的特點是歌唱、唸白相結合,那麼,唸白部分的節奏掌握、休止符運用、輕快演唱是否可以作為活動的目標呢?

  二、圖譜的完整出示是否有必要?在這個音樂活動中,教師為了便於孩子們記住歌詞,把整首歌曲用圖譜來表現。但我認為,圖譜只適合具體形象的歌詞,比如:“橘子、香蕉等”,這些用圖片表示的話一目瞭然。但有些抽象的歌詞,如“光寶寶溜下地”等,就很難用圖片來表現。聰明的老師會想盡辦法來畫圖片,並告訴他們 “這代表什麼?”由於圖片不直觀,孩子們看到後還要想一想 “這是什麼?”,才能記起歌詞。那還不如直接講解歌詞來的爽快、有效。所以,我想,像《七彩光和果娃娃》這樣的活動,教師的重點在於歌曲的唸白部分,那麼,唸白部分的圖譜是需要的。其它部分老師經過講解,孩子們理解了也就可以記住了,不必大費周章地全部使用圖譜。

  三、幼兒主體性是否體現?這可能是所有公開課的弊端。特別是借班上課的公開課,由於對孩子們不熟悉,老師們為了使課堂萬無一失,往往採取保守策略。包括目標定位的下降、開放性提問的減少、師幼互動的侷限等。在整個活動中,老師有很多放手的機會,但都沒有敢放手。比如:在學唸白時,可以讓孩子們自己發現“前面兩個水果都是兩個字,最後一個水果是三個字”。也比如:在分角色演唱時,老師不必安排,孩子們完全可以自主選擇唱歌唱部分還是念白部分。

  以上看似振振有詞的反問僅供參考,還有待於各位老師批評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