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日記模板彙編八篇
一天即將完結,相信大家這一天裡都收穫頗豐吧,讓我們今天做個總結,寫一篇日記吧。你所見過的日記應該是什麼樣的?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觀察日記8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觀察日記 篇1
20xx年3月5日星期一天氣陰
今天下午祈老師帶我們大家一起種大蒜。
祈老師先把大蒜外面那層薄薄的灰褐色外衣脫了,露出了白白的身體,像一個又白又胖的孩子,嫩嫩的彷彿隨時都會擠出水來。接著祈老師又選了幾個長得比較飽滿的大蒜放在盒子裡,我們也學著祈老師的樣子一一照辦了。這時下課鈴聲響了,我真期待大蒜髮芽的景色啊!
20xx年3月6日星期二天氣晴轉多雲
今天上午我去看了看我的大蒜,可惜它沒有發芽。
我帶著失望的心情,邁著沉重的步子出去了。我想為什麼劉音奇的大蒜有了小綠芽,我怎麼就沒有呢?我今後一定要繼續觀察呀!
20xx年3月7日星期三天氣多雲
今天上午我又去看了看我的大蒜小寶寶,發現小寶寶已經露出了一點小青頭。我多麼的開心呀!我一蹦三尺高,最後我開心地出去玩啦!
20xx年3月8日星期四天氣陰
今天上午放學時正準備出去站隊,想起了我的小蒜苗,我去看了看發現比昨天高了一點。我很開心快樂。
最後我帶愉快的心情跟著路隊回家了。
20xx年3月14日星期三天氣晴
今天上午我去看了看我的小蒜苗,發現它已經有七釐米了,長得鬱鬱蔥蔥,彷彿是一片茂密的小樹林。明天我會繼續觀察的。
觀察日記 篇2
7月,我在花鳥市場買了5粒紫微星的種子。回家,我看了又看這個種子像小松子一樣,又小又黑,下面還有一個洞,能長出漂亮的花嗎?
帶著疑問我把“小松子”泡在水裡。
過了幾天,我不斷的去觀察,發現有一粒種子裂開了,我仔細觀察了一會兒,發現種子裡面是橘紅色的。
時間一天天過去,“小松子”也一天天長大。
我能看到它的莖是乳白色的,兩旁還有似鬍鬚般的絲,它的根有粗有細、有老有嫩、有長有短,葉子,大大小小老老嫩嫩。
8月,我出去玩了,“小松子”在家裡,四天後,我回來看“小松子”,“我的天哪!”我喊道,我心想這次肯定要重種了,因為,盆裡的水被太陽吸乾了。
後來,我打算仔細研究紫微星,再重種。
觀察日記 篇3
聽說紅梅公園一年一度的梅花節開幕了,我和媽媽聞訊而至,想一睹梅花的風采。雖說已是初春了,但空氣裡仍透著幾分寒意。一走進紅梅閣,整個人彷彿進入了梅花的世界。梅花清香撲鼻,純淨疏淡,讓人覺得如沐春風。梅樹高低錯落有致,且形態各異。有的把樹枝長長地伸出去,像好客的主人熱情地歡迎遊客的到來,有的優雅地立在那裡,盡情展示自己美麗的姿態。眼前的梅花彷彿早已耐不住一冬天的寂寞,迫不及待、競相綻放。繁花開滿了整個樹枝,不留一點空隙。走近一瞧,呵,裡面還有許多可愛的花骨朵兒正漲紅了臉,鼓足了勁,準備為春天再多添一抹亮麗的色彩。
梅花不僅形態各異,顏色也各不相同。有的是淡粉色的,就像小女孩的臉頰,看了誰都想捏一下;有的是鮮紅色的,紅出了春的勃勃生機。最引人注目的還是那淺綠色的梅花,這花遠看像白色的,近看卻是淺綠色的,它超凡脫俗的氣質,在梅花群中脫穎而出!梅花開得熱鬧,賞梅的人更是熱鬧。有的走在小路上,時不時在花下駐足欣賞,情不自禁地嘖嘖讚歎;有的踮起腳尖,嗅著梅的清香,陶醉其中;有的舉著相機,壓低身子,專注拍攝,想用照片定格住梅花婀娜的姿態……“紅梅花兒開,朵朵放光彩……”當第一縷春風吹過,梅花就昂首怒放,喜報春的訊息……
觀察日記 篇4
“觀察物體”這個單元真有趣,沒想到在觀察的過程中也能發現這麼多的數學知識。觀察物體,一個人是不可能把它的全部都觀察到的,要跟自己的學習小夥伴合作。觀察時,應注意辨認物體主要特徵,應邊觀察邊想不同位置觀察同一物體形狀有什麼不同,然後與同學交流。
觀察物體:我發現長方形有2條對稱軸,正方形有4條對稱軸,圓形有無數條對稱軸。鏡面對稱更有趣,比如鏡子中的鐘面3:00就是9:00,1:00就是11:00,原來跟實物的方向是相反的。
觀察日記 篇5
我們小區的一棟樓牆上佈滿這爬山虎,就像給這棟樓穿上了綠衣服,非常引人注目。
爬山虎的`腳下是很小的一塊土地,面積小,土質也不好,也從來沒人給它澆水、施肥。可就是在這樣的艱苦的環境下,爬山虎依舊長得那麼茂盛,那麼翠綠,幾根粗大的莖稈,伸到了樓頂上,我抓住其中一根,使勁往下拉,可是拉了半天也沒拉動,爬山虎長得可真結實啊!
爬山虎的葉柄上長著四五片葉子,葉子是卵形的。一到秋天爬山虎的老葉就變紅了,葉柄也變紅了,像葡萄酒的顏色,新葉子還是嫩綠的,就像一串串鮮翠欲滴的葡萄掛在牆上。
“爬山虎是用什麼來爬牆的呢?當然是靠它的腳來爬的。”當然是靠它的腳來爬的。“爬山虎的腳剛長出來是嫩綠的,讓人感覺這樣的腳根本爬不上去,也巴不住牆。可是它的腳越長越硬,顏色也變成棕色的,在細絲的末端,長出了幾個小圓片,就像吸盤一樣,緊緊地巴住牆、我想拔掉它的腳,一使勁,就連牆上的小石子也一齊拔了下去,爬山虎的腳可真有勁呀,怪不的不怕颳風下雨。
這一片爬山虎無人照料,卻長得十分茂盛,生命力多末麼頑強哇!它不停地向上爬,像在告訴我們:只要不斷攀登,才能到達頂峰。
觀察日記 篇6
星期天,我們作文老師讓我們觀察一種蔬菜或水果,我回家拿了一個西紅柿就觀察起來。
西紅柿圓圓的,紅紅的像小女孩的臉蛋,還像過年時門口掛的小燈籠。它身上有許多小點,媽媽說是它的透氣孔,它的底部有一個小點,如同我們的肚臍眼。它的頭頂上有一個綠色的小把,彷彿給它戴了一頂綠色的帽子。
我從廚房端來一盆水,把西紅柿放在水裡洗一洗,它比以前更紅了,更亮了。我摸了摸,軟軟的,很光滑。我拿來一把小刀把西紅柿放在桌子上切開,裡面流出了鮮紅的汁水,裡面和外面一樣都是紅色的,黃色的絲猶如我們的血管,綠色的小籽宛如它的小寶寶在睡覺。我把它放在鼻前,酸味撲鼻而來。我拿了一小塊放在嘴裡嚐了嚐酸酸的,有點棉。
西紅柿不但能吃,還有好多作用。能榨汁,能美容,還能補充人體的維生素。
啊!小小的西紅柿竟有這麼多的作用,我更加喜歡西紅柿了。
觀察日記 篇7
9月16日星期五晴
今天,老師給我們佈置了一項任務,觀察生活中的一些植物蔬菜的生長過程。我到家趕緊找了幾個大蒜,準備觀察是否能長出蒜苗。我懷著半信半疑的心情,把盤子裝滿水,再放入大蒜,蒜就泡好了。
9月17日星期六晴
第二天我一大早就迫不及待地起來觀察,看大蒜有什麼變化沒有,結果只是泡大蒜的水變黃了,大蒜底部變得土黃,我想讓她快點長,就給它換了水。期待第二天我的大蒜能快快發芽。
9月18日星期日晴
第三天早上,我趕緊起來看我的大蒜是否發芽。可是一看,還是沒有發芽,我好著急呀,媽媽告訴我,任何動植物都有一定的生長過程,讓我安心去上學,晚上回來再觀察。
到了晚上,我又去看了我的大蒜,呀!大蒜長出了一毫米的小芽,跟也長出來了,大蒜裂了個口子,裡面是白白的蒜,確長出了“雀斑”。
9月19日星期一晴
第四天早上,我和往常一樣早早起床,急忙去看我的大蒜,只見大蒜上面又出現了一些小孔,密密麻麻的,跟部又長長了一些,而且口子裂的更大了,“雀斑” 也變深了。我高興的大叫起來:“媽媽,快看,我的大蒜又變樣了!”媽媽微笑著告訴我,只要用心灌溉用心觀察就會有所不一樣。
9月20日星期一晴
第五天晚上,大蒜底部的根變得更長了,小蒜苗就從包裡探出了小腦袋,綠油油的,十分可愛。現在,小苗有一釐米高了,有著淺綠色的條紋,還泛著植物特有的芬芳,一點兒也不像從大蒜中成長出來的,倒像一種名貴的植物。大蒜的根也非常漂亮,表面十分光滑,雪白雪白的,猶如一條價格不菲的銀絲,讓人感覺還能發出淡淡的光輝。但那濃濃的蒜臭味仍然掩蓋不了它的身份。
9月21日星期二晴
呵,小芽長的真快,今天已經超過一釐米了!那大蒜多像個怪物呀!從大蒜到“怪物”真有趣,看著它們成長別提有多開心了!
9月22日星期二晴
至今為止,大蒜根已經長得超乎我的想像,交錯、纏繞,怎麼也分不開。蒜苗長得不錯,頂部油綠,碧綠的葉子如迎風招展的旗幟; 根部、底部白得透人,一道道顯眼又漂亮的淺綠條紋布滿全身,就像穿上了條紋外衣,特有範!我太高興了,我的蒜苗終於長成了!
觀察日記 篇8
蝸牛就是一種軟體甲殼類小生物。它爬行的很慢,揹著一個大大的“房子”,呈螺旋狀,有左旋的,也有右旋的,左旋的十分少見。我把十幾只蝸牛裝在塑膠碗裡,拿出最大的一隻放到另一個碗裡,找來放大鏡,開始觀察。聽說把蝸牛放進水裡,就能夠使它探出頭來。恰巧,此時這隻蝸牛被我嚇得把頭縮排去了,我打了一些水,往裡面倒。不一會兒,蝸牛就乖乖地探出頭來,並伸出兩個長長的觸角。我仔細地用放大鏡觀察它。發現,蝸牛的下腹部有很多點點,這就是什麼呢?有什麼作用呢?我又繼續觀察,發現蝸牛的殼上還有一個小洞,這又就是起什麼作用的呢?
於就是,我帶著這兩個疑問來到媽媽面前詢問。媽媽回答說:“蝸牛腹部下方的小點就是它的腹足,蝸牛就就是依靠這些腹足爬行的,殼上的洞就是蝸牛的氣孔呀!”“噢!”我恍然大悟。爺爺告訴我,蝸牛通常就是晚上出來活動。因為它害怕白天直射的陽光,喜歡棲息在陰暗潮溼的環境裡,所以一般太陽下山後才出來。它慢慢地爬到青菜葉子上,伸出觸角輕輕地嘗一嘗味道,再慢慢地開始美餐。透過觀察,我瞭解了很多關於蝸牛的小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