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觀察> 發現觀察作文4篇

發現觀察作文

發現觀察作文4篇

  在日復一日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寫過作文吧,作文是經過人的思想考慮和語言組織,透過文字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記敘方法。那要怎麼寫好作文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發現觀察作文4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發現觀察作文 篇1

  我家有一個可愛的迷你小象鑰匙掛件,是從泰國買來的,讓我給大家介紹一下吧。

  這隻玩具小象是用皮革和針線做的,鼻子微微上斜,嘴巴和眼睛都是用針線縫出形狀的,耳朵是用一片紅色半圓形皮革疊在一片綠色半圓形皮革做成的,背上是一片紫色的皮革,其餘部分都是橙色的啦!

  我經常覺得它是活的,會和我對話,因為它跟真正的大象實在太像了,只不過比大象要小的多。它的長度只有7釐米,高5釐米,寬3釐米,可以說是一隻迷你象吧!

  大象還是泰國的吉祥物,是世界上最有靈性的生物,憨態可掬,誠實忠厚。你們喜歡上了我的小象掛件了嗎?喜歡的話,就去泰國買一個吧,你們會深深地愛上它的!

發現觀察作文 篇2

  牛頓觀察落地的蘋果,發現了地心引力;魯班觀察絲茅草,發明了鋸子;瓦特觀察開水的壺蓋,發明了蒸汽機;我觀察魚,發現了地圖魚和鸚鵡魚的“互幫互助”。

  那是一個星期六的下午,我寫完作業,和往常一樣,照例去看我家的魚。它們這時正游到水面上尋找食物呢!我就找來幾條作魚食的小魚,把它們剁成魚塊,然後到水龍頭那裡,細心地衝掉血水,最後,把它們放到了魚缸裡。

  我的魚兒們看到鮮美的食物來了,便爭先恐後地來搶。這時,只見可愛的鸚鵡魚最先飛快地游到魚食旁邊,張大嘴巴,就想大快朵頤。可是,它的嘴太小了,我弄的魚塊相對它的嘴大了些,使勁張嘴,也吞不下魚塊,只能在一旁眼睜睜地看著,那樣子真可憐。

  一會兒,鸚鵡魚急中生智,好像想出了辦法,它游到地圖魚的身邊,好像在向地圖魚說什麼。地圖魚似乎明白了它的意思,就把自已咀嚼碎了的魚肉末吐出了一部分。鸚鵡魚高興了,如飢似渴地把這些魚肉末吃了個淨。吃完後,心滿意足地搖著尾巴,好像在向地圖魚道謝呢!

  為什麼魚也會“互幫互助”?在一邊看愣了的我跑去問爸爸,爸爸說:“我也不知道為什麼,你去網上查資料吧。”

  我開啟電腦,很快找到了需要的資料。網上說,這是鸚鵡魚在吃“大胃王”地圖魚的殘羹剩飯,這也是一種動物界的謀生方式。

  我跑到爸爸身邊,把這個發現告訴了他,他對我說:“真替你高興,因為你這次細心觀察了,所以才有了這個發現。”

  是呀!大自然有無窮的奧秘,只要我們細心觀察,就會有所發現。同學們,讓我們一起去觀察,發現大自然的無窮奧秘吧!

發現觀察作文 篇3

  今天,我去觀察我家的小魚。小魚在游泳的.時候尾巴會左右搖晃,好像在歡迎我們來“參觀”它的家。以前剛買來的時候,我們把魚食撒下去,小魚們就靜靜地等著,等魚食沉落下去再吃,現在,只要我們一撒魚食,它們便衝上去搶著吃,有時候搶著搶著就會打起來,追來追去。

  等它們吃飽了,便玩起遊戲來。我發現小魚們很喜歡去“冒險”,經常衝到有冒泡、有水流的地方,在那裡玩耍。

  小魚們玩累了,就去睡覺,它們睡覺時,臉上的兩個腮就一張一合,眼睛張得大大的,一動不動。我不知道為什麼魚的眼睛睡覺時不閉上,去查了資料才知道:原來因為魚沒有眼皮啊!

  9月27日週五晴

  今天,我繼續觀察小魚,並且做了三個小實驗。

  第一個小實驗是:我把我的鋼筆貼在魚缸上,然後看看小魚有什麼反應。結果小魚們蜂擁而上,爭著看,一些沒看到的也來湊熱鬧。

  第二個小實驗是:我把一粒小石子放在魚缸裡,這時一條小魚游過來,用嘴頂了頂,張了張嘴巴,好像要吃了小石子。

  第三個小實驗是:我把手放在魚缸上,做出撒食的動作,小魚們便衝上來,結果什麼也沒吃到,因為它們以為我真的給它們吃的了。

  透過這三個小實驗,我覺得小魚們非常可愛,而且好奇心很強,而且……有點傻。

  我愛我的小魚們。

發現觀察作文 篇4

  教材分析:

  本組教材緊扣“細心觀察”這一主題,整租教材滲透了在觀察中要用心思考、勤於動手,才能有所發現的意識。本次習作就是要引導學生髮現與生活之間的密切聯絡,透過對自己生活的觀察,獲得大量的寫作素材,將在課文中學到的觀察方法和思想方法用於寫作當中,學習寫觀察日記的方法和格式,養成在生活中勤于思考、樂於思考、勤於動筆的好習慣。

  教學目標:

  1、學習寫觀察日記,懂得要觀察自己感興趣的,要寫自己最想寫的,在觀察中獲得新發現。

  2、學習一些觀察方法,養成生活中勤於動腦、樂於觀察的好習慣。

  3、透過習作練習,學習日記格式,養成寫日記的良好的好習慣。

  教學重難點:

  重點:學習寫觀察日記,懂得要觀察自己感興趣的,要寫自己最想寫的,在觀察中獲得新發現。

  難點:學習一些觀察方法,養成生活中勤於動腦、樂於觀察的好習慣。

  教學過程:

  一、學習導航:

  同學們,請觀察一下,今天上課與平時有什麼不同?(生回答)透過觀察,同學們發現了許多的不同,法國大雕塑家羅丹曾經說過:“世上不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這句話告訴我們,世間萬物,豐富多彩,就看你有沒有留心觀察它,如果你留心觀察,就會發現很多微妙而有趣的東西。今天我們就來上一節習作指導課——《觀察中的發現》,板書課題。

  二、導讀自學

  1、請同學們回顧一下本組有哪些課文,透過本組課文的學習,你有什麼收穫?

  (談觀察的重要性及如何細緻觀察連續觀察等。)

  2、在這段時間,你觀察了什麼?有哪些新的發現呢?

  三、交流釋疑:

  1、學生口頭交流自己的觀察與發現,老師適當點撥把觀察到的現象及怎樣觀察到的說清楚,說具體。

  2、同學們都有許多的發現,剛才這麼多同學都說了,你有沒有對哪個發現特別感興趣?(指名交流然後選取1個多數同學感興趣的發現,請同學詳細介紹,師相機指導講具體。)

  其實我們大家感興趣的、最想了解的就是這個發現你是如何觀察到的,也就是你的觀察過程,你是怎樣觀察的,觀察到了什麼?有的同學不僅仔細觀察,還會認真思考,如果把你在觀察過程怎麼想的介紹給大家就更不錯了,如果你還能向大家介紹“為什麼會有這樣的現象”,就更好了。

  你能把你的觀察過程連起來具體地說一說嗎?

  3、聽了剛才同學的交流,你是不是也知道了應該如何具體地介紹你的觀察與發現呢?請同學們在小組裡交流你的觀察與發現。

  四、習作練習

  同學們,透過交流我們分享了同學們許多的發現,想不想把你感興趣的內容寫下來呢?

  (1)讓我們先來看一看本次的習作要求。(出示習作要求)問:提出來了什麼要求?

  (2)回憶日記的格式。

  (3)要動筆寫觀察日記了,你最想寫的內容是什麼?

  (可愛的小動物、有趣的植物、美麗的風景、心愛的物品……)

  引導:可以寫它的形狀、顏色、,也可以寫它的動作、姿態()……

  先寫你在不同時間觀察到的變化,再運用生動形象的比喻或擬人等修辭手法描寫你看到的變化,最後寫你透過各種方法知道的變化的原因。

  學生動筆習作,老師巡視指導。