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觀後感> 家校共育立德樹人觀後感(通用13篇)

家校共育立德樹人觀後感

家校共育立德樹人觀後感(通用13篇)

  當認真看完一部影視作品後,這次觀看讓你有什麼領悟呢?為此需要好好認真地寫觀後感。在寫觀後感之前,可以先參考範文,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家校共育立德樹人觀後感(通用13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家校共育立德樹人觀後感1

  現在有很多家長都在感嘆小孩難教,其實如果家長們仔細觀察和思考的話,就會發現問題大多出在我們成人身上,而不是小孩子身上。下面轉一位教師的經驗,我們共同學習一下

  1.蹲下去

  這不僅指身體上的蹲下去,而是指心態上的蹲下去。有時候你提的很好的建議小孩不接受,一般的家長就會大發雷霆。其實,你應該考慮一下你的建議對於小孩來說是否合適。不妨換一個角度,從小孩的角度去想一想。一般的母親都喜歡逛商場,但小孩子不一定喜歡,為什麼?你蹲下去看一看,你就會發現:你看到的是琳琅滿目的商品,他(她)看到的是琳琅滿目的腿。你如果埋怨他(她)不聽話,你有道理嗎?所以,在小孩不聽話的時候,換一個角度去想,這樣,教育的效果可能會更好一點!

  2.走過去

  小孩為什麼不願與大人們交流,不僅僅是什麼代溝的問題,更主要的是我們這些成人總是以一種居高臨下的姿態出現,不願做他們做朋友。試想你整天擺出一幅長者的臉孔,以一種教訓的口氣,不停的抱怨,不停的責備。他怎麼會聽你的話呢?我開家長會的第一句話就是:請大家關上手機,認真的聽兩個小時;如果你連兩個小時都堅持不下來,你有什麼資格來責備你的小孩,要知道他(她)每天在教室裡要坐上x小時,不說學習,光只是坐都不好受,可是我們有哪位家長能體會小孩的苦處呢?

  我與自己的小孩是的朋友。我從不責備他,當然有問題的時候,我只是幫他分析產生的原因。所以我與小孩的關係很好,他也很樂意向我講一些他的趣事或苦惱,和我探討一些他這個年齡不懂的問題。這樣做當然不夠。我一星期,不管工作多忙,總是要抽出一兩個晚上的時間與他一起活動活動。比如,打球,散步,讀書,看電視什麼的。所以要想小孩與你交流,作為家長,必須學會與他成為朋友。

  3.放開手

  現在的小孩大部分是獨生子女,生活自理能力差是不爭的事實。怎麼造成的呢?還不是我們大人們的原因。在家裡,你什麼事都給他代勞了,他用什麼來鍛練自已的能力?而我們往往卻給自己找一個藉口:只要你學習搞好了,其他事不用你操心。這裡,我們恰恰忽視了一個重要的問題:生活的能力與學習能力的相通性,或者說相互促進性。一個自理能力強的人,就是一個做事有條理的人,也是一個思維有特點的人。這些素質表現在學習中,其潛力是無法想象的。所以我奉勸家長們儘量放開手去,讓小孩自己完成他自己的事。這樣對小孩是有百益而無一害的。

  4.多鼓勵

  一個人的健康成長總是離不開鼓勵的。我想這一點家長們都知道。關鍵是如何鼓勵,以什麼方式鼓勵,在什麼時候鼓勵。這些家長們未必都十分清楚。這裡有幾個誤區:第一,一味地強調物質鼓勵。小孩考好了,他提什麼要求都可以,考差了可能什麼也得不到了。第二,不適當的鼓勵。有些家長機械地認為,提倡鼓勵就是不管小孩做得怎麼樣,都是一樣的鼓勵。到最後,可能你的鼓勵對你自己而言都沒有什麼公吸引力。第三,從來不鼓勵。認為嚴厲可以讓小孩更好的成長。

  5.給自由

  一般地說,自由的空間更有利於個性特長的發揮。戴著鐐銬跳舞對小孩來說未免太過於嚴格了。處於生長髮育期的小孩,由於生理心理年齡的逐步成熟,他的自我意識也在不斷增強,他需要有更多的私人空間(尤其是13-18歲的中學生)、更多的個人自主權。因此,家長除了不能一一代勞他的日常事務之外,更要學會尊重他的自我空間,給他一定的自由選擇、自由安排的時間和權力。我們經常看到有些家長偷聽小孩的電話,盤問與小孩交往同學的情況,控制他學習的時間和學習內容,(比如晚上小孩學習時時不時地過去看他做什麼)等等。這些行為,在一定程度上是對小孩隱私的干涉、是對他的不尊重,效果往往會適得其反。如果嚴重的話,可能會傷害小孩的自尊,引起他的逆反心理。到這時,再來挽救恐怕就很麻煩了。

  6.作學生

  好為人師是人的共同特點。不僅大人有,小孩也有。過去我們總是以批評的眼光來看待好為人師,其實任何事都有正反兩面。在我們對小孩的教育中,如果較好的運用人的這種好為人師的思想,教育效果可能連我們都想不到。要提高小孩學習的積極性,方法是很多的。有時候降低一下我們家長的身份,做自己小孩的一名學生,其樂真是無窮呀!

  家校共育立德樹人觀後感2

  今天聽了一個關於家庭教育的講座,總結一下,寫一寫自己的體會。

  在父母教育孩子方面,可以從四個方面去做:

  1.身體的接觸

  在0-3歲,孩子是非常渴望與父母的身體接觸的階段,這就要我們多去抱抱孩子,親親孩子,還可以玩一些身體接觸比較多的遊戲,以此來給與孩子安全感。我以前有個同事,孩子在家裡由奶奶撫養,孩子有一個髒兮兮的布娃娃,時刻都要帶著它,也不讓洗。其實這就是沒有安全感的一個表現,孩子缺少父母的愛撫,缺少安全感,需要用一個東西來填補。

  心理學家研究認為,0-3歲的孩子如果超過兩個星期以上離開媽媽,那就請準備好請心理醫生的錢吧。這樣的說法並非危言聳聽,0-3歲的孩子的安全感直接影響著他們以後的人生。調查資料顯示,我國的“留守兒童”已達到6000萬以上,留守兒童的境況不需我多說,我只想說既然生了孩子就對她/他負責吧。

  2.全身心的陪伴

  現代社會由於女性社會地位的提高,以及生活壓力增大,使得很多女性在產假結束後,重返職場,只能在下班後及週末陪伴孩子。很多父母認為陪伴很容易,不就是在孩子旁邊待著陪著吧。他們一邊看手機,上著網刷著朋友圈,一邊對孩子說,去玩啊,去吧,去吧。這不叫陪伴,真正的陪伴是放下你的手機,全身心的陪著孩子玩玩具,講故事。孩子是最敏感的,你是在敷衍還是真心的陪伴,他們都可以感受得到。全身心的陪伴,會讓你第一時間瞭解孩子的變化,從而肯定孩子的優點,糾正孩子的缺點。

  3.語言的肯定

  多對孩子進行肯定,少批評。肯定並不是一味的說,你好棒啊,你真乖啊之類籠統的話。肯定孩子要具體,比如說,孩子今天把自己的玩具收拾整齊了,你可以這麼說,哇,今天的玩具擺放的很整齊,你這麼愛護它們,每一個玩具都很開心呢。總之不要一句真棒就完了。

  同樣,在以下三個方面,父母要注意:

  1.過度保護

  現在獨生子女比較多,小區裡一群玩耍的孩子後面總是跟著一群緊張的大人,孩子之間搶玩具了,發生爭執了,往往剛一開始,就被大人們給拉開了。其實,小孩子你推我一下,我推你一下,又能造成多大傷害呢?我們這種過度保護,只會讓孩子錯失和同齡人交際能力的發展。

  2.過度安排

  多度安排就是給孩子安排好一切,小到穿衣吃飯,大到愛好學業的選擇。我認為一方面是,父母覺得自己是過來人,以自己的人生經驗給小孩安排了自認為的生活。另一方面,有些父母將自己未實現的人生理想強加給了孩子。但是,孩子不是你,她/他雖然是你所生,卻不屬於你,請給她/他選擇自己人生的權利。

  陪伴孩子長大,參與孩子成長,過程是甜蜜又鬧心的。

  家校共育立德樹人觀後感3

  從我們呱呱墜地的那一刻起,我們便是一個集體中的一員——家庭一員。從那一天起,家庭、父母便與我們緊密相隨,我們也在那一刻開始了我們一生的學習,也是最重要的教育——家庭教育。我們的父母便成了我們最好的老師,在我們的人生中,家庭教育也顯得尤為重要。

  中國古語有:子不教父之過,說的便是孩子如果品行不好,一定與父母有關。其實,今天,當我們觀看法制節目時,那些少年犯們,絕大多數走上犯罪道路都與他們的家庭有關。

  我還依舊記得,中央電視臺某次播放的“法制線上”,記者走訪了北京部分少管所採訪了那些少年犯,他們中絕大部分都是在說:父母忙,不管他們,所以想到外面玩,就走上了這一條道路。其中有一位少年犯讓我記憶最深,那位少年犯因喝酒鬥毆而被拘留,他告訴記者,從前,他吸菸、喝酒,什麼事都做。記者看著這樣一位年僅15歲的男孩,覺得十分不解,為什麼這樣一個男孩會做如此多的不良行為?男孩說:他的父親與母親離異後,把他帶在身邊,而父親喝酒、吸菸成性,久而久之,他便學會了。

  聽著這一則訊息,不免讓我們震驚,在少管所中有如此之多的少年犯,他們就是因為父母的不良行為,使之走上犯罪的道路。也許有人說,他們中有絕大多數父母離異。其實父母離異並不會給孩子帶來多大陰影,哈佛女孩劉亦婷也是生活在單親家庭,可是她成為了一個優秀人才,並在2002年被哈佛大學錄取。她的母親是一位偉大的單身母親,從小,她的母親就從各方面培育劉亦婷,著重培養其身心發展。

  家庭教育對於我們每個人來說都是非常重要的,良好的家庭教育會讓孩子成為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優秀人才。良好的家庭教育,正確的家庭教育會讓孩子在今後更好的容入社會,與人相處,成為一名優秀的人。

  當今家長,是否該考慮一下教育方式,開展正確的家庭教育,做孩子的榜樣,從各方面教育孩子,使孩子成為一位優秀的人?家庭教育對於我們每個人來說必不可少。可以說成功,90%來源於家庭教育。

  家校共育立德樹人觀後感4

  英國作家薩克雷說過,“播種行為,收穫習慣,播種習慣,收穫性格,播種性格,收穫命運。”道出了培養良好行為習慣的重要性。我國思想家陶行知曾說“凡人生所需之重要習慣性格態度多半可以在六歲以前培養成功”。揭示了培養良好行為習慣應及早抓起的必要性。

  現在的孩子,大多數都是獨生子女,是家中的小太陽,家人對孩子的生活照顧得無微不至,給孩子吃的、穿的,幫孩子做一切需要做的事情,限度的滿足孩子的要求,從不在孩子面前說一聲:“不”。祖輩、父母過分的溺愛嬌慣,造成孩子以自我為中心,適應能力較差,任性,怕苦等問題。從開學初教師的上門家訪及調查問卷中發現,小班大都幼兒在家飯來張口、衣來伸手,不少家長很重視對幼兒的認知教育、智力開發,把幼兒行為習慣的培養則以“孩子還小”為理由而包辦代替或不予以糾正,在幼兒發展中存在著認知能力和行為能力不和諧性、不同步性。不少幼兒在表演節目時還很自信,但一旦讓他們去獨立完成一件簡單任務時,就顯得不知所措。有的幼兒尚未形成用餐、入廁、傾聽、玩玩具等方面的基本行為習慣,如果任由這一情況發展下去,幼兒行為方面的問題將越來越多,幼兒的不良發展將不可避免,對今後的一生都將產生不良的影響。

  3~4歲是培養幼兒良好行為習慣的關鍵時期,家庭教育和學前教育階段是幼兒形成良好行為習慣的重要時期,幼兒良好的行為習慣養成比知識的獲得更重要。而良好的行為習慣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事,要培養一個人良好的行為習慣,必須從小抓起。越來越多的事實證明,良好的行為習慣的養成要比知識的獲得重要得多,養成良好的習慣是一個人獨立於社會的基礎,又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人的工作效率和生活質量,並進而影響他一生的成功和幸福,可以說,習慣是體現一個人素質的重要方面。小班是幼兒從成人呵護中逐步走向獨立生活的重要階段。小班幼兒的許多行為尚未建立或定型,可塑性很大,因此,小班階段培養幼兒良好的生活、衛生習慣具有更重要意義。

  一、堅持“做中學”,在日常生活中培養幼兒的良好行為習慣

  1、日常生活中的實際練習對幼兒能力的提升、習慣的養成十分重要。經驗告訴我們:“會自理的孩子是做出來的,不會自理的孩子是寵出來的。”“做”要尊重幼兒的自主,如果總是怕孩子不會做或做不好,採取包辦代替,其實是剝奪了孩子的自主發展權,只會養成孩子的依賴性和膽小退縮的個性,不利於幼兒的正常發展。因此家長們要學會放手,讓孩子們在日常的生活中動手操作,在操作中建構良好的行為習慣,

  2、透過重複訓練對幼兒強化教育

  一個人的良好行為習慣並不是一下子就形成的,需要有一個從陌生到熟練,再由熟練到自由化的過程,要完成這一過程必須反覆訓練,逐步強化,特別是對記憶能力、控制能力相對較差的幼兒來說,重複訓練尤其重要。如有的幼兒在玩完玩具後,沒有把玩具放回玩具櫃的習慣,家長們就要有意識地培養孩子收拾整理的習慣,並多次重複訓練,使孩子6養成不用提醒玩完後就能自覺、及時地將玩具放回去的好習慣。

  3、透過聽故事,養成良好的進餐習慣和入廁習慣

  午餐是一日中不可缺少的一個環節。孩子們在用餐的時候,有的桌子上撒滿了米粒和菜,有時候地板上到處都是,媽媽們看在眼裡,急在心裡,對於小班的幼兒,如果採取一味地批評和指責,肯定是不行的。別急,告訴您小竅門,孩子對故事很感興趣。我們就可以採用故事的形式進行嘗試,利用睡覺前的一段時間,天天給孩子講《大公雞和漏嘴巴》的故事,讓孩子懂得吃飯時不能掉米粒。有的孩子經常小便在床上,針對此現象,您可以給孩子講《小豬尿床》的故事,幼兒從生動、形象的故事中,受到了啟發,懂得睡覺前要及時上廁所,才不會尿床的道理。有的孩子很難入睡,可以透過欣賞歌曲“9點鐘靜悄悄”,逐漸使孩子養成9點要準時睡覺的好習慣,平時注意觀察,要抓住一切可表揚的機會,督促和鼓勵孩子。促使他們養成了良好的進餐習慣。

  4、和孩子玩扮家家遊戲活動,培養幼兒良好的自我服務的生活習慣。

  家長們可以用雪碧瓶做可愛的瓶娃娃,讓孩子用筷子給瓶娃娃餵飯吃;提供玩具娃娃,給娃娃穿衣服,拉拉鍊,系蝴蝶結,穿鞋子等,孩子在輕鬆愉快的遊戲環境中,學習興趣也會變濃厚。孩子透過給娃娃餵飯,手指的小肌肉得到了鍛鍊,動手能力得到了提高。還可以把家中的玩具集中搜集好開展遊戲“玩具商店”,孩子透過買賣玩具,逐漸養成了把玩具放回原處的好習慣。在與您的遊戲中,孩子的合作、分享等良好的社會情感也得到了較好的發展、爭取家長配合,改變幼兒的不良習慣。現在的幼兒絕大多數是獨生子女,備受家人的寵愛,在家衣來伸手、飯來張口,想要什麼就得給什麼,想幹什麼就得幹什麼,致使一些幼兒養成了許多不良的習慣。這就需要教師本著對工作負責和對孩子負責的態度在一日活動中給以糾正。我在發現孩子的不良習慣後,給他們講道理,以理服人。由於幼兒自制能力差,自我評價能力弱,改正缺點比較困難,所以我儘量做到有耐心,爭取家長的配合,保持幼兒園與家庭教育的一致性和連續性,不急於求成,我堅信只要堅持下去,自然會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二、營造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圍,促進幼兒良好行為習慣的形成

  1、爭取家長配合,改變幼兒的不良習慣。現在的幼兒絕大多數是獨生子女,備受家人的寵愛,在家衣來伸手、飯來張口,想要什麼就得給什麼,想幹什麼就得幹什麼,致使一些幼兒養成了許多不良的習慣。這就需要教師本著對工作負責和對孩子負責的態度在一日活動中給以糾正。我在發現孩子的不良習慣後,給他們講道理,以理服人。由於幼兒自制能力差,自我評價能力弱,改正缺點比較困難,所以我儘量做到有耐心,爭取家長的配合,保持幼兒園與家庭教育的一致性和連續性,不急於求成,我堅信只要堅持下去,自然會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2、在日常生活中,本著“大人放手,孩子動手”的原則,培養幼兒的自理能力。從兒童發展的觀點來看,不給予孩子鍛鍊的機會,就等於剝奪了孩子自理能力發展的機會,久而久之,孩子也就喪失了獨立能力。所以我們要本著“大人放手,孩子動手”的原則,讓幼兒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在家裡,家長可以根據孩子的興趣和能力因勢利導,透過具體、細緻的示範,從身邊的小事做起,由易到難,教給幼兒一些自我服務的技能,如學習自己擦嘴、擦鼻涕、洗手、刷牙、洗臉、穿衣服、整理床鋪等。孩子們來到幼兒園學會了很多生活自理本領,不知道您能不能說出?這些看上去雖是很小的事,但實際上給幼兒創造了很好的鍛鍊機會,無形中幼兒獨立生活能力。當孩子完成一項工作後,作父母的要給以適當的肯定和讚賞,當孩子的存在價值被肯定,自己的工作能力被肯定,他們也會感到無比的興奮和快樂,在很大程度上增進孩子的自信心。

  3、以身作則、言傳身教,給孩子樹立良好榜樣的原則。鼓勵家長要給孩子一個獨立自主的好榜樣。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其次,我們建議家長訂閱《幼兒教育》和《家庭教育》雜誌,並定期組織家長來談談自己的育兒經驗,反饋閱讀家庭教育文章的心得,加強學習,不斷地提高自身的文化修養,用心地向書本學習,用心地向他人學習,用心地向孩子學習,用心地進行教育反思。“學、思、行”三者相結合,探索育兒規律,成為教育孩子的行家裡手。我們還積極引導家長在家中統一家庭成員間的認識,統一教育方法,在對幼兒進行培養教育的過程中嚴格要求,反覆強調,各種規則不斷地得到強化和補充,使幼兒能夠堅定不移地朝目標去努力。如:溶溶小朋友對進餐不感興趣,胃口不好食慾差,進餐時注意力分散,常常將飯菜含在嘴裡或吐在碗內。經過幼兒園的教育孩子在進餐習慣和進餐時間上都有了進步,但孩子在家中仍要外婆喂。我們及時與家長聯絡,希望家長配合並能和幼兒園一樣地要求孩子,不無故遷就,在家中堅持讓孩子獨立進餐堅決不喂,而對孩子進餐時的每一點進步及時地給予表揚鼓勵,漸漸地孩子在家和在園一個樣了。家長的教育觀念在逐步改變,他們不僅增強了培養幼兒良好行為的意識,更重要的是認識到這項工作的緊迫性和重要性。

  4、勤督促,多提醒,使孩子在寬鬆的家庭環境中養成良好的生活行為習慣。一個孩子的良好行為習慣並不是一下子就形成的,需要有一個從陌生到熟練,再由熟練到主動化的過程,要完成這一過程必須反覆訓練,逐步強化,特別是對記憶能力、控制能力相對較差的孩子來說,重複訓練尤其重要。如:有的孩子在玩完玩具後,沒有把玩具放回原處的習慣,家長就要有意識地督促孩子進行收拾玩具的練習,而且多次重複訓練,使幼兒養成不用提醒玩完玩具後就能自覺、及時地將玩具放回去的好習慣。家家遊戲活動,培養幼兒良好的自我服務的生活習慣。

  家長們可以用雪碧瓶做可愛的瓶娃娃,讓孩子用筷子給瓶娃娃餵飯吃;提供玩具娃娃,給娃娃穿衣服,拉拉鍊,系蝴蝶結,穿鞋子等,孩子在輕鬆愉快的遊戲環境中,學習興趣也會變濃厚。孩子透過給娃娃餵飯,手指的小肌肉得到了鍛鍊,動手能力得到了提高。還可以把家中的玩具集中搜集好開展遊戲“玩具商店”,孩子透過買賣玩具,逐漸養成了把玩具放回原處的好習慣。在與您的遊戲中,孩子的合作、分享等良好的社會情感也得到了較好的發展。

  爭取家長配合,改變幼兒的不良習慣。現在的幼兒絕大多數是獨生子女,備受家人的寵愛,在家衣來伸手、飯來張口,想要什麼就得給什麼,想幹什麼就得幹什麼,致使一些幼兒養成了許多不良的習慣。這就需要教師本著對工作負責和對孩子負責的態度在一日活動中給以糾正。我在發現孩子的不良習慣後,給他們講道理,以理服人。由於幼兒自制能力差,自我評價能力弱,改正缺點比較困難,所以我儘量做到有耐心,爭取家長的配合,保持幼兒園與家庭教育的一致性和連續性,不急於求成,我堅信只要堅持下去,自然會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家校共育立德樹人觀後感5

  英國作家薩克雷說過,“播種行為,收穫習慣,播種習慣,收穫性格,播種性格,收穫命運。”道出了培養良好行為習慣的重要性。我國思想家陶行知曾說“凡人生所需之重要習慣性格態度多半能夠在六歲以前培養成功”。揭示了培養良好行為習慣應及早抓起的必要性。

  此刻的孩子,大多數都是獨生子女,是家中的小太陽,家人對孩子的生活照顧得無微不至,給孩子吃的、穿的,幫孩子做一切需要做的事情,限度的滿足孩子的要求,從不在孩子面前說一聲:“不”。祖輩、父母過分的溺愛嬌慣,造成孩子以自我為中心,適應潛力較差,任性,怕苦等問題。從開學初教師的上門家訪及調查問卷中發現,小班大都幼兒在家飯來張口、衣來伸手,不少家長很重視對幼兒的認知教育、智力開發,把幼兒行為習慣的培養則以“孩子還小”為理由而包辦代替或不予以糾正,在幼兒發展中存在著認知潛力和行為潛力不和諧性、不一樣步性。不少幼兒在表演節目時還很自信,但一旦讓他們去獨立完成一件簡單任務時,就顯得不知所措。有的幼兒尚未構成用餐、入廁、傾聽、玩玩具等方面的基本行為習慣,如果任由這一狀況發展下去,幼兒行為方面的問題將越來越多,幼兒的不良發展將不可避免,對今後的一生都將產生不良的影響。

  培養幼兒良好行為習慣的關鍵時期,家庭教育和學前教育階段是幼兒構成良好行為習慣的重要時期,幼兒良好的行為習慣養成比知識的獲得更重要。而良好的行為習慣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構成的事,要培養一個人良好的行為習慣,務必從小抓起。越來越多的事實證明,良好的行為習慣的養成要比知識的獲得重要得多,養成良好的習慣是一個人獨立於社會的.基礎,又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人的工作效率和生活質量,並進而影響他一生的成功和幸福,能夠說,習慣是體現一個人素質的重要方面。小班是幼兒從成人呵護中逐步走向獨立生活的重要階段。小班幼兒的許多行為尚未建立或定型,可塑性很大,因此,小班階段培養幼兒良好的生活、衛生習慣具有更重要好處。

  家校共育立德樹人觀後感6

  曾經讀過這樣一個故事,一個男孩帶著他心愛的狗跟隨他的父親第邊散步,狗在奔跑中踩壞了一個女孩的小水渠,小女孩在男孩的道歉的情況下仍無理地要她做富商的父親買下這條狗並打死它,男孩的父親沒有代替兒子出是否賣狗的選擇,只是告訴富翁,狗的主人是他的兒子,應該由他的兒子作決定。

  我很贊同這位父親的做法,他沒有把自己的意志強加給兒子,而是讓兒子獨立思考,自己選擇,對自己的事情負責。

  這樣做看似簡單,但我卻認為不簡單。首先,這是對孩子的尊重,父母只有尊重子女,才會受到子女的尊重與信任,這樣就為兩代人的溝通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可現在我許多家長包辦了孩子的一切,從吃的到穿的,甚至包辦他們的思想行為,家長只要求孩子讀好書,而很少去關心他們的心靈。這樣,家長和子女的隔閡越來越大,溝通也越來越難了。

  其實,讓孩子自己選擇,還可以瞭解他們為人處世的思想態度和方式方法,就如開頭說這則故事,最後在富商開價到起初的十倍後,男孩仍不動心,堅決不願出賣他的狗,這說明男孩具有的美德和正直的心。如果這個男孩在金錢面前動搖,暴露出了弱點,他的父親也就可以教育他了。

  此外,這樣做可以培養孩子獨立思考的能力。一個人總要自己去面對人生,父母不可能一輩子當子女的指導者。孩子如果長期受父母思想的主宰,沒有獨立思考,生活的能力,就無法在這個競爭激烈的社會生存下去,更談不上有所作為了。

  最後,它還培養了孩子的責任心試想,一個沒有責任心的人,又如何能夠面對現實,面對人生呢?

  因此,我認為,在家庭教育中父母應當非常重視子女,尊重他們的意願,多徵求他們的意見。

  敬愛的家長們,你們都愛自己的孩子,那就請多多營造這樣的氛圍,讓你們的孩子在這樣的家庭教育氛圍中健康成長吧!

  家校共育立德樹人觀後感7

  一個平常的日子裡,我正要回家,一個聲音叫住了我……

  “董梟昶!”我轉頭一看,徐老師正腳步匆匆的向我走過來,“徐老師!你有什麼事麼?”“其實也沒什麼事。”徐老師似乎不好意思的抓抓頭,“我想向你借10元錢。”“啊?你要幹什麼用?”“我要給三年級的同學買科學用具。”“哦……那好吧,給你。”我從兜裡掏出錢,遞給他,“謝謝你,你回去寫張借條,我明天還給你。”他笑著對我說。“好的,老師再見!”“好,再見。”他轉身走進辦公室。我在回家的路上,越想越覺得奇怪,老師為什麼要向我借錢呢?難道真的只是為了買三年級的科學用具嗎?我想著想著,腦子都快炸了,算了,大人的事用不著小孩子操心,我又想起媽媽經常和我說的這句話,別操心了,我對自己說,快回家吧……

  第二天,快放學了,老師還是沒有來還錢,我想他可能忘記了,我去提醒他一下好了,我就厚著臉皮,走到辦公室門口,我又猶豫了一下,這樣不太好吧,我去要錢,多不好意思呀……就在這時,門打開了,我一見是徐老師,給他看借條,他看了一眼,皺著眉頭對我說!“你這借條沒寫好,不僅沒寫日期,也沒寫清楚是哪個老師借的,有可能是數學老師,英語老師……。還有這上面也沒有我的簽字證明,你怎麼證明我借了你的錢呢?”“啊?”我目瞪口呆,“下次你要記住這次教訓啊!那,還給你。”他笑眯眯地說,我頓時醒悟,“明白了,老師。”“好,回去吧。”

  我明白了老師的良苦用心,下次,我絕對不會借給你錢啦!

  家校共育立德樹人觀後感8

  看到中學語文老師就想起了小學的班主任,雖然教了我只有兩年時間,但是我們關係很好,有時會談談心,就像朋友似的,他剛開始教我們班的時候,那是我經常不寫作業,老師讓我寫,我有時會寫,有時動也不動,所以老師很頭疼,但是這個老師來了以後,天天讓我必須寫作業,不寫不讓我走,我也沒辦法,就寫啦,但有時也不會寫,但是比原先好多啦,起碼我開始寫啦,後來是一年比一年好,開始自覺寫了。

  後來老師開始讓我們背課後要背的課文,一天的時間去背,下課可以找組長背,背過啦,組長統計,放學沒有背過的,把名字往黑板上寫名字,第二天去找老師背課文,幸虧我背課文能背過,就找過老師幾回,因為每天都在學校找組長背,有時背好幾遍才能記住,一會我就忘啦,所以得背上三四遍,經常放學很晚才回家,就是在學校背課文,哎。幸虧班主任對我們很嚴格,要不然我語文也不是很好,現在背課文也不可能看幾遍就能記住的,我得謝謝老師,是你把我語文教的很好的,要不然我語文現在不可能是其他科目中最好的,我就喜歡語文,因為我是中國人,不喜歡語文,還喜歡英語嗎,反正再過幾年高考英語又不參加,就沒有英語啦,哈哈,活該,誰讓英語老師天天讓我們背英語單詞,還考試,我都煩死了,天天佔我們的自習課,我們一看見她就知道要佔課了,但有時我也會想,老師這麼做也是為我們好,我們何必為難老師一番心意。

  我跟班主任是老鄉,一個家鄉的,所以老師對我格外關注的,有時看我不對,會找我談的,我也會跟老師說說是怎麼回事,這時我會改正的,在之後的三年中老師們對我很好,我很感謝他們。

  家校共育立德樹人觀後感9

  為了能很好地和老師溝通,讓老師更多更好地瞭解孩子,最近我在兒子班級部落格上建立了家長部落格,並把發生在兒子身上的點點滴滴記錄下來,寫成博文發在上面。同時,作為家長我更想和老師取得聯絡,以便更及時地瞭解孩子在校的學習、表現等綜合情況。當我進入老師的部落格空間,我首先被老師的敬業精神所感動,更被老師對學生濃濃的愛而感染:她們既是園丁,又更像母親!

  教師是最辛苦的職業,而作為小學生的教師更是最最辛苦的!一年級的孩子年齡小,愛玩又是孩子的天性。老師在課堂上很多時候都是“腰痠背疼腿抽筋,嗓子冒火頭髮暈”,但是孩子有時還不知“這麼辛苦你為誰呢”,照樣在下面自得其樂地做小動作。大多數孩子在家裡又是獨生子女,被家長寵愛慣了,一個個“自尊心”強的不能讓人多說一句,老師說的輕了是不聽,說的重了吧又可能大哭大鬧了。這樣就可想而知教一年級的老師有多辛苦了!

  作為家長,我經常教育孩子一定要體諒老師,老師就像自己的父母,那麼辛苦其實是為了你們啊!所以上課時一定要認真聽講,把老師講的知識牢記於心;作業要仔細完成,特別要書寫乾淨,這樣老師才能少操些心,多點休息時間!

  自己的孩子自己清楚,我最瞭解兒子,他屬於聽話的孩子,又極知道體諒人,所以當我把老師的辛苦告訴兒子時,兒子向我保證,他一定會團結同學、尊敬老師、好好學習、不惹老師生氣的!

  雖然小孩子畢竟是小孩子,打打鬧鬧是常事,但我相信老師的課講得那麼好,課堂上兒子一定會專心聽講的。

  家校共育立德樹人觀後感10

  父母對孩子的寵愛和管教是無可厚非的事情,就像父母常常對我們說的:"你是我身上掉下來的一塊肉,我不愛你誰愛你啊!"但是,別讓這種愛成為孩子的負擔,和束縛他們自由的"牢籠"

  最近在網上流傳的成長日記很受關注,甚至上了熱搜榜。日記是南京一位人稱"迪爸"的家長為上小學的兒子寫的成長日記。兩年多的時間已經寫了幾百篇,這些日記有的是與兒子對話的實錄;有些是帶兒子參加課外活動的記錄;有些是針對兒子的行為對生活的反思和隨筆。顯而易見,這位"迪爸"對兒子可謂是關心至極,生怕錯過兒子成長的一點一滴,硬要把兒子每天的言行舉止都記錄下來。

  可是,家長對孩子太過密切的關注反而會束縛孩子的自由成長。家長的過度關注,會是孩子過分的依賴於自己的父母,沒有自主獨立的能力,對於事情的應變能力差。只要發生一些稍為棘手的問題,就會馬上束手無策,等著父母來解決;然而父母陪伴在孩子身邊的時間總歸是有限的,不可能無時無刻地在她的身邊,一旦離開了家長,他們就會像無頭的蒼蠅一樣,到處亂撞,不知該如何是好。之所以會出現這些問題全部都是因為父母太關注孩子了,何不給他一定的空間,讓他們處理自己的事情,這就是成長。如果什麼事情家長都伸手去幫助孩子,就是剝奪孩子成長的權力,孩子沒有得到成長,將來遇到問題不知所措,說不定就會犯下更大的錯誤。

  蒲公英長大了也會離開媽媽,隨著風四處落家;小鳥長大了也會離開鳥巢,搭建屬於自己的家;小樹也終有一天會離開大樹的懷抱,獨自迎接暴風雨的來臨。

  關心,疼愛自己的孩子是好事但是,千萬不眼讓這種關心與疼愛成為孩子前進道路上的障礙,不要讓孩子做一個永遠也斷不了奶的人,適時侯也該讓他"斷奶"。

  家校共育立德樹人觀後感11

  如今青少年犯罪已是一個嚴重的社會問題。據專家介紹,造成青少年犯罪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其中,家庭的負面影響是一個最為直接的原因。據一些法院介紹,他們所接觸到的少年犯中,90%和家庭教育不當有關。

  由教育不當所引發的青少年犯罪已成為社會的毒瘤。教育不當已成不家庭美德建設中一個頗為值得關注的問題。家庭是社會的細胞,細胞正常發育,整個肌體才能健康成長。有了良好的家庭教育才會有家庭的穩定,才能促使社會相對穩定。

  家庭教育是全方位的教育,包括身體鍛鍊、知識學習、人格精神、道德情操、智力潛能等,是青少年思想道德形成的基礎,尤其是早期的家庭教育,對一個人的素質起著重要的作用。所以家長對孩子的教育,宜早進行。有的教育專家說過,一個人一生的教育都不如孩子在6歲以前所接受的教育來的牢固。

  然而,雖然有很多家長明白教育要從早的道理,但並不知道怎麼樣才算是良好的教育。也許有時候一件無心的事情,就有可能造成孩子人格上的劣質。有一個故事,說的是兩個母親對兩個孩子的不同影響:同是分蘋果的事,孩子們都想要又大又紅的蘋果。一位母親用又大又紅的蘋果獎勵要把這個蘋果讓給弟弟而自己真心想要這個蘋果的孩子,從此這個孩子學會了撒謊。而另一位母親要求孩子修整草坪,然後把又大又紅的蘋果分給做得又快又好的一個,其實這位母親告訴孩子一個道理,要靠自己怕努力去獲得自己想要的。

  這兩個以不同方式獲得同樣蘋果的孩子在長大成人後,一個因經常撒謊而犯罪被關進監獄,而另一位則靠自己的努力成了參議員。

  教育的方式有很多種,我們要找到最合適培養孩子優秀品質的那一種。

  減少因教育不當而導致的青少年犯罪,真正做好家庭美德建設,每一位父母對此都應該有一個充分的認識,從而心懷誠懇,自覺承擔起一份對社會的責任。

  家校共育立德樹人觀後感12

  在當今中國社會,父母應怎樣教育子女呢?依我看:在世界冠軍的家庭教育身上我們可以得到一些啟示。

  嚴教不出格,人性動真情,這是歷來父母所追求對子女的教育方式。著名世界長跑冠軍王軍霞在他十一二歲之時,上學離家路程有四公里遠,她的父親王有馥對他說:“你既然那麼喜歡跑步,那就每天跑著上學!”於是幼小的王軍霞便揹著書包不論嚴寒酷暑,堅持終日跑來跑去,小時鍛鍊為他日後成長奠定了堅實基礎,1992年9月,她終於在世界青年錦標賽中成為舉世矚目的一萬米長跑冠軍。

  王有馥的家庭教育看似殘酷,其實她的父親卻未超過其“承載力”,巧用條件讓她在生活中得到鍛鍊,跟現實生活中“暴風雨式”的教育形成強烈反差,這就是嚴教不出格。

  著名黑人足球王貝利的家庭教育也對我們處理“父母與子女”關係極有借鑑意義。在貝利十三四歲之時,他與朋友在路邊學抽菸,被職業足球員的父親發現,他怯怯的回到家中,等著父親的嚴斥,但他父親卻用朋友式交談與其談心,問他吸過幾次煙,感覺如何等,小貝利也一一回答,父親曉之以理,只是語重心長的對他說了一句:“你雖有幾份踢球天份,但如果沉迷於吸菸喝酒,你在比賽的九十分鐘裡是不能踢出最好的水平的。”小貝利極其慚愧,日後便潔身自愛,終於也成為“黑人足球王”,可見,父親教誨對他作用之大,他也曾經說過:“如果當日父親是打罵我,可能會引起我的反抗,我可能成為惡習難改的煙鬼。”如果真如這樣,今日足球王會是貝利嗎?世界足球桂冠會落在他身上嗎?

  “嚴教不出格,人性動真情”,這是兩位世界冠軍的家教,我勸仍在現實中探尋“父母與子女關係應如何”的父母,希望這兩句話能給你們以啟示,真正對子女教育做到——嚴教不出格,人性動真情。

  家校共育立德樹人觀後感13

  在日常生活中,有一些家長讓孩子幹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活,可有些家長一點活也不讓孩子幹,說是隻要讓孩子管好怎樣學習就行了,讀書才是最重要的。這一觀點我很不贊同。

  孩子讀書到底為的是啥?還不是為了將來投身於社會能夠立足罷了。那你沒有能力咋混呢?我們也應該掌握一些基本的社會能力需求。首先,應從社會實踐和勞動中汲取經驗。但也得讀好書,才能更好的掌握。讀書不能讀“傻”書,要將從書本中的知識靈活的運用到社會實踐中去。所以這些都是互相迴圈的,相輔相成。從勞動中,體會快樂和樂趣。現在的中國家長就是太過於重視學習和溺愛自己的孩子,而輕視於培養孩子的勞動能力。溺愛不等於愛。

  在現代社會里,大多數家庭都只有一個小孩。這樣父母的愛就都獻給了這個孩子。對這個孩子過分地疼愛。

  一次在大街上走,我看到一個小孩在路上摔了一跤,他只是被一塊小石頭拌拉一下,這件事本是一件再也普通不過的事啦,就是小事一樁,小孩子摔一跤有什麼大不了的。可就是這麼一件小事,卻讓我想到了如今的中國家長。當這個小孩子摔跤了以後,他的父母必會百般呵護地說:“我的小寶貝兒,沒事吧,疼吧?”有些家長甚至會帶孩子全面調查一下。這是不是離譜了些,本是一件極普通的事在中國家長的眼裡是都麼重要的一件事呀!這不是愛,是溺愛!這反而會使孩子失去自主能力和缺乏自立心理,最終全面的依賴父母。“挫折孕育著成功”要想孩子成為一顆小苗,那不經風雨怎能在這多面的社會圈子中,茁壯成長。

  我覺得還是讓孩子多幹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活,但也要抓住學習。這樣孩子在將來的生活中再會很輕鬆。這樣不僅可以讓孩子養成熱愛勞動的好習慣,還可以讓孩子體會到父母的辛勞。只有從小培養孩子的勞動能力,長大了才能讓父母少操點心,成為一個有用的人。如果家長不讓孩子勞動,把所有事情都包下來,那對孩子的成長帶來一些缺陷。像這樣慣養他們,長大了只會做“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廢物。

  我同樣生活在一個充滿愛的家庭,可我的父母從來就嚴格地要求我,多做一下家務活。我的能力也慢慢地得到了培養。暑假的中午,父母不在家。我也只好自己為自己做飯,時間長了我也便學會了。甚至還能為大家露一手瞧瞧。勞動並不難,不知你願否?

  在激勵鬥爭的社會中,有許多有能力的人,但你是否有本事與勇氣和他們競爭。能力在於培養。在一次次失敗和成功之間積累經驗,這樣你才會越走越遠。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只要你願意不斷磨練自己,就一定會取得最後的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