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第二單元]觀察日記X則> 三年級學生觀察日記

三年級學生觀察日記

三年級學生觀察日記

三年級學生觀察日記1

  10月31日 星期五 晴

  我想觀察螞蟻,我發現有一批螞蟻肥肥的、大大的、有六條腿的、身體非常黑、頭又大又圓、我還發現它們每天都要出去找吃的。

  11月1日 星期六 晴

  星期六早上,我把一整個大餅乾放在螞蟻洞外,螞蟻們聞到香味就都出來了,我就發現有一隻,蟻有8條腿,小小的、黑黑的。

  11月3日 星期一 颳大風

  今天晚上我觀察螞蟻發現有一隻螞蟻離開隊伍了,而別的螞蟻為什麼站在那裡一動不動呢?原來:他去找食物,別的螞蟻在原地等他的訊息。以前螞蟻只會自己找食物,現在居然想出這樣的辦法,叫我想也想不出來呀,它們太聰明瞭。

  11月4日 星期二 晴

  今天晚上,我看見螞蟻出來時還是像我上次看到的隊形在找吃的。只是有兩隻螞蟻在找吃的。我想:是不是找的太慢多人了?我一直跟著它們兩個,結果一下子就找到吃的了。

三年級學生觀察日記2

  上次,我到家門口的土裡挖了一個小動物。我問:“你叫什麼名字啊?”小蟲子說:“呵呵,我是可愛的蚯蚓。”我說:“蚯蚓你的身上為什麼會有圈圈。”蚯蚓說:“我也不知道,因為我生出來就有這個。”

  中午我悄悄在那邊看見蚯蚓在吃螞蟻。我覺得很奇怪,蚯蚓為什麼喜歡吃螞蟻呢?然後我到網上搜索才知道螞蟻其實他以為別人要搶奪食物或者地盤也引出了衝突,所以蚯蚓不能容忍才這樣做。”

  下午我看見蚯蚓也會伸出洞外,拖一些地上的植物殘葉為食。我用一根棍子輕輕地從蚯蚓中間切成兩半,蚯蚓立刻在地上跳起來,痛苦的掙扎著,我以為它要死了呢?然後我把它放在土上面,蚯蚓不但沒有死,而且還在土裡歡快德爬呢。

  這個動物我以經觀察了很久才寫,這樣可愛的動物會有誰不疼它、不愛它,如果它是我的寵物我一定會好好珍惜它、愛護它。

  它真是個可愛的小動物啊!

三年級學生觀察日記3

  20xx年X月X日 星期X 晴

  我觀察的植物是菊花。它的葉子有四個深深的裂痕,把葉子分成了五瓣,每一瓣的周圍都是鋸齒形的,非常可愛。

  花朵正在徐徐開放,它的花瓣分七層,有十一組花瓣。中間有一個黃色的花蕊,花中間的金黃花蕊正發出沁人心脾的香味,菊花的色彩有許多種:有紫色的、紫紅色的、淡黃色的、鵝黃色的、淡粉色的、深粉色的、粉紅色的、深紫色的和淡紫色的,還有金黃色的……。有冰清玉潔的小白菊,金絲怒放的龍爪菊,亭亭玉立的大麗菊,欣然怒放的萬壽菊……,它們你擠我,我擠你,爭著從翠綠的葉浪中探出可愛的臉兒來。好像一群打扮好的小姐妹,親親熱熱地擁抱在一起,嬉笑著,打鬧著。

  透過這次觀察,我更加喜歡菊花了!我希望,世界上的小朋友都喜歡菊花,因為它象徵著喜慶、祝願與和平!

三年級學生觀察日記4

  7月1日星期三 天氣陰

  今天老師佈置給我們一個任務,就是讓我們觀察豆芽的生長過程。我晚上回到家,急忙拿出一把黃豆和找來一個透明的杯子。

  我發現幹黃豆又硬又小,呈圓形,每顆黃豆上都有一個小黑點,我把黃豆扔進放水的杯子裡,過了一會兒去看泡的黃豆,我發現有些黃豆皮鼓了起來,我想應該是水泡軟了的原因吧!沒想到才幾分鐘,就成這樣了,我想把皮撥開看看黃豆裡面是什麼樣的,原來兩片橢圓形的豆瓣被外面的'薄皮緊緊地裹著。

  真是太有趣了!

  7月2日星期四 天氣陰

  黃豆泡的水真髒,我把泡黃豆的水給倒掉了。我發現黃豆又長大了,還在一端長出小芽,那小芽長5毫米,寬2毫米。爸爸告訴我這樣用水泡著可以長出豆芽,但水要每天換乾淨的,我可高興了,我想等豆芽長大了,那就能吃,多好呀!

  我把杯子裝上乾淨的水,看它們在水中輕輕地搖晃著,猶如一隻只可愛的“小蝌蚪”。

  7月3日星期五 天氣陰

  今天,我又急匆匆地衝進廚房,觀察杯子裡的黃豆。

  我發現黃豆又長大了一點點,還是淺黃色的,橢圓形。只是那個小黑點沒看見了,而小芽又變長了,有1釐米長,2毫米寬,跟豆芽已經很相近了。我盼著它們快快長大,心裡越想越高興。但我發現有些黃豆還沒長芽,我不知該怎麼樣讓它們快快長大,我想去尋求幫助。

  7月4日星期六 天氣陰

  新的一天來臨了,我跑進了廚房去看我的豆芽。

  我拿起杯子,突然發現有些黃豆漂浮在水面上。我心裡起了疑問,為什麼黃豆不是越泡越重,而是越泡越輕呢?黃豆裡充滿了水分,應該會變重呀!於是,我就問媽媽,可惜她也不知道答案,我決定自己去查查。

  過了一會兒,我的豆芽已經長1.5釐米,寬3毫米,媽媽說這已經最寬了,我高興極了,這小芽真像一個小辮子,有的還彎曲著,可真美呀!

  7月5日星期天 天氣陰

  新的一天再次來到,一放學回家後,我衝進廚房看豆芽。

  發現它們的芽上,豆子上都有青色,而且它們的芽又長大了,最長可達2釐米,寬3毫米。這些芽的樣子都很奇特,如有的小芽成“g”狀,好像在學英語似的;有的小芽成“乙”狀,好像在學寫字呢;有的小芽成“e”狀,好像在學畫蝸牛似的。

  黃豆真是太有趣了。

三年級學生觀察日記5

  今天早上,我打算捉兩隻蝸牛做觀察實驗,從中發現蝸牛的奧秘。

  於是,我興沖沖地跑到了我家的小花園裡,開始了“蝸牛捕捉大行動”。哎!蝸牛這小東西可不好找啊!費了我老半天時間還沒找到。可是,“功夫不負有心人”,終於我在一個溼漉漉的牆角找到了它。“唔,可找到你了,我要帶你回去好好研究一番。”於是我急急忙忙地拿來一個透明的玻璃小盒,把蝸牛裝進去,並在玻璃小盒裡滴了幾滴水,保持溼潤,然後帶回去做實驗。

  我首先做的實驗是觀察蝸牛是吃什麼的。我開始是把幾粒米、一片菜葉子和一些麵包屑放到小盒裡,看看蝸牛究竟吃什麼的。我目不轉睛地盯著小蝸牛,可是小蝸牛動也不動,理裡也不理我。我想,看來小蝸牛大概不喜歡別人看著它吃東西吧!那我先去看看電視吧。午飯過後,我又繼續研究。我跑到玻璃小盒前,只見盒裡的菜葉子不見了,只剩下米和麵包屑,還有蝸牛周圍的一粒粒黑色的東西,這大概就是蝸牛的排洩物了。原來蝸牛是吃葉子的,我還以為給什麼就吃什麼呢。

  接下來就是做第二個實驗:為什麼蝸牛行走時會留下痕跡。想著想著,我抓起蝸牛朝它的底部看了看,想知道其中的奧秘。誰知蝸牛一下子縮了回去。我自言自語地說:“哎!想研究一下也不行。”於是,我跑去問在客廳看報紙的爸爸:“爸爸,為什麼蝸牛前行時會留下一條痕跡?”爸爸回答說:“其實啊蝸牛腹部有一種能動的肉足,叫腹足,這就相當於蝸牛的腳。蝸牛行動的時候,腹足下面能分泌出粘液,減少摩擦,有利於它爬行。我們看到蝸牛爬過的地方有一條白色發亮的線,其實那是粘液幹了的痕跡。”“哦,原來是這樣。”我高興地說。

  其實,大千世界無奇不有。只要我們留心觀察、認真思考,總會發現其中的奧秘。

三年級學生觀察日記6

  今天,老師佈置了一項特殊的作業,讓我們每人回家做個小實驗,觀察黃豆的生長過程。

  一回到家,我就迫不及待地拿出媽媽平時磨豆漿用的黃豆,還有洗碗的海綿和一個塑膠袋,大刀闊斧地幹起來。我先把浸溼的海綿放入事先準備好的塑膠袋裡,再把黃豆放在海綿上,對了,一定要把塑膠袋放在溫暖的地方,否則,黃豆就不能正常地生長了。

  過了幾天,放學回家後,我第一件事就是衝進陽臺,開啟塑膠袋,仔細觀察。咦,黃豆怎麼脹得這麼大?我拎了拎塑膠袋,發現海綿裡面的水差不多被黃豆“喝”光了。我趕緊把海綿取出來,浸溼,再把它慢慢地放進塑膠袋內。這時,我突然發現黃豆一端長出了一個小芽。嘿!再瞧瞧,黃豆長的小芽還真像一隻小蝌蚪呢!

  星期天的早晨,我睡眼朦朧地被媽媽叫醒。走向陽臺,開啟塑膠袋,我驚喜地發現,黃豆脫掉了它黃色的外衣,前幾天長出來的小芽又長長了一點,並且末端還長出了一些白色的小鬚鬚。媽媽說:“這些就是黃豆的根。”哦!這時我才恍然大悟,“原來黃豆是先長根呀!”

  我想,黃豆既然已經長出了根,那麼很快就可以看見黃豆的莖和葉了,讓我們一起期待吧!

三年級學生觀察日記7

  我喜愛小蜜蜂,因為它們是勤勞的動物。凡是開花的地方,蜂的影子。它們沒有一個偷閒的,整日都在忙忙碌碌。

  我從一本科普雜誌上看到這樣一個有趣的統計:一隻蜜蜂要釀造一公斤蜂蜜,必先在100萬朵花上採集原料。假如採蜜的花叢同蜂房的距離平均是一公里半,那麼蜜蜂釀造一公斤蜜就得飛上45萬公里,差不多等於繞地球赤道飛行11圈。從這個有趣的統計數字中,可以看出蜜蜂採蜜的辛勞。我們能不為蜜蜂的這種精神所感動嗎?

  三月下旬的一個傍晚,我路過一片油菜地,聽見地裡嗡嗡地響,啊,是小蜜蜂!出於好奇心,我走進了油菜地。我蹲下身子,只見有隻幼小的蜜蜂從—個花房出來,轉入到另一個花房。它的腿一蹬一蹬的,它的屁股一動一動的,它那金黃色的身子一縱一縱的,它的頭不時地在裡面轉來轉去。我想,這時它正在使著蠻勁,想把花房的花粉採完呢。約摸過了半分鐘的光景,它又轉入另一個花房……不大一會兒,它就爬遍了幾十朵花。我仔細一看,它的腿上已全是花粉,它抖抖翅膀,正準備滿載而歸呢!

  我跟著飛行的蜜蜂,一直來到村東頭養蜂的肜大叔家。我要大叔給我講講蜜蜂採粉釀蜜的情況。大叔告訴我,蜜蜂這東西,最喜歡勞動。植物一開花,它就閒不住了,特別是春天,各種花競相開放,忙得那蜜蜂忘記早晚,有時趁著月光還採花釀蜜呢!你看,要吃晚飯了,這些小東西才陸續歸來,它們就是這樣,整日整月地在勞動……聽了大叔的話,我受到很大啟發。我一定要做一個像蜜蜂那樣的人,不辭勞苦地學好各門功課,準備將來為人民釀造甜蜜的生活。

  我趁著月亮,滿載而歸。我的日記本上又添上了閃光的一頁——“蜜蜂的讚歌”。

三年級學生觀察日記8

  今天早上,媽媽去學校值班了,爸爸又出差去了,只剩下自己孤零零在家。

  我連忙騎車子去找了同學玩,可是沒有一個在家。不是上別處玩去了,就是回老家了。真令人掃興啊!我動身向學校騎去,想和媽媽一起值班,因為那兒畢竟有人和我在一起呀。

  5分鐘後,我來到了學校,把車子停在了門邊。媽媽正坐在學校門口的值班室裡看報紙。“媽!”我叫了一聲,“我來了!”“哦,楊歡,你來啦!”媽媽抬起頭來看著我說,“怎麼,媽媽在這裡值班,你來幹什麼啊!”我用無奈的口氣說:“沒辦法,自己在家裡窩著沒事幹,外面又沒有人玩,哎!”“那好吧!你來也好,和媽媽一起值班吧!”說完,我去把車子鎖上了。

  在這裡好一會兒了,實在是很無聊,便買了一根雪糕吃了。吃完,我拿著雪糕棍剛要扔,發現地上有一些螞蟻。“1、2、3、4……”我自言自語說,“一共十幾只。”我想:過去的時候,我記得螞蟻愛吃甜味兒,特別是雪糕棍,上面經常有許多螞蟻,如果把這根雪糕棍放在地上,看會怎麼樣。說幹就幹,我找了個好位置——螞蟻窩旁邊,我連忙把雪糕棍放下。這時,路過的螞蟻好象根本不在乎,等了幾分鐘後,終於來了一隻螞蟻。我低下頭,仔細看,它先用觸角在上面敲打,然後又用嘴在上面咬了咬,就走回窩了。“這算什麼嗎!”我叫道,“才來了一隻就走了,真是的。”可令人沒想到的是,從窩裡跑出了許多隻螞蟻向雪糕棍走去。哦,我明白了,原來這隻螞蟻竟然是“偵察兵”。它自己先尋找食物,然後通知同伴一起來搬走。這時,圍繞在雪糕棍邊上的螞蟻越來越多了,黑乎乎一片。可這麼大的物體它們怎麼能運走呢?好奇心驅使我繼續看下去。有些螞蟻用嘴使勁地咬,可我想:你怎麼可能咬得動。螞蟻的數量已經很多了。這時都看不清楚它們在幹什麼了,只能看出來它們的嘴都是對著雪糕棍的。它們亂哄哄的,好象在你爭我搶。等了好長時間,螞蟻漸漸少了,好象這個雪糕棍上的甜的成分已經讓它們給吃了。最後,一隻也沒了。我繼續觀察蟻窩附近,這時,我發現了幾隻螞蟻正抬著一種昆蟲的翅膀往窩裡般,這個翅膀大約長一釐米,寬0。5毫米,而這個洞口也才0。2至0。4這個範圍,比翅膀小。他怎麼才能把它運到“家”中呢?裡面的螞蟻抬著翅膀使勁往窩裡拽,外面的往裡抬,可就是不成功。只見這些螞蟻開始用嘴咬了,有些拉,有些咬。最後,它們把這個翅膀給四分五裂,一人一小口運回了家。它們勝利了。

  雖然一隻螞蟻小得令人瞧不起,可是螞蟻就是靠著團結一心、共同合作而完成一件事情。這件事讓我懂得了讓我懂得了如何做人——團結就是力量。

三年級學生觀察日記9

  昨天,我去爺爺家玩。去的時候,爺爺正在餵雞食。

  爺爺家養了八隻雞,每隻雞個個精神抖擻,有兩隻是公雞,其餘都是母雞。公雞戴著紅紅的雞冠,走起路來大搖大擺,神氣的像個將軍。

  這時,突然有隻母雞蹲了下來,不停的在扒土。一會兒就扒了一個坑。然後這隻母雞就蹲在坑裡,我好奇地等在那邊看。等了很久,母雞慢慢地站了起來,我發現坑裡有個蛋。

  啊,我恍然大悟,原來母雞是在下蛋。我興奮地跑回家,把這件事告訴了媽媽。

三年級學生觀察日記10

  今天,我做了一個科學小實驗,觀察螞蟻最愛吃啥?

  我把蘋果核、白糖、食鹽、死了的昆蟲、白米飯放在一塊空地的中央,然後蹲在旁邊觀看。15分鐘過去了,半個小時過去了,一個小時過去了,“誘餌”上仍然沒有一個“偵察兵”過來。我一氣之下,把經過附近的螞蟻都抓來放在“誘餌”上,可是它們卻飛也似地逃走了。真失望!

  我靜下心來仔細分析原因:“誘餌”之所以“無人問津”,極有可能是離蟻窩太遠。於是,我把“誘餌”移到蟻窩附近。沒過多久,螞蟻就成群結對地爬過來了。它們忙著搬食物,但蟻群裡也有自私自利的傢伙。它們不搬食物,只知道吃東西,而且玩命地吃著,有一隻還撐死了呢!說實話,我也不知道它是怎麼死的,只是猜測啦。

  然而,白糖全部被搬完、吃完了,其他“誘餌”仍然“無人問津”。所以,螞蟻最愛吃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