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第二單元]觀察日記X則> 【熱門】觀察日記範文錦集6篇

觀察日記

【熱門】觀察日記範文錦集6篇

  時間過得真快,一天又過去了,我們對人和事情也有了新的看法,讓我們一起認真地寫一篇日記吧。那麼你真的懂得怎麼寫日記嗎?以下是小編整理的觀察日記6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觀察日記 篇1

  上週開始我們學習天氣單元。天氣總是在不斷地變化著,它影響著我們的活動,也影響著地球上所有的生物。這要求我們關注每天天氣的變化,對天氣的一些基本特徵進行研究,並像氣象學家那樣觀察、記錄、分析各種天氣現象。涉及到氣溫、風向、觀察雲的形態,還有動植物的變化等等。這樣的觀察並不是一天兩天能夠完成的,還需在平時的學習中堅持。這段時間我們分小組進行了觀察,這裡記錄了我們小組這幾天的觀察情況。

  9月15日星期二多雲到晴

  6點30分起床,拉開簾子,光亮透了進來,看來今天是個好天氣。可走到陽臺上,向東望去,發現並不是這麼回事。太陽有些大,橘黃色的,被周圍灰濛濛的霧氣遮障了,顯得有些朦朧、無力。遠看,視野也不像往常一樣好。有空氣在小跑,你的肌膚是能親切地感受到她的輕撫的。可往下看去,紫薇直愣愣的立著,沒有一絲動靜,也許它也在享受這份空氣的親暱吧。

  到了教室後,拿出雙金屬溫度計,它顯示教室室內氣溫29℃,而水銀溫度計30℃。相差1℃是誤差,我把它倆放在了一邊。

  9月19日星期六白天晴夜有雨

  照例還是6:30分左右,我站在了陽臺上。不知道為什麼,籠罩在上空的還是灰濛濛的一片。只是今天的太陽比昨天陽剛了一些,對望一眼有幾分刺眼。風要大些,看,下面的薔薇不時晃動著枝條,只是風兒沒有了昨天的可親,帶著些焦熱。我想今天氣溫要比昨天高些吧。可惜我沒去教室看溫度計。

  我急忙到學校,一看,雙金屬溫度計31℃,應該比昨天熱。中午時候,忽然在教室外聽到了下雨聲。我們小組幾個同學走到科技樓迴廊上,雨點打在頂棚上“啪啪”作響。不遠的上空閃電露出猙獰的面容,不時拌著陣陣雷聲。風也開始在耳邊呼呼作響了。哈,風向標、風速儀都派得上用場了。這不,搬出來,試試吹得啥風?有幾級的?隨即,把自制的風向標和風速儀取出,放到操場上。沒反應,因為風太小了。不一會,連續颳起了幾陣大風,風向標轉動了:北風,西北風,有時東北風。風速儀上的擋風板也被吹動著,幅度不大,測定最大風速2-3級。等我們回到教室,開始記錄這一天的天氣情況時,雨聲似乎小多了。漸漸的,在裡面不能察覺了。

  可突然又響起一聲響雷,我看了看教室李掛著的鐘,大概間隔只有1分多鐘,又連續起了兩聲響雷。雨也嘩嘩地下大了。十多分鐘後,我又站在迴廊上,看著在燈光下的操場:環形的跑道,成了水帶,而風雨操場牆壁上斑斑駁駁的水點,在有些迷離的燈光下閃閃亮亮的一片……9月24日星期四多雲到晴

  今天學習了第六課,氣象學家們對雲進行了分類,有積雲、層雲和捲雲。老師透過課件向我們展示了各種雲的形成和狀態。課堂上的時間有限,有些感覺比較模糊。傍晚帶著心中的疑惑靜靜地坐在陽臺上,抬頭仰望天空。哇!我差點叫出聲來。天空中的雲真多,一層層,一團團,一堆堆,白白的,後面還有藍藍的天空,白雲就更顯得潔白如玉了。它們有的像兇猛的老虎,憤怒地望著我,嚇得我大氣不敢出;有的像一隻只可愛的小白兔,我恨不得飛上天去摸摸它那毛茸茸的毛;有的像一隻只白熊在追逐遊戲;有的`像一位位“飛天仙女”,正向遙遠的天邊飛去;有的像一顆顆棉花糖,看上去軟綿綿的,我真像飛上天去,咬一口;還有的像一陣陣的波浪,天空就像大海,濺起一朵多浪花,波浪在大海里翻滾著,翻滾著……

  一會兒老虎,小白兔,棉花糖,大山,波浪……都堆在一團,天空就像大海,那成堆成堆,重重疊疊的白雲猶如波濤洶湧的波浪一般翻滾著,猶如波濤洶湧一般,在大海里翻滾著,一些雲漸漸地又分離開了,變成一個個“海中小島”……可是今天學的雲在哪兒呢?今天是晴好天氣,書中寫到“高於層雲,看上去像棉花堆一樣的雲叫做積雲”,而且積雲通常與晴好天氣相聯絡。我在想,今晚我看到的應該是積雲吧。以後的時間我還是要多觀察夜晚的天空,去找到真正的答案。

  9月29日星期二陰有雨

  這一單元學習完了,課堂上我們認真閱讀了單元最後的閱讀資料。我只知道動物對天氣的變化非常敏感。比如螞蟻搬家,蜻蜓低飛都說明了天要下雨,可是沒聽說過植物對天氣的細微變化也很敏感。帶著心中的疑問我們小組又進行了仔細觀察。我們分工合作,在這兩天時間找植物進行觀察,並要求組員上網或者問大人等方法找到植物變化的原因。通過幾天的觀察,組員彙報結果如下:

  組員一:前兩天分別是雨天和晴天,週末我和姐姐到山上觀察樹木。發現在乾燥的日子裡,松果的鱗片會開啟,如果松果的鱗片緊閉,就表示即將下雨。為了找到原因,我和姐姐上網查找了資料,知道了是空氣乾燥時,鱗片會收縮;當空氣潮溼時,鱗片會吸收水汽變得柔軟,松果自然就恢復圓形了。

  組員二和組員三:學校周圍又很多柳樹,這兩天我們就在觀察柳樹的變化。週六天晴,柳樹沒數目很大的變化,但是週末中午的時候下雨了,下雨前柳樹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也就是柳葉變白了,不像天晴時柳葉下垂、綠鬱一片的景象了。也許沒看見的人會不相信,而我們真切地看見了這一幕,不禁為之現象感嘆。我一定要找到柳樹變化的原因。我問過傳達室的老師傅,問過爸爸媽媽。可是他們的答案都不是唯一的。我就查找了科普書籍,最後和爸爸的答案接近了。原來並不是柳葉從綠色變為白色,而是在陰雨天前,柳樹的葉片普遍反轉過來,柳葉朝陽面呈綠色,而其反面為淡綠色,淡綠色與綠色相比,色澤上淺了一些,遠看上去就會有一點發白的感覺。所以,百姓中有“柳樹葉兒發白,天將陰雨”的說法。看來科學就是硬道理。

  雖然科學日記我們還是第一次接觸,大家剛開始的時候好像不知道從哪兒著手,也不感興趣。透過這段時間的觀察和體驗,大家對大自然無窮奧妙的探究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從觀察中出真知,從對疑惑的探究中瞭解到書本中不能得到的答案。而科學真知不是一天兩天就能獲取的,只有養成習慣,持之以恆,只有堅持不懈地記,才會取得驚人的成績。因為寫日記本身是個學習、提高的過程,也是對自己堅持意志的培養。

觀察日記 篇2

  科學課上,老師讓我們種植並觀察鳳仙花。媽媽買來種子,我把它種在花盆裡,經常給它澆水施肥,每天至少要去看它兩次。在我的精心培養下,它茁壯成長。

  今天,我驚喜地發現,鳳仙花開花了。花朵從粗粗的莖和鋸齒狀狹長的葉片間伸出來。花萼像張開的小嘴巴,淡黃色的花蕊從中探出小腦袋。花萼尾部長出一截彎曲的細莖,像個小鉤子。兩片扇形的粉色花瓣重疊在一起,薄如紗,輕如霧,香如蜜,一陣風吹過,就像一隻翩翩起舞的蝴蝶。好美啊!

  我興奮地大喊:“媽媽,快來看啊!”媽媽走過來,高興地說:“是啊,太好了!鳳仙花不僅好看,還很有用呢!你知道嗎?”我搖搖頭,媽媽接著講道:“把鳳仙花的花瓣搗碎,用樹葉包在指甲上,就能給指甲染上鮮豔的顏色,特別好看!”聽了媽媽的話,我嚇得趕緊用手護住鳳仙花,焦急地說:“我可捨不得把我的鳳仙花搗碎,你可千萬別摘!”媽媽笑著點了點頭。我這才把懸著的心放回肚子裡。

  我愛這株鳳仙花,更享受這段靜待花開的美好時光。

觀察日記 篇3

  睿睿,一個甜美可愛的小女孩。白白嫩嫩的皮膚,個子小小的,小小的臉蛋上,一雙烏溜溜的眼睛,小小的鼻子,小小的嘴。最讓我難忘的要數她的笑了。開學頭幾天,別的孩子大都因為剛剛入園還不...

  睿睿,一個甜美可愛的小女孩。白白嫩嫩的皮膚,個子小小的,小小的臉蛋上,一雙烏溜溜的眼睛,小小的鼻子,小小的嘴。最讓我難忘的要數她的笑了。開學頭幾天,別的孩子大都因為剛剛入園還不適應,要麼號啕大哭,要麼亂丟玩具,還有的雖然心裡很難過,但還是強忍住內心的悲傷,臉上顯得很茫然,有點呆呆的。我們即要忙於應付哭鬧的孩子,還要想辦法組織各種集體教學活動來吸引他們。時不時地還要處理孩子的“突發事件”。真的有種焦頭爛額的感覺。唯有睿睿,不哭不鬧。有時不經意間看過去和她目光相遇,她就會衝你嫣然一笑,那笑容甜甜的,把我們的疲憊一掃而光!那時就在心裡想:這麼天真甜美的笑,真象秀蘭.鄧波兒。

  這麼甜的小女孩,吃飯時可真讓我們傷腦筋。一個字:慢。催她,她還是衝你甜甜地笑。後來,我慢慢地開始使用“殺手鐧”——誰吃的慢我就把她送到小一班去!再配合讓他們同組一起比,看誰做的老虎嘴巴大等等辦法,總算讓她加快了一點速度。還好總算有點成效,慢慢地她應該會吃快的。

觀察日記 篇4

  9月17日星期一晴

  今天,我在家裡養了許多綠豆寶寶。

  綠豆寶寶小小的,圓圓的,顏色綠得十分鮮豔,好像一顆顆漂亮的綠珍珠。它挺著一個大肚皮,它還長著一雙白眼睛,它把眼睛掙得大大的,好像正在好奇地打量著這周圍的一切。我找來了一個容器。挑了許多豐滿的,沒有受到損傷的綠豆寶寶放進容器,然後再往裡灌了一些水,便大功告成了。

  我希望,我的綠豆寶寶能快長大。我帶著這個願望,進入了甜蜜的夢鄉。

  9月18日星期二晴

  早上,我早早地起了床,迫不及待跑去看我的綠豆寶寶們怎麼樣了。

  哇!經過一個晚上的休息,綠豆們吸飽了水,就連它那件漂亮的綠衣裳,也被它撐破了,

  露出了一根小巧玲瓏的尾巴,好像一隻可愛的小烏龜,縮在那兒,只留下了一根小尾巴露在外面,就變成了英文字母“Q”。它的顏色淡了許多,難道它昨晚趁我睡覺的時後跑出去在泥地撒歡兒?

  一看時間,啊!不早了!只好依依不捨地放下了我的綠豆寶寶,帶著幾絲牽掛,上學去了。

  9月19日星期三晴

  中午放學回到家,我便大步流星奔向我的綠豆寶寶。

  現在的綠豆寶寶和昨天的已經截然不同了。它好像是吃了“增肥藥水”,長得越來越大越來越胖,它已經把自己身上的綠色小西裝給掙脫了。有的已經脫下了它的衣服,露出了又不又胖的身體,有的才露出了半邊臉,好像一個害羞的小姑娘。有的還沒脫下禮服,賬得大大的,好像隨時都有可能爆炸似的……

  唉!我剛剛發現,有幾顆綠豆跟昨天一模一樣,看起來他們是沒希望了。

  9月20日星期四晴

  又經過一夜,綠豆寶寶們又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它們猶如雨後春筍,齊刷刷地往上冒,有的有七八釐米,有的有十釐米高了。有的綠豆寶寶的身體竟然變成淡紅色的了,嫰黃的葉子慢慢的張開,葉片逐漸變成嫰綠色了。一根根豆芽,就像一個個精神抖擻的戰士挺立著。

  我不禁想,綠豆寶寶的生命力真頑強啊!它們雖然沒有良好的營養和環境,仍然執著頑強不息的生長著。這種精神值得我們學習!

觀察日記 篇5

  9月17日天,老師給每個人發了幾顆豌豆。我去超市買來花盆和一把小鏟子等材料,回到家就把豌豆種下去了。種好後我又在花盆上面鋪一點土,然後我唱著歌給豌豆澆水。啊,水澆的太多了,再鋪點土。真是虛驚一場呀,嚇的心都要跳出來了呀!就是不知道明天會不會發芽?

  五天後,我的豌豆終於從那鬆軟的土裡探出嫩綠的小腦袋了,看著很可愛。

  我把花盆拿起來,上面的三個豌豆苗沒有什麼不對的,可是當你再看花盆下面時,我的天呀!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呀。盆子下面的根都露出來了一大截,從盆地的小孔裡竄出來的,雪白雪白的,像老爺爺的白鬍子。

  只有一顆豌豆還在睡覺,我想問一問那顆豌豆,你為什麼還睡覺,還不起床?別的豆子都不睡了,都發芽了,你怎麼還在鬆軟的土地床上睡呀?快起來,快醒醒,快起來,快醒醒……

  唉,不知道它什麼時候發芽呀?它發芽的時候,其它的應該長得很高了吧!你什麼時候才會發芽呢,真是的,唉!

  又過了兩天後,它就發芽了,原來它也是有靈性的呀。後來我把花盆拿起來才發現,原來它的根發在盆下面,真的我誤會了它。

  國慶節時,豌豆苗長得非常高了,它已經需要一根20釐米的長棍子插在那裡了。有的枝已經和其它的枝纏繞在一起了,好像在打架,還打了一個大大的結。豌豆苗長得太慢了,我前幾天種的花生苗都已經結了大半個果子了。

  希望豌豆苗可以開花,開了花再結出美味的豌豆莢。

觀察日記 篇6

  我想同學們大概都見過蠶豆吧,可是蠶豆是怎麼發芽的呢?就讓我來給你們詳細的介紹一下吧。

  一個星期六的早晨,我在自家的花盆裡種下了一粒蠶豆。第一天,我給它喝了一些水沒什麼動靜。第二天,還是沒有動靜。一直到一個星期後,我發現花盆裡種子埋下的地方,泥土微微有點隆起,我知道種子快要發芽了。第二天早晨,我又發現隆起的地方有一條裂縫,望進去隱隱約約有淡白色的幼芽頂著泥土。第三天一早,我趕緊走到陽臺上,一眼就看見嫩綠色的豆芽已破土而出,正迎著陽光微笑呢!它的形狀是頭兒尖尖的,像針尖,身子卷著半圓,連著莖的地方嫩嫩的,半透明的,裡面充滿豆汁,隨著時間的推移,顏色也漸漸由淺綠到綠。過了一天,嫩芽的頭上慢慢分成了兩半,這就是蠶豆的第一對葉子。它和嫩芽的顏色差不多,經過太陽的直射葉子的顏色漸漸變深了。就這樣,漸漸的,葉子越長越多,越長越大,莖也跟著越長越高,越長越粗。

  經過這次對蠶豆發芽的觀察後,我得出一個結論:種子發芽離不開水、空氣、泥土和適當的溫度、陽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