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第二單元]觀察日記X則> 玉米觀察日記400字(通用34篇)

玉米觀察日記

玉米觀察日記400字(通用34篇)

  已到了一天的末尾,相信大家都有不少體會吧,因此我們要寫好日記了。日記你想好怎麼寫了嗎?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玉米觀察日記400字,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玉米觀察日記 篇1

  “一物生得真奇怪,腰裡長出鬍子來,拔掉鬍子剝開看,露出牙齒一排排。”大家猜出了這是什麼了嗎?沒錯,這就是玉米。

  玉米,中國第一大糧食作物,世界上最廣乏的糧食作物之一。在生物範圍,玉米是一種碳千植物,雌雄同柱。玉米植株高大,莖強壯,挺直,高3~5米,直徑2~5釐米。成熟後成穀穗,具粗大中軸,小穗成對縱列後發育成兩排籽粒,可食。鮮嫩秸稈微甜如甘蔗,也可食用。

  玉米生長期較短,生長期內要求多雨、溫暖。玉米耗水量重大,如果降水少,灌溉水源不足,就會減產絕收。

  玉米也有很多型別、顏色,比如:硬粒型、馬齒型、甜質型、甜粉型、爆裂型等。顏色有:黃色、白色、黑色等。一顆顆玉米粒就像一顆顆彩珠,小朋友見了,會更加喜歡。

  雖然玉米便宜,但玉米的營養價值和小麥等相比,是最高的,除了含有炭化合物,蛋白質,脂肪,胡蘿蔔素外,玉米中還含有異麥芽低聚糖、核黃素、維生素等營養物質。這些物質對於預防心臟病、癌症等疾病有很大的好處。

  玉米還可以用來做菜!比如:松仁玉米烙、奶香玉米、繽紛玉米羹、玉米排骨湯、玉米蝦仁和玉米餅、玉米沙拉、玉米汁。聽完這些菜,你是不是口水流下三千尺了呢?

  玉米觀察日記 篇2

  秋風吹過,五穀飄香,這正是收穫的季節。你看,玉米樂開了懷,向人們展示那飽滿的果實。

  我最喜歡吃玉米,所以媽媽經常到集市上給我買玉米。

  玉米的外形並不怎麼漂亮,因為在它圓柱形的身體上裹著層層疊疊的“外衣”我小心翼翼的剝了一層又一層,當我剝掉玉米的“外衣”時,發現它還披著一頭“金髮”,就像一位“金髮魔女”呢!扯下它的金髮,它原形畢露,這是展現在眼前的玉米就與剛才的模樣迥然不同,真是亮麗華貴,像一件精緻的工藝品,就像用大小整齊的黃色的珍珠和玉粒鑲嵌的,散發出迷人的光彩。

  我還知道玉米是一年生植物,玉米的花是單性花,它的花粉需要外部的力幫它傳到另一朵花的柱頭上,才能結出果實。玉米的生長過程是這樣的,但玉米的營養很豐富,它含有多種維生素,葡萄糖,氨基酸和礦物質……它屬於粗糧,多吃玉米對健康益處多。

  玉米煮熟了,相當的好吃,又甜又香,亮晶晶的玉米粒讓人看了垂涎三尺,它真是我的“好朋友”。

  玉米觀察日記 篇3

  你知道玉米嗎?我知道它的美味,卻不知道它是怎麼來的。正好,我家種了幾棵玉米,已經發芽了。讓我們一起來觀察吧!

  剛剛長出來的玉米芽是翠綠的,只有兩片寬大的葉子和淺白色的根。之後,玉米慢慢地長大了,葉子越來越長,越長越多。葉子不再是寬大的了,而是細細長長的,葉子上還有一層凹凸不平的“皮”,有點像美人蕉的葉子。

  早上,我起床後,先要給玉米澆澆水,等它“喝”足了水後,我吧它搬出窗外,讓它來吸收太陽的精華。晚上,我回到家,先把玉米苗搬到裡面,再給它澆一點兒水,玉米苗彷彿是一個幹完粗活的壯漢,好像要一頭栽在這鬆軟舒適的泥土裡,飽睡一頓呢!

  現在,我的玉米差不多有三釐米高了呢!奶奶說,玉米苗要長到一人高的時候才會長玉米。玉米長出來後,緊緊地被葉片包住了,下面還留著長長的鬍鬚呢!我相信,在我的精心呵護之下,它一定會結出豐碩的果實。

  我現在還在滿心歡喜地期待玉米長大呢!如果真有玉米長成的那一天,我一定會欣喜若狂的!

  玉米觀察日記 篇4

  今天我和爸爸媽媽一起去給爺爺奶奶上墳,在地裡,玉米已經長的很高了,有一人多高,爸爸說:“小宇,好好觀察一下玉米,然後寫一篇觀察日記。”於是我就仔細的觀察起來。

  現在的玉米秸已經快有2米高了,玉米的葉子就象一把寶劍,葉子前面尖尖的,而且葉子的邊上象小鋸齒一樣,劃在胳膊上很疼很疼的,把我的胳膊劃了一道道的紅印呢;

  我們走進玉米地裡,不一會兒頭上就落了很多的東西,我問爸爸那是什麼,爸爸告訴我那些是天櫻落下的花粉;我發現玉米秸上已經結了玉米了,有的結了一個,有的結了兩個,玉米是圓柱形的,上面尖一些,而且玉米的頂上還有一些毛毛,爸爸說這些毛毛是頂櫻,我問爸爸天櫻和頂櫻是做什麼用的,爸爸說:“天櫻和頂櫻是農村的叫法,我只知道是授粉用的,玉米只有授粉以後才能結了玉米來,具體的作用我也不清楚,回家後我給你查查”。

  回到家後,爸爸在電腦上給我查了一下天櫻和頂櫻,爸爸告訴我:“玉米屬於雌雄同株,天櫻也叫天花,是玉米的雄花,頂櫻就是玉米鬚,是玉米的雌花,玉米鬚是玉米的花柱和花頭,也就是玉米的花,玉米上面的雄花把花粉授在玉米鬚上,經授精,才能結出玉米來,而且玉米鬚還有利尿,降壓等作用呢!”

  玉米觀察日記 篇5

  玉米是我最愛的食物之一,以前我只是覺得它很美味,卻不知道它是從何而來的?

  直到我外婆種了幾棵玉米,已經發芽了,我才慢慢了解它的成長過程,讓我們一起來觀察吧!

  剛剛長出來的玉米芽是翠綠的,只有兩片寬大的葉子和淺白色的根。之後,玉米慢慢地長大了,葉子也越來越長,越來越多。葉子慢慢地由原來的寬大形狀變為細長的形狀,上面還有一層凹凸不平的“皮”,有點像美人蕉的葉子。

  每天早上我起床後的第一件事就是喂玉米“喝水”,等它“喝”完了後,我便把它搬到陽臺上,讓它可以吸收太陽的精華。晚上我放學回家後,再把玉米搬回家裡,給它再“喝”一碗水,頓時吸收了,彷彿像累了一天的工人一頭栽在鬆軟的泥土裡飽睡一覺!

  現在的玉米差不多有七釐米高了呢!外婆說,玉米要長到人那麼高時才會結玉米。玉米長出來後,緊緊地被葉片包住了,下面還有長長的鬍鬚呢!

  我每天都在期待我的玉米能快快長大,結出豐碩的果實。待它長大的那天,我一定會笑得合不攏嘴,因為親眼見證它的成長,是一件很值得喜悅的事!

  玉米觀察日記 篇6

  今天我有一件特別的事要做。“到家了!”我心裡念著,我已經很累了,因為我家在五樓,而且又是“火箭式飛奔”上樓的,所以才會這樣。還有一個原因,就是想很快地到家,把作業做完,然後開始播種,說到這兒大家一定知道了我所說的“特別的事”是什麼事了吧!對!那就是播種,不過已經算是 “晚播”了。

  我一下子就把作業做完了,因為今天的作業特別少。開始播種了!我種的是玉米,一共有19顆,我挑了6顆,然後開始在網上查資料,不知怎麼,我今天運氣特好,一點“18種植物栽培流程,必讀!”就出來玉米種植流程,我除了知道玉米該怎麼種之外,還知道了一些關於玉米的知識:玉米屬於單子葉植物,喜溫。種子發芽的最適宜溫度25至30度拔節日均26到27度。玉米在砂壤、壤土、粘土上均顆生長。種子播種前要曬種2天(我們已經曬過了)。

  接著,我們就播種了,我找到一個地方,外婆用“工具(其實是一根木頭杆子)”扒開土,我把那金黃的顆粒小心翼翼地放在土裡,外婆又用“工具”把土輕輕地蓋上,又找一個地方……終於大功告成了!外婆也播了幾顆玉米。

  我相信我種的玉米是世界上最好吃的。

  玉米觀察日記 篇7

  今天玉米苗又長大啦,顏色也變深了,由淺黃色變成了真正的綠色。其中兩株玉米苗長得較高,另兩株長得相對較矮,有的長了三片葉子,有的長了兩片葉子。每片葉子上都有一顆晶瑩透亮的“珍珠”,而且每顆“珍珠”都是在葉尖。我很奇怪,雖然外面下著雨,可窗戶是關著的,雨水進不來。葉子上的“珍珠”是怎麼來的呢?

  於是我就去問科學老師,才知道原來這叫吐水現象。因為在高溫的白天玉米苗就會大量吸水,到了晚上,雖然溫度下降但溼度依舊保持,這時候玉米苗的根部水分還是挺充足的,但根系沒有停止吸水,這時候玉米苗就會把多餘的水分透過葉子的水孔排解出來,所以葉子上就出現“珍珠”了。

  玉米苗每一片葉子都是有點卷卷的,沒有完全展開,像一個個害羞的小姑娘,總不肯露面。有兩片葉子中間裂開了,我想一定是蟲子吃了的。我暗暗責怪那些蟲子幹嘛要把小苗的葉子吃了。後來老師說不是蟲子吃的,是自然長成這樣的。

  小苗越往下端的部分顏色越淡,最下面我覺得是接近淡黃色的。小苗長得真快呀,我希望小苗長得再快點,再快點!快快結出玉米!我盼望著、盼望著……

  玉米觀察日記 篇8

  秋天到了,莊稼成熟了,你看,鮮紅如血的辣椒、黃如金子的玉米……看!近處有兩個小姐姐在剝玉米、梯子上的阿姨正把辣椒往房頂上運、房頂上叔叔正在曬辣椒呢,還有四個婦女正在剝玉米,他們一個個以忙得滿頭大汗。

  左邊也的兩個婦女在剝那金黃色的玉米,好償到底是準備喂小雞還是做湯喝呢?還有堆成山的辣椒,你看,有一位阿姨正把辣椒串剃給樹上的叔叔,準備掛在樹上曬,並不像剛才那位阿姨在房頂上曬呢。他們的房子下面出堆著如山的辣椒,樹下還有一個穿漏當褲的小男孩,頭仰起,正在看那滿樹的辣椒呢!

  再往遠處看,一個身穿白衣服的小女子正在收拾玉米,上面還落著幾隻黃色的小鳥,也美美的飽餐一頓!這個秋天真是一個豐收的季節,全家人都在忙著收穫,雖說忙得滿頭大汗,但是心時喜滋滋的!

  玉米觀察日記 篇9

  週末,我象往常一樣來到鄉下的爺爺家。爺爺一見我,便神秘兮兮地對我說:“鑫鑫,今天爺爺帶你去一個地方,你去不去?”“哪兒去?”“不告訴你,去了你就知道了。”不知道爺爺葫蘆裡賣的什麼藥,但是好奇心還是驅使我跟在爺爺的屁股後面跑。“到嘍!”爺爺在一塊空地前停下了腳步。“鑫鑫,我們開始來種玉米吧!”“哦,爺爺萬歲!”這可是我夢寐以求的事,今天終於被我盼到了。

  爺爺揮動鋤頭,先在地面上挖了一條條小溝,然後把金黃色的玉米種子一顆顆撒了下去。我當然也沒閒著,也拿起一把把玉米往那溝裡撒。

  可是我總覺得還不過癮,於是拿起一根小棒,在爺爺開墾的這塊地的邊上挖了三個小洞洞,接著小心翼翼地把三顆玉米種子放了下去,然後輕輕地蓋上泥土,最後拿來水往上面澆。這樣就算大功告成了。

  來到田野上,我先用小棒插了三個洞,接著輕輕把金黃的玉米種子撒下去,再澆上水。這樣就大功告成了。

  玉米觀察日記 篇10

  7月5日星期四晴

  今天,我在花盆裡種了一棵玉米種子。

  我先挖了一個小土坑,然後小心翼翼地把一粒金燦燦的玉米放入土坑,又輕輕地蓋上一層層泥土。最後又給它喝飽了水,讓他安安靜靜得躺在那兒。

  我想:什麼時候能看到我種的玉米長出新芽來?

  7月6日星期五晴

  早晨,我從床上起來,顧不上刷牙洗臉,先跑到陽臺上看我種的玉米。可是,一點兒動靜也沒有,我失望極了,但是,我還是耐心地等它明天可能會發芽。

  7月7日星期六晴

  同昨天一樣,我起床的第一件事就是去看我栽的玉米。我在花盆裡仔細地找了一遍,還是沒發現玉米的新芽。我想:是因為昨天沒給它喝水,它生氣了,所以才不抽芽。於是,我趕緊給它澆了點水,希望它明天能長芽。

  7月8日星期日晴

  今天,我滿懷希望去看玉米,驚奇地發現在黑黑的泥土上有棵細小的嫩芽,我開心得手舞足蹈,大聲嚷道:“我的玉米長芽了,我種的玉米終於長芽了!”

  7月12日星期四晴

  我和往常一樣拿著水壺開心地去給玉米澆水,遠遠就看見玉米那嫩綠的葉子在微風中隨風舞動,可愛極了。我的玉米終於長出了葉子。

  玉米觀察日記 篇11

  今天第一節課老師讓我們到地裡去觀察一樣植物,你們猜猜它是什麼東西呢?它穿著綠色的外套。裡面包滿了一排排寶石似的米粒,你知道是什麼了嗎?它就是玉米!

  它棕褐色的根像蜘蛛的腳,緊緊地抓住泥土不放。它的莖比大拇指還粗,像竹子一樣,一節一節的。長長的葉子上長滿了小毛。葉子有點鋒利,一不小心手碰到它都會被它劃傷。玉米棒子就長在葉腋當中,葉子緊緊的包住了玉米棒子。玉米它不像花一樣開出來的是花,它長出來的是鬍鬚,顏色由米白色漸漸的變成黃色。長長的鬍鬚可以把它當成頭髮編,插上一朵小花看起來還挺像小女生的頭髮。

  忽然有一個聲音傳到我耳邊,原來是喬弦同學,他舔了一下玉米葉子,說,我的舌頭都麻了。真是一節歡樂的語文課呀!

  玉米觀察日記 篇12

  老家的玉米一年要種兩季。

  春天,細雨如絲,一顆顆玉米貪婪地吮吸著春天的甘露,它們伸展開翠綠的嫩葉,一片片狹長的葉子在雨霧中歡笑著。

  到了夏天,玉米稈上長滿了玉米,足足有一尺長,沒熟的玉米頭上長著淡紅色的須,玉米漸漸成熟了,它的須也就變成了棕色。

  老家的玉米糯甜糯甜的,吃上一口,香甜的汁液從玉米里流出,還有一股糯糯的甜味讓人心情愉快。玉米可以吃的時間很長,在它小的時候,玉米還沒有完全成熟,放在鍋裡一蒸,屋子裡充滿了淡淡的清香,趁著熱一把剝開裹著它的如絲綢般的外衣,露出了它美玉一般的身體,一口咬下去,一股淡甜清香從我的嘴巴里流淌開來。等到玉米完全成熟了,香甜濃郁的感覺就會更強烈,那糯糯的甜味讓人回味無窮。有一次我吃了很多玉米,再吃別的東西的時候,嘴裡就只能感覺到玉米的甜味了。

  盛夏的時候,玉米終於吃完了,玉米稈靜靜地躺著園子裡,一把火就成了下一季玉米的肥料。

  這就是老家最好吃的玉米。

  玉米觀察日記 篇13

  當!當!下課了,老師特別交待我們,回家功課要種一株植物,回到家時,我發現外婆正在種香甜可口的玉米,我靈機一動,心想我何不種玉米呢?

  我以飛快的速度,跑到外婆的身邊,我細心的觀察外婆種玉米,才發現種玉米可不是件簡單的事。可是我有決心把玉米種的黃金耀眼,香甜的像糖一樣的美味。於是我向外婆要了幾粒又大又圓的種子,好讓同學都羨慕我,擁有這麼特別的植物。

  漸漸的,在我的的期盼呵護之下,她終於羞答答的話和我見面了,我對她照顧無微不至,澆水、施肥,眼見含苞待放,心中雀躍不已,但好景不常,一夜臺風來襲,把大家的植物都吹得東倒西歪,倒的倒、彎的彎、折的折,景象慘不忍睹。有些人看到自己的植物已經沒有生命了,一整天都悶悶不樂,當我看到我種的玉米,意外的,竟然還活著,只是斜躺在地,我小心翼翼的把她扶正,衷心的期盼她能度過這次的劫難。

  之後我辛苦灌溉、施肥,皇天不負苦心人,看它日益茁壯,那種甜蜜的滋味,是一種說不出的感動。就在我的祝福下它結果了,圓滾的'綠色小卷,在玉米莖上,冒出來,白白的鬍鬚飄呀飄,我期待已久的願望,終於美夢成真了。

  種玉米的那種等待與結果,讓我體驗到一分耕耘,一分收穫的道理。而在人生的成長中,也必然會遇到措折,面對困境,要堅持到底,才會有開花結果的一天。

  玉米觀察日記 篇14

  有一縷金髮,身披綠鎧甲,猜一種蔬菜?玉米,你們猜到了嗎?

  玉米的葉子很有特色,長長的,尖尖的,好像一把鋒利的寶劍,有遇石頭就斬斷的氣勢。

  我們來看看它的外表吧!只見它身披深綠色鎧甲,像一名將軍一樣帥氣,威風。每當風吹來,就沙沙沙地帶領著士兵們宣戰。

  這是一種很有趣的蔬菜,當你撥開玉米的皮,就會發現裡面的比外面的顏色淺很多,紋路也越來越清晰,最後,都成了淺綠色的了,而且很嫩,好像比嬰兒的皮膚還要嫩上三分,使人見了愛不釋手。

  完全脫下外衣,金色的鬍鬚就呈現在你的面前,好像是金子做的一樣,它的用處可比多了,可以止血、利尿、調節血壓。

  金須下是一粒粒好似珍珠一樣的玉米粒,它們白白的,好似玉石一般,嫩嫩的,看到這裡,我已經垂涎三尺了,恨不得狠狠地咬上一大口。

  玉米的營養很豐富,有維生素B6,蛋白質、維生素E、黃體素、脂肪、糖類、鈣、磷、鐵……

  玉米粒還可以做成很多美味的食物,有香甜的爆米花,有甜甜的玉米烙,還有鹹鹹的椒鹽玉米。每樣食物都讓人垂涎欲滴。

  掰開就是玉米棒了,不僅很獨特,有很多輪廓,好像花邊一樣,而且可以當肥料和飼料。

  玉米,除了外表美麗動人,它的營養和用途更是數不勝數。

  玉米觀察日記 篇15

  星期五,難得爸爸有空,他帶我去奶奶家。一路上,我像一隻快樂的小鳥在藍天上飛翔。

  大約過了10多分鐘,我們就來到了奶奶家。奶奶家門前的菜園裡種的玉米一個個長得很高,玉米呆呆地立在那裡,像老人摸著長長的鬍鬚。一排排玉米長得那麼整齊健壯,一棵玉米杆上,可以長一兩個玉米棒。風一吹,玉米鬚飄起來好像在展示它們美麗的“頭髮”。我看著這些玉米,對奶奶說:“奶奶我可以掰幾個玉米嗎?”奶奶爽快的回答:“當然可以,你去掰吧!”

  我來到一棵玉米杆前,看準一個飽脹的要裂開似的玉米,一手拿著玉米,一手按著玉米杆,怎麼也掰也掰不下來,我使出九牛二虎之力,只聽見“啪”的一聲,玉米被我掰了下來。接著我又掰了幾個玉米,累得我氣喘吁吁、汗流浹背。我把掰來得玉米仔細觀察,玉米披著綠色的衣裳,脫下衣裳,一個個玉米粒展現在我的眼前,玉米粒寶寶穿著黃澄澄的衣服整齊的排列著,真神氣!

  取下一粒,像小朋友的牙齒。我把它們拿進廚房間,奶奶把玉米洗乾淨放進鍋裡燒。過了一會兒,一股誘人的香氣撲鼻而來,饞得我直流口水。奶奶從鍋裡拿來燒熟的玉米分給大家,我拿起燙手的玉米,咬上一口,嫩嫩的、甜甜的、香香的、玉米太好吃了。大家津津有味地吃起玉米來……

  今天,我不僅掰了好幾個玉米,還吃到自己親手掰的玉米,真得是快樂無比!

  玉米觀察日記 篇16

  去年暑假,我去了外婆家一段時間。那裡,有很多新鮮的東西,是獨特的鄉村風景。印象最深的是和奶奶一起種玉米的經歷。

  那天,天氣晴朗無雲。在田野小徑上,有兩個人影,一個大,一個小。奶奶拿著“噴桶”走在前面,我拿著狗尾巴草跟在後面。東看西看,對田野裡的一切都很好奇。但是,我沒有忘記我此行的目的:種玉米!

  一到了外婆的田裡,我就挽起袖子,高高興興地開始幹活。抓起鋤頭,東挖一個洞,西挖一個洞,就如火如荼。奶奶在旁邊笑得合不攏嘴。接下來就是播種和填充。我看這個坑順眼的時候多放了幾顆玉米粒,贏了不少,但是隻有兩三顆稀疏。我奶奶看見了,就對我說:“你怎麼能這樣播種呢?每個坑裡有五顆種子。去補種!”從我奶奶的語氣裡,我聽不出絲毫的責備。該澆水了!奶奶挑了“噴桶”,我拿著噴壺一路倒。我還調皮的給奶奶洗澡,然後給自己洗澡,然後閉上眼睛打坐:“我和奶奶要長大了!”奶奶笑了:“傻孩子,奶奶老了!還在長大!”水灑了一路,留下的不僅是水,還有我和奶奶的笑聲。

  後來玉米成熟了,奶奶就郵寄給我們了。看著晶瑩的玉米粒,心裡溢滿了喜悅!吃在嘴裡,又甜又多汁!“看來我對玉米真的很有天賦!哎,這些玉米不僅賣得好,而且味道還不錯!”大家都笑了。

  玉米觀察日記 篇17

  去年暑假,我去了外婆家一段時間。那裡,有很多新鮮的東西,是獨特的鄉村風景。印象最深的是和奶奶一起種玉米的經歷。

  那天,天氣晴朗無雲。在田野小徑上,有兩個人影,一個大,一個小。奶奶拿著“噴桶”走在前面,我拿著狗尾巴草跟在後面。東看西看,對田野裡的一切都很好奇。但是,我沒有忘記我此行的目的:種玉米!

  一到了外婆的田裡,我就挽起袖子,高高興興地開始幹活。抓起鋤頭,東挖一個洞,西挖一個洞,就如火如荼。奶奶在旁邊笑得合不攏嘴。接下來就是播種和填充。我看這個坑順眼的時候多放了幾顆玉米粒,贏了不少,但是隻有兩三顆稀疏。我奶奶看見了,就對我說:“你怎麼能這樣播種呢?每個坑裡有五顆種子。去補種!”從我奶奶的語氣裡,我聽不出絲毫的責備。該澆水了!奶奶挑了“噴桶”,我拿著噴壺一路倒。我還調皮的給奶奶洗澡,然後給自己洗澡,然後閉上眼睛打坐:“我和奶奶要長大了!”奶奶笑了:“傻孩子,奶奶老了!還在長大!”水灑了一路,留下的不僅是水,還有我和奶奶的笑聲。

  後來玉米成熟了,奶奶就郵寄給我們了。看著晶瑩的玉米粒,心裡溢滿了喜悅!吃在嘴裡,又甜又多汁!“看來我對玉米真的很有天賦!哎,這些玉米不僅賣得好,而且味道還不錯!”大家都笑了。

  玉米觀察日記 篇18

  我經常去婆婆家,在南沙,那裡有一個小菜園。我經常和婆婆在那裡種菜。這個五一假期,我又回到了婆婆家。

  回到家,一股濃烈的蔬菜味撲鼻而來。這道菜,微風習習,陽光明媚,簡直是一種享受。

  不知不覺,我已經到了婆婆家門口。一下車就看到婆婆帶著慈祥的笑容向我走來,說:“啊,她又長高了!”婆婆一邊說,一邊帶我去小花園。婆婆拿著玉米種子對我說:“我們今天種玉米。我先示範給你看怎麼做,以後你自己做。”看到婆婆先翻土,然後播種,最後灌水。婆婆一邊種植一邊說:“夏天注意旱、澇、除草、施肥。”

  看了婆婆演示,我也嘗試自己去做。我彎下腰,用鏟子翻土。因為我控制不好,土壤一片狼藉。當時天氣很熱。我有點想放棄種玉米的想法。婆婆見我不想做,馬上幫我收拾。我用手在土裡挖了一個小洞,然後輕輕地把玉米種子放在靠近小洞的地方,然後用手把土埋在玉米種子上。然後,我種了十幾顆玉米種子。最後,我拿來一杯水,小心翼翼地倒在埋玉米種子的土壤上。

  看著我的勞動成果,我的臉上出現了燦爛的笑容。我終於明白了,“紅日燒,田河野生稻燒了一半。農夫心煮如湯,樓上王孫搖扇。”這句話的意思!

  嘿,我記得我以前有多挑剔。現在我知道農民種菜有多難了。我才知道,我們吃的一切都是農民的努力。從現在開始,我一定要愛惜食物!

  玉米觀察日記 篇19

  暑假裡的一天,烈日當空,大地熱得像個大蒸籠,樹上的知了在不住聲地叫著:“知了,知了……”好像在說:“熱死了,熱死了!”

  傍晚,天還是這麼熱,姥爺對姥姥說:“咱家的玉米太旱了,咱們到地裡去澆澆吧!”姥姥說:“好吧!”我聽到後說:“我也去,我也去。姥姥不讓嫌天太熱。後來在我的再三要求下姥爺終於同意了,”好吧,就讓你體驗體驗生活吧!”

  我們來到玉米地裡,我看見玉米的葉子都捲到一塊去了,便問姥爺是怎麼回事,姥爺說玉米太缺水了旱的唄,要不我們得趕快的澆水嘛。“哦我明白了。 ”姥爺說他先去開井,不大一會兒功夫只見一股清澈的水從井口流出來了透過塑膠管子流到了玉米地裡。玉米喝著這清澈的泉水好像在說:“真甜,真解渴呀!”我看著被澆過得玉米也顯精神多了。

  這鬼天氣還是這麼熱呀,看看姥姥和姥爺的臉上全是汗水就像被水洗過的一樣,他們顧不得擦去臉上的汗珠還在忙碌著,那汗珠一滴一滴地滴在土地上,看著姥姥他們滴落的汗滴,我不由得想起了《憫農》這首詩:“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是呀“農民們太辛苦了,我們平時吃的飯菜都是農民伯伯辛辛苦苦才種出來的呀!以後我吃飯再也不浪費一粒飯粒了”“姍姍,澆完了我們回家吧!”姥姥的喊聲打斷了我的思緒。

  玉米澆完了,被澆過的玉米顯得更綠了,更高了。看著澆完的玉米,姥姥和姥爺的臉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我們高高興興地回家了。

  玉米觀察日記 篇20

  碎玉米是我們在四寨體驗農場生活的活動之一。下午三點左右,大家帶著自己親手挖的紅薯來到一片玉米地。

  玉米很高,頭上有蘆葦花一樣的東西。老師告訴我們是玉米的雄花。玉米長在齊腰高的地方,讓我們手癢。我們迫不及待地想去田野。史密斯校長攔住我們說:“孩子,玉米要斷黑鬍子,不能斷白鬍子。你知道為什麼嗎?”

  調皮的陳鴻儒忙不迭地說:“一定是黑鬍子的玉米長嫩了,白鬍子又老又難吃!”

  “錯了錯了,白鬍子玉米還沒熟!”校長摸了摸陳鴻儒的頭。

  “這玉米咋不同於我們人類呢!哈——”陳洪儒用小瀋陽的樣子說,逗得大家哈哈大笑。

  我們一個接一個地出了場。輪到我留白鬍子的時候,我向前走了一步,停在一個黑鬍子的玉米前面。我先把玉米棒子包著的葉子弄碎了,比水竹寬多了。然後我握緊玉米棒子,使勁往下拉。咔嚓一聲,玉米棒子乖乖投降了。我像拿著什麼貴重的東西一樣離開了田頭,仔細地研究著。突然,我發現玉米芯的根部流出了汁液。我舔了。嘿,真的很甜!蔡老師見我饞,道:“好甜。我們小時候都是把玉米秸稈當甘蔗吃!”我暗暗想,我也要吃“玉米甘蔗”。

  晚自習結束後,蔡老師突然對我們說:“吃夜宵吧!”說著,奶奶在食堂端進來一大鍋玉米,一股濃濃的玉米味撲面而來。我拿了一個大的,剝開殼,金黃色的玉米就露出來了。我咬了下去。啊,真的是一個甜香的人間極品!又是“咔嚓”一聲,我的渴望永遠定格在蔡小姐的鏡頭裡。

  玉米觀察日記 篇21

  晚上,我和媽媽一起剝玉米,剛開始,我還覺得很好玩,心想第一次剝玉米,肯定非常有意思。

  媽媽開始剝玉米了,但我完全不知道該怎麼剝,於是便向媽媽請教。媽媽拿起玉米,教我道:先把緊裹著玉米的“被子”(玉米皮)給撕開,去掉。然後把玉米“鬍子”(玉米鬚)全部去幹淨,就可以看到光禿禿的玉米棒子了。

  果然很簡單,我剛剝了幾個,媽媽突然問我知不知道玉米是怎樣長成的,我搖搖頭。媽媽告訴我:在收完麥子後,把玉米籽一顆一顆地放入土裡,等玉米苗長出了,要看葉子上有蟲沒有,有蟲的話需要打農藥驅蟲。在這之前,還要根據情況進行澆水施肥,等玉米長熟了,再把玉米一個一個地摘下來。

  我和媽媽邊聊邊剝玉米,媽媽提醒我玉米鬚有黑點的地方可能有蟲子,剝的時候……還沒說完,我就啊了一聲,我看見媽媽手裡的玉米上有一條蟲子從玉米鬚裡鑽出來了,那是一條又肥又大的青蟲,在玉米上爬來爬去,“急著逃走”。弟弟也湊過來看熱鬧,媽媽把玉米(還有蟲子)遞給了弟弟,弟弟也不害怕,笑嘻嘻地把蟲子踩死了,我和媽媽拿著正在剝的玉米笑得前仰後合。

  沒過一會兒,我身上就被玉米鬚和玉米葉弄得癢癢的,總是忍不住用手去抓,越抓越癢。我就不想剝了。媽媽說不去抓就不會那麼癢了,要學會堅持。沒辦法,我只好硬著頭皮繼續剝下去,還好就兩小袋玉米,最終還是很快就剝完了。

  玉米觀察日記 篇22

  我們每個人都工作過,很多人都工作過!

  我記得這是我第一次工作。那時候我在收割玉米,父母去地裡幹活,想把我留在家裡。因為家裡就我奶奶一個人,把我留在家裡可以幫助我和奶奶呆在家裡,可以防止我在地裡玩耍。但我必須去,所以他們帶我去了野外。他們讓我到處玩,並告訴我不要到處跑。但是我想跟他們掰玉米,就去找我媽,讓她帶我趕緊掰玉米。她說讓我自己掰玉米。我媽讓我把低玉米掰了,我就去掰玉米。我掰了很多玉米,但是掰了一小會兒,胳膊手腕就開始酸了,掰不碎。我只需要一個。我想盡辦法去掰,但是這個玉米太結實了,我掰不碎。我只想讓我媽媽打破它。但是細想一下,這個玉米是最低的,而且,我還要工作。如果我讓我媽破了,她會對我說:‘你不幹,你就得幹。現在你辭職了,你的意志一點也不堅定。我不會給我媽媽打電話。當我看到一塊石頭時,我想用石頭砸碎它。我花了很長時間才打碎這個玉米。然而我砸的時候差點砸到手腳,把玉米掰下來。已經是中午了。我們把玉米帶回家,在屋頂上曬乾。我已經很累了,但是我怕我媽說我上去之後,屋頂上的玉米就眼花了。已經是晚上了。我媽下去洗手,去做飯。我也下去洗手了。然後我就進了房間,一動不動的躺在床上,腿和手都麻了,沒有一點力氣就睡著了。

  雖然這次很累,但是很開心,因為有了收穫,再累也沒關係。

  玉米觀察日記 篇23

  每到放寒假的時候,我就特別期待去鄉下外公家,今年寒假,我又在那學會了一項新技能:搓玉米。

  去年年景好,玉米大豐收,玉米棒子堆成了山。絕大部分都用機器脫完粒了,剩下了一小堆準備給它們“開小灶”——手工脫粒。在我看來,手工脫粒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兒。“這怎麼弄啊?”我犯起了愁。媽媽不知從哪裡變出一個鐵製工具,它長得很特別:一個鐵框、幾根肋片,像搓衣板。爸爸說它叫“手工脫粒器”。

  媽媽拿起玉米棒在上面來回搓動,玉米粒就像金豆子嘩嘩地掉落下來,一會就聚成一堆。真有趣,我也來試試!我抓起一根玉米,不管三七二十一,把整個玉米棒貼在“搓衣板”上用力蹭起來。咦,怎麼回事?這玉米粒就像故意和我過不去,怎麼都不肯乖乖掉下來。再用力一些,好傢伙,玉米粒是蹭下了一些,可是它們有的都碎成渣渣了。

  在我垂頭喪氣的時候,媽媽說:“仔細看看我是怎麼搓的!”我睜大眼睛,仔細看著媽媽的動作。原來媽媽是先把玉米棒一頭接觸“搓衣板”,稍微使點勁兒,就掉下了幾粒,接著擴大範圍,玉米粒越掉越快。我試了一下,果然很靈。從那個豁口開始,眨眼功夫,玉米粒都拜倒在我的腳下。

  我一鼓作氣,搓得越來越快,一會兒就搓出來一堆玉米。我一邊擦著頭上的汗,一邊欣賞金燦燦的玉米山,心裡美滋滋的。

  玉米觀察日記 篇24

  長假期間,我看到奶奶經常在剝玉米粒,便走過去說:“我也來剝吧。”“你,行嗎?”奶奶問。我自信地回答道:“行!”說完我便幹了起來。

  我先把一排玉米粒剝掉後,再用手掌在玉米棒上使勁地搓,不一會兒,一根玉米棒很快被我“脫粒”完了。抬眼看了一下奶奶,她還沒弄完一半呢,我不禁批評她:“奶奶,你幹嗎非要這麼做呢,一會兒用螺絲刀戳,一會兒用玉米芯搓,煩不煩呀?看你那樣真是既麻煩又遲慢,還是學我的吧,這樣不是既快又方便。”

  聽了我的話,奶奶卻笑著說:“我的小祖宗,你那方法雖好,但也有不盡人意之處,不信你等著瞧。”我聽了卻不以為然,繼續用我的快捷方法為玉米脫粒。

  一小時過去了,手底下已經堆起了“小山”似的玉米粒,再看一眼奶奶的,媽呀,竟還有一大堆玉米棒還沒有剝呢。我不禁心裡著急起來,便用力一搓,這一下可搓出麻煩來了,不僅弄斷了玉米棒,還把手掌給弄疼了。抬起手一看,只見手掌處紅紅的,只差沒蹭破皮。

  奶奶見了心疼地說“歇歇吧,孩子。”然後又語重心長地說,“做事不能求急,本來怎麼有路遙知馬力這句話呢。再說手皮總沒有螺絲刀硬吧。”聽了奶奶的話,我心悅誠服地點點頭。於是我仿照奶奶的方法,先用螺絲刀鑽掉一排玉米粒,再用已剝掉玉米粒的玉米芯在玉米棒上搓,玉米粒整排整排地被碾壓下來,速度一點不比原來的慢,而且也省力,不必像以前那樣把手掌蹭得紅紅的。

  吃一塹長一智,誰說不是,剝玉米中還真藏著學問呢。

  玉米觀察日記 篇25

  金秋時節,是個收穫的季節,也是農民伯伯收穫喜悅的季節。

  今天,我們回到了老家,來看望老爺爺和老奶奶,同時也是要來幫老爺爺和老奶奶來收玉米的,老奶奶辛苦種的玉米要收穫了。

  首先,我們分好了工,媽媽和奶奶負責去田地裡掰玉米,老奶奶負責用三輪車把玉米帶回來,我和哥哥負責剝玉米皮。

  看著那一顆顆果實飽滿的玉米鋪在地上,我太興奮了,也更有幹勁了,我和哥哥在烈日炎炎的太陽下,想馬上完成我們的“任務”。

  我拿起一顆玉米仔細端詳了一下,玉米就像一個大粽子一樣,把自己的果實包的嚴嚴實實的!它的最上面是玉米鬚,玉米鬚像老山羊的鬍子一樣柔軟。它的外皮比較堅硬,需要使勁扯才能開啟,裡面的皮就比較柔軟了,也比較容易扯掉。終於露出了裡面的玉米粒。金黃色的玉米粒,像一排排站的整齊隊伍計程車兵一樣。最下面是堅硬的硬把,他需要更大的力氣才能把它掰斷。差不多有半個小時左右吧,我們就剝完一半了,實在是太熱了,老奶奶心疼我倆就不讓我們再繼續剝了。

  看著地上被我們剝完的金燦燦的玉米,感覺好自豪啊!老爺爺的臉上笑開了花,嘴裡說著:“今年的玉米比去年的收成更好了”!吃過飯之後,老奶奶說帶我們去超市買零食,算是對我們的獎勵。

  我相信一分耕耘一分收穫,就像我們的學習一樣,如果現在不努力,以後也很難得到我們想要的美好未來!

  玉米觀察日記 篇26

  秋天是收穫的季節,爺爺種的玉米成熟了。今天是國慶節,我和爸爸媽媽回鄉下幫爺爺幹農活,我們準備好了以後就出發了。

  走在路上欣賞著路邊的花花草草,我心裡真舒暢呀!我們回到老家,看爺爺在撥玉米,我想幫忙,爺爺說:“這不是小孩子乾的事,你可以幫我搬玉米”。於是我去幫爺爺搬玉米,我費了九牛二虎之力,累得我是筋疲力盡,終於把玉米搬完了。

  每一個玉米都是來之不易的,我用了吃奶的勁搬了幾個玉米而且把手都搬疼了,忽然,我想起了一首李紳寫的詩:

  鋤禾

  鋤禾日當午,

  汗滴禾下土。

  誰知盤中餐,

  粒粒皆辛苦。

  這首詩啟示著我們不能浪費糧食。

  今天雖然很累,但讓我感受到了糧食是來之不易的,所以我們要珍惜糧食,不要浪費糧食呦!

  玉米觀察日記 篇27

  今年國慶節,祖國63歲生日,祝祖國生日快樂!我家鄉的玉米成熟了。趁著11天假期,全家人去幫爺爺奶奶掰玉米。

  來到田裡,看到玉米排列整齊,彷彿有衛兵在看守田地。所有的玉米都露出了黃色的牙齒,玉米莖不再是綠色的,變得乾燥,田裡的草也是黃色的。路邊的溝裡有幾朵不能命名的小花,也很美。

  看到爺爺和爸爸掰玉米很快,我掰玉米也不容易。一開始我花了很大力氣掰玉米芯。爸爸讓我用手來回擰玉米芯,玉米芯斷了。我是按照我爸的方法做的,很輕鬆就把玉米芯掰下來了。雖然掰玉米很累,蜘蛛網多,蟲子多,尤其是被玉米葉子碰了,又疼又癢,但我還是堅持。

  一輛裝滿玉米的汽車被拉回家。雖然爺爺奶奶很辛苦,但我還是看到他們爺爺奶奶笑嘻嘻的,因為玉米大豐收了!

  玉米觀察日記 篇28

  看著花園裡的玉米,我陷入了沉思。

  “奶奶!”七歲那年,我撲向外婆。奶奶摸著我的頭說:“我們早上種玉米吧!”

  我們帶著一小袋種子走進了花園。奶奶對我說:“你看,我挖坑,你在每個坑裡撒肥料,就這樣。”說著,又挖了一個小坑,在裡面放了些肥料。

  “奶奶,就看我了!”我拍拍胸口說。

  就這樣,奶奶挖了個坑,我撒肥料,完美搭配。就在我們快結束的時候,我絆倒了,摔倒在地上。“陳辰,你沒事吧!”奶奶著急了,我慢慢的爬起來。我滿臉是泥。奶奶被我逗樂了,笑著說:“哎,你就像個小火眼金睛!”

  撒肥料,奶奶說:“我去拿水,你在每個坑裡放兩個玉米。”我把玉米放出去後,奶奶拿來了水。澆水前,我們應該用土填滿每個坑。我拿了一把小鏟子,用鏟子把土鏟進坑裡。奶奶把水輕輕地灑進土壤裡。我嘴裡唸叨著:“希望玉米快點長大,希望……”

  一陣風吹來,驚醒了我的夢。我笑了,彷彿看見我和七歲的奶奶在花園裡忙著種玉米…

  玉米觀察日記 篇29

  國慶節那天,我來到姑姑的“快樂農場”掰玉米。

  到了寬農場,阿姨給了我們每個人一個塑膠袋,笑著說:“黑鬍子的玉米你要摘,白鬍子的玉米不要摘!”她一說完,我就迫不及待地開始採摘。走進玉米田,看見玉米稈像哨兵一樣挺拔地站在地上,背上揹著“手榴彈”,守衛著“快樂農場”。我徑直走向一個留著黑鬍子的角落。剛要摘,看見玉米上躺著一隻蟲子。我嚇了一跳,大叫:“救命!”說完,以衝刺的速度跑到了一個安全的地方。這時,我看到父母哼著小調,邁著輕快的步子摘玉米。我終於鼓足勇氣又去找玉米,只聽到一聲噼啪,玉米被我掰斷了。“是啊,我贏了!”我對著藍天大喊。經過我的努力,我打碎的玉米打破了袋子。阿姨誇我說:“你的玉米真好!都是黑黑的。”聽到這個訊息我很高興。

  在回家的路上,我對媽媽說:“今天真是大豐收!”

  玉米觀察日記 篇30

  早上五點,我被媽媽叮噹亂響收拾東西的聲音吵醒。我記得我昨天答應過我媽媽幫她在田裡掰玉米,但我不能遵守諾言。最重要的是,我不忍心讓媽媽一個人在田裡幹活,只好忍痛下床,穿上衣服,隨便抓了幾口飯,和媽媽一起去了田裡。

  早上五點,我們來到戴月的田野。我想我們一定是第一個在這個領域工作的人。沒想到周圍田裡已經有人下手了。我和媽媽不肯落後,我就雙手合十,主動學習,跟上媽媽。可能是因為我個子小,在野外穿梭比較方便吧。一個小時後,我能夠和媽媽保持同步。我媽大吃一驚,問:“你從來沒有斷過玉米,但是你可以追上我媽。太神奇了。我自豪地說:“那是因為你女兒從來不問對手是誰,有多厲害,只知道什麼事都要盡心盡力。”母親讚許地點點頭。

  晚上,爸爸回來給我帶了我最喜歡的烤雞。可能我媽跟我爸說了什麼,要不是我爸不小心,我也不會這麼做。

  玉米觀察日記 篇31

  暑假的時候,媽媽帶我坐飛機回日本老家,幫爺爺收玉米。我的家鄉有一個大院子。爺爺在院子裡種了一塊玉米。

  玉米收穫的那天,天氣很好,陽光明媚。我家來到玉米地裡,看見玉米挺拔地站在廟裡,整齊地排列著,像一支軍隊。我聽到風吹著玉米葉子,發出像音樂一樣的“沙沙”聲。

  你平時吃的金黃好吃的玉米在哪裡?爺爺笑著說:“因為玉米表面還有三四層綠葉,所以看不到黃色的玉米粒。”我答應了,就跑到一個大玉米地裡。哦,這個玉米真的很大,像一個胖娃娃,上面有棕色的毛毛,像娃娃的頭髮,這不是理髮師的功勞,而是大自然的染料。

  我一隻手拿著玉米,另一隻手按著玉米稈,啪的一聲斷了。就這樣,我選擇最大最豐滿的,一個個分解,讓我汗流浹背。

  爸爸力氣比我大,破發又快又多,我得加油。

  爺爺一邊幹活一邊跟我說:“玉米上的耳朵和頭髮、玉米粒一樣多。”我好奇地剝玉米,仔細數毛毛,數玉米粒,都差不多。自然是驚豔!

  玉米觀察日記 篇32

  在一個陽光明媚的早晨,我和媽媽、爸爸一起去爺爺家種玉米。

  快到中午了,我和爸爸、媽媽才到爺爺家,我們走到地裡,分了一下工,爸爸刨坑,我就負責撒玉米種子,媽媽撒化肥,再把種子埋上。玉米種子上有一種粉紅色的顏色,我問爸爸這是什麼,爸爸說,玉米種子上的顏色是一種藥物,把玉米種子埋在地下,蟲子就不會吃了。

  我們一上午就幹了十龔地,累死我了!

  到了下午,又去地裡幹活了,又幹了一下午,一直幹到晚上七點多才幹完。回到爺爺家我們累得已經筋疲力盡,沒有力氣再走了,就住在爺爺家了。

  第二天早上,我們又幹了一小會兒活兒,就回家了。回到家,我們疲勞的坐在沙發上。

  透過這件事,我想起了一首詩:“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說明農民種地很辛苦,種出來的糧食也是用農民的汗水種出來的。所以我們要珍惜每一粒糧食!

  玉米觀察日記 篇33

  今天是星期六,我們全家人去地裡掰玉米。騎著腳踏車,伴著陣陣涼爽的秋風,我們來到了目的地。爺爺為我們分配任務:奶奶和媽媽掰玉米,我撿玉米,爺爺自己砍秸稈。

  開始幹活了,只見奶奶和媽媽用竹片兒往玉米的尖部一挑,雙手抓住玉米皮往外一拽,金黃的玉米就露出了頭。她們一手抓住玉米的上面,一手抓住玉米的底部,使勁一掰玉米就下來了。就這樣奶奶和媽媽一會兒就掰完了。我的任務是把奶奶和媽媽掰下的玉米撿到筐裡,我像覓食的小鴨子一樣,東一個,西一個,不停地彎腰低頭撿玉米。

  不知不覺中,太陽已經把半個臉藏到了山的後面,而我們更是戰果輝煌——裝了滿滿一車玉米。看著那些金黃的玉米,想到這豐收的成果還有我的一份功勞,我的心裡比吃了蜜還要甜。

  玉米觀察日記 篇34

  星期五早上,我和爸爸媽媽一起去奶奶家掰玉米。一路上,我看到稻田裡翻起金色的波浪,棉花露出了潔白的牙齒,田野裡農民伯伯忙忙碌碌的身影。

  到了奶奶加,爺爺說:“今天下地掰玉米”。我高興的蹦了起來,一會兒,我們就到了田野裡,我迫不及待的開始去掰,一手抓住帶著鬍鬚的玉米棒子,另一隻手用力一扭,玉米就掰了下來,過了一會兒,就裝滿了一袋子,我使勁的掰玉米,手都麻了,但是我沒有放棄,還在咬牙堅持著。我和爸爸把一袋袋玉米架到了車上,累的我滿頭大汗。爺爺衝我豎起了大拇指:真是好樣的,你真棒。我聽了心裡像喝了蜂蜜一樣,甜滋滋的。

  晚上,奶奶給我們捉了一鍋青棒子,吃著香噴噴的玉米,白天的勞累一掃而光,我覺得勞動最光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