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的綠豆觀察日記彙總9篇
一天即將完結,我相信大家都是有收穫的,立即行動起來寫一篇日記吧。日記寫什麼內容才新穎、豐富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綠豆觀察日記9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綠豆觀察日記 篇1
國慶節,老師佈置了一樣特殊的作業——種豆子,一開始,我還不相信七天裡面綠豆能發牙。
放學回家,我連忙拿來一杯水,把綠豆放了進去,開始浸泡。
10月1日,早上起床,第一件事就是去看我的小綠豆,哇!綠豆脹了兩三倍,肚皮有一點點破了,聽說綠豆是從那條小裂縫長出來的。我找來一個透明杯,把紙放在裡面,再把綠豆放進去,就去玩了。
10月二日,綠豆那條裂縫長出了白白的東西,越往上越粗,這是它的牙,就像一個小逗號。
10月三日,我又去觀察綠豆了,綠豆穿破了“外衣”,伸出頭來,看上去就像小象的長鼻子,把杯子搖一搖,再看一看,就像小蝌蚪在水中游。
10月5日,牙長了很長很長了,牙上的尖上長了幾根鬚,這是它的根。
10月7日,芽已經長大了,成了兩片綠色剪刀似的牙。
我心裡不禁產生了敬意,它們雖然沒有良好的營養和環境,但仍然執者地生長著,這不是我們青少年在成長過程中所應具有的精神嗎?
綠豆觀察日記 篇2
一天,科學老師叫我們做綠豆發芽的實驗。我回到家,拿一個小杯子,上面放上兩張吸水紙,綠豆放在上面,放在陽光下。於是,這三顆綠豆便在這裡生活下來了。
9月21日 星期一 晴
早上,我上學前,特意跑到陽臺看了看。哇!綠豆的外衣褪去,露出了白白嫩嫩的皮膚,仔細一看,還冒出了一點芽呢!
9月22日 星期二 多雲
綠豆芽已經發當2——4釐米長了,真牛!還沒有想到這麼小的綠豆,竟能發出那麼長的芽,我太佩服它了。
9月24日 星期四 晴
再看,綠豆芽已經發到約5釐米長了,我便按照老師的要求把綠豆種到泥土中,讓它發出葉子。從此綠豆芽改變了生活環境,到了黑愛的泥土中。
9月26日 星期六 雨
“發出葉子啦!發出葉子啦!”我大叫著。這時,你不知道我有多開心啦!我的綠豆實驗成功了。綠豆觀察日記300左右二
9月21日 星期三 天氣晴
今天,王老師讓我們種綠豆芽。
綠豆的身子圓溜溜地,就像一個小皮球。綠豆的身上有一個黑乎乎的小圓點,就像一條小蟲子在綠豆芽的身上爬來爬去,那翠綠的綠豆在和夥伴們玩耍呢!
我看那個小傢伙非常有趣,就把它種了起來:我先把紙巾放入杯子裡,再把綠豆放在裡面,然後給它加一點點水,最後慢慢地等待。
綠豆芽什麼時候長大啊,我已經忍不住了!
綠豆觀察日記 篇3
6月11號星期四天氣:晴
今天,我想出了一個辦法讓爸爸省點買菜錢:我自己發綠豆芽,又便宜又沒有農藥。
於是我對媽媽說“媽媽。我想發綠豆芽,你給我買買些綠豆回來好嗎?”媽媽答應了。
綠豆買回來了,媽媽就給個碗我用。我抓了一把綠豆放進碗裡,再放一些水,然後媽媽給了一塊小沙佈讓我蓋在上面。
三個小時過去,我就去看了看綠豆,一顆顆小綠豆都像我游泳後的小手,皮兒都皺起來了。五個小時我又開啟小沙布,哇!我大叫一聲:“媽媽,我的小綠豆發芽了,好可愛的綠豆寶寶啊!”
綠豆觀察日記 篇4
那天,何老師發給我們一些綠豆,由於好奇,我就把它們放杯子養起來了。
10月12日
豆子在水中靜靜地待著,它們彷彿覺得天氣太熱了,紛紛脫掉了自己的大衣,黃黃的內衣也露了出來。在水裡跟著自己的“家人”遊著泳,不過大小几乎沒有變,我想:它們什麼時候才能長大“成人”呢?
10月13日
早上一起床,我迫不及待地跑去看我的綠豆們,一看,綠豆半白半綠,像極了沒穿衣服的“小孩”,不過相比昨天,綠豆後面冒出了一根“小尾巴”可愛極了。
10月14日
綠豆長大了,兩片葉子探出頭來,好像小魚長大的魚尾。一個個“頭”從黃到紫,顏色也好看極了。如果它們再多長點就好了。
綠豆是那樣堅強,那樣奮發向上,我們也要向它們學習。
老師評語:小作者觀察仔細,將綠豆的不同時間段的變化寫得細緻了,不錯!
綠豆觀察日記 篇5
9月18日 星期五 晴
今天,老師讓我們泡豆子,觀察它發芽的過程。我興奮極了,恨不得立刻就去泡。等星星,等月亮,等啊等,終於等到放學了。我急忙去市場買了一袋子綠豆,小心翼翼地拿著。回到家後,我用杯子泡了十粒綠豆,心裡盼望著我的小綠豆快快發芽。
傍晚,我驚奇地發現,我的小豆子的外衣已經皺得像老樹皮一樣了。
到了晚上,我發現小豆子好像吃了“增胖劑”一樣,胖得再也穿不下那漂亮的綠外衣,只好露出白肚皮了,還冒出了尖尖的小芽兒。
9月19日 星期六 晴
早上一起床,我就迫不及待地去看小豆芽,發現小芽兒已經長成一釐米長了,真讓我大吃一驚,它長得太快了。
9月20日 星期日 晴
小芽兒長成兩釐米長了,芽尖兒上還長出了許多須,媽媽告訴我:“這就是它的根。”
9月21日 星期一 晴
一放學回到家,我就急忙去看小豆芽,發現它的莖長成五釐米長了。豆芽已經脫去那綠外衣,露出兩片白白的子葉,兩片子葉之間長出翠綠的嫩葉。媽媽告訴我:“這兩片子葉貯存著豆芽生長所需要的營養。”
9月26日 星期六 晴
兩片嫩葉長成手指甲般大,莖大約二十釐米長,根鬚也長成三、四釐米長長,變成豆苗了。子葉的營養已經被豆苗吸收掉,枯萎了,從豆苗上脫落下來。我不禁對兩片子葉產生了敬意。它們為了提供豆芽生長所需要的營養,而犧牲了自己。現在,豆苗已經可以透過光合作用製造營養,獨立生長了。我打算把它移植到土裡,讓它繼續生長,希望它能開花、結果。
綠豆觀察日記 篇6
9月22日星期三睛
今天放學回家後,我按照徐老師的要求,挑了30顆既飽滿又均勻的綠豆,放進水裡,觀察它們的發芽過程。我很好奇,每過幾分鐘就去看一次,但是啥變化也沒有。到第四次去看的時候,已經過了一個小時了,我便按照老師指導的方法把水倒掉,找了只漂亮的花盆,用鑰匙在泥裡戳了30個洞,把綠豆一粒一粒地放進它們的“小屋”,然後蓋上土,算是大功告成了。接下去會有什麼變化呢?我更好奇了,耐心等待著。
9月24日星期五晴
早晨醒來,我無意中看了一眼窗臺上的綠豆,驚喜地發現它們居然發芽了,跟媽媽預計的起碼得三四天不太一樣。我數了一下,有7棵嫩芽。那一個個綠白相間的小腦袋從土裡努力地鑽了出來,一定費了好大的勁吧。小芽的莖是白色的,芽是嫩米黃色的,大小跟鉛筆頭上的橡皮差不多,頭上還戴了頂“帽子”,顏色是綠色的。媽媽說,那是綠豆的'外殼。它們有的舒服地躺在泥土上,宛如在睡覺;有的低著頭,似乎很慚愧的樣子;還有的則彎卷著細細的腰身,彷彿在下大腰……真是千姿百態。
9月26日星期日晴
今天,媽媽特意把綠豆芽帶到奶奶家來讓我看。我一看,大吃一驚:“這是我種的綠豆芽嗎?你換過了吧?”媽媽笑了笑,說:“傻女兒,這當然是你種的綠豆芽呀!”我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比畫了又比畫,發現最高的竟接近10釐米,最矮的卻只有0.5釐米,跟前天剛發芽時最高只有1釐米相比,真是判若兩盆。它們有的十分舒展地把嫩葉伸開,彷彿在海邊沙灘上曬太陽。還有的莖稍低著,葉子朝一邊,沒有完全重疊,遠看那姿態還真有點像鵝:莖像鵝的脖子,綠豆殼像鵝的腦袋,那葉子像鵝的嘴。
9月30日星期四晴
好多天沒去給綠豆芽澆水了,今天放學回家,跑到陽臺上一看,哇,又長高了許多。仔細一看,在兩棵豆芽之間又長出了兩棵植物,高l釐米左右,其中一棵大一點的,有三片葉子,另一棵小一點的,只有兩片葉子,遠看還真像母子倆。這是什麼植物呢?難道兩根綠豆芽能結婚、生小寶寶嗎?為什麼它們長得跟綠豆芽又不一樣呢?別的同學那邊也會長出這種奇怪的植物嗎?我的問題越來越多,疑團越來越大,就等著以後繼續探索和發現吧!
附:老師的話
小作者將自己連續觀察了什麼事物、怎樣觀察的以及觀察中的發現介紹得清清楚楚。文中比喻、擬人手法的運用,列數字的說明方法,尤其是豐富的想象,為習作增添了許多亮點。
仔細觀察是寫好觀察日記的前提,綠豆泡水不會“啥變化也沒有”,第一則日記中,如能寫一寫為什麼要先把綠豆泡一泡,並將泡過水後的綠豆與泡前的作比較就更具科學性了;最後一則日記重點寫兩棵奇怪的植物,不屬“綠豆芽觀察日記”的內容,建議重點寫綠豆芽的葉與莖的顏色、大小、形狀的變化。
觀察植物的生長,是一個長期的過程,要抓住它生長的幾個關鍵期,如播種、發芽、長葉、開花等,寫出生長的變化。小作者可以繼續觀察記錄,觀察的過程應多種感官參與,方可獲得更全面、更準確的認知。
綠豆觀察日記 篇7
關於綠豆苗觀察日記一
夏天到了,清熱解暑的綠豆湯我們幾乎每天都會喝上一碗。這讓我對這小小的綠豆產生了興趣,決定自己種一種。
某天放學後,我問媽媽要了幾顆綠豆,並把它們泡在水裡。那晚臨睡前,我特意去看了看我的綠豆,發現綠豆胖了好多,肚子圓圓的,那裡面是否正長著一個綠豆寶寶?
第二天早上,兩片豆瓣中間探出了一個小小的芽,豆瓣緊緊抱著小芽,似乎不捨得它離開自己的懷抱。下午時,小芽頂著綠色的小尖葉長高了一些,豆瓣一副心急的樣子,卻沒有急著去追。豆瓣在忙什麼呢?
在第三天,我知道了答案。豆苗長出了細小的根,豆瓣也鬆了口氣,追著小芽繼續長高。
又過了兩天,我發現豆瓣不再長高了,或許這一路它們追的太辛苦,太累了。此時它們只是仰著頭,凝視著漸漸長高的小芽,這時的小芽早已褪去了稚嫩,正舒展著大大的新葉,享受著日光浴。
豆苗一路向上,儘管豆瓣萬般不捨,但它能做的就是把自己所有的養分全部留給豆苗。豆苗長高了,豆瓣乾枯了,掉了下來。乾枯的豆瓣定是希望自己能化成土,為豆苗留下最後一份禮物。
豆瓣落下的那天,我明明看到豆苗顫抖了一下,低了低頭,然後挺直了身子,繼續長高。以後所有的營養都需要靠自己的根,根越深越廣,豆苗就越高越壯!
關於綠豆苗觀察日記二
週五一放學,我興沖沖地趕回家裡。從廚房中取出五顆綠豆,然後把它們放進一個盛滿水的杯子裡,最後在一面鋪上一層餐巾紙。小綠豆泡在水中的樣子可真像是一群調皮的孩子在水裡游泳。我為什麼這樣做,那是因為本週要寫觀察日記。
晚上睡覺時,我想:“第二天綠豆會發生什麼變化呢?”想著想著,我不知不覺地睡著了。
第二天,我早早地起床,迫不及待地跑去看那幾顆綠豆。“哇!”我睜大眼睛,“綠豆怎麼變成白色的了?”我非常驚訝,然後我找來一個放大鏡,全神貫注地盯著它。我在這個時候發現,原來綠豆脫皮了!
它把綠色外衣脫了下來,露出了潔白如雪的臉頰。它和昨天的綠豆相比,似乎軟了一些,下面還突出了綠色的小芽,真有趣!
今天,我又看到了一個非常有意義的現象,所以我對綠豆更加感興趣了!
第三天早晨,明媚的陽光直射到我身上,迷迷糊糊睡著的我一直在想綠豆,於是一骨碌跑到桌子旁邊觀察,發現綠豆芽長大了不少,健壯了起來,可是在水裡的那顆就相對比較矮小。
我不解地看著天,突然想到了一個原因:可能是那顆豆子吃的東西太少了,才那麼瘦小。再想想自己也那麼瘦小,看來以後我也得多吃些了。
經過這次試驗,我看見了有趣的綠豆,領略了自然界充滿神奇的植物王國!
關於綠豆苗觀察日記三
放假了,我自己在家沒事做悶死了,忽然我看到綠豆,就想做個試驗,反正不難,以前老師也教過。於是我取出少量綠豆,放在一個裝水的容器裡。
第一天早上,我把泡好的綠豆取出,分別放在三個罐子裡,我往第一個罐子裡裝水,往第二個罐子裡只放一張溼紙巾,在第三個罐子裡放一張幹紙巾,然後將三個罐子的蓋子蓋上,放在陽臺。
第二天,放了溼紙巾的罐子裡的綠豆長出了小小的嫩芽,放了幹紙巾的罐子裡的綠豆長出的嫩芽要小些,另一個放水的罐子裡的綠豆什麼也沒長。
第三天,放了溼紙巾的罐子裡的綠豆芽長高了,幹紙巾罐子裡的綠豆芽只長高了一點兒,放了水的罐子裡的綠豆長出了小小的嫩芽。
第四天,溼紙巾罐子裡的綠豆芽長了一片又小又嫩的葉子,可愛極了!
但是,為什麼同樣的植物放在三個罐子了卻長的速度不一樣呢?原來這和溫度、溼度和空氣有著密切的關係。放了溼紙巾的綠豆因為溫度適宜,溼度適宜,空氣足夠,所以長的最快;放了幹紙巾的綠豆因為太乾燥,所以長的慢;放了水的綠豆,因為缺乏空氣,所以很難發芽。
綠豆發芽這個試驗真是太有趣了,大自然真奇妙啊!
關於綠豆苗觀察日記四
十一長假期間,我在家裡種了很多綠豆。
剛種下的綠豆翠綠翠綠的,橢圓形,像瓜子的果肉般大小,綠豆身子的正中央還有一條短短的白線,彷彿一張咧開的小嘴巴。
到了第二天,只見綠豆飽脹了,正中間的小白線裂開了,不幾天,小白線的反面就長出了一根又細又短的莖,慢慢地那莖會越變越粗,越變越長,緊接著那裂開的小白線中間偷偷地伸出了兩片小葉子。這剛長出的嫩葉特別可愛,一陣風拂過,遠遠地看就好像兩隻小蟲在玩耍呢!不過更引人注意的還要數綠豆再長大一點的葉子,那葉子和一般的葉子不同,它可以像手掌一樣張開合攏,葉子張開的時候就像一把小小的剪刀。
綠豆再長大一點兒,外面的殼就會完全地掉下來,豆子全身會漸漸地變紫變皺,下面的莖也愈發粗壯,根部那不起眼的黃色部分還會長出像蜈蚣那細小的腳一樣的六、七根鬚。
慢慢地我還發現綠豆的根只要有充足的水分就會一天天脹大,先是趴著的,後來立了起來。如果你仔細看就會想起圖畫上小龍的觸角。
日子一天一天過去了,十一長假也要結束了,我心愛的綠豆終於長出了翠綠的豆芽,我的內心感到無比的興奮,我覺得這個假期過得真有意義!
綠豆觀察日記 篇8
(一)今天,老師讓我媽回家種綠豆。
我和爸爸一起去買了半斤綠豆,當我看見小巧的綠豆,心想:“是螞蟻大還是綠豆大?還是一樣大呢?”
回到家,爸爸說:“我先把綠豆倒進去,再倒一點水進去。”
我就按著爸爸說的去做,做完之後我覺得綠豆輝馬上就會有變化。
可是,我看了好長時間,看得我眼睛都看花了,綠豆好像一點兒變化也沒有。
所以,我就去問爸爸“爸爸,為什麼我看了很長的時間,綠豆一點兒變化也沒有?”
爸爸說:“明天早上就有變化了。”
(二)你應該沒忘了爸爸說的最後一句話吧!也就是:“明天早上就會有變化了。”我今天早上看了一下,果然有變化,你知道是什麼變化嗎?沒錯,就是水變綠了。我想問一個問題:“水為什麼會變綠呢?”
(三)今天,我放學回家,發現綠豆芽沒有變化了。所以,我連忙去問爸爸:“綠豆芽為什麼沒有變化了呢?”爸爸說:“你只要多用眼睛看,多用腦子想,就會有發現。”我就按照爸爸說的去做,果然有發現。
(四)我今天放學回來乾的第一件事就是看綠豆芽,我發現綠豆芽的皮裂開了。爸說:“你用一個重一點的東西蓋住它”。我說:“為什麼呀”?爸說:“因為不能讓太陽曬到綠豆芽。”
(五)今年,我開啟蓋著綠豆芽的東西,一看,有一大半的綠豆芽已經露出了細長的芽,爸爸說:“現在要每天倒一點水進去再倒出來”。我就每天都按照爸爸說的去做,期待著變化。
(六)今天,我開啟綠豆的蓋子,發現綠豆的芽變成了紫色,我連忙去問爸爸:“爸爸,綠豆的芽為什麼有變成紫色呢?”爸爸說:“可能是太陽照得太久了吧!”
(七)今天,我有二個發現:1、綠豆芽長成15釐米多了,2、綠豆芽的中間一個東西變黑了。我問爸爸:“爸爸,這裡怎麼變黑了?”爸爸說:“是因為綠豆芽成熟了。”
綠豆觀察日記 篇9
就在這個星期我們上科學課的時候曾老師給我們上了一堂有趣的實驗課——種豆芽。老師讓我們準備了:綠豆、一張紙和紙杯。
我們先把紙放入杯子裡,放上綠豆種子,再加上水。老師說:“水不能加太多不然會把種子淹死的。”我和張瑩一起種的種子,種的種子是要得到水,保持溼潤,我們這組叫實驗組,而另外一組的種子得不到水,保持乾燥,叫做對照組。
我和張瑩一起把杯子放到教室的窗臺上。我們希望在陽光的照耀下,它們能快速地成長。
一轉眼來到了第二天,我早早的來到了學校,我來到教室的窗邊,看見那些可愛的綠豆小傢伙們把水喝了個精光。它們喝的肚子圓圓的,飽飽的。有的小傢伙只穿了一半的衣服,有的小傢伙的衣服不知去向。我們趕緊給它們加上了水讓這些小傢伙多吸收點水分快快長高,快快長壯。
時間一天天過去了,小豆芽也一天比一天高,原來在杯子裡的它,現在已經超過了杯子,露出了頭。看著這些小傢伙們,我感到既成功又興奮,還覺得我自己是一名出色的魔術師。
透過這次試驗,我明白了種子發芽是需要水的,沒有了水種子是不會發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